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学位论文常见问题探析(阅)
硕士论文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硕士论文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2023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硕士研究生对于撰写一篇优秀的论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由于没有相关的经验和技巧,许多研究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
本文将围绕着硕士论文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帮助研究生顺利完成硕士论文的撰写。
第一部分:论文选题选题是论文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如果选题不合适,不仅会浪费研究生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会降低论文的质量。
以下是选题时研究生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问题1: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选题?解决方法:研究生在选择论文选题时,首先应该考虑自己的兴趣和专业领域。
其次,可以借鉴先前的相关研究或者与导师进行交流。
最终确立选题后,研究生应该对选题进行深入的调研,确保其具有可行性和价值。
问题2:如何避免重复性的选题?解决方法:在确定选题前,研究生需要了解当前已经存在的相关研究,并且需要根据文献综述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和思考。
如果发现已经有类似的研究,则需要对选题进行进一步的修正或相应的调整。
第二部分:论文开题开题是硕士论文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确定研究方向和论文内容的关键。
以下是在开题阶段经常遇到的问题:问题3:如何展示论文的创新性和研究价值?解决方法:在开题报告中,研究生需要明确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并使用科学的方法和独特的思路展现创新性。
此外,对前期的文献分析进行详尽的总结,在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标的确定中强调自己的创新点。
增强论文价值。
问题4:如何确定研究方向和论文框架?解决方法:研究生在开题报告中首先需要梳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并提出相应的论文框架和思路,确保整个研究过程的逻辑性和科学性。
同时,研究生也需要考虑到后续的扩展和深入研究,并进行相应的预判和预测。
第三部分:数据收集和分析数据收集和分析是硕士论文中最为复杂和耗时的环节之一。
以下是在数据收集和分析阶段研究生容易遇到的问题:问题5:如何有效地收集和整理数据?解决方法:在数据收集前,研究生需要制定完整的数据收集计划,并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系统。
当前硕士学位论文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第38卷第5期Vol.38No.5新乡学院学报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2021年5月May.2021当前硕士学位论文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岳云强,申啥(新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摘要:当前硕士学位论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选题不当,缺乏专业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内容安排不当,缺乏合理性、逻辑性和一致性;格式不规范,学术不端正,缺乏严肃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提升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主要对策是加强硕士研究生学风建设和加强硕士研究生导师的队伍建设,以及加强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的制度建设。
关键词:硕士学位论文;写作;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64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726(2021)05-0071-03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关乎研究生的培养,关乎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本文主要从15年来审阅硕士学位论文的体会和经验出发,重点谈谈“一般”或“不合格”学位论文写作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期望为我国研究生的培养和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启示“一、硕士学位论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选题不当,缺乏专业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研究生只有选题恰当,才能做到目标对、方向正、道路明,才能写出较高水平的学位论文“论文选题不当,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选题缺乏专业性有的研究生论文选题没有结合所学专业,既没有比较全面、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基础,也没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研究生仅凭自己的兴趣或手头有某方面的一些资料、文章,就选这方面的题目“这样的论文,一般很难完成,即使完成了,一般也缺乏较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很难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2.