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激素调节复习》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性激素调节教案

高中生物性激素调节教案

高中生物性激素调节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激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了解生物体内常见的激素及其作用。

3. 掌握生物体内激素调节的机制。

4. 理解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
1. 激素的概念和分类。

2. 常见的激素及其作用。

3. 激素调节的机制。

三、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材料:植物生长素和叶绿素含量检测试剂。

3. 教案、笔记。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
1. 激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5分钟)
- 讲解激素的定义和作用。

- 列举激素的分类,如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

2. 常见生物体内激素及其作用(20分钟)
- 分别介绍常见的动物内分泌激素:胰岛素、促甲状腺激素、皮质醇等。

- 分别介绍常见的植物激素: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等。

3. 激素调节的机制(20分钟)
- 讲解激素调节的机制,包括反馈调节、负反馈和正反馈等。

- 通过实验演示植物生长素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加深学生对激素调节机制的理解。

4. 小结及作业布置(5分钟)
-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布置相关作业,加强学生对激素调节知识的掌握。

五、教学反馈: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问答、实验报告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指导。

六、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实验设计等方式深入了解激素调节的原理及应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教学效果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生物_期中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期中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植物的激素调节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学习内容】植物的激素调节部分,是一个相对较为独立的单元。

分析历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本单元知识点在在高考中一直占有一定的比分,所考查的内容涵盖生长素的发现、产生、运输、分布、生理作用、应用、其他植物激索的作用及应用和实验探究等。

经过新课的学习和高三第一轮系统复习,学生对植物的激素调节这部分知识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掌握。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和生理作用,列举其他植物激素。

2.过程与方法: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生理作用。

[教学难点]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教学过程】考点一生长素的产生、分布与运输选择题:1、2、3、5、11对应知识点:1.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__________运送到__________,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一定是植物自身产生的,要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相区分。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合成部位: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来源:由_______转变而来。

(3)分布部位: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4)运输考点二生长素的发现选择题:4对应知识点:鲍森·詹森实验拜尔实验温特实验考点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性选择题:9 填空题:16、19对应知识点: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方式及特性(1)作用方式:不直接参与_________,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2.生长素类似物(1)概念:具有与_______相似生理效应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2)应用:①防止果实和叶片脱落;②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③促使扦插枝条______。

提醒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并非蛋白质,但其合成仍受基因控制,这是由于基因控制相关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长素合成的相关代谢过程所致。

关注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一轮复习课——以“激素调节”为例

关注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一轮复习课——以“激素调节”为例

关注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一轮复习课——以“激素调节”为例近年来,我国高中生物学教育不断推进素养教育,强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本文就以高中生物学一轮复习课中的“激素调节”为例,探讨如何关注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理解与应用能力。

1. 引言激素调节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调节机制,也是高中生物学必修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激素调节,学生可以了解到生物体内的复杂调节系统,加深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和认识。

2. 知识点概述2.1 激素的定义与分类激素是一种化学物质,由内分泌腺分泌并通过体液传递到作用部位,调节生物体内各种生理行为。

常见的激素有蛋白质类激素、脂质类激素和胺类激素等。

2.2 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发生在相应的内分泌腺或组织中。

这些内分泌腺或组织受到外界刺激或体内相关信号的调节,合成和释放激素到血液循环中。

2.3 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会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激活或抑制信号通路,从而影响靶细胞的生理行为。

激素的作用是高度特异性的,只对相应的靶细胞具有生理效应。

3. 关注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注重锻炼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其理解与应用能力。

3.1 系统概念建构通过示意图和生动的实例,帮助学生建立起激素调节的系统概念。

例如,我们可以以两个内分泌腺相互调节的关系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到内分泌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调节网络。

3.2 实验探究与数据分析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他们亲自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加深对激素调节的理解。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实验,观察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让学生体验到激素调节的现象。

3.3 应用拓展与问题解决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激素失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方法与技巧4.1 互动式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三必修3生物教案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三必修3生物教案

植物的激素调节考点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及运输1.植物的向光性:(1)原因分析:2.明辨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1)极性运输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是一种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ATP,与细胞呼吸强度有关。

