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作战系统复杂网络抗毁性优化研究

合集下载

复杂网络抗毁性度量及优化研究进展

复杂网络抗毁性度量及优化研究进展

复杂网络抗毁性度量及优化研究进展复杂网络抗毁性度量及优化研究进展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姓名:许云飞学号:20130208110007 摘要:作为一个新兴交叉学科,复杂网络发展迅速,并已渗入各个相关学科的研究中。

在已有网络模型拓扑结构的研究基础上,网络抗毁性能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丰硕成果。

本文从抗毁性度量及抗毁性优化两个方面对现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并对该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复杂网络;拓扑结构;抗毁性度量;优化1. 引言自小世界效应[1]和无标度特性[2]这些性质发现以来,复杂网络研究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得到迅速发展,在网络的发展进程中,安全和稳定性被越来越多的实际应用所迫切需要,因此复杂网络抗毁性的量化研究逐渐成为复杂网络研究中最为关键的研究主题,人们越来越关注于能够保障网络在遭受外界攻击时依然维持正常运作的网络结构及其构造方式,以及促使既存网络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抗毁性能的优化方案,本文也将着重分析当前复杂网络抗毁性的量化指标及其优化方案的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展望。

2. 复杂网络抗毁性度量指标复杂网络的抗毁性可以理解为网络中的节点或边发生自然失效或遭受故意攻击时,网络拓扑结构保持连通的能力及网络维持其功能的能力[3],度量网络抗毁性能好坏的指标称之为抗毁性测度。

在图论的传统研究中使用图的部分不变量指标刻画网络抗毁性[4],但是由于复杂网络中存在大量度数很小的节点,而这些指标很多都基于最小节点的度数,因此失去了测度的意义。

于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着眼于寻找能够较为全面的反应网络抗毁性能的测度,针对现有测度基于网络结构中不同属性的定义,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抗毁性测度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

2.1 基于节点属性的抗毁性测度吴俊等[5]首先提出网络连通系数的概念,描述了网络连通分支及平均最短路径对网络连通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随机打击和选择性打击两种不同模式,设置网络连通系数的阈值,在保证阈值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删除节点(边),得到节点(边)容错度和节点(边)抗攻击度两个指标作为衡量网络抗毁性能的指标。

基于作战仿真的军用通信网络战时抗毁性研究

基于作战仿真的军用通信网络战时抗毁性研究
维普资讯
第32卷 第22期
1Hale Waihona Puke oL32 No.22 · 网络与i匝信 ·
计 算 机 工 程
Com puter Engineering
文章缩号l 100t 一3428(2oo6)22— ll1— 3 文献标识码:A
2006年 11月
November 2006
2军用通信网络战时抗毁性影响因素
影响军用通 信网络战时抗毁性 的因素较 多,主要包括 : (1)随机 或突发的战场硬杀伤。硬毁伤是影响军用通信 网 络抗毁性 的首要 因素 ,因为 :1)指控 系统及其 “神经 ”一一 通信 网络 已成为敌方首选 的重 要打 击 目标。2)作战过程 中各 指挥机构、指控车辆、干线 节点等 电磁 辐射较为密集 ,特征 明显 ,隐蔽 困难 ,暴 露机 会加大。3)大量精制导 武器 、定 向 能 武器 、反辐射弹的使用 ,使 得通信 网络及 其t要组 成部件 一 旦被发现 ,直接摧毁的可能性较大 ,且摧毁后恢复较 困难。 (2)随机或突发的战场软杀伤。由战前、战时的电子战信 息 战决 定,主要包括 电磁压制和网络攻击。软杀伤可使系统 失去正常工作能力 ,恢复时间较长。 (3)系统或设备 的 自然损伤或故障 。因系统不稳定或外界 环境变化等导致系统 或设备的可靠性下降 ,其度量一般以平 均故 障问隔时间(MTBF)和平均故 障修复 时间(MTTR)表示。 (4)战术转移 与快速 机动 。随着 战线 推移和作 战进程 发
基于作战模拟的通 信网络仿 真 ,町用于研究战场环境下 网络 的性能效能发挥 ,网络的战时可用性和抗毁性 等;有助 j:寻找 网络 中的关键节点和关键链路、 网络瓶颈所在 以及动 态重组后 的不合理之处,从而及时进行 有针对性地备份设计、 路 由修改及 网络管理 。网络的战时抗毁性 已成为现代作 战环 境下联络 畅通、指挥控制可信、有效的有力后盾。

