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宇宙观 佛教对人类的起源和宇宙的形成是怎么描述的
释迦牟尼宇宙观简述

释迦牟尼宇宙观简述引言释迦牟尼(公元前563年-公元前483年),又称佛陀,是佛教的创始人。
他在印度古代时期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宇宙观,该宇宙观被广泛接受并成为佛教思想的核心之一。
本文将简要介绍释迦牟尼的宇宙观,包括其对于世界的起源、构成和运行方式的理解。
世界的起源根据释迦牟尼的教义,世界并非永恒存在,而是有一个起源。
他认为世界以及其中所有事物都是由因果关系所构成的。
这个因果关系被称为“缘起”(Paticcasamuppada)。
缘起包含了十二个环节,从无明(无知)开始,通过无明产生行为、意识、名字和形式、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等等,最终导致生老病死等众生苦难。
宇宙的构成根据释迦牟尼的教义,宇宙由三个部分组成: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欲界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所居住的世界,色界是天界,而无色界则是超越物质存在的境地。
欲界欲界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所居住的世界。
它包括六个道位,从低到高分别是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阿修罗道和天人道。
每个道位都有不同的生活条件和苦乐感受。
色界色界是天界,它包括二十六个天位,从低到高分别是四禅天、十六夜摩天、五无量天、梵天等等。
这些天位都是由修行者通过冥想等方法获得的。
无色界无色界是超越物质存在的境地。
它包括四个无色定位,分别是无色空定、无色识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
在这些境地中,修行者完全超越了身心的束缚。
宇宙的运行方式释迦牟尼认为宇宙中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和流动。
他提出了“诸行无常”(Sabbe sankhara anicca)的观念,即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
这意味着所有事物都在不断产生、变化和消亡。
除了无常外,释迦牟尼还强调“诸法无我”(Sabbe dhamma anatta)的观念,即一切事物都没有固定、永恒的自我实体。
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没有独立存在的本质。
释迦牟尼还提出了“因果报应”(Karma)的概念,即个体的行为将会产生相应的结果。
佛教中记载的关于人类起源

佛教中记载的关于人类起源佛教中记载的关于人类起源原创2016-03-22紫光觉醒字幕组自我鉴别、理性评论、切勿迷信嵇思达:佛教关于人类起源嵇思达:原NIKE中国区签约资深教练、MET-RX形象大使、MFT泰拳导师30岁在云南丽江文峰寺皈依并开始系统的密宗教理闻思与教法实修视频是讲解佛教中对宇宙以及生命记载的一些描述,现代人类越来越多走向灵性的道路,希望大家能100%敞开自己的大脑,每个人在走向灵性的道路上都会有各自的道路。
地球上的生命是非常独特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使命,相信你自己是最伟大的。
