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概述
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概述

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概述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概述一、背景介绍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内源性激素,其作用于机体内的各种细胞,参与调节免疫反应、炎症反应以及代谢等生理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1.糖皮质激素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a.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构与功能b.糖皮质激素与受体的结合方式2.糖皮质激素的转录调节作用a.糖皮质激素受体与转录因子相互作用b.糖皮质激素受体复合物对基因表达的影响3.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a.糖皮质激素的炎症途径调控b.糖皮质激素对免疫细胞的影响4.糖皮质激素的免疫调节作用a.糖皮质激素对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的调节b.糖皮质激素对免疫抑制剂的作用5.糖皮质激素的代谢调节作用a.糖皮质激素对葡萄糖代谢的影响b.糖皮质激素对脂肪代谢的调控三、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1.糖皮质激素在炎症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a.糖皮质激素在风湿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b.糖皮质激素在过敏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2.糖皮质激素在免疫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a.糖皮质激素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b.糖皮质激素在器官移植等免疫抑制治疗中的应用3.糖皮质激素在代谢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a.糖皮质激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b.糖皮质激素在肥胖症治疗中的应用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研究论文、临床案例分析和糖皮质激素的相关数据资料等。
详见附件部分。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受到严格的监管和规范。
例如,药品监督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
六、结尾以上是关于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概述的文档范本,内容详细介绍了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和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本文还提供了相关附件和法律名词及注释作为参考。
如有需要,请查阅附件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本文全文结束。
附件:1.相关研究论文2.临床案例分析3.糖皮质激素相关数据资料法律名词及注释:1.药品监督管理法:我国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的法律。
糖皮质激素在内科临床的应用及思考

糖皮质激素在内科临床的应用及思考1. 引言1.1 糖皮质激素的基本介绍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激素,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分泌。
它们在调节人体的代谢、免疫和炎症反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糖皮质激素包括糖皮质激素和矿物质皮质激素两大类,其中糖皮质激素主要包括皮质醇和皮质酮。
糖皮质激素可以通过结合胞浆内的受体,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影响基因转录和蛋白合成,从而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和代谢。
在免疫和炎症反应方面,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炎症反应的发生,起到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包括风湿疾病、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疾病等。
它们也被广泛应用于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治疗中。
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如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等,因此在临床使用时需要慎重考虑剂量和疗程。
糖皮质激素在内科临床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应用也需谨慎处理,平衡治疗效果与副作用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1.2 研究背景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内科临床的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结合细胞内的受体,干扰炎症反应过程,从而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风湿疾病、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糖皮质激素虽然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
对于糖皮质激素的应用,需要谨慎权衡其益处和风险,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
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糖皮质激素在内科临床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最大限度地发挥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
【研究背景结束】.2. 正文2.1 糖皮质激素在风湿疾病中的应用风湿疾病是一类涉及关节、韧带、肌肉及其它结缔组织的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糖皮质激素在风湿疾病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其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来控制疾病的进展和缓解症状。
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前言
【皮质激素化学结构】
21
CH2OH C O
17
基本结构为类固醇(甾体,
20 18
Steroids),即是由三个六元环与
一个五元环组成,四个环分别称 A,B,C,D环,共21个C原子,C3
R
11 1 2 3 10 9
12 13
C 14
8
D
16 15
上的酮基、C4-5的双键及C20的
碳基是保持生理活性的必需基因。 C17上有羟基,C11上有氧或羟
HD
1.0-2.0mg/kg.d 强的松/甲泼尼龙 疾病活动期
甲泼尼龙 病情危重
IVMP 7.5-30mg/kg.d
