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文献综述2
《第三方物流企业评价研究的文献综述2800字》

第三方物流企业评价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1第三方物流相关环节自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后,伴随国际经济日趋一体化,中国内部各大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形势也愈发严峻。
当代企业需要适应现如今的经济发展大环境,就应当从调整成本、改善服务、提高商品质量等多方面入手进行调整。
在严酷的竞争环境下,供应链管理是第三方物流当前需要着重关心的版块。
第三方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路径之一,在整个供应链的经营管理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许传久[1]认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电子商务大环境中应当着重于完善自身的基础设备,强化与供货商的合作力度,积极建设信息平台建设,维护基础设施,培养优秀人才储配,保证在现当代可以增强其发展水平,为网络平台提供良好的服务。
孟一君[2]提出随着近年来我国合约物流企业发展速度近几年来连续提升,财经报表吸引社会投来大量关注度,供应链运输成为第三方物流选择发展的主要运营项目,市场发展空间持续走高。
而企业的主要经营方向原本需要拆分给物流运营的部分可以全权外包至第三方物流工作项目中,其主要人力物力可以投入到核心业务运营中去,在降低风险同时节约了成本,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JannéMats与Rudberg Martin[3]认为第三方物流安排在城市建设项目中正成为一种常态。
然而,业界对第三方物流安排带来的影响仍感担忧。
因此需要探讨在施工中采用物流安排可以实现的效果,包括可能的效益、关注点以及对成本要素的影响,在物流绩效和项目绩效方面实现积极的效果,这些效果主要挑战所有供应链管理人员的对话,以达到更高的SCM成熟度水平。
Issam Laguir and Rébecca Stekelorum and Jamal El Baze[4]则在论述中提到了主动环境战略。
主动环境战略取向对环境绩效的积极影响取决于动员的供应链管理实践类型。
更具体地说,本研究通过配送运输、仓储和绿色建筑、逆向物流三个主要供应链管理实践,揭示了环境绩效受到生态效率和生态品牌导向的正向影响。
企业第三方物流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第三方物流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推荐文章民营企业第三方物流论文热度:烟草物流工作心得体会热度:物流专业暑期实习报告热度:物流个人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热度:快递物流公司员工服务管理规定热度:引用参考文献是在企业第三方物流论文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企业第三方物流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企业第三方物流论文参考文献(一)[1]海燕,李宗平.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0,8(6):311-314.[2]孙焰.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建模理论及算法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3]孙文霞,魏连雨.区域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的综合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报,2008,6(10):73-75.[4]彭秀兰,毛磊等.物流运筹方法与工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封燕子,梁志富等.城市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2010,10(6):27.[6]孙会君,高自友.一类有竞争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2,8(4):54~57.[7]丁浩,李电生.城市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的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4,4(21):50~52.[8]吴桂芳.物流配送中心中心选址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J].物流科技2009,10(5):16.[9]孙焰,李云峰.物流中心选址的两阶段法研究[J].物流科技,2006,7(29):41~44.[10]丁立群,李永周.基于模糊评价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以武汉中铁一通物流公司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3(12):4-9.[11]肖孜,马林.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问题研究——以国美为例[J].物流技术,2008,8(9):21-23.[12]臧红.基于定性定量方法的企业区域性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J].物流技术,2009,3(5):5-8.[13]杨赟.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J].物流采购与研究,2006,9(7):31-33[14]吴巧云,王家全,王耀军等.供应链环境下配送中心选址问题[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8(23):19-20.[15]林强.物流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6]陈丽.需求量预测的企业分销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研究[J].物流科技,2009,5(4):23-25.[17]丁小东,姚志刚,程高.LINGO语言与0-1混合整数规划选址模型的再结合[J].物流技术,2009,8(10):72-75.[18]林立千.设施规划与物流中心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9]鲁晓春,詹和生.关于配送中心重心法选址的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0,24(10):108-110.[20]覃运梅.物流配送中心动态选址问题[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12):24-26.企业第三方物流论文参考文献(二)[1]张艳霞,霍震.配送中心选址的模糊方法研究[J].物流技术,2002,3(3):20-22.[2]黄斌.Hopfidd人工神经网络在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优化中的应川[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技术,2003,12(3):24-29.