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
论述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教学

论述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的简称,是对母语非汉语学习者的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经过50多年的发展,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对外汉语研究人员在“文化该不该教”这一问题上也基本达成共识:文化因素是语言和语言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重视语言教学中蕴涵着的文化因素,既能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还能对语言教学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有关跨文化交际方面的文章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对外汉语教师也开始注重在课堂教学中给留学生讲授文化知识。
1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它承载着文化信息,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思维特征;语言又受文化的制约,因为文化植根于语言,人们使用语言时要受到其民族文化的限制和影响。
Brown提出了文化同化的概念,即适应新文化的过程。
他指出:“人们学习汉语,必须同时学习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语言教学必须同时进行跟语言理解有密切关系的文化的理解。
”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大多是成年人,本族语文化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要排除本族语文化的负迁移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所接触到的每一个语言问题都可能转化为文化问题。
例如,有一位英国留学生去拜访中国朋友,朋友遵循中国人的礼节,给她倒了一杯茶,她并不渴,但按英国礼节不喝是不礼貌的,所以她喝完了茶。
朋友见她喝完了又给她倒了一杯,她又喝完了,如此反复最后竟喝了十多杯茶。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对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他们虽然能懂中国人说的每个字,但却只能理解字面意思,不能领会其真正含义,达不到真正交际的目的,还容易出错误或闹笑话。
中国作为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汉语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它所体现的文化与其他民族和国家不同,这给语言学习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不懂汉族的风俗习惯,尤其是不懂交际礼节和规则,很难灵活而准确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述一、引言对外汉语教学成为一门正式学科的历史还不到两百年[1],但是学者们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讨论却没有停止过。
同样,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一直也是饱受争议的对象。
语言教学的研究早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就已经成为对外汉语学界的探讨话题,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紧密相关,很少有人去质疑它的地位(限于年代久远,本文所涉及到的研究以20 世纪90年代之后的文献为主)。
但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文化的渗入,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被推上风口浪尖被迫进行对比,对二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的争论也未曾间断。
到21世纪,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关系的研究基本上形成了定论一一将文化作为教学因素导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因此,这时期的研究主要以“如何有效地将文化导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为主。
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中主要盛行着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以纯语言教学为主,忽视了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
并且提出语言只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的教学不能离开文化的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文化教学。
因此,主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提升文化教学的地位,打破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一一纯语言教学, 以此来建立一种新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一一语言文化教学或者称“文化语言教学”。
另一种则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本来就是语言的教学,文化只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辅助因素。
主张减少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确保语言教学的首要地位。
21世纪期间,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以及汉语国际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依然是对外汉语教学以及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领域的热议话题。
在这期间,由于孔子学院的开办,使得文化教学的呼声日益高涨。
这时期的研究主要以“如何有效地将文化导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为主。
总体上看,21世纪在有关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研究中重心已经开始偏移,具体表现为从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争议探讨到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研究。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及教学建议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及教学建议对外汉语教学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既是中国文化的传播工具,也是促进国际交流的桥梁。
以下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及教学建议:1. 促进文化交流: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更是中国文化的传播。
通过教授汉语,学生不仅可以学会语言技能,还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习俗。
2. 增进友谊:通过对外汉语教学,学生可以结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朋友,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这有助于打破国际间的隔阂,促进跨文化交流和互相尊重。
3. 增强就业竞争力:随着中国的崛起,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学习汉语的学生可以成为对外汉语教师、翻译、商务人士等职业的候选人,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4. 加深语言能力:学习汉语可以让学生掌握一门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
汉语的语法和词汇系统独特,学习汉语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 拓宽国际视野:通过学习汉语,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发展和国际事务。
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6. 增加文化自信:学习汉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增加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自信。
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
7. 教学建议:为了有效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建议:a. 多样化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互动式教学、游戏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b. 创设真实语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汉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c.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d. 注重文化教育:教师应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习俗,增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e. 鼓励实践和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和交流活动,如参观中国社区、与中国人交流等,提高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融入中国文化,还可以提升他们的语言学习效果。
