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Gbs GaAs PHEMT激光二极管调制器驱动器
gaas phemt 工作原理

gaas phemt 工作原理
GaAs (gallium arsenide) PHEMT (pseudomorphic high-electron-mobility transistor) 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其工作原理如下:
1. PHEMT 构建:PHEMT 主要由一个异质结构组成,其中包含一个杂化的二维电子气层和一个电子迁移层。
这两个层的结合形成了一个电子传输通道。
2. 双异质结构:PHEMT 在杂化二维电子气层和电子迁移层之间形成了一个双异质结构。
这个结构是通过在两层之间引入一些错配原子形成的,使电子在其中容易迁移。
3. 半导体特性:GaAs 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和较高的饱和漂移速度。
这些特性使得 GaAs PHEMT 在高频和高速应用中表现得更出色。
4. 高电子迁移率:GaAs PHEMT 的异质结构使得电子在杂化二维电子气层中迁移时能够获得更高的迁移率,从而提高了电子在器件中的流动性能。
5. 调控门电势:通过在 PHEMT 结构中施加一个门电势,可以控制电子传输通道的导电性。
这个门电势在正偏置时可以增加电流,而在负偏置时可以降低电流。
6. 高频性能:由于 GaAs PHEMT 的高迁移率和高漂移速度,使得它能够在高频范围内工作,并表现出较低的噪声、较高的增益和较高的频率响应。
总的来说,GaAs PHEMT 是一种基于 GaAs 材料的半导体器件,利用其特殊的异质结构和高电子迁移率,实现了在高频范围内具有优秀性能的工作原理。
激光二极管的原理及应用

激光二极管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激光二极管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电子器件,常用于激光打印机、激光雷达、光通信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激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2. 激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激光二极管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器件,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通过半导体器件时,会产生光的现象。
以下是激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的详细说明:•半导体材料:激光二极管常使用的半导体材料包括镓砷化物(GaAs)、镓铍砷化物(GaInAs)、镓锗磷化物(GaGeP)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载流子浓度和较高的流动率,使得电流传输效果良好。
•P-N结构:激光二极管采用P-N结构,即在半导体材料上形成P型和N型区域。
P型区域富集正电荷,而N型区域富集负电荷,从而形成PN结。
•注入激活:当通过激光二极管的材料施加外部电压时,电流将从P 区域流向N区域,载流子(正电荷或负电荷)将注入P-N结中。
•电子复合:当正电荷和负电荷在P-N结中相遇时,它们会发生复合,从而释放出能量。
这些能量以光的形式被发射出来,产生激光束。
•反馈:激光二极管内部设置了光反馈结构,使得激光在多次来回反射后形成稳定的光子增强效应,从而增强激光输出。
3. 激光二极管的应用激光二极管由于其小型化、低功耗、高效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3.1 激光打印机激光打印机是目前最常见的激光二极管应用之一。
通过激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激光打印机可以将输入的数字信号转化为高质量的图像或文字。
激光二极管作为打印机的光源,可以将光束精确地聚焦到打印介质上,从而实现高速、高精度的打印效果。
3.2 光通信激光二极管也被广泛应用于光通信领域。
激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可以将数字信号转化为高速的光信号进行传输。
光通信技术具有高传输速率、大带宽、低衰减的特点,适用于长距离通信和高容量数据传输。
3.3 激光雷达激光二极管被应用于激光雷达系统中,用于测量距离、速度、方向等目标物理参数。
DC-40 GHz光通信系统用GaAs PHEMT驱动放大器

3 0GHz 的平坦 频 率响应 , 它要Hale Waihona Puke 求 因电路 的功能 而 其.