IVMP适用于:神经-精神狼疮、难治和危重的风湿性疾病、 肺出血、严重血液病、 心肌病变、血管炎、急性肾功能损害等
【用法与用量】
每日分次服 晨顿服; 隔日服;
正确使用可发挥疗效,滥用带来危害
•
严重感染或炎症(合用足量抗生素)
– 严重急性感染,伴毒血症; – 防止某些炎症后遗症。
•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
– – – – – – 风湿、类风湿性疾病 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血清热 血管神经性水肿 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休克等过敏性疾病
• 抗休克治疗:
感染中毒性休克(合用足量抗生素) ,及早、短时、 大剂量突击治疗; 过敏性休克为次选药,可与首选药肾上腺素合用; 心源性休克,须结合病因治疗; 低血容量性休克,补液补电解质等效果不佳时,合用 超大剂量皮质激素 •
Contents
1 2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肾上腺糖类药物使用禁忌症 糖皮质激素应用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对策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内源性激素,由胰岛素和甾体激素合成而成,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绑定细胞膜受体并进入细胞核,调控基因表达以及抑制炎症,免疫反应等生理过程。
糖皮质激素应用广泛,用于治疗风湿类疾病、哮喘、皮肤疾病、肝炎等疾病,但也有很多不良反应,如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因此应该谨慎使用。
1. 激素类别根据结构和生物学活性,糖皮质激素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
内源性糖皮质激素是由垂体前叶合成,主要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促生长激素(GH)。
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是指从外部尤其是药品中获得的具有类似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活性物质,由于目前还没有发现糖皮质激素受体特异性药物,外源性糖皮质激素作用于整个人体。
2. 药理作用2.1 抗炎效应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炎症的发生和发展,抑制多种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如前列腺素和白细胞介素等,并通过抑制炎症性细胞的运动和浸润等作用来减轻组织损伤。
2.2 免疫抑制作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细胞因子的分泌,、抗体的合成,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等,从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2.3 辅助呼吸能力糖皮质激素也可以促进咳嗽和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清除作用,从而降低呼吸道病变的症状和发生率。
2.4 维持血糖平稳糖皮质激素可以通过刺激葡萄糖的合成和释放,同时抑制组织的葡萄糖利用,从而协调维持血糖水平稳定。
3. 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被广泛用于治疗许多疾病。
由于其具有广谱的抗炎、免疫、抗变态反应等多种作用,因此糖皮质激素的治疗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以下疾病:3.1 风湿类疾病风湿类疾病主要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风湿类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包括口服和静脉滴注等多种给药途径。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是通过抑制炎症和免疫反应来缓解病情。
3.2 哮喘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皮质激素是哮喘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摘要】糖皮质激素是一类重要的药物,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从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出发,探讨了其在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红细胞生成和代谢调节中的作用机制。
随后,结合当前临床应用现状和展望,探讨了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各种疾病中的潜在价值。
该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和局限性。
对于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以及开发更加安全有效的替代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有望为临床治疗带来更大的突破和进展。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红细胞生成、代谢调节、临床应用、研究背景、临床应用现状、临床应用展望1. 引言1.1 糖皮质激素的重要性糖皮质激素是一类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疾病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包括抗炎、免疫调节、代谢调节等。
糖皮质激素在人体内具有广泛的分布和多样的生理功能,对机体的稳态维持和应激反应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它们在调控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能有效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红肿和热感,对各种炎症性疾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糖皮质激素对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可降低免疫反应的强度和范围,有助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糖皮质激素还参与调节红细胞生成和代谢过程,对机体能量平衡和组织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糖皮质激素在维持人体内稳态、应对应激反应、治疗各种疾病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临床上常用的重要药物之一。
通过深入了解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可以更好地指导其在各类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1.2 研究背景过去几十年间,糖皮质激素的机制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揭示了其在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红细胞生成以及代谢调节等多个方面的作用机制。
临床上糖皮质激素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肿瘤等。
目前对于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还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如何更好地平衡疗效与副作用,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
