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视听语言考试重点
视听语言复习重点

视听语⾔复习重点视听语⾔复习重点⼀、蒙太奇的功能及作⽤:蒙太奇是指影视制作中把不同的画⾯及其他相关素材有机地、艺术地组接在⼀起,使之符合创作者的构思与意图,从⽽产⽣新的表达意义的艺术创作⼿段。
(⼀)叙事电影的画⾯是分别拍摄的,运⽤蒙太奇⼿法把众多的镜头剪辑来,可以表现完整的思想内容,叙述故事,构成⼀部为⼴⼤观众所理解的影⽚(或某⼀⽚段)。
镜头,当他们是孤零零的时候,那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但⼀旦将它们按蒙太奇规律连接,便成了动⼈的饶有风趣的影⽚。
这就是夏衍所说的“所谓蒙太奇,就是依照着情节的发展和观众注意⼒和关⼼的程序,把⼀个个镜头合乎逻辑地有节奏地连接起来,使观众得到⼀个明确,⽣动的印象或感觉,从⽽使他们正确地了解⼀件事情的发展”。
(⼆)表意蒙太奇的作⽤是多⽅⾯的,分散的镜头,利⽤蒙太奇⽅法组接在⼀起,不仅能让⼈看懂影⽚叙述的内容,⽽且能赋予画⾯以新的含义。
(⼏乎⽂学中拥有的⼀切修辞⼿段,对⽐、双关、隐喻、借代等等,它都能加以运⽤。
它使抽象的思想,微妙的感情形象化了,视觉化了,使电影产⽣诗情画意,深化影⽚的思想内容,加强影⽚情绪的感染⼒,极⼤地丰富了电影语⾔的宝库。
(三)运⽤声画蒙太奇产⽣特殊的艺术效果电影的声⾳包括对⽩、⾳乐和⾳响三个⽅⾯,处理电影中声⾳和画⾯的关系也叫声⾳蒙太奇。
声画蒙太奇的⽅法有下⾯⼏种:1.声画合⼀声⾳和画⾯紧紧配合,形成“同步”。
如画⾯有⼀只鸟在叫,同时就出现鸟叫声;画⾯有飞机来,同是时就听到飞机声;画⾯上两⼈在交谈,传来的也是他们的谈话声。
2.声画分⽴。
也就是说声⾳和发声物体不在同⼀画⾯,声⾳是以画外⾳的形式出现的。
声画分⽴的⼀个明显的作⽤是能够扩展画⾯的空间容量。
例如在听到关门声和车辆开⾛的同时,银幕上便出现了⼥主⼈公依窗⽽⽴,悲痛欲绝的形象,我们并没有看到对⽅的离去。
从这个例⼦可以看出,“声画分⽴”突破了银幕框的限制,使影⽚增加了空间容量。
因为在这个画⾯上,我们看到的只是⼥主⼈公伫⽴的空间——房屋靠窗的⼀⾓,可是关门声和汽车民动的声,却暗⽰出这个房间以外的空间的存在,把画⾯伸到画⾯框以外去了。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含答案)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含答案)一、简答题1.什么是视觉滞留性原理?答:视觉滞留性是电影原理基础理论。
2.简述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答: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强调从整体结构出发解释人类的现象。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一个“被分离的整体”,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
事物是由许多元素组成的,当许多元素结合在一起时,便会出现具有全新性质的新事物。
3.简述远景的特点和作用。
答:远景的特点和作用主要有:1)交代事件发生的地点及其周围的环境;2)用来表现宽广、辽阔的场面,展示雄伟壮观的气势;3)描写景物,使之富有意境和诗意,从而抒发作者或人物的感情。
4.简述中景的特点和作用。
答:中景的特点与作用主要有:1)表现人物上半身的形体举措;2)表现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感情交流。
5.简述近景的特点和作用。
答:近景的特点与作用:1)表现人物面部神态和情绪;2)易与观众产生交流感。
6.简述特写的特点。
答:特写的特点:1)突出事物最有意义、价值的局部;2)表现细节,突出细部特征,揭示事物的本质;3)表现重点;4)表现物体的质感。
7.什么是平拍镜头?简述它的特点。
答:摄影(像)机镜头与被摄工具在同一水平线上拍照而得的镜头称为平拍镜头。
它的视觉效果与一样平常生活中人们观察事物的一般情况相似,被摄工具不易变形,令人感到同等、客观、公正、冷静、亲切。
8.什么是仰拍镜头?简述它的特点。
答:仰拍镜头是摄影(像)机低于被摄主体的视平线、向上进行拍照而得的镜头,有从下往上、由低向高的俯视效果。
突出、夸大、拨高处于前景的被摄主体,造成令人崇敬或者恐惧的心理。
