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变式练习题
小学数学变式练习题可打印

小学数学变式练习题可打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练习题的完成,学生能够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小学数学的变式练习题,并提供可打印的链接,方便学生进行练习。
一、加减法练习1. (1) 58 + 27 =(2) 43 + 65 =(3) 91 - 38 =(4) 76 - 29 =2. (1) 176 + 65 =(2) 256 - 93 =(3) 382 + 237 =(4) 879 - 462 =3. (1) 623 + 158 =(2) 779 - 347 =(3) 524 + 237 =(4) 964 - 582 =4. (1) 1234 + 567 =(3) 289 + 456 =(4) 987 - 221 =二、乘除法练习1. (1) 7 × 8 =(2) 9 × 3 =(3) 25 ÷ 5 =(4) 42 ÷ 6 = 2. (1) 15 × 6 =(2) 27 × 4 =(3) 64 ÷ 8 =(4) 98 ÷ 7 = 3. (1) 23 × 7 =(2) 43 × 5 =(3) 72 ÷ 9 =(4) 84 ÷ 4 = 4. (1) 34 × 9 =(2) 52 × 8 =(3) 99 ÷ 3 =三、综合运算练习1. 求下列各题的值:(1) 15 + 46 - 8 × 3 ÷ 2 =(2) (28 - 7 × 3) ÷ 5 + 9 =(3) 4 + 5 × 7 - 6 ÷ 2 =(4) (56 ÷ 7 + 3) × 4 - 9 =2. 小明一共有35元,他买了一本数学书花了18元,剩下的钱他想平均分给他的两个朋友,请问每个人能分到多少钱?3. 一包巧克力有8块,小明吃掉了其中的3块,请问还剩下多少块巧克力?4. 阿姨从市场上买回来8斤苹果,她用了2斤苹果煮成了一大锅苹果汁,剩下的苹果有多少斤?以上是一些小学数学的变式练习题,供学生进行练习。
2020-2021学年冀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套单元复习题及答案(共4套)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套单元复习题及答案第一二单元复习题及答案(根据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教材编写)一、填一填。
1.在1990年、2010年、2011年、2012年、1900年、2000年中,()是平年,()是闰年。
2.甲乙两城之间有一趟城际客车,每天发车3次,每隔4小时30分发一次车。
已知早上7:30发第一次车,则第二次发车时间为(),第三次发车时间为()。
3.丫丫一家去年5月1日早晨8:00出发去旅游,5月3日早晨8:00回到家,他们一共离家()天;红红一家也出去玩了,他们家是4月30日晚上8:30出发,5月3日晚上6:00到家的,他们一共离家()天()小时()分钟。
4.口算50×30,可以先算5×3,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个0,结果是()。
5.已知25×4=100,不计算,那么25×40=()。
6.每个篮球的价钱是45元,王老师为学校买了24个篮球,请你根据下面竖式填空。
买4个篮球需要()元。
买20个篮球需要()元。
买24个篮球需要()元。
7.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最小是(),最大是()。
8.计算25×(23-7)时,要先算()法,再算()法;计算300-210÷5时,要先算()法,再算()法。
二、辨一辨。
(对的画“√”,错的画“×”)1.平年和闰年下半年的天数是一样多的。
()2.一年中有7个大月,5个小月。
()3.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都是闰年。
()4.估算时,一定要把大数估小,这样结果才能更接近准确值。
()5.旅游租车时,只要大车、小车都坐满,就不浪费钱了。
()三、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下面的年份不是闰年的是()。
A.2020年B.2018年C.2008年2.冬冬乘汽车到外婆家,下午4时出发,10小时后到达,到达时他看到的景象可能是()。
A.旭日东升B.残阳如血C.星光灿烂3.雯雯每分钟能打34个字,一小时能打()个字。
三年级数学变式应用题

三年级数学变式应用题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变式应用题是一种重要的题型,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三年级数学变式应用题,供同学们练习和参考。
题目一:购物问题小明的妈妈给了他50元钱去超市购物。
他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5元,又买了2个橙子,每个橙子3元。
请问小明还剩多少钱?解题思路:1. 计算苹果的总价:3个苹果× 5元/个 = 15元。
2. 计算橙子的总价:2个橙子× 3元/个 = 6元。
3. 计算小明总共花费:15元 + 6元 = 21元。
4. 计算小明剩余的钱:50元 - 21元 = 29元。
答案:小明还剩29元钱。
