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应用写作简明教程(粟斌主编)思维导图
第三章 事务文书-3 简报 课件《新编应用写作教程》同步教学(高教版)

三、简报的种类
(一)按简报的时间特征来分,分为定期 简报和不定期简报。
(二)按简报的内容性质来分,分为工作 简报、会议简报、动态简报等。
1.工作简报,也叫业务简报,为推动工作而编写, 是一种反映本地区、本系统、本部门工作情况的经常性 简报。
第四节 简 报
学习目标 1.了解简报的使用场合、作用及其分类。 2.掌握简报的内容要素、写作要点和写作要求。 重点掌握 简报的内容要素和写作要点。
简报
简报,顾名思义,就是简明报道。它 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汇 报工作、交流经验、反映情况、沟通信息、 报道动态而编发的事务性文书,是一种摘 要性的内部文件。
Thanks
感谢您的欣赏与支持
在此处输入内容,在此处输入内容,在此处输入内容,在此处输入内容,在 内容,在此处输入内容,在此处输入内容,在此处输入内容,在
首页间隔横线以上称为报头,由简报名称、期数、编 发机关、日期、保密提示等项目组成。
1.简报除用“××简报”、“××动态”、“情况反映” 等常用四字名称之外,还可加上单位名称、专项工作等内 容。
2.期数位于简报名称下方正中,加括号。如 果是综合工作简报,一般以年度为单位,统编顺 序号;如果是专题简报,按本专题统编顺序号。 如果是增刊,就标明增刊字样。
一、简报的作用
1.反映情况。通过简报,可以将工作 进展情况以及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新经验,及时反映给各级决策机关,使决策 机关了解下情,为决策机关制定政策、指导 工作提供参考。
2.交流经验。通过简报进行交流,可以提 供情况、借鉴经验、吸取教训,这样对工作有 指导和推动作用。
《应用文写作简明教程》课件 第三章第七节演讲稿

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条完全一样的道路,不能
审慎思考,就会随波逐流,就会失去自己的方向和道路;
▪
面对未来的科研或其它工作也需要独立思考,独
立思考是创新的源泉,没有深刻的独立思考过程,就会
囿于既有的知识而难以突破。所以,希望同学们坚持独
立思考、慎思笃行。
演讲稿的结构
4、结束语
收拢全篇 揭示题旨
促人深思 耐人寻味
▪ 过去一千年,是今天的大学从产生、转型到开展的完 整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哪一个区域有一所世界著名大 学,这所大学几乎就是这个区域兴旺兴旺的明确无误的 标记。要想成为一个大国,必须有众多的大学,还必须 有伟大的大学。“伟大〞主要是就它的精神气质而言, 即是要挑战世界,而又包容世界;立足本国,而又面向 全球;传承过去,而又超越过去;把握未来,而又脚踏 实地。
我想可能很多同学都已注意到,我写了很多所谓“中国风〞 的歌词作品,譬如?娘子?、?双截棍?、?爷爷泡的茶?、?东风破?,还 有最近的?菊花台?、?千里之外?等。其实这些歌词中浓厚的古诗词韵 味并不是偶然间产生的,作品是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价值观跟性格的。 一直以来我就是一个民族意识很重的人,长期性的关注跟民族、传统、 与文化相关联的议题。当我这种文化意识跟音乐相结合起来时,就自 然而然的孕育出所谓“中国风〞的歌词,这是首先跟大家解释为何我 会创作出如此倾向的作品。
来确定选题的。
▪ 根据演讲主题与听众情况来选择材料
▪
但凡能充分说明、突出、衬托主题的
材料就应选用,要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
要选择那些新颖的、典型的、真实的材料,
使主题表现得更深刻、更有力。
演讲稿的结构
▪ 演讲稿由标题、开场白、正 文、
▪ 结束语四局部构成。
新编应用写作教程