复杂网络抗毁性优化算法的设计与实现-资料

复杂网络抗毁性优化算法的设计与实现-资料
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 复杂网络抗毁性优化算法
2.2 算法思想
考虑实际的建网开销和网络使用过程情况,抗毁性优化 后的网络应至少符合以下四点要求:
(1)连通度为2; (2)网络的节点间跳数不能大于K值; (3)建网总开销值相对较小; (4)网络实际使用时,与网络的一个节点vi相连的一条
一旦网络的某个关键节点发生故障,将会给网络的用户 带来不便,有时甚至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为了使在蓄意破坏的情况下,网络故障带给用户的损失 减到最小,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使网络在发生故障后能 够继续提供一定的服务。
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 复杂网络抗毁性优化算法
2.1 抗毁性优化算法设计目标
作为根,执行prim算法求最小生成树,然后扭转此树, 找到使得生成树高度达到最小的那个根节点。寻根前后 树的拓扑结构是不变的。
时间复杂度:O(N 2)
通过时间复杂度的比较,本文采用第三种方法。
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3. 算法分析与实现
3.2 生成树节点的优化
得到高度为K/2的“最佳生成树之后”,针对K是奇数或偶数两种情况对 节点进行优化: K为偶数 (1) 对叶子节点vi的优化方法: 从旁亲父节点集合中选择一个最优的vj节点(开销值最小),增加边eij ; (2) 对非叶子节点vi的优化方法: 从相节同点层,次增值加或边层eij 次。值小于自己的旁枝节点集合中选择一个最优的vj K为奇数 从同级别(即高度相同)或比自己级别高(节点层次值小于自己)的 节点集合中选择一个最优的vj节点,增加边eij 。
图4 用两种参数优化生成树
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结束语
本文用最少的成本建设了一个连通度为2的网络,并且 保证当网络中一条传输链路中断后,任意两个节点间的 最大跳数不超过K。该算法在对大中型网络的规划设计 或者优化扩容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不同攻击策略下作战体系网络抗毁性研究

不同攻击策略下作战体系网络抗毁性研究
文献 标识码 : A
Re e r h o t nV l r biiy o m b tS S Unde s a c n he I u ne a lt fCo a o r D if r ntAta k S r e ls f e e t c t at e g
HU ANG n q a ,LIW e— i Re — u n i n ,DONG W e 。 H ANG n _ o m n ,Z Qig b
t o m o n 1 r b lt f c m pl x ne w o ks, t a ur l c nne tv t a e o m e s r he c m n i vu ne a iiy o o e t r he n t a o c i iy w s us d t aue
第 9卷 第 3期
21 0 2年 9 月
复 杂 系 统 与 复 杂 性 科 学
C0M PL EX YS S TE S AND OM LEXr Y C E M C r S I NCE
Vo. 1 9 NO.3
Se . p 2 2 01
文 章 编 号 :6 2 3 1 ( 0 20 0 6 — 8 1 7 — 8 3 2 1 ) 3— 0 2 0
3 宝鸡 石 油 机 械 有 限责 任 公 司 , 西 宝鸡 7 1 0 ) . 陕 2O 2
中 图 分 类 号 : 3 N9 6
_键条络 毁通 抗据点战规 关下种度了 击真击去能。 攻毁不提方内 度体攻测攻攻 容和;性出机 摘件以和效律 策分方体策 击件抗基基 的系常边的 。性同与式 要息杂升击 词测用础于 略作网两重 复,,的之 在;复复。 、攻毁杂要 :网以不间 信析掌系分 恶络杂种不 杂战及作的 分度络上自 :击性网然 下探抗同研 不;;络究 意结网,同 息体握攻为 析依去提连 网策毁将随 ,索成击的 完了息 在 通略为 略 攻系性 性 化构毁抗 络 复构 作网程 全 抗 过及 条3 击 信 战 络 信 仿 结

