《中信滨海新城南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合集下载

北仑滨海组团春晓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北仑滨海组团春晓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北仑滨海组团春晓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文件01、总则 - 2 -02、功能定位、发展思路、控制规模和规划结构 - 3 -03、控制单元 - 3 -04、用地规划 - 4 -0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5 -06、绿地及公共开放空间规划 - 5 -07、道路交通规划 - 6 -08、市政工程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09、防灾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01、总则1.1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一步深化完善滨海组团总体规划所确立的发展目标,明确本编制区未来发展方向及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更好地协调各专业、各部门的需求和规划管理的要求,特编制本控制性详细规划。

1.2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GB50180-93;(4)《浙江省环境功能区划》2016.7;(5)《浙江省近海海域环境功能》(省环保厅给市政府原函 2011.7)(6)《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4.11;(7)《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2015年修编);(8)《宁波市北仑区区域空间发展战略研究》;(9)《宁波市北仑区规划编制单元研究》;(10)《宁波市东部滨海组团总体规划(2013-2030)》;(11)《宁波市北仑春晓社区规划》、《宁波市北仑区河网水系规划》、《梅山产业集聚区防洪排涝规划》、《北仑区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12)涉及城乡规划建设的其他法律、法规;(13)其他相关的标准规范及规划文件等。

1.3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位于春晓片东侧,南临梅山湾,西至西直河,北至沿海中线,东至圣山路,规划总用地面积为921.63公顷。

1.4规划期限本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1.5规划成果本规划成果包括法定文件、技术管理文件和附件三大部分。

简析片区开发PPP模式内各方角色

简析片区开发PPP模式内各方角色

2014年9月23日,财政部下发《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14〕76号),通知中首次提到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即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进行城镇化建设,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拓宽城镇化建设融资渠道,促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

国务院于2014年11月16日下发《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60号),财政部于2014年11月29日下发《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财金〔2014〕113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4年12月2日下发《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2014〕2724号),分别对利用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与改造的新型合作模式提出了政策指导意见。

PPP模式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城镇化建设与改造的相关参与方在城镇化建设与改造过程中的定位以及后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向。

城市片区开发作为城镇化建设与改造模式中对整体性、协同性及复杂性要求极高的一种综合模式,在城市片区开发中施行PPP模式对于相关参与各方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以目前全国各地已开展或正在洽商的PPP片区开发项目作为出发点,结合我们在相关领域的经验,对现行PPP模式进行的城镇化片区开发中各方的角色进行简要分析与介绍,以求抛砖引玉。

片区开发及PPP模式片区开发,我们理解为:城镇化建设与改造的参与方在符合国家以及当地规划的前提下,对拟开发建设的区域进行一体化的改造、建设与开发。

现阶段全国范围内的片区开发PPP项目方兴未艾,除本文后续将分别阐述的中信地产汕头濠江滨海新城项目、五矿信托沈抚新城项目外,其他一大批片区开发PPP项目正在洽商过程中,如2014年8月,重庆市将钓鱼嘴南部片区土地整治项目作为片区开发PPP项目的试点,长沙市长沙县于2014年12月一次性推出了8个片区开发的PPP合作项目试点。

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滨海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初步成果的批复-钦政函〔2017〕176号

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滨海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初步成果的批复-钦政函〔2017〕176号

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滨海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初步成果的批复
正文:
----------------------------------------------------------------------------------------------------------------------------------------------------
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滨海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初步成果的批复
钦政函〔2017〕176号
市住建委:
《关于请求审定〈滨海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初步成果的请示》(钦市建报〔2017〕526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滨海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初步成果已根据我市红树林保护区最新确定的保护区边界对滨海新城建设用地范围作出调整,滨海新城建设用地不再占用保护区用地,确保了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

原则同意《滨海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初步成果,请按2017年12月20日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意见进一步深化研究,加快修改完善,按程序报批。

钦州市人民政府
2017年12月27日
——结束——。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滨海新区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滨海新区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滨海新区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4.28•【字号】津滨政发〔2024〕9号•【施行日期】2024.04.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正文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滨海新区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津滨政发〔2024〕9号各开发区管委会、各部门、各街镇:现将《滨海新区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的若干意见》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2024年4月28日滨海新区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的若干意见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助力企业发展壮大,结合新区实际,制定如下意见。