在宣传应用文方面,书中介绍了新闻、通讯、广播稿、讲话稿、标语告示等 文种的写作要点和技巧。这些应用文在宣传和推广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 学习书中的内容,我学会了如何更加生动、有力地传达信息,吸引受众的和兴趣。
在涉外应用文方面,书中介绍了涉外合同书等文书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涉外应用文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通过学习书中的内容, 我学会了如何更加规范、准确地撰写涉外应用文,提高自己的国际化水平。
《新编应用写作教程》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教材,它不仅让我对应用写作有了 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还提升了我的写作技能。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掌握了 各种应用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还学会了如何根பைடு நூலகம்不同的情境和需要选择合适的 文种进行写作。我相信这本书对于想要提高自己写作技能的人来说是一本非常值 得推荐的教材。
从目录的整体结构来看,《新编应用写作教程》在内容的安排上遵循了由易 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基础的写作技巧到复杂的文体写作,每个章节和小节 之间都有着紧密的逻辑,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应用写作知识体系。
通过对《新编应用写作教程》的目录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在内容编排 上充分考虑了读者的学习需求和实际应用场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目录的结构清晰、逻辑严密,使得整本书的内容更加系统化、易于掌握。对于想 要提高自己应用写作能力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佳作。
目录中的每个小节都对应着一种或一类应用文体,如信函、报告、计划、总 结等。在每个小节中,作者都详细介绍了该类文体的写作规范、注意事项、常见 错误等,内容既深入又全面。同时,作者还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使读者能够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写作技巧。
目录中的每个小节都配备了相应的练习题或实践任务,使读者在理论学习的 基础上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种编排方式不仅增 强了书籍的实用性,也使得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新编应用写作教程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概念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特点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类型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构和写法 五、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的注意事项
第一节涉外函电
第二节涉外项目意向 书
第三节涉外经济合同 第四节索赔理赔文书
一、涉外函电的概念 二、涉外函电的分类 三、涉外函电的结构和写法
一、涉外项目意向书的概念 二、涉外项目意向书的特点 三、涉外项目意向书的种类 四、涉外项目意向书的结构和写法
一、招标、招标书的概念 二、招标程序 三、招标方式 四、招标书的种类 五、招标书的内容 六、招标书的结构和写法 七、招标书的写作要求
一、投标、投标书的概念 二、投标程序 三、投标书的主要内容 四、投标书的结构和写法 五、投标书的写作要求
一、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概念 二、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特点 三、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种类 四、经济活动分析的方法 五、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结构和写法 六、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写作要求
精彩摘录
这是《新编应用写作教程》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新编应用写作教程》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二、诉讼文书的特 点
一、诉讼文书的概 念
三、诉讼文书的种 类
第二节刑事诉讼文 书
第一节民事诉讼文 书
第三节行政诉讼文 书
一、民事起诉状 二、民事答辩状 三、民事反诉状 四、民事上诉状 五、民事申诉状
一、刑事自诉状 二、刑事上诉状 三、刑事申诉状
一、行政起诉状 二、行政答辩状 三、行政上诉状 四、行政申诉状
一、普通超声检查申请单、报告单内容书写要求 二、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申请报告单 三、介入性超声诊疗申请单、报告单
第二节申报书
新编公文写作全能一本通:格式、技巧与范例大全

作者介绍
这是《新编公文写作全能一本通:格式、技巧与范例大全》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8.1贺信(电) 8.2邀请书(请柬) 8.3讣告 8.4唁函(电) 8.5悼词
9.1开幕词 9.2闭幕词 9.3演讲词 9.4欢迎词 9.5答谢词
10.1安排 10.2规划 10.3计划 10.4总结 10.5调查报告 10.6实施方案
读书笔记
这是《新编公文写作全能一本通:格式、技巧与范例大全》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新编公文写作全能一本通:格式、技 巧与范例大全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范例
计划
写作
用书
版头
技巧
表格
全能
公文
格式 公文
通报
格式
范例
报告
解析
通知
格式
议案
内容摘要
《新编公文写作全能一本通格式技巧与范例大全》共包含10章内容,具体包括公文的特点、作用、分类,公 文的拟制与办理,公文的用纸与版面,公文的印刷与装订,公文的各种要素和相应的格式要求,公文的行为规则 与规范等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党政机关公文,法规、规章公文,公务往来公文,告启公文,礼仪公文,活动庆典 公文和计划公文等7类51种公文的写作方法、格式和范例。《新编公文写作全能一本通格式技巧与范例大全》可 以作为高等院校的教材用书,相关教职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用作各行各业人士学习公文的案头工具用书。
《应用文写作简明教程》课件第四节述职报告

《应用文写作简明教程》课件第四节述职报告xx年xx月xx日•述职报告的概述•述职报告的写作要领•述职报告的范文解析目录•述职报告的实践运用•总结与展望01述职报告的概述述职报告是指各级各类机关工作人员,主要是领导干部向上级、主管部门、下属群众以及本机关干部职工进行述职时所形成的汇报性文书。
述职报告通常也称为工作总结、工作汇报、述职等。
1 2 3可分为年度述职报告、季度述职报告、月份述职报告等;按时间划分可分为专题工作述职报告、综合工作述职报告等;按内容划分可分为面向上级机关的述职报告、面向下属单位的述职报告等。
按对象划分述职报告的主要作用是向上级机关、主管部门和下属群众汇报工作,接受审查和监督,同时也可以为本机关干部职工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述职报告主要用于总结工作成果、查找问题和不足,以及明确今后努力方向,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02述职报告的写作要领述职报告是特定公职人员向领导或职评小组等特定听众,就自身职责履行某一时间段或某一项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我回顾、检查、评估和报告的一种应用文体。
述职报告具有自述性、自评性、自鉴性三个特点。
述职报告的概念和特点口头述职报告和书面述职报告按行文方式分按时间分按范围分年度述职报告、季度述职报告、月份述职报告、专项工作述职报告部门领导述职报告、单位主要领导述职报告、专题会议上的述职报告03述职报告的分类0201正文分为开头、主体两部分。
开头部分要简洁,主体部分要具体实在,有说服力。
标题要概括、准确、简短,如:“XX公司XX年XX部门领导年度述职报告”、“XX公司XX项目领导专项工作述职报告”等。
结尾总结全文,提出今后努力方向。
述职报告的结构述职报告的写作要求材料概括,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材料真实,数字准确,不夸大不缩小。
语言简练,朴素平实,表达准确。
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地反映情况。
内容具体,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03述职报告的范文解析2. 工作成绩列举任职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重点突出对单位作出的重要贡献。
思维导图——简报

