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绘画发展史
美术史:近代西方绘画的发展与影响

美术史:近代西方绘画的发展与影响概述美术史是研究艺术作品的历史和演变过程的学科。
在近代西方,绘画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在发展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介绍近代西方绘画的发展史以及其对艺术和文化领域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与宗教题材近代西方绘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对古希腊罗马艺术进行研究,并且推崇人文主义思想。
宗教题材是当时绘画作品最常见和重要的主题之一,例如达·芬奇、拉斐尔等大师创作了许多富有宗教意义的作品。
风景与肖像画的兴起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是近代西方绘画一个重要阶段。
这个时期出现了风景画和肖像画等新类型,其中最著名的包括荷兰画家伦勃朗和弗拉德·哈尔斯的作品。
他们运用细腻的绘画技巧,捕捉到了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独特的氛围和细节。
印象派与现代主义的兴起19世纪末,印象派在法国崛起,对西方绘画产生了巨大影响。
印象派艺术家追求对光线、颜色和形体瞬间感知的真实表达,打破传统艺术的束缚。
著名艺术家如莫奈、雷诺阿、德加等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创新技巧,引领了现代主义艺术发展的潮流。
抽象表现主义与后现代艺术20世纪中叶至今,抽象表现主义成为西方绘画的主要流派之一。
这一运动强调个人情感和内在灵魂体验,并采用高度抽象化的符号语言来表达艺术家内心世界。
著名艺术家如庞索、波洛克等都是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
随着时间推进和社会文化变革,近代西方绘画受到了许多其他艺术形式、思想潮流和技术的影响。
从文艺复兴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艺术,近代西方绘画经历了一个跨越性的发展过程,并对全球的艺术和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论美术史中的近代西方绘画是一段充满创新和变革的历史。
从宗教题材到风景画、肖像画、印象派等,这些不同阶段和流派对绘画技巧、图像表达和观念形态都有深远的影响。
近代西方绘画不仅在艺术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还成为社会文化演进的见证和推动者。
通过学习近代西方绘画发展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与人类思想、价值观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其对当今艺术实践和现实生活的重要意义。
西方绘画的发展历史教学课件

印象主义
莫奈(1840-1926)
《日出·印 象》
1872年, 布面油画, 48x63cm,
巴黎 马尔蒙坦 莫奈博物馆
5.新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
• 新印象主义: • 19世纪80年代后期,受印象主义影响的画家
掀起的一场技法革新。 试图用光学科学试验原理来指导艺术实践 、 利用视觉效果将颜色调在一起。
人物脸部为正侧面,眼 睛呈正面,胸部为正面, 下肢呈正侧面,画面中人 物比例与其身份地位高低 成正比。
古希腊瓶画
• 瓶画---是指绘制在陶制器皿上的图画,是实用物品与装 饰性绘画相结合的产物。
• 古希腊瓶画上画的大都是人物故事画,这些人物故事画大 多是有典故来历,出处大多是史诗、神话和戏剧, 这种情 况在世界各国的美术史上实为罕见。
• 现代主义强调主观情感的抒发,强调艺术的纯粹性及绘 画语言自身的价值,他们排斥功利性,对描述性和再现 性的因素也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组织画面结 构,表达内在情感,营造神秘梦境。
• 其主要流派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巴黎画派、表现 主义、未来主义、维也纳分离派、风格主义、达达主义、 形而上画派、超现实主义、至上主义、抽象表现主义、 波谱艺术、光效应、新超现实主义、超级写实主义。
• 象形文字---这种象形文字最初是用一个符号代 表一件实物,每一个符号就是一幅独立的绘画。
• 墓室壁画---古埃及最主要的绘画形式
是 埃 尔 涅 弗 法 老 墓 壁 画
•冥 神 奥 赛 里 斯 与 法 老 王
•守 墓 神 阿 努 比 在 为 法 老 安 葬 前 做 法 事
古埃及绘画表现人物 形象遵循的法则:
• 瓶画的比例匀称和谐,工艺精致,造型生动,写实的手 法,追求理想化的风格,饱满的构图,富于戏剧的情节 , 散发出浓郁的高贵美感。
