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视听语言》考试重点复习进程

合集下载

影视语言复习重点

影视语言复习重点

影视语言复习重点序言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电影电视使用的“语言”,虽然还不能说人人都在制造它,但从影视电视的观众数量来看,却可以说是只要接触现代文明的人,几乎天天都在接收着电影电视带给我们的“语言”的信息。

什么是影视语言“视听语言”是人类创造并使用的,同时依托视觉与听觉两种感觉器官,以声音和图像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交际与传播所使用的语言。

“影视语言”则是视听语言的高级形态,是发展成为可脱离交流交际主体而单独存在的样式,它与我们已经很熟悉的借助于文字的“书面语言”以及使用电话、录音机等设备的“听觉语言”不一样。

电影电视所创造的“影视语言”,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进步第一章影视的语言第一节人类视听交流的历史与现状一、电影电视作品中的语言与编剧使用的是写在纸上的书面语言不同,导演在进行“叙述”时用的是作为艺术的电影、电视所使用的一种特殊语言——称为“画面语言”或“镜头语言”,由此而产生了“影视语言”的术语。

影视语言、视听语言、镜头语言(画面语言)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影视语言侧重艺术性;视听语言注重历史发展性,镜头语言(画面语言)注重技术性。

疑问?使用“影视语言”这一术语,是不是对人类自然语言的一种借喻——只是相仿与人类的自然语言而创造的比喻?如果真是这样,视听语言、影视语言、画面语言、镜头语言这些术语,便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了。

影视语言与自然语言的差别根本差别:人类自然语言的完善与发展,走的是一条文化发展的渐进线;影视语言的发展与进化,走的是文化发展的激进线。

第一:人类自然语言的发展需要全民族、全过程的实质性参与;影视语言虽然属于大众文化,但是创造者(表演者、播出者)却不是民族全体成员的全过程参与。

第二: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是相对独立发展起来的,每一种语言的构建,都必须一点一滴地在社会生活和交际实践中摸索、选择、决定与修正,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影视语言,被纳入到艺术创作范畴,它有自然语言以及包括文学、音乐、美术、摄影、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在内的艺术语言做参考,在探索自己语言规范的时候,可以大大减少失误。

视听语言复习重点

视听语言复习重点

视听语⾔复习重点视听语⾔复习重点⼀、蒙太奇的功能及作⽤:蒙太奇是指影视制作中把不同的画⾯及其他相关素材有机地、艺术地组接在⼀起,使之符合创作者的构思与意图,从⽽产⽣新的表达意义的艺术创作⼿段。

(⼀)叙事电影的画⾯是分别拍摄的,运⽤蒙太奇⼿法把众多的镜头剪辑来,可以表现完整的思想内容,叙述故事,构成⼀部为⼴⼤观众所理解的影⽚(或某⼀⽚段)。

镜头,当他们是孤零零的时候,那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但⼀旦将它们按蒙太奇规律连接,便成了动⼈的饶有风趣的影⽚。

这就是夏衍所说的“所谓蒙太奇,就是依照着情节的发展和观众注意⼒和关⼼的程序,把⼀个个镜头合乎逻辑地有节奏地连接起来,使观众得到⼀个明确,⽣动的印象或感觉,从⽽使他们正确地了解⼀件事情的发展”。

