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年期后骨质疏松有哪些表现
简述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简述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和骨骼结构疏松,导致骨骼易碎和容易出现骨折。
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尤其是女性。
下面将对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进行简述。
1. 骨折
骨质疏松导致骨骼变得脆弱和易碎,使得骨折成为骨质疏松的主要症状之一。
骨质疏松所造成的骨折通常发生在脊椎、髋部、手腕和肋骨等地方。
这些骨折通常是轻微的碎裂性骨折,但也可能是更严重的骨折,需要手术治疗。
2. 身高减少
骨质疏松会导致脊椎骨骼变形和脊椎椎间盘变薄,从而导致身高减少。
这种身高减少通常是渐进的,但一旦身高减少超过2厘米以上,就应该考虑是否患有骨质疏松。
3. 脊柱弯曲
骨质疏松还可能导致脊柱弯曲,这是因为椎体骨质减少和脊柱骨骼变形所造成的。
这种脊柱弯曲通常发生在胸部和腰部,导致患者的身体变形,并且可能引起背部疼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4. 疼痛
骨质疏松可能导致骨骼疼痛,这是因为骨骼结构变得松散和骨折的缘故。
这种疼痛通常发生在脊柱、髋部和手腕等地方,而且可能会
伴随着肌肉和关节疼痛。
5. 活动能力下降
骨质疏松还会导致患者的活动能力下降,这是因为骨骼变得脆弱和易碎,使得患者不敢进行剧烈的运动。
这种活动能力下降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身体机能下降,从而影响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包括骨折、身高减少、脊柱弯曲、疼痛和活动能力下降等症状。
如果您有以上的症状,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患有骨质疏松。
及早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避免骨折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更年期女性更应该关注骨质疏松

女性在更年期由于内分泌功能紊乱和激素水平下降,影响骨细胞的成骨过程,还可能由于骨本身的衰老,老年期活动量减少,使成骨速度缓慢而骨吸收过程照常,加之食物中钙的供给量不足,造成骨质逐渐减少,约30%左右的更年期妇女会形成骨质疏松,且多发生于绝经3年后。
骨质疏松的好发人群1、自然绝经人群。
有研究表明激素与骨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
身体内的雌激素含量下降,是导致中老年女性尤其是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之一。
2、卵巢早衰人群。
女性在卵巢功能减退之后,激素含量也会减少,此时骨质的丢失速度会快于骨质生成的速度,最终结局为骨质疏松。
3、中枢性闭经人群。
有些年轻女性,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或者过分减肥,使身体处于低激素的状态,卵巢功能也是低下的状态,造成中枢性闭经。
此时,骨丢失大于骨形成,骨的愈合能力也逐渐下降。
4、化疗或放疗后人群。
比如肿瘤的治疗人群,经历放/化疗之后,药物的不良反应很可能引起卵巢功能衰竭,导致卵巢早衰。
从而影响激素水平,最终走向骨质疏松。
患上骨质疏松有什么样的表现由于骨质疏松是更年期最常见的慢性疾患,可以侵犯全身的骨骼,常见的是脊椎、艘骨及四肢。
骨质减少腰酸背疼是最早的表现,可逐渐引起身高缩短、驼背、腰椎及胸椎非放射性疼痛,并可发展成病理性脊椎骨折及椎间盘脱出。
