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茎泽兰在云南的分布、危害及利用

合集下载

紫茎泽兰,严重危害我国农林牧渔业的入侵植物,每年损失近百亿

紫茎泽兰,严重危害我国农林牧渔业的入侵植物,每年损失近百亿

紫茎泽兰,严重危害我国农林牧渔业的入侵植物,每年损失近百亿紫茎泽兰若是你对其不够了解怎么也不会想到,在这文艺范十足的名字背后,真实的紫茎泽兰竟是一种“手段狠辣”对我国农林牧渔业以及生态环境危害极大的入侵植物。

动植物带上“入侵”二字,就都不是善茬紫茎泽兰则“恶”到令人发指,它所到之处,枯竭地力、寸草不生、林木受害、牲畜被毒、河鱼死亡、庄稼减产,堪称植物杀手。

由于紫茎泽兰危害极大,早在2003年就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并且排在第一位。

林中生长的紫茎泽兰紫茎泽兰原产于中美洲,在其原产地因千、万年形成的生态平衡,天敌动植物丰富,并未泛滥成灾。

紫茎、白花生长在密林之间,也算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坏就坏在有人盯上了这道风景,将其作为观赏植物从原产地引出。

19世纪末期紫茎泽兰最初落户夏威夷群岛和澳大利亚的时候,还只是文艺、秀气的小花,而进入20世纪后,由于其超强的适应能力加之没有天敌生物的限制,很快就从“秀气的小花”变成了“肆虐农林牧渔业和生态环境的恶魔”,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而后在被人类有意无意之间传播至包括我国在内世界30多个国家,造成了极大的生态安全隐患和巨额的经济损失。

紫茎泽兰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约在20世纪40年代前后,紫茎泽兰从中越、中缅边境传入我国云南省南部地区。

经过70多年的传播扩散,对我国云南、广西、贵州、湖北、四川、西藏、台湾等省份的农林牧渔业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几十年间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并且当前我们并未有完美的防治紫茎泽兰的措施,以至于其仍呈扩张蔓延的趋势,整个长江流域甚至淮河以北都面临被紫茎泽兰的入侵风险。

为了引起大家对入侵植物的重视,今天依农就和大家详细地聊一聊紫茎泽兰,弄清楚它是个啥?有啥危害?为啥会有如此大的危害?并普及相应防治措施。

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紫茎泽兰为菊科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植物,在我国有解放草、破坏草、黑头草、败马草、臭叶草等诸多别称,看看解放草后面这几个别称,就知道国人有多么讨厌它了。

紫茎泽兰危害、防治与利用

紫茎泽兰危害、防治与利用

紫茎泽兰的危害、防治与利用郭龙飞1 李丽2(保山学院资源环境学院云南保山678000)摘要:紫茎泽兰是一种世界性的恶性杂草,属于菊科植物,有学者称之为霸王草。

紫茎泽兰于解放战争初期由缅甸传入云南,经过60多年的时间已侵入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云南。

对我国的农业、牧业和林业造成巨大损失。

所以,解决紫茎泽兰的侵入成为农业、牧业和林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本文根据前人对紫茎泽兰的研究成果,主要从紫茎泽兰的危害、防治和利用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紫茎泽兰危害防治利用1、紫茎泽兰1.1 生物学性状紫茎泽兰(Eupatorium c~ stinum L.) 属双子叶植物(Dicotyledoneae),菊目(Asterales),菊科(Compositae),泽兰属,为多年生粗状草本植物,高1-1.5m。

茎被灰白色柔毛,中上部的毛较密,分枝与主茎成直角射出,节间长6-14cm。

叶对生、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长4-10cm,宽3-3.5cm,两面被绒毛,下面的毛较密而呈灰白色,基出三脉,边缘有粗大钝锯齿,有长叶柄,柄长2cm,被灰白色绒毛。

头状花序生于分枝顶端和茎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总苞圆柱状,长不足lcm,紧抱小花;总苞片有褐色纵条纹;冠毛较花冠稍长。