西方美术史PPT课件

17-19世纪欧洲美术
蒂尔普教授的解剖课
17-19世纪欧洲美术
夜巡
17-19世纪欧洲美术
伦勃朗自画像
17-19世纪欧洲美术
4.法国洛可可美术
洛可可美术的酝酿、诞生及艺术特征 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统治时期(1715-1774)所崇尚的艺术。洛克克艺术 风格始于巴黎,不久为法国和全欧洲所接受,并遍及工艺装饰、室内装饰、 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 其特征是:具有微细、轻巧、华丽和繁琐的装饰性;运用C形、S形或 漩涡形的曲线 和轻淡柔和的色彩。影响及于十八世纪的欧洲各国,为腐 朽没落的封建贵族服务。它在形成过程中,曾受中国清代工艺美术的影 响,在庭园布置、室内装饰 、丝织品、瓷器、漆器等方面,表现尤为显著。
欧洲基督教美术
• 西方美术史上把以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 为中心的官方艺术称为“拜占庭艺术”, 这是一种拜占庭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相结合 的艺术形式。其风格特点是罗马晚期的艺 术形式和以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为中 心的东方艺术形式相结合,有浓厚的东方 色彩,同时又融汇了西方艺术的雄健博大。
•
欧洲基督教美术
17-19世纪欧洲美术
圣彼得大教堂
17-19世纪欧洲美术
绘画
宏伟壮观,充满动感,精湛的透视变奏(如前缩法),戏剧性的 构图,起伏波动,体现无限的空间,加以理想光的对比,使画面产生 统一协调如舞台布景的效果是巴洛克绘画的特色。
意大利的卡拉瓦乔(Caravaggio,1573~1610),是巴洛克绘画 的先驱 ,作品的特色是利用光线以获得画面戏剧性的效果,也利用明 暗表现法以衬托真实的空间感,并舍弃细节的描写。
绘画和镶嵌画造成神秘、肃穆的宗教氛围,以庄重、理性
的形式达到情感上的升华。
欧洲基督教美术
艺术的故事之西方绘画史简介

4、“罗可可”又名“洛可可”,所谓“罗可可”原是一个派 生词,本意是指描写那种贝壳似的装饰图案。这种偏好艳丽 色彩与优雅装饰的风气取代了巴洛克时代雄健奔放的趣味, 表现出一种轻松活泼的特点。它由法国路易十五(1710年2月 15日一1774年5月l0日)宫廷形成后流行开来,波及到德、奥和 其他国家,以至形成了18世纪在欧洲占统治地位的“罗可可” 风格的艺术形式 。 罗可可与巴洛克:联系与区别
图布局皆表明达芬奇的 艺术水平之高深。
米开朗基罗
《创造亚当》 西斯延教堂天顶
拉斐尔
杨·凡·埃克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3、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一词原指不规则的,怪异的珍珠,在当时具有贬义, 当时人们认为它的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于文艺复兴风格 的贬低,但现在,人们已经公认,巴洛克是欧洲一种伟大 的艺术风格。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 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 7世纪, 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巴洛克 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是为了适应当时天主教会和宫延 贵族审美趣味的需求,在传统美术上的变革创新,它是为 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巴 洛克艺本的特点: 一、 是豪华 ,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二、是一种激情艺术,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三、 是极力强调运动, 运动与变化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四、 是浓重的宗教色彩。
艺术的故事之西 方美术史简介
西方绘画发展历程
西方绘画
史前 绘画
复兴 绘画
17世 纪绘
画
18世 纪绘
画
19世 纪绘
画
20世 纪绘
画
一、史前绘画
1、 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19世纪70年代发现的 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 (距今至少一万年以前) 的原 始绘画艺术遗址,位于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 (Altamira)洞窟内。石窟壁上画有野牛、驯鹿及猛 犸等动物,形态生动,技法简练。说明当时的人 们已经开始使用色彩鲜明的矿物颜料作画 。