口
各 不相 同 。例如 , 驱动 器有输 出电压 的幅度 的要求 ,
而 前置放 大 器则 有噪声 电流 方 面的要求 等等 。 国 内 1 / 0 Gb s的 WD 光纤 通信 系统 已投 入使 M 用 , 4 / 而 0Gb s光通 信 系统 的 研发 刚刚起 步 , 别是 特 实 用 化 的收 发芯 片组 件方 面 还 处 于初 级 阶段 , 中 文 采 用 0 2 m 的 Ga HE . AsP MT 工艺 实 现 了 可 用 于 4 / 光 调制器 驱动 器 。 虑到 实用化 的需要 , 0Gb s 考 在 电路 设计上 采 用类似 行波 放大 器结构 的 多级有 源偏 置 方 式 , 现超 宽 频 带 的 微 波 、 流 隔 离 和 有 源 负 实 直
g i a d ce re eda rm t4 i sr t . an, n la y ig a a 0Gbt ae /
K e r s: b oa a y wo d r db nd;a p i ir;d i e m lfe r v r;Ga s PH EM T A
EEACC : 】 0 85
A DC一 0 G H z Ga 4 As PH EM T i e m plfe o Dr v r A ii r f r
Optc lCo m uni a i n i a m c to
Yua LIFux a SHA0 i n io Ka QI AN n CHEN n s e g ZH ENG Fe g Ta g h n ( ni g ElcrncDe ie n t ue Na jn eto i v csI si t,Na jn t nig,2 0 1 ,CHN) 10 6
激光二极管原理

激光二极管原理
激光二极管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激光能量的电子元件。
其工作原理基于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如p-n结的特征和电子能带结构。
在激光二极管中,通常使用的半导体材料是砷化镓(GaAs)或磷化镓(GaP)。
这些材料由两种不同类型的杂质掺杂而成,一侧
为p型半导体,另一侧为n型半导体。
p-n结的形成使得电子
在这个区域内能够自由移动。
当向激光二极管施加正向电压时,电子从p区域向n区域移动,而空穴则从n区域向p区域移动。
当电子与空穴相遇时,它们会重新结合,产生能量释放。
这种能量释放通过自发辐射而释放出去,从而产生光子。
这些光子在材料中来回反射,并经过光增强,使得它们的能量和相位同步,并最终形成一束高度相干的激光束。
由于反射和光增强过程受到p-n结的形状和材料的选择的控制,因此激光
二极管的波长和功率可以通过合适的设计和控制进行调整。
激光二极管可以在大多数电子设备中找到应用,如激光打印机、光纤通信、生物医学设备等。
由于其小巧、效率高和寿命长的特点,激光二极管已成为现代科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种高效率半导体激光二极管驱动器研制

WANG He ,XU J i a . 1 i n,L I Xi a o — h u
l a s e r a s t h e f e e d b a c k,c o r e s p o n d i n g t r a n s f e r f u n c t i o n e x p r e s s i o n wa s g a v e . Ap p l y i n g DC / DC c i r c u i t i n l o w e in r g t h e i n p u t v o h a g e ,i t s o l v e d t h e p r o b l e m f o l o w e f f i c i e n c y i n v o l t a g e - t o - c u re n t c o n v e r s i o n . B a s e d o n a c  ̄a l e x p e ime r n t s , t h e d i r v e c u re n t
t h a n 5 A)l a s e r d i o d e s ,b a s e d o n t h e p i r n c i p l e o f n e g a t i v e f e e d b a c k, a s t a b l e c u r r e n t w a s a c h i e v e d b y t a k i n g t h e c u re n t o f t h e
( C h a n g c h u n I n s t i t u t e o fO p t i c s , F i n e Me c h a n i c s a n dp h y , i c s , C h i es n e A c a d e m y fS o c i e n c e s , C h ng a c h u n 1 3 0 0 3 3 , C h i n a )
5Gb/s单片集成GaAs MSM/PHEMT 850nm光接收机前端

i As - Ga
12 n .
