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黑臭河道形成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我国城市河道水体黑臭的成因与原位修复技术探讨

我国城市河道水体黑臭的成因与原位修复技术探讨我国城市河道水体黑臭问题一直是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不仅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也对城市的形象和环境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在这个问题面前,不仅需要深刻剖析其成因,还需研究和探讨有效的原位修复技术,以期能够将城市河道水体黑臭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一、河道水体黑臭的成因1.污水排放城市污水的排放是导致城市河道水体黑臭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城市化进程快速,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污水的产生量大幅增加。
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滞后、管网老化以及部分居民习惯性地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导致了城市河道水体的黑臭问题。
2.废弃物排放除了污水排放外,城市河道水体黑臭问题还与废弃物排放密切相关。
废弃物包括固体垃圾、建筑物废弃物、工业废水等,这些废弃物的排放会使得水体中的溶解氧大幅度降低,从而导致异味的产生。
3.水体富营养化过量的营养物质的输入是城市河道水体黑臭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城市污水中所含的余氮和磷等营养物质会使得水体中的藻类和细菌等生物大幅度增加,形成“赢藏”效应,引发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导致水体黑臭问题的产生。
二、原位修复技术探讨1.溶氧增氧技术溶氧增氧技术是利用增氧设备将氧气直接注入水中,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以达到减少异味的目的。
该技术是针对水体缺氧、富营养化问题的一种有效处理方法。
通过增加水中的氧气浓度,可以减少水体底部的厌氧菌群生长,有效降低水体黑臭的程度。
2.生态滤池技术生态滤池技术是通过在河道中设置一定规模的生态滤池,结合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净化的一种方法。
该技术利用水生植物的吸附、吸收和转化作用,可以有效降解水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盐,并且水生植物的气根还可以释放氧气,增加水体的溶解氧浓度,改善水质。
3.生物调解技术生物调解技术是通过引入一定种类和数量的活性微生物和植物,利用其对有机物质和营养物质的分解和去除作用,改善水体质量的技术。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针对水体中的富营养化问题,还可以有效地去除异味成分,减轻水体黑臭的程度。
城市黑臭水体的成因分析与调查

城市黑臭水体的成因分析与调查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黑臭水体问题越来越突出,不仅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困扰,也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
本文将对城市黑臭水体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调查方法和解决方案,以期改善城市环境品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一、城市黑臭水体的成因分析1. 污水排放不规范许多城市存在污水处理不完善的问题,导致大量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入水体,其中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排泄物。
这些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不仅会影响水质,还会产生臭味。
2. 河道污染城市河道是城市黑臭水体的主要来源之一。
由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一些河道长时间未进行治理和清理,导致淤泥沉积和垃圾囤积,形成黑臭现象。
此外,一些企事业单位和居民长期以来将废弃物、垃圾等倾倒入河道,进一步加剧了河道的黑臭问题。
3. 城市雨水排放不当在城市的雨季,大量降雨会形成暴雨径流,如果城市的雨水排放系统不健全,容易造成水体淤积、污染和黑臭。
城市中的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没有分开布置,使得污水和雨水混合进入水体,严重影响了环境质量。
二、调查方法1. 实地调查可选取黑臭水体较为集中、臭味较为浓烈的地区进行实地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可以观察水体变色、浑浊程度、异味程度等现象,还可以采集水样进行分析和检测,以了解黑臭水体的具体成因。
2. 了解污染源通过了解附近的工业企业、农田以及周边居民生活排放情况,可以初步确定黑臭水体的污染来源。
同时,可以查阅相关资料、采访相关部门和专家,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3. 考察城市排水系统对城市的排水系统进行考察,了解污水和雨水的排放情况,包括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状况以及雨水排放设施的健全程度。
可以通过查阅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的数据和资料,进一步了解排水系统的情况。
三、解决方案1. 加强污水处理政府应该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对于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建立健全的污水处理制度,推动污水处理厂与工业企业、农田以及居民生活用水设施的对接,实现污水的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工业和交通等活动的增加也导致生活污水和污染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加,进而导致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
城市黑臭水体指的是城市水体中存在的臭味和色泽异常的现象,通常是由于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物的存在所导致的。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餐厨垃圾和生活垃圾的不合理处理。