(请站在科学的角度去看视频)为方便网络不好的朋友,下面是文字版:很高兴我的一些英语国家朋友对佛法感兴趣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信息佛陀在很多经典中都有描述宇宙的起源其他维度的世界和生命佛陀说银河系拥有数千亿个太阳系我们的宇宙拥有数千亿个银河系而且有很多宇宙存在以往的和未来的生命讲诞生在不同的星球为了整合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科学家提出了“弦理论”公式他们发现宇宙中存在至少十个维度的空间这包括我们所处的三维物质空间时间是四维还有另外至少六个肉眼看不到的其他维度空间科学一直在更新着对宇宙的理解2016年2月11日,中国除夕后的三天本世纪最大的发现科学家发现了“引力波”爱因斯坦在100年前广义相对论中提到过此假设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发现更多看不到的维度而这些宇宙拥有它们各自的历史与未来他们存在与同一时空但只能通过有限的方法与它们互动当我们的松果体完全激活时当我们在甚深的禅定时佛陀说我们的地球不过是银河系中微不足道的一个蓝点依据“起世经”和其他很多佛教经典这一劫(时间单位)的人类来自于一层更高的空间,“光音天”佛教宇宙观中这属于“天道”他们的身体会发光,可以在空中飞行的生物他们的寿命很长,也不需要吃东西一段时间后,他们尝了地球的食物他们的身体变得像人类他们失去了发光和飞行的能力他们的样貌也开始出现分别并分化出了男女他们的寿命缩短,贪婪愤怒和暴力也随之而来西非有一个古老的部落叫“多贡”它们以先进的宇宙观而文明1930年,一位法国人类学家记录了他们的故事多贡人说,他们的祖先在五千年前遇到了来自“天狼星系”的高等生命多贡人有天狼星系的星系图还指出了一些当时无论是肉眼还是望远镜都无法看到的伴星另外,多贡每五十年庆祝天狼星完成一次的轨道运行直到现在,几乎一个世纪过去了随着现代宇航学的发展多贡人精准的宇宙学知识被证明完全的正确另外随着生物化学的发展科学家发现天狼星运行轨迹图竟然和人类的DNA图谱完全一样在金刚乘(密宗)的练习中我们经常观象各种各样的空行母她们有鸟的头,狼的头猪的头,老虎的头等等我们还对包括龙族在内的很多护法做供养仪式而你会发现非常相似的形象在古印加文明中在古埃及,古印度,古代中国,古玛雅古希腊,古美索不达米亚,所有这些文明中其中有些文明已经超过上万年的历史如何解释这些?与历史书上不同科学家们已经举出了成千上万的确凿证据证明在我们这个文明之前地球上曾出现过高度文明如果你查看佛经你会发现对地球历史与未来的详尽描述2016年1月29日,中国除夕前七天CIA向全世界公布了部分UFO档案及照片这些是美国空军与CIA前半个世纪前记录的这是很大的一步,但只是冰山一角大多数信息并没有向大众公布在我们成长的世界中一半以上的财富掌握在1%人的手中而这1%在操控剩下的99%我们被错误的概念,虚假的意识形态物质奖励所洗脑那给了我们安全与自由的幻想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迈出我们舒服的区域并不容易我们害怕未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忘记了我们的目标为什么我们来到这个星球如果我们可以找到一种方法把我们认为我们知道的这个杯子倒空我们就会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看而这种被遗忘的古老智慧恰恰是我在佛法中找到的我们应该理解,在佛教传统中皈依的目标实际是对自由的承诺“佛”作为榜样,“法”是道路“僧”是旅伴佛陀教法给我们的智慧可以追溯到两千六百年前的佛陀本人教法可能是相对真理(不了义)也可能是究竟真理(了以)可能是温柔的,也可能是粗暴的只要那条精心设计好的道路可以起到作用这里我要提一些金刚乘佛法不同于小乘和大乘的地方金刚乘对于人体有更高阶的教授从我的背景来说我们可以把一个胖子变成一个健身模特或者把一个普通的男孩训练成优秀的拳手医生们如今也可以操作很多前沿的外壳手术但科学家告诉我们我们的基因目前仅仅激活了不到20%而我们打开宇宙的钥匙就隐藏在我们的DNA里金刚乘佛教教导我们开悟一直就与我们并存而我们的身体就是完美的坛城所以在密续里有很多本尊的练习本尊在藏语中叫“义当”是成就的一种方法一般来说精神上师会根据行者的不同业力与个性指定不同的本尊连同灌顶口传和教授行者则针对性的练习那个咒语和观想可能是金刚亥母,普巴金刚胜乐金刚,观音菩萨或者玛哈嘎拉所有这些练习的目的都是为了净化身心这非常重要