西方绘画史

莱昂纳多· 达· 芬奇(儒略历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公历1452年4月23 日-1519年5月),又译列昂纳多· 达· 芬奇、李奥纳多· 达· 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 兴时期的一个杰出天才:他是一名画家、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工 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地质学家、制图师,植物学家和作家,堪称史上屈指 可数的全能全才。他的天赋或许比同时期的其他人物都高,这使他成为文艺复兴 时期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也使得他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艺术家,也是历史 上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与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天文学上把小 行星3000命名为“列昂纳多”。 LOGO
LOGO
巴洛克美术(Baroque art)欧洲 17世纪的美术样式。发源于意大利, 以其热情奔放、运动强烈、装饰华 丽而自成一体,与16世纪盛期文艺 复兴美术的庄重典雅相区别。巴洛 克美术在文艺复兴美术之后,一定 程度上发扬了现实主义的传统,从 而克服了16世纪后期流行的样式主 义消极倾向。另一方面,巴洛克美 术符合当时天主教会利用宣传工具 争取信众的需要,也适应各国宫廷 贵族的爱好,因此在17世纪风靡全 欧,影响到其他艺术流派,使欧洲 的17世纪有巴洛克时代之称。
LOGO
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也是“文艺复兴后三杰”中最年轻的 一位,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事理想美的事业所能达到的巅峰。他的性 情平和、文雅,创作了大量的圣母像,和他的画作一样,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 安宁、协调、和谐、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的秩序
LOGO
季蒂昂的芝诺:在伊壁鸠鲁左侧的老者。见1 伊壁鸠鲁:头戴叶冠者,主张“人的幸福是追求心灵中永远的快乐”。见2。 德谟克里特斯:毕达哥拉斯左边的老者是德谟克里特斯。见4。 阿维罗伊:毕达哥拉斯后方头缠白巾伸头向左看的老者。见5。 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前方蹲著看书的秃顶老人在厚书上写字者,亦是《毕达哥拉斯定理》发明者。见6。 亚历山大大帝:双手交叉于胸前的青年,希腊马其顿王。见7。 安提西尼:在色诺芬左边的是苏格拉底的门徒安提西尼,犬儒学派的创始人。见8。 希帕提娅:阿维洛伊旁白衣长发是知名古希腊女性数学家希帕提娅。见9。 色诺芬:苏格拉底身旁着衣水蓝袍的是军事与文史学家色诺芬。见10。 巴门尼德:打开书本看着毕氏的是持存在论的思想家巴门尼德。见11。 哲人苏格拉底:穿绿袍转身向左扳手指与人争辩者。见12。 赫拉克利特:最前方中央偏左握笔倚桌思考者,是持流变论的代表人物赫拉克里特,但拉斐尔用米开兰基罗的脸来 绘制。见13。 哲人柏拉图:挟著《蒂迈欧篇》,以手指指天。拉斐尔以达芬奇(达芬奇)为原型绘制的此人物。见14。 哲人亚里士多德:手拿《尼各马可伦理学》,另一手伸前,有人认为他是以米开朗基罗为原型绘制。见15。 第欧根尼:斜躺在阶梯上半裸著的老人,是古希腊犬儒学派学者。见16。 阿基米德:右下躬著身子,手执圆规量著一个几何图形。见18。 琐罗亚斯德:手持天文仪者。见19。 天文学家托勒密:手持地球仪者。见20。
西方油画艺术史发展

西方油画艺术史发展14世纪至15世纪:在这一时期,油画作为一种绘画媒介开始被广泛使用,并逐渐取代了绘制于湿灰泥上的蛋彩绘画技术。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画家开始运用油画技术,例如马萨乔、达·芬奇和拉斐尔都是其中的代表。
在北方欧洲,韦尔梅斯等画家也开始使用油画。
16世纪:在这一时期,油画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色彩的运用更加自由,绘画技巧大幅提升。
代表作家有提香、乔尔乔内、米开朗基罗等。
其中,提香被认为是第一位完全掌握了油画技术的画家,他的作品在意大利绘画史上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
17世纪:在这一时期,荷兰成为了油画艺术的中心,荷兰画派的兴起为油画技术的发展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荷兰画家如弗林特、鲁本斯和凡·代克等人成为了油画技术的先驱者,他们运用了光影效果和精细细节的描绘,使油画作品更加写实和生动。
