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复习导学案 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复习提纲导学案岳麓版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一、学习目标:1.近代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的著名企业;2.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中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的出现。
3.詹天佑、侯德榜的科技成就;4.魏源、严复的主要思想;5,。
科举制度废除的时间;6.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的主要艺术成就。
二、课堂目标重难点:1.重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2.难点: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三、自主学习教材第105---125页,完成下列练习:1.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19世纪末;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时间----()后,特别是“一战”期间;表现:新建厂矿、新增资本多,出现了一批近代实业家:张謇在南通创办()厂;()是与张謇起名的实业家,人称“南张北周”。
2.近代社会生活:(1)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火车、轮船、飞机、汽车逐渐成为时尚的交通工具,近代邮电和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的使用,照相、电影、交际舞等成为娱乐新时尚;(2大众传媒:报纸、()等大众传媒的到发展。
(3)社会习俗:易服饰、剪发辫、改称呼。
3.近代科学:(1)詹天佑和京张铁路:()铁路是中国人民独立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设计者是()。
(2)冯如和飞机制造:1910年,冯如制成了一架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
(3)李四光和地质力学:为地质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否定了西方学者提出的“中国贫油论”。
(4)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被称为:“侯氏制碱法”,使中国制碱技术跃居世界前列。
4.近代思想:(1)魏源是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的代表,其著作:《》,主要的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2)严复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译著的《》,提出了“”的观点,把西方进化论传到中国。
5.教育:()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6.文学艺术:鲁迅:著有《》《》等小说集。
其中《》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徐悲鸿的《》独具一格。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复习导学案 岳麓版

第六单元1.通过学习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认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束缚和压迫使民族工业举步维艰,认识没有政治的独立,就没有民族工业的独立发展。
2.认识中外联系日益增多,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教育、社会生活方面)的进程。
3.重点:近代化的含义;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1.近代工业的发展时期发展概况特点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曲折发展19世纪末初步发展“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南京国民政府前期较大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受到摧残抗战胜利后纷纷破产想一想:“一战”后,民族工业逐渐萎缩的原因是什么?“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导致了民族工业逐渐萎缩。
2.社会生活的近代化(1)火车、轮船、汽车、飞机逐渐成为时尚的交通工具。
(2)近代邮政和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3)照相、电影、交际舞成为娱乐新时尚。
(4)报纸、广播等大众传媒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5)易服饰、剪发辫、改称呼等成为社会潮流。
3.近代科技4.近代思想(1)魏源是鸦片战争期间的进步思想家。
他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严复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他译述了《天演论》,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
5.近代教育(1)洋务运动时期: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创办最早的一所新式学校。
(2)维新变法期间: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3)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
(4)近代后期著名教育家:蔡元培、陶行知、徐特立等。
6.文学艺术(1)文学:鲁迅的《阿Q正传》、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小说。
鲁迅的杂文揭露了各种社会问题。
(2)艺术戏剧:田汉的《名优之死》;曹禺的《雷雨》《日出》。
音乐: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绘画:徐悲鸿的《奔马》;齐白石的花鸟虫鱼写意画;张大千的泼墨技法闻名中外。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课 戊戌变法导学案 岳麓版

第6课《戊戌变法》导学案知识与能力①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公车上书及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光绪帝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②能力目标:a.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和总结康、梁维新变法的主要活动。
b.通过讨论“维新变法所要达到的目的”“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前预习、小组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2、使学生通过对戊戌变法主要内容的讨论、研究、分析、归纳总结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认识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改良运动,是爱国的、进步的。
②谭嗣同的慷慨捐躯,谱写了维新人士变法图强的斗争意识和义无反顾的英勇气概,令人敬仰。
③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之际,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要求变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进步。
[重点难点]①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②难点:对百日维新的作用和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理解与掌握。
通过分析百日维新诏书的内容,哪些触及顽固派利益,哪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分析支持维新变法的人有哪些,搞清维新变法运动的社会基础。
引导学生从力量对比、策略得失等方面分析变法失败原因。
知识导学一、维新变法的兴起(A级)1、原因: a. 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希望通过维新变法挽救民族危亡。
b.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为民族资产阶级登上舞台提供了条件。
2、序幕: 1895年春,《》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帝,请求。
史称“公车上书”。
从此,维新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
3、发展: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创办《》《》《》《》,成立了维新派的团体、南学会,设立时务学堂,一场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的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兴起。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六七单元复习