容 和 电感 ; 于较 低 速 率 , 对 主要 是 可靠 性 、 积和 成 体 本 的要求 , 面 阵 列 应 用 尤 其 如 此 . 片 光 电集 成 对 单 ( I 把光探 测 器 和前 置放 大 器 制 作 在 同一衬 底 OE C) 上, 二者 通过 空气 桥或 介质 桥互 连 , 大程 度地 减小 最 了互 连分 布参 数 的影 响 , 并且 互 连一致 性 得到保 障 ,
维普资讯
第2 8卷
第 4期
半
导
体
学
报
V O . 8 N O. 12 4
A p , 07 r. 20
20 0 7年 4月
CH I ES J U R NA L F N E O O SEM I ON D U CTOR S C
5 / 单 片 集成 Ga M/ HE 5 n Gb s AsMS P MT 8 0 m 光接收机前端 *
焦世 , 陈 胜 钱 。 欧 蒋幼 。 李 。 凯 叶 龙 t 堂 峰 冯 。 泉 拂晓 邵 。 玉堂
( 1电子 科 技 大 学 光 电信 息 学 院 ,成 都
( 3南 京 电子 器 件 研 究 所 ,南 京
605) 1 04
2 01) 10 6
( 2单 片 集 成 电路 与 模 块 国家 级 重 点 实 验 室 ,南 京
光 接 收机前 端包 括光 探测 器和 前置放 大 器两个 部 分 , 者将 经 过传 输 通 道 后 发生 了衰 减 和 畸 变 的 前 微 弱光 信号 转变 为 电压 信 号 , 然后 由具 有 低 噪 声 性 能的前 置放 大器 进 行初 步 放 大 . 为 光 接 收 第 一 环 作 节 的前 端 在很 大 程 度 上 决 定 了整 个 光 接 收 机 的 性
2024年激光二极管驱动器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激光二极管驱动器市场发展现状一、激光二极管驱动器的概述激光二极管驱动器是一种用于供给和控制激光二极管的电子设备。
激光二极管作为激光光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通信、医疗、工业等领域。
激光二极管驱动器的发展与激光技术的不断进步密切相关,对市场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二、激光二极管驱动器市场规模随着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激光二极管驱动器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激光二极管驱动器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稳定增长。
三、主要应用领域1. 通信领域激光二极管驱动器在光通信领域的应用广泛。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对于高速、高频、高可靠性的通信需求不断增加,激光二极管驱动器在高速光通信设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 医疗领域激光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激光二极管驱动器在医疗设备中起到关键作用。
例如,激光二极管驱动器广泛应用于激光手术刀、激光治疗仪等医疗设备中。
3. 工业领域激光二极管驱动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激光切割机、激光焊接机等设备都需要激光二极管驱动器来供电和控制。
四、市场竞争态势目前,激光二极管驱动器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市场龙头公司以及一些中小型企业。
这些厂商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来增强自身竞争力。
同时,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对驱动器的功率、效率、稳定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发展趋势分析1. 高功率驱动器的需求增加随着激光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对高功率激光二极管驱动器的需求也在增加。
高功率驱动器在工业激光加工、激光显示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2. 高效率驱动器的研发高效率是激光二极管驱动器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高效率驱动器可以节约能源消耗,提高激光系统的整体效能。
因此,高效率驱动器的研发将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的重点。
3. 小型化和集成化的趋势随着激光应用场景的多样化,激光二极管驱动器的小型化和集成化也成为市场的发展趋势。
激光二极管

激光产生的三个条件
粒子数反转、满足阈值条件和
谐振条件; 产生光的受激辐射的首要条件是 粒子数反转,在半导体中就是要 把价带内的电子抽运到导带。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了获得离子数反转,通常采用重 掺杂的P型和N型材料构成PN结, 这样,在外加电压作用下,在结 区附近就出现了离子数反转—在 高费米能级EFC以下导带中贮存 着电子,而在低费米能级EFV以上 的价带中贮存着空穴。
