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柴油机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船用低速柴油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

船用低速柴油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

船用低速柴油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Titl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Market Statu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Marine Low-Speed Diesel Engine Industry, with a Focus on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Abstract:The marine low-speed diesel engine industry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maritime sector. This report aim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market status of this industry and predict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for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 Both global and regional perspectives will be taken into account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dustry's dynamics.1. Introduction:The marine low-speed diesel engine industry has witnessed significant growth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energy-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ropulsion systems. This report will explore the factors driving market growth, challenges faced by industry players, and potential opportunities for future development.2. Current Market Status:2.1 Global Market:The global marine low-speed diesel engine market has experienced steady growth, driven by factors such as the ris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expansion of the shipping industr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icter emission regulations. Major players in this market include MAN Energy Solutions, Wärtsilä,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and Caterpillar.2.2 Regional Market:The Asia-Pacific region dominates the marine low-speed diesel engine market, accounting for the largest share due to the high demand for commercial vessels from countries like China, South Korea, and Japa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also hold significant market shares, driven by the need for modernization and retrofitting of existing fleets.3. Market Analysis:3.1 Growth Drivers:- Increasing demand for energy-efficient and eco-friendly propulsion systems- Rising maritime trade and the need for larger vessels - Stringent emission regulations and the adoption of cleaner fuels-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in engine design and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3.2 Challenges:- Volatile fuel prices and the need for cost-effective solutions- Intense competition among industry players- Uncertainty in the global economy and trade policies - Potential impact of alternative propulsion technologies, such as electric and hydrogen-based systems4.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4.1 Renewable Energy Integration:The marine low-speed diesel engine industry is expected to witness a gradual shift towards renewable energy integration, with the adoption of hybrid systems and the use of alternative fuels like 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 and biofuels.4.2 Digitalization and Automation:The industry will embrace digitalization and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to enhance efficiency, reduce maintenance costs, and optimize engine performanc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ata analytics, and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s will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is transformation.4.3 Focus o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The industry will continue to invest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develop cleaner and more efficient propulsion systems, aligning with the global goal of reduc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preserving marine ecosystems.5. Conclusion:The marine low-speed diesel engine industry is poised for steady growth in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 driven by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energy-efficient and eco-friendly propulsion solutions. However, the industry needs to address challenges such as intense competition, volatile fuel prices, and the emergence of alternative technologies. By embracing renewable energy integration, digitalization, and a focus o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dustry players can position themselves for long-term success.摘要:船用低速柴油机行业在海运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4年船用低速柴油机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船用低速柴油机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船用低速柴油机市场前景分析一、引言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和对环境友好型船舶的需求增加,船用低速柴油机作为主要动力装置在船舶工业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对船用低速柴油机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及主要驱动因素。

二、市场概述船用低速柴油机市场在过去几年一直保持稳定增长。

全球船舶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船用低速柴油机的需求。

同时,对环境友好型船舶需求的增加也促使了船用低速柴油机市场的发展。

三、市场驱动因素1.全球航运需求增长全球航运需求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特别是在亚太地区。

货物贸易量的增加和航运运力的提升将推动船舶市场的发展,进而带动船用低速柴油机市场的增长。

2.环境友好型船舶需求为了减少船舶对环境的污染,国际航运组织(IMO)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标准,推动了环保型船舶的研发和使用。

船用低速柴油机作为环保型船舶的主要动力装置,将受益于这一趋势。

3.技术创新随着船用低速柴油机技术的不断创新,其性能和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新一代船用低速柴油机采用了更先进的燃烧控制技术和高压共轨系统,实现了更低的燃料消耗和更少的排放,从而提高了船舶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四、市场竞争格局船用低速柴油机市场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船用低速柴油机制造商包括MAN柴油机、Wärtsilä、大宇重工和三菱重工。

这些公司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五、市场前景船用低速柴油机市场具有良好的前景。

预计全球航运需求的增长以及环境友好型船舶的需求将持续推动市场的发展。

此外,技术创新也将进一步提升船用低速柴油机的性能和效率,增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六、结论船用低速柴油机市场前景广阔,受益于全球航运需求的增长、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技术创新的推动。

行业参与者应继续关注市场需求变化,并加大研发投入,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实现更大的市场份额。

2024年船用柴油机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船用柴油机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船用柴油机市场需求分析引言船用柴油机作为船舶主要动力装置之一,对于船舶行驶性能及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全球海洋贸易的快速发展,船用柴油机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本文旨在分析船用柴油机市场的需求情况,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概述船用柴油机市场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市场,主要包括商用船舶、军舰以及近海渔船等。

