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私法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国际私法学(中南财大教学大纲)

《国际私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中英文):国际私法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二、课程编号:04029030三、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四、学时与学分:51学时,3学分五、考核方式:考试六、先修课程:民事诉讼法、民商法七、适用专业:法学八、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国际私法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2.使学生具有处理涉外民商事案件的基本能力;3.使学生掌握进一步研究国际私法的基本理论知识。
九、说明:国际私法是高等院校法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着重阐述国际私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和运用国际私法,为我国对外经济交往和对外交流服务。
本大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运用正确的科学方法论,力图安排国际私法的结构体系,准确、全面地概括国际私法学的基本内容,期望能较好地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反映国际私法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2.结构科学、内容新颖,尽可能反映国际私法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最新立法;3.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司法实践相结合;4.尽可能总结、概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的成就、不足和问题,同时也要吸收、借鉴外国国际私法立法和国际社会国际私法立法的先进经验教训,为我国国际私法的未来立法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根据以上设想,大纲分为四编:第一编全面阐述国际私法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国际私法中的冲突规范与准据法、国际私法的主体和外国人的民事法律地位;第二编着重阐述法律适用的基本制度以及具体领域里法律适用问题;第三编着重阐述国际民事程序法,包括国际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国际民事管辖权、国际民事司法协助以及国际商事仲裁;第四编着重阐述区际法律冲突与中国区际法律冲突问题。
十、基本教学内容:第一编总论第一章国际私法的概念[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方法以及它的范围和定义,了解国际私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教学要求]本章是国际私法学的导言,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从宏观上对国际私法这门学科有一个概括的认识,为以后各章节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国际私法-教学大纲

《国际私法》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00192A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学时:32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法学先修课程:民法学、国际法、国际经济法一、教学目标国际私法是大学法学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
作为法律人才,不仅要懂得国内法,也应该了解处理国际民商事纠纷的国际私法规范,这在当前国际民商事交往日益频繁的新形势下更为迫切,特别是在中国成为WTO成员后,涉外法律类人才更加需求。
因此,国际私法是每一个法律专业学生必读课程之一。
国际私法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但与国内法,特别是国内民法联系密切,因此,需要首先了解民法的基本理论和规定,同时也要掌握一些国际经济法、国际公法的相关知识,否则,学习国际私法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学习本课程,在认识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
目标1:掌握基本概念、原则、制度和具体规则,尤其是国际私法的特有规范一一冲突规范。
目标2:理论联系实际,学会以理论分析案例和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使理论真正应用于实践。
二、教学基本要求国际私法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讲授上要注意结合案例,围绕其特有规范一一冲突规范作重点讲解,冲突规范的基本理论和法律制度是细讲、精讲的部分,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就是案例教学。
另外,对于国际私法的其他方面在全面把握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给学生展现一个清晰的理论脉络,并结合我国现行的国际私法规定加以评述,部分内容需学生自学掌握。
再有,授课中可安排一到三次的作业或讨论,让学生加深认识。
总的来讲,国际私法课程相对于其它法律课程有其特殊的理论逻辑,学生理解较为困难,因此,学生应学习民法学、国际法学课程后,再学习本课程。
在讲授过程中尽可能通过图片、资料和图表来进行,以加强讲授的灵活性。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国际私法概论本章重点和难点: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国际私法的性质本章教学组织和设计:讨论、案例教学本章的学习标准:1.了解:国际私法的概念和原则。