题目二:时间计算问题小华从家到学校需要30分钟,如果他7:30出门,那么他什么时候能到学校?解题思路:1. 确定小华出门的时间:7:30。
2. 计算小华到达学校的时间:7:30 + 30分钟。
答案:小华将在8:00到达学校。
题目三:速度与时间问题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如果它行驶了2小时,那么它行驶了多少公里?解题思路:1. 确定汽车的速度:60公里/小时。
2. 确定行驶的时间:2小时。
3. 计算行驶的距离:60公里/小时× 2小时。
答案:汽车行驶了120公里。
题目四:面积计算问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米,宽是1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解题思路:1. 确定长方形的长和宽:长15米,宽10米。
2. 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
答案:长方形的面积是150平方米。
题目五:平均数问题班级里有20名学生,他们的平均分是85分。
如果一个学生得了90分,那么这个学生的成绩比平均分高多少?解题思路:1. 确定班级的平均分:85分。
2. 确定这个学生的成绩:90分。
3. 计算这个学生的成绩与平均分的差值。
答案:这个学生的成绩比平均分高5分。
题目六:比例问题如果3个苹果的重量是1千克,那么6个苹果的重量是多少?解题思路:1. 确定苹果和重量的比例:3个苹果 = 1千克。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4讲 乘法与加减法结合-两步法解乘法应用题-第3-4单元综合复习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4讲乘法与加减法结合-两步法解乘法应用题-第3-4单元综合复习人教版知识点一:乘法与加减除法结合知识点二:两步法解乘法应用题知识点三:第3-4单元综合复习【知识点讲解】知识点一:乘法与加减除法结合考点1:先乘后加减除。
例题1 算一算560×2÷5 25×36÷4 33×27-29= = == = =【变式练习】算一算12×33+34 41×76-23 65×36÷5= = == = =考点2:连乘或连除。
例234×12×4 12×36×3 45×16×3= = == = =【变式练习】72÷3÷4 84÷4÷3 130÷5÷2= = == = =出题:自编一道本节知识点相关的问题,并解答。
三步一回头:知识点二:两步法解乘法应用题考点1:可以分两步解的连乘问题例1 每个书架有4层,每层放30本书,5个书架一共可以放多少本书?解法一:解法二:(1)求出每个书架可以放几本书:(1)求出5个书架一共多少层:(2)一共可以放几本书:(2)一共可以放几本书:【变式练习】每捆木头20根,每头大象能运送4捆,三十五头大象一共运送多少根木料?解法一:解法二:(1)求出每头大象可以运多少根:(1)求出每头大象可以运多少根:(2)35头一共运几根:(2)35头一共运几根:考点2:算出的数要符合给定的范围,即可能有多个数符合题意。
例2 王老师准备带400元去商场买12个篮球。
已知每个篮球的价格大于30元而不超过33元。
请你算一算,王老师带的钱够吗?【变式练习】六一”儿童节乐乐妈妈去儿童服装店给乐乐买5衣服,她带了1300元,已知每件童装多的价格大于220元而不超过255元?考点3:计算稍复杂的两步法计算。
(完整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卷5套

第4单元过关检测卷一、认真读题,专心填写。
(每空1分,共14分)1. 25 X 4啲积的末尾有()个0。
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3. 学校买了4盒乒乓球,每盒5个,每个乒乓球2元,一共花了()丿元。
4. 口5 X 2要使这个算式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要使积是四位数,1一1里最小填()。
5. 12个34的和是(),48的26倍是()。
6. 商店买回18箱矿泉水,每箱12瓶,一共有()瓶矿泉水。
7. 两台织布机8小时织布192米,平均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米。
8. 王老师每天都锻炼身体,他每天走12分钟,平均每分钟走98米。
王老师一个星期走了()米。
9. 希望小学三年级有9个班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每个班45人,每人完成2件小制作。
(1)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活动?列式为()。
(2)每个班的学生完成多少件小制作?列式为()。
(3)三年级学生一共完成多少件小制作?列式为()。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
侮题1分,共5分)1. 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没有0,所得的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2. 两个数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的和。
()3. 0除以8得0, 0乘8也得0。
()4. 79X 5啲计算结果一定比4800小。