根据船舶种类和规模的不同,对柴油机的需求也有所差异。

目前航空动力学地区是最大的船用柴油机市场,其次是亚太地区和欧洲。

市场驱动因素1. 全球贸易增长全球贸易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航运业的繁荣,进而推动了船用柴油机市场的需求增长。

船舶作为货物运输的主要工具,其燃油效率和动力性能对整个运输过程的成本及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2. 国际规范与环保要求国际规范和环保要求对船舶排放进行了严格限制,进一步促进了船用柴油机市场的需求增长。

舷外排放限制区的扩大,对于低排放船舶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柴油机技术的创新和升级。

3. 能源效益要求航运业对能源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这对船用柴油机的研发和市场需求提出了新的挑战。

节能减排、提高动力输出和降低燃油消耗成为船用柴油机制造商面临的重要任务。

市场发展趋势1. 混合动力技术应用船舶混合动力技术的发展将推动船用柴油机市场的创新和需求增长。

通过结合电动和柴油动力系统,可以实现更高效率、更低排放和更持续的船舶动力系统。

2. 渐进式升级现有船舶柴油机的性能升级将成为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

柴油机制造商将致力于提高燃油效率、延长维护间隔和降低维护成本,以满足船主和船舶运营商的需求。

3. 新能源替代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替代燃料的使用将逐渐增加,对船用柴油机市场的需求产生一定影响。

不过,短期内柴油机仍将是船舶主要动力装置,但在长期发展中可能存在替代的可能性。

总结船用柴油机市场需求正受到全球贸易增长、国际规范与环保要求以及能源效益要求的驱动。

未来市场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混合动力技术应用、渐进式升级和新能源替代。

船舶柴油机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探索

船舶柴油机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探索

内燃机与配件0引言船舶用柴油发动机是船舶承载最重要的动力源。

伴随着新的排放规定的实施和石油资源的削减。

作为船舶最大的排放能源消耗机器,为了满足节能削减排放的需要,技术开发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策是必需的。

船舶用柴油发动机核心关键部件的研发技术、高品质燃料技术、高效废气净化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等,可为满足海洋运输的高效、节能和减排的需要作出巨大贡献。

1国内船舶柴油机技术分析①工业基础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船用柴油机的开发从无到有,迄今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除此之外国家还建立了船用柴油机研究机构和相应企业。

最近几年,大多数已被列为国家高新技术项目,所以,我国柴油机的生产及自主研发、制造水平得到了的大大提高[1]。

②在引进新的技术和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引进了多种船用柴油机,通过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培养高水平技术人才,目前,已经取得一些科研成就,同时也具备了和世界发达国家竞争力的能力,如今与国外的先进技术相比,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船用柴油机的制造技术差距越来越小。

2船舶柴油机技术的发展现状船舶用柴油发动机是船舶用辅助装置的核心,是中国造船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世界造船中心向亚洲转移,中国船舶用柴油发动机产业迅速发展。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形成了中高速船舶用柴油发动机可设计、制造、开发的产品群,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甚至为中国船舶用柴油发动机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中国的船舶用柴油机的开发,现在的综合开发的条件无法满足,产品设计、研究开发、生产技术等领域,国内的柴油机制造企业与国际先进企业之间的差距还有很大。

目前,国内柴油机在中国造船业的匹配率还不到40%,远远落后于与制造业相关的其他产业。

船舶用柴油发动机已经成为影响中国造船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在国际上,欧洲造船业中低速船舶用柴油发动机依然被发达国家垄断,manb&w 、WNS 等知名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70%[2]。

浅谈船舶动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船舶动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船舶动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全球航运业快速发展,船舶的动力系统也迅速发展和升级。

船舶动力系统涉及到电力、燃料、机械结构等多个领域,其稳定性、高效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船舶的安全、经济性和环境保护。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了解船舶动力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现状1. 传统柴油机动力系统目前,大多数商业船只都采用柴油机作为主要动力源。

这是由于柴油机具有可靠性高、低维护成本、燃油价格低等优点。

但是,这种传统的柴油机动力系统在污染排放方面存在很大问题。

船舶柴油机排放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对于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2. 新型天然气动力系统为了降低船舶对环境的影响,新型天然气动力系统被广泛采用。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燃烧过程所产生的污染物比燃油要少得多。

