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促进 ——以天文学为例

合集下载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与技术是紧密相连的,它们相互依赖、互相促进,共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科学是指人类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探索和认识自然界的规律,从而产生出理论和知识的过程。

而技术则是指人类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将科学理论转化为实用的工具、方法和系统,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和满足社会需求。

科学和技术是相互依赖的,科学的进步为技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知识和理论支持。

科学研究的成果可以为技术的创新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科学家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实验,探索出新的科学理论,这些理论在被技术应用之后,可以促进技术的进步。

例如,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对电磁波理论的研究和探索。

正是由于科学家的发现,人们才能够利用电磁波来实现无线通信,从而引发了移动通信产业的飞速发展。

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可以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并进行实验验证。

通过技术的改进和创新,科学家们可以获取更多的实验数据和信息,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

例如,现代天文学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望远镜技术的突破。

望远镜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使科学家们能够观测到更远、更暗的天体,获得更多的观测数据,从而发现了很多以前未知的天体现象和规律。

科学和技术的相互促进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科学可以为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指导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使得技术更加高效、可靠。

而技术的发展则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例如,科学家们在遗传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通过遗传学的应用,农业技术可以产生抗虫、抗病的作物品种,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这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物质需求,还可以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然而,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科技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新技术的涌现也给人们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带来了基因治疗等一系列医疗和生命伦理方面的争议。

天文学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天文学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天文学对人类有什么影响人类为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天文学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天文学不仅有利于人类生活,还可以帮助人类了解N亿年的过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天文学对人类有什么影响的天文地理。

天文学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天文学是观察和研究宇宙间天体的学科,它研究天体的分布、运动、位置、状态、结构、组成、性质及起源和演化,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天文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一个显著不同之处在于,天文学的实验方法是观测,通过观测来收集天体的各种信息。

因而对观测方法和观测手段的研究,是天文学家努力研究的一个方向。

在古代,天文学还与历法的制定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现代天文学已经发展成为观测全电磁波段的科学。

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至少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天文学在人类早期文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古时候,人们通过用肉眼观察太阳、月亮、星星来确定时间和方向,制定历法,指导农业生产,这是天体测量学最早的开端。

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占星术,即通过天体的运行来占卜凶吉祸福,预测自然灾害、战争的输赢和个人的命运。

2世纪时,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认为宇宙中的天体,包括太阳,围绕着地球运转。

这一学说受到了教会的欢迎,统治了西方社会对宇宙的认识长达一千多年。

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新的宇宙体系理论——日心说。

1610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首次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观察到了太阳黑子、月球表面、行星的盈亏,以及木星的四颗卫星。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创立了经典力学,促使天体力学这一新的天文学分支的诞生,使天文学从单纯描述天体的几何关系和运动状况进入到研究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原因的新阶段,在天文学史上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19世纪中叶天体摄影和分光技术的发明,使天文学家可以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天体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运动状态和演化规律,从而更加深入到问题本质,从而也产生了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天体物理学。

这又是天文学的一次重大飞跃。

高中人教历史必修3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能力卷)

高中人教历史必修3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能力卷)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能力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科学史上不乏富有传奇色彩又留下深刻启迪的故事。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进行了重物自由下落实验,牛顿因苹果从树上坠落而产生万有引力的灵感,爱因斯坦设想孪生兄弟中的一个以光速作太空旅行后将会比未旅行的兄弟更年轻。

三人相关理论告诉我们:A.科学发展以否定前人理论为前提 B.科学理论是在批判中向前发展的C.三人共同奠定了现代物理学基础 D.生物学发展终于打破了神学桎梏【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伽利略创立了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牛顿在研究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基础上提出了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牛顿力学进行了补充发展,可见科学理论是在批判中向前发展的,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表述过于绝对,C项中的“共同”,D项中的“终于打破了”表述均不符合史实。

2.美国学者马文·佩里指出,“自然界是机械的、可分析的、有规律的并被数学验证过的”,宇宙“被看成一个巨大的机器”,一些思想家还开始“以探索的批判的怀疑的精神审视欧洲的制度和传统”。

