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河北临城黑城乡规划20172035年

《河北省临城县黑城乡规划(2017-2035年)》附件一说明书黑城乡人民政府2018.08目录第一章概况 (4)一、区位概况 (4)二、自然概况 (4)三、历史沿革与文化资源 (4)四、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7)五、乡域社会服务设施 (8)第二章总论 (8)一、规划背景 (8)二、指导思想 (9)三、规划原则 (9)四、规划目标 (10)五、规划依据 (10)六、规划期限与范围 (11)七、相关规划解读 (11)第三章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预测 (15)一、现状人口规模 (15)二、人口变化因素分析 (15)三、乡域总人口预测 (16)第四章乡域总体规划 (17)一、发展环境条件解辨析 (17)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定位 (19)三、乡村体系及乡村职能规划 (21)四、乡域空间管制规划 (26)五、乡域产业发展规划 (27)六、乡域土地利用规划 (29)七、乡域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规划 (32)八、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39)九、防灾减灾规划 (43)十、文物保护规划 (45)第五章乡政府驻地建设规划 (47)一、乡政府驻地现状 (47)二、性质、范围及规模 (50)三、乡政府驻地发展方向分析 (50)五、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56)六、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 (59)七、环境保护规划 (62)八、环卫设施规划 (63)九、综合防灾规划 (64)第六章近期建设规划 (67)一、近期规划原则 (67)二、近期建设规划期限 (67)三、乡政府驻地近期建设规模 (67)四、近期建设项目一览表 (67)第七章乡政府驻地“五线”规划 (68)第八章规划实施与建议 (71)附表:黑城乡政府驻地建设用地平衡表 (72)第一章概况一、区位概况黑城乡位于临城县域东北部,乡人民政府驻地黑城村在县政府驻地北偏西10公里处,辖区总面积102.71平方公里。
北临赞皇县,南与临城镇接壤,西与西竖镇交界,东与鸭鸽营乡、东镇镇相邻。
省道红旗大街从乡域中西部纵向穿过,向北至石家庄市,向南至邢台市;县道苗大线从乡域东侧穿过,向南直达临城城区;乡道临万线从乡域东侧南北向穿过,向南至县城城区,向北至县道苗大线;赵云大道从乡域南侧穿境而过,向西至红旗大街,向东至京港澳柏乡高速口。
城市规划生产实习报告+实习日记(6700字)

3、村庄规划远期到2020年,近期一般为3-5年,并于建制镇(乡)总体规划期限相协调。
4、村庄规划应包括村域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村 设整治规划三部分。
6、村庄建设规划应包括村庄用地布局、基础设施规划、公共建筑安排、景观风貌规划、农宅规划设计五个方面。
7、近期建设整治规划(1)制定村庄近期建设和整治计划,确定项目内容,预测工程量及投资,提出时序安排和村庄整治行动计划表。(2)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合里安排村委会、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卫生室、健身场所、信息服务站、露天剧场和农村超市等的建筑形式和体量色彩,成为地方特色明显、高低错落有致,标志性的村民活动中心建筑群。(3)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农用沼气;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建设生态庭院;提供节能、节地地新型健康住宅设计方案。
说归说做归做,到了地方,还是要规规矩矩的干活~否则还没当上决策者就已经被炒鱿鱼饿肚子了~~~
那边一个小区里,惊奇的发现有个做建筑的是校友师兄~跟他呵呵了那么几句~他告诉我,自从俞正声上台以后,武汉这些年发展的相当的快,对于建筑和规划的人员需求要求量非常大~虽然现在他调任上海市市委书记了,但是他给武汉留下的轻轨之类的活动还在继续~好好学很有前途的~云云……看来人跟人之间的交流真的是非常有必要~~通过跟师兄交流很是学了点东西~呵呵~~
08.16 星期六 晴
星期六也上班不知道是不是设计院的特色,虽然院长没要求我一定要来,但是既然来到这里实习,就要和上班一样,反正在学校里也没什么事做,在这里还可以画图学本领呢~~
今天就是如此……
就这么转了一整天……
想想,今天什么都没干~~~结束了~~
08.19 星期二 晴
今天来了个小区的承包商,要给汉口某小区进行绿地规划,做这个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已经画过好多次了,主任看我能够胜任这个工作,也把我编进了这个项目小组,让我负责在某个方面人手不够的时候去帮助大家,今天我帮着大家画图、输入电子文档、制作效果图~~呵呵~很是忙了一点东西~感觉很充实~有事情做,也是一种幸福~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北省镇、乡和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北省镇、乡和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10.03.17•【字号】冀建村[2010]130号•【施行日期】2010.03.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北省镇、乡和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冀建村〔2010〕130号)各设区市城乡规划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建设)局:为有效指导全省镇、乡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依据国家和我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我厅组织制定了《河北省镇、乡和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执行。
