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合集下载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5、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 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 是完全可防可治的。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 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成人也可以被感染。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 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 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 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 避免传染给孩子。
三.手足口病的治疗。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 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 不会留下后遗症, 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和治愈情况看, 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 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多数可以痊愈。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xx村卫生室
活动形式:手足口病健康教育讲座
活动主题: “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多通风、晒衣被”
组织者: xx村卫生室
接受健康教育人员类别: 广大农村居民
接受健康教育人数: 78人
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种类及数量: 169份
活动内容:
一、 手足口病的症状。手足口病一般全年均有发生, 5—7月为高发期。一般症状较轻, 大多数患者发病时, 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 一般在39℃以下, 然后在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 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 疼痛明显。斑丘疹和疱疹表现四不像:不象药疹, 不象虫咬, 不象牙龈疱疹, 不象水痘。皮疹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痕。多数经对症处理后, 可在7-10天内康复。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和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活动总结评价:
通过这次培训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鉴别能力, 达到了手足口病病例的早期发现、正确诊断、早报告、早隔离、及时治疗以及疫点消毒处理的目的。

《预防手足口病》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3篇

《预防手足口病》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3篇

《预防手足口病》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3篇《预防手足口病》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3篇手足口病是现在儿童常见的易发的一种流行性的疾病,它流行性很高,发病性高,有一定的潜伏期,很难预防。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关于《预防手足口病》的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预防手足口病》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活动重难点: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措施。

活动准备:手足口病例图。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每天老师都会给你们量体温、检查小手和嘴巴,谁知道这是为什么?(请幼儿讲述)二、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1、看来小朋友们对手足口病都已经有所了解,那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状呢?(幼儿讨论)得出结论:症状:潜伏期2—5天,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很疼。

还会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病重的会并发脑炎、心肌炎、肺炎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时要赶快告诉老师和大人,及时就医。

2、请幼儿观看手足口病例图片。

(加深幼儿对手足口的认识)3、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病菌是怎么传播的呢?(幼儿讨论)小结: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传播:一是人群密切接触;二是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通过空气传播;三是引用或吃了被病人污染的水、食物。

过粪、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我们在接触都会得病。

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

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

三、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幼儿讨论)小结:预防措施:(1)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2)早上入园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手法)、勤剪指甲、勤洗澡。

八甲口卫生院手足口病讲座活动记录表 (1)

八甲口卫生院手足口病讲座活动记录表 (1)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填表人(签字):杨玉清负责人(签字):王素红填表时间:2015年4月20日通知各位儿童家长们:为提高农村居民了解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基本掌握了个人预防措施,预防手足口病常用的消毒方法,婴幼儿(特别是5岁以下)肠道传染病预防要点。

我院决定在你学校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现通知如下:时间:2015年4月15日9:00-11:30地点:上孔学校讲座内容: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授课人:成早平参加人员:儿童家长和幼儿班学生八甲口卫生院2015年4月12日手足口病健康教育讲座材料主讲人:成早平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

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个人预防措施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

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

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手足口病班会活动记录(3篇)

手足口病班会活动记录(3篇)

第1篇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活动地点:五年级一班教室活动主题:预防手足口病,健康快乐成长参与人员:五年级一班全体师生活动记录人:班主任张老师一、活动背景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回暖,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也随之增加。

为了提高学生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增强预防意识,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五年级一班于2023年4月15日开展了“预防手足口病,健康快乐成长”的主题班会活动。

二、活动流程1. 活动准备- 班主任张老师提前收集了关于手足口病的相关资料,包括病因、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 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了生动形象的手足口病宣传PPT。

- 准备了相关的教学工具和防护用品,如消毒液、口罩等。

2. 活动开始- 主持人开场:班主任张老师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目的和意义,强调了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性。

- 播放宣传视频:播放了关于手足口病的科普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手足口病的危害。

- 专家讲解:邀请校医为学生详细讲解手足口病的病因、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 互动问答:组织学生进行互动问答,加深学生对手足口病的认识。

例如:- 学生A:“手足口病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校医:“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如接触患者的水疱液、唾液、粪便等。

”- 学生B:“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校医:“手足口病的常见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口腔疱疹等。

”3. 实践活动- 制作手抄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关于预防手足口病的手抄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 模拟消毒过程:让学生模拟消毒过程,了解如何正确使用消毒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4. 活动总结- 班主任张老师对本次班会活动进行了总结,强调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了自己在班会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三、活动效果通过本次班会活动,学生们对手足口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增强了预防意识。

以下是活动的一些效果:1. 提高了学生的健康意识:学生们认识到手足口病的危害,明白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咨询活动记录表

咨询活动记录表
共卫生办公室组织人员,于4月13日在 小天鹅幼儿园进行了手足口病、水痘防治知识讲座及现场咨询,本次活动 得到了幼儿园的大力支持,使得本次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讨论不断,通过 本次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幼儿园以及家长认识及了解了手足口病的危 害,提高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
存档材料请附后 书面材料□照片材料□印刷材料□影音材料□签到表□其他材料□ 填表人(签字): 填表时间:2017.4.14 负责人签字:
健康教育宣传咨询活动记录表
宣传咨询活动时间:2017.4.13 活动形式:定点宣传、咨询 活动主题: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 组织者:共公卫生办公室 接受健康教育人员类别:辖区内居民 接受健康教育人数:100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发放种类及人数: 宣传咨询活动内容: 1、举办手足口病专题知识进座 2、校医现场咨询 3、84消毒液配兑现场操作 100 活动地点:横水中心幼儿园