[3]胡刚,王淑琴,李铁柱,朱中.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报,2002,12(6):172-176.[4]孙会君,高自友.考虑路线安排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双层规划模及求解筧法[J].中国公路学报,2003,6(2):115-119.[5]蒋忠中,汪定伟.B2C屯子商务中配送中心选址优化的模型与算法[J].控制与决策,2005,20(10):125-128.[11]徐杰,田源等.物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案例[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1,18(10):16-18.[6]王燕,蒋笑梅.配送中心全程规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7]王转,程国全.配送中心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8]周凌云,赵钢.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9]许恒勤,成晓钧.物流系统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0]董维忠.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1]高举红.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2]杜文.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3]赵小柠.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14]谢金星,薛毅.优化建模UNDO/LINGO软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企业第三方物流论文参考文献(三)[1]黄林山. 基于本土化第四方物流平台的整合模型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07:157-158+142.[2]胡迪. 基于整合决策模型的第四方物流供应链资源整合优化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14,27:44-46.[3]李勇. 跨境电子商务对广州发展现代物流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 经营管理者,2015,02:301.[4]何黎明. 2014 年我国物流业发展回顾与 2015 年展望[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15,03:24-28.[5]徐岚清. 建立村镇物流服务网点的可行性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3:130-131.[6]赵萍. 阿里巴巴开启农村电商“大战”[J]. 决策,2014,12:68-69.[7]焦瑞,余晓琼. 我国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11,21:13202-13204.[8]胡建波. 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的竞争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3.[9]吕建志. 互联网金融研究[D].广西大学,2014.[10]吕永攀,刘开军. 基于 4PL 整合的逆向物流管理模式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07:71-73+27.[11]黄昌数. 邮政电子商务速递对接阿里巴巴[J]. 中国邮政,2008,03:36-37.[12]孟丹丹. 第三方物流资源整合能力评价与供应链管理运作模式选择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13]王同聚. 基于电子商务的邮政快递物流资源整合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14]李弘. 农资邮政物流网络的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与配置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15]钱文强. 山东邮政农村物流业务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2.。
【文献综述】低碳时代第三方物流企业优化发展研究

文献综述物流管理低碳时代第三方物流企业优化发展研究一、引言Professor Martin Christopher(1992)提出未来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当产品生产达到规模水平、销售量提高到一定程度,生产和销售领域压缩成本的可能性已很小,这时人们发现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物流成本占据的比例相当的大,企业要想获利,就要压缩物流成本,人们称之为“第三利润源”。
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P. 德鲁克曾指出:“在10 年至15 年之内,任何企业内只做后台支持而不创造营业额的工作都应该外包出去。
任何不提高向高级发展的机会和活动、业务也应该采取外包形式。
”企业寻求利润的增加,纷纷将不是核心竞争力的物流活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第三方物流在这样激励竞争的情况下得以蓬勃发展。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已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低碳革命和哥本哈根环境大会对绿色环保官方倡导,使得低碳物流兴起,我国“两会”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趋势。
绿色供应链运营的目标是资源的最优配置、增进福利以及实现与环境相容,三者相互协调、相互关联。
因此,在低碳的情况下发展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是必然的趋势。
二、主题1.低碳内涵低碳经济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发展低碳经济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随着大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全球气候变暖,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对环境造成的伤害,国家已经对环境保护引起了强烈重视,2010年8月,发改委确定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8市开展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的试点工作。
第三方物流研究综述

对接机制。
第二,为提升企业的合作积极性,民办高校应当多听取企业的诉求,与企业商讨如何进行技术研发合作,从而深化合作。