而LNG(液化天然气)和CNG(压缩天然气)作为天然气的储存方式,可以取代传统的燃油储存方式。

目前,一些航运公司已经购买了新型的LNG船舶,以取代传统柴油动力源。

3. 混合动力系统混合动力系统是指利用多种动力源,如柴油机、电池和太阳能等,来驱动船舶。

不同的动力源可以在驱动船舶过程中相互补充和转换,以达到提高船舶效率和降低排放的效果。

例如,电池可以储存利用太阳能产生的电力,并在柴油机停止工作时提供动力。

二、发展趋势1. 更多采用LNG燃料系统由于天然气船舶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越来越多的船舶正在转向LNG动力系统。

预计未来10年中,LNG燃料系统将会逐渐普及,并在商船中占据主导地位。

2.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自动化技术在船舶动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船舶的自动化程度将会不断提高。

例如,通过高科技设备的监测和控制,可以更加精准和高效地控制船舶的动力系统。

3. 发展绿色能源相比传统的动力系统,绿色能源更加环保,未来的发展中将会越来越普及。

例如,太阳能面板已经被广泛使用,很多商船都已经开始尝试使用太阳能作为船舶的辅助动力源。

2024年船用柴油机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船用柴油机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船用柴油机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随着全球贸易和海上运输业的发展,航运行业对船用柴油机的需求日益增长。

船用柴油机作为船舶的主要动力装置,对航运行业的运营效率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本文将对船用柴油机市场前景进行分析,评估其发展趋势和机遇。

2. 市场概况船用柴油机市场包括新建船舶和船舶改装市场。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的数据,全球航运货物总吨位不断增长,预计在未来十年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这将直接推动船用柴油机市场的需求增长。

在船用柴油机市场中,燃料效率和环境性能是主要的考虑因素。

新的环保法规和减排要求将促进船舶采用更高效、更环保的柴油机。

由于这些要求的推动和技术进步,船用柴油机市场将出现更多的创新和竞争。

3. 市场趋势3.1 节能与环保航运行业日益重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为了满足国际减排要求,船用柴油机制造商将不断推出更环保的产品,包括更高效的燃烧技术、废气处理系统和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解决方案。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为船用柴油机市场提供持续发展的机遇。

3.2 电动化趋势随着电力技术的进步,电动船舶正在成为船用柴油机市场的新兴领域。

电动船舶具有零排放和低噪音的特点,受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倡导。

电动船舶的发展将提供船用柴油机市场的新动力,尤其是在短程航运和内河运输领域。

3.3 自动化和智能化船用柴油机制造商正在不断推出更智能化的产品和系统,通过自动化技术提高操控效率和安全性。

智能船舶将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实现船舶的自动导航、智能维护等功能。

这将进一步推动船用柴油机市场的发展。

4. 市场机遇4.1 新建船舶市场增长预计未来十年全球新建船舶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

新建船舶市场的增长将直接带动船用柴油机市场的需求增长。

4.2 船舶改装市场潜力随着环保法规的推动,航运公司将对现有船舶进行改装以符合新的减排要求。

船舶改装市场将提供船用柴油机市场新的增长机遇。

4.3 发展中经济体需求增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将推动其航运行业的发展。

船舶发动机与动力系统

船舶发动机与动力系统

船舶发动机与动力系统船舶发动机是船舶的核心动力装置,其效能直接关系到船舶的推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船舶动力系统则包括了船舶发动机以及与之配套的所有设备和系统,如燃料供应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

本文将从船舶发动机的分类、工作原理、发展趋势以及动力系统中的相关设备进行讨论。

1. 船舶发动机分类船舶发动机按燃料类型可分为柴油机、涡轮机和柴油涡轮机等。

其中,柴油机在商用船舶中应用最为广泛。

根据工作原理,柴油机又分为两冲程和四冲程柴油机。

二冲程柴油机具有结构简单、功率密度高、重量轻等优点,而四冲程柴油机则更加节能且排放更清洁。

2. 船舶发动机工作原理船舶发动机采用内燃机原理,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从而推动活塞运动,产生机械能。

柴油机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阶段。

在进气阶段,气缸内的活塞下行,形成负压吸入空气。

随后,活塞向上运动,将空气压缩,提高温度和压力。

当活塞接近上行程时,喷油器喷射燃油,与压缩空气混合并着火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

最后,在下行程时,排气门打开,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

3. 船舶发动机发展趋势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发展,船舶发动机也在不断改进和更新。