适合于表达高大的物体、腾空跃起的举措和人或物向上的力量。
9.什么是俯拍镜头?简述它的特点。
答:俯拍镜头摄影(像)机镜头高于被摄主体视平线、向下进行拍摄而得的镜头。
有自上往下、由高向低的俯视效果。
它的特点有:画面中地平线处于上端,使地平面上的景物平展开来,有利于表现地平面景物的层次、数量、地理位置以及盛大的场面,给人以深远辽阔的感受。
影视视听语言复习题

影视视听语言复习题1、在()中,导演往往借助场面调度寄托某种寓意或象征某种事物的内涵。
2、远景的定义是()。
3、关于场景的说法,一下错误的是()。
4、以下那种是蒙太奇的叙事方法()5、摄影机镜头与画面逐渐的远离,画面的外框逐渐变大,画面内的景物逐渐增多,这种镜头运用的方法叫做()。
6、当被摄对象静止不动时,通过其目光看向某一物体的视线之间形成的虚拟线就是()。
7、摇镜的定义是()。
8、一束平行光通过镜头时,在光轴上汇聚一点,称为()9、动态构图是影视作品所特有的一种构图类别,根据画面中拍摄对象和摄像机的运动情况可以把动态构图分为()10、以下类型不属于画面拍摄角度的是()。
11、看到人物顶部摄像机()所在的位置。
12、()是指镜头的机位不变,景物会有上下左右移动位置。
13、能看到物体顶部的角度是()14、下面哪个不是画面构图得基本元素()15、一组固定镜头的组接,应设法寻找画面因素外在的相似性的组接方式是()16、利用轴线表现对话的难度在于角色并不总是面对面谈话,角色不会也不应当在对话中总保持一个位置,两个演员可以采取同样的姿势或各自选择不同的姿势,坐姿,倚姿(或向后靠在支撑面上,或向前以肘支撑着)、立姿都很常见。
在此情况下可以利用下述哪一项原理?( )17、下列哪一个概念使电影彻底脱离了最初的“活动照相”阶段,从简单的记录生活的工具演变为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 )18、场面调度的目的是什么?( )19、电影艺术所特有的表现手段和最突出的形式特点是( )20、有时候动画片导演为了更好的表达剧情,突出角色的表演和动作展示自然景色就会采用哪种技术手段。
()\1、场面调度包括以下哪些内容()2、表现蒙太奇具体分为哪些()3、拉镜头的作用()4、镜头运动中跟镜头和移镜头的区别()5、镜头运动包括推、拉、摇、移、跟、升降和综合运动镜头一些常见的镜头外,其他还包括哪些运动镜头()6、轴线分为一下哪些()7、蒙太奇的艺术功能()8、视听语言的元素包括()1、移镜头和跟镜头的景别都不变话。
视听语言重点考题汇总

视听语言基础知识大全一、填空题1·轴线包括:【运动轴线】、【方向轴线】、【关系轴线】。
轴线是在镜头的转换中【制约视角变化】的界线。
【运动轴线】是指运动物体和其目标之间的假想线。
由被摄对象的视线和关系所形成的轴线叫做【关系轴线】。
2·对于绝大多数影片来讲,镜头的职能是【提供信息】,镜头是由画面和音响组成的一个信息单位,镜头与镜头连接后形成的逻辑关系才是视听语言用以表达含义和讲故事的重要手段。
3·中国唐朝发明的【皮影戏】,是一种由幕后投射光源的影子戏。
4·在使用纵深场面调度的时候,如果一个人向银幕深处运动,一边走一边迅速变小,说明在拍摄时采用了【拉】镜头。
5·【长焦距镜头】(最长的称为望远镜头)的视野较【小】,它具有较高的倍数值,可将相当小或远的东西收入景框内。
6·视听媒介的【记录价值】对促进社会的民主化进程起了重要作用。
7·焦距越【长】,所获得影像范围越小,视野越小。
8·人为制造出来的非自然音响或对自然声音进行变形处理后的音响是【机械音响】,这类音响在影片中能够增加生活气息,烘托气氛,扩大视野,增加画面的深度和广度。
9·移动镜头按其移动方式可以分为【跟移】和摇移。
10·语言、音乐和音响三条声带同步还原出来,导演、作曲家(音乐编辑)和录音师密切配合,对各种声音的高低强弱比例作最后调整,经过再录音,制成一条将各种声音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混合声带。
这叫【混合录音】。
11·电影场面调度基本包含两个层次:【演员调度】与【镜头调度】。
12·导演和作曲有意使画面与声音形象之间在情绪、气氛、节奏以至内容等方面互相对立,从而深化影片主题,这是【音画对立】。
13·前一个画面渐渐隐去之前,后一画面即已开始渐渐显露,两个画面同时重叠隐现,起到时空自然过渡的作用,这叫【化】。
14·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对象之间关系所形成的一条假定的直线是【轴线】,它是在镜头的转换中制约视角变化范围的界线。