因为人类的一生都在追求满足感和内在的平衡,所有我们追求的金钱追求物质,追求性,追求各种社会中的关系但大多数情况那些只会带来更多的麻烦和不满足我们这个世界在近五十年的变化超过了过去一万三千年的总和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是如此之快,如此混乱所有我们的能力频率并没有在它应有的节奏上内在平和的关键是平衡我们体内四大元素地,水,火,风生命是由人体内的脉轮系统连接而成掌握住它我们会拥有完美的平衡和身心无尽的能量所以,配合本尊练习的同时藏传佛教有一整套独特的气,脉,明点训练包括很多强烈的呼吸和身体训练那是非常殊胜的,极少对外公开因为如果做错会导致严重的问题所以在佛法的道路上尤其是金刚乘的路上开悟的精神上师是非常重要的在保持我们判断力的同时我们要100%的敞开,并接受指引因为他(她)会引领我们达到最终的自由甚至超越业力就如科学所解释的如果我们可以以光速旅行那么并没有任何事发生,没有任何升起没有任何逝去这是一种超越精神与物质的状态如心经所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大成就者留下很多圣迹我刚结束一个在尼泊尔的闭关我住的附近就有莲花生大士在岩石上留下的手印而不同的成就者在这个星球的各个角落都留有类似的手印有一个岩石上甚至有十六世大宝法王小狗留下的脚印我们的寺院也有一些我和小喇嘛们留下的手印是在我们固定篮球架水泥晾干以前按的亲爱的朋友们,如果你对宗教感兴趣不要一下跳进去,不要迷信或者过兴奋,好吗?要理性佛教大师与科学家的对话主要集中在三点宇宙物理学,粒子物理学,神经学如果你是那种不太容易轻易相信什么东西的人你需要逻辑来支持,那些信息也许会有帮助我们需要理解佛法不是把你变成什么人或者去什么地方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动机已经是佛教徒的朋友要小心“灵性唯物主义”我们想变成什么东西想达到一种可以用来引以为豪的状态我们每天说很多好听的东西比如爱,慈悲,平等但实际上我们的行为缺不是那样我们自私,我们有偏见我们对他人没有真正的尊重我们对其他的宗教或者与我们不同的观点没有包容你知道吗历史上的很多战争与冲突都是以宗教为名义的包括在佛教历史中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完全不同的灵性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允许他人经历各自的道路去保持可以让他们各自成长的信仰系统因为最终我们都是彼此连接的要有耐心,改变是非常慢的不要期望完美我自己练习了很久,也花很长时间闭关但我依然有贪婪,愤怒,精神唯物主义我们对歭的是这一世和很多世所养成的负面情绪像我的根本上师银巴喇嘛说的如果你盯着一颗种子看一整天你是看不到什么变化的但如果你放松一些,过一段时间你再看你会发现一堆绽放的花朵我的朋友们五十年内我们大部分人将不复存在享受我们当下拥有一切的同时永远不要忘记,地球的生命在宇宙中是独特的非常稀有的众生选择转世在地球我们有各自不同的使命在某个地方,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在等待从我们生命的暴风雨中涉取力量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伟大,多么有力量2016年3月20日我在重庆华岩寺拍到佛陀留下的一个大脚印由于没有任何记载,无法判断是什么时候留下的此脚印(我穿42的鞋)这次全国行我还去了四川广汉三星堆拍摄了大量照片这是出土最大的一个面具,高72CM,宽132CM镀金的青铜面具太阳轮。
佛经中的人类起源与未来

佛经中的人类起源与未来1、人类的起源《起世经》最后一品是《最胜品》,又称《天地成品》,精彩的描述了人类的由来。
佛教认为,人类最初是从光音天来的。
因他们一念贪心起,品尝了地球上的“地肥”[1],身体中地大的成分增加,因贪吃过甚,结果身体沉重得无法飞翔,只好在地球上居住下来,即成为人类的祖先,这就是佛教中关于人类的起源。