甚至极轻微的外伤亦可引起骨骼损伤,特别是股骨颈的骨折。
女性朋友可以从哪些方面预防骨质疏松呢?1、饮食方面:多食含钙量丰富的蔬菜如深绿色蔬菜和奶制品、豆腐、虾米皮等,以每天从食物中摄取足量钙,食物无法满足的需摄取补钙剂。
2、体育锻炼:除食物补充身体所需的钙质外,运动对于维持骨质的正常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
运动以步行为主,一般每天步行30分钟基本上可避免更年期骨质疏松症发生。
3、饮水要饮用水质好的水,防止饮用含氟量高及其他影响骨质健康的水。
4、雌激素应用:一般情况不用,对以上预防效果欠佳, 可就诊听取医生建议,做小剂量疗程间断性治疗。
由于雌激素会引起一定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在预防更年期骨质疏松症上以饮食、劳动和体育锻炼为主。
骨质疏松的三点症状表现

骨质疏松的三点症状表现1. 无症状期在骨质疏松症的早期阶段,患者往往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表现,我们称之为无症状期。
这是因为骨质疏松症主要是一种骨密度减少的疾病,对于骨骼的破坏和损伤并不会立即引起明显的疼痛或其他症状。
在这个阶段,患者可能会感觉到骨骼的某些部位比以前容易受伤,但这通常很难察觉或被忽视。
因此,如果您年龄超过40岁,并且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缺乏锻炼、长时间坐着、饮食不均衡等),建议您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以尽早发现骨质疏松症。
2. 骨折风险增加随着疾病的进展,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骼会变得更加脆弱和易碎,导致骨折风险显著增加。
这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主要表现为:•脊椎骨折:脊椎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患者可能会感到腰部或背部的剧痛,尤其是在弯腰或抬重物后会加重。
脊椎骨折还可能导致身高缩短和驼背的出现。
•髋部骨折: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较高。
这种骨折通常是由于摔倒或扭伤引起的,患者会感到严重的髋关节疼痛,并且无法正常行走或承受体重。
•其他骨折:除了脊椎和髋关节骨折外,骨质疏松症还会增加其他部位的骨折风险,包括手腕、胸骨、肩膀和骨盆等。
如果您有以上提到的骨折风险因素和症状,请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3. 骨疼痛和骨变形在骨质疏松症的晚期阶段,患者可能会经历骨疼痛和骨部变形的症状。
骨疼痛:骨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疼痛通常发生在背部、腰部、髋部、手腕等受力较大的部位。
疼痛程度可以从轻微的刺痛到剧烈的痛苦不等,可能会限制日常活动和运动能力。
骨变形:由于骨密度减少和骨质丢失,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骼容易发生变形。
常见的变形包括脊柱前凸(驼背)、手指关节畸形、桡骨骨折等。
这些变形会显著影响患者的外观和日常生活。
除了上述三点症状外,骨质疏松症患者还可能伴随其他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易肌肉酸痛、易疲劳、容易出现骨挫伤等。
总之,及时了解和识别骨质疏松症的症状表现对于早期防治和延缓疾病进展非常重要。