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建议,请及时函告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建设处。
附件:河北省镇、乡和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二○一○年三月十七日附件:河北省镇、乡和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目次1 总则2 县域镇村体系规划2.1 基本要求2.2 镇村体系规划2.3 村庄迁并与中心村确定2.4 县域镇村体系规划成果3 镇规划3.1 基本要求3.2 总体规划3.3 控制性详细规划3.4 修建性详细规划4 乡规划4.1 基本要求4.2 乡域规划4.3 乡政府驻地规划4.4 乡规划成果5 村庄规划5.1 基本要求5.2 村域规划5.3 村庄规划5.4 村庄规划成果6 附则1总则1.0.1 为指导镇、乡和村庄规划,规范规划编制内容和深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导则。
1.0.2 镇、乡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相衔接。
规划期限宜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一般为10-20年,其中近期5年左右。
1.0.3 编制镇、乡和村庄规划必须采用符合规定的勘察、测绘、气象、地震、水文、环境、经济与社会等基础资料。
1.0.4 已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有历史保护价值的镇、村的保护规划,应当依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及其他相关规定编制。
河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的通知

河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建设厅•【公布日期】2006.09.11•【字号】冀建村[2006]425号•【施行日期】2006.09.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河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的通知(冀建村〔2006〕425号)各市规划局、建设局,扩权县(市)规划局、建设局:为指导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依据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我厅制定了《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附件: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二○○六年九月十一日附件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要求,落实省委省政府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总体部署,指导村庄规划的编制,制定本导则。
第二条河北省行政区域范围内村庄,编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应遵循本导则。
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规划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三条村庄规划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基本目标,立足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环境“脏、乱、差”;保护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脉;防止自然灾害、注重村庄安全;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分步实施,防止大拆大建。
第四条编制村庄规划,应符合国家及省有关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以建制镇(乡)总体规划为依据,采用符合规划要求的勘察资料和地形图。
村庄规划远期到2020年,近期一般为3-5年,并与建制镇(乡)总体规划期限相协调。
第二章村庄规划组织与审批第五条村庄规划应以行政村为单位,由乡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
村委会应指定人员参与村庄规划编制过程,并协助做好规划相关工作。
空间上已经连为一体的多个行政村应统一规划。
第六条规划编制人员在进行现状调查,取得相关基础资料后,应采取座谈、走访等多种方式,征求村民对村庄发展的建议。
开平区栗园镇总体规划2022年

开平区栗园镇总体规划2022年《开平区栗园镇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简介一、规划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镇规划标准》、《河北省村镇规划技术规定》、《河北省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及相关技术规范制定本规划。
二、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6年-2030年,其中:近期:2016年-2020年;远期:2021年-2030年。
三、城镇性质x山市中心城区东北部,服务于中心城区,以发展高科技产业、现代农业和湿地旅游为主的近郊型城镇。
四、城镇职能镇区作为全镇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集居住、行政办公、文化教育、商业服务、工业生产等功能于一体,镇区建设按照镇区规划执行;中心村在经济流向、交通联系、社会联系、历史沿承、服务范围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在一定范围内体现较强的辐射力;基层村具有一定的服务设施,能满足本村的基本需求。