材料中对自然的这种认识()A.促成用人的思考和判断打破封建专制束缚B.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C.促使人们放弃对上帝的信仰D.强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答案】A【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出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被改变,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放弃宗教信仰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世界起源的问题,也没有否定神创说的信息,故D项错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这就增加了人们的自信心,他们开始带着同样的认识转而思考人类社会本身,对传统的社会制度进行理性的思考,故A项正确。

3.《天体运行论》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16、17世纪科学史上可相媲美的两部伟大著作。

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A.正确概括了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B.推动了启蒙运动向科学世界的进军C.解放了思想使科学突破神学束缚D.促进了西方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答案】C【解析】《天体运行论》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所著的一本讲述他自己的天文学说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创作的物理学哲学著作,两部著作都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教会宣传的思想,解放了思想,使得科学突破了神学的束缚,C正确;哥白尼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这一观点并不准确,排除A;B是牛顿力学体系的作用而非哥白尼的著作的影响,排除;哥白尼的著作并未促成西方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排除D。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一对自然辩证法学科的认识定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

学科性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以及交叉学科的性质1.自然界:自然哲学——自然辩证法2.社会:社会哲学——历史唯物主义3.思维:思维哲学——辩证逻辑(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的同一)研究对象(1)自然界的存在和演化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2)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规律,即科学技术的辩证法;(3)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研究内容(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自然辩证法》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导师和领袖恩格斯的一本尚未完成的传世巨作,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石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基础, 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是同科学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的。

恩格斯认为,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从起源上看,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

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媒介”,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以及实现对社会调节、控制的手段。

通过对《自然辩证法》这一课程的学习,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认识:首先,在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或矛盾中,人类借助于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界。

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就开始了人化的特征,自然史与人类史就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

人工自然的产生和发展,充分体现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为人类服务的巨大能力和潜力,也标志着人的活动作为一支力量介入到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给自然界打上了人的烙印。

天文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意义

天文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意义

天文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意义题目:天文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意义院系: 兴湘学院学号: 2008962507专业: 会计学姓名: 舒畅完成日期: 2010年5月天文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现代的一级学科。

它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发展。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研究和应用曾经是世界领先的,不少有关天文的记载成为现代天文学研究的珍贵资料。

但是,在我们现今的基础教育中,天文学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1世纪将是人类着眼太空的时代,世界科技飞速发展,人类开始开发宇宙太空。

地球的能源在不断地耗尽,新的能源也许要向太空寻找,太阳能当然是最直接的。

当地球上的环境不再适合人类的生存时,新的居住地肯定也只能是其他的星球。

我们在宇宙中是否孤独,为了适应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的时代需要,加强素质教育,普及天文知识是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在文理分开的大学教育中,文科学生对于基础科学的知识了解得不够全面。

同时,由于人们对天文发现的广泛兴趣,天文学在教育和科普领域也起着十分独特的作用。

同时天文学的发展对人类也有巨大的意义一、古代的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太阳、月球和其他一些天体及天象,确定了时间、方向和历法天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化的萌芽时代。

远古时候,人们为了农牧业生产活动的需要,必须要知道季节的变更,就自然会观察太阳、月亮和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找出它的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历法。

可以说,天文学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学学科之一。

早期天文学的内容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天体测量学。

这也是天体测量学的开端。

如果从人类观测天体,记录天象算起,天文学的历史至少已经有5、6千年了。

天文学在人类早期的文明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埃及的金字塔、欧洲的巨石阵都是很著名的史前天文遗址。