一、降低用房用地成本1.创新产业用地供地方式。

鼓励新增产业用地通过不低于5年不超过20年的长期租赁、弹性年期、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多种方式供应,切实控制和降低用地成本。

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存量资产资源盘活。

(责任单位:市规划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区发展改革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国资委,各开发区、各街镇)2.降低土地交易成本。

对符合国家、天津市和新区重点产业发展的项目用地,探索按土地基准地价确定出让金底价,土地整理成本可在区域内经营性用地中摊付。

产业用地土地出让金可分期缴纳,最长时间不超过两年。

通过划拨土地补办出让手续、调整土地用途的项目,土地出让金可适当延期缴纳。

(责任单位:市规划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各开发区)3.支持配套设施共享共用。

在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安全、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鼓励将产业园区内各产业项目的配套比例对应的用地面积或者建筑面积集中起来,建设集住宿餐饮、商务金融、设备维修检测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邻里中心,实行共享共用。

(责任单位:市规划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各开发区、各相关街镇)4.允许用途改造和兼容。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东丽区10-05单元35街坊季景广场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的批复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东丽区10-05单元35街坊季景广场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的批复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东丽区10-05单元35街坊季景广场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天津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4.09.30
•【字号】津政函〔2024〕74号
•【施行日期】2024.09.3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规划
正文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东丽区10-05单元35街坊季景广场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的批复
津政函〔2024〕74号
东丽区人民政府、市规划资源局:
你们关于报审东丽区10-05单元35街坊季景广场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的请示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东丽区10-05单元35街坊季景广场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

二、按照批复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严格依法行政,实施规划审批和监督管理,指导地区建设发展。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

三、在规划实施阶段,要压紧压实属地责任,按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意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严格做好安全、环保、卫生防疫、消防、人防、防震减灾、污染土壤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反恐等工作。

天津市人民政府2024年9月30日。

中铁滨海欣城驻地建设、临建实施方案

中铁滨海欣城驻地建设、临建实施方案

驻地建设、临时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中铁•滨海欣城一期目录一工程概况............................................................................................... - 1 -1.1 项目简介 ...................................................................................... - 1 -1.2 自然地理特征 .............................................................................. - 1 -1.2.1 地形、地貌.......................................................................... - 1 -1.2.2 气候条件.............................................................................. - 1 -1.2.3 水文地质.............................................................................. - 1 -1.2.4 地震烈度.............................................................................. - 2 -二施工组织及资源配置......................................................................... - 2 -2.1 组织机构 ...................................................................................... - 2 -2.1.1 项目经理.............................................................................. - 2 -2.1.2 总工程师.............................................................................. - 3 -2.1.3 综合办公室工作职责 ......................................................... - 3 -2.1.4 工程技术部职责.................................................................. - 3 -2.1.5 计划合同部职责.................................................................. - 4 -2.1.6 安全环保部职责.................................................................. - 4 -2.1.7 物资设备部职责.................................................................. - 5 -2.1.8 财务部职责.......................................................................... - 5 -2.1.9 工地试验室职责.................................................................. - 6 -2.2 总体安排 ...................................................................................... - 8 -2.2.1 机械、设备和技术、管理人员的投入 ............................. - 8 -2.2.2 施工队伍的配备.................................................................. - 8 -2.3 施工总平面布置及临时工程施工方案...................................... - 8 -2.3.1 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 - 8 -2.3.3 试验室建设.......................................................................... - 1 -2.3.4 施工便道建设...................................................................... - 1 -2.3.5 临时用电建设...................................................................... - 1 -一工程概况1.1 项目简介本标段总建筑面积99809.96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为78896.98平方米,地下面积20912.98平方米,最大基坑深度不超过5.5米,结构类型为框剪,包括1~10#楼,23#楼及配套用房,主要功能民用住宅及相关配套生活设施。

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四期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

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四期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

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四期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四期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是慈溪市政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制定的规划方案。

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慈溪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加快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规划目的、规划内容、实施方案等方面对该项目进行详细介绍。

规划目的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四期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加快推进滨海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提高区域经济水平和竞争力。

通过科学规划土地利用、建设用地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实现经济结构升级、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目标。