在《世纪经》中,佛陀首先说明光音天上的生命状况:“诸比丘,世间转已,如是成时,诸众生等,多得生于光音天上,是诸众生,生彼天时,身心欢愉,喜悦为食,自然光明,又有神通,乘空而行,得最胜色,年寿长远,安乐而往。
”接着说明地球形成之后,空无一物,光音天人开始下凡到地球的状况:“诸比丘,尔时世间转坏已成,空无有物,诸梵宫中,未有众生。
光音天上,福业尽者,乃复下生梵宫殿中,不从胎生,忽然化出,此初梵天名娑诃波帝。
”娑诃波帝即为“世界主”,意为地球第一人,他不是从母胎降生,而是因缘聚合,变化而降生。
尔后下凡到地球的光音天人更多了:“尔时,复有诸余众生,福寿尽者,从光音天,舍身命已,安于此生,身形端正,喜悦住持,以为饮食,自然光明,有神通力,腾空而行,身色最胜,即于其间,长久住持,彼诸众生于是住时。
无有男女。
无有良贱。
唯有此名。
名曰众生众生也。
”这些降生地球的天人,身材高大,相貌端正,身体焕发出自然夺目的光明,不须吃食即能维持生命,其生命的能源来自自生的喜悦。
因有神通力,他们不需要宇宙飞船就能自在飞行,并且寿命长久。
这些从天而降的人,没有男女性别的差异,也没有种族、贵贱、贫富之分,人人平等,名为众生。
当时的社会,犹如后世所寻求、企盼的共产主义的大同世界。
不过,好景不长。
不久,地球上长出“地肥”,从此改变了早期地球人的一切:“此大地上出生地肥,周遍凝住,譬如有人熟煎乳汁,其上便有薄膜停住,亦如水膜,停住水上,如是如是。
复于后时,此大地上所生地肥,凝然停住,渐如钻酪,成就生酥,有如是等形色相貌,其味甘美,犹如上蜜。
万物如何形成?生命如何诞生?自性是宇宙、生命意识体!

万物如何形成?生命如何诞生?自性是宇宙、生命意识体!佛法的中心理念是“性”,真性、法性、自性、佛性,都是指同一个“性”。
真性是总的说法;法性是指法界一切性,是指世出世间一切法之本体,也就是世出世间之一切法,无论善法还是恶法,也无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都是因之而成的,如无法性,一切万法都会崩塌消融、消失殆尽。
法性包括了一切相,无情、有情众生、人也在其中;自性,是特指有情众生,就是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何其自性本自清净等五个何其,就是在说有情众生的自性。
六祖坛经有:“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佛性是自性中的一部分,是指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的这种潜质就是佛性;自性具有三种德能:第一种是智慧,智慧是一切众生自性里本来具足的,是无量的智慧,不是从外面来的,自性本具般若智慧,就是佛性。
第二种是能力,万德万能、无所不能、无所不会,这也是本能。
第三种是相好,即现代说的美好,经中有“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
法性当然以上三种都包括了;佛性只是里面的一部分,主要指般若智慧。
法性涵盖一切法,其范围最大;自性仅限于有情众生;佛性最小,虽有情皆具,但更是指向那些修道学佛,欲成佛果的有情众生。
譬如万物的法性,因为万物都具有法性。
即使如石头、泥土、水、植物……万物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也就是这些东西,都是具有一定结构的,都是一定的逻辑结构的、都是具有意识的。
万物都是意识的,都是活的,整个宇宙都是活的,没有一样东西是死的,包括微尘,都是具有意识的。
现代量子物理学“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证明,一个粒子如电子、光子都具有意识,由此而构成的万物当然也有意识,亦即“万物有灵”!所以法性就是意识,是宇宙的意识!万物都有意识,万物都具有见闻觉知,它们能见、能听、会看、会听。
《水知道答案》,植物能听懂人的爱恨语言、能感受到人的情绪……万物都能懂人的意思。
所以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若世间之人都心地善良、清净无瑕,那么这个娑婆世界就是极乐世界,人间就是净土,地球就是西方乐园。