特点
当激光二极管注入电流在临界电流密度以下时,发光机制
主要是自发放射,光谱分散较广,频宽大约在100到500 埃 当电流密度超过临界值时,就开始产生振荡,最后只剩下 少数几个模态,而频宽也减小到30埃以下。而且,激光二 极管的消耗功率极小,以双异质结构激光为例,最大的额 定电压通常低于2伏特,输入电流则在15到100毫安之间, 消耗功率往往不到一瓦特,而输出功率达数十毫瓦特以上 激光二极管的特色之一,是能直接从电流调制其输出光的 强弱。因为输出光功率与输入电流之间多为线性关系,所 以激光二极管可以采用模拟或数字电流直接调制输出光的 强弱,省掉昂贵的调制器,使二极管的应用更加经济实惠。
激光二极管原理
半导体中的光发射通常起因于载流子的复合。当半导体的
PN结加有正向电压时,会削弱PN结势垒,迫使电子从N 区经PN结注入P区,空穴从P区经过PN结注入N区,这些 注入PN结附近的非平衡电子和空穴将会发生复合,从而 发射出波长为λ的光子 λ = hc/Eg (h—普朗克常数; c—光速; Eg—半导体的禁带宽度) 这种现象称为自发辐射。当自发辐射所产生的光子通过半 导体时,一旦经过已发射的电子—空穴对附近,就能激励二 者复合,产生新光子,这种光子诱使已激发的载流子复合而 发出新光子现象称为受激辐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卷 第12期2005年12月半 导 体 学 报CHIN ESE J OURNAL OF SEMICONDUCTORSVol.26 No.12Dec.,2005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批准号:2001AA312020) 李文渊 男,1964年出生,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模拟、光电和射频集成电路设计. 王志功 男,1954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是光电、射频、微波集成电路研究. 2005204228收到,2005209213定稿Ζ2005中国电子学会24G b/s G aAs PHEMT 激光二极管/调制器驱动器3李文渊 王志功(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南京 210096)摘要:采用012μm G aAs P H EM T 工艺设计并实现了超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用激光二极管/调制器集成驱动器电路.整个电路由带源极跟随器的两级差分放大电路、电容耦合电流放大器和输出电路组成.电路芯片面积为110mm ×019mm.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单一+5V 电源供电时直流功耗为115W ,输出最高电压幅度为214V ,电路最高工作速率高于24Gb/s ,可以应用于光纤通信SD H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传输系统.关键词:P H EM T ;激光驱动器;放大器;光纤通信EEACC :1220中图分类号:TN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4177(2005)12224552051 引言近年来,我国电信事业飞速发展,通信业务量成倍增长,数据传输的速率也越来越高.光纤通信是一种以光波为载体,以光导纤维为传输介质的先进通信手段,已经被用于越来越高速的传输系统中.目前我国同步数字序列(SD H )光纤网不断发展,215Gb/s 速率的高速干线网络系统已经广泛应用,10Gb/s 速率的干线系统也将得到推广应用.因此,对于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而言,设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纤通信用高速集成电路芯片[1]具有重大意义.激光驱动器是光发射机的关键部件,对其大功率和高速率的要求导致其设计难度大.由于国外微电子制造工艺先进,而且容易获得,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研制出20Gb/s 的激光驱动器芯片[2,3].但是,其输出电压幅度较低,大约为1V.我国已经设计出10Gb/s 以上速率的激光驱动器芯片[4],但是采用的是单一负电源供电.为了在系统应用中与复接器等单一正电源供电的芯片电源相一致,因此有必要设计单一正电源供电的激光驱动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关键部件是光发射机和接收机.在发射机中,由多路复接器(MU X )把几路并行的低速数字信号复接为一路高比特率的数据流.高速数据流通过激光二极管/调制器驱动器产生调制电压,调制激光器产生光信号[1,5].