第三,民办高校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就应当与合作单位做好对接,把它们的用人标准和相关岗位要求考虑在内,开设符合合作单位用人需求的课程。
第四,民办高校还可以与合作单位协商,由合作单位推荐优秀人才到高校来开设讲座或者担任创业与就业指导教师。
四、结语:综上所述,创业与就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就业能力。
民办高校应当确定创业与就业教育的目标,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提高师资水平,深化校企合作,做好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的服务工作,才能有助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作者单位:山东现代学院工学院)基金项目:2020年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与引导对策研究(项目编号:M2020215);2021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一带一路”环境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101282010);2021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产学合作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2102417017)。
引用出处[1]谢凌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4):175-177.[2]朱高明.大学生创新创业及就业能力培养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0(24):209-210.[3]熊苗.探究高就业压力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J].公关世界,2021(24):66-67.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物流模式的改变成为企业降低成本及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三方物流服务在物流服务中,有着很多方面的优越性。
第三方物流业必将成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
1、概念“第三方物流”(T h i r d-p a r t y l o g i s t i c s,简称T P L或3P L)一词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盛行,最早提出是在1988年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的一项顾客服务调查中,这种新思维被纳入到顾客服务职能中,被描述为“物流服务提供者”。
企业第三方物流毕业论文参考文献(2)

企业第三方物流毕业论文参考文献(2)企业第三方物流论文篇1浅谈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成本控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已经成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我国的物流业正在快速发展,但是物流成本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甚多,因此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有待提高。
在市场接近饱和、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只能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来提高经济效益。
仓储是物流的两大支柱之一,仓储活动是物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仓储成本也占企业总成本中相当大的比例。
在物流成本构成中,相对来说,仓储成本是比较容易调整和降低的。
因此,重视仓储成本、加大仓储成本的控制研究,是企业降低物流成本行之有效的方法。
1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成本构成1.1直接材料直接材料是指在物流仓储活动中直接消耗的材料。
第三方物流企业中的直接材料一般是指数量比较容易计算,最后分到具体服务对象中去的一些辅助性材料。
最主要的包括托盘、货架、包装工具,标签、条形码、纸张等。
1.2直接人工直接人工是指在为物流客户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
在第三方物流仓储成本中,人力主要包括库管员、装卸搬运工、制单员及仓储管理中涉及的相关管理人员等。
1.3间接费用在物流成本构成中,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以外的费用统称为间接费用。
比如在仓储作业中,用在与仓储作业过程中有关的操作人员或管理人员的费用是直接人工费用,作业过程中的设施设备折旧费、电力消耗费是直接材料费,而整个过程中除去这两部分的费用剩下的称为间接费用。
2造成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成本高的原因2.1仓储管理没有得到企业的重视很多物流企业忽视仓储管理,在对仓储人员的管理上随意性严重,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和流程,权责不对等,没有规范仓储作业流程,因此员工之间配合不够默契,甚至出现冲突、矛盾,导致作业效率不高,间接影响了仓储成本。
2.2仓库布局设计不合理货物的特点、仓库的储存规模、进出库的频率都决定着仓库的利用率,而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在设计仓库布局时比较简单,没有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因此空间的利用率比较低。
文献翻译第三方物流文献综述

文献翻译第三方物流文献综述第三方物流:文献综述Alessandra Marasco摘要近年来,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TPL)引起了许多学者的重视研究。
虽然出现了很多关于这个研究领域的论文,但是对第三方物流进行综合研究的科学文献还是比较少的。
本文对关于第三方物流的文献现状进行一个调查研究,获取关于第三方物流的文献综述。
从1989年至2006年共有152文献,发表于33家著名的国际期刊,分别为内容和方法上的相关问题,希望基于这个文献综述,能对未来第三方物流的研究发展提出好的建议和帮助。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组织关系;文献综述1.简介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TPL),也称为物流外包(例如Knemeyer,2003;Maltz and Ellram,1997;Razzaque and Sheng, 1998等等),已经获得了大部分物流学者的关注,从而导致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写作日益广泛普遍。