瘦果无毛无腺点[1]。

是一种世界性的恶性杂草。

1.2 分布紫茎泽兰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生长于山坡道旁,林缘及灌丛中,以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凉山等地较多,四川种群系80年代由云南传人.华泽兰与飞机草均以广东、广西、云南最为集中。

白鼓钉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华南及中南,四川有零星分布。

朝鲜、日本也有.异叶泽兰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山坡草丛、灌木林缘或林下。

佩兰多分布于山西、山东、河南、陕西、江苏、浙江、福建、四川、贵州、云南,常在野外荒地、林旁。

旧泽兰主要分布于新疆、西藏,在全国各地(含四川)也广泛分布[2]。

紫茎泽兰给我国的农业、林业和牧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紫茎泽兰的危害和防治

紫茎泽兰的危害和防治

浅谈紫茎泽兰的危害和防治紫茎泽兰属菊科多年生杂草,又叫破坏草、腺泽兰、解放草、飞机草等,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外来入侵物,植株高1m左右,无主根,须根发达,茎及叶柄呈紫色,头状花序,开白色的小花,排成伞房状或复伞房状,花白色,4一6月开花结实,部分植株可延长到9一10月,繁殖能力极强,可进行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在干旱贫瘠的荒坡隙地、墙头、岩坎、石缝里都生长。

在西南大旱后疯长蔓延,威胁到农作物的生长。

紫茎泽兰原产于中美洲,大约于解放前后从中缅、中越边境传入我国云南南部,现广泛分布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的很多地区,并正以较快的速度向北推移,紫茎泽兰在其发生区表现为以满山遍野密集成片的单优种群出现,它侵占农田、果园、荒地、山地、草场,危害农林牧业,破坏生态系统,致使本地的生物多样性严重丧失,给当地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黔西南州于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是滇、桂、黔三省交界,东面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接壤;南面与广西隆林、田林、乐业3个县隔江相望;西面与云南省富源、罗平县和六盘水市的盘县特区毗邻,北抵水城、六枝、关岭、镇宁、紫云;生态环境受紫茎泽兰的影响较为突出,现就紫茎泽兰的危害和防治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由于黔西南州耕地以旱地为主,习惯轮作,在紫茎泽兰危害区内,凡撩荒之地,次年几乎被紫茎泽兰占满。

紫茎泽兰入侵田边地梗后,与庄稼争水、争肥、争阳光,造成入侵田块减产,粮食减产;紫茎泽兰的疯狂蔓延破坏了牧草,导致食草动物无草食,畜牧业难以发展;紫茎泽兰影响造林、林木生长和采伐迹地的天然更新;紫茎泽兰侵入经济林地,影响茶、桑、果的生长,严重威胁了经济作物的发展。

此外,紫茎泽兰对药用及蜜源植物也危害极大,危害了养蜂业和药用植物的发展。

它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不低于人体细胞癌变对人体的危害。

据资料显示,紫茎泽兰有明显的他感作用,可使周围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形成单优种群,造成重大危害。

紫茎泽兰带冠毛种子和花粉能引起马属动物哮喘病,尤其是种子带钩的纤毛被牲畜吸入后可直接往气管和肺部钻,引起牲畜组织坏死和死亡;用紫茎泽兰的茎叶垫圈或下田作肥,可引起牲畜蹄子腐烂,人的手脚皮肤发炎。

紫茎泽兰

紫茎泽兰

防控
植被替代法、利用泽兰实蝇(天敌)、 用生防真菌 (泽兰尾孢菌)。 用皇竹草或其他营养丰富的优质牧 草替代,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L/O/G/O
THANK YOU!