18世纪:在这一时期,油画艺术逐渐蔓延到其他欧洲国家。
英国画家特纳和康斯特布尔等人在绘画中使用了更多的浪漫主义元素,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此外,法国画家如克里福、大卫和毕罗等人也在油画领域有着重要的贡献。
19世纪:19世纪是油画艺术的新时代。
印象派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油画表现方式。
像梵高、马奈、莫奈和塞尚等画家摆脱传统的写实主义,以独特的光影效果和简洁的笔触表现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20世纪至今:油画在20世纪继续发展,并受到了各种不同的艺术派别的影响。
表现主义、立体派、超现实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等艺术风格都对油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现代艺术家如毕加索、纳姆·范·戴克、弗朗西斯·贝肯斯坦和哈利·韦尔斯等人的作品表现出了新的创作风格和观念。
总结而言,西方油画艺术自中世纪起经历了持续的发展和演变。
它从最初的辅助媒介逐渐成为独立的绘画技术,从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到现代主义,油画艺术一直在不断地与时代变革相适应,并为艺术界带来了无尽的创作可能性。
西方绘画艺术表象的演进

阿波罗(健美男人体的统称)
希腊早期雕像受埃及程式化 影响, 人物的表情千篇一律, 被称为“古风式微笑” 。 古风后期,雕刻家已开始不 满足于模仿,力求用自己的眼光 探索人体结构和人体比例,创作 出写实、自然、富有生气的艺术 形象来,并已熟练的掌握了圆雕 技巧。 这尊被称为阿波罗的青年立 像仍存有埃及造型程式,但他低 头和手势姿式已趋生活化,他向 下视,两臂向前伸,似有接物之 意,看得出人物形态已从直立僵 化向生活化迈前。
秋千——弗拉贡纳尔 笔法轻柔暧昧;色彩明瑰富 于层次;环境有雍容幽古之 气。画中女人荡开的粉色裙 衫与形体的动势非常协调。
荷加斯的宣誓——大卫(19世纪初新古典主义,借古喻今)
马拉之死— —大卫 19世纪新古 典主义绘画
泉——安格尔
将新古典归于形式主义……
达•芬奇(1452—1519) 《最后的晚餐》不同于以往画家们 的作品,以耶稣和犹大两个对立的人格来揭示矛盾,以众门徒 对出卖者的愤恨来展示激动人心的戏剧性冲突 。焦点透视、空 间感、舞台感、明暗对比法等。
岩间圣母——达•芬奇 借助人为设计的光,展开明暗 造型,以及经典的三角构图, 奠定了古典基础 强调坚实的素描,色彩为辅, “固有色加黑色才是真正的阴 影”,并未采用补色的方 法……
值得注意的是,人物造型已使用明暗法,立体感很强。人物动态具有希 腊雕刻样式,可见希腊艺术的决定性影响。
• 中世纪(艺术上指5世纪—14世纪下半叶)
基督下葬 十二世纪
捕鱼奇迹——公元六世纪
圣母领报——中世纪玻璃画
受胎告知——中 世纪晚期
• 文艺复兴早期(14世纪——15世纪初)
捕方法……
• 17世纪—19世纪(发展、变化时期)
逃亡埃及途中——安尼巴· 卡拉齐 17世纪意大利卡拉奇三兄弟创建了美术学院,其标准——米开朗基 罗的人体,拉菲尔的素描,科勒乔的典雅,丁托雷托的构图,威尼斯的 色彩等等。 该作品可以看到古典主义理想化的风景特点:画中的风景并 不是自然本身,是经过创造的理想风景。画面笼罩着庄重、典雅、宁静 的气氛,它奠定了欧洲古典主义风景画的基本模式。
西方绘画发展史

西方绘画发展史二十世纪的欧洲美术二十世纪的艺术流派真是太多了。
艺术的涓涓细流已经汇成沧海。
没有主流,只感觉到令人眼花缭乱和不断地变化。
科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在不知不觉地改变着我们的艺术观念。
二十世纪离我们太近了,我们还不能看清它。
这里只能就印象主义之后出现的最重要的流派略为介绍。
野兽主义绘画野兽主义(Fauvism)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
它虽然没有明确的理论和纲领,但却是一定数量的画家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来积极活动的结果,因而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画派。
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
野兽主义得名于1905年巴黎的秋季沙龙展览,当时,以马蒂斯为首的一批前卫艺术家展于同一层厅的作品,引起轩然大波。
有人形象地将这些画称作“一罐颜料掼在公众的面前”。
而那位后来创出“立体主义”名称的《吉尔·布拉斯》杂志的记者路易·沃塞尔,则突发灵感地想到了这一恰也合适的名称。
