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电站放射性化学废水的处理工艺
国内核电站废水处理方法

国内核电站废水处理方法随着核电站数量的增加,废水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核电站废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如果不经过有效处理,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研究和应用适当的废水处理方法对于核电站的运行至关重要。
一种常见的核电站废水处理方法是通过物理化学处理。
物理化学处理是将废水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过程来去除放射性物质。
首先,废水经过沉淀池,通过加入适当的沉淀剂,放射性物质将与沉淀剂结合成沉淀物。
然后,废水经过过滤器,去除悬浮物和颗粒物。
接下来,废水经过离子交换器,通过吸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放射性离子。
最后,废水经过活性炭吸附和消毒处理,去除有机物和微生物,确保废水的安全排放。
另一种常用的废水处理方法是反渗透。
反渗透是一种通过半透膜进行过滤的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
废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反渗透系统。
在反渗透系统中,废水被施加压力,使废水中的溶解物通过半透膜被分离出来,而纯净水被保留。
通过反渗透处理后,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被大大降低,可以安全排放或进一步处理。
核电站废水处理还可以借助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活性来去除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
废水经过初步处理后,进入生物反应器。
在生物反应器中,通过引入特定的微生物菌种,将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如水和氧气。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较低的成本,且对环境影响较小。
除了上述常见的废水处理方法,核电站还可以采用其他技术来处理废水,如电化学处理、超滤处理等。
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废水处理。
国内核电站废水处理方法多样化且成熟。
物理化学处理、反渗透、生物技术等方法在核电站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合理选择和组合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核电站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核电站废水处理方法将会更加完善和高效。
核电站废水处理工艺

核电站废水处理工艺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核电站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污染物,处理核电站废水成为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任务。
因此,核电站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核电站废水处理工艺包括预处理、放射性物质去除、化学物质去除和最终处理四个阶段。
首先是预处理阶段。
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以减少后续处理过程中的污染物负荷。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和调节pH值等。
沉淀是通过加入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凝聚成团,然后通过沉降或离心分离的方式将其分离出来。
过滤是通过滤料或滤膜将废水中的固体颗粒物截留下来,使废水变得清澈透明。
调节pH值可以改变废水中的酸碱度,从而有利于后续的处理过程。
接下来是放射性物质去除阶段。
核电站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主要包括放射性核素和放射性同位素。
处理放射性物质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沉淀、吸附和离子交换等。
沉淀方法利用化学药剂与放射性物质反应生成沉淀物,然后通过沉降或离心分离的方式将其分离出来。
吸附方法利用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然后通过过滤或离心分离的方式将其分离出来。
离子交换方法则是利用吸附剂与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进行交换反应,将其从废水中去除。
第三个阶段是化学物质去除阶段。
核电站废水中除了放射性物质外,还会含有一些化学物质,如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
处理化学物质的方法包括沉淀、吸附、氧化和还原等。
沉淀和吸附方法的原理与放射性物质去除阶段相似,通过化学药剂或吸附剂与化学物质反应生成沉淀物或吸附物,然后将其分离出来。
氧化方法通过加入氧化剂使废水中的化学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还原方法则是通过加入还原剂使废水中的化学物质发生还原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最后是最终处理阶段。
最终处理的目的是将经过前面处理的废水达到排放标准或循环利用的要求。
探讨核电站放射性化学废水的处理工艺

探讨核电站放射性化学废水的处理工艺摘要:核电站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发电设施,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化学废水是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问题。
放射性化学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放射性物质和化学污染物,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核电站需要采用合适的处理工艺,将放射性化学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降低到安全排放标准以下,以确保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
