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我的偶像李白高中作文(精选11篇)

我的偶像李白高中作文(精选11篇)

我的偶像李白高中作文(精选11篇)我的偶像李白高中作文(精选11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的偶像李白高中作文(精选11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偶像李白高中作文1如果说历史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那么一位位杰出的文人墨客便是一粒粒闪耀的珍珠,而李白便是粒粒珍珠中最珍奇美丽的一颗。

据说李白母亲生他的前一天晚上梦到了太白金星,所以给他取字太白。

李白10岁的时候就通晓诗书,长大后在岷山隐居。

州郡长官以他有道而举荐他,但他没有应举。

益州长史颋见到李白后,对他的才华惊叹不已,说:“这个年轻人是个非常特别的天才,如果在稍微努力一点的话,就可以和司马相如相比。

”李白喜欢纵横之术,对剑术也很感兴趣,想当个游侠,为人重义轻财,乐善好施。

看来他的爱好也挺多!天宝初年,李白到会筠游玩,和吴筠交上了朋友。

吴筠应召入京,李白也跟了去。

他到了长安后去拜访了贺知章,贺知章看了他的诗文后,感叹道:“您是从天上贬到人间的仙人啊!”贺知章认为李白才华惊人,在唐玄宗面前屡次提及。

唐玄宗也爱好文学,就在金銮殿召见了李白,和他谈论天下大事和诗歌文学,李白为此献上了一篇赋。

唐玄宗曾赐给李白食物,并亲手为他调羹,可见玄宗对他的宠爱。

过了几天,唐玄宗任命李白为翰林供奉。

一天,唐玄宗在沉香亭闲坐,忽然心血来潮,想要听李白为他填词而作的歌曲,马上下令召李白入宫。

当时李白正在街市上和别人喝酒,已经喝得酩酊大醉。

派人找他的使者生拉硬拽地把他弄进了宫,到了宫里李白还醉着。

后来他清醒了,拿笔一挥,写了3首词藻华丽的词。

唐玄宗从此更宠爱李白了。

有一次,李白陪唐玄宗喝醉了酒,让当时权利无边大的高力士为他脱鞋。

醉酒的唐玄宗同意了,高力士气的七窍生烟,从此恨透了李白。

杨贵妃也很喜欢李白的诗,经常吟诵不止。

浩宇的古诗句

浩宇的古诗句

浩宇的古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浩宇的古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带“浩宇”的诗句有哪些1、绍开浩宇千秋韵,华构溢彩满园香。

(.)——简约风采·立夏(冯平)2、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无题(鲁迅)3、浩宇苍穹1锭银,散罢翡翠点落金。

——宇宙吟(邵雍)4、神州顷刻琼花放,浩宇须臾白絮朦。

——7律.雪(褚君)5、傲岸负青天,击水3千而去。

无虑,无虑,心骛神游浩宇。

——如梦令·大鹏梦(装子)诗句名句:1、10年生死两茫茫,不思考,自难忘。

出自《江城子·乙卯正月210日夜记梦》。

翻译:两人1生1死,隔绝10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

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记。

2、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出自:《木兰词》翻译:人生假如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处该多美妙,那样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别相思凄凉之苦了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出自:《离思5首》的第4首翻译:经受过大海的波澜壮阔,就不会再被别处的水所吸引。

沉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

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出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翻译:只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1番痴恋情意。

5、孤独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出自:唐代刘方平的《春怨》翻译:庭院空旷孤独,春天景色行将逝尽;梨花飘落满地,无情无绪把门关紧。

6、不经1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出自:唐代黄蘖禅师的《上堂开示颂》翻译:不经过彻骨般的寒冷,怎么会有梅花扑鼻芳香。

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出自: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翻译: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头消失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8、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1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翻译:仰头凝视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1行行南归时候。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的意思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的意思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的意思“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古诗词作品《送魏万之京》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⑴魏万:又名颢。