许多城市中,垃圾分类和垃圾回收制度并不完善,致使很多垃圾直接被倾倒至污水沟中,进而导致水体的污染。
2. 工业污染物的排放。
城市工业污染物往往会通过排放口进入水体,其中大量的化学物质和重金属元素将对生物生长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威胁,进而使水体变成黑臭水体。
3. 人为行为的不规范。
投放废弃药品、油漆等化学物质或者投入大量石灰和消毒剂等物质都会对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这些污染物在随后的暴雨、洪水、排污等过程中可能会被卷入污水管网,使所处地区的水体出现黑臭现象。
1. 强化城市垃圾分类和垃圾回收措施。
建立完善的分类垃圾系统,督促市民将垃圾分门别类投放,提高垃圾的再利用率,减少对水体的负面影响。
2. 强化工业污染治理。
落实工业污染物的减排标准,实行企业现场监测和日报告制度,加大对污染违法企业的惩治力度,使它们真正为水环境贡献力量。
3. 完善污水处理系统。
建设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和水质达标率,减少污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的情况。
4.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减少不规范的行为。
同时加强对城市环保工作的宣传,提高市民对环保治理工作的舆论支持度,减少污染源的产生。
总之,治理城市黑臭水体需要多方联合,综合治理。
政府、企业和市民都应该行动起来,推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顺利进展,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城市环境。
《2024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及措施分析》范文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及措施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黑臭水体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城市环境质量、居民生活品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黑臭水体不仅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还对城市的水资源安全、水生态平衡以及城市形象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对城市黑臭水体进行治理,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已经成为当前城市管理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深入分析城市黑臭水体的成因,探讨其治理的技术手段及具体措施。
二、城市黑臭水体的成因分析城市黑臭水体的形成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业污染排放,二是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的不当处理,三是农业面源污染,四是内源污染物的释放等。
这些因素导致了水体富营养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升高、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等问题的出现,进而形成了黑臭水体。
三、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针对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主要采取的技术手段包括:1. 物理修复技术:主要通过清淤疏浚、底泥处置等方式,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
同时,利用物理方法如吸附、过滤等,对水体进行净化。
2. 生物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的作用,对水体进行修复。
如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利用植物吸收营养物质等。
3. 化学修复技术:通过投加化学药剂,改变水体中的化学反应条件,从而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
4. 生态修复技术:通过构建人工湿地、恢复河岸植被等方式,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水生生态系统,提高水体的生态稳定性。
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具体措施针对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需要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 源头控制: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排放、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 过程控制:加强水体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水体污染问题。
同时,采取物理、生物、化学等多种手段,对水体进行净化处理。
3. 系统治理:将城市水体看作一个整体,综合考虑城市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因素,进行系统的治理。
同时,加强跨区域的协作,形成联防联控的机制。
黑臭河道治理技术的探讨及应用

黑臭河道治理技术的探讨及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排放量也逐年增加,导致许多河道出现了黑臭现象,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城市形象。
因此,开展黑臭河道治理工作已经成为当今城市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就黑臭河道治理技术进行探讨,并介绍一些常用的治理方法及应用情况。
一、黑臭河道的成因黑臭河道是指因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污染等原因造成的河水腐败,产生一种难闻的气味,这种气味直接影响到周围居民的居住环境、景观价值和旅游业的发展。
黑臭河道的成因有以下几种:1.有机质富集。
有机质是黑臭河道产生原因之一,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等都含有有机质,这些有机质不断积累就会导致河水质量下降。