关键词:核电站;放射性;化学废水;处理工艺引言随着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放射性化学废水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放射性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因此对核电站放射性化学废水进行有效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旨在研究核电站放射性化学废水的处理工艺,以实现对放射性物质的有效去除和废水的安全排放。
一、放射性沉淀放射性沉淀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将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转化为沉淀物,从而实现分离和去除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常用的沉淀剂包括铁盐和铝盐。
这些沉淀剂与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发生反应,形成不溶性的沉淀物,从而将放射性物质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这些沉淀物可以通过沉淀池或沉淀槽进行收集和处理。
在放射性沉淀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一些关键因素。
首先是化学药剂的选择和控制。
不同的放射性物质对不同的药剂有不同的反应性,因此需要选择适当的药剂来实现有效的沉淀。
同时,需要控制化学药剂的投加量和反应条件,以确保沉淀过程的效果和安全性。
其次是沉淀池或沉淀槽的设计和运行。
这些设备需要具备足够的容积和混合性,以保证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与沉淀剂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
此外,还需要考虑沉淀物的收集和处理方式。
沉淀物通常需要进行固化和稳定化处理,以便安全地储存或处置。
二、反渗透反渗透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核电站放射性化学废水的工艺。
反渗透是一种利用半透膜进行分离的技术,通过高压驱动废水通过半透膜,从而分离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
在反渗透工艺中,首先需要将放射性废水进行预处理。
这是因为废水中可能存在一些杂质、颗粒物和有机物等,这些物质可能会附着在半透膜上,影响反渗透的效果。
核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放射性物质去除方法

核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放射性物质去除方法核废水是指核能发电、核科研、核医学、核工业等活动中产生的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
随着核能的广泛应用和核电站的建设,核废水处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问题。
其中,放射性物质的去除是核废水处理的核心环节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核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放射性物质去除方法。
一、共沉淀法共沉淀法是核废水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利用沉淀剂与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发生反应,形成沉淀物,从而实现放射性物质的去除。
常见的沉淀剂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铝等。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放射性物质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沉淀剂。
二、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一种常见的核废水处理方法,它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进行吸附和去除。
离子交换树脂具有高度选择性,可以选择性地吸附放射性物质,同时保留其他离子。
通过控制树脂的pH值和流速等条件,可以调节吸附效果和去除效率。
三、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一种通过膜的孔径和表面性质来实现对核废水中放射性物质去除的方法。
常见的膜分离方法包括超滤、逆渗透和电渗析等。
超滤膜可以去除较大分子量的放射性物质,逆渗透膜可以去除更小分子量的放射性物质,而电渗析则通过电场作用将放射性物质从废水中转移到其他介质中。
四、气浮法气浮法是一种利用气泡将放射性物质从废水中脱附的方法。
通过向核废水中注入气体,产生大量微小气泡,放射性物质会被气泡附着并浮到液面上,从而实现去除。
气浮法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核废水处理中。
五、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将放射性物质从核废水中沉淀下来的一种方法。
通过调节废水的pH值、温度、添加适当的沉淀剂等,可以使放射性物质发生沉淀反应,形成沉淀物。
化学沉淀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放射性物质,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
总结:核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放射性物质去除方法有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气浮法和化学沉淀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
核电站废水处理工艺

核电站废水处理工艺随着核电站建设和运行的增加,废水处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问题。
核电站废水处理工艺是确保核电站排放的废水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核电站废水处理工艺的原理和常用方法。
一、核电站废水的特点核电站废水主要包括冷却水和放射性废水两种类型。
冷却水是核电站运行过程中使用的循环冷却水,其中含有一定的放射性物质和化学物质。
放射性废水是核电站运行和维护过程中产生的含放射性物质的废水。
这两种废水的处理方法有所不同,需要采用专门的工艺进行处理。
二、核电站废水处理工艺1. 冷却水处理工艺冷却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和消毒等步骤。
首先,将冷却水经过沉淀池,利用重力作用沉淀悬浮物和部分放射性物质。
然后,将沉淀后的水进行过滤,去除残余的悬浮物和放射性物质。