1
分布与识别特征
[分布]
• 原产于南美洲的墨西哥至哥斯达黎加一带,作为观赏植物 被引种到欧洲,其后又被引到澳洲和亚洲。 • 紫茎泽兰现已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的30多个 国家和地区,除原产地外,还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 兰、南非、西班牙、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 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泰国、缅甸、越南、中国、 尼泊尔、巴基斯坦以及太平洋群岛 。

4 3
植物检疫与防控
《紫茎泽兰检疫鉴定方法》 国家标准,日前获得国家标 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批准。
植物检疫
划分疫区和非疫区:作为能否发 放植物检疫证书的依据,保护受 威胁地区;有利于产品进出口。

4 3
植物检疫与防控
药效、环保、经济(2,4-D、草甘 膦、敌草快) 挖除全株,晒干烧毁,劳动强度大, 效率低,难以在大范围内应用。
植物检疫性杂草 —紫茎泽兰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小组成员:刘** 刘*
L/O/G/O
目录
1 2 3 4
分布与识别特征 传入途径与入侵成因 危害现状 植物检疫与防控

紫茎泽兰
紫 茎 泽 兰 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 是 菊 科 Compositae、泽兰属Eupatorium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英文 名为crofton weed或Pamakani,俗称破坏草、飞机草。 其竞争力强,蔓延快,难以防除,能分泌某种化感物质抑 制其他生物生长,入侵我国后对当地的农林牧业、生态系 统、生物多样性等造成严重危害,成为我国目前亟待控制 的主要恶性杂草。

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紫茎泽兰入侵现状与对策调查研究

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紫茎泽兰入侵现状与对策调查研究

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紫茎泽兰入侵现状与对策调查研究发布时间:2022-06-15T01:42:10.657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2月4期作者:李春兰[导读] 云南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83年,2012年1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李春兰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摘要:云南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83年,2012年1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建立以来,未对保护区内、外紫茎泽兰做过详细的调查;紫茎泽兰自20世纪入侵我国以来,给当地的农、林、畜牧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对我国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威胁。

在此背景下,对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紫茎泽兰调查的目的是及时了解和掌握保护区内、外紫茎泽兰分布的差异,并对影响紫荆泽兰扩散的因素进行分析,依据保护区内、外的分布状况提出合理的保护建议。

关键词:云龙天池;紫茎泽兰;农林业2017年10月,天池保护区管理局联合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在天池保护区开展以样线调查法为主的保护区内、外紫茎泽兰密度调查,布设了2条样线,样线的总长2 km。

保护区处于夹在澜沧江和金沙江之间的云岭山脉的中南段,是植物分布的重要地理区域。

本次专项监测对比保护区内外紫茎泽兰的密度。

发现保护区内紫茎泽兰的平均密度稍远低于保护区外,但保护区内和保护区外紫茎泽兰的密度没有统计差异,这可能与样方数量,及其布设位置不具代表性,高估了保护区内紫茎泽兰的密度和潜在危害。

未来需增加样方数量和布设的规则,以获取天池保护区内紫茎泽兰的入侵情况,开展系统和长期的监测。

从本次监测结果来看,说明保护区内紫茎泽兰入侵已较为严重,需要对保护区周边采取种植树木等方式,从而抑制紫茎泽兰的扩散。

关键词:天池保护区、紫茎泽兰、调查研究、保护建议一、调查背景紫茎泽兰 (Eupatorium adenophorum)是我国外来入侵物种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植物之一,属于菊科泽兰属,原产于中美洲的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

外来入侵生物—紫茎泽兰

外来入侵生物—紫茎泽兰

外来入侵生物—紫茎泽兰紫茎泽兰,别名:破坏草、解放草、细升麻、花升麻,拉丁学名: 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el,菊科植物,原产地:中美洲。

为害特点:仅云南目前发生面积即达247 000km2。

紫茎泽兰于80年代四川凉山州发现有生长后,现已漫山遍野疯狂蔓延,西昌城里的分布面积为760km2,2003年已达1356km2,牛羊食后患气喘病,1996年凉山州曾因此减产6万多只羊,畜牧业损失2 100多万元。

