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8 母线保护

合集下载

母线的继电保护

母线的继电保护

电流保护策略
电流保护
01
通过检测母线电流的大小和持续时间,判断是否存在故障,实
现对母线的保护。
电流保护的优点
02
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电流保护的局限性
03
对电流变化的反应速度较慢,可能无法及时切除故障。
距离保护策略
距离保护
通过测量故障点到保护装置的距离,判断是否存 在故障,实现对母线的保护。
距离保护的优点
05
母线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与 展望
智能化母线继电保护技术
总结词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母线继电保护技术已成为未来 的发展趋势。
详细描述
智能化母线继电保护技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如神经网络、模糊逻辑等,对母 线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和定位故障,提高 保护的可靠性和响应速度。
总结词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微电网已成为智能电网的重要 组成部分,对母线继电保护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详细描述
在微电网中,母线结构复杂,且经常出现分布式电源的接入 和退出,给传统的母线继电保护技术带来了困难。因此,需 要研究适应微电网运行特性的母线继电保护技术,以确保微 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距离保护
通过测量故障点到保护装置的距离,判断是否发生母线故障 。根据距离的远近,保护装置会在不同的时限内切除故障。
母线继电保护的分类
按保护范围分类
可分为大差动保护和小差动保护。大差动保护适用于母线全部或大部分发生故障的情况;小差动 保护适用于母线局部故障的情况。
按动作原理分类
可分为电流型保护和电压型保护。电流型保护基于电流的变化来判断故障,响应速度快;电压型 保护基于电压的变化来判断故障,适用于高压母线。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4、写出相间短路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动作方程并画出 其动作特性。 5、如何测量相间短路功率方向继电器的灵敏角。 6、何谓相间短路功率方向继电器的90°接线?采用这 种接线方式时,三个继电器应分别如何接线?
7、采用90°接线的功率方向继电器在相间短路时会不 会有死区?为什么? 8、在方向过电流保护中为什么要采用按相起动?试举 例说明。
和相邻线路II段配合 躲过最小负荷阻抗:全阻抗继电器、方向阻抗继电器 注意:灵敏系数校验、分支系数、时间
7.系统振荡对单相式阻抗继电器的影响
电力系统振荡的基本概念 电压、电流振荡过程中的变化 振荡中心、振荡周期 振荡过程中的电压、电流向量图;阻抗矢量图 电力系统振荡时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 系统振荡对单相式阻抗继电器的影响 对不同地点的阻抗继电器的影响 对不同特性的阻抗继电器的影响
5.圆特性的方向阻抗继电器
对方向阻抗继电器的要求 方向阻抗继电器的死区及消除措施:(a)记忆 回路(b)引入第三相电压
6.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


距离保护I段整定 距离保护II段整定
和相邻线路的距离I段配合 与相邻变压器快速保护配合 注意:灵敏系数校验、分支系数、时间


距离保护III段整定
12、在下图所示网络中,已知: (1)线路AB的A侧和BC均装设了三段式定时限电流 保护,最大负荷电流分别为120A和100A,负荷自起 动系数分别为1.8; (2)线路AB的A侧Ⅱ段保护的延时允许大于1s; I II III (3) K rel 1.25, K rel 1.15, K rel 1.2 试计算:线路AB的A侧各段保护的动作电流并校验 它们的灵敏性。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复习大纲及思考题

8、母线保护调试

8、母线保护调试

一、装设母线保护基本原则(一)母线的短路故障母线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的一次设备,母线的作用是集中和分配电能。

母线上接有高压线路、变压器、高压电动机、分段和母线联络断路器等设备。

若母线发生故障,将使接于母线上的所有设备断路器动作,使其上的全部设备被迫停电,造成大面积停电,危及设备安全,甚至使电力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导致电力系统崩溃瓦解。

常见的母线故障有母线绝缘子和断路器套管的闪络或损坏、母线电压互感器、母线与断路器之间的电流互感器的故障、运行人员的误操作等。

母线所表现出的故障类型有各种类型的接地短路和相间短路。

(二)、母线故障的保护方式母线保护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利用供电元件的保护兼作母线保护;另一种是采用专用母线保护。