更年期缺钙的表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更年期缺钙的表现,这些症状要警惕!人到了更年期的时候,除了心理波动较大之外,身体机能也会急速下降,比如这个时期的人很容易缺钙,更年期的人一旦缺钙并且长时间得不到补充的话,就会出现以下这些症状。
★1: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是更年期人群和老年人常见的特征之一,它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
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
★2: 骨质增生症骨质增生是指由于关节退行性变,以致关节软骨被破坏而引起的慢性关节病。
又称退化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及肥大性关节炎等。
他也是更年期人群骨质疏松容易出现的症状之一。
★3: 骨质软化症骨质软化是指单位体积内类骨质钙化不足。
骨的有机成分,钙盐含量降低,骨质变软。
组织学变化主要是未钙化的骨样组织增多,骨骼失去硬度变软、变形,尤以负重部位为著。
★4: 牙齿松动当进入更年期时,人体的牙齿就有可能出现松动,因为当人进入更年期时,牙龈开始逐渐老化萎缩,对牙槽骨疏松营养的能力日趋下降,牙槽骨得不到骨得不到有钙物质吸收,牙槽骨也就随之出现萎缩变短,最终导致牙齿松动。
★5:四肢无力部分更年期人群,由于对钙物质吸收减少,可能会偶尔出现四肢无力的症状。
但是这种四肢无力并不单单是由于缺钙会引起,一般来说缺钾时也容易造成明显的肌无力症状,如果出现炎症的四肢无力,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6: 腰酸背疼更年期人群如果长期缺钙有可能导致身体的骨骼和关节出现“退行性改变”,这种改变会造成通过骨骼以及关节的神经束受到压迫(特别是脊神经通过相邻的脊椎所形成的孔道时容易产生这种情况),神经束受压会误发出令躯干肌肉紧张的指令,造成身体肌肉群会在不经意的情况下长时间处于紧张状况,进而使人感到腰酸背痛。
【优秀文档】更年期综合症危害大,女性要警惕六大症状

更年期综合症危害大,女性要警惕六大症状女性到来更年期就会患上一些疾病,而更年期综合症属于比较常见的女性病,此病给女性带来的影响很大,不仅仅会改变患者的月经周期,甚至并发多种疾病。
相信很多人有感触,女性一患上了更年期综合症,脾气就会很暴躁,反复无常,让家人十分的痛苦。
那么,更年期综合症的症状有哪些?下面小编为你解答。
更年期是人生中的一个特定转换时期。
女性更年期,是指月经完全停止前数月至绝经后若干年的一段时间(个别人可长达十年),一般在45-55岁之间。
更年期综合症一般表现在血循、皮肤、生殖器变化、精神、月经等其他方面。
1、骨质疏松:更年期综合症女性骨强度减弱,骨折易感性增加,骨代谢负平衡,常有腰腿痛,背痛,身高减低等,稍有用力即骨折。
2、心慌气急:更年期综合症表现为胸前区不适,心慌气急,喉头发急,出现叹气样呼吸,有时也可出现心律不齐、心动过速或过缓。
这些症状每与情绪有关。
而与体力活动无关。
有时与潮红出汗同时发生,但与冠心病和心绞痛不同,不能用亚硝酸类药物缓解,心电图亦无心肌缺血的改变。
3、感觉异常:更年期综合症常见的感觉异常有走路飘浮感、醉感,登高有眩晕或恐惧感。
有时皮肤出现感觉异常,如走蚁感或瘙痒感。
还有不少人表现为咽喉部异物感,俗称梅核气。
更年期综合症患者咽喉部似有异物堵塞。
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查无体症,久治无效,与精神状态有关,实质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咽喉部肌肉收缩异常。
少数人还可能有嗅觉、味觉、听觉异常。
4、皮肤老化:更年期综合症女性皮肤、毛发均发生明显变化,皮肤干燥,弹性逐渐消失,时有瘙痒,出现皱纹,特别是暴露处如面、颈、手等部位更为明显。
骨质疏松好伴更年女性

来 , 很 少运 动 。 一 小 长假 , 陪 家 就 五 她