佛陀的宇宙时空观及其缘起因果业力运化之说初探

佛陀的宇宙时空观及其缘起因果业力运化之说初探佛陀的宇宙时空观及其缘起因果业力运化之说初探(1)杨全一我所领悟的佛法认为:宇宙的终极本原是空,或者说。
何为空呢?空应包含五个层次含义:(1)空即无执无住,空无本体,亦无本性,空即中观;(但如果认为:宇宙万物在本性上是空的,在相上是包罗万象的、是实有的。
这种对空的领悟也是片面而有漏的。
)(2)诸事无常、诸法无我、万物千变万化、无有永久留驻;(3)色空相互转化、虚实无二;非空非有,空有相互转化,空生妙有、有归于空无;(4)一定时空、环境条件下,也会有局部的绝对真空态、空无一物;(5)涅磐寂静如如不动、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之空。
这是终极本源之空。
这种彻底的空性境地是一种其间因缘灭尽、因果全消之相。
这是不可思议之相,只有佛能掌控、运化。
如此空性境地也只有佛能达到,也是佛最终极的存在方式。
现代科学术语中的‚守恒‛、‚对称‛、‚平衡‛中就近似包含了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内涵,万物的无量运化—如宇宙间物质的化学变化,宇宙间物质的构成、组合,宇宙间物质形态的各种变化等中就包含了不垢不净的内涵,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近似的对空的内涵的现代解读和理解。
如来佛祖-即梵、即上帝、即道,可以以空的状态存在,也可以以精神意志、全能智慧的方式存在。
从而以其自由意志,全能智慧创生和运化宇宙万物。
何为佛?要回答什么是佛的本性是人所难及的,但我们可以道出一些最重要的特征:佛即道即梵即上帝,是灵修达到至完善,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证得三身四智,了断一切执着妄想,永超三界六道轮回,天堂地狱,消尽一切坏业,功德至圆满至完善的生灵;佛是全知全能的,是宇宙万物性空缘起、成-住-坏-空循环往复运化的主宰。
佛是遍满虚空、法力无边、不可思议的,佛最终极的存在方式是涅磐寂静如如不动,非空非有,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之空性方式,但佛在显现其全能智慧自由意志的‚有‛的名相的方式上是无量多样的,既可以是有形有象的人格实体,又可以是无形无象的非人格实体,还可以用人所不能想象的任何方式显现。
宇宙地球如何形成原来佛经早有记录

宇宙地球如何形成原来佛经早有记录天地,是我们存在的空间。
尽管说到天,很多时候指广袤的宇宙空间和缥缈星河,但对于现实的人生来说,天是我们头顶的大气层,地是我们脚下的大陆地,常言“天能覆我,地能载我”,中国人更有天为父地为母的观念,此间的“天地”,其实便是我们所居的地球。
为了解释天地是怎么来的,古人设想了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幼学琼林》一开始即说:“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这是对天地成因简单而朴实的阐述。
根据科学家的说法,宇宙形成于150亿年前的大爆炸。
那时的情景就像压力锅爆炸一样,能量向四面八方扩散,产生许多粒子,这些粒子经过长期撞击、排斥和相互吸引,终于形成一团团包含原子、质子和电子的物质。
此即印证佛陀所言,宇宙万物乃至有情生命都在成、住、坏、空和生灭变异中循环不已。
大爆炸之后约10亿年,一颗恒星——太阳在银河系里诞生,原本围绕太阳的云气逐渐缩小成小块的物质,这就是行星,地球便是其中的一个。
刚开始时,地球只是星尘和陨石聚集的物质,后来由于火山爆发,喷出大量的熔浆、烟灰和气体,这些气体除了水蒸汽,大部分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与氯,尚无生命所需的氧气。
那时地表温度约是摄氏85度至110度,等到大气冷却之后,水蒸汽形成云,降下雨,如此蒸发、降雨的循环,经过了几亿年,雨堆积成河川、湖泊与海洋。