规划内容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四期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土地利用规划规划项目将科学规划区域内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用途,合理布局不同功能区域,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同时,根据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合理划定生态绿地、产业园区、居住区等不同用地区域。

二、建设用地布局规划项目将科学规划区域内建设用地的布局,确定不同区域内建设项目的位置、规模和功能,并制定详细的建设方案。

同时,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确保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项目将确定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包括道路交通、水利排水、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

同时,规划项目还将重点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

实施方案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四期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政策支持为确保规划项目的顺利实施,慈溪市政府将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包括土地利用政策、建设用地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等,为规划项目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二、项目管理规划项目将建立专门的项目管理机构,负责规划项目的实施监督、评估和总结。

同时,加强项目管理与配合,确保规划项目的高效实施和质量保障。

三、社会参与规划项目将积极引导社会各界的参与,倾听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规划项目的顺利实施。

盐城城南新区南海未来城核心区控规项目

盐城城南新区南海未来城核心区控规项目

盐城城南新区南海未来城核心区控规项目一、背景盐城城南新区南海未来城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南部,计划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占地面积11平方公里,是南海未来城的主要发展区域。

规划建设的南海未来城将重点打造现代化特色的综合性城市,包括商业、住宅、公共设施、绿化等多个项目,将是盐城未来的经济、商业、文化中心。

为了保障南海未来城的有序发展,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盐城市政府委托专业规划机构开展了南海未来城核心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控规)项目。

二、项目概述南海未来城核心区控规项目是一项针对南海未来城核心区发展的详细规划项目,目的是规划核心区地块的土地利用、建设控制、公共设施、绿化、交通等方面,旨在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控制,促进南海未来城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功能的优化。

本规划项目的主要任务包括:1.梳理南海未来城核心区的规划状况和基础设施情况;2.给出核心区的整体规划构思,并制定相应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建设控制规划;3.制定核心区公共设施和绿化配套规划,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完备,市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4.制定相应的交通规划,优化核心区内部交通,提高交通效率。

三、实施过程本次南海未来城核心区控规项目的实施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前期准备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包括项目启动、规划范围确定、委托招标、项目组成等内容。

在项目启动阶段,项目组应该充分调研现有资料,了解南海未来城核心区的情况,为后续的规划工作做好准备。

同时,项目组还应确定规划范围和开始招标等准备工作。

2. 规划设计规划设计阶段是本项目的核心,是制定南海未来城核心区控规的关键步骤。

项目组将对核心区的土地利用、建设控制、公共设施、绿化、交通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并形成详细的规划设计方案。

3. 意见征询规划设计方案制定完成后,项目组将邀请各方专业人士和公民代表,对方案进行征求意见和建议。

这样一来,可以充分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地完善规划设计。

4. 编制控规根据设计方案完善后的意见和建议,项目组将制定控规,最终形成南海未来城核心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信滨海新城南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说明一、规划背景1、泛珠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崛起的宏观背景下,汕头市既存在逐渐边缘化的发展困境,也面临新的区域整合发展契机,如何整合内外部资源,发挥优势,彰显特色,提升城市能级和品位,抢占发展高地,是汕头市的核心发展命题。

2、新一届市委市政府从建设“幸福汕头”的战略高度出发,创新思路,提出了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多元化经营城市的理念,高起点、大手笔谋划建设汕头内海湾“一湾两岸”和“珠港新城”,进一步优化城市的功能布局,提升特区城市的品位。

南滨片区位于汕头内海湾南岸,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通过苏埃过海通道建设,实现南滨片与北岸珠港新城快捷连接,南北呼应构建城市内海湾景观、功能核心区。

3、濠江区行政体制综合改革,为高标准、高起点建设汕头市南岸新城区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推动和制度保障。

通过与战略投资者合作进行开发,建设苏埃通道及大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土地一级开发,带动广澳港区、保税区和南部各类产业园区加快发展,构建宜居、宜业、宜旅力争成为新城,使辖区168平方公里成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典范。

二、规划范围汕头市中信滨海新城南滨片区位于汕头湾南岸、濠江区北部滨海地带,背山面海,用地相对独立,隶属于濠江区。

南滨片区是建设南滨路、围填海涂而形成的城市新区,该片区东起葛洲村,西至红星村与礐石风景区交界处,北临汕头湾,南靠礐石风景区。

总规划区面积约12.38平方公里,本次规划范围内包括规划区和协调区两部分。

其中,规划区东起深海高速公路(深汕段),西至石林公园,北临汕头湾,南靠礐石风景区,总面积约9.38平方公里;协调区包括澳头村和葛洲村庄协调区,总面积为3.0平方公里。