2.理解:国际私法的规范类型及其特点。
国际私法 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国际私法》课程简介课程内容:国际私法是法学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课。
本课程内容分三编:第一编是“国际私法总论”,介绍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和方法、渊源、性质、基本原则、发展历史、国际私法主体等;第二编是“冲突法”,讲授冲突法的基本原理和制度,以及几种国际民商事关系的法律适用规则;第三编是“国际民事诉讼法和国际商事仲裁法”,介绍国际民事诉讼和商事仲裁程序规则。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国际私法教学基本要求”中规定的“统一实体法”编的内容在国际经济法、知识产权法课程之中讲授。
Brief IntroductionCourse Description: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is the specialized course for the undergraduate law students. It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Part one is "General Survey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The main contents of part one include adjusted object and methods, source, nature, basic principles, history and subject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Part two is "Conflicts Law”・The main contents of part two include basic theories and principles of conflicts law and the law applicable to several civil and commercial relationship involving foreign elements. Part three is "Law of International Civil Procedure and Law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The main contents of part three include some rules of international civil procedure and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International Uniform Substantive Law" which is formulated by Chines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Teaching and Studying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is taught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and Law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国际私法》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内容序言教学难点:建立起对国际私法的初步认识。
国际私法教学大纲

国际私法教学大纲一、基本概念•国际私法的定义和范畴•国际私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国际私法的历史和发展二、管辖法1. 基本原则•地方法院管辖权的确定•对外国当事人的管辖权规定•管辖法适用原则2. 主要规则•在常住国、居住国、地位国提起诉讼•特别管辖权原则•反诉和抗辩的适用3. 特殊情况•对外国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管辖规定•双重国籍和无国籍人的管辖问题•执行法院的管辖权问题三、适用法律1. 适用法律的原则•是否适用自动适用法律•选择适用法律的原则•法律适用与国家主权的关系2. 适用具体法律•婚姻法适用问题•民事责任法适用问题•合同法适用问题四、判决的认可和执行1. 判决的认可•判决的公证和认证•判决的承认和执行2. 判决的执行•执行程序的启动和实施•税务、关税和海关问题•判决费用的处理五、国际仲裁1. 国际仲裁的基本原则•国际仲裁的权力和程序•国际仲裁的裁决和公证2. 国际仲裁的特殊问题•仲裁合同的签订和效力•仲裁裁决的认可和执行六、国际私法案例剖析•婚姻案例分析•合同案例分析•民事责任案例分析七、国际私法实践1. 实践案例分析•国际婚姻、离婚和抚养纠纷的解决•海外追债和合同诉讼问题•跨境商业合作的困境及其解决方案2. 实际问题与解决方法•跨境诉讼必备知识•国际仲裁实践技巧•案件质询技巧和辩护策略八、国际私法院域比较•各国国际私法规制比较•国际私法案例比较九、国际私法发展新方向•数字经济和知识产权保护•跨境投资与金融体系建设•区域国际私法协调与合作十、学生自主研究•学生自选国际私法研究课题•课题结题报告以论文方式呈现本教学大纲针对国际私法这一重要学科进行详尽的内容规划,旨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实践操作和自主研究,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国际私法的基本原理、规则和实践技能,培养其跨境法律事务服务的专业素养和国际视野。
《国际私法》教学大纲(本科)

《国际私法》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课程代码N0301Z47 学分 2 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 实验/实践学时0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性质任选先修课程民法、法理学适用专业知识产权开课学院法学院执笔人审定人制定时间2018 年5 月注:课程类别是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性质是指必修/限选/任选。