17、康有为称赞严复是“精通西学第一人”。主 要是因为严复
A. 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 宣传进化论,主张维新变法
C. 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D. 领导五四运动
18.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被鲁 迅称为“19世纪末最敏感的人”。他译著的《天演论》 中着重阐发
A.工农武装割据的主张
《难夫难妻》
5、第一部有声片是
《歌女红牡丹》
12
早 期 报 纸 - - 《 申 报 》
13
《申报》:英商创办于上海 商业性报纸
• 《申报》的排版方式 早期采用同治年号、农历纪年。
• 《申报》的排版顺序 顺序是竖排,并且是由右向左。
• 《申报》的文体 文言文
• 《申报》的字体 繁体
14
《申报》——“近代史的百科全书”
辛 亥 革 命 后
强 令 剪 辫
长西 衫装 旗中 袍山
装
官某 职君 同先 志生
鞠躬 脱帽 握手
天 足
走 向 社 会
生思 活想 近解 代放 化
19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20
一、科举制度的废除
科举制的确立: 隋朝 科举制的完善: 唐朝
废除时间: 1905年
科举制度的弊端: 考试内容不实用,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才
25.下列有关近代前期社会生活的描述,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C )
A.周某在《申报》上读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非常气愤 B.戊戌变法期间,郑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C.吴某乘坐火车,沿京张铁路进京,参加科举考试 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
41
(1)图一著作的作者是谁?他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教案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教案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高中学生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课堂教学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带来的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教案1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繁荣提高和商业的的及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于南宋之时。
【教学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在于【教学过程】一、导入三国以前,中国的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从东汉末年开始到西晋后期,大量的北方人迁到江南,嘉兴的经济迅速发展经济起来了,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大片荒地,到五代和以后,江南地区有了哪些重要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读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二、授课解释何为世界经济重心:经济重心是指经济和技术较为所指发达,对整个国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
区域内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经济中心。
古代的经济,主要是三大方面,即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这节课我们时期就从这八个方面共同研究探讨从五代至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1、南方农业发展的其原因2、农业发展的表现(二)南方手工业的兴盛1、丝织业:2、棉织业:3、制瓷业:4、造船业:(三)南方商业的繁荣1.商业都市:2.海外贸易: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1)外贸港口:广州、泉州(2)贸易范围: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西非东海岸。
(3)管理机构:政府鼓励海外对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3.纸币(1)产生: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发展:南宋时,经济发展纸币发展形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课《戊戌变法》导学案 岳麓版-岳麓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学案

第6课戊戌变法1.说出公车上书的背景、经过,陈述公车上书的影响。
2.列举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的活动,说出百日维新的开始、失败标志,归纳百日维新的内容。
3.归纳戊戌变法的性质、历史意义、失败原因,说出维新变法的进步性,感受维新人士的爱国精神。
4.重点: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1)背景: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国内,群情激愤。
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时间和地点:1895 年,。
(3)领导者:康有为、梁启超。
(4)过程和结果:联名上书,请求光绪帝实行变法;上书虽未成功,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5)影响: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1)背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维新运动不断高涨(康有为几次上书光绪帝,得到皇帝的支持)。
(2)过程:1898 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史称“戊戌变法”。
维新变法运动示意图(3)结果:l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戊戌变法失败。
这次变法仅维持103 天,所以又称“百日维新”。
(1)维新派的改革措施触犯了封建顽固派和大部分旧官僚的利益,因而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
(2)没有强大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维新派不敢发动群众,更没有获得强大的武装支持。
(3)资产阶级维新派由于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用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这是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4)当顽固派准备镇压维新变法运动时,维新派又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外国帝国主义,结果被袁世凯出卖,这是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请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四个方面了解变法内容,逐条分析四个方面变法内容的意义,并写出变法的影响及我们得到的启示。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课时]第1课鸦片战争[课标内容](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2)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解答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增强学生的概括与归纳能力。
(2)通过学习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以及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感知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林则徐为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以及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的经过和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积累有关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结合时代背景学习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逐步学会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方法;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指导学生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链,逐步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是一种罪恶的掠夺手段,表明资本主义侵略的贪婪性和侵略性。