三、现状概况1.土地利用现状规划区范围约9.38平方公里,区内现状用地主要以花木场、水域和山体形成的自然林地为主,片区西部红星村以村民住宅为主,村域面积约60公顷,片区东部为华能汕头电厂。

协调区范围约3.0平方公里,区内现状包括澳头村、葛洲村,两村村域面积约111公顷。

2、道路交通现状(1)、对外交通沈海高速公路(海湾大桥):沈海高速公路(深汕段)是连接广东汕头、深圳及福建厦门三个经济特区的重要交通干线,路基全宽宽度24.5米,双向四车道;与南滨路为半互通收费立交(与海湾大桥互通)联接。

324国道:道路宽度52米,采用四块板形式;礐石大桥南引桥设置Y字型互通立交,并设有收费站。

(2)、城市道路主干路:为南滨路,道路宽度33米,采用三块板形式。

次干路:为东湖路,砼路面宽度10米,采用一块板形式。

支路:包括濠州路、进村道路等,砼路面宽度约7米,采用一块板形式。

四、定位、目标与规模1、规划定位集休闲旅游、海洋生态、商务办公、体育文化、生活居住于一体的生态智能的总部RBD;融海洋主题公园、RBD商务景观中轴线、红树林生态中心、礐石公园景观、滨江休闲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独特生态集群。

2、发展目标北回归线的湾区天堂;智能生态总部经济RBD;汕头的城市客厅,与城市北岸遥相呼应。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新城;结合山、水、林、城的滨江生态城市形象,以TOD模式为导向的绿色交通系统和城市独特的生态集群。

与北岸珠港新城、11街区等共同构成城市中心区,承担市级体育中心、会展会议、旅游娱乐、康体疗养及生活居住等职能。

3、发展规模中信滨海新城南滨片区的规划总人口规模为20万,其中规划区内居住人口14.0万人(规划区内濠州路以西居住人口13.5万人,规划区华能电厂片的居住人口为0.5万人。

),就业人口1.2万人,共计人口15.2万人;协调区内居住人口3.36万人,就业人口0.14万人,保留村民人口1.3万人,共计4.8万人。

五、规划内容1.用地布局结构结合土地利用规划,本次规划区域的规划结构可表述为:一轴、两带、三园、多功能组团(1)一轴:生态职能RBD中轴线(2)两带:滨海生态绿带、山体景观带(3)三园:体育公园、海洋主题公园、红树林生态公园(4)多功能组团:体育休闲组团、总部经济组团、滨海文化组团、国际商务组团、红树林生态组团2、土地利用规划3、道路交通规划(1)路网布局规划采取格网状的道路网架构,以南滨南路、濠州路为主干道骨架。

通过各级别道路的有机组合,形成对外联系方便快捷、内部联系安全顺畅道路交通网络。

(2)道路等级南滨片区内道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三级。

主干路:主干道是联系各片区及组团的主要道路,为贯穿全区和联系各片区的交通服务。

规划安海路(苏埃湾海底隧道)、南滨南路、濠州路、东湖路以及东湖西路为主干道,是规划片区联系外围各区的主要道路。

五条主干道与南北岸主城各区主要干道相连接,形成整体。

次干路:交通性次干道是联系主干道和支路的道路,主要为联系片区内组团交通服务。

道路红线宽25-30m,双向4车道,两侧可以布置吸引大量人流车流的公共建筑和停车场。

景观性次干路为南滨路,分担规划南滨南路部分交通压力,通过修改道路断面、配备绿色慢行交通系统。

支路:支路主要承担短距离交通,主要为联系组团内交通及作为各功能地块辅路服务。

重要支路红线宽度为25~28m,一般支路红线宽度为20m。

4、绿地系统规划绿地包括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道路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附属绿地和各种建筑用地内部的附属绿地,点线面结合,布局红树林生态公园、滨海景观带、中轴线绿化带、山林绿地、道路绿化带及居住区公共绿地,并通过绿道连接各类绿地,形成完整的系统。