天文学的研究范畴和天文的概念从古至今不断发展。

在古代,人们只能用肉眼观测天体。

2世纪时,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说统治了西方对宇宙的认识长达1000多年。

直到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才提出了新的宇宙体系的理论——日心说。

对天文学课程的认识

对天文学课程的认识

我对天文学课程的认识与实践随着我国航空航天、地球天文科技的发展,以天文知识为载体的科普学习成为社会的一个关注内容。

在本学期,我选修了天文学课程,有幸聆听了来自天文馆的专家老师对天文学的系统介绍,感到受益匪浅。

下面简要谈谈我对天文学这一课程的认识和体会。

一、我对学习内容的回顾1、什么是天文学天文学是研究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的科学,内容包括天体的构造、性质和运行规律等。

人类生在天地之间,从很早的年代就在探索宇宙的奥秘,因此天文学是一门最古老的科学,它一开始就同人类的劳动和生存密切相关。

它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同为六大基础学科。

2、天文学研究的意义天文学的研究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如授时、编制历法、测定方位等。

天文学的发展对于人类的自然观有很大的影响。

哥白尼的日心说曾经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康德和拉普拉斯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在十八世纪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3、我的主要收获通过认识天文现象,我了解了自然法则与科学探讨精神。

让我最感兴趣的是以下专题:(1)认识我们晚上看到的星空;(2)地球与月球;(3)太阳系各种成员;(4)恒星的种类及他们的一生;(5)银河系与其它星系;(6)现代宇宙观;(7)天文与生命的关系;等等。

二、我对课程的体会1、趣味性和知识性结合天文对青少年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历来拥有相当广泛的爱好者。

历史上就有不少的天文爱好者后来成为有作为的天文学家。

经过调查我了解到在我校有一部分天文爱好者,有些学生还购买了天文望远镜。

开设天文课程,不仅可以满足爱好天文学生的需要,还可以让我校更多的学生接触美丽星空,激发大学生们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针对大学生特点,我认为本学期所开设的天文学课程的定位是入门和普及。

在内容选择上,老师们注重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避免过于深奥的天文专业知识,选择与学生生活环境和经验有联系、趣味性较强又易于普及的内容。

并安排了一些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的容易观察的天文现象、有趣的小故事,讲解浅显易懂的天文知识,并加强实践活动。

自然科学知识:天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自然科学知识:天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自然科学知识:天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天文学是研究天体的运动、性质和组成等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古老而又现代的学科。

从古代的天体观测到现代的宇宙探测,天文学在人类的认识和探索宇宙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天文学的基本知识和相关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天文学的基本知识1.天文学的历史天文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起源于古代。

古代人类通过肉眼观察天空,探索了太阳、月亮、恒星等天体的运动规律。

例如,古以色列人用星象来预测天气变化,古希腊人通过宇宙观测形成了天文学最初的原理,还有古中国人用天文观测推算出了历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不断拓展,天文学也日益发展壮大。

2.天文学的基本概念天文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星球、卫星、恒星、星云等天体。

星球是太阳系中绕太阳运转的天体,卫星则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

而恒星是悬挂在太空中的发光天体,星云则是由气体和尘埃形成的大型云状天体。

3.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是包括太阳、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以及这些行星的卫星、小行星、彗星等构成的天体系统。

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包括公转和自转,而卫星则围绕行星运转。

4.星系与星云星系是由许多恒星和行星组成的天体系统,宇宙中有数以千计的星系。

而星云则是由气体和尘埃形成的大型云状天体,通过望远镜观测可以看到星云中形成的新恒星。

5.天文观测技术为了更好地观测宇宙,天文学家们研发了一系列先进的天文观测技术,包括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太空望远镜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能够更清楚地观测到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的运行规律。

二、天文学的应用1.天文学知识的科普天文学作为一门独特的科学学科,其知识有着广泛的科普价值。

为了普及天文学知识,增加民众对宇宙的了解,许多天文台和天文爱好者组织会定期举办天文观测活动和科普讲座,向公众介绍天文学知识,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宇宙。

2.宇宙的探索与发现天文学在宇宙的探索与发现中起着重要作用。

马克思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就

马克思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就

马克思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就马克思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既在自然科学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在社会科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的思想和理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指导着人们思考和理解社会现象。