最后,对过滤后的水进行消毒,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2. 放射性废水处理工艺放射性废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浓缩、沉淀、离子交换和膜分离等步骤。
首先,将放射性废水经过浓缩,将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浓缩到一定程度。
然后,将浓缩后的废水进行沉淀,使放射性物质沉淀下来。
接下来,利用离子交换技术,去除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
最后,通过膜分离技术,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使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三、核电站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势和挑战核电站废水处理工艺具有以下优势:首先,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确保排放的废水符合国家标准;其次,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再次,处理工艺相对成熟,技术可靠。
然而,核电站废水处理工艺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需要进行安全处置,防止二次污染。
其次,废水处理工艺的运行和维护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此外,废水处理工艺还需要满足国家和国际的严格安全标准,对工艺设计和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核电站废水处理工艺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核电站废水处理工艺不断发展和完善。
我国核电站放射性废液的收集和处理研究

我国核电站放射性废液的收集和处理研究随着我国核电站建设的快速发展,放射性废液处理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放射性废液是指核电站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带有放射性成分的废液,一旦排放到环境中,会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放射性废液的收集和处理成为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任务。
一、放射性废液的特点放射性废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放射性强度高。
核电站中产生的废液中含有大量放射性核素,强度高。
2. 放射性成分多种多样。
核电站中产生的放射性废液,其核素组成比较复杂,包括放射性核素和稳定核素,其中放射性核素包括放射性核素、中子激发核素、放射性同位素等多种类型。
3. 放射性废液容易扩散。
由于放射性废液具有很高的放射性强度,因此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放射性废液的收集是指对产生的放射性废液进行集中和处理。
核电站生产的放射性废液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在反应堆中产生的放射性废水,主要是冷却剂中的放射性核素;另一类是在核燃料加工和核废弃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液,主要是高放废液。
放射性废液的收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凝结沉淀法。
该方法主要利用化学药剂或物理方法将放射性核素转化为固体或混合沉淀物。
2. 膜分离法。
该方法主要利用薄膜技术,通过低压差跨膜过滤,将放射性核素从废液中分离出来。
3. 离子交换法。
该方法主要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将废液中的离子轻易地吸附到树脂表面上,实现废液中的放射性核素的去除。
放射性废液处理是指将收集来的放射性废液进行安全处理,使放射性物质达到安全排放标准。
目前我国核电站采用的放射性废液处理方式主要有:1. 浓缩固化法。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化学药剂将放射性核素转化为固体,然后压缩成块状,从而实现放射性核素的稳定。
综上所述,放射性废液处理是核电站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通过科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废液,能更好地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确保我国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处理核废水的工作原理

中国处理核废水的工作原理
中国处理核废水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除尘:核电站会在排放烟气前进行除尘处理,通过静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等设备,将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去除。
2.放射性排放净化:核电厂会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活性炭吸附、沉淀沉降等方法,将废水中的放射性核素如铯、锶、钴等进行分离和净化,以减少对环境的放射性污染。
3.固化:为了避免废水中的核废料进一步污染环境,中国通常会将处理后的放射性废水浓缩后,与具有较高离子交换容量的固体材料进行混合,形成一种具有足够稳定性的高度固化的固体废物。
4.处置和储存:处理后的固体废物通常会被封装在特殊容器中,如混凝土壳体、不锈钢容器等,然后储存于封闭的核废料贮存设施中。
5.监测和监管:中国有关部门通过对核电厂排放的放射性废水进行常规监测,并要求核电厂定期向相关监管机构报告汇总。
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于日本福岛核事故后产生的大量受污染水处理,中国提出了采用离子交换树脂等方法去除放射性物质,然后进行二次浓缩和固化的方法,最
终将固化的废物储存于特定的混凝土容器中。
该处理方式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并且保证了处置后的水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核废水处理技术净化放射性废水的方法

核废水处理技术净化放射性废水的方法核废水是指核设施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