地表的岩石也是因气温变化、风吹雨淋,不断地侵蚀、风化,才变成能种植的土壤。
这个过程,其实与佛家《起世经》中的记载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众生业缘的风刮起,在虚空中形成盘状的大气层,称为“风轮”。
接着在大气层上空中心,由风所集,逐渐成云,凝聚成雨,下降形成水层,此水由于业力的缘故,不往外溢,周围并有风轮为墙,维持住水层,称为“水轮”。
由于众生的业风,水轮之内逐渐形成硬石,称为“金轮”,金轮的表面是山、海洋、大洲等,即所谓的大地。
须弥山是大地的中心,周围有九山、八海环绕,其四方有四大部洲,即毘提诃的东胜神洲、拘罗洲的北拘罗洲、阎浮提的南赡部洲、瞿陀尼的西牛贺洲,阎浮提就是我们生长的地球。
佛家对宇宙真相的认识

佛家对宇宙真相的认识佛家对宇宙真相的认识(大慧根的人才能看懂)1、宇宙的本性是真空,是清静、无为、如如不动的,空的就连“空无”二字也不能确切地描述它。
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它变现出来的。
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在不停地变化,而本性却永恒不变。
宇宙及万事万物是相,而本性是体。
体和相是一不是二,相中有体,体既是空,故相也是虚空假相。
体是永恒不变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体是真空,相是妙有。
万事万物从表相上看,它的变化过程似乎有生灭、垢净和增减,但由于本体的如如不动,没有生灭,决定了万事万物这个相也没有生灭。
而人们肉眼看见的生灭,只是一个蛹动阶段和某一变化过程,如同水面的层层波浪,当波浪起伏时,水生了吗?当波浪平息时,水死了吗?它既没有生,也没有死,因为它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这就是真空和妙有的关系。
2、如果真正明白了宇宙及万事万物的真相,明白了万事万物的本性是空,实不可得,但它又有无穷的妙用。
这种妙用仅仅是各种不同的作用,而非可得的实体。
那么,我们再面对世间的一切事物时,就不会再去为了得到某些物质和利益而动念追求。
心不动念,心静神安,无忧无虑,无求无欲无烦恼,是何等的快乐。
3、但是,佛法并不是消极的,虽不动念追求,但又随缘起用万事万物的作用。
如果执着空,不去起用它们的作用,则自堵其路,受到空的束缚和障碍,而难以生活和生存。
如果执着有,则动念外求,心神不安。
贪无止境的欲望会使你生出无穷无尽的烦恼。
生活得又苦又累,如同一生泡在苦海里难以解脱。
4、如能把握好真空妙有的宇宙真相,在遇到任何事物时,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但不再分别和执着事物,不再追求利益和结果。
心里很明白,我只是在用它的作用,而不想得到它。
心里没有分别,没有取舍,没有欲望,没有得失,没有成败,那么,无论得失、成败,对你来说都是通达的,都是清静平等的。
这就是一法不见,一无所求,而又达到一法不舍。
这种生活境界是何等的大超脱,大自在。
不是极乐,又是何处?5、因此,觉者为佛,迷者凡夫。
杨宁佛学宇宙观

杨宁佛学宇宙观面对神秘的宇宙,人类历来以求知的态度去探索它的本源,从古代的“天道”,到现代的“宇宙观”,人类一直在探索着宇宙的秘密。
这一切也激发出了杨宁在佛教中发展出来的“宇宙观”。
杨宁的宇宙观,最重要的就是起源,杨宁认为宇宙的起源是一个“心”,这个“心”可以理解为宇宙的本源。
杨宁说:“心是宇宙的本源,它象征着整个宇宙的存在和活动,它来自于未知,而无限宽广。
它是宇宙的开端,也是宇宙无穷无尽的源泉。
”心是宇宙之母,它把宇宙中一切都包括在内,象征着宇宙的合一。
它可以把宇宙中的一切都拉到一起,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由它而发出。
它是宇宙中活动的原力,也是宇宙中所有存在物的共同根源。