下面将就马克思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上的成就展开讨论。

首先,马克思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他曾在波恩大学攻读法学,后转向研究自然科学,并在柏林大学进行了深造。

他对物理学、天文学和地质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所涉猎,尤其是在物理学方面,他对热力学和能量守恒定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的自然科学观点帮助人们认识到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是不可创造和不可消灭的,从而对社会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马克思在社会科学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在经济学和政治学方面。

他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剥削机制。

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每一个社会都有其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使人们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内在地包含着不平等和阶级斗争的因素,这对后来社会科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马克思的社会科学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也为后来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马克思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就,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考和启示。

他的思想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的发展互相影响。

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时,我们需要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和根源。

同时,马克思的理论也提醒我们要关注社会公平和正义。

他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剖析使人们认识到不平等的存在,促使人们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

马克思的思想依然对我们的社会实践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我们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探索,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和进步的社会而努力。

综上所述,马克思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上的成就丰富而深远。

他的理论使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为我们解决问题和发展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阜师范大学课程论文(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自然科学概论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以天文学为例王院喜 2012414359摘要:天文学发展的历史悠久,当人类文明产生以后,天文学也随着产生和发展起来。

天文学正朝着更加精细的方向发展。

本文主要介绍了天文学发展对我们人类社会的贡献及重大意义。

我们一起期待着天文学的进一步发展为科学事业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创造幸福。

关键词:天文学进程人类社会重大意义贡献引言:天文学是研究宇宙中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形成、结构、活动和演化的科学。

探索天体演化是人类认识自然规律中的最根本的问题之一。

天文学与我们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它在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培养科技人才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等方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天文学与其他科学技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是当代推动高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当代最活跃的前沿学科之一。

一、天文学的发展进程天文学中发展最早的就是天体测量学。

古代的天文学家在测量星星的基础上观测到恒星位置基本是没有变化的,据此就制出了星图,并对星座进行划分和编制出星表;再对太阳、月亮和行星的运动进行研究时,编制出了历法。

在17世纪,不仅发明出了望远镜,微积分也被创立起来,还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且还建立起巴黎天文台和格林尼治天文台。

当前,在天体测量学中用到的测量于段越来越多,山最初的可见光观测发展到现在的射电波段、红外、紫外、X射线Y射线波段等,而对天体进行观测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如星数多、星等暗的光学恒星、射电源及红外源等,并且对它们的观测精度也在不断的进行提高。

在16世纪哥自尼提出日心体系后,17世纪的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后来伽利略又在力学上进行了研究,这些为创立天体力学作下铺垫。

17世纪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后,天体力学就产生了。

天体力学在天文学中也是发展较早的一个学科。

它产生后,天文学家从对天体的儿何关系简单的描述中进入到了对天体相互之间的作用进行研究的阶段。

天体力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太阳系中的天体。

在微积分创立后,成为了天体力学的数学基础,而分析力学则是力学基础。

天体力学的发展主要是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的50年代,太阳系中人量的小天体也是其研究的对象。

在20世纪50年代后,天体力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人造天体和恒星系统也成了天体力学的研究对象。

二、天文学研究的特点天文学研究除了与其它自然科学研究的相同点外,还有一些特点。

第一,由于研究对象是广袭的宇宙,除了少数太阳系天体可以直接采样外,几乎全部信息来自它们的电磁辐射(还有引力波、中微子和宇宙线)。

我们不能主动去实验,只有被动地观测。

这一基本事实说明了观测在天文学研究中的特殊重要性。

因此,观测手段和技术方法的不断创新成为贯穿天文学发展过程的主要线索。

第二,天体的电磁辐射(及其它)是在天体上包含众多因素的复杂过程中产生的,天文学无法象其它自然科学那样把这些因素隔离开来进行实验研究,而只能被动地观测天体上进行的复杂过程的综合结果。

因此,天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有其独特之处。

它要求对天体的全局的认识。

整个天文学的研究应该是全波段的。

在观测上便往往要求在整个电磁辐射谱多波段上多种手段(如强度、偏振、谱等)的配合,甚至是同时的联合观测;在理论上强烈依赖模型和假设,结果的不确定性较大而概念的交替迅速。