减排和节能是发展趋势的关键词。

船舶发动机设计中加入了更高效的燃烧系统,降低了废气排放和噪音水平。

同时,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更加精确的燃油供应和排放控制。

另外,船舶发动机也逐渐引入了先进的涡轮增压技术和混合动力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

4. 船舶动力系统相关设备船舶动力系统除了发动机外,还包括燃料供应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各个组成部分。

燃料供应系统负责将燃油从储油舱输送到发动机,并控制燃油的供应量。

润滑系统则对发动机的各个运动部件进行润滑,减少摩擦和磨损。

冷却系统通过循环冷却剂将发动机的余热散发出去,保持发动机工作温度的稳定。

综上所述,船舶发动机与动力系统是船舶运行的关键组成部分。

船舶发动机的分类、工作原理及发展趋势对于船舶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船用柴油机的发展与分类

船用柴油机的发展与分类

船用柴油机的发展与分类一、船用柴油机的发展历程船用柴油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当时的燃料主要是重质油料,如煤油和煤焦油。

20世纪初,发动机燃料开始使用石油产品,这使得柴油机的效率得到提高。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船用柴油机的功率和效率不断提高,噪音和排放也得到了控制。

二、船用柴油机的分类1.单缸柴油机:单缸柴油机是最早应用于船舶动力系统的柴油机类型,由于它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因此在一些小型船舶上仍然广泛使用。

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寿命长,在适当的负载下运行稳定。

但是由于只有一个气缸,功率相对较小。

2.多缸柴油机:多缸柴油机是现代船用柴油机的主要类型。

由于柴油机采用循环工作原理,每个气缸依次吸入、压缩、爆燃和排气,因此多缸柴油机的功率和效率远远超过单缸柴油机。

多缸柴油机可细分为二、三、四冲程和单、双、多缸等类型。

3.涡轮增压柴油机:涡轮增压柴油机是在标准多缸柴油机的基础上增加涡轮增压装置而形成的。

涡轮增压可以利用废气能量压缩吸入空气,提高氧化剂的浓度,从而使柴油燃烧更加充分,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效率。

涡轮增压柴油机广泛应用于大型船舶和高速船舶中。

4.低速柴油机:低速柴油机是指柴油机的工作转速较低的一类柴油机。

低速柴油机的工作转速一般在80-200转/分钟之间,功率较大,适用于大型商业船舶和军用舰艇的动力系统。

低速柴油机的特点是寿命长,可靠性高,但启动时间较长。

5.中速和高速柴油机:中速和高速柴油机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船舶,如客船、货船和渔船等。

中速柴油机的工作转速通常在400-1200转/分钟之间,功率较高;而高速柴油机的工作转速通常在1200-3000转/分钟之间,功率较小。

两者的特点是启动快、响应灵敏。

总结:船用柴油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变革,从单缸柴油机到多缸柴油机,再到涡轮增压柴油机和低速柴油机以及中速和高速柴油机等,每一种类型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随着航运行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船用柴油机的研发方向也逐渐向绿色、节能和低排放发展,以适应未来航运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从船用柴油机的市场、产品、技术等方面介绍了柴油机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论述当前国外气缸直径160 mm以上,单机功率大于1000 kW的大功率低速、中速、高速柴油机的总体技术水平、技术发展概况,特别是在提高、改善其低工况特性、降低其排放和智能柴油机等方面进行阐述,并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

0 引言柴油机因其功率范围大、效率高、能耗低、使用维修方便而优于蒸汽机、燃气轮机等,在民用和中小型舰艇推进装置中确立了主导地位。

船用柴油机的整体结构及其零部件结构不断改进,特别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在柴油机上的应用,使其各项技术指标不断创新,市场上已有一批性能好、油耗低、功率范围大、废气排放符合法定标准、高的产品。

柴油机相对汽油机的最大优点在于高压缩比。

这使最大功率、热效率提高,油耗降低;发动机坚固、耐用,寿命变长。

但柴油机缺点在于比功率低于汽油机,对空气利用率低,摩擦损失大。

1 低速柴油机低速柴油机由于性能优良、可靠性好、使用维护方便、能燃用劣质燃油等优点,已成为大型油船、大型干散货船、大型集装箱船的主要动力。

最新型低速柴油机在许多方面趋于一致。

即结构方面,采用非冷却式喷油器、可变喷油定时油泵、长尺寸连杆、液压驱动式排气门、单气门直流扫气、定压增压、高效涡轮增压器;性能方面,平均有效压力不断提高,增加活塞平均速度,改进零部件结构,增加强度,保持原有的低燃油消耗水平,使单缸功率不断增大,使用寿命延长。