(2)横向运输发生在根尖、茎尖等生长素产生部位。

这些部位在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单侧光、重力和离心力等)时会发生横向运输。

(3)失重状态下水平放置的植物的根、芽中生长素分布是均匀的,植物会水平生长。

3.不同情况下胚芽鞘的生长方向:实验胚芽鞘的生长方向暗盒开孔类云母片插入类切割移植类①直立生长;②向左弯曲生长;③④:a=b+c,b>c(a、b、c为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⑤向右弯曲生长锡箔纸遮盖类匀速旋转类幼苗横置类生长素浓度:a<b,c<d幼苗移到太空后,其向光性仍保留,但失去了根的向重力性和茎的负向重失重类力性【高考警示】有关生长素的几个重要知识点(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2)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面一段。

(3)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4)单侧光的作用——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5)弯曲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

(6)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生长,促进细胞伸长。

(7)生长素的产生是否需要光——不需要。

(8)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典例】(2019·江苏高考)如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背光侧,IAA含量低于乙侧和对照组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D.IAA先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再横向运输【解析】选C。

单侧光可以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含量多,引起弯曲生长。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生长快,为背光侧,IAA含量高于向光侧与对照组,A项错误;对照组燕麦胚芽鞘有尖端,可以产生生长素,正常生长,但没有单侧光照射,所以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B项错误;产生生长素和感光部位都在尖端,所以去除尖端,胚芽鞘不生长,C项正确;生长素先在尖端进行横向运输,再向下进行极性运输,D项错误。

高中生物的激素调整教案

高中生物的激素调整教案

高中生物的激素调整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1. 理解激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 了解主要的调节激素及其作用;
3. 理解激素调节对于生物体内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1. 激素的定义及作用;
2. 体内主要的激素及其作用;
3. 激素调节对于生物体内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影响激素调节的图像或者视频,引导学生对主题进行热身讨论。

2. 学习激素的定义及作用:介绍激素的概念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让学生了解激素调节的重要性。

3. 学习主要的调节激素及其作用:介绍体内主要的调节激素,如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等,以及它们在调节生理功能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各种激素的作用机制。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讨论不同激素如何协调合作,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

5. 总结与扩展: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激素调节对于生物体内平衡的重要性,并进行知识扩展。

6. 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激素调节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增加对生物调节机制的理解。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如激素调节的案例分析或讨论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参与讨论及思考,引导他们探索激素调节的重要性和作用,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素养。

高中生物激素调节过程教案

高中生物激素调节过程教案

高中生物激素调节过程教案年级:高中课题:激素调节过程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激素调节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原理;2. 能够描述植物和动物体内的常见激素及其作用;3. 能够分析激素在生物体内的调节机制。

教学内容:1. 激素的概念和分类;2. 植物和动物体内的激素及其作用;3. 激素在生物体内的调节机制。

教学重点:1. 了解激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植物和动物体内常见激素及其作用;3. 理解激素在生物体内的调节机制。

教学难点:1. 理解激素在生物体内的调节机制;2. 能够分析激素的作用原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生物中已学习到的调节系统的内容,并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植物和动物体内的调节系统是如何实现的?激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二、讲解激素调节过程(15分钟)1. 讲解激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简要介绍植物和动物体内的常见激素及其作用;3. 分析激素在生物体内的调节机制。

三、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激素在植物和动物体内的作用,并让学生尝试解释相应的调节过程。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学生就案例分析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归纳总结激素调节过程的主要原理和作用。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针对激素调节过程,学生自主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激素的分类、作用方式及在生物体内的调节机制。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激素调节的基本概念、作用原理以及在植物和动物体内的具体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激素在生物体内的调节机制。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例和动态图像,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激素的作用过程。

高中生物激素调节教案

高中生物激素调节教案

高中生物激素调节教案
教学内容:激素的概念、分类、功能及调节作用
教学目标:
1. 了解激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激素在机体内的功能及调节作用;
3. 能够分析激素在生物体内的调节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激素的概念、分类及其功能;
难点:激素在机体内的调节作用。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
2. 生物实物模型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张图片或实物模型让学生猜测其与激素有关,并激发学生对激素的兴趣。

二、激素的概念和分类(10分钟)
1. 讲解激素的定义和分类;
2. 结合实例让学生认识并记忆主要激素的名称和功能。

三、激素的作用和调节(15分钟)
1. 讲解激素在机体内的作用和调节过程;
2. 分析激素如何通过血液传递,调节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理过程。

四、实例分析(10分钟)
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分析激素在生物体内的调节作用和机制。