五、城镇规模近期(2020年):城镇人口1.9万人,镇域人口4.2万人;远期(2030年):城镇人口2.7万人,镇域人口4.8万人,城镇化率56.25%。
六、建设用地规模到规划期末,村庄人均建设用地150平方米,村庄总建设用地309.36公顷;镇区人均建设用地116.90平方米,镇区总建设用地315.62公顷;镇域内独立工矿用地128.61公顷。
七、规划范围栗园镇镇域范围,包括19个行政村和荆各庄矿及生活区、陡河热电厂及生活区。
镇域总面积28.1平方公里,总人口40746人。
八、镇村体系规划栗园镇镇村体系按镇区——中心村——基层村三级体系设置,其中:第一级:镇区,人口规模为2.7万人;第二级:2个中心村(新五庄村、刘代庄村),人口规模1.05万人;第三级:5个基层村(双庙村、曹沈庄村、栗园村、刘庄村、茅草营村),人口规模为1.07万人。
九、镇域空间结构镇村建设区:镇区、村庄集中生产生活区。
独立工矿区:陡河热电厂和荆各庄矿工业广场。
生态恢复区:采煤塌陷区重度影响区规划为生态恢复区,区内不得进行建设,塌陷深度较小的区域可辟为林地及耕地,塌陷深度较大区可建设湿地公园,水面部分可用于渔业养殖和作为景观水面。
镇总体说明书范本

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 (1)一、现状概况 (1)二、规划依据 (1)三、规划期限 (1)四、规划范围 (1)五、规划指导思想 (2)六、规划原则 (2)七、相关规划协调 (2)第二章镇域规划 (2)一、发展条件分析 (2)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2)三、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3)四、人口发展规模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3)五、镇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 (3)六、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5)七、公共设施规划 (5)第三章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6)一、镇区概况 (6)二、城镇性质 (6)三、人口规模 (6)四、用地规模 (6)五、建设用地规划布局 (6)六、“五线”管制 (6)第四章镇区道路工程规划 (7)一、道路交通现状 (7)二、规划原则 (7)三、对外交通规划 (7)四、镇区道路规划 (7)第五章绿地系统与环境保护规划 (7)一、绿地系统规划 (7)二、景观规划 (7)三、环境保护规划 (8)四、环境卫生规划 (8)五、文物保护规划 (8)第六章防灾减灾规划 (8)一、抗震规划 (8)二、防洪规划 (8)三、消防规划 (8)第七章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8)一、给水工程规划 (8)二、排水工程规划 (9)三、电力工程规划 (10)四、通讯工程规划 (11)五、供热工程规划 (11)六、燃气工程规划 (11)第八章镇区近期建设规划 (12)一、规划原则 (12)二、人口与用地规模 (12)三、近期建设行动计划 (12)四、镇区远景规划 (13)第九章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13)附表用地平衡表 (14)第一章规划背景一、现状概况1、地理位置**镇位于**西部,距**城约12公里,廊沧高速从镇域内穿过。
西与廊坊市大城县毗邻,南同**镇接壤,东与**县城搭界,北同**镇相连,总面积99平方公里。
2、地质、地形**镇地处**西南大陆低平原区,地势较平坦开阔。
距今1.95亿至0.7亿年时(侏罗纪、白垩纪),区域性断陷运动进一步加剧,相继形成了*县隆起和*拗陷,**大部分区域位于沧县隆起带上,该隆起带主要由寒武系、奥陶系地层组成的基底背斜构造。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09.07.06•【字号】冀建规[2009]381号•【施行日期】2009.07.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冀建规〔2009〕381号)各设区市城乡规划局、各规划编制单位:为规范我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内容、深度和成果形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依据《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试行)》确定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制定了《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经省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试行)二○○九年七月六日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试行)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09年6月目录一、总则二、控制单元划分2.1 划分目的2.2 划分原则2.3 划分成果三、现状调研四、控制内容4.1 主导功能和土地使用4.2 道路交通设施规划4.3 市政设施规划4.4 绿地规划4.5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4.6 公共安全设施规划4.7 开发建设用地和开发强度控制4.8 城市设计控制4.9 地下空间利用规划五、规划成果六、附则附图则参考格式(略)一、总则1.0.1 为规范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技术深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试行)》及有关技术规范,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我省城市和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本导则所称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指依据城市和县城总体规划,对城市和县城规划建设用地的主导功能和开发建设控制原则,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的布局和规模,开发用地的主要用途、开发强度、配套设施以及空间环境等作出控制要求的规划。