一、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一)课程地位国际私法是教育部法学教育委员会确定的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是国家司法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
国际私法是以直接安排方法和间接安排方法相结合来安排涉外民商关系并解决涉外民商事法律冲突的法律部门,是司法部门审理国际民商事案件的必要手段以及处理涉外民事关系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门课的讲授:1.使学生初步掌握国际私法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从比较法的角度了解主要法系国家在相关方面的立法例、国际层面上的统一化进程、以及我国的立法、司法、和学说的立场观点。
2.并借助案例的讲习,进而把握国际私法一般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本门课的讲授,还要使学生掌握国际民事诉讼与仲裁法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借助案例的讲习,使学生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任务之后,能够解决或了解如何解决国际民商事争议。
二、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自学、课堂讨论、课外作业、小组大作业等。
三、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国际私法概述掌握国际私法的安排对象及其特点;掌握国际私法的两种安排方法及其相互关系;理解国际私法的性质并能形成自己对国际私法性质的看法;了解国际私法的不同名称;理解国际私法与国际私法学的区别与联系;能比较准确的给国际私法下一个定义。
了解国内立法是国际私法的主要渊源;了解当代各国国际私内立法的主要模式、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了解司法判例是国际私法的重要渊源及我国对司法判例的立场和态度;形成自己对学说和法理能否作为国际私法渊源的看法;了解国际条约是国际私法的主要渊源;知道我国缔结或加入的有关国际私法的条约有哪些;了解国际惯例是国际私法的重要渊源及国际惯例作为我国国际私法渊源的问题。
国际私法教学大纲

国际私法教学大纲一、引言A. 介绍国际私法概念和作用B. 国际私法在法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二、国际私法基本原则A. 国际私法的适用范围和对象B. 国际私法的法律关系选择原则C. 国际私法的法律行为选择原则D. 国际私法的冲突规则E. 国际私法的法律制裁原则三、国际私法的主要领域A. 人身关系领域1. 婚姻和家庭关系2. 继承关系3. 抚养关系B. 财产关系领域1. 合同法2. 不动产权法3. 知识产权法C. 商事领域1. 债务关系2. 公司法3. 国际仲裁四、国际私法的国别法与国际公约A. 国别法的适用原则1. 公平法原则2. 接触法原则B. 国际公约的作用和适用1. 公约与国别法的关系2. 国际公约的法律效力五、国际私法的解决争议方法A. 国际私法诉讼程序1. 简介国际私法诉讼程序2. 主要国际私法诉讼程序的比较分析B. 替代性争议解决方法1. 跨境调解2. 国际商事仲裁六、国际私法在跨国商事交易中的应用A. 合同法的选择和适用B.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的解决方法C. 跨国投资的国际私法问题D. 知识产权的国际私法问题七、国际私法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A. 全球化对国际私法的影响B. 科技革命对国际私法的挑战C. 国际私法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八、总结A. 国际私法的重要性和作用B. 国际私法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以上所述是关于国际私法教学大纲的简要概述。
通过对国际私法基本原则、主要领域、国别法与国际公约、解决争议方法、跨国商事交易和未来发展等方面的系统学习,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国际私法的理论和实践,并为将来从事涉及国际私法问题的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同时,随着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国际私法教育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
希望通过该教学大纲的实施,能够培养出具备国际私法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法律人才,为国际法律事务的解决和维护国际法律秩序作出积极贡献。
《国际私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私法》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法学专业)课程编码:1102413140学时:64学分:3开课学期:第六学期课程类型:学科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法理学、民法教学手段:板演一、教学目的与任务:国际私法学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在国际经济流转和民事往来中发生法律冲突时如何选择法律和适用法律。
围绕这一核心,这一学科分四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是国际私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第二部分是冲突法部分,主要阐述在各类经济和民事交往中发生法律冲突时的法律选择规则和应适用的法律;第三部分是国际统一实体法部分,主要阐述国际货物买卖的统一实体法,包括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统一实体法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统一实体法;第四部分是国际民事诉讼和国际商事仲裁程序,阐述解决国际民商事争议的途径、方法和步骤。