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

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⑵游子:指魏万。

离歌:离别的歌。

⑶初渡河:刚刚渡过黄河。

魏万家住王屋山,在黄河北岸,去长安必须渡河。

⑷“鸿雁”二句:设想魏万在途中的寂寞心情。

客中:即作客途中。

⑸关城:指潼关。

树色:有的版本作“曙色”,黎明前的天色。

催寒近:寒气越来越重,一路上天气愈来愈冷。

⑹御苑:皇宫的庭苑。

这里借指京城。

砧声:捣衣声。

向晚多:愈接近傍晚愈多。

⑺“莫见”句:勉励魏万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年华。

蹉跎:此指虚度年华。

说文新附:“蹉跎,失时也。

”【翻译】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

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

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被送者为诗人晚辈。

诗中一、二两句想象魏万到京城沿途所能见的极易引起羁旅乡愁的景物。

中间四句或在抒情中写景叙事,或在写景叙事中抒情,层次分明。

最后两句劝勉魏万到了长安之后,不要只看到那里是行乐的地方而沉溺其中,蹉跎岁月,应该抓住机遇成就一番事业。

这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深情厚意,情调深沉悲凉,但却催人向上。

诗一开首,“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魏万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用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得势。

“初渡河”,把霜拟人化了,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秋夜微霜,挚友别离,自然地逗出了一个“愁”字。

“鸿雁不堪愁里听”,是紧接第二句,渲染氛围。

“云山况是客中过”,接写正题,照应第一句。

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归,飘零不定,有似旅人。

送别诗与赠别序的双重交融--读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

送别诗与赠别序的双重交融--读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

文体 的努 力 , 五 占在抒 情达 意方 面具有 新 的气象 。 使
创 作背 景及 内容


魏万 是李 白的 倾 慕 者 , 出 仕 之 前 , 经 求 仙 访 道 , 居 在 王 屋 未 曾 隐 山 。天 宝 十二年 , 因为慕 李 白之 名 , 着 李 白的游 踪 , 下 吴 、 一 带 沿 南 越
之 洁 魏 之 藉 万 歌 历 窈 山 潮
的 脱 主
— —



水 , 倒 映着 山 , 水 山水 相融 。“ 游月 边 去 , 人 舟在 空 中行 ” 出了游 历者 写 的逸兴 神 飞 , 那 “ 而 久延伫 ” 则写 流 连 , 于那 “ 读 ” “ 吟 ” 出 了 至 笑 和 沉 写 神 情之 态 , 结尾 的 “ 五峰转 ” 百 里行 ” 和“ 则生 动 地把 游 历 者 的游 趣 展露
访 寻 , 于 在次年 于 广陵 和李 白相会 , 程 千 多 里 。这 则友谊 佳 话 , 终 计 没 有 任何 世 俗 的 目的 , 只是 为 了一 睹 诗仙 的风 采 , 完全 出 于两 颗不 羁
的心灵 之 间的高 度契合 , 绎 了人 问最 真挚 最 动人 的倾 慕 情谊 。由 于 演 题 材 的独特性 , 白在诗 作 中作 了独特 的处理 , 是序 中所说 的“ 其 李 就 述 行 而赠 是诗 ” 。全 诗 6 O韵共 6 0字 , 过叙 述 魏 万 的游 踪 , 0 通 描述 胜 景 , 展 现魏 万一 路 畅游 的心境 、 活动 、 感受 , 实魏 万 的游踪 就 是李 白 自己 其 曾经 游历 的过 程 , 过想 象友 人游 历名 山胜景 的风姿 倩 影来 寄托 别 后 通
送 别 诗与赠 别 序 的 双 重 交 融

关于王屋山的古诗

关于王屋山的古诗

关于王屋山的古诗王屋山,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西南,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

王屋山上天然风景秀丽,山势高峰巍峨,景色壮观,吸引了无数文人雅士前来游览并以此为灵感创作了许多优美动人的古诗。

下面,我们就一同欣赏几首关于王屋山的古诗,感受其山水之美。

《登王屋山》作者:杜甫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杜甫的《登王屋山》。

他以短短四行,表达了对王屋山雄伟壮丽景致的赞美之情。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白日依山的描绘,使得黄河入海的河流更显得广阔无边。