河北省乡镇空间规划编制导则 pdf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2020年4月目录1总则 (1)1.1 编制目的 (1)1.2 地位作用 (1)1.3 适用范围 (1)1.4 编制原则 (1)1.5 规划范围与层次 (2)1.6 编制主体 (2)1.7 规划期限 (3)2编制程序 (3)2.1 工作方案和团队 (3)2.2 现状调研和底图 (3)2.3 成果编制和论证 (4)2.4 规划审查和批准 (4)3分类指引 (5)3.1 城郊服务型 (5)3.2 工贸带动型 (6)3.3 特色保护型 (7)3.4 资源生态型 (7)3.5 现代农业型 (8)4规划内容 (9)4.1 现状分析与目标定位 (9)4.2 国土空间格局 (9)4.3 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 (12)4.4 居民点体系与产业布局 (13)I4.5 乡镇政府驻地规划 (15)4.6 基础保障体系 (17)4.7 历史文化与景观风貌 (20)4.8 生态修复与国土综合整治 (21)4.9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22)4.10 规划传导与实施 (23)4.11 近期建设 (24)5 成果要求 (24)5.1 规划文本和附件 (24)5.2 规划图件 (25)5.3 数据库 (26)5.4 成果形式 (26)附录 (27)附录1 规划主要依据 (27)附录2 术语和定义 (30)附录3 主要基础资料清单 (31)附录4 国土空间规划用途分类表 (32)附录5 国土空间规划用途分类与“三调”对应表 (41)附录6 规划指标体系表 (44)附录7 规划文本附表 (45)附录8 乡镇政府驻地规划设施配置标准表 (52)附录9 规划文本提纲 (55)附录10 规划图纸名称及内容 (57)II1总则1.1编制目的为适应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求,指导和规范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提高规划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结合河北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1.2地位作用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对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下简称市县规划)的细化落实,是对乡镇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作出的具体安排,是开展乡镇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目录1总则2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要求3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内容4建制镇总体规划成果要求5建制镇总体规划组织编制与审批6附则1 总则1.1为规范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建制镇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保证建制镇总体规划质量,根据国家和河北省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导则。
1.2市、县人民政府驻地以外的建制镇,组织编制建制镇总体规划适用本导则。
城市规划区内的建制镇总体规划应服从所在地城市总体规划,其中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建制镇总体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不再单独编制。
1.3编制建制镇总体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基本目标,坚持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村镇发展战略与目标,促进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4编制建制镇总体规划,应当立足于改善人居环境,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符合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要求;保护历史文化、传统风貌和自然景观,保持地方与民族特色。
1.5编制建制镇总体规划,应当坚持政府组织、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1.6承担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的单位,应当具有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
1.7编制建制镇总体规划,必须采用符合规定的勘察、测量图件和资料。
1.8编制建制镇总体规划,除执行本导则外,还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标准、技术规范以及河北省有关建制镇规划的各项规定。
2 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要求2.1建制镇总体规划包括镇域规划和镇区规划。
2.2建制镇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十至二十年,同时可对城镇的远景发展提出设想。
镇区近期建设规划应在镇区规划基础上编制,期限一般为三至五年,滚动编制,原则上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年限一致。
2.3编制建制镇总体规划,应当先组织编制规划纲要,确定镇域规划、镇区规划的重大原则,统筹考虑影响建制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作为编制规划成果的依据。