1.供电元件保护兼作母线保护(1)图1-1为一降压变电所,其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正常运行时QF5断开,则母线K点的故障就可以由变压器T1的过电流保护使QF1及QF2跳闸切除故障。

变压器T1的过电流保护兼作母线保护。

图1-1 变压器过电流保护兼作低压母线故障保护图 1-2 发电机过电流保护兼作母线故障保护(2)图1-2为一单母线接线的发电厂,其母线K点故障可以由发电机过电流保护使QF1及QF2跳闸切除故障。

发电机过电流保护兼作母线保护。

(3)图1-3为双侧电源辐射性电网,在B母线上发生故障时,可以利用线路断路器QF1及QF4所对应的保护的第Ⅱ段将故障切除。

图1-3 双侧电源辐射性电网线路保护兼作母线故障保护2.专用母线保护当利用供电元件的保护装置兼作母线保护来切除母线故障时,故障切除的时间较长,而且当母线为单母线或双母线接线时,上述保护不能有选择性的切除故障母线。

因此应装设专用母线保护。

根据《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的规定,在下列情况下应装设专用母线保护:(1)110kV及以上双母线或分段母线,为了保证有选择性地切除任一条母线故障。

(2)110kV单母线、重要发电厂35kV母线或110kV及以上的重要降压变电所的35kV母线,按照电力系统稳定性和保证母线电压等要求,需要快速切除母线上故障时。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8母线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8母线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8母线保护概述电力系统中的母线是电能传输与分配的关键设备,它连接着发电机、变压器、负荷等各个局部。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母线保护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及时检测和切除故障母线,确保电力系统的平安运行。

本文将介绍8母线保护的概念、原理、常见故障及保护方案等内容,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和掌握电力系统中的8母线保护。

8母线保护的原理8母线保护是指对电力系统中8母线进行保护的一种继电保护方式。

其原理是通过对母线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进行监测和判断,当出现故障时及时切除故障母线,以防止故障扩大和对系统造成更大的影响。

具体来说,8母线保护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母线电流保护:对母线电流进行监测和判断,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及时切除故障母线。

2. 母线电压保护:对母线电压进行监测和判断,当电压异常〔过高或过低〕时,及时切除故障母线。

3. 母线功率保护:对母线功率进行监测和判断,当功率异常〔过高或过低〕时,及时切除故障母线。

4. 母线频率保护:对母线频率进行监测和判断,当频率异常〔偏离正常运行范围〕时,及时切除故障母线。

5. 母线过温保护:对母线温度进行监测和判断,当温度异常〔过高〕时,及时切除故障母线。

常见的8母线保护方案在电力系统中,常见的8母线保护方案有以下几种: 1. 基于电流保护的方案:该方案通过对母线电流进行监测和判断,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切除故障母线。

2. 基于电压保护的方案:该方案通过对母线电压进行监测和判断,当电压异常时,切除故障母线。

3. 基于功率保护的方案:该方案通过对母线功率进行监测和判断,当功率异常时,切除故障母线。

4. 基于频率保护的方案:该方案通过对母线频率进行监测和判断,当频率异常时,切除故障母线。

5. 基于温度保护的方案:该方案通过对母线温度进行监测和判断,当温度异常时,切除故障母线。

8母线保护的应用场景8母线保护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母线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负荷母线等。

