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分异规律》PPT课件

合集下载

地域分异规律ppt课件

地域分异规律ppt课件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50
200
热带稀树 草原气候
(热带稀树草原带)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带)
100
100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00 大陆西岸
内陆
16 00 大陆东岸
( 以陆 北地 半自 球然 为带 例 )
冰原带 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带
温带
温带 荒漠
草原
51
(1)热带湿润地区
热带湿润地区
地貌 积温 气候 植被 土壤
低山、丘陵 ≥ 7500℃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淋溶强烈的砖红壤、红壤
作物
水稻一年三熟,经济作物种类多
52
(2)亚热带湿润地区
地貌 积温 气候
山地、丘陵、盆地 4500 ℃ ~ 7500℃
亚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土壤
红壤,肥力较低

(3)自然带③所属的气候类型一般是温带季风气候 和 温带海洋性气候 ;
(4)⑤所在纬度的自然带在全球最大的分布区是 亚马孙河流域

(5)从高、中、低纬度地带来看,垂直地带性表现最明显的是 低纬度 。
62
63
专题4 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1
长江三角洲的“优越” 黄土高原的“脆弱”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
气候
地理位置 亚热带季风气候
生物
水田农业
土壤
土壤肥沃
地貌
地势低平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水文
长江入海口
3
黄土高原景观的形成 水文变化
水 土
地貌变化


土壤侵蚀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精品课件)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精品课件)

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分布特征
更替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南 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
北方向)
向)
水平方向上(同一海 拔上)
垂直方向上(山麓至 山顶)
图示
典型地区 典型案例
低纬度和高纬度
中纬度地区
低纬度高海拔山地
拓展 林线
林线是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地带,由于气温、水分、风力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生 长乔木的界线。(林线附近一般为针叶林)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01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自然带
2021中图版
自然带的形成
地理 位置
纬度 热量 决 气候 影 海陆 水分 定 类型 响
植被 形 土壤 成
自 然 带
特 点
具有一定宽度 呈带状分布
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活动
比较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关系
1.同一自然带自然 地理环境各组成要 素和整体保持特征 的相对一致性。
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陆地干湿度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
主导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
影响因素
重要因素 成因总结
水分
太阳辐射由赤道 向两极递减,即 以热量为基础
热量
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 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 基础
热量(海拔差异) 水分
海拔不断升高,水热 条件发生改变
延伸方向
纬线方向(东西方 向)
雪线高;迎风坡雪线低。
阅读
地方性(非地带性)
实际上,在自然地理环境地带性分异规律基础上, 自然界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盛行风、洋流等因 素的影响,会出现一些比较复杂的分布现象。
【材 料】
地方性是由于局地地势起伏、小气候差异、岩性和土质差异、地表水和地下水 的聚积和排水条件的不同等引起的小范围、小尺度的分异规律。在野外考察时,直 接观察到的往往是地方性差异现象。即使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地貌部位的变化也 会引起水热不同组合及重新分配,进而形成不同的气候和植物群落。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ppt教学课件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ppt教学课件

以天山为例,天山北坡由山麓到山顶依 次出现荒漠、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 原、针叶林、高山草甸、高山垫状植物 和积雪冰川;而天山南坡由山麓到山顶 则依次出现荒漠、荒漠草原、干旱山地 草原、山地森林、亚高山草甸草原、高 山草甸和积雪冰川。
以乞力马扎罗山为例,从山麓到山顶依 次出现热带雨林带、热带疏林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 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寒 带冰原带。
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01
02
03
04
深度挖掘资源
对山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进行 详细调查和评估,确定具有开
发潜力的资源。
突出特色
在产品设计上突出山地的垂直 地域分异特色,打造独特的旅
游体验。
多元化产品组合
针对不同游客需求,设计多元 化的旅游产品组合,包括观光
游、探险游、文化游等。
提升服务质量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 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游客满意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是指山地由于海拔高度的 变化,导致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 素在垂直方向上的有规律的变化。
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降水类型和 数量也会发生变化。
植被垂直带谱
土壤垂直变化
山地植被随海拔升高呈现明显的垂直带谱, 从山麓到山顶,植被类型逐渐变化。
土壤类型和性质随海拔升高和植被变化而发 生变化。
旅游业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为旅游 业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景观 和旅游资源。
基础设施建设
如交通道路、水利设施等, 对山地生态环境产生一定 影响。
03 山地垂直地域分 异的类型与特征
类型划分
基带
01
山麓自然带(即起点的自然带)。
垂直带
02
从山麓到山顶依次更替的自然带。