基于有向自然连通度的作战网络抗毁性研究

基于有向自然连通度的作战网络抗毁性研究
La p l a c i a n ma t r i x a nd di r e c t e d n a t ur a l c on ne c t i v i t y a r e c o mp a r e d u nd e r t he t h r e e s c e n a r i o s . Th e r e s ul t s s ug ge s t e d t ha t t he d i r e c t e d n a t ur a l c on ne c t i v i t y al l o ws a s e ns i t i ve a n d pr e c i s e q ua n t i t a t i v e a n a l ys i s f or t he r ob us t ne s s o f c o mba t ne t wo r k. I t i s a l s o s ho we d t ha t r o bu s t o f c o m ba t ne t wo r ks wi l l d e c r e a s e dr a ma t i c a l l y i f i n t e l l i g e n c e r e c o nn a i s s a n c e a nd a c qu i s i t i o n c a pa bi l i t i e s of s e ns o r no de s
基 于 有 向 自然 连 通 度 的 作 战 网络 抗 毁 性 研 究
_ 摘 了 要 有 3 向 个 : 介 仿 自 绍 然 真 李 了 ( 连 实 国 作 际 验 通 防 战 超 科 度 : 环 边 学 , 指 的 减 技 昊 标 术 概 少 作 大 念 、 边 为 俊 学 , 建 作 增 信 , 息 立 战 加 谭 系 与 了 网 跃 统 基 络 连 进 与 接 于 抗 管 , 作 概 毁 理 张 战 性 学 率 小 院 环 增 测 可 长 的 度 加 沙 武 仿 , 。 杨 4 器 为 真 1 0 装 验 克 实 7 备 证 验 巍 3 ) 体 其 , 比 可 系 较 作 行 分 战 性 析 与 网 有 络 向 模 效 自 型 性 然 , 提 设 连 计 通 出

战术通信网抗毁性分析及对策研究

战术通信网抗毁性分析及对策研究

26Internet Communication互联网+通信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战争演变,作战形式由“武器之间的对抗”向“体系之间的对抗”转变,而作战体系是传感器、指控系统、武器单元有机融合的一体化形态,通信网络作为重要纽带将它们有序凝聚在一起,其建设水平和作战运用能力直接影响着体系作战能力的发挥,甚至通联效果的好坏和抗毁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战争的胜败。

因此,必须根据现代战争的特点,结合现有战术通信网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节点,深入研究战术通信网的建设方向和作战运用能力,提高抗“软硬攻击”的能力,对打赢未来现代化战争具有重大意义。

一、战术通信网的基本概念战术通信网是为保障作战单位顺利完成各项作战任务,按照上级统一的计划安排,运用一定的通信装备和通信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为实施有效的作战指挥所建立的战术级通信网络;主要以野战通信装备和固定通信节点为基本要素,将各通信装备实体按照相应参数进行配置,综合利用无线电台、微波接力、散射、卫星等多种通信手段,并通过一定的连接关系构成的立体化、分布式的网络[1]。

可为作战时传感器、指控平台、武器单元提供信息交换和共享任务,也可为快速实施扁平化指挥提供有效的通信保障。

然而在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中,任何通信节点和通信链路都将随时面临故障和遭敌攻击的危险,进而影响整个通信网系的高效畅通[2]。

二、影响战术通信网抗毁能力的因素作战体系之间的对抗,其核心任务就是攻击或摧毁对方的关键要害,使其作战体系失效,还要削弱或摧毁敌攻击已方关键要害的能力,该能力也可通过提高己方作战体系关键要害保护能力而实现,而己方作战体系关键要害部保护能力即是战术通信网的抗毁能力[3],其抗毁能力的强弱主要受单装抗干扰能力、组网抗干扰能力、通信网络重构能力和作战运用能力影响。