选题缺乏应用性一些论文的选题没有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来写,这样的论文一般缺乏实践价值和学术价值“如论文选题“埃及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如果一定要写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从古为今用的视角来写,尽可能写中国的,如“儒学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和作用研究”等“强调论文选题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并不排除基础理论研究,基础理论研究能够为应用研究提供科学的指导“3.选题缺乏创新性一些论文题目创新少、雷同多,如流动儿童安全教育问题方面的论文:“流动儿童安全教育研究”“流动儿童生命安全教育研究”“流动儿童居家安全教育研究”“流动儿童学校安全教育研究”“城中村视域下的流动儿童安全教育研究”等“相比之下,诸如选题“小组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防拐教育研究”等,就让人感觉有新意“(二)内容安排不当,缺乏合理性、逻辑性和一致性1.结构不合理、层次不分明、逻辑不严密有的论文把摘要写成结论,或把结论写成摘要;有的论文各级标题之间没有呼应、对称,而且没有相应的逻辑关系;有的论文头重脚轻、虎头蛇尾;有的论文过了一半篇幅还没有展现主题,开门不见山;有的论文结论太长,结论几乎等于一个章节的篇幅;有的论文,在正论部分,还没有开始分析、研究问题,就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原则和方法,甚至结论都提前阐明了,思维不清、层次不明、逻辑不严⑴“收稿日期:2020-12-11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2020-ZZHH-365);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2019-JKGHYB-0201)作者简介:岳云强(1967—),男,河南襄城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医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问题浅析

医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问题浅析方红娟;钟历勇【摘要】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设计和写作是医学院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质量优劣是检验医学生综合素质和医学院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本文分析了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对如何提高研究生论文质量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激发内在动力,提升学生科研素质;加强师生有效沟通,提高学生培养效率;强化论文过程管理,确保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医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写作水平及科研水平的提高将带动医学事业的发展.%The writing and preparation of a master degree thesis constitute a touchstone of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medical schools,with its quality being a key indicator for both the competence of the medical students at large and the education quality of the school in question.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found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the paper rational on proposed improvement of theses quality. These indude potentials of the students by en-hancing their research competence; enhancing the guidance by effectiv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tutors andstudents;supervising process of paper writing and guidance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se theses.Better research pa-per levels and research capacities of master degree postgraduates at medical schools in general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cience.【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7(037)010【总页数】3页(P1504-1506)【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对策【作者】方红娟;钟历勇【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内分泌科,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内分泌科,北京1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4医学生硕士学位论文作为其硕士3年专业学习和科研工作的全面总结,是反映其研究成果和代表其学术水平的重要文献资料,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最直观的体现[1]。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革策略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革策略一、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一般而言, 围绕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 担负研究生教育的大学都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现有的管理制度一般也体现了过程管理的精神, 大部分学校主要是对研究生课题研究阶段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答辩前随机抽查和论文答辩等三个不同的主要环节进行质量管理。