本文首先简单介绍光纤通信系统,然后介绍24Gb/s 的激光二极管/电吸收调制器的驱动器电路的设计、工艺实现和测试结果.2 光纤通信系统简介一个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发射机、光纤、接收机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在发射端,由多路复接器MU X 把多路并行的低速数字信号复接成一路高速(如10Gb/s )的数据流.高速数据流通过激光二极管/调制器的驱动器,驱动激光器产生不同强度的光信号,使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达接收端.在接收端,由光电二极管接收通过光纤传送来的光信号,并转换成电流脉冲,经过低噪声前置放大器和随后的主放大器放大,送到时钟恢复和数据判决电路.时钟恢复电路从数据信号中提取时钟,用来对数据进行判决和同步,恢复出高速的数据流.然后,高速的数据流再经过分接器,恢复为原来的多路并行低速信号[6].半 导 体 学 报第26卷图1 光纤通信系统的结构方框图Fig.1 Diagram of optic2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3 激光二极管/调制器驱动器的分析与设计 激光二极管/调制器驱动器是光纤通信系统中光发射机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激光二极管/调制器驱动器在发射机中位于多路复接器和激光二极管/调制器之间,它的输入是一路高比特率的数字信号,信号幅度为几百mV,输出是驱动激光二极管/调制器的电流或电压信号[4],对于激光二极管,需要的调制电流往往大于40mA;对于电吸收调制器,其调制电压要大于2V.3.1 设计指标和工艺参数为了便于所设计的激光驱动器芯片与+5V电源电压供电的复接器等芯片一起构成光发射机,在电路设计中采用了单一+5V电源供电.根据光纤通信系统光发射机的要求,激光二极管/调制器驱动器电路的设计指标如表1所示.表1 激光二极管/调制器驱动器电路设计参数Table1 Specification of laser/modulator driver circuit参数指标工作电压+5V工作速率>10Gb/s输入电平400mV输出电压>2V温度范围-20~80℃由于GaAs工艺对于实现高速、大功率电路有优越性,因此,在设计工艺的选择上,根据能够利用的工艺情况,我们采用了法国多项目晶圆工程(CM P)提供的OMM IC公司的012μm栅长标准Al GaAs/In GaAs/GaAs P H EM T工艺.该工艺提供两种晶体管:增强型晶体管(E2P H EM T)和耗尽型晶体管(D2P H EM T),晶体管的主要参数如表2所示.另外,该工艺提供了三种二极管、GaAs电阻和金属镍镉电阻、两种电容,电感和空气桥等器件模型,在激光二极管/调制器驱动器的电路设计中,晶体管、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以及空气桥都得到了应用.表2 晶体管参数(012μm栅长)Table2 Parameters of FET with012μm gate length晶体管E2P H EM T D2P H EMTf T63GHz60GHzV th0.225V-0.9VI dss140mA/mm(V gs=0.7V)250mA/mm(V gs=0V)g m440mS/mm420mS/mmR s0.65Ω・mm0.54Ω・mm3.2 系统模块设计图2所示为激光二极管/调制器驱动器电路的框图.图2 激光驱动器系统模块图Fig.2 Diagram of laser/modulator driver 输入阻抗匹配:对于高速电路的接口,输入阻抗设计为50Ω,以实现电路阻抗的匹配,有效降低了传6542第12期李文渊等: 24Gb/s GaAs P H EM T 激光二极管/调制器驱动器输损耗.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同时考虑了输入信号电平.第一级放大模块:利用差分放大器电路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电平可以达到112V 左右.利用源极跟随器,将第一级放大模块和第二级放大模块进行隔离,这样虽然增加了直流功耗,但是基本消除了前后两级放大器之间的相互影响.第二级放大模块:为了给后续电路提供足够的驱动能力,该放大模块在第一级放大模块的基础上继续对信号进行放大,以满足输出级的需要.同时,在该级电路中,设计了电容耦合放大器[2,3],减少了输出电压的下降时间,使输出电压的下降边沿变得更加陡峭,大大缩短了激光器的关断时间.输出模块:利用两级源极跟随器来实现,最后一级用大宽长比的晶体管来输出驱动激光二极管/调制器的电压.偏置模块:为整个电路提供直流偏置.参考电压源:为偏置模块提供参考电压.3.3 核心电路设计激光二极管/调制器驱动电路的核心电路如图3所示.由R1,R2,R3,R4构成输入匹配模块,其中R1,R2构成偏置电路,提供输入信号的直流偏置;R3,R4均为50Ω,其公共连接点对信号实现虚地,以实现输入阻抗匹配.第一级放大模块由D1,D2,R5,R6,M1,M2,M12组成差分放大器,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二极管D1,D2产生适当的电平位移.经过该放大器放大后,信号电平峰峰值可达到112V ,同时差分对称结构有利于抑制干扰.M3~M6和M13~M16构成两级源极跟随器,将第一级放大器与第二级放大器进行缓冲隔离,并且实现电平位移.