同时,又借用欲穷千里目的抒发了登山者向上攀登的决心和追求进取的精神,用更上一层楼来象征不断追求进步。

《王屋山》作者:王之涣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是王之涣的《王屋山》。

他以描绘王屋山上的千寻塔和早晨起床听到鸡鸣看到日出的场景,表达了对这座山的景色的喜爱之情。

不畏浮云遮望眼一句描绘出即使有浮云遮挡,也不会影响他对美景的观赏,再通过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将自己置身于最高的观景点,加深了对王屋山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瀑布》作者:陆游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陆游的《瀑布》。

这首诗的第一句和第四句同样借用了杜甫的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但是其中的意境又与杜甫的不同。

陆游通过描绘瀑布的景色,借用杜甫的诗句来表达对瀑布的景色赞美之情。

他通过“瀑布激流飞泻,万丈水帘交簇”这样的描绘,表现出瀑布的雄伟壮观和水势的磅礴。

通过用诗的方式表现王屋山的风景,陆游将读者带入了他笔下的瀑布景象,感受到了瀑布的美。

这些古诗以其简短的篇幅和流畅的表达,将王屋山的壮美景色娓娓道来。

通过对山的描绘,诗人们表达了对山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追问人生和境界。

这些古诗以其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艺术魅力,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王屋山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它不仅有着壮丽的山势,还有着奇特的地理景观和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

李白诗《静夜思》原文翻译赏析

李白诗《静夜思》原文翻译赏析
751年
天宝十年
51岁。在梁苑,与宗楚客孙女结婚当在是年或此前。写有《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冬,离梁苑北上幽州,写有《留别于十一兄裴十三游塞垣》诗。
752年
天宝十一年
52岁。北上途中游广平郡邯郸、临洺、清漳等地。写有《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赠临洺县令皓弟》、《赠清漳明府侄聿》等诗。十月,抵幽州。初有立功边疆思想,在边地习骑射。有《行行且游猎篇》、《幽州胡马客歌》等。后发现安禄山野心,登黄金台痛哭。不久即离幽州南下,写有《北风行》、《远别离》等诗。
760年
上元元年
60岁。自零陵返江夏,有《早春寄王汉阳》、《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序》等诗文。下寻阳,上庐山,有《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赴豫章,有《下寻阳城泛彭寄黄判官》、《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豫章行》等诗。
761年
上元二年
61岁。暮春,送宗夫人上庐山,有《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东下重游皖南。有《宿五松山下荀家》等诗,来往于金陵、宣城间,有《饯李副使藏用移军广陵序》、《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欲投李光弼军未果,写有《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至当涂依族叔李阳冰。写有《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
740年
开元二十八年
40岁。许夫人约卒于上年或是年。李白带子女离安陆至东鲁。写有《五月东鲁行答汉上翁》诗等。与韩准、裴政、孔巢父、张叔明、陶等隐于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写有《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等诗。
741年
开元二十九年
41岁。居东鲁,游东鲁各地。
742年
天宝元年
42岁。四、五月间,游泰山,有《游泰山六首》。这一年,元丹丘将李白多年前写的《玉真仙人词》呈给玉真公主,成功地将李白推荐给了玉真公主。秋,李白自南陵奉诏入京,有《南陵别儿童入京》诗。玄宗召见于金銮殿,命待诏翰林。冬,侍从温泉宫。写有《侍从游宿温泉宫作》、《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温泉侍从归逢故人》等诗。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潼关》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word版 有答案)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潼关》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word版  有答案)

专题12《潼关》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知识储备】一、导入戊戌政变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在这六个人里,作为戊戌变法领导人之一的谭嗣同最为人所知。

今天学习《潼关》,来了解一下这位爱国人士在14岁时的情怀和抱负吧!二、目标1、了解谭嗣同的历史事迹和本文写作背景;2、诵读古诗,理解诗意;3、感知少年谭嗣同冲破束缚,强我中华的壮志豪情;4、背诵诗歌。

三、原文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四、注释【1】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北,关城临黄河,依秦岭,当山西、陕西、河南三省要冲,历来为军事重地。

【2】终古:久远。

【3】簇:簇拥。

【4】束:拘束。

【5】山入潼关:指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

五、诗意自古以来,高云簇拥着这座古城,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

黄河流过广阔的平野犹嫌拘束,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便突兀而起,争奇斗险。

六、赏析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首句写高云簇拥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令人神往。