第三,天体的演化(诞生、成长和死亡)历史是如此漫长,相比之下,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近代天文学几百年的历史不过是“一瞬”。

从这“一瞬”来探讨天体百万年以至百亿年的演变,应该说是天文学研究的又一个特点。

人类虽无法进行长达亿年的观测,却可以观测数以亿计的天体;而一个天体的物理特征,除了反映它的基本结构外,还反映它所处的演化阶段。

由于光速的有限,所观测的众多天体(特别是河外天体)代表着时间上各不相同的各种“样本”,包含着上百亿年的演化线索。

这意味着观测积累、统计分析和样本研究的重要性。

此外,还应提到天文学研究的二个其他特征。

由于对象是天体,在某一地点只有一定时间才能观测一定范围的天区;局部气象条件又会影响观测;再加上独特的天文气象要求,这一切需要观测设备、天文台有一个合理的地理布局,甚至全球范围内的合理布局。

大型观测设备造价昂贵,但通用性强,配上各种附属设备,可以支持多个领域的许多研究课题。

而由于天体层次多样、门类丰富、数目繁多,大、中、小型设备又是互相补充的。

空间观测设备固然威力巨大,但毕竟造价极高,为数不多,观测时间有限,而难于装备重型附属设备,因此,空间和地面观测设备也是互相补充的。

三、天文学的贡献爱因斯坦说:“宇宙最不可被理解的事情是宇宙可以被理解。

”这是人类的骄傲。

天文学让我们更深切地热爱人类的家园--地球,也激励着人类不断求知。

关于天文学的历史地位,国际天文联合会在将2009年宣布为“国际天文年”时,曾高度概括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天文学是历史最悠久的科学,它几乎对历代所有文化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天文学“对历代几乎所有文化都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结论性的阐释呢?首先,天文学可以说是人类启蒙时期最重要的文化成果之一。

最初,观察天象并不是一种科学活动,而是人类启蒙时期的一项文化活动。

它出现在文学、艺术、宗教等领域,也渗透到建筑美学中。

既表达了人类对宇宙的和谐与美的向往,也反映了人们对神灵的崇拜与敬畏。

所以,天文学的发展史也是一门科学与文化相映成辉的交融史。

其次,天文学是推动人类宇宙观发展的科学。

任何一次人类对宇宙认识的飞跃,都伴随着一场壮烈的思想革命。

比如16世纪的地心说与日心说之争,它并不仅仅是不同学说之间的科学辩论,更是一场关于宇宙观的深刻的思想革命,也是一次反抗神权的严酷的政治斗争。

日心说的胜利是关于人在宇宙中地位的第一次认识上的飞跃:人类所居住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而随着天文学的发展,20世纪初人类又进一步认识到,太阳所在的银河系也并非宇宙的中心--20世纪中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证明了宇宙是根本没有中心的平等世界,人在宇宙中没有优越的地位。

这些发现不仅激发了人类去别的星球上寻找是否有生命存在的欲望,也为人类前往已经在太阳系外找到的300多个行星或行星系统上探寻地外生命及其生存智慧,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伴随着人类宇宙观的进步,激烈的思想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最近一次是发生在20世纪中叶关于大爆炸宇宙学的争论。

天文学让我们更深切地热爱人类的家园--地球。

它告诉我们,虽然宇宙处处平等,地球不是宇宙中心,但地球在宇宙这个大家庭里却拥有适合生命四季繁衍的一切元素,包括它的质量、密度、与太阳的距离、近似的圆轨道、倾斜的自转轴等等。

在茫茫宇宙中,能拥有这么多适合生命繁衍的元素的星球,虽然预计不会仅有地球一个,但也一定极其罕有珍贵。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启示我们,人类要迁移到别的星球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如果人类要延续自身,就必须爱护地球。