(⼆)表意蒙太奇的作⽤是多⽅⾯的,分散的镜头,利⽤蒙太奇⽅法组接在⼀起,不仅能让⼈看懂影⽚叙述的内容,⽽且能赋予画⾯以新的含义。

(⼏乎⽂学中拥有的⼀切修辞⼿段,对⽐、双关、隐喻、借代等等,它都能加以运⽤。

它使抽象的思想,微妙的感情形象化了,视觉化了,使电影产⽣诗情画意,深化影⽚的思想内容,加强影⽚情绪的感染⼒,极⼤地丰富了电影语⾔的宝库。

(三)运⽤声画蒙太奇产⽣特殊的艺术效果电影的声⾳包括对⽩、⾳乐和⾳响三个⽅⾯,处理电影中声⾳和画⾯的关系也叫声⾳蒙太奇。

声画蒙太奇的⽅法有下⾯⼏种:1.声画合⼀声⾳和画⾯紧紧配合,形成“同步”。

如画⾯有⼀只鸟在叫,同时就出现鸟叫声;画⾯有飞机来,同是时就听到飞机声;画⾯上两⼈在交谈,传来的也是他们的谈话声。

2.声画分⽴。

也就是说声⾳和发声物体不在同⼀画⾯,声⾳是以画外⾳的形式出现的。

声画分⽴的⼀个明显的作⽤是能够扩展画⾯的空间容量。

例如在听到关门声和车辆开⾛的同时,银幕上便出现了⼥主⼈公依窗⽽⽴,悲痛欲绝的形象,我们并没有看到对⽅的离去。

从这个例⼦可以看出,“声画分⽴”突破了银幕框的限制,使影⽚增加了空间容量。

因为在这个画⾯上,我们看到的只是⼥主⼈公伫⽴的空间——房屋靠窗的⼀⾓,可是关门声和汽车民动的声,却暗⽰出这个房间以外的空间的存在,把画⾯伸到画⾯框以外去了。

影视语言教程 复习资料 考试必备

影视语言教程  复习资料 考试必备

影视语言教程填空题一、按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的话,尽管发明诡盘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儿童游戏,但它却“发明了影片放映所依据的原理”。

二、视听语言最初的成熟形态出现在一电影之中。

三、“意象”在思维中的作用,阿恩海姆认为主要有三个,即作为绘画、符号和记号°(P19)四、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的途径,大体上有两条,一是把握某类事物最重要的性质,二是构造它的动态形式,以达到对其总体结构状态的把握。

五、组合与聚合(以案例来考,结合P215)(P29)组合关系:语句中的语言各个单位是以线条的方式依次连接的;聚合指在语言的链中对某一环节能够进行替换的语言要素,可以采用联想的功能。

六、新现实主义卢米埃尔“拍摄生活中的场景”、梅里埃“拍摄舞台上的艺术”、格里菲斯“拍摄生活中的戏剧”六、运动镜头按其运动方式的不同,一般分为推、拉、摇、移、跟、升、降等七种基本类型。

(P85)。

七、推镜头作用?见简答。

七、交代典型细节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代表影片《巴顿将军》(P88)八、拉镜头,拉出意外之物,常用于喜剧(以案例《鸟•鸟•鸟》来考。

(P89)九、剪辑转换的方式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技巧性的切换,另一类是使用技巧的特技型转换。

(P98)十、(P103)正反打可以设置11个机位:顶角位置、平行位置、外反拍位置、内反拍位置、正反打位置、外侧正反打位置十一、以案例《两个人的车站》来考。

画面上出现的人物关系是:(P105)普拉东一一警察一薇拉——副站长然后,摄影机跳过普拉东与副站长之间形成的轴线,画面上形成新的关系:副站长一薇拉一拉东一一警察站长告诉普拉东在开车前找他办票的时候,摄影机又一次跳轴,回到开始的场景:普拉东一一警察一薇拉——副站长接下来,副站长离去,画面上只剩下三个人,警察督促普拉东赶紧付钱,画面上又一次出现跳轴,构成如下的关系线:薇拉——拉东——警察十二、常见的跳轴有以下几种做法:1、利用对象的运动改变轴线2、利用摄影机的运动越过轴线3、场面调度中存在双轴线,摄影机可以只越过一条轴线,而由另一条轴线来保持空间的统一4、用无明确方向的中性镜头、或是用对象的细部特写镜头的过渡来间隔轴线两边的镜头,以缓和由于越轴给观众造成的视觉的跳跃。

影视视听语言考试重点

影视视听语言考试重点

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单向性、运动性、模仿性、创造性。

景别:视听语言的特性表现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远景:)提供广阔空间或开阔场面的画面。

主要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等开阔的场景。

远景功用1)在影视中作开篇镜头,起到交代环境、开门见山的广阔的视觉空间,表现景物的宏观形象2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作用3)作结尾镜头,抒情性强,意味深长。

全景:)将人物及其所处的环境空间在一个画面中同时进行表现,环境对人物具有画面。

全景功用1)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从而反映其内心情感和心2说明、解释、烘托、陪衬作用)中景对人的手臂活动理状。

中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

中景功用1)中景可以清晰地表现形体运动和情绪交流,有利于交待人与人、人2可以实现一种较完美的表现成年人胸部近景:与物之间的关系,所以常用来叙述剧情,是影视剧用的最多的景别。

)近景画面中人物脸上表情的变化尽显无遗,拉近了1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近景功用)32被摄人物与观众的距离,容易产生一种交流感)新闻节目的播音员或主持人常以近景出现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特写:调动观众参与的电视节目尤其是娱乐节目,多用近景画面。