本文首先探讨了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接着介绍了文化教学的方式与方法,以及文化教学的内容与范围。
然后分析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结合,举例说明了文化教学的实践案例。
通过全面的讨论和实例展示,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意义,并看到文化教学不断完善与发展的努力。
展望了文化教学的未来,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文化教学的不断深化将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视野,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关键词】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文化教学、重要性、方式、方法、内容、范围、结合、实践案例、意义、完善、发展、未来展望1. 引言1.1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对外汉语教学不再局限于传授语言知识,而是与汉语使用的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文化是语言的灵魂,只有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国文化,学习者才能真正掌握语言的内涵和精髓。
通过文化教学,学习者不仅能够提高汉语水平,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融入中国社会,增进与中国人民的友谊和合作。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不仅是一种补充,更是一种必要的创新和发展。
只有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通过本文的探讨和分析,我们将深入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方式、方法、内容和范围,以及其与语言教学的关系和实践案例,旨在为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2. 正文2.1 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教授语言知识,更是传递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习俗。
通过文化教学,学习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历史背景和社会习惯,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
文化教学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汉语词汇和语法。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模拟试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填空题1.( )年,清华大学成立的“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是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培训机构。
正确答案:19502.听说法强调通过反复的( )操练培养口语听说能力,又称为“句型法”或“结构法”。
正确答案:句型结构3.《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12版)由五部分组成,包括“汉语教学基础”、( )、“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 )和“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正确答案:“汉语教学方法”;“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4.从教学性质上看,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 ),又是一种( )。
正确答案:第二语言教学;外语教学5.( )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语和翻译,尽量用直观手段或借助情景、语境,直接用目的语理解和表达。
正确答案:听说法解析:听说法的特点之一是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语和翻译。
6.字本位是对( )的回应。
正确答案:词本位7.很多欧美人学了很长时间的汉语,写信时仍不习惯把日期写在信后右下角签名的下面,这种现象的存在是由于( )。
正确答案:文化差异解析:欧美人不习惯在右下角写日期,这主要是由文化差异造成的。
8.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创始人是( )。
正确答案:马斯洛9.有一种假说认为,存在着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或时期,过了这段时期,语言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减低了。
这种假说称为( )假说。
正确答案:关键期解析:关键期假说认为,青春期以前,大脑的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左脑和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此时大脑可塑性大,因而比较容易习得语言。
10.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 )。
正确答案:外语教学解析:考查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
11.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 )。
正确答案:语言习得机制(LAD)判断题12.在跨文化交流中,很多人倾向于认为对方也用与自己同样的方式进行思维,这是跨文化交流难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述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渗透,
共同构建起学习者对汉语语言和中国文化的综合理解。
语言教学是教学的核心,主要着重于培养学习者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
语言
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习者掌握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词汇和语音等方面的知识,能够
进行日常交流,并逐渐提高到更高级的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教学包括词汇教学、语法
教学、听力训练、口语对话、阅读理解和写作等多个方面,通过系统的语言训练,培
养学习者的语感和语言运用能力。
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
文化
教学旨在让学习者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价值观念和习俗等,同时也要求学习者
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与中国人进行跨文化交流。
文化教学包括中国历史、文学、艺术、传统节日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教授相关的文化知识和鼓励学习者的
跨文化体验,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和交际技巧。
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之间存在着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关系。
语言教学必须结合文化
背景来进行,例如在教授词汇和语法时,可以通过介绍相关文化背景来帮助学习者理
解和记忆;而文化教学也离不开语言的支持,学习者必须通过学习语言才能真正理解
和运用文化知识。
综上所述,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通过语言教学,学习者掌
握汉语的语言规则和运用技巧;通过文化教学,学习者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背景。
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共同构建起学习者对汉语语言和中国文化的综合认知,提
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全)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论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一、学科的名称一个学科的名称应该是该学科的内容和学科本质特点的反映。
目前在国内,教授外国人学汉语的学科一般称为“对外汉语教学”,但也有一些不同的名称和看法。
1、对外汉语教学2、汉语教学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4、对外汉语教育(学)5、对外汉语二、学科的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是由“对外”、“汉语”、“教学”三个关键词组成的。
首先,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
其次,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的教学再次,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最后,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的第二语言教学总之,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这就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本质属性,也充分说明了对外汉语教学从学科隶属上应该属于应用语言学。
三、学科的特点(一)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1、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对象。