再者,天文学自其诞生伊始,就与社会生产息息相关。

观天是人类最早的指导生产实践的科学活动。

当人类从以采集和狩猎为生,进步到以种植为生的农业社会时,人类也逐步通过观天,掌握了不少星座在天弯间的更替规律,及其与地球上季节变化的关系。

这些知识指导着当时的农业播种与收获。

此外,如果没有天文学为航海导航,也就没有后来海上商业贸易的兴起和新大陆的发现。

直到今天,全球定位(GPS)、卫星定轨、导航及空间安全期预报都离不开天文学。

天文学发现的最遥远天体成为宇宙中最精确的惯性坐标系,它是高精度大地测量、研究大陆漂移所必需的参考系。

如果说,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与运动的形式,人类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时间,那么,天文学始终在为人类认识时间、把握时间服务,它的作用与意义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时刻中。

天文学之所以始终站在自然科学的前沿,是因为它研究的对象是我们的宇宙,而宇宙是一切形态的物质及其运动的总和。

其时空之广延,形态之多样,变化之剧烈,条件之极端,是地球上任何人造实验室都无法完全达到的:--宇宙是最理想的引力实验室。

人类是在宇宙演化进程中诞生的。

所以,人类在研究宇宙的同时,也是在认识人类自身,认识人类在宇宙中所处的地位。

爱因斯坦曾说道,“宇宙最不可被理解的事情是宇宙可以被理解。

”这是人类的骄傲。

宇宙虽然可以被理解,但又永远不能被穷尽。

宇宙的魅力激励着人类不断求知,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源泉之一。

四、天文学对人类发展的意义天文学在人类文明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初期,在人们的生活中是没有年代、季节、时间和日期的。

到了上古时代,人们会根据太阳来判断时间和日期,并以此来进行劳动。

我国在春秋时期,发明出了以土圭对日影长短进行测定来确定出季节和一年的长度。

到了西汉,二十四节气形成,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准则。

在古埃及,人们确定季节主要是根据天狠星的位置,并以此掌握了尼罗河的泛滥时间。

现代化技术的日益发展,人类对天文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天体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敏感。

人类利用天文学主要是来认识宇宙的,因此天文学对人类发展观有着特殊的作用。

比如,托勒密地心体系形成后,人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开始形成对宇宙结构进行认识的模型。

这一体系的观点和宗教中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观点是一样的,因此这一体系在当时的欧洲是受到拥护的,一直维持了有1400多年。

而在天文学不断发展中,诞生了哥自尼日新体系。

哥自尼日新体系的建立对人类认识史有着重人的意义,是一次伟人的变革。

其主张是在对宇宙规律的表达上主要是用简单的儿何图形或数学关系进行的,太阳被赋予了对整个宇宙进行统帅的力量,其他的天体都是在自然的运动的。

天文学在近代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如授时、导航、对人造卫星的轨道设计等。

社会生活中,人类的一切生活都需要时间点,对卫星进行发射和控制等需要十分精确的时间,而对天体位置的观测、对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进行测定,这些都是在为人类确定准确时间。

而现代测量,也是无法离开天文学的,在测量中最主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天文人地测量。

主要是通过观测天体,统一出人范围的测量才能知道某个地点在地球上的准确位置。

远洋航行中,主要是用六分仪对天体位置进行观测,以此确定出船舶的位置。

天文学在星际航行中也不能缺少的。

在设计和计算火箭、卫星等的发射、运行轨道时,天体力学理论是比不可少的,必须要用天文方法对火箭等在时于中的位置进行观测。

在保持火箭等的姿态时也是根据天体位置来进行校正和控制的。

天文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天文学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也有着促进作用。

如角度这一数学上的概念就是山天文学中产生的;为了对天体进行测量和计算就发展出了球而三角学;微积分解法的发展主要是山于天体力学上的需要。

在天文学中主要是对宇宙中的天体进行观测,要研究暗星体就要使用到十分精密的人型的天文望远镜,这就使光学得到了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