人去郊外游玩 时不小心腰椎 骨折。 经 治疗 , 骨折 虽然痊 愈 , 但她 经 常觉得 全身疼 痛、 力。 乏 虽然年 纪不大 , 但刘 女士的背部 已经微 微有 些佝偻 , 再加 上腰 酸背疼 , 她的情绪一 直很 烦躁 。
体 内的雌 激素水 平下 降 ,而 雌激 素 与 骨代谢 有着 密切 的联系 。雌激 素 是女 性一 生用 以维持优 质健 康骨骼 的关 键激素 , 能帮 助钙 的吸收 , 它 对 骨生成产生直接作用 , 使骨吸 收和重
建 达 到 平 衡 。而 进 入 更 年期 后 , 着 随
椎后弯 、 胸廓畸形 , 活量 肺
痛 , 至骨 折 了才 去诊 治 , 往 已错 过 了最 佳 治 疗 时机 。 甚 往 者 只 是觉 得 全 身 骨 骼 不 适 , 随着 病 情 进 一 步 发 展 。 容 易 就
等并发症还会造成生命危险 。
饮食、 运动 、 检查三管齐下防“ 骨松” … … ~ …
补充钙剂是 预防骨质疏松 的基 本措施 ,绝经后女性
此外 , 日常饮食中还应控制 肉类和盐 的摄人量 , 因为
。
出现腰背部疼 痛。 这种疼痛 往往 沿脊 柱向两侧扩散 , 仰卧 过量的蛋白质和盐会加速钙的流失。 少喝咖啡 、 浓茶及碳 _ 或坐下后疼痛 会有所减 轻 , 久站 、 久坐时疼 痛会加剧 。一 酸饮料 , 也有益于骨骼健康 。 般来说 , 白天疼痛较轻 , 间和清晨醒来时会加重 , 夜 弯腰 、
生在 疼痛症状 出现一段 时间之后。脊椎椎 体是人体的支
及时发现骨量减少的情况, 柱, 负重量大 , 一旦骨质疏松就会造成脊椎椎体 容易在负 密度检查 以了解 骨骼 的状况 , 重后压缩变形 , 而导致防治 措 施 。 别 是 过 早 绝 经 、 母 患 有骨 质 特 父
女性骨质疏松

女性宜趁早养骨防骨质疏松有统计资料表明,全国每年有三万人股骨骨折,其中百分之二十的病患会死亡,其主要的原因,就是骨质疏松症所致。
专家介绍,在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群中,女性,尤其是停经后的妇女比比男性更易发生。
这就是说,不要等到老了之后才去预防骨质疏松,35岁左右的年轻女性就需要注意预防骨质疏松。
多数妇女大约在35岁时骨密度达到高峰,持续数年后进入了更年期。
女性更年期后的快速骨质流失和人体内雌激素减少有关。
人体中所含的钙其中大多储藏在骨中,当摄入足够的钙时,一部分钙被吸收入骨骼,一部分则进入血液循环,参与机体调节后随尿液排出。
而当人体摄入钙不足时,骨钙会分解出来,重新流入血液中参与机体调节,再由尿液排出。
在更年期期间,卵巢分泌出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急剧下降,甲状旁腺素的促骨骼排钙作用相对增强,人体大量骨钙分解入血,再从尿中排出,因此造成女性更年期后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女性约为男性的两倍。
对女性来说,在35岁左右,就要注意防止钙的流失,在骨头的成长和巩固期,尽量多储存骨本,增加骨质密度。
在进入骨质衰退期以后,则要注意减缓骨质流失的发生。
从临床统计资料分析,以下几种女性易得此病,停经后妇女容易得骨质疏松症。
更年期妇女一旦停经之后,流失的速度可高达2%-3%。
这种流失将无声无息地侵袭骨骼,到了严重程度,骨骼将为孔隙所取代,而仅剩松散脆弱的骨架,此时只要很小的力量或创伤,就可造成骨折。
或是做手术或用其它办法破坏了卵巢的功能,出现月经停止的现象,同样也容易得骨质疏松症。
缺乏运动者容易得骨质疏松症。
运动会刺激骨的代谢,增加骨量,并能减少脱钙。
另外,骨质疏松症的其他危险因素很多,如遗传体质、种族、钙摄食不足、大量抽烟、酗酒、服用某些药物、缺乏运动者、高蛋白高盐饮食、内分泌疾病等等。
因骨质疏松而导致的骨折发病率极高,其中50岁以上的女性约占15%,60岁以上的女性约占28%。
骨质疏松症治疗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它的发生。
骨质疏松症的常见症状及诊断方法

骨质疏松症的常见症状及诊断方法作者:沈家维来源:《祝您健康》1995年第10期患了骨质疏松症,好像不断受到小偷的偷窃,长时期地丢失钙。