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

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

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一、入院前健康教育手足口病是由引起的一种急性。

多于10岁以下的婴幼儿,以手、足、及肛周等部位黏膜的皮疹、、为典型表现。

少数患者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脑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夏秋季节多发,主要经粪-口途经。

其次呼吸道飞沫传播。

本染性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及患者的黏膜疱疹液中的大量病毒,接触被这些物污染的手、毛巾、餐具、玩具、奶具、床上用品等均可本病,其中污染的手是传播中的关键媒介。

在工作中我们制订了全程健康教育指导。

二、住院健康教育. 1、指导本病婴幼儿多发,传染性强。

防护,必要时戴口罩。

病室要定时通风换气,避免着凉。

患儿、咳痰要用纸巾轻捂住口鼻。

用过的纸巾,应放在有污染标志的垃圾袋中。

患儿用过的餐具、玩具、奶具、毛巾及内衣等需要消毒。

患儿吃剩的食品,家长用。

在处理污染物排泄物后,手要浸泡,,手卫生。

2 生活护理指导重点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患儿要鼓励多饮水,给予。

保持内衣、床单、被褥,,柔软。

经常更换,为患儿剪,防止抓破皮疹。

臀部有皮疹患儿,每次便后及时清理大,及时清洗臀部,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手足部疱疹要少接触水,破溃者可涂或者医用消毒液,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加强口腔护理,每次进食,嘱患儿家属用温水或漱口,婴幼儿喂少许水,保持口腔清洁,口腔内疱疹溃疡患者,取或开喉剑喷撒口腔患处,以消炎止痛,促进溃疡愈合。

3、皮肤护理保持皮肤,穿着柔软宽松的衣裤,每天用温水洗澡并更衣。

患儿手足有疱疹,搔抓易引起继发感染,一旦疱疹抓破,疱浆液会引起病毒散播,因此要剪短患儿,避免患儿搔抓有疱疹的皮肤。

足底疱疹较多的患儿,要减少走动。

臀部有皮疹的患儿要勤换尿布,及时清理大,保持臀部皮肤清洁。

指导家属给患儿洗澡时动作轻柔,勿反复擦洗疱疹部位的皮肤。

4、口腔护理患儿口腔有不同程度的疱疹,加强口腔护理,可减轻疼痛,促进疱疹愈合,预防继发感染。

口腔疱疹少者,年长患儿鼓励多喝水,进食用温水漱口;婴幼儿喂奶后少量多次喂水,保持口腔清洁。

疾病预防宣传教育活动记录表

疾病预防宣传教育活动记录表
(2)冬季预防流行性感冒得最佳方法就是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做好这项工作比注射流行性感冒疫苗更有效。
(3)勤洗手:研究结果表明,感冒病毒在手上能存活70个小时。感冒患者在擤鼻涕、挖鼻孔时会将病毒沾在手上,健康人若与患者握手或在公共场所接触了患者触摸过得物品,手上就会带有感冒病毒。所以勤洗手十分关键。
(4)勤换牙刷:人们每天都要使用牙刷,如果上面带有病毒,则容易反复感染;另外,牙刷常处于潮湿状态,病原体易滋生繁殖,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极少数患儿患手足口病后会伴有较为严重得合并症,如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弛缓性麻痹、心肌炎等,这类患儿大多持续高热,病情发展迅速,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多在发病后3—5天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并可引起死亡。
3、手足口病就是如何在人群中传播得?
答: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得肠道病手足口病得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得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得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得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与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就是造成传播得原因之一。
4、在学校、幼托机构内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得孩子,应该怎么办?
一旦发现有发热皮疹等不适症状得患儿后要由疫情报告人作进一步排查一旦怀疑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立即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农村学校向乡镇卫生院防保组报告同时向属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报告并立即通知患儿家长及时送医院进行诊治
疾病预防宣传教育活动记录
主题
冬季传染病防控讲座
时间
2012年9月
参加对象
1——9年级

手足口病患者健康教育记录单

手足口病患者健康教育记录单
1、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2、做好晨间检查,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3、对被污染过的日常用品、食具等应消毒处理,患儿粪便极其他排泄物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被褥、玩具、毛巾等要在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4、在传染病流行时,应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罗山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患者健康教育记录
会议时间:2019年8月15
地 点
203病房
主持人:
会议主题:手足口病的预防
记录人:
参加人员签名:
患者及家属签名:
会议内容:手足口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常拌咽痛。发热一至二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变为溃疡。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5、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还要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病人意见及建议(手写记录):
改进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成人也可以被感染。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三.手足口病的治疗。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和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x村卫生室
活动形式:手足口病健康教育讲座
活动主题:“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多通风、晒衣被”
组织者:xx村卫生室
接受健康教育人员类别:广大农村居民
接受健康教育人数:78人
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种类及数量:169份
活动内容:
一、手足口病的症状。手足口病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一般在39℃以下,然后在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斑丘疹和疱疹表现四不像:不象药疹,不象虫咬,不象牙龈疱疹,不象水痘。皮疹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痕。多数经对症处理后,可在7-10天内康复。
二、手足口病的传播的方式
1、通过接触病人的粪便、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2、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感染;
3、咽喉分泌物、唾液、呼吸道分泌物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
4、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活动总结评价:
通过这次培训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鉴别能力,达到了手足口病病例的早期发现、正确诊断、早报告、早隔离、及时治疗以及疫点消毒处理的目的。
存档材料请附后
√书面材料√图片材料√印刷材料□影音材料√签到表□其他材料
填表人(签字):xxx负责人(签字):xxx
填表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