由于核废水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危害,必须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进行净化。
以下将介绍两种常见的核废水处理技术:离子交换法和反渗透法。
离子交换法是一种常见的核废水处理技术,通过固液分离和吸附作用将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去除。
该方法主要分为两个步骤:固液分离和吸附。
固液分离是将废水中的悬浮颗粒通过沉淀、过滤等方法去除,以减小离子交换材料的负荷。
通常可以采用沉淀池、混凝等方法使悬浮颗粒团聚沉淀或加药使其凝结聚集后进行过滤。
吸附是将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通过吸附剂吸附,将其去除。
通常使用的吸附剂有树脂、活性炭等。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高效的吸附剂,能够选择性地吸附废水中的放射性核素,如锶、铯等。
吸附树脂通常以颗粒的形式存在,可以通过固定床、动态混合等方式与废水接触,实现物质的传递和去除。
吸附剂饱和后,可以通过再生或更换的方式进行处理。
反渗透法是另一种常见的核废水处理技术,通过自然渗透压差和半透膜的选择性分离作用,将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去除。
反渗透法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预处理、反渗透和浓缩液处理。
预处理是为了去除废水中的悬浮颗粒、有机物等杂质,以保护反渗透膜的运行,可采用沉淀过滤等方式进行。
反渗透是将预处理后的水通过半透膜,利用水的自然渗透压差实现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的分离。
半透膜具有选择性透过水,而阻止离子的特性,可以将废水中的离子和放射性物质拦截在膜外,获得净化的水。
浓缩液处理可采用射流喷嘴、膜浓缩等方式进一步处理反渗透后的浓缩液,以回收溶液中的有用成分。
此外,还有一些辅助技术可以与离子交换法和反渗透法结合使用,以提高核废水的处理效果。
例如,化学沉淀法可以通过加入相应的沉淀剂,将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转化为固态沉淀物,从而实现去除。
气浮法可以通过注入气体和加入药剂,使微小气泡与废水中的悬浮物质结合并浮起,然后采取相应的固液分离手段进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ater Pollution and Treatment 水污染及处理, 2019, 7(2), 73-76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9 in Hans. /journal/wpthttps:///10.12677/wpt.2019.72011The Treatment Process of RadioactiveChemical Waste Water Coming from Nuclear Power Plant in ChinaRuoxia Ma, Bin YangChongq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ranch, SPIC Yuan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ChongqingReceived: Mar. 1st, 2019; accepted: Mar. 14th, 2019; published: Mar. 28th, 2019AbstractThe waste water which is produced by the nuclear power plant adheres to the principle of classi-fied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This wastewater mainly includes the coolants, chemical waste wa-ter, the ground drainage and the drainage from nonradioactive region. The chemical waste water’s quality is poorer, contains many impurities, and has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the activity concentration may be higher, such as chemical cleaning waste water, the drainage of chemical de-contamination and the waste water from radioactive chemical analysis laboratory, etc.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reatment process of chemical waste water in typical nuclear power plants in China, and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various technological processes.KeywordsNuclear Power Plant, The Chem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ing我国核电站放射性化学废水的处理工艺马若霞,杨彬国家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重庆科技分公司,重庆收稿日期:2019年3月1日;录用日期:2019年3月14日;发布日期:2019年3月28日摘要在核电站中产生的废水都遵循分类收集和处理的原则,我国的核电站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工艺废水、化马若霞,杨彬学废水、地面排水和常规岛排水等,其中化学废水的水质较差、杂质多、电导率高,且放射性活度浓度可能较高,如化学清洗废水和化学去污的排水以及放射性化学分析实验室进行样品分析后产生的废水等。
本文阐述了我国典型核电站中化学废水的处理工艺,分析总结了各类工艺流程。
关键词核电站,化学废水,处理工艺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概述[1]在核电站中产生的废水都遵循分类收集和处理的原则,我国的核电站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工艺废水、化学废水、地面排水和常规岛排水等,其中化学废水的水质较差、杂质多、电导率高,且放射性活度浓度可能较高,如化学清洗废水和化学去污的排水以及放射性化学分析实验室进行样品分析后产生的废水等。
在国内外核电站中,对于化学废水的处理,一般采用比较成熟的过滤、蒸发和离子交换等方式。
2. 我国核电站化学废水的处理工艺[2]-[11]2.1. 秦山核电站秦山核电厂的化学废水主要与地面疏水一起收集,可能含有去污用的化学药剂和少量机油,由于其放射性浓度较低,一般采用监测排放的处理方式,若浓度大于限值,则会进入废水处理系统,进行蒸发处理。