他在那个被刺目的色彩弄得喧嚷不已的展厅中央,发现马尔凯(Albert Marquet)所作的一件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小型铜像,不由得惊叫起来:“多那太罗被关在了野兽笼中!”(多那太罗系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雕塑家:笔者注)。
不久,这一俏皮话便在《吉尔·布拉斯》杂志登出,而“野兽主义”的名称也很快被广“泛地认同。
翌年当“笼子”里的“野兽”倾巢而出,举行一个接一个惊人的展览时,野兽主义则已是影响巨增,势头高涨了。
这一初含讽刺意味的名称,后来也逐渐失去了它的贬义。
《带绿色条纹的马蒂斯夫人像》,马蒂斯作,1905年,油画,40x 32厘米,哥本哈根美术馆藏。
野兽主义运动中最核心的人物是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
他与毕加索一起被视为20世纪法国画坛上的两位最重要的艺术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绘画发展史●史前时代西方人最早的美术作品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3万到1万多年之间。
最杰出的原始绘画作品,发现于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地区的几十处洞窟中,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所绘形象皆为动物,手法写实,形象生动。
迄今为止发现的原始雕刻大多为小型动物雕刻,少数人像雕刻中,裸体女性雕像占主要地位,这些女性雕像夸张女性的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女性的乳房、臀部、腹部、大腿等,体现出原始人对于母性和生殖的崇拜意识。
在维也纳附近的威伦道夫出土的女性雕像被称为“威伦道夫的维纳斯”,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奴隶社会时代进入奴隶社会,那些文明古国谱写了人类美术史的辉煌篇章。
美索不达米亚(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区,又称两河流域)的雕塑,如巴比伦王国的“汉漠拉比法典”浮雕,亚述王国那些表现战争和狩猎的紧张场面、手法极为写实、充满激烈动势的浮雕。
古埃及的庞大金字塔建筑,按照正面律程式雕刻的人像雕刻和神秘威严的狮身人面像。
古希腊的自由民主创造了具有民主思想的建筑、雕刻和绘画作品,其中留存于世的不少健美而优雅的雕刻形象,如《掷铁饼者》、《米洛斯的维纳斯》等,尤其具有无穷的魅力。
古罗马美术承继着古希腊的传统,但罗马人的美术更倾向于实用主义。
规模巨大的科洛西姆竞技场和万神庙是古罗马建筑的杰出代表。
而曾被维苏威火山灰掩埋达1700多年的庞贝壁画,则给我们展示了古罗马绘画的独特面貌。
封建社会时代自公元476年开始,欧洲历史进入封建中世纪。
受基督教制约,中世纪美术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描写,而强调所谓精神世界的表现。
建筑的高度发展是中世纪美术最伟大的成就。
拜占廷教堂、罗马式教堂和哥特式教堂,各具艺术上的创造性。
与宗教建筑相结合,雕刻、镶嵌画和壁画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美术以坚持现实主义方法和体现人文主义思想为宗旨,在追溯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精神的旗帜下,创造了最符合现实人性的崭新艺术。
意大利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是文艺复兴美术的三位代表。
达芬奇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其杰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皆被誉为世界名画之首。
米开朗基罗则在雕刻、绘画和建筑各方面都留下了最能代表鼎盛期文艺复兴艺术水平的典范之作。
他塑造的人物形象,雄伟健壮,气魄浑宏。
拉斐尔则以其塑造的秀美典雅的圣母形象最为成功。
他的圣母像寓崇高于平凡,被誉为美和善的化身,最充分地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理想。
●17世纪时期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了巴洛克美术,它发源于意大利,后风靡全欧。
其特点是追求激情和运动感的表现,强调华丽绚烂的装饰性。
这一风格体现在绘画、雕塑和建筑等各个美术门类中。
佛兰德斯的鲁本斯是巴洛克绘画的代表人物,他的热情奔放、绚丽多彩的绘画对西方绘画具有持久的影响。
同时代的现实主义大师如荷兰的伦勃朗、西班牙的委拉斯贵支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巴洛克的特色。
●18世纪时期18世纪罗可可风格在法国兴起,随后波及欧洲其他国家。
罗可可美术的特点是追求华丽纤巧和精致。
代表画家有法国的瓦托、布歇和弗拉戈纳尔。