最近的几项研究表明,物流学者对TPL的研究积极性提高,各行业公司的部分甚至全部部门越来越多的管理使用第三方供应商来促使其物流业务稳步增长。
(例如.Lieb and Bentz, 2004, 2005a; Lieb and Miller, 2002;Lieb and Randall, 1999a等等).尽管现在有很多关于这个研究领域的文献,但是对第三方物流进行综合研究的科学文献数量还是比有限的。
Razzaque and Sheng 在1998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物流外包文学文献综述,从期刊杂志和其他出版物搜集了一些突出重要的研究成果。
Skjoett-Larsen et al. 在2003年提出了第三方物流研究概述,树立了北欧学校关于第三方物流的研究方法、推理方法或总结经验的鲜明特色,他们的综述总体上强调了北欧的第三方物流的研究对国际研究过程做出的贡献。
物流外包及第三方物流文献综述

物流外包及第三方物流文献综述随着世界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它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第三方物流这一先进的物流运作模式,由于适应了现代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市场外部条件的变化,逐渐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主流。
我国要发展现代物流,对第三方物流发展战略的研究与探索己成为至关重要的内容。
一、该方向的定义xx物流在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中指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1]。
物流业务外包,即制造企业或销售等企业为集中资源、节省管理费用,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将其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的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3PL)运作。
外包是一种长期的、战略的、相互渗透的、互利互惠的业务委托和合约执行方式[2]。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
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
第三方物流随着物流业发展而发展,是物流专业化的重要形式。
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第三方物流,而且第三方物流的占有率与物流产业的水平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相关性。
西方国家的物流业实证分析证明,独立的第三方物流至少占社会的50%时,物流产业才能形成。
所以,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和体现看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3】。
二、物流在该方向的特殊之处物流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中是降低成本的"第三利润源",是提高服务水平的利器,因此物流理论引入我国后,受到了政府和企业前所未有的关注.作为物流专业化集中表现的第三方物流,首当其冲倍受推崇,迅速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对第三方物流的前景看好,物流成为继IT,金融之后最受追捧的行业之一.企业把物流业务运作包给第三方物流主要有两大驱动力[4].第一,要把资源集中在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上,以使获取最大的投资回报.那些不属于核心能力的功能应被弱化或者外包.第二,事实证明,企业单靠自己的力量降低物流费用存在很大的困难.企业将自己的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获得如下优势.集中主业通过将物流业务外包,企业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将有限的人力,财力集中于核心业务,进行重点研究,发展基本技术,开展出新产品参与世界竞争.现代物流研究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作为其中的一种运作管理模式,第三方物流也必将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技术手段的更新,而不断得以成熟与完善。
第三方物流文献综述

第三方物流文献综述第三方物流文献综述总述:随着世界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它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第三方物流这一先进的物流运作模式,由于适应了现代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市场外部条件的变化,逐渐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主流。
我国要发展现代物流,对第三方物流发展战略的研究与探索己成为至关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物流营销模式;零售网购;客户服务一、第三方物流研究及发展前景第三方物流诞生20多年以来,在过去的10年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第三方物流实质上由供应链的上下游物流需求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利用自有资源,同时整合社会资源,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客户服务高水平、专业化、低成本的物流服务。
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物流服务,其实实质是一种产品及服务产品,进行专业化的运作并且进行有效的服务营销,扩大市场来获取竞争优势。
现代物流研究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作为其中的一种运作管理模式,第三方物流也必将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技术手段的更新,而不断得以成熟与完善。
实现物流活动的高效化、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将是第三方物流所要追求的永恒目标。
二、第三方物流成产经营及营销模式的分析一个客户企业完整的物流体系包括运作层、管理层、规划层三个层面。
运作层的物流服务是最早的物流外包形式,也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物流服务形式。
随着服务层次和项目种类的扩展,传统物流逐步向第三方物流转变,管理层面的物流服务主要指库存控制、物流预测、采购计划等的高级物流服务。
目前规划层主要指的是对物流网络、物流体系的规划设计,包括物流设施选择、仓库配送中心选址。
在利用所有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基础上,提供增值的创新服务。
第三方物流有别于传统的仓储、运输类企业,其营销具有鲜明的特点。