由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阐述,同时要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现实,以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涉外案件开展案例教学。
使学生明确学习国际私法可以更好地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服务。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第一章国际私法的概念(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以及涉外民事关系法律冲突的实质;2.了解有关国际私法规范组成的不同主张;3.掌握国际私法的渊源;4.理解国际私法的性质;5.了解国际私法的内容体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涉外民事关系法律冲突的实质;国际私法的渊源;国际私法的内容体系难点: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与调整方法教学方法:讲授、第一节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一、涉外民商事关系的产生和特征二、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的特征1.这种民事法律关系都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涉外因素,或称外国成分。
2.这种民事法律关系是广义上的民事法律关系。
3.这种民事法律关系多数具有国际性。
三、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冲突四、涉外民商事关系的调整方法第二节国际私法的范围和定义一、国际私法的范围1.国际私法范围本身的含义2.国际私法范围的不同主张3.国内学者对国际私法范围的理解我们认为,国际私法的范围既是指调整对象的范围,也是指国际私法规范的组成范围,两者是一致的。
51课时—国际私法教学大纲

《国际私法》课程教学大纲(适用法学专业)天津商学院法政学院2007年10月《国际私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740213018学时:51 学分:3适用专业:法学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国际私法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法学专业核心课之一,是我院法学专业必修课。
国际私法是以解决国际民事法律冲突为中心任务的法律部门。
国际私法课程分三编,共十章。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国际私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运用国际私法规则分析具体案例,处理涉外民商事案件的基本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国际私法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序言教学目的、要求:在序言的教学中,通过对国际私法的简要介绍,使学生建立起对国际私法的初步认识,明确学习国际私法的意义、方法和要求。
一、国际私法简介国际私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对国际民商事关系的间接调整是其最具特色的调整方法。
二、学习国际私法的意义三、国际私法的研究方法四、学习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和学习要求。
教学重点:1、对国际私法的初步认识。
2、国际私法的研究方法。
3、学习要求。
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起对国际私法的初步认识。
第一编总论第一章国际私法概述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学习本章,掌握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范围、体系、渊源、性质、名称、定义和基本原则等。
第一节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一、国际民商事关系二、国际民事法律冲突国际民事法律冲突的产生是几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
三、国际私法的调整方法间接调整、直接调整。
第二节国际私法的范围和体系一、关于国际私法范围的不同主张二、国际私法的规范三、国际私法的体系第三节国际私法的渊源一、国内法渊源国内立法、司法判例。
二、国际法渊源国际条约、国际惯例。
三、一般法律原则和法律学说能否作为国际私法渊源问题第四节国际私法的性质一、国际私法是国际法还是国内法?国际法学派、国内法学派、二元论学派。
二、国际私法是实体法还是程序法?三、国际私法是公法还是私法?四、国际私法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国际私法与民法、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私法学”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执笔人:卜祥洪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法学院课程名称:国际私法学课程编号:英文名称: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72 理论学时:54 实验学时:18学分:4开设专业:法学先修课程:民法学、商法学、婚姻家庭法学、民事诉讼法学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国际私法是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开设的十四门主干课之一,是针对具有一定国内法基础及相关知识的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