西昌市启动农业部关于“对外来入侵生物灭毒降害”定点行动,紫茎泽兰的铲除率达到60%以上。

在其发生区常形成单优群落,排挤本地植物、影响天然林的恢复;侵入经济林地和农田,影响栽培植物生长;堵塞水渠,阻碍交通;全株有毒性,危害畜牧业。

形态特征:茎紫色,被腺状短柔毛,叶对生,卵状三角形,边缘具粗锯齿。

头状花序,直径6mm,排成伞房状;总苞片3~4层,小花白色。

高1~2.5m。

生物学特征及发生消长规律:天然生长的紫茎泽兰,其孕蕾时间多从11月下旬开始,12月下旬现蕾,2月中下旬始花,各地表现出较大的一致性。

但结果成熟期,一般在土壤湿度条件相似的情况下,随气温增高而逐步提前,最多可相差20余天。

在温度大体相同的情况下,干旱导致成熟期提前,湿润使之推后,二者相差也可达20余天。

新枝萌发从连续降雨的5月开始,至9月为生长旺期,其中以高温高湿的7、8两月生长最快,11月份花芽分化,株高增长速度下降。

当人工割除地上茎时,其营养体生长规律与正常植株基本一致,但8月以后割除,对开花结果有较大。

控制方法:(1)化学防治:已报道的主要除草剂(或配方)有:①0.6%~0.8%的2,4-D溶液;②0.3%~0.6%的2,4-D丁酯和2,4,5-T;③5.0%氯酸钠溶液。

前2个除草剂或配方,在夏秋季植株旺盛生长时应用非常有效。

而最后1个除草剂在春夏之交使用效果较好。

如要杀死成株,可在花期使用氯酸钠粉。

紫茎泽兰

紫茎泽兰

•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外来物种 入侵的发生也日益频繁。生物入侵已成为 当今突出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已引起全 世界的高度关注。 • 我国是遭受外来入侵生物危害最严重的国 家之一。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已达427 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IUCN)公布的全球 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生物中,约有一半入侵 了我国。加入WTO后,我国面临的外来生物 入侵的形势更加严峻。
紫茎泽兰的危害
• 紫茎泽兰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侵占农田、林 地而影响农林生产; 侵占草地, 造成牧草严 重减产和失去放牧利用价值; 含有有毒物质 常造成牲畜误食中毒甚至死亡; 竞争排挤和 取代当地植物而很快形成单种优势群落, 造 成生物多样性不可逆转性的降低, 危及当地 物种的生存, 甚至导致当地物种特别是珍贵 植物资源的濒危或灭绝, 最终导致生态系统 单一和退化, 改变或破坏当地的自然景观。
• •
生物防除: 生物防除是控制外来种最有前景的途径, 其主要方法包括用真菌和昆虫来控制外来 种。如泽兰实蝇可以严重抑制紫茎泽兰的 生长,主要是通过在其植株上产生虫瘿,使 其开花数量减少,甚至导致死亡。但是就野 外观察发现,这种天敌对于控制紫茎泽兰的 效果并不理想。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云南省外来生物入侵的原因分析
紫茎泽兰的防除
• 人工防除: • 将紫茎泽兰在秋冬季进行挖除,晒干烧毁,而后立即种上 适应性强、繁殖快的牧草和树种等,以减少和避免紫茎 泽兰的侵占,最终实现植物替代。 • 化学防除: • 不能根除紫茎泽兰,但对危害严重、面积大、在人工清 除有困难的地方适当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结合人工 清除,在一定范围内是可行的。在使用时,要远离水源和 人群,保护环境与生物安全。如通过研究发现:0. 6 %的 2 ,4-D 胺在秋季施用具有很好的专一性,并且可以使紫 茎泽兰达到很高的死亡率。此外,敌草隆、毒草胺、 ,4D 异丁酯、毒树剂等对紫茎泽兰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紫茎泽兰的危害、控制及综合利用进展

紫茎泽兰的危害、控制及综合利用进展

紫茎泽兰的危害、控制及综合利用进展[摘要]紫茎泽兰(Crofton Weed),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