视听语言考试重点

视听语言:1、视觉暂留原理:所谓视觉暂留是指: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还可以让这个物象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
2、心里补偿机制:即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对影片画面之间的断裂做出心理补偿,从而最终实现对电影、电视的观赏。
3、镜头:物理学中的“镜头”:只摄影机上的光学透镜组。
拍摄时谈到的“镜头”:只一次开机到一次关机之间所摄取的一段画面。
剪辑后的“镜头”:两个剪切点之间的画面。
4、分镜头不仅是创作影视作品的必经步骤,同时也是读解影视作品的有效手段。
5、画框:也叫景框,原是美术作品创作中使用的一个名词。
影视作品的影响也是在这样一个四边框中呈现,它大致相当于镜头的取景框。
拍摄对象进入画框,也就是俗话所说的“闯入镜头”,叫“入画”;相反,出画框就叫“出画”。
通常,画框的左边框叫“画左”,右边框叫“画右”。
6、画框把空间分隔为“画内空间”和“画外空间”。
P197、构图的重要原则:平衡原则,变化原则,动态构的图原则。
拍摄香肠8、拍摄现场的机位的选择,决定了每一个镜头拍摄的景别和角度。
9、切入镜头:与主镜头配合,介绍人物全局中的某些细部特征,是一个较近的或特定的视野,通常是近景或特写。
10、景别:镜头由于与拍摄物体的距离不同或焦距不同,所摄取的不同范围的画面。
远景:广阔的场面。
全景:人物的全身。
中景:膝盖以上部分。
近景:胸部以上部分。
特写:颈脖以上部位或被摄物体的细部,11、景别的基本作用:景别最基本的作用,是叙事。
影片《巴顿将军》的开场,展现巴顿的形象时,就结合了不同景别,同时展现巴顿将军的身材和服饰,特别是多个特写镜头的组合,以细节勾勒出巴顿将军的身份、个性。
一些特殊的景别(如特写和远景),或特殊的景别组合,可以抒发特定的情感、表现特定的视角。
影片《这个杀手不太冷》开端,表现莱昂和他老板两人的对话,吕克.贝松使用一组特写镜头,引领我们去注视场景中的细节:牛奶、墨镜、烟头、照片......直到整个这一场对话完毕,我们也没有看到主要人物莱昂的脸,营造一种悬念,也烘托了莱昂所从事的杀手这一职业的神秘感。
张菁关玲《影视视听语言》考研重点笔记复习资料

】影视视听语言绪论一、视听语言是“语言”吗1.视听语言到底是不是一门学科2.克里斯蒂安·麦茨①开创了电影第二符号学《想象的能指》②列维施特劳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术语:能指和所指)③{④“电影是短路的符号”⑤八大组合的:非时序性组合段、顺时序性组合段、平行组合段、插入组合段、描述组合段、叙事组合段、交替叙事组合段、线性叙事组合段。
3.视听语言的语言是影视艺术的技术表现方式的功能性比喻。
二、怎么学习视听语言1.看片2.感觉、理解、记忆画面形象三、.四、什么是视听语言1.有意义的形象具有分析意义的影像;有选择的、鲜明特征的、形象凸显的。
2.叙事性的视听语言视听语言要利用画面中的场景、细节、事件讲述故事。
3.表现性的视听语言视听语言通过镜头间的组接用极主观化的方式表现现实,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4.象征性的视听语言!用可感知的形象,比喻某种抽象的思维、概念、情感、意境5.视觉构成画面、镜头、运动、光、色、构图、角度、场面调度、造型等等。
五、课程相关性和目的性六、课程内容框架1.视听语言基本元素、规律2.类型化的电视视听语言、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学习要点第一节景别一、景别的概念1.景别是从二维平面上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
2.景深是从纵深空间上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
3.远景系列: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人物全景、近景系列: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4.作为造型元素:景别意味着距离;景别暗示着银幕空间作为叙事手段:景别交代特征;景别强调细节。