下一句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又显现出孤城的寂寥和辽远。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第三句笔锋一转,写“河流大野”,不说其奔腾或壮阔,而说其“犹嫌”拘束。

末句写秦岭山脉入潼关之态势,不说其巍峨险峻,而说其桀骜不驯,再也不知何谓平坦。

整体赏析:此诗在写山水,去世诗人感觉中的山,感觉中的水,吧山水写活了,读来有冲击力,能让人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七、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谭嗣同(1865—189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

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2、作者生平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2020版语文部编版七年级古诗词专题12《潼关》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

2020版语文部编版七年级古诗词专题12《潼关》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
七、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谭嗣同(1865—189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
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2、作者生平
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2】终古:久远。
【3】簇:簇拥。
【4】束:拘束。
【5】山入潼关:指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
五、诗意
自古以来,高云簇拥着这座古城,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
黄河流过广阔的平野犹嫌拘束,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便突兀而起,争奇斗险。
六、赏析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首句写高云簇拥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令人神往。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2019·靖江市城南新区中学初二期中】
送魏万①之京
唐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②树色催寒近,御苑③砧声④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①魏万:又名颢。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②关城:指潼关。③御苑:皇宫的庭苑。这里借指京城。④砧声:捣衣声。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①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②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①关城:指潼关。 ②砧(zhēn)声:捣衣声。
27.诗中“____” “____”等词交代了送别的时节,渲染出萧瑟悲凉的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翻译赏析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