(2)学习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3)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和爱国主义的崇高精神;清政府的动摇不定、妥协求和,暴露了清政府统治者的腐朽本质。
(4)吸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和难点]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
难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鸦片战争的影响。
[课时] 1课时[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课前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七年级所学历史知识,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戊戌变法》导学案 岳麓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戊戌变法》导学案 岳麓版 C .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 D . 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3、戊戌变法期间,一个英国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不可能了解到的情况是( )A .英国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B .沙俄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C .外国商人在上海租赁土地、开设工厂D .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有外国军队驻扎4、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 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 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二、非选择题:5.观察下面A 、B 两幅图片请回答: (1)这两幅图片分别指19世纪末的哪两位维新志士?他们代表当时的哪一政治派别?(2)1895年春,他们亲自参与并领导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重大意义?(3)1898年夏,他们又积极筹划了什么变法?结果如何?6.材料分析:材料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材料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材料三:“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人流血。
让我来作第一个吧!” 请回答:(1)这些话是谁说的?他是在什么事件中被杀害的?学科《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主备人 审核人 课题第6课 戊戌变法 课 型 新 课 总 课 时 总 课 目标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戊戌变法的影响 重点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难点 戊戌变法的影响A B(2)一同被杀害的还有哪几个人,他们被称为什么?(3)“贼”指何人?为什么“无力回天”?“死得其所”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看?(4)他参与了什么运动,这个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什么?第6课戊戌变法【知识梳理】一.康有为梁启超变法维新变法二.1898年光绪帝戊戌变法【总结与提升】:一.选择题 C A C A 5.(1)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派(2)公车上书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3)百日维新6.(1)谭嗣同说的,在戊戌政变中被杀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复习导学案 岳麓版
1.通过学习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认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束缚和压迫使民族工业举步维艰,认识没有政治的独立,就没有民族工业的独立发展。
2.认识中外联系日益增多,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教育、社会生活方面)的进程。
3.重点:近代化的含义;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想一想:“一战”后,民族工业逐渐萎缩的原因是什么?
“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导致了民族工业逐渐萎缩。
2.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1) 火车 、轮船、汽车、 飞机 逐渐成为时尚的交通工具。
(2)近代邮政和 电报电话 等通讯工具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3)照相、 电影 、交际舞成为娱乐新时尚。
(4)报纸、广播等 大众传媒 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5) 易服饰 、剪发辫、改称呼等成为社会潮流。
3.近代科技
4.近代思想
(1) 魏源 是鸦片战争期间的进步思想家。
他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
(2)严复是中国资产阶级 启蒙 思想家。
他译述了 《天演论》 ,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
5.近代教育
(1) 洋务运动 时期: 京师同文馆 是近代中国创办最早的一所新式学校。
(2) 维新变法 期间: 京师大学堂 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3)1905年,废除 科举 制度。
(4)近代后期著名教育家: 蔡元培 、 陶行知 、 徐特立 等。
6.文学艺术
(1)文学:鲁迅的 《阿Q 正传》 、 茅盾 的《子夜》、巴金的 《家》 、老舍的 《骆
驼祥子》、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小说。
鲁迅的杂文揭露了各种社会问题。
(2)艺术
戏剧:田汉的《名优之死》;曹禺的《雷雨》《日出》。
音乐: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
绘画:徐悲鸿的《奔马》;齐白石的花鸟虫鱼写意画;张大千的泼墨技法闻名中外。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中国古代教育发达,这种发达是建立在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儒家教育体系
【探究问题二】大众传媒丰富了近代人们的文化生活,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大众传媒在鸦片战争后、维新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和新文化运动中是怎样改变中国百姓的思想观念的?
鸦片战争后,魏源编写了《海国图志》,第一次将西方先进的技术介绍给国人,并产生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抵御外国侵略的思想;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创办了一系列报纸杂志,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青年》,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政治思想,促进了国人思想的大解放。
向西方学习,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逐渐为老百姓所接受。
【探究问题三】结合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归纳中国近代化(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自由平等化和社会生活西方化)的概况。
经济工业化: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政治民主化:维新派进行戊戌变法;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思想自由平等化: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中,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大力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的资产阶级思想。
社会生活西方化:鸦片战后,中外联系日益增多,西方工业文明和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人们的社会生活开始了西方化。
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