5.二、景别的划分与功能根据拍摄对象:物;人1.大远景概念:以空间景物为拍摄对象,表现其宽度和广度,用来交代空间关系的功能性景别。
$作用:适用于表现大的空间、环境、背景,展示事件的规模和气氛,展现多层次景物。
影片结尾、动作结束、情绪远离。
情绪的超脱、气氛的宏大、交代故事环境。
2.远景概念:被摄主体只占画面很小的面积,画面大幅面积为景物,主要被摄人或物处于画面远处或深处。
《视听语言》重点整理

《视听语言》重点整理题型:1、单选15题(15分)2、填空10题(10分)3、名词解释5题(15分)4、简答5题(30分)5、论述题2题(20分)6、案例分析1题(10分)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论(第一节——第三节:填空选择为主,注意年代、发展史、起源)第一节1、视听语言定义:(P2)视听语言主要就是电影得艺术手段,同时也就是大众传媒中得一种符号编码系统。
作为一种独特得艺术形态,其主要包括:镜头、镜头得拍摄、镜头得组接与声画关系。
第二节2、视听语言得基本规律:(P2)①视听语言得基本规律就是模仿人得视听感知经验。
②视听语言得传播就是单向得。
③视听语言中得元素与文字或词语语言系统中得元素就是不同得。
④视听语言就是一种创造性得语言。
18世纪产生了“记录媒介”,20世纪产生“视听媒介”(属于记录媒介)第三节3、19世纪之前,传播媒介从媒介材料上分为两类:(P5)⑴身体媒介;⑵再现性媒介。
4、视听媒介得媒介材料——光波与声波。
5、动画电影得起源——17世纪阿塔纳斯·珂雪发明“魔术幻灯”(P6)6、动画电影得发展:(P6)⑴1824年。
彼得·罗杰提出“视觉暂留”现象。
⑵法国人艾米儿·科尔就是第一位将通俗漫画家得乔治·马努斯得漫画制作成动画。
⑶温瑟·麦凯1914年,电影史上著名代表作《恐龙葛蒂》;电影史上第一部长达20分钟得动画纪录片《路斯坦尼亚号之沉没》。
⑷①第一部音画同步得有声卡通片——1928年《蒸汽船威力》(主角米老鼠)②1932年第一部彩色卡通片,第一部奥斯卡动画短片奖——《花与树》③《老磨坊》——1937年,首次采用多层摄影台营造视觉深度,这一年,迪士尼进入:美国卡通黄金时代”。
④《白雪公主》——1937年,其拥有多项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部长篇剧情动画电影;世界第一部发行原声音乐得电影(唱片形式);世界第一部使用多层次摄影机拍摄得动画;世界第一部举行隆重首映式得动画,获得第十一届奥斯卡特别成就奖,最佳原著配乐提名。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

视听语言复习题一、填空题1、影像的基本单位——镜头。
2、拍摄对象进入画框叫“入画”,离开画框叫“出画”。
3、景深空间是指通过一定焦距的镜头拍摄到的、具有一定景深的空间画面,可分为浅景空间和深度空间。
4、蒙太奇的分类——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
5、影视画面的画幅比是4:3或16:9。
6、色彩有三个基本特征:色相、明度、纯度。
7、在画面的构图中,不同的色彩会带给人不同的心理反应和联想,根据人们对色彩的认识和感觉,影视画面的颜色又分为冷色和暖色两大类。
8、影调以亮度划分可分为高调、低调、中间调。
9、影视画面的结构元素一般包括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空白等等。
10、光线的性质取决于光源的性质,生活中的光线一般有三种形态:直射光、散射光、混合光。
11、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大致有三部分:人声(语言)、音响、音乐。
12、影视作品中的人声有三类:对白、旁白、独白。
13、在影视拍摄过程中,构思和运用场面调度必须以剧本为基础,以剧情和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为依据。