2.缺氧状态。
有机质富集后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河水处于缺氧状态,继而产生大量污水异味。
3.氮、磷等营养元素过多。
氮、磷等营养元素的过多会促进藻类的繁殖,导致嗜氧生物减少、厌氧生物增多,继而产生刺鼻的臭味。
1.物理治理技术物理治理技术主要是针对黑臭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悬浮物、沉积物等进行处理,包括网格拦污、泵水换液、防渗、转运至处理设施等。
化学治理技术通过添加氧化剂、消毒剂等化学品,改变黑臭污水的水质,达到减少臭味、消除病菌等的效果。
常用的化学品有次氯酸钠、二氧化氯、过氧化氢、含氯消毒剂等。
生物治理技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生长、繁殖、代谢等过程,处理黑臭污水中的有机质。
生物治理技术包括多种方式,如好氧法、厌氧法、化学-生物复合法等。
综合治理技术是将物理、化学和生物治理技术相结合,通过技术手段对黑臭污水进行处理、净化。
这种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治理效果明显等优点。
黑臭河道治理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城市水环境治理工程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案例:1.杭州市下沙沿江公园治理工程该工程在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化学等处理手段的基础上,建设了一系列的水景、人工湖、堤坝和美化工程,使污水处理设施和城市景观相得益彰,通过处理沿江公园内14个污水排口的污水,让黑臭河道变成了一条生态美丽的“清澈河道”。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城市黑臭水体问题日益突出,给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了诸多困扰。
黑臭水体是指在城市内出现的臭味扑鼻、水质变浑浊、水面上浮漂着大量有机颗粒物的水体。
它不仅对水质造成污染,影响水生态系统和环境质量,也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本文就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城市黑臭水体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不规范。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使得水质受到污染。
一些工厂和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将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泊中,导致水质下降,产生臭味。
2. 臭氧层破坏导致的紫外线增加。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导致紫外线增加,促进水体中藻类的生长,从而增加了水体产臭的可能性。
3. 水体富营养化。
城市黑臭水体的形成,一方面和城市的发展很有关系,另一方面和水体自身富营养化有关。
城市周边建设的工业区、居民区和农田区的污染物都会通过降水、径流等方式流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引发腐败、异味。
对于城市黑臭水体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对策:1. 加强排污管理。
对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政府应加强监管,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并对违法排放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促使企业和居民合法排放废水。
2.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政府需要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生活污水得到集中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3.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加强对居民和企业的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大众的环保意识,使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环境责任。
4. 利用生物技术治理。
利用水草、微生物等生物技术来净化水体,改善水质,减少水体中有机物的积聚。
5. 治理富营养化。
通过合理的水资源配置,减少污染物的输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减少水体产生黑臭的可能性。
6. 积极开展水域整治工程。
通过对城市水域的整治,清理水底垃圾、净化水体、改善水质,减少水体黑臭现象的发生。
论城市河道黑臭水体污染治理技术

论城市河道黑臭水体污染治理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河道黑臭水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这些城市河道黑臭水体不仅会影响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而且会严重损害沿岸生态环境。
因此,如何治理城市河道黑臭水体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黑臭水体形成的原因和治理技术两方面探讨如何治理城市河道黑臭水体污染。
一、黑臭水体形成的原因1.生活垃圾和污水直排城市河道黑臭水体的形成与城市垃圾和污水直排有着密切关系。
城市中的垃圾、废水等大量有机物质在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由于这些有机物质未被处理,会在河水中迅速繁殖大量细菌,而大量细菌代谢后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及臭味,导致河道产生恶臭和黑色水体。
2.工业污水排放工业企业是城市河道黑臭水体的又一主要原因。
工业企业使用的一些有害化学品和工业废水,若不经过科学处理便会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河道污染加重。
3.缺少维护和管理城市河道缺乏对河道水质的维护和管理,一些居民或企业的违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和处置,导致河道污染严重。
针对城市河道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有生态修复技术、物化技术和优化管理等技术。