母线继电保护

母线继电保护

断路器失灵保护的构成原理
1KA为电流速断保护,2KA为过电流保护。
母线的不完全电流差动保护原理接线图
三、电流比相式母线保护
母线外部故障和内部故障时的电流分布 (a)外部故障;(b)内部故障
电流比相式母线保护原理接线图
元件固定连接的双母线完全差动电流保护单相原理接线图 (a)交流回路;(b)直流回路
元件固定连接的母线差动保护范围外部故障时的电流分布图
利用供电元件保护装置切除母 线故障
(a)利用发电机过电流保护
(b)利用变压器过电流保护
利用供电元件保护装置切除母 线故障
(c)利用供电电源线路的第Ⅱ、Ⅲ段保护
第二节 母线电流差动保护
一、母线完全电流差动保护
常用作单母线或只有一组母线经常运行的双母线
的保护;
母线完全电流差动保护按差动原理构成,和母线
母线保护方式
母线保护方式有两种:
利用供电元件的保护切除母线故障;
装设专用母线保护。
母线专用保护应能保证快速性和选择性,并应有足
够的灵敏性和工作可靠性。按差动原理构成的母线 保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直接接地系统中,母线 保护采用三相式接线,以便反应相间及单相短路。 在非直接接地系统中可采用两相式接线。
连接的所有元件上,都装设变比和特性均相同的 TA,TA的二次绕组端子并联后接上差动继电器。
各互感器之间的一次电气设备,即为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差动保
护的保护区。
母线完全电流差动保护原理接线图 (a)外部故障时的电流分布;(b)内部故障时的电流分布
二、母线不完全电流差动保护
不完全电流差动保护通常用作发电厂或大容量变电 站6-10Kv母线保护。 保护采用两相式,由两段电流保护构成。如下图, 仅对有电源的连接元件上装设电流互感器,即发动 机、变压器、分段断路器及母联断路器上装设,有 时也会装设在常用变压器上.这些TA型号和变比均 相同,二次绕组按照环流法连接。1KA、2KA 和电 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并联,由于这种保护的电流互 感器不是在所有与母线连接的元件上装设,因此称 为不完全差动电流保护。

继电保护-第八章_母线保护

继电保护-第八章_母线保护
KD1
QF1 QF5
QF2
KD3
Ⅰ Ⅱ
QF3
QF4
KD2
(2)母线外部故障时,一次电流分布图
元件1提供的
KD1
短路电流
QF1 QF5
QF2
KD3
Ⅰ Ⅱ
QF3
QF4
KD2
元件3提供的 短路电流
元件4提供的 短路电流
(2)母线外部故障时,二次电流分布图
KD1
QF1 QF5
QF2
KD3
Ⅰ Ⅱ
QF3
QF4
I& s2
.
.
+
-
. D3 .
. D4
+
相位比较 延时展宽
U0
2. 工作情况
1) 母线不带电的情况 母线不带电时,小母线上无电压,相
位比较延时,展宽回路无输出。
2) 母线处于正常运行或外部故障情况 母线处于正常运行或外部故障时,按规
定的正方向电流相位相差180O,中间变流器 一次侧及二次侧经检波后的波形如下:


I&p1
I&p2
k1
2) 当母线内部故障时( k2点),I&p1和I&p2均流向母线, 在理想情况下两者相位相同
k2


I&p1
I&p2
I&s1
ZLH1
中间
变流器
I&s 2
ZLH2
中间
变流器
I&s3
切换 装置
切换 装置
小母线
相位 比较
延时 回路
脉冲展 宽回路
跳 闸
出口
电流比相式母线保护原理图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八章母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八章母

集成电路阶段
微机保护阶段
集成电路继电保护的出现,使得继电保护 装置更加小型化、集成化,提高了保护性 能和可靠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机保护逐渐成 为主流,其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逻辑判 断能力,能够实现更加复杂的保护功能。
02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CHAPTER
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
01
继电保护装置通过检测电力系统 的电流、电压、频率等电气量, 判断系统是否发生故障或处于异 常状态。
差动保护
根据电流差值的变化进 行保护,如纵联差动保 护、横联差动保护等。
二次回路继电保护的实现方式
硬件实现
通过继电器、接触器等硬件设备 实现二次回路的控制和保护功能。
软件实现
通过编写程序,利用微处理器、 控制器等实现二次回路的控制和
保护功能。
混合实现
结合硬件和软件实现二次回路的 控制和保护功能,以提高可靠性
02
当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 置会迅速动作,切除故障部分, 防止故障扩大,保证电力系统安 全稳定运行。
继电保护的分类
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继电保护可以分为输电线路保护、发电机保护、变压器保护、 电动机保护等。
根据保护原理的不同,继电保护可以分为电流保护、电压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 护等。
根据保护动作的输出方式不同,继电保护可以分为过流保护、速断保护、方向保护 等。
大数据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
总结词
大数据技术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提供了 海量的数据支持和分析能力,有助于揭 示保护装置的运行规律和潜在风险。
VS
详细描述
大数据技术通过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产 生的海量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分析,能 够揭示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规律和潜在风 险。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挖掘和处理,可以 实现对保护装置的优化配置和预警监测, 提高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库 (第8套试卷) 答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库 (第8套试卷) 答案