研究如何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的规律、原则、方法,包括研究“教什么”、“怎样教”、“用什么技术手段教”、“如何学”等内容,如“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研究”、“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现代技术手段在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中之应用研究”等都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2、具有完备的学科理论体系基础理论: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文化理论、教育理论等;教学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教学结构及其各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类型和课程设计,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等各教学环节的理论,有关课程的特点和规律,不同语言要素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训练的特点和规律等。
3、具有准确的学科定位: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这已成为对外汉语学界大多数人的共识。
(赵金铭,2001)4、具有成熟的研究队伍和丰硕的研究成果(二)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赵金铭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在业内基本形成共识:作为一门学科,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语言学(包括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从根本上说,他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是必要的,因为文化教学会帮助语言教学。
介绍文化因素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使用他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服务。
文化介绍应与语言教学的阶段相适应,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文化教学;语言教学在我国汉语教学中开始提出介绍文化的问题是在70年代末,近几年来,在实践上有一定得进展,但总的说,还处于起步阶段。
1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及现状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是为语言教学服务的,是帮助学生克服在掌握教材内容时遇到的困难,为“吃透”教材而服务的,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扫除汉语交际中的障碍。
它的目的决定了其地位相对于语言教学来说只能是从属地位,是服务于语言教学的。
语言教学包含了文化教学,文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语言教学中起到拓展语言实践视野,提高汉语运用层次的作用。
关于文化教学问题的宏观讨论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第二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到中期。
程棠(2002)对两个阶段讨论的成果进行了概括,认为第一阶段的成果是:明确了进行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第二阶段确定了文化教学的性质和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性质。
而关于文化教学的内容与分类各家学者依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看法。
这一成果颇丰,在此不再论述。
2文化教学的方法、手段与原则问题上个世纪90年代,对外汉语教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就是关于文化因素教学的方法与原则问题。
围绕这个问题影响比较大的观点是“文化导入说”和“文化揭示说”。
赵贤州先生最先提出“文化导入说”,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文化知识的同步导入时要遵循“阶段性、适度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的原则。
此后,卞觉非(1992)、陈光磊(1992)、张英(1994)等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陈光磊提出文化导入有四种方法,即“直接阐释法、交互融合法、交际实践法和异同比较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2.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过程是跨越母文化学习另一种文化的 过程, 并且学习者日后以目的语为工具从事的交际活动也 是跨文化交际活动
3.教师教授目的语的过程也是教授给学习者另一种文化的过程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文化教学在对外 汉语教学中的地位是: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 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重要和必需 的。
第十六章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文化课Leabharlann 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
一、文化学是对外汉语教学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学包含文化因素,语言和文化的关 系密切,语言和文化相互依附、促进和制约。
(一种语言由特定的文化而造成,它承载着特定的文化。 与此同时,作为 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又受到文化的制约,使不同民族的语言呈现出 各自不同的特点)
A:长官! B:啊,有什么事吗? A长官,我母亲身体不大舒服啊. B:嗯,你要说什么呢? A:她得去医院啦,长官! B:啊,说下去,你要干什么? A:星期四就要去医院了,长官。 B:你这家伙真该死,你究竟要说什么? A:没什么了,长官。
言语交际的基本准则
(一)会话合作原则 数量准则 质量准则 关联准则 方式准则
所
以
要真正理解中国文化,必须掌握作为该文化载体的汉语;而要学好汉语,必 须同时学习汉语所负载的中国文化
二、跨文化教学理论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 本理论之一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是一种跨文化的教 学,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目的语本身以及与语言交际相关的文化,对于 学习者说都属于另一种文化
你一路辛苦了。 老师您辛苦了。 死
(2)语言本身包含的文化内容 姜太公钓鱼 三顾茅庐 说曹操曹操到 (3)对色彩、动植物、物品等的情感色彩在 语言中的反映 红 鸳鸯 百合花 (4)社会文化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2、专门的文化课:历史、文学、风俗 共时
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关系
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 学过程中应以语言教学为主,同时紧密结 合相关的文化教学,但不能以文化教学取 代语言教学。 (1)从属性 爱国主义 五月初五 (2)互补性 长城 好像 蛇
“就你白!” (二)会话礼貌原则
慷慨准则 谦虚准则 一致准则
什么是文化教学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对外汉语教学既是语 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只关注语言交际中的文 化。这种文化就是日常交际中的守则,就是 如何准确地根据交际对象和交际场合,合适、 得体地表达思想的知识和技巧。
文化教学的内容
从“筷子”一例中更加可以看出文化教学在对外汉 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第二位性,并且我们也可以从 中得出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一些原则:
首先,文化教学要与语言教学的阶段性相适应,在 一定的教学阶段或牵扯到必要的文化常识时才有必 要介绍相应的文化知识
其次,文化的教学要具有适度性,教授过程中要把 握好度的问题,不能超出学习者在一定时期内的理 解接受范围
庙府 宅宫
五 教学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小姐 吃饭(浪费、敬酒) 2、现实性原则 花轿 磕头 谢谢 3、可接受性原则 AA制 政治问题
口语考试 4、交际性原则 您高寿?——你几岁?
叔叔/阿姨——乖 晚上好——这么晚还没睡啊?
5、对比性原则 别太伤心了。 马到成功 恭喜发财 送礼物 拆礼物 6、阶段性原则 哪里哪里。 您过奖了。 还差得远呢。
但是…….
下面看一个例子: 例如: 筷子
“筷子”一词,对于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而言,它 是一个陌生的词,并且在他们的文化中难以找到对应的对象 加以理解,教学“筷子”这个词语的时候,作为汉语教授者 就有必要对“筷子”进行说明,但并不需要把筷子的起源、 使用礼节等文化知识一一加以说明,因为这明显超出了语言 教学以及学习者的理解范围,教师只需要介绍筷子的用途, 筷子是一种食具,起源于中国即可。至于筷子的使用,日常 生活会是更加好的老师。
1、语言课里的文化教学 (1)中国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特点 “无视语法约束”: 我喜欢运动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我买菜了。 菜我买了。 委婉含蓄: 随便 。过两天我去看你。 算了算了,没关系
。
贬低自己: 礼物很小,不成敬意。
恭敬不如从命。
亲密无间:
你该多穿一点儿。 你去哪儿? 地址
礼貌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