国家环保局最近公布的16种外来有害生物中,紫茎泽兰凭着斑斑劣迹位居榜首。

研究发现紫茎泽兰有多种功效和作用,本文就紫茎泽兰的危害、控制及综合利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紫茎泽兰;生物入侵;生物危害;综和利用1、紫茎泽兰1.1 紫茎泽兰简介紫茎泽兰是双子叶植物纲菊目菊科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或成半灌木状植物。

根茎粗壮,直立,高30cm~200cm,分枝对生、斜上,被白色或锈色短柔毛。

叶对生,叶片质薄,卵形、三角形或菱状卵形,腹面绿色,背面色浅,两面被稀疏的短柔毛,在背面及沿叶脉处毛稍密,基部平截或稍心形,顶端急尖,基出三脉,边缘有稀疏粗大而不规则的锯齿,在花序下方则为波状浅锯齿或近全缘。

头状花序小,在枝端排列成伞房或复伞房花序,约含40朵~50朵小花,管状花两性,白色,花药基部钝。

子实瘦果,黑褐色。

花期11月~翌年4月,结果期3月~4月,主要以种子繁殖。

在茎杆下部也能产生气生根,当地上部分被割弃于地面时,气生根伸入土内而形成新植株;地上部分被拔除后,在根上也能产生不定芽,形成新的地上枝。

新枝萌发从5月开始,5月~9月为生长旺期,其中以高温高湿的7、8两月份最快,植株平均月增高量10cm以上。

1.2 紫茎泽兰的播散原产于美洲的墨西哥至哥斯达黎加一带,后作为观赏植物被引种到欧洲,后再引到澳洲和亚洲。

短距离传播扩散是由其自身的瘦果扩散能力,经风力完成的。

其次沿河谷及公路沿线传播,流水、车辆、人畜及苗木调运都可作为其传播的媒介。

现已广泛分布在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除中美洲原产地外,其中还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西班牙、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泰国、缅甸、越南、中国、尼泊尔、巴基斯坦以及太平洋群岛。

1.3 紫茎泽兰的危害1.31 破坏畜牧业生产紫茎泽兰对畜牧生产的危害,表现为侵占草地,造成牧草严重减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茎泽兰在云南的分布、危害及利用
一、紫茎泽兰是云南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生态灾害物种之一
紫茎泽兰又名破坏草、飞机草,为菊科、泽兰属。

它是一种分布广泛危害极大的恶性杂草。

现已广泛分布在世界热带、亚热带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紫茎泽兰系菊科、泽兰属,多年生草本,下部茎老化变硬,呈半灌木,高0.8-1.2m,最高可达2.5m,茎暗紫褐色,被灰色锈毛,叶对生,叶片棱形,头状花序,瘦果五棱形,具冠毛。

每年2-3月开花,4-5月种子成熟,种子很小,有刺毛,可随风飘散,种子产量巨大,每株年产种子1万粒左右。

紫茎泽兰原产于中美洲的墨西哥,紫茎泽兰原产于美洲的墨西哥至哥斯达黎加一带,大约20世纪40年代紫茎泽兰由中缅边境传入云南南部,由于环境条件适宜,在330-3000米左右海拔高度范围均能生长,且传播迅速,据有关专家调查,至目前为止,云南80%面积的土地都有紫茎泽兰分布。

且已蔓延到四川西南部和贵州西部,正以每年30公里的速度继续向北推进。

严重破坏了云南省的生态环境,初步统计,云南省境内,约在北纬26°30′以南,10多个地(州)90多个县市2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上都有紫茎泽兰生长,据专家测算实物量达1200万吨以上,其中,红河、思茅、临沧、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州)约40个县市,15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农业受害最重。