但是, 研究生培养的实践证明, 仅仅关注研究生课题研究的这三个大的环节并不能完全保障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 而且现有管理制度不完善和管理制度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也会导致硕士研究生在课题研究阶段的质量缺乏有效保障。
1. 开题报告把关不严开题报告是对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工作的总结, 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 也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
但是, 一些学校和导师对做好开题报告的意义认识不够, 重视不足, 没有认真抓好开题报告工作, 存在着对论文开题工作敷衍了事的现象。
一是研究生管理部门对开题报告缺乏统一的规范, 许多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内容不完整,缺乏应有的学术规范, 为今后课题的研究和论文的撰写埋下隐患; 二是开题报告会往往由导师自行组织, 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和相关院系少有介入, 使相当一部分开题报告会流于形式, 走过场, 并没有真正发挥开题报告会的作用, 使得开题阶段论文设计中一部分可以在开题时能够发现和避免的问题, 直到论文中期检查或者论文完成时才暴露出来, 直接影响到硕士学位论文的水平和质量。
2. 中期检查简单行事, 走过场硕士研究生的课题研究阶段大约需要一年半的时间, 论文中期检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工作就是为了让学生总结已有研究成果, 明确后期工作重点和方向, 以保证学位论文顺利完成。
论文中期也是攻坚的关键时刻, 需要认真总结前段研究工作成果、经验及教训, 以利于后期工作的顺利进行; 论文中期工作进展情况也反映出写作论文的本人能否按时完成论文, 能否按时毕业。
硕士论文写作中的问题与挑战

硕士论文写作中的问题与挑战硕士论文写作是每位研究生必经的重要步骤,然而,随着学术要求的提高,研究生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本文将探讨硕士论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以帮助读者有效应对这些挑战。
1. 主题选择在开始撰写论文之前,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主题。
主题选择应符合个人兴趣、专业背景及所在领域的研究热点。
同时,要保证选题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
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应与导师多次交流,利用专业数据库、学术期刊等资源进行广泛阅读,以找到一个既能激发兴趣又有研究潜力的主题。
2.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论文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研究生对相关研究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以确定自己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框架。
然而,许多研究生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存在以下问题:不知道选择哪些文献、不会分类整理文献、缺乏批判性思维等。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学生应在开始撰写文献综述前进行系统的文献搜索,同时学习文献分类整理和批判性思维的方法。
3. 框架结构一篇优秀的硕士论文需要具备清晰的框架结构。
然而,许多研究生在组织论文结构时会遇到困难。
他们可能陷入杂乱的写作中,无法将每个章节的内容有机地连接起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先制定详细的大纲,明确每个章节包含的主要内容,并确认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考已发表的相关论文,了解常见的框架结构,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 数据分析与解释在进行实证研究时,硕士研究生常常需要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是一个相对困难的过程。
在数据分析方面,学生可以考虑使用适合自己研究的统计软件,如SPSS或Excel,并充分利用相关教程和培训。
在数据解释方面,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准确地解读数据,并与理论框架和文献综述进行联系。
5. 论文写作风格与语言表达高质量的硕士论文需要具备良好的写作风格和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许多研究生往往在这方面存在困难。
硕士论文撰写和答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硕士论文撰写和答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篇:硕士论文撰写和答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生(含工程)硕士论文撰写和答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013.09.10)2013年5月,我院举行了本年度第一次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参加答辩的研究生共计150人,其中博士生3人、147名硕士生(学术型硕士生91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49人、高校教师系列硕士生2人、在职工程硕士生4人、全英文授课国际硕士生4人)。