1.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修复技术是通过培养一定数量和种类的微生物、植物和鱼类等生物上面,从而建立起一个稳定的自(然环境,促进河道水质的恢复。
在生态修复技术中,主要应用的是湿地的生态修复技术,把河道两侧的空地改造成湿地;同时,进行水面上的浮草种植。
这样,就能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体系,有助于改善河道水质,达到治理典型城市河道黑臭水体的目的。
2.物化技术物化技术是通过化学物质、光线、多相界面传质等手段,将有害物质分解为无害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其中,光催化技术和活性炭等技术较为常见。
光催化技术通过太阳光照射光催化剂,使其处在高能状态,从而分解恶臭污染物质。
而活性炭则是通过吸附物质来净化水质。
在城市河道黑臭水体治理中,物化技术主要应用于对于难以进行生态修复的情况,如大型污水处理厂的附属治理等。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城市黑臭水体是指由于废水排放、垃圾堆积和环境污染等原因,导致城市水体出现恶臭和黑色污染现象。
产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废水排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滞后、管网老化等问题导致大量废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使水体受到严重污染,产生臭味。
2. 垃圾堆积:城市垃圾处理不及时、垃圾填埋场过度运营等原因导致垃圾长时间堆积,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气体并污染附近的水体。
3. 工业污染:工业企业废水排放、尾气排放及固体废物堆放等导致大量化学物质进入水体,改变水体自身的生态环境,产生黑臭现象。
针对城市黑臭水体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治理对策:1.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提升处理能力和技术水平,确保废水经过合理处理后再排放入水体。
2. 推进垃圾分类和有效处理:引导市民垃圾分类投放,加强对垃圾处理场的管理和监督,推广生物处理、焚烧和填埋等多种垃圾处理方式,减少垃圾堆积对水体的污染。
3. 加强工业企业环境监管:加大对工业企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监管力度,建立定期检查和监测制度,对超标排放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促使企业加强环境保护措施。
4. 强化城市水体保护与修复:加大对城市水体的保护力度,建立水体保护专项资金,加强水环境监测和治理力度,对受污染的水体进行修复,恢复水体自净能力。
5. 提倡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方式: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车出行,减少机动车废气排放对空气和水体的污染,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6.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加强对市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手段普及环保知识,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和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氛围。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废水排放、垃圾堆积和工业污染等。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和工业企业环境监管,同时强化城市水体保护与修复,提倡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方式,并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的合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黑臭河道形成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摘要】目前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工业得以快速发展,在这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城市的环境受到了较大的破坏,由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都排入河道当中,从而导致城市的河道的水质呈现黑色,同时还有较臭的味美,不仅给城市的环境带来较大的破坏,同时也给城市河道的生态系统带来较大的压力,所以加强对城市黑臭河道的治理工作是势在必行。
本文对城市黑臭河道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城市黑臭河道的治理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城市;黑臭河道;污染;环境;生态系统;生物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的速度较快,城市河道作为城市的重要景观,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起来。
但长期以来,我国城市河道过多的强调其防涝和泄洪的功能,而对生态和景观等功能都较为忽略,这就导致对河道景观的治理较少,河道长期受到污染源的污染,导致水体质量量下降,而且随着污染的加剧,水体的自净功能丧失,城市河道表现为黑、臭等,成为名符其实的“臭水沟”。
不仅影响了城市的景观,也使城市的形象受到破坏,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
所以加强城市河道的治理,维护城市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的景观,改善人们居住的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城市黑臭河道的成因
黑臭河道治理工作的开展,则需要对导致黑臭河道形成的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再针对具体的原因来加以治理。
1.1生活废水进入河道
目前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其所产生的生活废水量也越来越多,这些生活废水如果不经处理即排入到城市河流当中,则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同时河道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也是导致河道黑臭的重要原因。