此外,杨宁也把它与佛教中的“涅”联系起来,把它认为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本性,即一切法皆空的状态,是宇宙中的一个开端,把它视为宇宙的核心。
宇宙中除了心,杨宁还提到了四大元素,即空、水、火和土,他说:“宇宙的本源是心,而心源自四大元素,这四大元素即是宇宙的基本成分。
”这四大元素可以理解为是宇宙中最基本的物质,也是宇宙所有物质的来源。
杨宁还解释说,四大元素可以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它们所具有的特性,另一种是它们所具有的功能。
杨宁认为,这四大元素构成了宇宙中所有存在物的物质和能量,它们是宇宙中一切物质和能量的根源,也是宇宙的基本组成部分。
它们也构成了宇宙中的“三界”,即人界、天界、神界,每个界都有它们自己的特点和功能。
最后,杨宁把宇宙视为一个发展的过程,他说:“宇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它不断运转着,从不断变化发展到它当前的最终状态。
”宇宙就像一只无穷无尽的车轮,正在发展,正在转动,不断改变着它的状态,朝着更高的境界发展着。
杨宁的宇宙观,把宇宙的本源归结到一个“心”,把它们联系到佛教中的涅,以及宇宙发展的过程,它们都反映了杨宁对宇宙的理解,从而表达了他对宇宙的崇敬之情。
虽然宇宙观只是一种观念,但是杨宁的宇宙观非常能捕捉宇宙本质,让人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宇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的宇宙观:佛教对人类的起源和宇宙的形成是怎么描述的?
2012-03-23 字体:大中小
答:有2种描述,分别在阿含经里和楞严经里,前者是随顺一般众生的根器而进行的不了义描述,后者是随顺大根器的众生而进行的了义解说。
1)阿含经里的描述:我先简单白话说一下:劫尽的时候,众生死后,都转生在了光音天,受用自在,自身有光明,也有神通。
之后,有些光音天人命终,来到了我们这个世界,刚来的时候,仍然和在光音天上一样,自身有光明,也有神通,可之后,由于贪图吃喝,逐渐变得皮肤粗糙,并且不会飞行,身上的光明也消失了,天地一片黑暗(因为当时没有日月,是靠天人身上的光明照耀的)。
接着,吃的少的,样貌庄严的,就嘲笑吃的多的,样貌丑陋的,由此,世间初次产生了骄慢心与嫉妒心,于是,甘美的地肥消失了。
而此时,男人和女人逐渐产生了情欲,于是便建造房屋,行非法事,淫欲产生,世间便有了胞胎。
这个时候,虽然地肥消失,可是每天却都有自然而生的粳米,大家每天定时去取,有人懒惰,就一天取好几天的,然后呆在房间里慢慢吃,于是大家争相效仿,粳米被一抢而空,不再每天生长,于是没有粳米的就去偷有粳米的,此时初次产生偷盗,失主拉着小偷去告状,小偷不承认,失主就殴打小偷,此时就初次产生了妄语和殴打。
为了防止类似偷盗事件再次产生,大家开始划分田界,并且共推了长老来维持秩序,此时,就产生私产和国王,之后,以此类推,人类社会就形成了。
原经文比较长,我就不粘贴了,您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长阿含经》里《世纪经》的《天地成品》,里边对人类的起源和宇宙的形成有详细的描述。
2)楞严经里的描述:我也先简单白话说一下:由于妄心攀缘妄境,两个交织在一起,就将我们本具的真心隐没,由此,就产生出了相分和见分,相分衍生出山河大地世界,见分衍生出我,开始分别我和你,于是,由此二者相互交织,开始产生六道轮回等种种分别境界,于是,你现在看到的这个世界,这些人,就逐渐产生啦。
原经文也是很大一篇,有兴趣您可以去看看楞严经,倒是有其中有一个偈子比较精简,您可以参考一下:
觉海性澄圆。
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
知觉乃众生,新都宝光寺。
空生大觉中。
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
皆依空所生。
(顾问团玄若法师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