随着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到来,进步的美术家们又一次重振了古希腊古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开展了一场新古典主义艺术运动。
其代表画家是法国的大卫和安格尔。
浪漫主义随着新古典主义的衰落而兴起。
法国的热里柯的《梅杜萨之筏》被视为浪漫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而这一运动的主将却是德拉克洛瓦,其绘画色彩强烈,用笔奔放,充满强烈激情,代表作有《希阿岛的屠杀》和《自由领导着人们》等。
法国吕德的《马赛曲》和卡尔波的《舞蹈》都是杰出的浪漫主义雕塑作品。
●19世纪时期19世纪中期是现实主义美术蓬勃兴旺的时期。
法国画家库尔贝是现实主义的倡导者,他的代表作《奥南的葬礼》堪称绘画中的“人间喜剧”,而《石工》则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勤劳朴实的农民画家米勒,以醇厚真挚的感情,歌颂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政治讽刺画家杜米埃创作了大量思想深刻而形象夸张的石版画和油画。
德国女版画家柯勒惠支,以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和鲜明的个人风格创作了反映工人运动和农民革命的系列铜版画和石版画。
俄罗斯的批判现实主义产生了列宾、苏里科夫等杰出画家。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的作品也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品质。
19世纪后期在法国产生了印象派。
此派绘画以创新的姿态出现,它反对当时已经陈腐的古典学院派的艺术观念和法则,受到现代光学和色彩学的启示,注重在绘画中表现光的效果。
代表画家有马奈、莫奈、雷诺阿、德加、毕沙罗、西斯莱等。
继印象派之后还出现了新印象派(代表画家是修拉和西涅克)和后印象派(代表画家是塞尚、凡高和高更)。
而实际上后印象派与印象派在艺术主张并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
其中凡高的绘画着力于表现自己强烈的情感,色彩明亮,线条奔放。
高更的画多具有象征性的寓意和装饰性的线条和色彩。
塞尚绘画则追求几何性的形体结构,他因而被尊称为“现代艺术之父”。
●20世纪时期20世纪以来,现代美术呈现出流派迭起,千姿百态的局面。
1905年诞生的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绘画,强调形的单纯化和平面化,追求画面的装饰性。
1908年崛起的以布拉克和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派绘画继承了塞尚的造形法则,将自然物象分解成几何块面,从而从根本上挣脱传统绘画的视觉规律和空间概念。
随着德国1905年桥社和1909年蓝骑士社的先后成立,表现主义作为一种重要流派登上画坛,此派绘画注重表现画家的主观精神和内在情感。
1909年在意大利出现了未来主义美术运动,此派画家热衷于利用立体主义分解物体的方法表现活动的物体和运动的感觉。
抽象主义的美术作品大约于1910年前后产生,其代表画家有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和荷兰画家蒙德里安,而两人又分别代表着抒情抽象和几何抽象两个方向。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的达达主义思潮,此派艺术家不仅反对战争、反对权威、反对传统,而且否定艺术自身,否定一切。
杜尚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画上胡须,并将小便池作为艺术品,便是达达主义思想的体现。
随着达达主义运动消退,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超现实主义艺术思潮。
此派画家以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梦幻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力图展现无意识和潜意识世界。
其绘画往往把具体的细节描写与虚构的意境结合在一起,表现梦境和幻觉的景象。
代表画家有恩斯特、马格利特、夏卡尔、达利、米罗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产生的以波洛克、德库宁为代表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综合了抽象主义、表现主义的特点,强调画家行动的自由性和自动性。
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的波普艺术,继承了达达主义精神,作品中大量利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和各种报刊图片作拼贴组合,故又有新达达主义的称号。