1.2初期雨水夹带的污染物质
在大量降雨时,雨水不仅会携带大量的地表污染物,同时城市周边的耕地土壤中残存着的农药和化肥也会随着雨水的径流汇入到河道中,从而导致河道水体受到污染。
1.3工业污水排放
目前城市中工业发达,而在工业生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液,这部分污吕中不仅含有工业生产的作料、、副产品,同时还有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这些污水一旦进入到河道内,则会造成河道水体内的有机需氧物质、化学毒物、
无机固体悬浮物、金属、酸碱、植物营养物质、及病原体污染等。
近年来,虽然环境保护和执法的力度加大,工业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仍存在着偷排的情况,对河道的污染仍不可轻视。
2.城市黑臭河道的治理方法
近年来,我国城市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相关的配套设施却与城市的发展速度没有取得一致性,这样就导致基础设施滞后,大量的未经处理的生活和生产污水被直接排入到城市的河道内,从而导致河道内水体富营养化,使河道呈现出黑臭的现象。
随着城市环境治理力度的增加,针对城市河道黑臭的问题直到了有效的整治,而且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在整治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污染源来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大致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生态法。
2.1物理法
2.1.1人工增氧
有机污染严重的河流会处于缺氧或者无氧状态,使河道正常的水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通过在适当位置向河道水体进行人工曝气增氧,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增强河道自净能力,消除黑臭现象。
2.1.2河道清淤
长期受到严重污染水体的底泥中沉积由大量的污染物,如N、P等,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污染物会从底泥中释放出来,造成水质恶化。
通过实施清淤疏浚,可以将底泥中的污染物移出河道生态系统,能显著降低内源磷负荷。
2.1.3引水补水
引水冲污和换水稀释是湖泊净化经常采用的措施。
对污染较严重并且流动缓慢的河流尤其是长期缺乏补充水源的城市内河较为适用。
此方法可以在短时间了将河道内的污染物浓度和总量降低,提高河道水体的溶解氧,恢复部分自净能力;并可以置换河道死水区、非主流区的重污染河水。
但通过此方法,水体内的污染物仅转移到下游,并未得到有效降解。
2.2化学处理
化学除藻是控制藻类生长的快速有效方法。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除藻效果,提高水体透明度。
但此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体富营养化。
2.3生物生态技术
目前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态环保理念不断的增强,所以在对
城市河道治理上,出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保的需要,在处理方式选择上目前多采用生物生态净化技术,此种技术不仅成本低廉,而且具有良好的环保效果,条例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且具有比传统治理方式更好的效果。
生物生态技术,是通过对天然存的微生物的利用来恢复和增加水体自净能力,所以在这种思路上,则需要在一定的生存环境条件下进行微生物的培育,增加微生物的活性,从而使其将水体内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使水体生态系统得以逐渐恢复,使水体的自净功能得以增强。
目前利用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进行污染水体治理的方法较多,但其核心只有一个,即是培养微生物的优势群落,从而增强其活性,但在实际治理过程中,由于污染成因较为复杂,水体内的有害物质存在着多样性,所以在治理方法选择上,单一的方法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通常情况下都需要根据污染水体的情况来采取综合性的技术进行治理。
在具体的实践当中,根据水体的污染程度和水体所含化学元素的不同,配合一些化学处理方式,得到更好的效果。
同时,生物生态净化技术可以有效的使水体生物达到趋利避害,比如“水葫芦”的水生植物处理受富含有机污染的水体,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和效果。
水葫芦生长速度惊人,在适宜的条件下,每5天就能繁殖新株,也能开花坚固产生种子而进行有性繁殖,这种植物在水中有着特殊的属性,如果平时不加节制的生长,会过分繁殖而导致水资源的污染,但是由于水葫芦具有快速、极强、多效的净水能力,而且投资少,是一种比较经济的污水处理方式,它的吸污能力在所有的水草中是最强的,水葫芦还对重金属离子能够应对自如,对农药和其他人工合成化合物等有极强的富集能力。
它对石油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清除率可达95%以上,而且还会向四周环境分泌出杀菌因子,令腐生菌、大肠杆菌的数量大大降低,水葫芦发达的根系所分泌出的物质,可有效降解毒杀酚、灭蚊灵、氰等多种有机毒物。
利用水葫芦净化污水可以说是一种成本低廉、节约能源、运转成本低、再生轻易、效益较高的简便易行方法。
3.结束语
虽然在河道治理上的方法较多,但综合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则生物生态净化方式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而且可以实现自然系统的有效循环,有益于更好的实现对环境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
但无论是哪种方法,都是针对于黑臭河道的治理上的,要想使黑臭河道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则需要有效的加强污染源的控制,这才是进行河道彻底治理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程庆霖,何岩,黄民生,童敏.城市黑臭河道治理方法的研究进展[J].上海化工,2011.(02).
[2]曹承进,陈振楼,王军,黄民生,钱嫦萍,柳林.城市黑臭河道底泥生态疏浚技术进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
[3]黄静,刘耀龙,陈振楼,王军,叶明武.温州市典型黑臭河道人居环境调
查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