5.2.2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2.2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作者编号:39006
(四)垂直分异规律特征 1、基带
山麓自然带(基带)与山体所处纬度的气候带一致。
作者编号:39006
2、雪线
雪线是山地永久冰雪带的下界
作者编号:39006
雪线受温度、降水、地形坡度影响: 陡坡雪线高于缓坡; 阳坡雪线高于阴坡。
气温(热量或纬度)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 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 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作者编号:39006
大陆东岸: • 极地冰原带 • 极地苔原带 • 亚寒带针叶林带 •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热带季雨林带 • 热带雨林带
自然带呈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作者编号:39006
低值 寒带
亚寒带
温带
亚热带 热带 高值 太阳辐射 热量带
苔原 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林 雨林
A 4.影响图示山地自然带东西坡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水分条件
B.局地环流
C.土壤条件
D.热量条件
D 5.与2自然带相比,5自然带( )
A.植被坡向差异大 B.热量条件较优越
C.植被耐旱性更强 D.土壤水分条件优
作者编号:39006
欧洲红豆杉喜温暖、荫蔽,耐旱不耐淹,早期在欧洲、北非、西亚广泛分布,末次盛冰期分布范围萎缩。 末次盛冰期后,随着种子扩散,欧洲红豆杉在大高加索山脉逐渐定植,从山麓一直到海拔2200m的林线以 上均有生长,在林线以上呈匍匐状。在大高加索山脉西段,南北两坡皆有欧洲红豆杉,而在山脉东段只分 布在北坡。下图示意大高加索山脉位置。
A 1.松茸的适宜生存环境是( )
A.水汽丰富,昼夜温差大
B.风和日丽,暖风习习
C.高温少雨,人类干扰少

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共38张PPT)

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共38张PPT)

度引起的水、热变 化,而导致自然带
件的影响。 在高纬 影响。
的更替、变化。

和低纬地区表现得 在中纬地区表现得
明显。
明显。
草温 带 原荒 漠 亚热带常 带 带
绿硬叶林 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 带
热带沙漠气候
23°26N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低纬度地区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自然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2、自然带的命名:
温度带 + 植被 + 带
如: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
冰原带 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 叶林带
温带 荒漠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温带常绿硬 亚热带常绿
叶林带
阔叶林带
亚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 带
热带雨林带
自然带由低纬到高纬的更替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以热量为基础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第二课时)
—自然界里找不到 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自然带由低纬到高纬的更替
气候 自
水热组合
差异


具有一定宽度 呈带状分布 以植被类型命名


姿











自然带
自然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自然带
热带荒漠带
自然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自然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自然带

地域分异规律课件

地域分异规律课件
再向内陆如内蒙古西部、宁夏和新疆,距 海更远,夏季风不能到达,因而气候变为干旱 的大陆性气候,发育荒漠草原和荒漠类型的植 被和相应的土壤。
⑴概念 ⑵成因 ⑶特征
•精选ppt
植被和土壤随高•精度选p而pt 分异的现象,称为自 然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带性规律或高度地带性规 律。
山地高度不同而•精引选p起pt 的热量、水分及水热 对比关系的变化。
土壤一般多呈酸性,少腐殖质,有灰烬一 样的沙质土层,称灰化土。
动物主要是毛皮兽,啮齿类和有蹄类。
欧亚大陆最北部•精、选p北pt 美最北部和南极洲。
冬季长寒,夏季短凉。土壤或常年冻结, 或冰雪覆盖。不能生长树木,只能生长苔藓、 地衣。
在冻土带内,表面土壤积水多,易产生沼 泽土。
动物较单一贫乏,种数不多。北极圈附近 有驯鹿、北极狐、北极熊。南极大陆沿岸有企 鹅。
相对一致性原则•精要选p求pt 在划分区域单位时, 必须注意其内部特征的一致性,不同等级的区 划单位的一致性也是相对的,各有不同的标准 。
自然区划综合性•精原选p则pt 的基本涵义是,在自 然区划中,必须将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 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
地带性因素与非地带性因素的作用往往有 主次之分,必须深入分析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 性因素,查明自然区域形成的主导因素,找出 体现主导因素的主导指标.据以对自然区域作 出划分。综合性原则也包含了“主导因素原则” 。
⑴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精选ppt ⑵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①概念 ②成因 ③表现
•精选ppt
经度地带性是指•精地选p理pt 环境各组成要素和自 然综合体按经度方向由海洋向内陆变化的规律 。
由于海陆分布,•精以选p及pt 由此产生的大气环流 相联系的海陆相互作用,但海陆分布是主要因 素。

高一地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与“规律”相关文档)共8张PPT

高一地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与“规律”相关文档)共8张PPT

然带保持一致。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不同的景观图或自然带的分布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影响因素 培养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观察比较能力。
1、说出珠峰南、北坡的基带的名称
1、• 说山出体珠所峰处南、的北纬坡度的基带的名称
2、• 比山较体南的、北海坡拔自高然度带分以布及的山差异底,到山顶相对高度
并分析原因
培养地理空间C思维能力和观察比较能力。
山地最下面的自然带,与山体所处的水平自然带保持一致。
2、比较南、北坡自然带分布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B 山地最下面的自然带,与山体所处的水平自然带保持一致。
培养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观察比较能力。
1、说出珠峰南、北坡的基带的名称
培养地理பைடு நூலகம்间思维A能力和观察比较能力。
造成这种分布的原因是什么?
规律总结: 了解主要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
• 判断自然带的名称
• 自然带分布的特点(延伸和更替方向)
• 造成这种分布的原因是什么?
第4页,共8页。
珠穆朗玛峰
▲ 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分异规律
了解主要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
2、比较南、北坡自然带分布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了解主要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
1、说出珠峰南、北坡的基带的名称
• 其他因素(阴坡、阳坡还是迎风坡、背风坡等)
第5页,共8页。
非地带性
• 实际环境与理论上(依据所处的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和海拔高度得出的)自然带不一致 的现象。
第6页,共8页。
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的区域有哪些?影响因素是什 么?
第7页,共8页。
第8页,共8页。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事实中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 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激发学生探究地理事象内在 规律的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