五、练习与讨论(10分钟)
1. 给学生几道激素调节相关的题目进行练习;
2. 引导学生讨论并解答问题。

六、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布置练习任务并留作业。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间接接触生物激素,并结合实例深入讲解,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激素调节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情。

高中化学激素调节教案全套

高中化学激素调节教案全套

高中化学激素调节教案全套一、教学目标:1. 了解激素的概念和分类;2. 掌握植物和动物中常见的激素及其作用;3. 理解激素在生物体内的调节作用。

二、教学重点:1. 激素的概念和分类;2. 常见植物和动物激素及其作用;3. 激素在生物体内的调节作用。

三、教学难点:1. 掌握激素的分类和作用机制;2. 理解不同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教学准备:1. 讲解PPT;2. 教科书及相关资料;3. 实验器材和药品。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激素的概念和分类1. 引言:介绍激素的概念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2. 讲解激素的分类: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3. 案例分析:通过实例介绍不同类型的激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4. 小结:总结激素的概念和分类。

第二课时:植物激素及其作用1. 讲解植物中常见的激素:赤霉素、生长素、乙烯等;2. 分析不同激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机制;3. 组织实验:观察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4. 总结:总结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其调节功能。

第三课时:动物激素及其作用1. 讲解动物中常见的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雌激素等;2. 分析不同激素在动物体内的作用机制;3. 组织实验:观察激素对动物行为的影响;4. 总结:总结动物激素的作用及其调节功能。

第四课时:激素在生物体内的调节作用1. 讲解激素在生物体内的调节机制:负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等;2. 分析不同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3. 探讨激素失调导致的疾病;4. 总结:总结激素在生物体内的调节作用。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激素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常见植物和动物激素及其作用,理解激素在生物体内的调节作用。

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明确激素调节的特点。
2.学习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学习重点(教学重点)
1.内分泌系统中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的功能。
2.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机制。
3.人体血糖平衡的调节机制。
4.激素调节的特点。
(2)学习难点(教学难点)
运用激素调节的分级调节机制和反馈调节机制对机体的某些生命活动调节的实例进行分析。
二、概念对比或应用
1.以图示,并举例说明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区别。
2.区分几种主要激素的作用,尤其是TRH、TSH、甲状腺激素的关系,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区别。
3.区分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在激素调节中的作用。
4.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区分拮抗作用和协同作用。
3.总结激素调节的概念。
4.介绍人体几种重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的功能。
5.建构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模型。指出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6.建构血糖来源和去路的模型。
7.建构血糖平衡调节的模型,有激素调节,也有神经-激素调节。
了解促胰液素的发现,明确在胰液的调节中激素调节的作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敢于质疑权威,勇于创新的科学思维。
培养总结归纳能力。
引导学生建构甲状腺激素调节的模型,理解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建构模型的能力。
对比概念
三、概念迁移
1.通过分析激素的化学成分,明确不同激素的使用方法。
2.学会分析血液中激素含量,确定病变器官。
3.人类糖尿病的类型、致病机理,治疗和预防方法。
培养学生推理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并与身体健康相关联,如如何使用激素类药物,如何分析血液中激素含量诊断疾病,如何预防糖尿病等。
四、评价与反馈
二、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程导入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在体液中含有多种激素,它们在生命活动的调节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0世纪之前,激素这一概念还没有被提出,学术界普遍认为,人和动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在这种情况下,探寻其他的调节方式就意味着向权威挑战,这就需要有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下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们就来通过促胰液素的发现,体会一下这句名言的真谛。
“激素调节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与重难点
1.学习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提高科学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意识。
2.能说出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功能,明确几种重要激素的功能。
3.能运用激素分级调节、反馈调节机制,解释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
4.能说明人体是如何进行调节,维持血糖平衡的。
引入本节课的课题:激素调节
一、概念建构
1.19世纪,学术界普遍认为,胰液的分泌是神经调节的结果,是一个反射活动。通过回顾沃泰默的实验,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明确了促胰液素在胰腺分泌胰液中的作用,指出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中即存在神经调节,也存在激素调节。建构胰腺分泌胰液调节的模型。
2.激素调节的特点: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微量和高效的特点。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是对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进行调节的信息分子。
课堂典型例题分析(见学生任务表)
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并通过例题突破难点。
五、作业或实践
完成课时作业(见学生练习作业)
实践:
1.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想一想,这与人们的饮食状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有什么关系?怎样预防糖尿病?
2.查阅资料了解激素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评价激素应用的利与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