糖皮质激素的骨科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骨科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的骨科临床应用一、引言糖皮质激素是一类重要的内源性类固醇激素,广泛应用于骨科临床领域。
本章将详细介绍糖皮质激素的骨科临床应用。
二、糖皮质激素的基本概述1、糖皮质激素的定义: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合成的内源性类固醇激素,具有多种生物功能和药理作用。
2、糖皮质激素的分类:根据作用机制和药理特点,糖皮质激素可分为糖皮质激素类和非糖皮质激素类。
3、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糖皮质激素在骨代谢、免疫调节、抗炎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三、糖皮质激素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1、骨骼系统疾病的治疗:糖皮质激素可用于关节炎、骨折、骨质疏松症等骨骼系统疾病的治疗。
2、免疫调节作用:糖皮质激素可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达到抑制免疫反应和减轻炎症的目的。
3、疼痛管理:糖皮质激素具有镇痛作用,在骨科手术后或其他骨疼痛情况中可以使用。
四、糖皮质激素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剂量和疗程:根据患者病情和具体需要,合理确定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和疗程。
2、不良反应及风险:糖皮质激素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和潜在风险,应注意监测和管理。
3、使用限制和禁忌症:有些病情或患者禁止使用糖皮质激素,应遵循相关限制和禁忌症。
五、结论本文总结了糖皮质激素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情况,包括疾病治疗、免疫调节和疼痛管理等方面。
正确使用糖皮质激素能够帮助改善患者骨骼系统疾病的症状和预后。
注释:附件:本文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1:法律名词及注释:1、禁忌症:指某种治疗手段或药物在特定情况下禁止使用的病症或情况。
2、剂量:指药物使用的量度,通常按病情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
3、不良反应:指药物或治疗措施引起的不良或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概述

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概述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概述一、糖皮质激素的概述糖皮质激素,也被称为皮质类固醇,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内源性类固醇激素,由肾上腺皮质合成而来。
糖皮质激素在机体的免疫调节、炎症抑制、代谢作用以及应激反应等多个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效应1、糖皮质激素与核受体结合机制糖皮质激素通过与细胞核受体结合,形成可活化或抑制转录的复合物,从而调节基因的表达。
2、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通过多种途径抑制炎症反应,包括抑制炎性介质的合成和释放、抑制炎性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以及调节免疫细胞功能。
3、免疫调节作用糖皮质激素对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调节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抑制多种免疫细胞的活化和信号传导,并影响免疫细胞的亚群分化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
4、代谢作用糖皮质激素对多种代谢过程具有调节作用,包括葡萄糖代谢、脂质代谢、蛋白质代谢和水电解质平衡等。
5、应激反应调节糖皮质激素在应激状态下起到保护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限制组织损伤,并增强机体对应激的耐受性。
三、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1、炎症性疾病的治疗糖皮质激素被广泛用于各种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炎症性肠病等。
2、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治疗某些免疫缺陷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糖皮质激素可以调节其免疫功能,改善疾病症状。
3、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抑制器官移植后,为了防止排斥反应,常需应用糖皮质激素作为免疫抑制剂。
4、其他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还可用于感染性休克、气管狭窄、过敏性疾病等的治疗。
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糖皮质激素: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内源性类固醇激素,由肾上腺皮质合成而来。
2、核受体:一种位于细胞核内的蛋白质,能够与某些化学物质结合,影响基因的表达。
3、代谢作用:生物体内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的总和。
4、机体免疫:机体对外界微生物和非微生物入侵的保护反应。
5、免疫球蛋白:一类高分子的蛋白质,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反应。
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概述

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概述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内源性激素,也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药物。
其作用机制包括抗炎、免疫抑制、抗过敏和抗应激等多方面。
在临床应用中,糖皮质激素被用于各种炎症性和免疫相关的疾病的治疗。
本文将对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进行概述。
首先,糖皮质激素能够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产生抗炎作用。
它们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如前列腺素和白细胞介素等。
此外,糖皮质激素还能够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粘附,减少炎症病变的扩展和发展。
这些抗炎作用使得糖皮质激素在各种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如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和皮肤病等。
其次,糖皮质激素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它们能够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减少B细胞的免疫球蛋白合成和分泌,降低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
通过这些作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各类免疫反应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发展。