2.1单装抗干扰能力为有效应对强敌先进的电子侦查和攻击技术,应重点从隐蔽通信和抗干扰通信两个方面进行解决。

基于超网络的指挥信息系统结构抗毁性优化方案探索性分析

基于超网络的指挥信息系统结构抗毁性优化方案探索性分析
2 0 1 6年 1 2月 第3 卷第 4期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Mi l i t a r y Op e r a t i o n s R e s e a r c h a n d S y s t e ms E n g i n e e r i n g
D e c .2 0 1 6 V o 1 . 3 0 N o . 4
化方 案研究框架
探索性分析方法是 R A N D公 司用 于战略评估 3 基 于超 网络 的指挥信 息 系统结构 抗毁 性 系 统 的一种 定量 分析 方法 , 主 要解 决 不 确定 因素对 模 型
有指挥信息系统进行抗毁性优化的研究亟待展开 , 其抗毁性优化存在复杂关联性 与不确定 因素较 多的问 题。考虑系统中指挥与通信的关联关系建立基于超 网络 的抗毁性模 型, 在此基础上提 出指挥信息系统结 构抗 毁 性优 化方案 的探 索性分 析 方法 。通 过实例 得 出了不 同现实条 件 约束下 提高 指挥 信 息系统 抗毁 性 的
基 于 超 网络 的 指挥 信 息 系统 结构 抗 毁 性 优化 方 案探 索 性分 析
马龙 邦 郭平
( 后勤 工程 学院 , 重庆 4 0 1 3 1 1 )
摘 要 : 指 挥信 息 系统结 构抗 毁性 优化是 提 高 战时指 挥 信 息系 统 生存 能 力 的 重要 实践 手 段 。针 对 已
具体 实 施方 案及结 论 , 可为 战 时提 高指 挥信 息 系统 生存 能力提 供决 策参 考 。 关键词 : 综合 集成 方法 ; 探 索性 分析 ; 结构抗 毁性 ; 超 网络
中图分类 号 : E 9 1 7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2 — 8 2 1 1 ( 2 0 1 6 ) 0 4 - 0 0 3 2 - 0 8

1复杂网络抗毁性研究综述

1复杂网络抗毁性研究综述

文章编号:1001-4098(2006)10-0001-05复杂网络抗毁性研究综述谭跃进,吴 俊,邓宏钟,朱大智(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073)摘 要:自从小世界效应和无标度特性发现以来,复杂网络的研究在过去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复杂网络的抗毁性是研究焦点之一。

本文首先从抗毁性分析、抗毁性优化两个方面详细综述了目前复杂网络抗毁性研究的进展。

最后对复杂网络抗毁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复杂网络;抗毁性;无标度网络中图分类号:N949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我们被网络包围着”,几乎所有的复杂系统都可以抽象成网络模型,这些网络往往有着大量的节点,节点之间有着复杂的连接关系。

例如,人类社会是人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连成的网络[1],英特网是由路由器和计算机连成的网络[2],万维网是由大量页面通过超链接组成的网络[3],神经系统可以看作大量神经细胞通过神经纤维相互连接形成的网络[4],甚至世界贸易[5]、城市经济[6]都可以描述成一个网络。

自从小世界效应[7]和无标度特性[8]发现以来,复杂网络的研究在过去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其研究者来自图论、统计物理、计算机、生态学、社会学以及经济学等各个不同领域。

对复杂网络的定性特征与定量规律的深入探索、科学理解以及可能的应用,已成为网络时代复杂性科学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挑战性课题[9,10]。