)2像或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

特写功用1)可把近距离极微小的世界用特写画面放大呈现出来在叙事性段落中,用特写表现人物面部表情和眼神变化,从而反映出其思想活动和内心意念,: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水平平面上一拍摄方向推动故事情节进展3)用特写画面转场。

)有利于表现被摄1周360°的相对位置,即正面拍摄、背面拍摄和侧面拍摄。

正面拍摄功用)正面平角度拍摄人物,可看到人32对象的正面特征)容易显示出庄重、严肃、静穆的气氛物完整的脸部特征和表情动作,有利于人物与观众面对面地交流,使观众容易产生参与感和)镜头拍摄的方向与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一致,使观众产生与被摄对1亲切感。

视听语言复习纲要

视听语言复习纲要

视听语言导言:视听语言的含义一、什么是语言定义: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符号系统。

功能 :思维的工具和交际的工具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二、什么是视听语言视听语言又称影视语言,是以影像和声音运动幻觉为基础,用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完成叙事的创造性的语言体系。

三、视听语言的基础——幻觉1.生理前提——视觉暂留原理1824年英国彼得·马克·罗格特公布“视觉暂留”理论视觉暂留: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作用结束时,物像仍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的时间,物理学上称之为“视觉暂留”原理。

2.心理前提——完形心理完形心理: 又称格式塔心理,是指人有一种将他看到、听到、感知到的形象复合成他已知的完整形象的心理倾向。

人类的完形心理还具有心理补偿的功能,即人的知觉可以根据生活的积累和视听感知经验,将缺失的部分补偿完成,从而形成完整的形象。

3.似动现象(phi-phenomenon)似动现象是电影运动的幻觉产生的原理视觉暂留的作用是使那运动更为连贯流畅。

电影是创造运动幻觉的机器,它创造的是现实的幻觉,但不是现实本身。

四、影视视听语言的构成要素“影像、声音、剪辑。

”(波布克)第一章影像第一节基本概念一、影像的基本单位——镜头(一)镜头的基本含义镜头一般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作为组成画面的镜头;另一层是指作为硬件方面的镜头。

1.画面镜头指拍摄过程中摄像机由启动到关闭这段时间内所拍摄的内容。

镜头是由画面和音响组成的一个信息单位,是视听语言的最基本的单位。

镜头的职能是提供信息。

单个的镜头并不能表达明确的观念,镜头与镜头连接后形成的逻辑关系才是视听语言用以表达含义和讲故事的重要手段。

2.物理镜头作为硬件方面的镜头,它是指摄像机的光学构件,它是内透镜组合而成的成像系统。

(二)镜头的类别从摄像机装备的镜头规格以及形成影像的效果看,我们一般把镜头划分为三种类别:广角镜头、标准镜头和长焦镜头。

《视听语言》期末复习提纲

《视听语言》期末复习提纲

《视听语言》期末复习提纲导言本章的重点思考与练习★(结合作品)影像的特点:(1)影像具有的纪录性与幻觉性特点。

(2)纪录性是电影、电视影像所具有的本性;幻觉性则是影视艺术的生命的源泉。

德国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家、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电影是)“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

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电影是现实的渐进线”第一讲镜头与分镜头、画框与构图本讲需要掌握的名词概念1.★镜头镜头是一个便于研究与分析影视影像的基本单位。

是指摄影(像)机从开始拍摄到结束拍摄所记录下的一段连续画面。

对于观众而言,通常所谈论的镜头,则是特指经过剪辑以后,在两个剪切点之间的那一段画面。

镜头由画面组成,有时一个画面就是一个镜头,但一个镜头又可以包含多个方面。

2. ★画框画框,也叫(取)景框,用来把摄影机镜头的内外空间分割开来,从而使艺术创造与欣赏的空间与外在的真实世界相区别。

3.分镜头把一个事件、场景划分成不同时间、地点、人物和动作,直到每个细节进行表现的方法就是分镜头。

本讲的重点与难点1. 分镜头的产生。

(1)在拍摄过程中由于拍摄一个完整片断时胶片不够长而采取的无意识组接的方法,促进了分镜头和镜头组接的产生。

(2)分镜头的出现是电影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是电影成为一门独立艺术的标志。

2.构图的主要原则。

(1)平衡原则:感觉舒服、协调;(2)变化原则:表达特定的内涵;(3)动态构图原则:画面中所有造型元素都在变化之中,其完整的视觉形象靠视觉积累形成,可以详尽地表现对象的运动过程以及对象在运动中所显示的含义。