电子液压控制系统取代传统的机械式的凸轮驱动机构,简化柴油机设计,降低成本,优化运行控制。

近年来,其爆发压力从8 MPa上升到16 MPa,燃油消耗率从208g/(kw·h)降至155g/(kw·h)左右。

目前世界船用低速柴油机市场仍被MAN B&W、Wartsila-New Sulzer和日本三菱重工三大公司垄断,以生产总功率来说,分别约占57%、33%和10%。

MAN B&W公司通过提高气缸平均有效压力和活塞平均速度来提高单缸功率。

为使MC系列柴油机的NOx排放量降低,采用提高压缩比和可导致平稳燃烧的喷射系统等措施。

为了在减少NOx排放时不影响燃油消耗率,在设计时应考虑采用增加喷射压力、压缩比、燃烧压力、增压器效率等措施。

MAN B&W 6L60MC型柴油机是世界上第一台正式投入使用的“智能化”主机,其燃油喷射和排气阀控制均通过电子完成,达到了低油耗、NOx低排放的目标。

Wartsila-New Sulzer公司通过重组后,在开发、设计和制造能力方面骤然大增。

RTA系列低速柴油机为该公司20世纪80年代开发,至今近20年来该公司通过提高平均有效压力、增加活塞平均速度,探索达到更大功率的可能性。

通过增大行程/缸径比,探索提高推进效率的方法;通过提高最大燃烧压力和可变燃油正时、排气正时,挖掘柴油机热效率潜力;采用新,改进零部件的设计,随负荷控制气缸冷却水和气缸润滑油,以求提高零部件的工作可靠性,增加柴油机的使用寿命;通过电子控制技术,达到柴油机运行的智能化。

该公司研制的12RTA96C柴油机是目前世界上实际输出功率最大的柴油机。

随着世界重心转向日本和韩国,近年来日、韩两国的低速柴油机产量已超过世界产量的2/3,其中韩国低速柴油机年产量为735万kW,并呈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从产品市场占有率来看,在以低速柴油机为推进动力的2000 t以上的上,MAN B&W公司和Wartsila-New Sulzer公司的低速柴油机产品占世界份额的90%以上,缸径260~960 mm,功率1600~75 800 kW。

日本三菱重工(UEC)的份额近10%,但主要装备在本国船舶上。

近年来,MAN B&W公司通过向日本、韩国、中国的柴油机生产厂转让生产许可证,得到迅速发展。

2001年至2004年,该公司已生产的或已订货的低速柴油机已达到1080台,其中日本制造的占44%,韩国占43%,中国占13%。

2 中速柴油机中速柴油机大多为四冲程,其体积小,重量轻,制动快,比低速机更适合船舶使用。

大功率中速机主要用于客运班轮、作业船、滚装船等。

近年来,中速机在开发大缸径、提高整机功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在燃用劣质燃油、降低油耗、提高零部件的可靠性、提高使用寿命及高增压等方面取得显着成效。

世界上生产中速机的知名大公司有MAN B&W、Wartsila-New Sulzer、Mark、Pielstick以及日本大发等。

最新资料表明,其发展趋势为:不断开发新机型,拓宽功率范围,提高市场竞争力;调整燃油喷射、雾化过程,采用高压喷射的燃油系统;改进增压系统;改进排气阀的驱动方式,调节排气正时;增装空气中间冷却器,加强水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降低零部件的热负荷,提高柴油机的性能,提高工作可靠性,增加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使用电子技术,控制排气和燃油喷射、燃烧过程;采用新概念设计,减少整机的零部件等。

在各类内河航运船舶、近海航运船舶、工程船舶及上,基本采用中速柴油机及中高速柴油机作为主动力。

国外中速柴油机生产厂家有Wartsila-New Sulzer、Mark、MAN B&W、SEMT、Deutz、MWM、MTU、洋马、大发等公司。

3 高速柴油机船用高速柴油机一直被MTU、Deutz、MWM、SACM、Pielstick、Ruston和Paxman 等几大公司占有,其产品均为v型、四冲程,缸数12~20、转速1200~1800 r/min、平均有效压力2.0~3.2 MPa、活塞速度10.5~13 rn/s、最大爆发压力15~18 MPa、燃油消耗率198~210 g/(kW·h)。