蒸发器的形式是外加热式自然循环蒸发器,其运行方式为连续进料间断卸料的半连续性操作。
二次蒸汽先后经过旋风分离器和净化器去除放射性后,再经过冷凝器冷却,冷凝液检测槽用于接收冷凝液,对冷凝水进行检测后确定继续处理或排放。
秦山第二核电厂的化学废水由学废水收集罐收集,处理工艺为蒸发工艺。
蒸发器采用外加热自然循环蒸发装置。
在进入蒸发器前,废水首先经过预过滤器过滤处理,然后经过预热器加热,进行自然循环蒸发。
二次蒸汽在旋风分离器和泡罩塔的作用下进一步被净化,最后经冷凝器冷凝冷却后流入监测槽。
秦山第三核电厂为CANDU重水堆,其产生的放射性废水根据放射性活度浓度分类两类,每一类都可能含有化学废水,采用的处理工艺为过滤和离子交换工艺。
若废水中的放射性活度浓度较高,一次处理后的废水将再次进入废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处理,直到达到限值要求。
2.2. 大亚湾和岭澳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的化学废液处理工艺相同,由化学排水接收槽进行收集,然后进行蒸发处理。
蒸发装置采用强制循环的蒸发方式。
废水在强制循环泵的作用下,通过加热器和蒸发器进行蒸发处理。
二次蒸汽从蒸发器排出后进入净化器进一步除去夹带的液滴,然后进入冷凝器。
冷凝的蒸馏液进入蒸馏液冷却器后排入监测槽暂存,经监测后排放。
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对放射性废水处理系统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如增加了放射性废水的贮存能力、防止110 m Ag污染、硼回收系统除硼除盐器的改进,以及修改了输水系统的管道等,但是这些改进没有改变废水的处理工艺。
马若霞,杨彬2.3. 田湾核电站田湾核电站的放射性废水分类收集系统分为两部分:含硼冷却剂和放射性废水。
化学废液与其它放射性废水统一收集,并通过放射性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放射性废水首先经过水力旋流器,去除杂质后进入暂存贮罐,而后进入蒸发器进行处理。
系统设有2台处理能力不同的自然蒸发器,第一级蒸发器的蒸汽冷凝后进入离子交换器进一步处理,第二级蒸发器的蒸汽冷凝后回到贮罐内,通过第一级蒸发器重新蒸发处理。
处理后冷凝液在监测槽内检测,根据放射性活度浓度和化学成分确定复用、进一步处理或排放。
2.4. AP1000核电站我国的AP1000核电站有山东海阳核电站和浙江三门核电站,是第三代核电机组。
其废物处理系统采用的核岛废物处理系统和厂址废物处理设施相结合的方式。
核岛内的放射性废水通过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处理,同时在厂址废物处理设施内也设置部分废水的处理系统和移动式处理装置。
山东海阳核电站在厂址废物处理设施内设有放射性洗衣房及洗衣废水处理系统,以及设置了三台移动式处理车分别对化学废水、0.25%包壳破裂废水和SGTR废水进行处理。
化学废水的产生量小,首先对化学废水进行放射性浓度的检测,当不超过排放限值时,通过加入酸或碱进行中和后监测排放,否则送往SRTF通过化学废液移动车进行处理。
由于移动式处理车中的处理工艺主要是离子交换工艺,为避免化学废水中的成分造成离子交换树脂过早失效和保证处理效果,化学废液进入厂址废物处理设施后首先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工艺采用“UV/Fenton氧化+ 絮凝沉降+ 过滤”。
浙江三门核电站的化学废水与混合废水一起收集,统一进入化学废水槽中,而后通过屏蔽转运容器送到厂址废物处理设施中,处理系统采用的是桶内干燥工艺。
在160 L钢桶内分批加入化学废液进行烘干处理,冷却后的残留废物通过超压机压实,压饼在200 L桶内加入浆液固定。
3. 结束语在核电站中,化学废液的产量相对较少,但由于其具有成分复杂、放射性活度浓度可能较高等特性,在处理上具有一定的难度。
在一代和二代核电机组中,化学废液是与其它废液混合后进行处理的,主要采用了传统的蒸发工艺和离子交换工艺,这样的方式有可能提高其他废液的放射性浓度,增加处理成本。
在AP1000核电机组中,将少量的化学废液单独收集和处理,这种方式更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分类收集和处理的要求,同时可降低处理费用。
参考文献[1]张志银, 严沧生, 黄来喜. 核电厂放射性废物最小化[M].北京: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2013.[2]祁昌明. 秦山第二核电厂放射性废物管理进展[J]. 辐射防护通讯, 2007, 27(1): 13-17..[3]孙磊. 秦山二期扩建工程固体废物最小化技术改进[C]//中国核学会2011年年会. 中国核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 贵阳: 中国核学会, 2011: 180-186.[4]赵滢. 北龙处置场废物处置工艺对处置安全的贡献[C]//. “21世纪初辐射防护论坛”第四次会议暨低中放废物管理和放射性物质运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 中国核学会, 2006: 51-56.[5]马鹏勋. 三门核电站放射性固体废物管理[J]. 辐射防护通讯, 2012(1): 32-35.[6]王道全. 海阳核电厂离堆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介绍及应用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5): 130.[7]张朝文. 大亚湾核电站放射性三废控制与管理[C]//全国核化学化工学术交流年会.全国核化学化工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 乌鲁木齐: 中国核学会, 2002: 556-578.马若霞,杨彬[8]杨洋. 浅谈AP1000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处理[J]. 核电运行与维护, 2006(3).[9]靳海睿. 三门核电站放射性废物处理工艺[J]. 辐射防护通讯, 2015, 35(2): 1-6.[10]柳丹, 刘杰安, 等. 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核电厂废液模拟试验研究[J]. 给水排水, 2014(z1): 248-251.[11]李福志, 孙大卫. 内陆AP1000核电项目低放废液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处理技术[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2,46(B09): 137-141.1. 打开知网页面/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332-8010,即可查询2. 打开知网首页/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投稿请点击:/Submission.aspx期刊邮箱:w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