论文评阅:学校强制盲评8份;学院强制盲评是按照1/3随机抽取,共72分;其余196份由导师按照盲评论文要求送审;论文评阅意见返回情况:有49份同意答辩,有22份修改后答辩,有1份修改后重审,有0份不同意答辩;论文集中答辩:根据重大通院…2011‟9号文件,对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无成果的申请人,参加由学院组织的学位论文答辩,这次参加集中答辩16人;未全票通过的情况有1份,为弃权1票;小组答辩中,有4分工程硕士论文存在问题较多,限期整改,有3份整改后通过专家认定,通过答辩。
1份论文没有返回修改稿,推迟。
对论文评阅意见和答辩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梳理,发现研究生在论文撰写和答辩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论文撰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术型的选题前沿性和学术性不够:十年前的研究热点,或是导师博士期间的研究课题,或者是单纯横向项目2.专业型的工程性、应用性不强:专业学位论文其实类型可以有5-6种,目前我院专业学位论文普遍还是一个学术性论文类型。
绝大部分论文与二年级的实习内容脱节,只是通过3年级1学期时间重新选题做的一个论文,工作量偏少,工程性不足等问题。
3.部分论文题目不具体,太泛,没有针对性,如“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或“数字图像研究”。
论文标题、摘要和正文应该是一个三角关系,摘要是正文的浓缩,标题是全文的高度浓缩,一定要体现论文的主题内容。
4.中英文封面不符合规范,特别是英文封面错误百出,应严格按照研究生院提供的规范格式范本撰写,英文论文标题,实词首字母大写,虚词首字母不大写。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与控制策略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与控制策略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与控制策略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阶段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它关系着硕士研究生能否顺利毕业,也是硕士研究生对所学专业知识与实践活动综合运用的展示。
高校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应该严格控制,这不但是对硕士研究生负责,也是对高校负责,更是对用人单位选拔人才负责,因此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分析(一)学位论文无创新。
硕士生学位论文是对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总结和提升,是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次考试。
硕士生学位论文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论文内容没有创新之处,只是借鉴多篇文章的观点,进行总结归纳后当作自己论文的创新点,甚至还有的同学直接把别人的创新点拿来进行论证。
长此以往,研究生培养质量很难提高。
(二)论文选题不当。
选题是论文的核心,整篇论文都要围绕这一议题进行讨论研究。
部分学生的论文选题题目过大,论文依据根本无法支撑选题的论证。
还有部分学生论文选题偏离本专业研究。
虽然我们在研究问题时可以采用学科交叉的方法,但前提是必须主次分明,必须是围绕本学科发展,或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一定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的选题。
例如,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论文选题为会计和税务的学科交叉,但是论题论到最后反而变成了解决税务方面的问题,这样偏离议题的选题最终也是无法通过答辩的。
(三)论文排版无秩序。
规范的写作格式是硕士学位论文最基本的要求,答辩组成员在审议学生学位论文时发现,部分学生的硕士论文层次不清、逻辑不通,甚至出现文法错误。
有些语法错误是学生为了通过论文重复率检测而明知故犯的,而另一部分则是由于论文准备时间不充分,临交论文时匆忙准备,没有对论文反复进行修改推敲所致。
像这些章节不分、标点乱用、错别字误用等现象,都说明学生写作态度不够严谨。
二、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控制的对策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控制需要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制度支持,需要研究生导师的大力配合,需要研究生同学的自身努力,三方相互配合才能保证学生学位论文质量,才能真正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撰写常见问题汇总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撰写常见问题汇总学生撰写学位论文时,请参照学院发布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严格按要求撰写和排版。
《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在学院信息化平台首页“常用文件下载”处有下载。
本文将历年来工程硕士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时常见的问题进行汇总,供同学们参考。
1、关于常见版式和格式错误1)一些段字体、字号和行间距不统一;2)每个自然段首行左边空二个汉字空,有的空3个英文字符空,有的空1个汉字空,还有的不空;3)中文论文原则上不允许用加黑字,加黑字体原则上在英文中应用。
标题的黑体不是宋体或其他什么字体的加黑,而是直接用黑体字;4)除第一章节外,每章节最后须有“本章小结”;5)除第一章节需以奇数页开始排序外,以后章节按顺序排序,第二章以后的章节开篇不必刻意排在奇数页(不留空白页);6)论文排版中不可有大量留白,每页留白最多1~2行,如遇因图表原因排版造成留白,请做调整。
例如:表格过大可分页排版,跨页表格注意在表格上写上续表头(续表*.*);如遇文字和图之间造成留白,可调整图的大小,或调整文字与图的先后排版关系;如遇不可调整的,请增加文字加以弥补;7)致谢部分请带着感情写,不要一味照搬模板形式生搬硬套,使之成为千篇一律的文字。