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

魏侯继大名,本家聊摄城。

卷舒入元化,迹与古贤并。

十三弄文史,挥笔如振绮。

辩折田巴生,心齐鲁连子。

西涉清洛源,颇惊人世喧。

采秀卧王屋,因窥洞天门。

朅来游嵩峰,羽客何双双。

朝携月光子,暮宿玉女窗。

鬼谷上窈窕,龙潭下奔潈。

东浮汴河水,访我三千里。

逸兴满吴云,飘摇浙江汜。

挥手杭越间,樟亭望潮还。

涛卷海门石,云横天际山。

白马走素车,雷奔骇心颜。

遥闻会稽美,且度耶溪水。

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

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

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

天台连四明,日入向国清。

五峰转月色,百里行松声。

灵溪咨沿越,华顶殊超忽。

石梁横青天,侧足履半月。

忽然思永嘉,不惮海路赊。

挂席历海峤,回瞻赤城霞。

赤城渐微没,孤屿前峣兀。

水续万古流,亭空千霜月。

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

瀑布挂北斗,莫穷此水端。

喷壁洒素雪,空濛生昼寒。

却思恶溪去,宁惧恶溪恶。

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

路创李北海,岩开谢康乐。

松风和猿声,搜索连洞壑。

径出梅花桥,双溪纳归潮。

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

沈约八咏楼,城西孤岧峣。

岧峣四荒外,旷望群川会。

云卷天地开,波连浙西大。

乱流新安口,北指严光濑。

钓台碧云中,邈与苍岭对。


稍来吴都,裴回上姑苏。

烟绵横九疑,漭荡见五湖。

目极心更远,悲歌但长吁。

回桡楚江滨,挥策扬子津。

身着日本裘,昂藏出风尘。

五月造我语,知非儓拟人。

相逢乐无限,水石日在眼。

徒干五诸侯,不致百金产。

吾友扬子云,弦歌播清芬。

虽为江宁宰,好与山公群。

乘兴但一行,且知我爱君。

君来几何时,仙台应有期。

东窗绿玉树,定长三五枝。

至今天坛人,当笑尔归迟。

我苦惜远别,茫然使心悲。

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

【前言】《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山水长诗。

此诗虽然写魏万这个李白粉丝,千里寻访李白,一路经历的吴越山水的壮丽,其实倒是李白自己一生登山临水的真切记录。

可做一篇山水游记读。

【注释】。

【翻译】你个小家伙,有仙人气质,出生东方,却像西方的神仙喜欢戏弄浩荡云海。

精神沛然,纵神天游,独去独往,家人也不知道你的去向。

你是魏侯家的子孙,继承了他的大名,本家住在聊摄城。

你神态卷舒,出元入化,喜欢参拜古贤遗迹。

你十三岁就舞弄文墨,看经读史,也是挥笔生花。

你口齿伶俐,辩论可以折服著名辩论家田巴生,和鲁连子一样。

你曾经西去洛阳等地,让当地文人吃惊不小。

你在王屋山采气炼功,窥奥入妙,一睹洞天门。

你也去过嵩山,遇到不少羽客道士。

清早就携着月光子的素手,晚上就宿在玉女的窗前。

你曾经去鬼谷,赏其窈窕秀美,也到龙潭观其众流急奔。

现在有东渡汴河水,行走三千里来拜访我。

满怀逸兴,观赏吴云,一路飘飖到了浙江岸。

扬帆挥手,海渡杭州与越州之间,在樟亭观望海潮。

看惊涛怒卷海门巨石,看苍云横垣天际青山。

浙江海潮如白马疾拉的白车,声如雷,迅驰而来,使人心骇颜变。

你又听说会稽山水秀美,来到耶溪弄溪水。

会稽山水有万壑千岩,峥嵘影象都投影在镜湖里。

那里的秀色不可形容,江城洒满清辉。

在水中行船如同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你在那里逗留很久,然后入剡溪寻找王子猷与许询等名人的遗迹。

你肯定笑着读了曹娥碑,沉吟了许久蔡邕题的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评语,也一定知道那是绝妙好词的意思。

天台山着连四明山,日落以后就入国清寺休息。

看见月亮围绕五峰转,古松百里,飒飒松声如鸣琴。

沿灵溪看越国,华顶峰就显得特别缥缈超忽。

山上有石梁横躺在青天之上,人只得侧足而行,起码要花半个月。

你突然就想去看看永嘉,不怕海路遥远。

扬帆挂席横渡海湾,回头看见赤城一片彩霞光。

赤城逐渐远去消失,眼前又突现一高耸的孤屿。

海水连续万古流淌,孤屿上高亭历尽千年霜月。

缙云河谷水急难渡,但那里的石门最雄壮可观。

瀑布似乎挂在北斗星上,不知道此水的源头在那里。

瀑布才山壁喷薄而下,如洒白雪,空空濛濛,白天也寒意遽然而生。

你有种,不惧恶溪的水险滩急,还想去看看恶溪是怎么个恶法。

那恶溪,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

路是李北海李邑开的,岩是谢康乐凿的。

到处是松风和猿声,你却一洞一壑地搜索看看住没住神仙。

山径出往梅花桥,双溪合并与潮水融合一体。

到金华岸落帆,看到赤松子了吗?那里有沈约题诗的八咏楼,城西边孤峰高耸孤峰高耸在四荒外,旷望群川汇合。

云卷天地开阔,波涛连天,似乎要席卷浙西。

新安江口乱流奔涌,北岸有个严光濑。

那是严子光的钓台,耸立在碧云中,邈然与苍岭相对。

后来你又到吴都,悠然到了姑苏城。

从烟绵笼罩的九疑山样的地方出来,突然看到五湖漭荡如天。

目极心远,悲歌长吁,李白你在那里?船回楚江滨,挥浆回到扬子津。

身着日本布裘,神态昂然出风尘。

五月份见到我,交谈以后,我就知道你是个聪明人。

你我相逢,其乐无限,天天一起游山玩水。

我徒然干谒诸侯,不致意于财产积累。

吾的朋友杨利物句如扬子江上的云彩——飘逸潇洒,爱好弦歌,日播清芬。

他虽为江宁太守,但是个山公一样豪气冲天的人。

我们乘兴去拜访他,让他知道我喜爱你。

你以后还有机会来吗?也许我们仙台有期。

你回到家里,东窗边的绿玉树,一定又多长出三五枝枝。

你家北边天坛山的人,一定会笑你,如此迟归。

我们就要远别了,写首诗歌送你,表达我悲伤的心情。

我思念你的心就像黄河水永不断歇。

【鉴赏】根据裴斐的《李白年谱简编》,此诗当作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当时李白送魏万归隐故乡王屋山。

王屋山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济源市,是中国古代名山,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

此诗介绍了魏万超凡出世,爱古好游的名士风貌,使得李白一见倾心。

诗中“目极心更远,悲歌但长吁”、“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等句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留恋之情。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