图3 激光二极管/调制器驱动电路原理图Fig.3 Schematic of laser/modulator driver 第二级放大模块中,R7和R8提供直流偏置,增强型晶体管M7,M8,M9,M17,M18和电容C1构成驱动器的主放大电路.其中,M7,M9,C1对于驱动信号,构成电容耦合电流放大器.每当输入数据从一个电平变化为另一个电平时,电容C1就被充电或者放电,动态电流流经M9,C1,M17,使M7漏极上的电流波形形成一个陡峭的下降沿.这样,使在R9,L1上形成的复合控制电压同样形成一个陡峭的下降沿,影响到输出端的电压,使输出端激光二极管或者电吸收调制器关断的延迟和下降时间大大减少.电容耦合电流放大器对于输出端驱动信号上升沿也有影响,使信号上升沿有更陡峭的上升或者上冲,但是,它对于激光二极管或者电吸收调制器的开启过程影响很小[1,3].电容耦合电流放大器对R9,L1上的电流影响示意图如图4所示,粗线表示有电容耦合电流放大器时在R9,L1上的电流波形.M197542半 导 体 学 报第26卷是用来控制R9,L1上的直流电平,R10,R11用来为M19提供偏置;L1是补偿电感.图4 有、无电容耦合放大器时,R9和L1上的电流波形Fig.4 Currents wave shape through R9and L1with/without capacitor 2coupled circuits输出模块采用了两级源极跟随器,第一级采用耗尽型晶体管M10,它需要一个电流源,用耗尽型晶体管M20构成;第二级源极跟随器M11和激光二极管或者电吸收调制器构成,这样,R9和L1上的电压就被转移到激光二极管/电吸收调制器上了.在这里,激光二极管/电吸收调制器是用50Ω等效电阻来代替,进行模拟设计.在实际工作时是驱动激光二极管/电吸收调制器.采用上面的电路结构与采用双端输出的电路结构[4]相比,有下列优点:输出仅需要尺寸较大的晶体管M11,而且不需要考虑米勒效应.在双端输出的电路中,需要两只相同尺寸的晶体管;由于是单端输出,只需要一只尺寸很大的补偿电感L1.双端输出的电路结构中,需要两只同样尺寸的补偿电感,这会增大芯片面积;由于这种结构电路的负载是激光二极管或者电吸收调制器,它接在电路的输出端和地之间,而测试所使用的示波器输入端到地的阻抗是50Ω,这与该电路结构的负载正好一致,因此测试时,可以直接将示波器接在电路的输出端进行测试.如果采用双端输出的结构,由于是正电源供电,输出负载是在电源到输出端之间,在目前的条件下无法在片测试.电路芯片通过法国多项目晶圆工程,在法国OMM IC 公司完成制作,芯片照片如图5所示,芯片面积为110mm ×019mm.4 测试结果芯片测试的主要仪器包括脉冲发生器ADVA 2N TSET D1386,Agilent 86100A 示波器及电源和芯片测试台.芯片测试系统如图6所示.图5 激光驱动器电路芯片照片Fig.5 Photograph of laser/modulatordriver图6 激光二极管/调制器驱动器测试系统Fig.6 Test environment of laser/modulator driver按照设计方案,芯片采用单一+5V 电压电源供电,我们给激光二极管/电吸收调制器驱动器芯片输入端加不同比特率、幅度为500mV 的伪随机序列,电路输出端直接接在示波器上(示波器的阻抗为50Ω),从示波器上可以直接观察到输出信号眼图.图7给出了在输入数据速率分别为10,20和24Gb/s 情况下的眼图.从测试得到的输出信号眼图可以看出,在24Gb/s 速率下眼图的性能良好.直流功耗115W.表明该电路的工作速率超过了24Gb/s ,输出电压幅度达到了214V ,满足了设计要求.5 结论本设计采用012μm GaAs P H EM T 工艺,实现了用于24Gb/s 速率光纤通信系统光发射机的激光二极管/调制器驱动器的设计,芯片采用单一+5V8542第12期李文渊等: 24Gb/s GaAs P H EM T 激光二极管/调制器驱动器图7 激光驱动器在不同速率数据输入下的输出眼图 (a )输入10Gb/s 信号时输出眼图;(b )输入20Gb/s 信号时输出眼图;(c )输入24Gb/s 信号时的输出眼图Fig.7 Eye 2diagram of driver at different bit rate input signals (a )Output eye 2diagram at 10Gb/s input signal ;(b )Output eye 2diagram at 20Gb/s input signal ;(c )Output eye 2diagram at 24Gb/s input signal电源供电,最高工作速率达到24Gb/s 以上.参考文献[1] Wang Zhigong.IC design for optic 2fiber communications.Bei 2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3(in Chinese )[王志功.