代表人物有美国画家约翰斯、劳生柏、沃霍尔等。
而70年代兴起的超级写实主义(或称照相写实主义)运动,其主要特征是利用摄影成果,进行客观的复制和逼真的描绘。
代表画家有克洛斯、佩尔斯坦,雕塑家中,安德烈、汉森最为著名。
除上述之外,可以归入现代艺术范畴的还有偶发艺术、大地艺术等。
其许多艺术活动已经超出了美术的范围。
古罗马与古希腊的建筑风格有什么区别?与巴洛克呢?答: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
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最伟大、最辉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
这些风格特点,在古希腊神庙的各个方面都有鲜明的表现。
首先是柱式。
古希腊的“柱式”,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部件的形式,而且更准确地说,它是一种建筑规范的风格,这种规范和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包括额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
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意味最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爱奥尼柱式(Ionic Order)和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
这些柱式,不仅外在形体直观地显示出和谐、完美、崇高的风格,而且其比例规范也无不显出和谐与完美的风格。
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古罗马的建筑不仅借助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发展了古希腊艺术的辉煌成就,而且也将古希腊建筑艺术风格的和谐、完美、崇高的特点,在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从“神殿”转入世俗,赋予这种风格以崭新的美学趣味和相应的形式特点。
建筑的基本原则应当是“须讲求规例、配置、匀称、均衡、合宜以及经济”。
这可以说是对古罗马建筑特点及其艺术风格的一种理论总结。
在这些特点中,显然仍有着古希腊建筑的和谐、完美、崇高的风格内容,但是“合宜以及经济”的杠杆,又显然将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神”意,转变为了世俗的人意。
这一点,可以直接地从建筑类型、建筑外观的设计方面看出。
巴洛克,是产生于文艺复兴高潮过后的一种文化艺术风格。
它的外文为Bar-oque,意为畸形的珍珠,其艺术特点就是怪诞、扭曲、不规整。
巴洛克建筑风格,是巴洛克文化艺术风格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历史沿革来说,巴洛克建筑风格是对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一种反拨;而从艺术发展来看,它的出现,又是对包括文艺复兴在内的欧洲传统建筑风格的一次大革命,冲破并打碎了古典建筑业已建立起来的种种规则,对严格、理性、秩序、对称、均衡等建筑风格与原则来了一次大反叛,开创了一代建筑新风。
【巴洛克艺术】所谓“巴洛克”,意大利语义为奇形怪状矫揉造作;葡萄牙语义为形状不规则的珍珠。
它是一个贬义词,人们借用巴洛克这个词来嘲弄具有这种风格的艺术。
它于产生于17世纪意大利,尔后影响欧洲天主教盛行的国家,因为它的社会支柱是宗教,可以随宗教的传播扩散到宗教所及地区。
巴洛克艺术的主要特征有这么几方面:由于它服务于教会上层和贵族,为了宣扬宗教和满足享乐的欲望,不惜重金建造豪华宫殿、住宅和大量装饰绘画、雕刻,使其显得壮观和华丽。
文艺复兴的美术强调理性的宁静与和谐;而巴洛克艺术则强调非理性的无穷幻想与幻觉,极力打破和谐与平静,在雕刻和绘画中都充满了紧张的戏剧气氛。
建筑则体现出丰富多变的构造,饱含激情和强烈的运动感是巴洛克艺术的主要特征。
作品中反映出作家内心各种复杂的思想情感,不仅外部形态激动人心,内容也使人骚动不安,形象的运动感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它的内容充满激情,而形式又充满激烈的运动感。
巴洛克式艺术品给人感觉总在不停地运动着,有着强烈而复杂的节奏旋律,强烈的明暗对比造成动感和不稳定感。
在建筑上大量使用曲线和椭圆形。
巴洛克艺术很重视空间关系处理,表现出艺术形象的空间立体,绘画依靠光造型,追求空间深度感,建筑和雕刻强调层次和深度,尽量打破平面。
巴洛克艺术还强调综合艺术处理,这种综合在总体上有建筑、雕塑和绘画的综合,也有绘画与雕刻的互相综合、造型和环境的综合,也包含自身各部分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