2、图、表、观点和他人文字的引用问题引用别人的东西必须给出其来源,一般在图表标题的后面括号中给出。
原则上引用别人的图表,也应该自己重画和写,以保证论文文字的统一。
同样,正文中引用别人的观点也要给出出处。
3、关于图表编号和标题的位置1)表的编号和标题在其上面,图的在其下面;2)图表分别编号,原则上是章号加在该章的序号,例如:图3-1或3.11等,但是,不能没有编号;3)图表(含标题)上下均留一空行!4)表中的文字原则上小于正文半个字号,除非表内容文字非常少;5)图和表(含标题)都要居中,有居中操作按钮,即二边留白一定要对称;如果表的内容不多、图不大的话,图和表的左右二边留白最好统一确定为二个汉字空;6)如果图表引用他人的,其体例为“图2-3 组织结构图(来源于XXX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几年来,笔者多次参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与答辩,发现经过三年的学习,研究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感到不少研究生在论文写作中有着相似的困难和问题。
一、当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中的常见问题(一)开题报告中的形式主义论文开题是研究生学习与研究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它决定着研究的实施、方向和结果。
有些研究生在开题中就存在选题、方法等问题,如果没有真正解决,就会使开题中的问题在后续研究中继续存在并导致严重的后果。
目前研究生的开题报告粗看起来范式合理、头头是道,但潜伏着某些不能忽视的问题。
1.研究问题中的问题研究问题的提出是整个研究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环节。
对于某些硕士生来说,常有下列不足:(1)缺少问题性。
缺少问题性是指有的选题并未能显示出研究者对某一事物的真正质疑和兴趣点,没有理论上或实践中的困惑与认知冲突。
如“幼儿同伴合作策略的研究”,其缘由是“提高同伴合作能力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适宜的合作策略对幼儿合作能力的提高很有必要”。
显而易见,这些正确的话语构不成研究需要,难以产生研究思路。
这种研究中的“无病呻吟”并不少见,其内在的原因大抵是研究者心中没有形成个人化的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因而也会缺乏方向和激情。
具有问题性的问题使研究更具意义和需要,是推动研究不断深入的内在动力。
(2)问题笼统模糊。
问题明确具体,应是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重要特质。
有的研究生在开题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只是一个方向、一个领域、一个主题,如“本研究拟对幼儿园大班社会退缩幼儿的同伴关系现状进行实证研究。
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教育对策”。
这里的“同伴关系现状”是很笼统模糊的,在这种状态下研究就无从下手。
当然在开始的时候,研究者头脑里的问题可能只是一个方向、一个主题,但接下来就要逐渐产生并聚焦问题,明确自己要研究的主题及主题之下的待研究子问题。
也可以说,子问题的清晰和合理是研究问题是否明确、具体的重要标志,它具有指导研究进程的功能和作用。
(3)缺少视角和深度。
在检视某一个研究是不是有深度或有创意时,往往要看研究者能否把这一个问题与一个很重要的、很有深度的背景问题建立起有机联系,由此体现出某问题研究的意义及其独特价值。
发现有的研究生开题中提交的选题孤立、表面化,没有深入思考也没有理论根基。
如某研究生记录教师提问的次数、频率、候答时间,但问他为什么记录这些,他则说不清楚。
此类情况显示这些研究或行动缺少灵魂和统率,缺少视角和深度。
原因可能是真硕士学位论文常见问题探析魏明霞摘要: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中遇到的困难有一定的共性,较为普遍的问题是:开题报告中的形式主义,研究方法的合理性与结果可靠性问题,论文语言表达问题。
造成这些问题的直接原因是研究生理论的准备较差和基本研究经验缺乏。
与之相适宜的教学方式为:开放型的问题式教学法,讲述与半结构式讨论相结合,循序渐进培养基本功,导师的严格要求与支持。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理论准备性;学位论文;研究生教育作者简介:魏明霞,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开封475004。
正的问题没有形成,对于所要研究的事物的本质意义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理解。
2.冗余的概念圈核心概念是否明确、恰当、合理,影响研究的方向和成效。
现在研究生的问题是绕圈子,概念显得纷繁冗余。
如某研究生探究的是“绘画教育活动中教师控制性语言研究”,其中“控制”自然是核心概念。
该生首先从辞源学意义上指出,控制有“驾驭和支配”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又从管理学、心理学、工程学、控制论中界定,进行相关概念的辨析。
如控制与管理、控制与限制、控制与指导,“控制”是褒义词、贬义词还是中性词等繁杂辨析,到头来什么是“教师的控制性语言”则没有说明白,甚至难以形成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义。
这种写作是当今文风的一种不良习气,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似乎名词概念愈多越有学术气氛。
然而,真正的概念明晰需要的恰恰相反,要理解深邃,回到基本,使复杂问题简约化。
3.文献综述中的资料堆积文献综述表明的是研究者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并又开拓出了自己的研究空间。
在阅读学位论文中发现,有些综述内容太繁太多,但是大部分是与研究多少沾点边但又无直接相关的历史资料或名人观点堆积,而不是当下研究者所要研究的那个问题的研究综述。
另外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材料罗列多、分析概括少,很难看出研究者个人对已有研究的认识、评价和个人的观点倾向。
4.理论基础的多元庞杂当今的硕士生学位论文中都有一个篇幅巨大的“理论基础”,如果我们问:“这些理论如何成为你的研究的理论基础了呢?”可能不少同学并不能给予一个明确的、自信的回答。
分析诸多论文中理论基础与其研究的联系,发现有下列问题:①所罗列的理论是与许多研究都有点关系的一般理论,缺乏的是与该研究有关系的相适宜的、有针对性的理论。
②堆积庞杂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理论。
