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道路涵管截水沟(精)教学文案

临时道路涵管截水沟(精)教学文案
临时道路涵管截水沟(精)教学文案

5#临时道路排水设施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工程概况

5#施工道路从大坝左岸上游原103省公路约600m高程处引入至发电引水隧洞进水口629m高程长约360m,坡比1:12,引水洞口路面宽度7.5m左右,采用泥结石路面。供引水洞进水口边坡开挖、混凝土浇筑等使用。5#施工道路因地处山麓中下部,沿线有冲沟与道路相交,且雨季降水量大,对施工期道路施工及后期运输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在道路边坡630.0高程布置一道截水沟,在道路沿线布置排水沟,并在道路中有冲沟位置—距5#施工道路和原103省道交叉口约20m处和90m处分别埋设φ50cm和φ100cm排水涵管,通过截水沟、道路排水沟和涵管将边坡积水导入原103省道沿线的排水沟,由原103省道下部的排水暗管排入马边河。排水布置详见《5#临时施工道路排水设施布置图》。

二、施工方法

临时道路施工中,做好测量放样定位的工作,根据测量放样的成果,做好防排水工作,排水涵管和截水沟等排水设施的施工要和施工道路同时进行,避免排水设施建设滞后给道路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同时注重排水设施建设的质量,以满足后期主体工程施工中道路的排水需求。

1、涵管施工

(1)测量放样

基坑开挖前首先进行测量放样,放出开挖边界线,按照设计边坡坡率开挖。

(2)开挖

采用人工配合PC200反铲开挖,基坑开挖的弃土坡脚应离基坑上口边缘至少2.0m以上,以免引起坑壁坍塌伤人。基坑上、下游可能被雨水冲刷处,不宜堆弃土方。填方路段涵管必须采用路堤填筑后返槽施工,即路基填筑高度大于涵顶标高0.5m(或达到路基设计标高,并压实紧密后再开挖基础。

(3)基底检验

基坑开挖后,应检查以下内容: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及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基底地质承载力是否满足需要。基底高程必须按设计严格控制,松散浮土必须清除,若有局部超挖,严禁用松土填补,要用基础同级圬工找平。

(4)跌水坑及涵管出口排水槽混凝土浇筑

a.浇筑混凝土前准备工作: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混凝土浇注前,模板内的积水和杂物必须清理干净。

b.混凝土浇筑

将拌制好的混凝土,用人工将混凝土送入模内,在振捣时严禁过振和漏振,二者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顶面高程。

c.混凝土的拆模及养护

混凝土浇注完毕后,立即覆盖养生。拆模时间不要过早,其强度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在拆模时不受损伤并符合规范要求。

(5)涵管埋设

跌水坑和涵管出口排水槽施工完成后,按设计坡比进行涵管埋设,根据不同部位水流情况的不同分别选用直径为φ100或φ50的涵管,同时根据涵管直径的不同调整跌水坑尺寸。涵管埋设施工中要做好涵管的接缝工作,用满足强度要求的水泥砂浆对涵管进行接缝,保证接缝质量,避免水流渗漏造成基础失稳。

(6)土石方回填

涵管铺设完成后,对路基分层回填夯实,强度符合规范要求,回填完成后要保证涵管顶部回填土厚度大于50cm。

2、截水沟施工

截水沟采用混凝土截水沟沿临时施工道路布置,截水沟底宽50cm,顶宽100cm,高50cm,截水沟与沿线排水涵管跌水坑平顺衔接按图施工。截水沟开挖及混凝土浇筑参照涵管施工方法,按图施工。

截水沟施工应注意:

(1)截水沟开挖前先对道路边坡进行处理,清除边坡松散土石方及边坡孤石,使得边坡平整稳定。

(2)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对沟槽进行修整,做到沟底和沟壁坚实平整,沟底标高及断面尺寸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