()5. —本书共有400页,明明如果每天读28页,两周就能全部读完。
三、反复比较,择优录取。
(每题2分,共10分)1. 笔算43 X 22先用个位上的2乘43等于86,表示86个(),再用十位上的2乘43,等于86,表示86个()。
A .一B .十C.百 D .千2 .下面算式中,积大于800的算式是()。
A . 41 X 21 B. 40X 19 C. 32 X 22 D. 39X 193 .有420袋牛奶,每6袋装一盒,每7盒装一箱,可以装多少箱?正确列式是()。
A . 420 宁6 B. 420 宁7 C . 420 - 6-7 D . 420 - 6X74 . 6名工人5天加工零件600个。
为难点重点找一个支撑点

为难点、重点找一个支撑点摘要:本文是针对一道学生平时学习中错误率极高的练习题而引发的关于“求联”的思考。
数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的知识体系具有很强的逻辑程序和结构,所以“求联”既是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探究新知、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本文笔者通过若干个典型案例具体地进行了阐述数学学习“求联”的意义。
关键词:求联思考理解一、思考缘起一道错误率极高的练习题:在一个长方形(长20米,宽15米)的花坛四周,铺上宽1米的小路。
(1)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结果呈现2.班39+37=76(人)只有一人想到大面积减去花坛面积等于小路面积,绝大多数徘徊在四条小路面积相加。
即15+20+15+20+4=74(平方米),或是忽略掉四个小角算成15+15+20+20=70(平方米)。
还有一部分同学无从下手。
2.原因分析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定向思维的根深蒂固。
本题是新版北师大三年级下册面积单元学习后的变式练习题。
学生在做完大量的求图形面积后,一见到求小路面积后,第一反应是从小路出发去求面积,这是一种定向局限思维,学生在眼花缭乱的情况下,他们习惯性地抓牢小路,从小路出发思考。
3.应对措施“求联”思想的培养,所谓“求联”就是构建联系,形成线或者网络。
求联的对象有时是知识,有时是方法,有时是表达方式,还有的时候甚至是看上去似乎并不相干的内容。
这道题的“求联”则是不要把小路作为个体去想,而应该从整个图形去考虑,把小路和花坛看成一个大的长方形,花坛看成它其中的一个小长方形,那么小路的面积就是大的长方形面积-小长方形面积=小路的面积。
通过“求联”,可以帮助孩子把复杂化为简单,把不联系的化为相联的,使他们的思维到达一更高的学习层次。
那怎么样求联更有效呢?本文从笔者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出发,对“求联”的有效应用做了几点浅薄的教学总结。
二、启蒙的事实求联周长、面积是三年级学生初学且必须深刻理解掌握的两个概念,但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周长理解了,但是一学过面积,有些同学就开始“犯浑”了。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变式练习题

小学数学下册第三、四单元试卷姓名 _____________一、填空。
(14 分)1、84×23 的积是()位数,最高位是()位。
2、32×30 的积是 32×()的积的10倍。
3、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4、34 的 26 倍是(),270 是 9 的()倍。
5、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差是()。
6、□5×21,当□里填()时,这个算式的积是三位数,假如积是四位数,□里能够填()。
7、93 里最多有()个 30。
639里最多有()个 90。
8、250× 4 积的末端有()个零,积是()位数。
二、我是小法官,错对由我判。
(4 分)1、两个数相乘的积必定大于两个数相加的和。
()2、32 个 24 的和是多少?列式为 32+24()3、一个乘数末端没有0,积的末端也必定没有 0。
()4、54×24=4526()三、精挑细选。
(4 分 )1、在计算( 14+16)× 30 时,要先算()法,再算()法。
A. 加 B.乘 C.无先后次序2、下边算式中,积的末端只有两个0 的算式是()。
×20×40×403、一个坏了的水龙头每分要白白流掉65 克水, 1 时浪费掉()克水。
4、一架飞机每分飞翔21 千米,每时飞翔()千米。
四、计算大本营( 36 分)1.迅速口算。
( 8 分)23×2= 7×11 = 5×60=16 ×5= 50×4 = 22×3=15×3=20×100 = 2.估量。
(4 分)32 ×70≈48×19≈21×51≈28×42≈3.列竖式计算。
(24 分)46 ×48=25×12=13×42=35×12=75 ×31=32×98=209÷3=26×39=五、复式统计表。
【典型例题系列】三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应用题部分(解析版)人教版

2021-2022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应用题部分(解析版)编者的话:《2021-2022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是基于教材知识点和常年考点考题总结与编辑而成的,该系列主要包含典型例题和专项练习两大部分。