二、选择题1、视听思维的形象化表现在两个方面:(1)(2)(1)视听奇观性(2)视听语言的非线性特征(3)似动现象(3)心理补偿机制2、镜头的含义是指:(1)(2)(3)(1)摄影机上的光线镜头组(2)摄影过程中从开机到关机所摄取的未经剪辑的一段画面(3)剪辑时两个剪切点之间的一段画面(4)照相机拍摄的一张照片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4)(1)导演是视听语言(影视符号)的发明创造者(2)观众是视听语言的使用者(3)视听语言(影视符号)主要是从观众的角度而不是从导演的角度看问题(4)视听语言为每一个图像规定固定的含义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1)运动的幻觉和立体的幻觉是影像两个最为本质的幻觉(2)人们通过电影或电视看到的影像是真实的(3)摄像机镜头的视野范围就是人眼的视野范围(4)画框就像舞台,主角必须置于中央5、决定景深大小的三个要素是:(2)(3)(4)(1)景别(2)光圈(3)焦距(4)物距6、关于深度空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3)(1)焦距较短(2)浅景深(3)前景与背景之间较大范围都在焦距内,诸多对象包含在前、中、背景之中,信息较多(4)表意单一,画面冲击力较强7、声音在影视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2)(3)(4)(1)通过人物独白等声音塑造人物形象,同时也实现创作者的主观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单向性、运动性、模仿性、创造性。
景别:视听语言的特性表现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远景:)提供广阔空间或开阔场面的画面。
主要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等开阔的场景。
远景功用1)在影视中作开篇镜头,起到交代环境、开门见山的广阔的视觉空间,表现景物的宏观形象2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作用3)作结尾镜头,抒情性强,意味深长。
全景:)将人物及其所处的环境空间在一个画面中同时进行表现,环境对人物具有画面。
全景功用1)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从而反映其内心情感和心2说明、解释、烘托、陪衬作用)中景对人的手臂活动理状。
中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
中景功用1)中景可以清晰地表现形体运动和情绪交流,有利于交待人与人、人2可以实现一种较完美的表现成年人胸部近景:与物之间的关系,所以常用来叙述剧情,是影视剧用的最多的景别。
)近景画面中人物脸上表情的变化尽显无遗,拉近了1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近景功用)32被摄人物与观众的距离,容易产生一种交流感)新闻节目的播音员或主持人常以近景出现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特写:调动观众参与的电视节目尤其是娱乐节目,多用近景画面。
)2像或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
特写功用1)可把近距离极微小的世界用特写画面放大呈现出来在叙事性段落中,用特写表现人物面部表情和眼神变化,从而反映出其思想活动和内心意念,: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水平平面上一拍摄方向推动故事情节进展3)用特写画面转场。
)有利于表现被摄1周360°的相对位置,即正面拍摄、背面拍摄和侧面拍摄。
正面拍摄功用)正面平角度拍摄人物,可看到人32对象的正面特征)容易显示出庄重、严肃、静穆的气氛物完整的脸部特征和表情动作,有利于人物与观众面对面地交流,使观众容易产生参与感和)镜头拍摄的方向与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一致,使观众产生与被摄对1亲切感。
背面拍摄功用象有同一视线的主观效果。
新闻记者采用这个角度表现追踪式记录或采访,具有很强的现场)观众不能直接看到画面中所拍人物的面部表情,具有一种不确定性和悬念感,能2纪实效果有利于表现被摄物体的运动姿态及富有变化的1够激发观众的想象和好奇心。
侧面拍摄功用))通过把主体放在靠近镜头的位置上,有3轮廓线条2)有利于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垂直平面上利于分出画面中的主次关系,突出主体。
拍摄高度)平角度拍摄合乎或接近人们平1的相对位置或说相对高度,即俯拍、平拍、仰拍。