随着复杂网络研究的兴起,作为复杂网络最重要的研究问题之一,复杂网络抗毁性(invulnerabilit y,surv ivable, reliability,st ability,robustness,resilience,toler ance)研究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也日益凸显出来,人们开始关注:这些复杂的网络到底有多可靠?例如,在2008年的奥运会期间,在高负载、出现突发事件情况下,如何提高北京市的物资运输和人流输送网络的抗毁性、高效性,对于确保奥运会的正常进行,提高我国的形象和地位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search of Anti - destroy Optimizing Based on Operation System Complex Network
DENG Qing1, XUE Qing1,CHEN Lin1,YU Ping —gang2
(1. Army Armored Force Institute, Beijing 100072, China; 2. National Defence University of P L A , Beijing 100091 , China)
目前,作战系统复杂网络抗毁性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在复
杂 网 络 抗 毁 性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展 开 的 ,已 经 取 得 了 一 些 研 究 成 果 。如文献[4]把网络抗毁性问题转换为一个广义随机图上 的 渗 流 问 题 , 采 用 更 为 普 遍 的 母 函 数 方 法 ,解 析 地 给 出 了 随 机 失 效 条 件 下 的 移 除 比 例 临 界 值 。该 方 法 网 络 的 失 效 模 式 只有选择性攻击一种,这与现实并不完全相符。文 献 [ 5 ] 基 于禁忌搜索算法研究了服从任意度分布的复杂网络抗毁性 优 化 ,在 抗 毁 性 优 化 过 程 中 ,以 网 络 效 率 作 为 目 标 函 数 ,同时 以 网 络 度 分 布 的 均 值 作 为 成 本 约 束 ,构 造 网 络 最 优 拓 扑 结 构 组合优化模型= 该算法可以在当前网络与全局耦合网络的 拓 扑 网 络 空 间 中 搜 索 具 有 给 定 成 本 约 束 的 优 化 网 络 结 构 ,但 可 能 存 在 陷 人 局 部 最 优 问 题 。文 献 [ 6 ] 研 究 了 基 于 最 小 生 成 树 的 复 杂 网 络 抗毁性优化问题,采 用 Prim 算法生成高度为 K/ 2 的最小生成树,以满足网络的节点间跳数不大于K 的要 求 ,然 后 对 高 度 为 K/ 2 的 最 小 生 成 树 进 行 优 化 ,以满足连通 度 为 2 的要求。最 终 目 的 是 寻 找 一 个 最 小 连 通 度 为 2 并且 去除子囹中任意一条边后,任 意 两 个 节 点 间 的 跳 数 不 大 于 K 的最小开销子图。在实 际 优 化 过 程 中 ,采 用 对 节 点 加 边 、换 路 等 优 化 方 法 __该 方 法 存 在 成 本 消 耗 大 ,优 化 效 果 不 明 显 的 问题。
第36卷 第 6 期 文章编号:丨〇〇6- 9348(2019)06 - 0001 -04
计算机仿真
2019年 6 月
基于作战系统复杂网络抗毁性优化研究
邓 青 1,薛 青 1,陈 琳 、于屏岗2 (1.陆军装甲兵学院,北 京 100072; 2 . 国防大学,北 京 1 _ 1 )
摘要:对作战系统复杂网络抗毁性优化的研究,能够提高其抵抗破坏和战场生存能力。对作战系统复杂网络抗毁性进行优 化,需要将系统抽象成由节点和链路构成的网络,使用连通度、平均最短路径长度等指标,从不同角度对网络连通性能进行 度量,以评价优化抗毁性。传统方法多从共性角度出发,通过加边减边策略来改善网络,得到较少的中心节点、较高的集聚 系数,但忽略了作战系统指挥控制的等级层次,导致对网络的优化效果不够理想。提出基于分形理论的作战系统复杂网络 抗毁性优化方法。采用分形维数的盒计算方法,结合网络的重正化过程构建初始网络。依节点的度分布正负相关性结合的 重连方式,分离集群节点、延长路径,从而完成已有网络的抗毁性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髙网络抗毁 性能。 关键词:作战系统;复杂网络;抗毁性;分形理论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 B
ABSTRACT :The optimization for the invulnerability of complex network of combat system can improve its ability to resist destruction and survive in battlefield.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invulnerability of complex network of combat sys­ tem , it is necessary to abstract the system into a network which is composed of nodes and links. The indexes such as the connectivity and the average shortest path are used to measure the network connectivity performance, so as to evaluate the optimal invulnerability. Traditionally, the hierarchy of command and control of combat system is ignored, leading to the unsatisfactory optimization effect. Therefore,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a method to optimize the invulner­ ability of complex network of combat system based on fractal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renormalization of network, the box computing method of fractal dimensionality was used to construct the initial network. According to the recon­ nection of nodes combing wi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rrelation of degree distribution, the cluster nodes were separa­ ted and the paths were extended. Thus, the invulnerability optimization of existing networks was completed. Simula­ 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network invulnerability. KEYWORDS:Combat system;Complex system;Invulnerability;Fractal theory
i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 作战系统的构成日益复杂,彼此关联,互 相 影 响 ,作战效能的 发挥越来越依赖于彼此之间的密切配合而形成的整体作战
收稿日期:2018 -03 -丨8修回日期:2018 - 04 - 22
பைடு நூலகம்
能 力 。在实际作战中,作战系统处于敌方的随机和有选择的 攻 击 之 下 ,提 高 作 战 系 统 的 抗 打 击 能 力 对 于 把 握 战 场 主 动 权 ,取 得 战 争 胜 利 具 有 重 要 的 军 事 价 值 。现 有 研 究 表 明 ,作 战 系 统体现出复杂网络的小世界、无 标 度 特 征 n 。因 此 ,如 何 优 化 作 战 系 统 复 杂 网 络 的 抗 毁 性 ,找 出 其 中 存 在 的 关 键 节 点 或 关 键 连 接 ,已 成 为 亟 待 解 决 的 重 要 课 题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