试卷8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1.相位间断角为180度连续信号2.正常有高频正常无高频移频方式3.继电器的灵敏性越高_4.瓦斯轻瓦斯重瓦斯跳闸5.变压器纵差保护6.匝间7.阻抗8.拒动误动9.被保护线路相邻线路10.内角11.欠补偿全补偿过补偿12.直接接地方式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不接地方式13.消除正向出口两相短路的动作死区和反向两相短路时的误动作14.方向阻抗全阻抗15.电压和电流同相16.未收到闭锁信号收到闭锁信号17.两侧电流的相位电流大小18.相间短路过电流保护19.中性点引出线上20.三相式三项式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B2.B3.C4.C5.A6.B7.A8.B9.A10.A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对2错3对4对5对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1.三相重合闸的最小重合时间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单相重合闸的最小重合时间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答:单侧电源线路的三相重合闸的最小重合时间,应考虑如果是“瞬时故障”则保证重合成功,如果是“永久故障”则能够安全地再次跳开。

因此按躲过下列因素来整定:①在断路器跳闸后,负荷电动机向故障点反馈电流的时间;②故障点的电弧熄灭并使周围介质恢复绝缘强度需要的时间;③在断路器动作跳闸熄弧后,其触头周围绝缘强度的恢复以及消弧室重新充满油、气需要的时间;④操作机构恢复原状准备好再次动作需要的时间;⑤如果重合闸是利用继电保护跳闸出口启动,其动作时限还应该加上断路器的跳闸时间。

双侧电源线路三相重合闸的最小重合时间除满足上述原则外,还应考虑线路两侧保护不同时切除故障时间差,单相重合闸最小重合时间的选择除应满足三相重合闸时所提出的要求以外,还应该注意:不论是单侧电源还是双侧电源,均应考虑两侧选相元件与继电保护以不同时限切除故障的可能性;其次是潜供电流对灭弧所产生的延迟影响。