2.4镇域规划应当以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为编制依据,从区域角度综合评价城镇发展条件,确定城镇性质、发展目标、村镇体系和村镇建设用地规模,对镇域范围内的工矿企业、村庄居民点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进行整体安排,提出空间管制的原则和措施,指导镇区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
2.5镇区规划应当在镇域规划的基础上,确定镇区发展方向,进行用地-1-布局,提出土地利用要求,集中布置工业企业,形成工业小区,合理配置各项基础设施和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指导镇区近期建设。
2.6镇区近期建设规划应当明确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对近期建设地域内土地利用和建设活动提出控制要求并做出具体安排,达到直接指导建设或工程设计的深度。
2.7编制建制镇总体规划,对涉及城镇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等方面的内容,应当确定为必须严格执行的强制性内容。
2.8历史文化名镇应当编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专项规划。
2.9发展速度较快、规模较大或有特色的建制镇,可根据需要增加专题研究。
2.10规划人员应当做好规划前期准备工作:1.对村镇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现场情况,搜集相关基础资料。
2.采取多种形式,了解有关部门对各项事业的发展设想及存在问题。
3.对前一轮建制镇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评价。
2.11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单位和公众的意见,进行多方案比较,综合得出科学合理方案。
3 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内容3.1 镇域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综合分析镇域的发展条件,提出镇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确定城镇-2-性质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2.明确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和重点,提出空间布局方案,确定各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发展措施。
3.确定对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划定镇域内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的范围,提出镇域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
4.依据城市化发展战略,分析城乡人口变化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趋势,预测规划期末和分时段镇域总人口数量及分布状况,提出人口空间转移的方向和目标。
5.提出城乡居民点集中建设、协调发展的总体方案和村庄调整合并的具体安排,明确保留村庄和需要迁并的村庄,确定村庄建设与整治的分类管理措施。
6、确定镇域村镇体系布局,选择重点建设的中心村,明确镇区和村庄发展定位。
7.明确镇区和镇域各村庄人口规模、建设用地指标和村镇建设用地总量,划定镇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确定镇区和镇域各村庄建设用地规模,提出城乡建设用地整合方案,编制镇域现状和规划建设用地汇总表。
8.统筹安排镇域交通、供水、排水、供电、通讯、供热、燃气、环卫等重大基础设施,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9.确定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提出防洪、消防、人防、抗震、地质灾害防护等规划原则、设防标准、建设规模及防治措施;对迁建村庄和新建镇区,应当开展用地工程地质评价。
10.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建议,明确规划强制性内容。
-3-3.2镇区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对镇区居住、工业、仓储、绿地、主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用地进行空间布局,提出土地利用要求。
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进行镇区建设用地分类,以中类为主,小类为辅。
2.确定镇区道路网布局、道路红线宽度、断面形式,控制点坐标、标高,做出竖向规划设计。
3.确定镇区中心的位置和规模,提出学校、卫生院、文化站、信息服务站、体育健身场所、市场、超市等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
4.对镇区的供水、排水、供电、通讯、供热、燃气等基础设施及其工程管线进行具体安排,确定地下管线、架空线路的走向与布置;确定污水和垃圾处理方式;建立综合防灾减灾防疫系统;划定镇区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范围(黄线)。
5.确定镇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措施,提出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确定绿地系统发展目标与布局,划定镇区各类绿地的保护范围(绿线);划定镇区河湖水面的保护范围(蓝线)。
6.确定历史文化及地方传统特色保护的内容、要求,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范围(紫线),确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确定特色风貌保护重点区域及保护措施。