例如,糖皮质激素被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此外,糖皮质激素还具有抗过敏作用。
它们能够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等过敏介质,阻断过敏反应的发生。
因此,糖皮质激素常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
最后,糖皮质激素还能够对体内的应激反应起到调节作用。
当机体面临应激情况,糖皮质激素能够促进葡萄糖的生成和释放,以提供能量供给。
此外,糖皮质激素还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从而减轻应激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因此,糖皮质激素常被用于治疗严重感染、创伤和手术等应激性疾病。
总之,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过敏和抗应激等多种作用的激素。
在临床应用中,糖皮质激素广泛应用于炎症性和免疫相关的各种疾病的治疗。
然而,糖皮质激素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安全性问题,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并与患者共同评估风险和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类
按作用持续时间分类 短效药物 氢化可的松和可的松,作用时间为8-12小时 中效药物 泼尼松、泼尼松龙、甲基泼尼松龙 作用时间为12-36小时 长效药物 地塞米松、倍他米松,作用时间为36-54小时 按给药途径分类 口服、注射、吸入、局部外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来源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类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适应证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禁忌症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生理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维持生命, 影响糖、蛋白质、 脂肪、水、电解质等物质代谢过程及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
人工合成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特点
与血浆皮质激素结合球蛋白(CBG)结合较少,
游离部分多;
在血浆和组织中的半衰期较长,作用较持久;
生物活性较天然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强,增强了
抗炎或免疫抑制作用,减轻了水、钠潴留等不 良反应。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类
人工合成的肾上腺盐皮质激素 醋酸氟氢可的松(fludrocortisone acetate) 醋酸去氧皮质酮(deoxycortone acetate) 氟氢可的松为氢化可的松的氟化衍生物 常用剂量主要为盐皮质激素而无明显糖皮质激 素作用 抗炎作用为氢化可的松的15倍 水盐代谢作用为氢化可的松的100-125倍
免疫抑制作用
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减弱对抗
原的反应 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和迟发性过敏反应 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数目, 降低免疫球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 抑制白介素的合成与释放,降低T淋巴细胞向淋 巴母细胞转化,抑制原发免疫反应的扩展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来源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类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适应证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禁忌症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类
按生理功能分类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 正常人体内主要为皮质醇(cortisol 考的索), 又称氢化 可的松 (hydrocortisone) 健康成人每天分泌量为15~25 mg 合成和分泌主要受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ACTH)调节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水和电解质代谢 生理浓度促进钠再吸收和钾、钙、磷排泌, 有较弱的肾上腺盐皮质激素样保钠排钾作 用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过多时与11-羟类固醇脱氢酶结合达饱和,故可 与盐皮质激素受体结合,促进肾远曲小管钠、钾交换,导致水、钠 潴留和钾丢失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过多使组织蛋白质分解增强,使钾从细胞内释出
肾上腺皮质激素来源
天然的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al hormones) 肾上腺皮质细胞利用血中胆固醇合成C21甾体 属于类固醇激素(甾体激素) 作为药物,人工合成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分为两类: 与天然结构类似的化合物 对天然产物进行改构的化合物
天然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结构
氢化可的松
长期过量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引起严重的肌肉萎缩、骨质疏松、伤口愈合延缓, 影响儿童生长
脂肪代谢 促进脂肪分解-直接或通过增强儿茶酚胺和生长激素的脂肪分解 增加血中游离脂肪酸含量 升高血糖后刺激胰岛素分泌,促进脂肪合成,增加体内 总脂肪量
超生理浓度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改变体脂分布,形成满月脸和向心性肥胖
减轻和防止炎症后期的纤维化、粘连及瘢痕 形成
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的分子机理
目前研究认为: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的分子机理
有两条途径:
基因组信号传递 (细胞核内 DNA调节)
非基因组激活 (胞奖浆内NO合成酶活化) 最终诱导产生抗炎蛋白
引自N Engl J Med 2005,353:1711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来源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类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适应证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禁忌症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抗炎作用--药理剂量
抑制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性反应 对抗物理、化学、生理、免疫所致炎性反应 减轻或防止急性炎症期的炎性渗出、水肿和 炎症细胞浸润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适应证