目录:1、简报分类2、构成要素3、写作注意事项4、样式模板这次,我们依旧剖析文体结构要素,并分别列出各个要素的写作要点。
供大家学习参考。
简报,不是一种独立文体,也不是一种刊物,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编发的一种内部文件,不公开发表。
简报只是一种统称,根据不同的内容和需要,简报可以起不同的名称,如《工作简报》、《情况交流》、《领导参考》等。
一、分类常见的简报有三种:一是会议简报,在召开会议期间编发,主要反映会议交流、进展情况的临时性简报。
二是专题简报,它是一种阶段性的简报。
它往往是针对机关工作中某一时期的中心工作、某项中心任务办的简报。
如《“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简报》。
中心工作完成,简报也就停办了;三是工作简报,报告本地区、本单位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情况、突出问题、典型事例、经验教训、意见和建议等。
有稳定的期数。
二、构成要素:简报有约定俗成的格式。
一般分为三部分:报头、正文、报尾;(一)报头四要素:1.简报类型名称:如工作简报、情况交流、领导参考等。
醒目大字,并套红;2.期数:如“第X期”。
位置在“简报类型名称”正下方。
3.编发单位全称:如雄安新区宣传部;在期号的左下方。
4.简报印发日期:在期号的右下方。
(二)正文正文共有5要素:按内容分布排列顺序分别是:按语、标题、开头、主体和结尾。
但按语和结尾不是必备要素,所以在一些简报中也不曾出现。
1.按语:按语是编者对简报内容所加的说明或评论性文字。
一般在转引体、总结体及重要的报道体、汇篇体简报文章前才配用按语。
一是题解性按语,它类似前言,主要对文稿产生过程、作者情况、主体内容作简要介绍;二是提示性按语,它侧重于对简报内容的理解揭示或是针对当前实践应注意事项的提醒;三是批示性按语,它往往援引领导人原话或上级机关指示结合简报内容对实际工作提出批示性意见。
按语一般写在标题前面,也可以放在正文中用括号括住。
按语可分三种类型:2.标题:简报标题类似新闻的标题,要揭示主题,简短醒目,大多采用单行标题。
《最新公文写作技法 公文写作与公文处理全书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05
项目十七 “语义郑重, 分寸适 度”——公 文语...
2.准确把握公文的 基本内涵
1.公文写作能力是 文秘工作者必备的
一项基...
3.高度重视公文的 地位和作用
5.明确公文的主送 机关、公文文种和
发文名...
4.“前驱工程”的 内涵及重要性
6.如何做好公文写 作的前期准备工作
7.要打牢写好 1
05
项目五“凡 为文以意为 主”“意犹 帅也,无 帅...
01
项目七“文 有定体”— —公文的体 例和结构
02
项目八“事 信而不 诞”——公 文写作的真 实性...
03
项目九“一 字入公文, 九牛拔不 出”——公 文...
04
项目十“我 们必须坚持 真理,而真 理必须旗 帜...
06
项目十二 “有真意、 去粉饰,少 做作、勿卖 弄...
96.公文结尾的 基本要求
97.公文写作常 见的结尾方法
98.划分层次的原则 和方法
99.公文写作中常用 的层次结构方式
100.段落划分的基 本原则
101.公文写作中段 落的表现形式
103.公文写作中过 渡的主要方式和类
型
102.过渡的主要表 现形式
104.公文写作中常 用的照应方法
105.怎样正确运用 叙述
17.要不断提高思想 政策水平
18.要正确体现领导 意图
19.要注意保持政策 思想的连贯性
21.怎样正确表达 主旨
20.怎样正确提炼 主旨
22.公文主旨表达 的基本要求
01
23.准确把 握材料的内 涵与功用
02
24.注重搞 好材料的日 常积累
03
25.常用的 材料积累方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