7.明确镇区人口分布和居住社区布局;提出住房政策、建设标准和建设模式;确定镇区内村庄和旧区改造的原则和方法,提出改善旧区生产、生活环境的标准和要求。
8.提出镇区空间远景发展设想。
-4-9.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建议,明确规划强制性内容。
3.3 镇区近期建设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近期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明确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
2.确定近期居住、工业、仓储、绿地等建设用地安排及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建设项目应当具体落位。
3.对住宅、卫生院、敬老院、学校和托幼等建筑进行日照分析,确定合理日照间距。
4.确定近期建设各地块的用地性质、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提出人口容量、公共设施配套、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建筑风格及环境协调等要求。
5.进行镇区住宅选型,确定主要公共建筑方案;对近期建设重点地段的建筑形式、体量、色彩提出反映城镇风貌的设计指导原则,做出示意性平面设计。
6.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限,进行管线综合。
7.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估算近期建设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8.确定控制和引导镇区近期建设的原则和措施,明确规划强制性内容。
3.4 建制镇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包括:1.镇域禁建区、限建区的控制范围与空间管制措施。
2.镇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
3.镇区道路红线、黄线、蓝线、绿线、紫线的控制范围及控制措施。
-5-4.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5.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综合防灾设施的布局。
6.镇区近期建设用地规模,各地块的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
4 建制镇总体规划成果要求4.1 建制镇总体规划成果包括文本、图纸和附件。
文本应当规范、准确、含义清晰。
图纸内容应与文本一致。
附件包括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规划说明书的内容是分析现状、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等。
规划成果应当以书面和电子文件两种形式表达。
4.2建制镇总体规划的主要图纸1.镇域现状图(图纸比例1:10000,根据规模大小可在1:5000—1:25000之间选择,标明区域位置、行政区划、村镇分布、交通网络、主要基础设施、主要风景旅游资源等内容)。
2.镇域规划图(图纸比例同镇域现状图,标明行政区划、村镇体系布局、村庄居民点及产业空间布局,交通网络及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防灾设施布局,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旅游景区布局等内容)。
3.镇域空间分区管制规划图(图纸比例同镇域现状图,标明行政区划,村镇体系,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的控制范围、各类土地用途界限等内容)。
4.镇区现状图(图纸比例1:2000,根据规模大小可在1:1000—1:5000之间选择,标明风玫瑰、地名、主要街道名称,自然地形地貌,现-6-状各类用地的范围,居住建筑质量,各级道路,对外交通、市政公用设施的位置,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历史建筑的地段范围等内容;镇区新发展地段应标绘用地工程地质评价)。
5.镇区规划图(图纸比例同镇区现状图,标明镇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各项规划内容,包括红、黄、蓝、绿、紫线等规划控制范围等)。
6.镇区道路竖向和工程管线规划图(图纸比例同镇区现状分析图,标明道路及各类工程管网平面位置、管径、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等内容)。
7.镇区近期建设现状图(图纸比例1:1000,根据规模大小可在1:200-1:2000之间选择,标明近期建设地段在镇区的位置以及和周围地段的关系,标明自然地形地貌、道路、绿化、工程管线及各类用地和建筑的范围、性质、层数、质量以及人口分布现状等内容)。
8.镇区近期建设规划总平面图(图纸比例同镇区近期建设现状图,标明规划地块的界线、标注主要控制指标,规划建筑、绿地、道路、广场、停车场等位置范围和平面布局)。
9.镇区近期建设工程管线规划图(标绘道路的红线位置、线型、断面,道路交叉点、变坡点控制高程、室外地坪规划标高,各类工程管网平面位置、管径、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等内容)。
10.镇区近期建设规划设计效果图(表达重点地段规划设计意图,标绘所选用住宅和公建平面、立面及透视图)。
5 建制镇总体规划组织编制与审批5.1建制镇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
5.2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建制镇总体规划,应当按规定向县级建设(规-7-划)主管部门提出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组织编制。
5.3建制镇总体规划纲要由县级建设(规划)主管部门组织审查,其中各级人民政府公布的重点发展镇,由同级人民政府建设(规划)主管部门组织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