一旦出现症状,已丧失骨质30%左右。
早期诊断在于细心地自我检查。
主要异常表现是逐渐变矮,驼背,腰背疼痛,四肢乏力,容易疲劳或周身疼痛,以及夜间小腿抽筋。
50岁以后的骨折,也常与骨质疏松症有关。
(1)变矮、驼背。
这往往是较早期症状之一。
一般人的身高,大抵与两手之间的间距相等。
若由于骨质萎缩,椎间盘水分减少,脊柱长度就会变短。
驼背往往是在骨质疏松症的偏后期出现,这多半是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所致。
(2)疼痛。
可以表现为肩颈痛,腰背痛,也可以表现为周身游走性痛。
这往往是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广泛劳损的表现。
早期经过适当的休息后缓解,到后期往往要经过治疗才能缓解。
如果外伤出现固定痛,要想到骨折。
(3)小腿夜间抽筋。
一般人体钙的吸收在白天完成。
在夜间,由于身体钙代谢的负平衡,往往会出现短时间低血钙过程,引起小腿抽筋肌痛。
这是提示骨质疏松症进展较快的一个症状,也是绝经期后女性中较易见到的一个症状。
(4)骨折。
这种骨折的出现,外力不一定大。
有些老人乘坐汽车,上下颠簸,即会发生腰椎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近年来有了较快的发展。
但是,对于早期诊断仍然缺乏有力的方法。
仍然需要全面综合的进行思考。
目前临床中常用的方法有:(1)X片检查。
表现为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变性,骨小梁间隙增宽。
不过,从X线片上若能看出骨质改变,那说明骨质已丢失了30%以上,已经到了骨质疏松症的中期。
(2)双倍光子骨矿认定仪。
对于松质骨改变有较好的诊断意义,但早期诊断仍欠敏感。
(3)CT脊柱断层摄片。
对较早期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但价格贵,不能广泛开展应用。
(4)骨活检。
取一定量的骨进行骨矿测定。
需要进行一次小手术,病人一般不乐意接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质疏松症由多种因素所致,它的基本病理机理是骨代谢过程中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偶联出现缺陷,导致人体内的钙磷代谢不平衡,使骨密度逐渐减少而引起的临床症状。
现在人因为过多的美白、久坐,活动较少、饮食习惯都会造成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吃什么好?
女性更年期后骨质疏松有哪些表现
1、身高下降
由于人体脊柱对身体起着支撑作用,骨质疏松会造成脊椎压缩变形、前倾、背曲加剧,易导致椎体变形和身高缩短。
这种现象常常被老年人忽视,以为是人到老年的自然现象。
2、指甲变软
由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质会流失,所以会引起指甲变软。
3、体重下降
大约有7%体重下降的女性在5年内会出现骨质疏松,而骨质的丢失会增加骨折的风险。
4、牙齿松动
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骼的状态也开始走下坡路,骨密度越来越低,导致牙槽骨不坚固,牙槽骨骨质疏松就很有可能发生。
5、走路不稳
骨质疏松后,骨骼承重能力下降,肌肉能力随之下降,其平衡能力也会随之下降,走路不稳,容易摔倒。
由于老年人对疼痛敏感性差,有的已经发生了骨折,但未感到明显疼痛,不及时就诊,容易耽误治疗。
因此,老人只要跌倒就要及时就诊。
6、皮肤变薄
当皮肤较之正常皮肤变薄时,也提示着骨质疏松。
这是因为身体内的钙质参加全身所有组织器官细胞代谢,同时也具有营养皮肤及治疗皮肤病的作用,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同时也会伤及皮肤。