特征特性茎紫色、被腺状短柔毛。

叶对生、卵状三角形,边缘具粗锯齿。

头状花序,直径可达6毫米,排成伞房状,总苞片三四层,小
花白色。

株高1米~2.5米。

有性或无性繁殖。

每株可年产瘦果1万粒左右,藉冠毛随风传播。

根状茎发达,可依靠强大的根状茎快速扩展蔓延。

适应能力极强,干旱、瘠薄的荒坡隙地,甚至石缝和楼顶上都能生长。

紫茎泽兰主要是靠它那密集成片的生物学特性和惊人的繁殖能力排斥其它植物的生长。

它所到之处,原有植物均被“排挤出局”,牛羊喜吃的草类均告消灭,只有紫茎泽兰唯我独尊。

由于云南耕地以旱地为主。

多有轮作习惯,其中轮歇地面积占旱地总面积的22%左右。

在紫茎泽兰危害区内,凡撩荒之地,次年均被紫茎泽兰占满。

紫茎泽兰的疯狂漫延还破坏了牧草、侵占了草地。

据调查,亩产鲜草240公斤的草地受害后,亩产鲜草不足20公斤,导致食草动物无草吃,畜牧业难于发展。

如墨江县1958年建立的一个牧场,当时水草十分丰盛。

紫茎泽兰的侵入,不到10年就蔓延成灾,马因紫茎泽兰诱发气喘病而死亡,牛因缺草锐减剩200头,畜牧只得由放养改为厩养。

紫茎泽兰对林业的危害是侵占宜林荒山、影响造林、林木生长和采伐迹地的天然更新;侵入经济林地,影响茶、桑、果的生长,管理强度成倍增加,耗费大量的人力与经费,且严重威胁了经济作物的发展。

此外,紫茎泽兰严重蔓延的地区,阻碍了交通,堵塞了水渠,影响农事活动的正常开展,对药用及蜜源植物危害也极大,危及了养蜂业和药用植物的发展。

紫茎泽兰已严重威胁我省农、林、牧业的发展及生态安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天然药物、花卉、疏菜、食品等绿色产业得
到了较快的发展,省政府把实施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工程作为发展特色经济、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重要内容,对紫茎泽兰疯狂漫延为害的控制技术研究与开发已成为我省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紫茎泽兰的研究、开发利用及其防治
控制方法①生物防治。

泽兰实蝇对植株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野外寄生率可达50% 以上。

②替代控制。

用臂形草、红三叶草、狗牙根等植物进行替代控制有一定成效。

③化学防治。

2,4-D、草甘膦、敌草快、麦草畏等10多种除草剂对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对其根部防治效果较差。

如何防治紫茎泽兰的危害,一直是我省领导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为了治理紫茎泽兰,国内许多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化学药剂治理研究,生物天敌治理研究,以及机械、人工拔除、火烧等各种办法,但都收效不大。

例如丽江地区华坪县,采用火烧后第二年紫茎泽兰的生长更加旺盛,而且容易造成森林火灾,还损害小树苗;采取喷洒化学药物的办法成本过高,每平方米必需投入人民币3元,同时对其它生物造成严重破坏。

结合我省紫茎泽兰的危害情况,云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发挥该院多年来在林产工业方面的经验优势和人才力量,采取对紫茎泽兰进行开发利用来控制紫茎泽兰的危害。

于1999年,成立了紫茎泽兰刨花板研究开发课题组,专门研究利用紫茎泽兰生产制造刨花板,在云南
华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积极配合下,投入80多万元,历时一年半完成实验室试验,试验产品经云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验合格,随后在车间进行了小试,对实验数据、参数、工艺路线进行了全面的修正、调整,开始生产工艺专用设备的研制。

并在华坪县建成了一条年产5000m3紫茎泽兰刨花板工业化中试生产线。

计划利用这一技术支撑平台,进一步开展工艺技术研发和创新,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实现该项目的成果转化,逐步实现紫茎泽兰刨花板及其系列产品的工业化批量生产,并将此技术在省内外推广应用,达到变害为宝,控制紫茎泽兰的疯狂漫延和危害。