光纤通信集成电路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 Wang Z G ,Berrot h M ,Nowotny U ,et al.Integrated laser di 2ode voltage driver for 20Gb/s optical systems using 013μm gate lengt h quantum well H EM T ’s.IEEE J Solid 2State Cir 2cuit s ,1993,28(7):829[3] Wang Z G ,Berrot h M ,Nowotny U ,et al.15Gbit/s integratedlaser diode driver using 013μm gate lengt h quantum well transistors.Electron Lett ,1992,28(3):222[4] Huang Ting ,Wang Zhigong ,Li Lianming.Ultra 2high 2speedlaser/modulator driver.Chinese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2005,26(3):576(in Chinese )[黄颋,王志功,李连鸣.超高速激光驱动器电路设计与研制.半导体学报,2005,26(3):576][5] Montgomery R K ,Ren F ,Abernnat hy C R ,et al.10Gbit/sAl GaAs/GaAs HB T driver IC for lasers or lightwave modula 2tors.Electron Lett ,,1991,27:1827[6] Li Wenyuan ,Wang Zhigong ,Wang Xiaoming ,et al.Design oflaser diode driver wit h 0135μm CMOS.Microelectronic Tech 2nology ,2002,30(5):22(in Chinese )[李文渊,王志功,王晓明,等.0135μm CMOS 激光二极管驱动器的设计.微电子技术,2002,30(5):22]A G aAs PHEMT Laser/Modulator Driver for 24G b/s Optical T ransmitters 3Li Wenyuan and Wang Zhigong(I nstit ute of R F 2&O E 2I Cs ,S out heast Universit y ,N anj ing 210096,China )Abstract :An integrated laser and optical modulator driver for ultra 2high speed optic 2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is designedand fabricated in a 012μm gate length Al G aAs/In GaAs/G aAs p seudomorphic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 (P H EM T )process.The circuit consists of two stages of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with source follower pairs ,a capacitive coupled current am 2plifier ,and an output circuit.The driver IC occupies a die area of 110mm ×019mm.Under a single supply of +5V ,the power consumption is about 115W.Open eye diagrams are measured at a bit rate of up to 24Gb/s with a 214V p 2p voltage swing.It can be used in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transmission systems of optic 2fiber communication.K ey w ords :P H EM T ;laser/modulator driver ;amplifier ;optic 2fiber communication EEACC :1220Article ID :025324177(2005)12224552053Project supported by t 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No.2001AA312020) Li Wenyuan male ,was born in 1964,associate professor ,PhD candidate.His research interest is in t he analog ICs ,O E 2ICs ,and RF 2ICs. Wang Zhigong male ,was born in 1954,professor.He is engaged in research on t he design of O E 2ICs ,RF 2ICs ,and microwave ICs. Received 28April 2005,revised manuscript received 13September 2005Ζ2005Chines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9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