在物流服务的初期,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中心在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水平,不断拓展服务范围,使客户企业建立依赖性,逐步加大信息技术、管理人才的投入,在合作的过程中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方物流文献综述
一.第三方物流研究背景
第三方物流(TPL)概念始于20世纪60年代,源于管理学中的英文单词Outsourcing,又称外包物流,由于物流外包后,物流的提供方与需求方形成一种契约关系,所以第三方物流又称契约物流。
关于第三方物流的一个较为认可的普遍解释为:由供方和需方之外的第三方来管理物流或部分物流作业的一种运作模式。
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将第三方物流定义为:“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物流研究>指出第三方物流主要包括以下六个环节:一是货物配送,即及时准确地将货物送到指定商家和地点;二是连锁经营,过去只限于餐饮、零售,现在则扩大到家电、建材等各个行业,连锁经营的内部物资统一配送;三是包装加工,根据货物的特点和客户的要求进行包装;四是产前产后的服务,包括海关的报关、中介代理、广告参展等;五是仓储运输,运用海空陆的交通系统,保证货物安全地运输和仓储;六是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等电讯工具寻找和联系业务、跟踪服务、业务咨询等。
第三方物流发展前景。
当今社会,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于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在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变得越发明显,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把精力专注于核心竞争力上,把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
在中国,第三方物流处于发展初期,而且呈地域性集中分布,未来市场潜力很大。
推动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首先在于跨国企业正在将更多的业务转向中国,并通过外包他们广泛的物流功能来降低供应链成本;其次是中国公司面临着降低成本而增加了物流外包的需求;最后是政府的激励措施也是刺激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物流以其复杂性与特殊性,成为外包的热门对象,复杂性表现在:物流活动的多样性,包括运输、仓储、包装、分配等;物流管理的复杂性,需要协调物流内部部门的业务利益冲突,又要配合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销售部门或销售商;物流财务统计与成本控制的模糊性等。
特殊性表现在:自营物流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很难实现;一般情况下,物流并非企业核心竞争力,且管理物流需要投入太多精力;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利用自身专业化的物流管理经验,或强大的基础设施,为物流外包企业带来巨大的规模效应和众多增值服务等等。
二.国外第三方物流理论的文献综述
在1988年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的一项顾客服务调查中, 首次提到第三方服务提供者这种新思维被纳入到顾客服务职能中。
在美国的有关有著作中, 将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定义为通过合同的方式确定回报, 承担货主企业全部或者一部分物流活动的企业。
所提供的服务形态可以分为与运营相关的服务, 与管理相关的服务以及两者兼而有之的服务三种类型。
无论哪种形态都必须高于过去的公共运输业者和契约运输业者所提供的服务。
0美国东北大学供应链管理教授Robert C. L ieb ( 1993)认为,TPL 指的是用外部公司去完成传统上由组织内部完成的物流功能(包括全部物流功能或所选择的部分功能)。
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荣誉教授和供应链研究中心主任John Coyle( 1996) 认为TPL 是对单一公司提供全部或部分物流功能的外部供应者; SmiehiLevi等( 2000)认为TPL 就是通过一家外部公司来执行公司的物料管理或产品配销的部分或全部功能。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于2002年10月公布的物流术语是这样解释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将企业的全部或者部分物流运作任务外包给专业物流公司管理经营, 而这些能为顾客提供多元化物流服务的专业公司称之为第三方物流提供商。
它们提供的服务包括运输、仓储、码头装卸、库存管理、包装以及货运代理在内的诸多业务。
国内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的文献综述
在中国,中小企业居多,生产趋向于小批量的货物。
根据陈文若主编.第三方物流(2004)所说第三方物流系统提供一种集成运输模式,它使供应链的小批量库存补给变得更为经济。
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小批量的货物运输(非满载运输)显然是不经济的,但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供应链环境必须小批量采购、小批量运输,这就提高了货物的供应频率,运输频率的增加就要增加运输费用,显然不经济。
第三方物流系统是一种为大多数企业提高运输服务的实体,它为多条供应链提供运输服务,比如,当多家供应商彼此位置相邻时,就可以采用混装运输的办法,把各家供应商的货物依次装在同一辆货车上,实现小批量交货的经济性,这就是第三方物流系统提供联合运输(集成运输模式)的好处。
杨晓雁著(供应链管理)一书中指出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一种基于流程的集成化管理,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客户组成的网链结构,链中的各环节是不能彼此分割的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
作为物流的专业化形式----第三方物流,贯穿整个供应链,连接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企业,是企业间相互合作的纽带。
因此,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陈雅萍在<我国第三方物流的问题及其发展策略初探>(2007)指出资源不能共享,竞争力不强,缺乏信息系统开发能力,物流人才匮乏,现代物流发展所需的制度不健全是造成现有问题的原因。
应该借鉴欧美的成功经验,加大培养物流人才力度,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展适合我国的物流综合代理,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有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