平拍功用)画面结构安定稳固,形象主体客观公正,是2时的视觉习惯,使人感到平等真实、自然亲切)有利于表现地面景物的大概面貌和壮观气势,给1新闻摄像通常选用的拍摄高度。
俯拍功用)有利于介绍规模、数量、层次,从而表现盛大的场面,如2人以深远辽阔的感觉,如山峦等)表现人物活动时,阅兵等3)有利于展示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相互方位和人物活动的趋向等4)有利于表现俯拍人物时,对象易显得低矮、萎缩,画面带有贬低、蔑视的意味。
仰拍功用1从而达到净化背高大垂直的景物2)仰角度拍摄常出现以天空或某种特定物体为背景的画面,)仰摄画面中主景、突出主体的目的43)仰角度拍摄有利于夸张跳跃高度和腾空动作的气势焦距:体形象显得高大、挺拔、具有权威性,画面带有赞颂、敬仰、自豪、庄严等感情色彩。
摄像机的镜头都可被看成一块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光线穿过透镜会聚成焦点,焦点至是指通过光学镜头拍摄下的)。
景深:镜头中心的距离即为该镜头的焦距,单位是毫米(mm)视角窄(视造型特点焦距大于50mm的镜头。
1长焦镜头:画面,其影像清晰的纵深范围。
角:由视点引向被摄对象边缘的直线所构成的角度)2)景深小3)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小4))长焦距镜头有“望远”的效果背景虚化,看上去与前景像是在一个平面,压缩了纵向空间5长焦距镜头功6)长焦距在表现运动主体时,对横向运动表现动感强,对纵向运动表现动感弱)利用长焦距镜头远距离拍摄1)调拍距离较远的的被摄对象,追求真实自然的艺术效果2用长焦距镜头能正跨越复杂空间拍摄不易接近或无法接近的人物和场面3)小景别画面的优势,利用长焦距镜头景深范围小的4)确表现人物的面部而不会因为镜头畸变出现面部变形的现象特点,通过调整镜头焦点,形成画面形象的转换,完成同角度不同景物或不同景别的场面调广)利用长焦距镜头拍摄虚焦点画面,可以创造出人眼不常见到的景象,营造诗意氛围。
度5)画面包3广角镜头特点1)视角宽2)景深大35mm角镜头:短焦距镜头,焦距小于的镜头。
)广角镜头在表现运动对象时,对横向运动表54括的景物范围大)广角镜头有曲像畸变现象广角镜头现动感弱,对纵向运动表现动感强6)广角镜头便于肩扛拍摄,画面易于平稳清晰。
)广角镜头适于展现画面主体及其所处的2功用1)有利于近距离表现大范围景物的宏观形象)利用广角镜头景深大的特点,对被摄物进行多层次地表现,增加画面的容量和信息量3环境)利用广角镜头线条透视的夸张形54)利用广角镜头近距离接近拍摄对象,完成抢拍和偷拍的镜头。
能还中焦距镜头,焦距从35mm到50mm变效果形成某种特殊的表现意义标准镜头:原人的正常视觉感受,空间既不延伸,也不压缩,变形也不明显,使人感到画面逼真自然,是相对于定焦距镜头而言的一种可连非常适合拍摄人像、风光、生活等题材。
变焦距镜头:)通21)通过变焦距推拉,实现画面景别的连续变化标准镜头画面功用续变换焦距的镜头。
变焦距镜头便于调整画面过变焦距推拉追随运动中的被摄主体,保持画面景别的相对稳定)3)变焦距急推急拉镜头可以产生某种特定的节奏变化。
4构图,选择最佳景物,突出视觉重点又叫色别,指色彩给予人的某种特定的视。
色相:色彩是由光照射在物体上呈现出来的颜色也叫亮度、明度,指色彩的明暗、觉感受,用于区别不同色彩,即辨别色彩的差异。
色值:深浅程度,即该物体对光线反射的程度,它的强弱取决于照射光源的性质和物体的固有色。
色调是根据人的视觉生理和心理对色彩纯度:也称饱和度,指色彩的纯正指标和鲜艳程度。
红、橙、黄、黄绿等,对人的视网膜冲击力强烈,有的感知进行的规律性的分类。
暖色调:冷色扩张感,让人兴奋,代表不安、暴力、刺激、温暖、活力,使影像有突出、前进的感觉绿、青、蓝、紫。
黑、白、灰等无彩色系也倾向于寒冷的感觉。
使视网膜收缩,让人压调:各种色彩和谐对比,平衡1.抑,代表安静、孤独、隐蔽、后退、收缩的视觉联想。
色彩作用突出画面中的被摄对象和主暗示人物背景和命运,塑造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3.画面构图2.是能够作用于人们的视网膜、刺激视神光线要细节4.构成影视作品的画面基调,深化主题。
经、引起视觉感受的电磁辐射。
光线是表达情绪、营造画面气氛的重要手段,光线效果和影)1调是影片形成视觉风格的造型元素。
按光源性质分类1)自然光2)人工光按光源位置分类)1按光效反差分)硬光2)顶光)侧顺光)侧面光正面光23)逆光4 5)侧逆光67)脚光。