第二讲景别与角度本讲的重点与难点★景别的概念及其分类。

景别,指镜头由于与被拍摄物体的距离不同或者焦距不同,所摄取的不同范围的画面。

景别的划分没有严格的界限,通常是以人物(成年人)在影视画面上出现所占有的空间大小情况来确定;若画面中无人物,则按景物与人的比例参照划分。

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五类。

第三讲焦距本讲的重点与难点★影视作品中的镜头类型及其各自的特征。

视听语言复习重点

视听语言复习重点

视听(shìtīng)语言复习重点名词解释:1.主观(zhǔguān)镜头:是指从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或动物的视点(shì diǎn)出发来叙述的镜头。

2.空镜头(jìngtóu):是画面(huàmiàn)中没有人物只有景物的镜头。

3. 升格和降格: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速摄影”,是提高摄影机运转频率的一种拍摄方法,高于每秒24格的运动频率就是升格;就是降低摄影机运转频率的一种拍摄手法,低于每秒24格的运动频率就是降格。

4. 场面调度:是指演员的位置、动作、行动路线及摄影机的机位、拍摄角度、拍摄距离和运动方式调度,包括演员调度和镜头(摄影机)调度。

5. 轴线规则:在实际拍摄时,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影视画面空间中的正确位置和方向的统一,为保持被摄主体位置关系及运动方向的一致,摄像机要在轴线一侧180度之内的区域设置机位、安排角度、调度景别,这种镜头调度的方法叫轴线规则。

6. 外反拍:在轴线一侧两个方向相对的角度进行拍摄的镜头调度方法。

7. 反应镜头:是影视镜头语言的一种形式,就是表现人物对某事件作出相应“反应”的镜头,本质上它归属于“叙事镜头”。

8. 间歇镜头:9. 声画对位:指的是声音和画面形象各自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

声画对位从特定的艺术目的出发,在同一时间让声音与画面作不同侧面的表现,有意让画面与声音形象之间在气氛、情绪、节奏以至内容等方面相互对立,从而深化主题。

10. 同期声:是指拍摄现场与画面空间(包括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共时存在的声音,包括现场同期录下的讲话声和现场背景声。

11. 蒙太奇节奏:是指根据影片内容和表现人物情绪情感的需要,把分散拍摄的若干不同景别、不同角度和不同长度的镜头,按一定的次序组接起来,形成一定的节奏。

即镜头的外部组接所形成的节奏。

12. 前进式蒙太奇:当一组镜头的视距是由远到近,景别由大到小(即远景—全景—中景一近景—特写)过渡,则称为前进式蒙太奇句子。

《视听语言》复习速记提纲

《视听语言》复习速记提纲

视听语言人类对光波、声波接受的特殊机制的研究成果1.视觉暂留原理2.似动现象3.心理补偿机制影像的特点: 1.记录性 2.幻觉性视听思维镜头:(一)镜头: 1.物理学中的镜头 2.拍摄时谈到的“镜头” 3.剪辑后的“镜头”(二)摄影对于形成影响的重要意义画框与构图:(一)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二)画外空间的构成方法(三)构图1. 构图的重要原则: A.平衡原则 B.变化原则 C.动态构图原则景别:(一)分类:1.远景2.全景3.中景4.近景5.特写角度:(一)分类:1. 水平夹角:A.正面的拍摄角度 B.侧面的拍摄角度 C.背面的拍摄角度2. 垂直视角:A.平视的拍摄角度 B.仰视的拍摄角度 C.俯视的拍摄角度(二)拍摄角度的作用焦距:(一)变焦摄影:1.变焦速度快慢的分类:A.正常的变焦速度 B.慢速的变焦 C.快速的变焦2.受焦距影响的画面因素:1.景别:焦距 长—短2.视角:焦距 长—短3.景深:焦距 长—短景别 小—大 视角 小—大 景深 浅—深(二)景深1.影响景深的三个因素运动摄影:(一)镜头的运动:移动镜头 摇摄镜头正常速度摇 镜头位置不变、角度改变 快速度甩 镜头快速的角度或位置改变(二)镜头运动的风格:A.时间 B.空间灯光与色彩:(一)灯光的作用:曝光 造型 构图 强调 抒情等(二)灯光的分类:A.光的性质 B.光的主次 C.光的方位(三)色彩 1.色彩基调 2.重点色3.色彩的情绪性:暖色 冷色 红色 黄色 金银色 蓝色 绿色 黑色 白色直线方向的运动水平方向推:镜头水平方向直线向前的运动。