典型例题部分是按照单元顺序进行编辑,主要分为计算和应用两大部分,其优点在于考题典型,考点丰富,变式多样。
专项练习部分是从常考题和期末真题中选取对应练习,其优点在于选题经典,题型多样,题量适中。
本专题是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应用题部分。
本部分内容考察乘法计算的应用,考点和题型都相对简单,建议作为本章重点内容进行讲解,一共划分为六个考点,欢迎使用。
【考点一】简单的乘法应用题。
【方法点拨】该类型应用题比较简单,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关键。
【典型例题】钱叔叔去年养了25箱蜜蜂,平均每箱蜜蜂产蜂蜜36千克。
钱叔叔去年一共收获多少千克蜂蜜?解析:36×25=900(千克)答:钱叔叔去年一共收获900千克蜂蜜。
【对应练习1】东东平均每分钟走65米,照这样计算,15分钟可以赶到学校,东东家到学校有多少米?解析:15×65=975(米)答:东东家到学校有975米。
【对应练习2】一本书有320页,丽丽每天读21页,15天能读完吗?请计算说明。
解析:21×15=315(页)315<320,不能读完。
答:15天不能读完。
【考点二】乘法估算应用题。
【方法点拨】该类型应用题比较简单,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是关键。
【典型例题】每套校服定价82元,三年级51名同学每人订做一套,4000元够吗?写出估算的过程。
解析:82×51>80×50=4000(元)答:4000元不够。
【对应练习1】李老师带了3600元为鼓号队57名队员选购队服。
如果服装店有三种款式的队服可供选择(如图),在不超3600元的情况下,估计一下,李老师应该选择每套多少元的队服比较合适?解析:57×68≈4200(元)57×62≈3600(元)57×75≈4800(元)3600<4200<4800答:李老师应选择一套62元的队服比价合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下册第三、四单元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
一、填空。
(14分)
1、84×23的积是()位数,最高位是()位。
2、32×30的积是32×()的积的10倍。
3、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4、34的26倍是(),270是9的()倍。
5、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差是()。
6、□5×21,当□里填()时,这个算式的积是三位数,要是积是四位数,□里可以填()。
7、93里最多有()个30。
639里最多有()个90。
8、250×4积的末尾有()个零,积是()位数。
二、我是小法官,错对由我判。
(4分)
1、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两个数相加的和。
()
2、32个24的和是多少?列式为32+24 ()
3、一个乘数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
()
4、54×24=4526 ()
三、精挑细选。
(4分)
1、在计算(14+16)×30时,要先算()法,再算()法。
A.加 B.乘 C.无先后次序
2、下面算式中,积的末尾只有两个0的算式是()。
A.50×20 B.35×40 C.52×40
3、一个坏了的水龙头每分要白白流掉65克水,1时浪费掉()克水。
A.650
B.65
C.3900
4、一架飞机每分飞行21千米,每时飞行()千米。
A.210 B.226 C.1260
四、计算大本营(36分)
1.快速口算。
(8分)
23×2= 7×11 = 5×60= 16×5= 50×4 = 22×3= 15×3= 20×100 =
2.估算。
(4分)
32×70≈48×19≈21×51≈28×42≈
3.列竖式计算。
(24分)
46×48= 25×12= 13×42= 35×12=
75×31=32×98=209÷3= 26×39=
五、复式统计表。
下面是育才小学3个年级春季植树情况的统计表。
6
班级
月份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3月95 100 105
4月105 110 110
⑴哪个年级春季植树最多?
⑵3月份3个年级共植树()棵,4月份比3月份多植树()棵.
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六、解决问题。
36分
1、一个果园里栽了38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12倍。
这个果园一共栽了多少棵梨树?
2、商店的粉笔每箱40元,学校买了20箱,一共需要多少钱?
3、蔬菜组运来15车黄瓜,每车70袋,一共运来黄瓜多少袋?
4、王叔叔家养鸭54只,养鸡的只数是养鸭的13倍,王叔叔家养鸡和养鸭一共多少只?
5、去年植树节三年级同学上午种树14行,下午种树13行,平均每行种28棵树,三年级同学一共种树多少棵?
6、三(2)班有6个小组,每组8人,每人种向日葵16棵.三(2)班一共种向日葵多少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