7、骨骼疼痛
以腰背痛为主,并沿着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时疼痛减轻,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会使疼痛加剧,并有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疼痛加重的现象。
8、活动能力减退
发现关节活动发僵,伸展身体时出现不适,感到容易疲劳,双下肢发沉、动作缓慢。
骨质疏松吃什么好
1. 三文鱼
三文鱼和其他多脂鱼可以为身体提供大量有益于骨骼健康
的营养物质。
它们含有钙,还有协助钙吸收的维他命D。
它们还富含OMEGA-3脂肪酸。
研究显示,鱼油补充剂可以减少老年妇女的骨质流失,预防骨质疏松症。
2. 坚果和种籽
坚果和种籽从很多方面都对骨骼健康有益。
核桃和亚麻仁含有丰富的omega-3脂肪酸。
花生和杏仁都含有钾,可以阻止钙质从尿液流失。
坚果还含有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它们在构筑强健骨骼中都扮演着巨大的作用。
3.牛奶
钙是强健骨骼的基础。
50岁以内的成年人每天需要1000毫克钙。
从51岁开始,女人每天需要1200毫克,而当男性71岁以后,也需要这一剂量。
钙的最优质来源毋庸置疑是牛奶。
227毫升牛奶,无论是脱脂,低脂还是全脂都拥有300毫克钙。
每天早晚加温一袋温牛奶,放10克积安堂枣花蜂蜜,蜂蜜含有较高的热能,可直接被人体吸收。
另外,蜂蜜中所含的大量维生素C\D\E\K、钾、镁、氨基酸、矿物质等可促进人体对牛奶中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的吸收,尤其是对钙质的吸收预防骨质疏松。
所以,早餐奶里加勺蜂蜜,能使两种食物营养互补。
4. 酸奶和奶酪
不喜欢喝牛奶吗?一杯酸奶所含有的钙至少和227毫升牛奶一样多。
同样,30克瑞士硬干酪所含的钙几乎一样多。
酸奶和硬干酪所含的乳糖含量微乎其微,即便你患有乳糖不耐受症也可以尝试一下。
当然,你还可以尝试其他低乳糖或无乳糖的乳制品。
移除牛奶或乳制品中的乳糖对它们的钙含量不会有任何影响。
5. 强化食品
如果乳制品,沙丁鱼,和绿叶菜都不合你的口味,可以考虑吃些强化食品。
这些食品并非拥有大量天然钙质,而是通过调整各种主要矿物质的成分来增强钙质的。
早餐就是良好的开端——一杯强化橙汁就拥有240毫克的钙,强化谷物每杯最多可以为你提供1000毫克钙。
核对营养列表来确保你摄入正确的量。
6. 钙补充剂
补充剂是获取钙最简单的方法,但一些报道显示你可能并不需要它。
如果你已经从食物种获取了足够的钙,再从药片中获得更多对骨骼健康来讲不会有太多益处。
专家说每天摄入的钙超过2000毫克不会对骨骼有益,摄入过多的钙质还会引发肾结石。
为了让身体获得最好的吸收,一次摄入不要超过500毫克。
一些该补充剂,比如碳酸钙,同餐点一起吃吸收会更好,然而柠
檬酸钙可以在任何时间服用。
7. 豆类食品
半杯豆腐就含有861毫克钙,而且钙也并非唯一可以促进骨骼的矿物质。
新的研究表明,植物性矿物质异黄酮也可以增强骨密度。
豆类食品,比如豆腐中含有丰富的异黄酮,对身体可以产生类似激素的作用。
这可以让绝经后的女性避免患上骨科疾病。
8. 沙丁鱼
牛奶和乳制品并非获得钙的唯一途径。
另外一个优质来源就是沙丁鱼。
这些小鱼的骨骼中恰恰含有你所需要构建自己骨骼的物质。
吃一听85克的沙丁鱼比一杯牛奶提供的钙质还要多一些。
9. 绿叶菜
你可能感到十分惊讶:很多绿叶菜中都含有大量钙质。
一些传统的,广受欢迎的深色绿叶蔬菜如油菜,大白菜和羽衣甘蓝能提供大量钙质。
绿叶甘蓝和芜菁也可以提供大量的钙。
一杯切碎经过烹炒的芜菁大约拥有200毫克钙。
10. 控制盐的摄入
盐是阻止身体吸收钙质的首要罪人。
你吃的盐越多,钙随着尿液的流失也越多。
坚持低盐饮食可以帮助你留住更多的钙,强健骨骼。
牛奶越喝越缺钙的误区
从一袋250克的牛奶中,我们大约可以获得275毫克钙,这就相当于每日钙质推荐摄入量的34%了。