预防某些炎性反应后遗症 早期应用可预防某些炎性反应后遗症的发生, 如组织粘连、瘢痕挛缩等 抗休克 广泛用于各种类型的休克,尤其是感染性休克, 可补充性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 血液系统疾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性溶血及再生 障碍性贫血等; 作为联合化疗,用于淋巴细胞肿瘤如急性淋巴 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
肾上腺皮质激素来源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类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适应证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禁忌症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适应证
利用激素的抗炎、免疫抑制作用治疗多种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干燥综 合征、多发性肌病/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和系统性血 管炎、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重症肌无力等疾病 的最基本治疗 免疫相关性疾病 风湿热、风湿性心肌炎、风湿性关节炎、特发性肺 间质纤维化、自身免疫性肝病、炎性肠病等疾病 过敏性疾病 急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过敏性鼻炎/枯草热、 花粉症、血清病、支气管哮喘、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 以及过敏性休克等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
禁忌 对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者 既往或现在患有严重精神病、癫痫、活动性消化性溃 疡、新近胃肠吻合术后、骨折、创伤修复期、单纯疱 疹性角、结膜炎、溃疡性角膜炎、角膜溃疡、严重高 血压、严重糖尿病者应禁用。 如必须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才能控制疾病挽救 病人生命时,虽然合并上述情况,但也可在积极治疗 原发性疾病,严密监测上述病情变化的同时慎重使用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适应证
内分泌性疾病诊断试验用药
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用于库欣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的诊断、病 因诊断和鉴别诊断 地塞米松-醛固酮抑制试验: 用于糖皮质激素可治疗性醛固酮增多症的鉴别诊断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适应证
眼病 虹膜炎、角膜炎、视网膜炎和视神经炎等非特 异性眼炎 皮肤疾病 重症药物性皮炎、药物热、皮炎、湿疹等多种 皮肤疾患 肾脏疾病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其他疾病 结节病、脑水肿、特发性肺纤维化等; 局部封闭可治疗肌肉和关节劳损等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适应证
器官移植 异体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预防及治疗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及治疗 严重感染或炎性反应 严重细菌性疾病如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暴发型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重型肺炎等,在有效抗生素治疗同时,进行辅助 治疗 病毒性疾病如急性重型肝炎、人禽流感等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作为辅助治疗 感染性疾病在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时, 都要注意严格掌握适应证
免疫抑制作用 抑制免疫复合物通过基底膜,减少补体成分及 免疫球蛋白浓度 动物实验 小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主要抑制细胞免疫 大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抑制B淋巴细胞转化 成浆细胞,减少抗体生成,干扰体液免疫、 抑制细胞因子 降低机体防御功能,可致感染扩散加重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抗休克作用 扩张血管,增强心肌收缩力 降低血管对某些缩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 改善微循环 稳定溶酶体膜,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 受力 广泛应用于各种严重休克,特别是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来源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类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适应证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禁忌症 糖皮质激素应用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对策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
慎用 库欣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肠道疾病或慢性营养 不良患者及手术后患者不宜使用 肝功能不全、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尽可能不用 感染性疾病、心脏病或急性心力衰竭、糖尿病、情 绪不稳定或有精神病倾向、青光眼、肝功能损害、 血脂谱异常症、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重症 肌无力、骨质疏松、胃十二指肠溃疡、肾结石、凝 血酶原过少症以及妊娠、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感染性疾患必须与有效的抗生素合用,病毒性感染 患者慎用 长期使用可抑制儿童生长发育,故儿童应慎用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适应证
内分泌性疾病
补充或替代治疗 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垂体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生理剂量氢化可的松或可的松作替代或补充治疗 增加剂量可作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危象治疗 治疗合成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所需酶系缺陷而致的疾病 各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21-羟化酶、17-羟化酶、11-羟化酶缺陷 治疗甲状腺危象、严重的Graves’眼病、亚急性非化脓性甲状腺炎 高钙血症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使用
总 论
北京协和医院 曾正陪 沈悌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使用 总 论
肾上腺皮质激素来源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类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