是指影视画面的明暗基调和层次,是构成影像的基本元素,是造型处理、画面构图、软光影调影调的建立分类和摄影的光线性质、场景中的色彩性烘托气氛、表达情感的重要表现手段。
提升悬念感、表达忧郁情绪2影调的分类质有关1)高调表现欢乐、明朗、抒情的气氛)低调适于表现的题材比较宽泛,给观者真实、3)中间调亲切的感觉,恐怖的气氛表现压抑、苦闷、控制画面亮度和光线作用1.尤其善于表现物体模糊的轮廓,又有表现雨、雾、云、烟的特长反差,形成明暗层次;2.渲染场景气氛。
光线效果体现了空间、时间和情绪上的变化,决定塑造人物形象。
通过光线的明暗对比,突出主要人物或正了全片的时空发展和感情色彩;3.为影片确立视觉基调,表达情感和树立主题。
镜头的面角色,隐蔽次要人物或反面角色;4.客观描客观镜头:视点指的是摄像机所模拟的观察者的视野,视点影响着影视的述说方式。
述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的叙事镜头。
一般是指从旁观者的角度所看到的景物,或者是从导演是以摄影机镜头代表影片中某一人物主观镜头:艺术构思的角度来叙事和表现的一种镜头。
)内反打:不出现听话人,即以听话人的视的眼睛,直接摄取的当时目击的景象正反打镜头1)外反打:框住听话人的肩部或头部,从听话人背面看说话人的客观点看说话人的主观镜头2是指在影视画面构图)表现时间3)渲染情绪。
2镜头,即过肩镜。
空镜头功能1)介绍环境拍摄中把被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素加以有机地组织、选择和安排,以最佳画面形式塑造视觉画面构图的形式元素构成视觉形象的形象、表现主题思想和抒发审美情感的一种创作活动。
3.陪体画面构图结构成分 1.主体2.“原材料”:光线、色彩、影调、线条、形状等元素。
画面应具4.主体要突出画面要简洁2.3.立意要明确4.前景背景5.空白画面构图基本要求1.常见的构5.在处理运动构图时,摄像机应抓住主体的运动来调整构图。
有表现力和造型美感形构图、黄金分割构图法、垂直与水平构图、三角形构图、对角线构图、框式构图、S图样式是指摄像机在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镜头焦距固定的情况下圆形构图、L形构图固定画面固定画面能够比1.拍摄的画面。
固定画面功用固定画面有利于表现静态环境和静态人物;2.4.利用框架因素突出和强化动感;较客观地记录和反映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和节奏变化;3.固定画面在造型上有绘画和图片效果,与运动画面相比,更富有静态造型之美及美术作品的固定画面与运动画面相比较少主观因素,镜头表现出一定的客观性,特别是较5.审美体验;运动画面与固定画面所表现的时间感觉:运动画面有一种 6.少运动摄像所带来的指向性;“近”的感觉,即正在发生和进行的时间感;固定画面则易于表现出“远”的感觉,即时间是指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或者变上的过去感、历史感和往事感等。
运动摄像)形1动镜头光轴,或者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
由起幅、运动过程、落幅组成推摄特征推镜头3)将被摄主体由小变大,周围环境由大变小成视觉前移效果2)具有明确的主体目标)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局部、客观环境与2功用1)突出主体人物,突出细节和重点形象)4主体人物的关系3)推进速度的快慢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节奏,从而产生外化的情绪力量可以加强或减弱运动主体的动)可以通过突出一个重要的戏剧元素来表现特定的主题和涵义5拉镜头功)形成视觉后移效果2)将被摄主体由大变小,周围环境由小变大。
拉摄特征感。
1)可以通过纵向空间和纵向方位上的画面形象2用1)有利于表现主体和主体所处环境的关系)不易推测出整体形象的局部为起幅,有利于调动观众对整体3形成对比、反衬或比喻等效果犹如人们头部环顾四周或将视线由一点移向另一点1)摇摄特征形象逐渐出现的想象和猜测;的视觉效果2)一个摇镜头从起幅到落幅的运动过程,迫使观众不断调整自己的视觉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