一天喝两袋牛奶的人,钙的摄入量就已达到大半了。
但是,我们从牛奶及其他食物中摄入了钙,并不等于身体就已利用到了这些钙。
要想通过补钙来提高骨骼健康水平,还需要很多元素的帮助,例如,需要维生素D 来促进钙质的吸收,需要维生素C来帮助骨胶原合成,还需要维生素K帮助钙能够顺利沉积到骨胶原上。
吃肉太多钙质流失速度快
如果你发现自己一直每天喝250-500克牛奶,骨量仍然在大量流失,或是骨质疏松的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就要从自身找找原因了。
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包括多种微量元素,例如,食物中的钾、镁是可以减少钙质流失的,相反的,食物中的蛋白质以及磷、硫等元素,却可以增加钙质的排泄量。
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如果你平时的饮食结构中肉类、鱼类、精米、精面等过多,而蔬菜、水果、薯类等又过少,那么尿液中钙质的流失量就会比较大,即便喝了牛奶,吃了钙片,也未必能让钙质为自己所用。
此时,适当减少动物性食品的数量,增加蔬果、粗粮的摄入,钙质从尿液中排出的量就会减少。
如果两个人补充同样的钙质,吃肉比较少,吃精米精面比较少的那个人,更不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运动太少补钙也难防疏松
除饮食影响外,运动量也在钙质补充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平时运动太少,或是干脆整日坐着不动的人,即便喝了足够多的牛奶,摄入足够多的钙,骨骼却未必一定坚实。
我们听说过航天员在执行太空飞行任务后回到地球时,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这是因为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时失去了重力的作用,骨骼长时间得不到压力和刺激,时间长了便会出现骨质疏松的迹象。
所以,以喝牛奶来补充钙质的人,也别忘了多做运动。
鱼肉每天就二两
首先,鱼、肉、蛋是不是吃得太多?如果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过高,可就大大提高了钙的代谢排出量了。
肉和蛋都属低钙,高磷、硫食品,如果每天一大块牛排或是鸡胸,会对钙的平衡吸收产生什么作用?不言而喻吧。
正确做法是:适当控制一下自己的肉类摄入量,做到鱼、肉加起来每天不超过100克,鸡蛋不超过1个。
如果需要补充蛋白质,最好是用豆制品替代部分肉类,豆制品中含钙量比较高,豆类却不像肉类那样高磷、低钙,不会促进钙流失。
绿叶蔬菜要吃足
其次,你每天吃的蔬菜、豆类和粗粮够量吗?如果翻开西餐食谱,就能发现大部分从前菜到饭后甜点中,蔬菜量少得可怜,
根本达不到标准。
此外,西餐的主食主要是白面包,缺乏粗粮、豆类,这样一来就没有足够的钾、镁摄入,无法“保护”食物中的钙质为人体所利用。
我国居民的蔬菜推荐摄入量是人均每天300-500克,特别是要多吃绿叶蔬菜。
主要存在于绿叶蔬菜和豆油中的维生素K,是帮助钙顺利沉积到骨胶原上的重要物质,如果不吃蔬菜,维生素K的摄入量就会明显不足,那即使喝了再多的牛奶,也无法保证钙质顺利达到骨骼中。
如果因各种原因吃不到足够的蔬菜,吃水果也是增加钾元素供应的重要方式,每天半斤新鲜水果不可少。
白薯土豆代主食
如今,我们日常的主食包括米饭、面条、烙饼、馒头、花卷、豆包,以及零食中的饼干、蛋糕,基本上是精米、精面制成的,能提供给我们用来留住钙质的成分少,所以粗粮是必不可少的。
特别是粗粮中的薯类,包括白薯、马铃薯、芋头、山药等,钾元素的含量特别高,如果每天能以这些薯类替代部分精米白面,补钙的效果会变得好很多。
减少肉类摄入,增加蔬果类食物,再加上适当增加运动量,牛奶、酸奶中所含的丰富钙质就可以真正为预防骨质疏松发挥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