目前,各制造商在选择、设计结构、优化系统、试验研究和加工制造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并取得了显着进步,其发展趋势大致为:采用系列化设计,并通过变型满足多用途需要;不断开发新型的大功率高速柴油机,适应船舶市场的供需变化;严格整机的耐久试验,提高工作的可靠性;提高强化系数,提高柴油机使用的经济性;采用各种不同的喷射装置或喷射方式,完善燃烧过程,降低NOx的排放量,适应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

特别是德国MTU公司开发的595系列、2000系列、4000系列以及最新的8000系列,代表着高速柴油机的发展方向。

4船用柴油机发展趋势国际业受整个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左右,常常并不按人们的意志转移。

船用柴油机在市场运作、生产、技术等多方面的发展具有以下趋势。

4.1 船用柴油机的市场发展从市场需求来看,大型船舶发展得快,主机的单机功率都在逐年提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低速机的单机功率平均增加了20%,而中速机单机功率平均增加了40%。

现在的低速机单机功率可达75 000 kW,中速机达26 500 kW,而高速机达6500 kW。

从各主要柴油机公司的市场占有率看,对于低速机而言,这几年大的格局一直没有改变,总功率的前3位依次是MAN B&W、Wartsila—New Sulzer和日本三菱重工。

几年来它们的产量之和平均都在总功率的85%以上。

中速机的情况每年都有些波动,但MAN B&W、Wartsila-New Sulzer、Mark、Pielstick以及日本大发一直是前五强,产量平均占中速机产量的80%,并有上升的趋势。

(1)低速柴油机。

大功率低速柴油机广泛应用于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大型远洋船舶上。

由于船舶日趋大型化、巨型化与自动化以及对船舶主机的经济性、可靠性的要求日益提高,大功率二冲程低速柴油机的技术发展呈现出整体优化的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单机、单缸功率越来越大,如K98MC 的单缸功率最大可达5719 kW。

②进一步降低燃油消耗率,二冲程低速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已降低到164.6 g/(kw·h)。

③平均有效压力已达1.90~1.95 MPa,爆发压力在15.0~15.5 MPa之间。

④采用高压比、高效的新型增压器,如ABB公司研制的4P型增压器,压比高达5:1。

⑤采用电子调速器系统、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智能化电子控制系统,进一步提高低速柴油机的可靠性,改善低负荷性能,降低油耗,控制NOx排放,以及安全保护控制等。

(2)中速柴油机。

由于船舶的快速性要求的提高,以及日益提高的环保要求,国外大功率中速柴油机的发展很快,高性能标准、高可靠性、低油耗、低排放是其发展的主要趋势。

目前,国外大功率中速机的平均有效压力已达2.4~3.0 MPa,爆发压力达16~23 MPa,喷油压力高达180 MPa,燃油消耗率则降至171~180 g/(kW·h)。

中速柴油机的最新发展特点是模块化、人性化、经济、环保,其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

这方面的发展,欧洲MAN B&W和Wartsila-New Sulzer公司走在全球的最前沿,尤其是MAN B&W公司更以第二代模块化产品在中速柴油机发展中领先一筹。

这两家公司目前正致力于智能化技术的开发。

同时,由于MAN B&W和Wartsila-New Sulzer公司在柴油机设计方面的领先地位,国际海事组织专门拨出资金资助其从事环保技术的先期研究。

这一举措,无疑更加大其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4.2 产品发展动向船用柴油机在机型发展方面总体看相对稳定,前几年,主要集中在提高机型可靠性方面。

这是因为增压技术的发展,柴油机强化度提高很快,尤其是石油危机后,反映在降低燃油消耗率和燃用劣质燃料油为目标的经济性的强烈追求上。

然而近年来,各国环境政策对柴油机的排放限制日趋严酷,而NOx、SOx 等有害排放物的增加正是高强度与燃用劣质燃料油的副产品,而且这几种有害排放气体成分的含量,船用柴油机比柴油机更甚。

各柴油机厂商正在致力于下列共同追求的新型柴油机:(1)连续服役中的可靠性。

(2)高度强化,即大幅度提高其最高燃烧压力和燃油喷射压力。

(3)废气排放符合日趋严厉的排放法规要求。

1997年船舶开始执行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排放限值,各柴油机厂商采取工况控制或采取废气后处理,甚至重新设计以符合法规要求。

(4)综合经济性好。

不仅仅追求燃油消耗率与劣质燃料的使用,而是包括价格、运行成本、省力、少维修、推进效率等。

(5)总体结构趋于相同。

气缸排列以直列和V形两种为主,既是技术目标,也是经济目标的要求。

(6)规范化的接口。

尽量满足用户的要求,适合不同配套辅助装置以及监控系统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