拉:镜头水平方向直线向后的运动。

垂直方向升:镜头在空间中垂直方向的向上运动。

降:镜头在空间中垂直方向的向下运动。

复杂的运动轨迹地面 摄影机在水平方向上从一点到另一点位置改变。

空中 摄影机在空间中从一点到另一点的位置改变。

场面调度:(一)演员的调度(人物在镜头里的调度方式: a.横向调度 b.正向或背向调度 c.向上或向下调度 d.斜向调度e.斜向上或斜向下调度f.环形调度g.无定形调度(二)摄影机的调度:a.固定镜头的调度b.运动镜头的调度(三)三种主要的调度手法:a.纵深调度b.重复调度c.对比调度声音:(一)积极影响(二)消极影响(三)声音在影视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声音的分类:(一)人声:1.对白2.旁白3.独白(二)音响:1.动作音响 2.自然音响 3.背景音响 4.机械音响 5.特殊音响(三)音乐:1.有声源音乐2.无声源音乐声画关系:1.声画同步2.声画分立3.声画对位剪辑的基本原则:(一)▲连贯性剪辑1.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2.保持空间上的完整性3.轴线原则(二)非连贯性剪辑(三)剪辑的形式感因素第三章:剪辑剪辑诞生的历史:(一)卢米埃尔兄弟:《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视听语言》考试重点视听语言的特性:单向性、运动性、模仿性、创造性。

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远景:表现广阔空间或开阔场面的画面。

主要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等开阔的场景。

远景功用1)提供广阔的视觉空间,表现景物的宏观形象2)在影视中作开篇镜头,起到交代环境、开门见山的作用3)作结尾镜头,抒情性强,意味深长。

全景: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

全景功用1)将人物及其所处的环境空间在一个画面中同时进行表现,环境对人物具有说明、解释、烘托、陪衬作用2)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从而反映其内心情感和心理状。

中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

中景功用1)中景对人的手臂活动可以实现一种较完美的2)中景可以清晰地表现形体运动和情绪交流,有利于交待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所以常用来叙述剧情,是影视剧用的最多的景别。

近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近景功用1)近景画面中人物脸上表情的变化尽显无遗,拉近了被摄人物与观众的距离,容易产生一种交流感2)新闻节目的播音员或主持人常以近景出现3)调动观众参与的电视节目尤其是娱乐节目,多用近景画面。

特写: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

特写功用1)可把近距离极微小的世界用特写画面放大呈现出来2)在叙事性段落中,用特写表现人物面部表情和眼神变化,从而反映出其思想活动和内心意念,推动故事情节进展3)用特写画面转场。

拍摄方向: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水平平面上一周360°的相对位置,即正面拍摄、背面拍摄和侧面拍摄。

正面拍摄功用1)有利于表现被摄对象的正面特征2)容易显示出庄重、严肃、静穆的气氛3)正面平角度拍摄人物,可看到人物完整的脸部特征和表情动作,有利于人物与观众面对面地交流,使观众容易产生参与感和亲切感。

背面拍摄功用1)镜头拍摄的方向与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一致,使观众产生与被摄对象有同一视线的主观效果。

新闻记者采用这个角度表现追踪式记录或采访,具有很强的现场纪实效果2)观众不能直接看到画面中所拍人物的面部表情,具有一种不确定性和悬念感,能够激发观众的想象和好奇心。

侧面拍摄功用1)有利于表现被摄物体的运动姿态及富有变化的轮廓线条2)有利于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和交流3)通过把主体放在靠近镜头的位置上,有利于分出画面中的主次关系,突出主体。

拍摄高度: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垂直平面上的相对位置或说相对高度,即俯拍、平拍、仰拍。

平拍功用1)平角度拍摄合乎或接近人们平时的视觉习惯,使人感到平等真实、自然亲切2)画面结构安定稳固,形象主体客观公正,是新闻摄像通常选用的拍摄高度。

俯拍功用1)有利于表现地面景物的大概面貌和壮观气势,给人以深远辽阔的感觉,如山峦等2)有利于介绍规模、数量、层次,从而表现盛大的场面,如阅兵等3)表现人物活动时,有利于展示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相互方位和人物活动的趋向等4)俯拍人物时,对象易显得低矮、萎缩,画面带有贬低、蔑视的意味。