本课是为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培养外向型法律人才服务的,是高等法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两大发展主流。
当今世界是一个国际交往关系十分发达的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它必然与其它民族、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发生联系和交流。
而国际私法作为规范国际社会发生的各种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一个法律部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居于不可取代的特殊地位。
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国际私法知识,对于保护中外当事人的正当权益、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和发展国际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合作与交流,具有极其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应系统掌握国际私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重点掌握中国的国际私法立法及有关司法解释,基本掌握中国参加或缔结的重要国际私法公约的主要内容,了解外国国际私法立法的基本制度,培养运用国际私法基本理论和知识解决涉外民商事法律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以及它的范围和定义,从宏观上对国际私法这门学科有一个概括的认识,为以后各章节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识记和掌握国际私法的渊源和基本原则,理解国际私法学。
【教学内容】第一节涉外民事关系与法律冲突一、涉外民事关系二、法律冲突的本质及其产生的条件三、几种不同性质的法律冲突四、解决法律冲突的两种不同的方法第二节国际私法的定义、名称、范围和渊源一、国际私法的定义二、国际私法的名称三、国际私法的范围四、国际私法的渊源第三节国际私法的性质一、国际私法已兼具国际法和国内法的性质二、国际私法已兼具实体法和程序法的性质三、国际私法已兼具公法和私法的性质第四节国际私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关系一、国际私法与国际公法的关系二、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的关系三、国际私法与国内民法的关系四、国际私法与“直接适用的法”的关系第五节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一、主权原则二、平等互利原则三、国际协调与合作原则四、保护弱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原则【考核要求】了解:涉外民商事关系的概念;法律冲突的概念;人际私法;时际私法;国际私法最常见的几个名称;国际私法范围;冲突法的国内立法模式;统一国际私法;一般法理、国际私法之原则及学说;主权原则;平等互利原则。
理解:涉外民商事关系法律冲突产生原因;涉外民商事关系法律冲突的实质;解决涉外民商事关系法律冲突的两个主要途径;国际私法的定义;判例在国际私法中的作用;保护弱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原则。
掌握: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作为国际私法法源的国际惯例;国际协调与国际合作原则。
第二章国际私法的历史(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识记国际私法学说的发展历史,理解国际私法的理论及各种学说。
重点掌握法则区别说,法律关系本座说,政府利益分析说。
【教学内容】第一节萌芽阶段的国际私法一、罗马法时代二、种族法时代三、属地法时代第二节早期的国际私法一、意大利法则区别说二、法国法则区别说三、荷兰的国际礼让说四、新法兰西学派与《法国民法典》第三节近代国际私法理论一、斯托雷二、萨维尼三、孟西尼四、黛西第四节当代国际私法一、当代国际私法理论二、当代国际法立法第五节统一国际私法立法史一、国际私法统一化的含义二、国际私法统一工作的组织及其成就第六节我国国际私法的历史一、我国国际私法立法史二、我国国际私法学说史三、我国国际私法学的未来发展【考核要求】了解:法国民法典中关于冲突法规定的特点;国际私法统一化的概念;统一国际私法的国际组织;统一私法的国际组织;法则区别说的概念;巴图鲁斯;达让特莱;胡伯三原则;库克本地法;当代国际私法范围和内容的扩大与丰富;国际私法各分支学科的形成;国际私法趋同化倾向的加强。
理解:国际私法国内立法的新发展;当今国际私法统一化运动的特点;传统冲突法及其学说改造的深化;唐律中关于冲突规范的规定;我国国际私法研究的基本状况。
掌握:法则区别说的主要内容与贡献;杜摩兰的意思自治原则;萨维尼的法律关系本座说;既得权说;我国国际私法学未来发展取向。
第三章冲突规范(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冲突规范是国际私法的主要规范,需重点讲授与学习。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冲突规范的结构和类型,准据法的概念及其确定,以及识别。
【教学内容】第一节冲突规范的结构和类型一、冲突规范的结构二、冲突规范的类型三、系属公式第二节准据法及其确定一、准据法的概念与特点二、准据法确定方法第三节识别一、识别及其产生原因二、识别的依据三、各个国家对于识别的态度第四节先决问题一、先决问题的概念二、先决问题的构成要件三、先决问题的准据法第五节区际法律冲突和时际法律冲突的解决【考核要求】了解:冲突规范的概念;准据法的概念;各种系属公式;连结点概念;识别的概念;识别冲突及其产生原因;先决问题的概念;先决问题的构成要件;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方法;时际法律冲突的解决方法。