三、紫茎泽兰综合开发利用,变废为宝的发展前景
从综合开发利用的角度对紫茎泽兰进行资源化技术研究与开发,利用紫茎泽兰制造刨花板、建筑用模板及其系列产品。

不论从改善生态,限制紫茎泽兰的危害,巩固“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恢复生态平衡,还是从带动当地老百姓的脱贫致富,保障农业、林业、畜牧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生态效益方面。

利用紫茎泽兰生产刨花板项目是目前防治紫茎泽兰各种措施中唯一可以变废为宝的途径,可以部份解决当前因“天保”等工程实施后人造板企业原料不足的问题,并从根本上控制紫茎泽兰的总量。

有利于“天保”、“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顺利实施。

社会效益方面。

紫茎泽兰主要分布在山区、半山区,由于紫茎泽兰的危害日趋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生态恶化,使山区农民主要
的经济来源畜牧业受到严重影响。

实施该项目,可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如华坪县5000m3/年的高压微粒板厂投产后,广大农民砍割紫茎泽兰销售到该厂,可以直接收益100万元以上。

据了解,紫茎泽兰砍割后第二年又可再次砍割,每一个劳动力一天能割300千克左右的紫茎泽兰,一个劳动力每天收入可达20多元。

农民仅需劳力而不需要技术和资金的投入。

华坪县新庄乡仰天窝村,过去曾是有名的穷村,现仅一个冬季靠砍伐紫茎泽兰销售给高压微粒板厂,平均每户可增加收入2000多元,最多的达6000多元。

经济效益方面。

利用紫茎泽兰生产刨花板,成本低,每立方米比用木材成本低76元,而且产品质量好,市场需求大,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利用好此项技术,可以盘活我省一些因林木原料不足而闲置的木材加工厂。

四、紫茎泽兰还具药用价值
紫茎泽兰可以用于以下常见疾患的治理,并有较好的疗效,现收集整理如下:
1. 对蚊虫叮咬引起的搔痒、肿块,香港脚、稻田性皮炎、疮疖,取紫茎泽兰鲜叶适量揉出汁液涂抹患处,可起到消肿止痒之功效。

2. 不明缘由皮肤寻麻疹,取紫茎泽兰鲜茎叶500g,煎水清洗患处,一般2~4天可痊愈。

3. 消炎止血。

对于一般简单外伤性创伤出血,取紫茎泽兰鲜叶适量揉绒敷于创口,用布固定,每天更换一次,可起到消炎止血之功效。

其他作用
1.染料,是一种天然的染料,经过高温熬煮,可以染成黄色,在民族扎染上被用到,并且,可以起到驱蚊消炎的作用。

五、建议
紫茎泽兰的控制与综合开发利用是全局性问题,已引起省委、省政府和新闻媒体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

今后应站在全省的高度,从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加强对紫茎泽兰疯狂漫延的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完善和进一步熟化科研成果,形成地方政府科技部门、企业协同作战的局面。

根除恶性杂草——紫茎泽兰的然害,建议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科研、开发工作。

1、紫茎泽兰综合开发利用与生态危害程度关系的研究
在紫茎泽兰综合开发利用研究的同时,组织生物多样性、环保、林业等方面的专家对全省范围内的紫茎泽兰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摸底,研究其生长特点、分布规律、种群动态及对生物多样性的危害性研究,为治理紫茎泽兰危害及进行生态群落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不同生长期的紫茎泽兰纤维形态、原料的化学成分及其主要性质研究;
——紫茎泽兰小段表皮组织和髓心的去除工业化生产设备的研制;——紫茎泽兰脱味和软化处理工业化生产设备的研制;
——紫茎泽兰原料受自然条件变化影响的研究及原料贮运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紫茎泽兰刨花板生产工艺技术体系的完善和建立;
——紫茎泽兰刨花板、建筑用模板等系列产品生产工艺的研究及完成工业化中试生产。

总之,紫茎泽兰综合开发涉及面广。

我们应以“治理、控制、利用”为目标,通过科技攻关和综合研究,加强技术集成,形成一批具有国内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为我省大规模控制紫茎泽兰危害,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