仰拍功用1)有利于表现高大垂直的景物2)仰角度拍摄常出现以天空或某种特定物体为背景的画面,从而达到净化背景、突出主体的目的3)仰角度拍摄有利于夸张跳跃高度和腾空动作的气势4)仰摄画面中主体形象显得高大、挺拔、具有权威性,画面带有赞颂、敬仰、自豪、庄严等感情色彩。

焦距:摄像机的镜头都可被看成一块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光线穿过透镜会聚成焦点,焦点至镜头中心的距离即为该镜头的焦距,单位是毫米(mm)。

景深:是指通过光学镜头拍摄下的画面,其影像清晰的纵深范围。

长焦镜头:焦距大于50mm的镜头。

造型特点1)视角窄(视角:由视点引向被摄对象边缘的直线所构成的角度)2)景深小3)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小4)背景虚化,看上去与前景像是在一个平面,压缩了纵向空间5)长焦距镜头有“望远”的效果6)长焦距在表现运动主体时,对横向运动表现动感强,对纵向运动表现动感弱长焦距镜头功用1)调拍距离较远的的被摄对象,追求真实自然的艺术效果2)利用长焦距镜头远距离拍摄小景别画面的优势,跨越复杂空间拍摄不易接近或无法接近的人物和场面3)长焦距镜头能正确表现人物的面部而不会因为镜头畸变出现面部变形的现象4)利用长焦距镜头景深范围小的特点,通过调整镜头焦点,形成画面形象的转换,完成同角度不同景物或不同景别的场面调度5)利用长焦距镜头拍摄虚焦点画面,可以创造出人眼不常见到的景象,营造诗意氛围。

广角镜头:短焦距镜头,焦距小于35mm的镜头。

广角镜头特点1)视角宽2)景深大3)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大4)广角镜头有曲像畸变现象5)广角镜头在表现运动对象时,对横向运动表现动感弱,对纵向运动表现动感强6)广角镜头便于肩扛拍摄,画面易于平稳清晰。

广角镜头功用1)有利于近距离表现大范围景物的宏观形象2)广角镜头适于展现画面主体及其所处的环境3)利用广角镜头景深大的特点,对被摄物进行多层次地表现,增加画面的容量和信息量4)利用广角镜头近距离接近拍摄对象,完成抢拍和偷拍5)利用广角镜头线条透视的夸张形变效果形成某种特殊的表现意义标准镜头:中焦距镜头,焦距从35mm到50mm的镜头。

能还原人的正常视觉感受,空间既不延伸,也不压缩,变形也不明显,使人感到画面逼真自然,非常适合拍摄人像、风光、生活等题材。

变焦距镜头:是相对于定焦距镜头而言的一种可连续变换焦距的镜头。

标准镜头画面功用1)通过变焦距推拉,实现画面景别的连续变化2)通过变焦距推拉追随运动中的被摄主体,保持画面景别的相对稳定3)变焦距镜头便于调整画面构图,选择最佳景物,突出视觉重点4)变焦距急推急拉镜头可以产生某种特定的节奏变化。

色彩是由光照射在物体上呈现出来的颜色。

色相:又叫色别,指色彩给予人的某种特定的视觉感受,用于区别不同色彩,即辨别色彩的差异。

色值:也叫亮度、明度,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即该物体对光线反射的程度,它的强弱取决于照射光源的性质和物体的固有色。

纯度:也称饱和度,指色彩的纯正指标和鲜艳程度。

色调是根据人的视觉生理和心理对色彩的感知进行的规律性的分类。

暖色调:红、橙、黄、黄绿等,对人的视网膜冲击力强烈,有扩张感,让人兴奋,代表不安、暴力、刺激、温暖、活力,使影像有突出、前进的感觉冷色调:绿、青、蓝、紫。

黑、白、灰等无彩色系也倾向于寒冷的感觉。

使视网膜收缩,让人压抑,代表安静、孤独、隐蔽、后退、收缩的视觉联想。

色彩作用1.各种色彩和谐对比,平衡画面构图2.暗示人物背景和命运,塑造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3.突出画面中的被摄对象和主要细节4.构成影视作品的画面基调,深化主题。