理解:冲突规范的结构;正确认识冲突规范在国际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连结点的法律意义;连结点的选择;先决问题的准据法;法律选择的各种方法。
掌握:冲突规范的连结点;连结点的软化处理;识别的依据;我国关于识别依据的规定。
第四章冲突规范适用中的几种制度(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所述几种制度,是冲突规范在适用中逐渐形成的,在实践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反致、公共秩序保留、法律规避法律制度以及外国法内容的确定,并充分认识它们各自的作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反致一、反致的概念及反致制度的产生二、关于反致的理论分歧三、关于反致的立法与实践第二节公共秩序保留一、公共秩序保留的概念、作用与理论二、运用公共秩序保留的几个问题三、我国关于公共秩序保留的法律规定第三节法律规避一、法律规避的概念与构成要件二、法律规避的范围与效力第四节外国法查明一、外国法查明及其产生原因二、外国法的性质三、外国法的查明方法四、外国法无法查明时的解决方法五、外国法适用错误时的处理【考核要求】了解:反致、转致、间接反致和双重反致的概念;公共秩序的概念和作用;公共秩序的立法方式;法律规避的概念和构成要件;法律规避的性质;外国法的查明方法;外国法不能查明时的法律适用。
理解:反致制度产生的原因;关于反致制度理论上的分歧;反致制度的发展趋势;有关公共秩序的理论;排出适用外国法后的法律适用;外国法错误适用的救济。
掌握:运用公共秩序制度时应注意的问题;我国关于公共秩序的立法;法律规避的效力;我国关于反致、公共秩序保留以及法律规避的规定。
第五章国际私法关系的主体(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掌握自然人国籍、住所、能力的法律适用原则。
理解法人国籍及属人法的一般法律制度。
识记外国人的民事待遇制度和国家参加国际民事活动的法律地位。
【教学内容】第一节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第二节自然人一、自然人国籍冲突及其解决二、自然人住所冲突及其解决第三节法人一、法人国籍、二、法人的住所三、外国法人的认许第四节国家一、国家参与国际民事活动的表现形式二、国家参与国际民事活动的法律地位【考核要求】了解: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概念;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变迁;国民待遇的概念;最惠国待遇的概念;差别待遇和无差别待遇的概念;互惠待遇的概念;国籍的概念;国籍冲突;住所的概念;我国关于法人住所的规定;外国法人认许的概念。
理解:国民待遇的意义、特点和适用范围;最惠国待遇的作用、特点、分类和适用范围;外国人在我国的民事法律地位的变迁;确定法人国籍的不同学说;国际社会关于确定法人住所的不同学说;国际社会关于法人认许程序的不同规定;自然人国籍冲突的解决;住所在国际私法中的地位;自然人住所的法律冲突及其解决原则与办法;《解决本国法和住所地法冲突公约》;自然人权利能力的法律适用;涉外失踪或死亡宣告的管辖权及法律适用;自然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涉外禁治产宣告的管辖权和法律适用。
掌握:外国人在我国享有的民事权力和承担的民事义务;我国对解决国籍冲突的有关规定;我国有关住所冲突的解决原则与办法;我国关于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的规定;我国确认法人国籍的实践与有关规定;我国对外国法人认许的有关规定;我国关于法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的规定。
第六章民事能力、法律行为和代理的法律适用(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掌握民事能力、法律行为和代理的法律冲突及其法律适用,能够应用本章的理论解决司法实践中产生的涉外民事纠纷。
【教学内容】第一节民事能力的法律适用一、自然人的民事能力的法律适用二、法人的民事能力的法律适用三、我国关于民事能力法律适用的规定第二节法律行为的法律适用一、法律行为的法律冲突二、法律行为的法律适用第三节代理的法律适用一、代理的法律冲突与法律适用二、《代理法律适用公约》三、我国关于代理法律适用的规定【考核要求】了解:法律行为的法律冲突及其法律适用;《代理法律适用公约》。
理解:自然人民事能力的法律冲突及其;法人民事能力的法律冲突及其法律适用;代理的法律冲突及其法律适用;涉外失踪或死亡宣告的管辖权及法律适用;涉外禁治产宣告的管辖权和法律适用。
掌握:我国关于民事能力、法律行为以及代理的法律适用的规定。
第七章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适用(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掌握涉外婚姻关系的法律适用。
识记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及监护与抚养的法律适用原则,能够运用本章的理论解决司法实践中产生的涉外纷争。
【教学内容】第一节涉外婚姻的法律适用一、婚姻实质要件的法律冲突及其法律适用二、婚姻形式要件的法律冲突及其法律适用三、我国涉外婚姻法律制度第二节夫妻关系的法律适用一、夫妻人身关系及其法律适用二、夫妻财产关系及其法律适用第三节父母子女关系的法律适用一、父母与婚生子女关系的法律适用二、父母与非婚生子女关系的法律适用三、父母与养子女关系的法律适用第四节离婚案件的管辖权及其法律适用一、离婚案件的管辖权二、离婚的法律适用三、我国涉外离婚的法律制度第五节监护与抚养的法律适用【考核要求】了解:结婚实质要件的法律适用;结婚形式要件的法律适用;领事婚姻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
理解:各国离婚管辖权的基本规定;各国关于离婚法律适用的规定;夫妻人身关系的法律适用;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适用;婚生子女确定的准据法;非婚生子女准正的方式、条件和准据法;父母子女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准据法,涉外收养的法律适用;监护的准据法;关于未成年人监护的有关国际公约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