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均衡和集中布局相结合,设施相对集中布局形成公共服务设施中心,同时均衡分布在各个片区。

实行集约高效、分级配套的原则。

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按性质、级别的不同进行布置,确定适当的规模和合理的服务半径,形成“市级、片区、居住区、居住小区”四级公共服务体系。

6、市政设施规划根据片区的用地人口规模、开发容量及用地布局结构,进行给水、排水、排污、电力电信、燃气、管线综合、环卫环保规划。

(1)给水规划南滨片规划供水水源为南滨加压泵站和礐石加压泵站,将过海水管来水加压后向规划区和协调区供水。

规划沿南滨南路、濠州路DN1400的输水干管,沿主次干道敷设给水干管连接成环,配水管网沿道路东侧、南侧敷设。

管网末级管径按不小于DN150,按规范沿道路每隔120米左右布置消防栓。

(2)污水工程规划南滨片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完全分流制。

污水由规划道路下敷设d300~d1200污水管网收集后,经污水泵站提升沿濠州路越过天公岭后送往南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3)雨水工程规划规划雨水系统以自流为主、泵排为辅,设计暴雨重现期采用1~2年。

规划保留南滨路原有雨水管渠,在规划市政道路上敷设d300~A6.7×3.8的雨水管渠,分别就近排入南滨南路、东湖西路、濠州路排洪渠,最终排出汕头海。

为保证规划区不受涝浸,于排洪渠出海处规划雨水泵站一座,遇高潮位时将涝水强排出海。

(4)电力工程规划规划供电电源为城市电网。

规划220KV变电站、110KV变电站各1座,为GIS户内式变电站;10KV开闭所42座。

规划保留现状220kv过海电缆,规划预留过海电缆延东湖路继续向南延伸;规划110KV线路采用电力电缆沿濠州路、南滨南路、东湖路敷设;10KV配电线路沿道路东、南侧人行道埋地敷设。

(5)电信工程规划规划电信局1座,规划电信端局8座;规划邮政局1座,邮政所5座;沿道路西、北侧人行步道建设埋地电信管道。

(6)燃气工程规划规划发展管道供应天然气。

规划LNG气化站一座,位于南滨南路南侧,气化站内同时安排LNG加气站。

规划采用中压一级供气系统,管道采用环网供气,管道一般沿人行道西侧、北侧敷设,采用调压柜、调压箱调压后向用户供气。

(7)管线综合规划南滨片区内工程管线均采用地下敷设。

工程管线在道路下面规划位置,从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一般次序为:电力电缆沟(管)、电信管、配水管、燃气管雨水管、污水管、给水管。

竖向布置从上到下依次是电力电缆沟(管)、电信管、燃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当管线在路口交叉时,电信管让给水管、电力电缆沟(管);电信管、电力电缆沟(管)、给水管让污水管、雨水管。

当电力电缆沟(管)、电信管在道路交叉口时应穿管敷设,若覆土厚度不满足要求,应采取加固措施。

给水管、电力电缆沟(管)一般布置在道路的东、南侧,污水管、电信管、燃气管一般布置在道路的西、北侧,雨水管一般布置在道路中央或道路东、南侧;污水管置于雨水管之下。

(8)环境保护规划水环境:南滨片区地表水执行Ⅳ类水质标准,海水水质执行海水三类标准。

大气环境:南滨南路至红树林以南区域属一类区,执行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一级标准,二类区则为除一类区外的地区,执行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声环境:南滨片区划分为:1类、2类、4a类环境噪声标准适应区域。

1类标准适用区域:南滨南路至红树林公园的休闲旅游区及居民区。

2类标准适用区域:居住、商业与居住混合区。

4a类标准适用区域:南滨片区内的主次干道及两侧。

固体废弃物:规划区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通过垃圾收运系统送往城市垃圾处理场处理。

(9)环境卫生工程设施规划垃圾收集:规划垃圾收集方式为中、小型机动车收运加垃圾容器间(或收集点)收集方式。

垃圾转运:南滨片区内设中型垃圾压缩转运站1座,包括环卫车辆专用停车场、垃圾资源回收站用地。

垃圾处理:生活垃圾收集后经转运站送往城市垃圾处理场处理;医疗垃圾必须单独收集、单独运输、送至汕头市特种废弃物处理中心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