光线是能够作用于人们的视网膜、刺激视神经、引起视觉感受的电磁辐射。

光线是表达情绪、营造画面气氛的重要手段,光线效果和影调是影片形成视觉风格的造型元素。

按光源性质分类1)自然光2)人工光按光源位置分类1)正面光2)侧面光3)逆光4)侧顺光 5)侧逆光6)顶光7)脚光。

按光效反差分1)硬光2)软光影调是指影视画面的明暗基调和层次,是构成影像的基本元素,是造型处理、画面构图、烘托气氛、表达情感的重要表现手段。

影调的建立分类和摄影的光线性质、场景中的色彩性质有关影调的分类1)高调表现欢乐、明朗、抒情的气氛2)低调提升悬念感、表达忧郁情绪表现压抑、苦闷、恐怖的气氛3)中间调给观者真实、亲切的感觉,适于表现的题材比较宽泛,尤其善于表现物体模糊的轮廓,又有表现雨、雾、云、烟的特长光线作用1.控制画面亮度和反差,形成明暗层次;2.渲染场景气氛。

光线效果体现了空间、时间和情绪上的变化,决定了全片的时空发展和感情色彩;3.塑造人物形象。

通过光线的明暗对比,突出主要人物或正面角色,隐蔽次要人物或反面角色;4.为影片确立视觉基调,表达情感和树立主题。

镜头的视点指的是摄像机所模拟的观察者的视野,视点影响着影视的述说方式。

客观镜头:客观描述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的叙事镜头。

一般是指从旁观者的角度所看到的景物,或者是从导演艺术构思的角度来叙事和表现的一种镜头。

主观镜头:是以摄影机镜头代表影片中某一人物的眼睛,直接摄取的当时目击的景象正反打镜头1)内反打:不出现听话人,即以听话人的视点看说话人的主观镜头2)外反打:框住听话人的肩部或头部,从听话人背面看说话人的客观镜头,即过肩镜。

空镜头功能1)介绍环境2)表现时间3)渲染情绪。

画面构图是指在影视拍摄中把被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素加以有机地组织、选择和安排,以最佳画面形式塑造视觉形象、表现主题思想和抒发审美情感的一种创作活动。

画面构图的形式元素构成视觉形象的“原材料”:光线、色彩、影调、线条、形状等元素。

画面构图结构成分 1.主体2.陪体3.前景4.背景5.空白画面构图基本要求1.画面要简洁2.主体要突出3.立意要明确4.画面应具有表现力和造型美感5.在处理运动构图时,摄像机应抓住主体的运动来调整构图。

常见的构图样式黄金分割构图法、垂直与水平构图、三角形构图、对角线构图、框式构图、S形构图、圆形构图、L形构图固定画面是指摄像机在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镜头焦距固定的情况下拍摄的画面。

固定画面功用1.固定画面有利于表现静态环境和静态人物;2.固定画面能够比较客观地记录和反映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和节奏变化;3.利用框架因素突出和强化动感;4.固定画面在造型上有绘画和图片效果,与运动画面相比,更富有静态造型之美及美术作品的审美体验;5.固定画面与运动画面相比较少主观因素,镜头表现出一定的客观性,特别是较少运动摄像所带来的指向性;6.运动画面与固定画面所表现的时间感觉:运动画面有一种“近”的感觉,即正在发生和进行的时间感;固定画面则易于表现出“远”的感觉,即时间上的过去感、历史感和往事感等。

运动摄像是指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或者变动镜头光轴,或者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

由起幅、运动过程、落幅组成推摄特征1)形成视觉前移效果2)具有明确的主体目标3)将被摄主体由小变大,周围环境由大变小推镜头功用1)突出主体人物,突出细节和重点形象2)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局部、客观环境与主体人物的关系3)推进速度的快慢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节奏,从而产生外化的情绪力量4)可以通过突出一个重要的戏剧元素来表现特定的主题和涵义5)可以加强或减弱运动主体的动感。

拉摄特征1)形成视觉后移效果2)将被摄主体由大变小,周围环境由小变大。

拉镜头功用1)有利于表现主体和主体所处环境的关系2)可以通过纵向空间和纵向方位上的画面形象形成对比、反衬或比喻等效果3)不易推测出整体形象的局部为起幅,有利于调动观众对整体形象逐渐出现的想象和猜测;摇摄特征1)犹如人们头部环顾四周或将视线由一点移向另一点的视觉效果2)一个摇镜头从起幅到落幅的运动过程,迫使观众不断调整自己的视觉注意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