如皮亚杰建构理论、斯金纳学习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等,文中对某些相互冲突的理论缺少分析和评价。
③缺少研究者自己的理论假设。
对于他人的理论似乎是借来装裱门面,没有合理的吸收与借鉴,也没有形成自己关于某一问题的基本理念和评价。
这种理论上的夹生状态是研究和讨论、解释难以深刻的重要原因。
5.选题意义的概念化有的选题在阐述研究意义时,总是泛泛而论,所谈及的研究意义是教科书里所说的一般意义,而不是研究生的那个具体问题研究的意义,这时作为研究者似乎消失了。
究其原因,可能是研究生压根就没有搞明白关于此问题的意义。
这也和问题的提出有关,如果提出的“问题”是一个自己发现的、实实在在的、具体的真问题,研究的特殊意义就会应运而生。
(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问题1.行为观察缺乏操作性定义有的学生用量化方法研究幼儿教师的批评行为,文中对批评的定义是:“幼儿教师对幼儿行为的否定性评价”。
这个定义中的“否定性”很难说清,而且每个人的理解都会不同。
可以说,观察的前提就不符合要求。
观察方法作为一种具体的技术手段,在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方式中都可以运用。
但通常需要明确所要观察的行为的操作定义,“就是把必须观察和测定的行为或活动给予详细的说明、规定,确定一个行为或现象的观察和测量记录的客观标准”[1]。
如果没有某核心概念的操作性定义,主观臆断便会大量产生,在此基础上任何“量”的描述和统计都不可信。
这类研究方法上的问题属于低级错误,是学术研究所不能允许的。
2.实验的低可信度与过分推论实验研究的特点在于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的心理现象的恒定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如有位研究生所做的研究是“High/Scope课程模式对农村幼儿社会适应行为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主要做法是对教师进行阅读有关活动手册和讨论的培训。
4个月后,该研究生发现:High/Scope课程与我国农村现行幼儿园课程在促进幼儿社会适应行为发展上有显著性差异。
粗看起来这个过程似乎符合实验法形式上的逻辑,但种种现实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极有可能造成自变量污染。
即便是本研究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体现了High/Scope课程模式的精神,但仅仅4个月的时间就会造成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显著差异,这是很难使人信服的。
儿童发展的机制是十分复杂的。
“对不同幼儿园课程或教育方案与幼儿行为和发展关系的比较研究多采用相关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对一些影响研究结论的条件难以控制,因而常使研究者难以分辨研究结果与各种变量和条件之间的真正联系。
”[2]当我们去研究某一课程模式优于或劣于另外的课程模式时,必须十分谨慎,不能只注意技术,而忽略其合理性,不能只见方法,不见思想。
“研究设计”、“结论”固然重要,但设计是否合理、结论是否可靠更为重要。
3.浅表性访谈近些年来质的研究兴盛起来,访谈成为常用的方法。
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访谈表面化,如有的同学觉得举个例子并加以解释就成了案例分析,甚至认为是在进行质的研究,这是一种误解。
如一位研究生研究的是大班幼儿自我概念的特点。
研究者:你很会荡秋千吗?幼儿(男):是的,我荡的可高啦。
研究者:那你在高处时害怕吗?幼儿(男):不害怕,妈妈说我是男孩子,要勇敢。
研究者据此认为:“这说明幼儿已经能够根据社会上对性别角色的要求来确认自己,即进行性别角色的认同。
”这种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仅仅根据这两句简单的对话并不能够得出幼儿已经对“自我性别角色认同”的结论。
硕士研究生撰写论文的主要发展价值在于,在研究过程中经受科研训练。
可以说过程重于结果,结论可重可轻,创意可大可小,但必须坚守的是科研规范与科学精神,以及对这种精神的意识和自觉。
而关注方法的合理与结果的可靠正是通向这种境界的必由之路。
(三)论文研究中常见的语言表达问题学术论文的语言应该具有平实、准确、逻辑性强等特点,但从审阅的论文中可发现某些硕士学位论文有下列语言表达问题。
1.逻辑性较差逻辑性差是一种总体感觉,可能表现在整体结构、推理、关系等各个层面,也会表现在不经意的一句话或某个概念上。
有的论文标题混乱,层次不合理,有的内容表达缺少限定或不准确,对出现的抽象名词不予解释,这些都属于逻辑性差的表现。
2.模糊引用研究生一进校,指导教师一般都很注意培养学生的科研规范,特别是提醒他们在论文写作中引文要有出处。
但在审阅论文中仍不断发现,研究中的许多说法有失规范,如“心理学认为”,“众多研究表明”、“国内外学者指出”,这些看似有所说明,但模糊笼统的说法让人感受到学习者不负责任的态度。
还有的同学在论文中大段大段地自然链接他人的观点,虽然加上了引号、注释,其实是变相抄袭,也是论文之大忌。
3.雾里看花现在读某些硕士生、博士生的论文,有时会觉得很深奥,看不懂或似懂非懂,犹如雾里看花,不明不白。
常见很多抽象词汇的链接和堆积,很难唤起常人经验的支持,不能理解。
另外,现在很多论文都是千人一面,空、泛、虚,缺少个人的思考,没有个人的语言。
我们从小没有养成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乃至终生写东西都离不开“参考文献”,这种情况是要改一改了。
4.轻言“研究”研究生如何定位、如何表达自己的研究及其意义,是涉及研究生自我意识及研究者涵养的问题。
笔者不止一次看过类似这样口吻的表达:“作为一个教育理论的研究者”,“作为一个研究者……”,“通过我的研究……”,“众所周知”,“我认为……”等等话语,当这些话语缺乏内容支持时,使人想到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比如有同学指出自己的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国内的研究内容,为……提供可靠而有价值的科学依据”,“在实践上,……提供可行性建议,促进……更适应我国农村幼儿发展的课程模式”。
如此话语,如此轻松,如此超载,大抵是研究生初写论文必经的过程。
经过一段时间,他们就会变得“不敢随便开口”,从某种意义上看,对学术的矜持也是一种进步。
记得有学者写纪念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的文章,曾谈到他的谦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