2.简述何谓母线完全电流差动保护。

答:完全电流羞动母线保护的原理接线如图8-1所示,1p I ∙,2p I ∙,…pn I ∙为一次电流,1s I ∙,2s I ∙,sn I ∙为二次电流,在母线的所有连接元件上装设具有相同变比和特性的电流互感器,所有TA 的二次侧同极性端连接在一起,接至差动继电器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解:2007年2月1日,河南平顶山供电 公司生产技术部组织检修班工作人员对石龙 区孙岭变电站35KV西母线进行更换,确保 了该区工农业生产及春节电力供应)
8.2.5 元件固定联接的双母线电流差动保护
• 元件固定连接的电流差动保护的主要部分由三组差动保护组成。如图 8-7所示: • 第一组——由TA1、TA2、TA5和差动继电器KD1(I母分差动)组成 ,用以选择第I组母线上的故障; • 第二组——由TA3、TA4、TA6和差动继电器KD2(Ⅱ母分差动)组 成,用以选择第Ⅱ组母线上的故障; • 第三组——由TA1、TA2、TA3、 TA4和差动继电器KD3组成了一个 完全电流差动(总差动)保护,当 任一组母线故障时,它都会动作; 当母线外部故障时,它不会动作, 在正常运行方式下,它作为整个保 护的启动元件,当固定接线方式破 坏并保护范围外部故障时,可防止 图8-7:元件固定连接的双母线电流差动保护原理接线图 保护的非选择性动作。
8.2.3 具有比率制动特性的中阻抗母线差动保护
将比率制动的电流型差动保护应用于母线,动作判据可为最大值制动,即
I
i 1 nni源自 Kres I i
n
max
I set .0
i=1,2,3,„„,n(8.5)
或动作判据为模值和制动,即
Ii Kres Ii I set.0
• 主要优点——对母线上的元件就无需提出固定连接的要求,有利于用 在连接元件切换较多的场合。
8.2.7 母线保护常见类型及特点比较
• 按照母线保护装置差电流回路输入阻抗的大小,可将其分为: • 常规母线保护及微机数字式母线保护均为低阻抗型母线保护。 • 优点:低阻抗母线保护装置比较简单,一般采用先进的、久经考验的 判据,系统的监视较为简单。 • 缺点:低阻抗母线保护再在外部故障TA饱和时,母线差动继电器中 会出现较大不平衡电流,可能使母差保护误动作。 • 应用:目前数字式低阻抗母线保护中可通过采用TA饱和识别和闭锁 辅助措施,能有效地防止TA饱和引起的误动。因此,数字式低阻抗 母线保护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中阻抗型母线差动保护将高阻抗的特性和比率制动特性两者有效结合 ,中阻抗型母线保护采用了快速、灵敏、比率制动式电流差动保护方 案,即具有低阻抗、高阻抗保护的优点,又避开了它们的缺点,在处 理TA饱和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它以电流瞬时值作测量比较,测量元 件和差动元件多为集成电路或整流型继电器,当母线内部故障时,动 作速度极快,一般动作时间小于10ms,因此又被称为“半周波继电 器”。实践证明,目前中阻抗式母线保护是一种最好的目下保护方案 。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8.2.8 数字式母线差动保护的基本判据及算法
• 2 复式比率制动特性母线差动保护 • 复式比率制动特性母线差动保护算法为: • 理想条件下在母线外部短路时 差动电流为零,则式(8-8) 中第二式的左边为零;在内部 短路时式(8-8)第二式的左 边分母近似为零,则式(8-8 )左侧很大。 • 复式比率制动特性母线差动保护测量到的比率在内部和外 部短路两种状态下扩展到了理想的极限,使得制动系数有 极广的范围可以选择。所以复式比率制动特性母线差动原 理保护较普通比率制动特性母线差动保护具有更加良好的 选择性。从理论上也可分析出这两种保护原理相互之间的 对应关系。
• 1 普通比率制动特性母线差动保护 • 目前在数字式母线差动保护中主要采用的判据为:
• 由于比率制动特性母线差动保护判据是建立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基 础之上的,反映了各个连接元件电流的向量和,在通常情况下能保证 在区外故障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在区内故障时有较高的灵敏度,因 此在数字式母线差动保护被广泛应用。
图8.3 在双侧电源网络上,利 用电源侧的保护切除母线故障
• 利用供电元件的保护装置切除母线故障的缺点: a) 故障切除的时间一般较长; b) 双母线同时运行或母线为分段单母线时不能保证有选择性 地切除故障母线。 • 在下列情况下应装设专门的母线保护: 1. 在110kV及以上的双母线和分段单母线上,为了保证有选 择性地切除任一组(或段)母线上发生的故障,而另一组 (或段)无故障的母线仍能继续运行,应装设专用的母线 保护。 2. 110kV及以上的单母线,重要发电厂的35kV母线或高压 侧为110kV及以上的重要降压变电所的35kV母线,按照 装设全线速动保护的要求必须快速切除母线上的故障时, 应装设专用的母线保护。
图8.2 利用变压器的过电 流保护切除低压母线故障
• 大部分母线故障是由绝缘子对地放电引起的,母线故障开始阶段大多 表现为单相接地故障,而随着短路电弧的移动,故障往往发展为两相 或三相接地短路。 • 一般不采用专门的母线保护,而利用供电元件的保护装置就可以把母 线故障切除。例如: ③ 在双侧电源网络上,利用电源侧的保护切除母线故障 • 如图8.3所示的双侧电源网络(或环形网络),当变电所B母线上k点 短路时,则可以由保护1、4的第Ⅱ段动作予以切除等。
K sen I k .min (8.4) I r .set nTA
式中 Ik.min—在母线上发生故障的最小短路电流门槛值,其值一般应不低于2。 应用: 完全电流差动保护方式原理比较简单, 通常适用于单母线或双母线经常只 有一组母线运行的情况
8.2.2 高阻抗母线差动保护
• 克服措施——将电流差动继电器换为高内阻的电压继电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8 母线保护
8.1 母线故障和装设母线保护的 基本原则
• 大部分母线故障是由绝缘子对地放电引起的,母线故障开始阶段大多 表现为单相接地故障,而随着短路电弧的移动,故障往往发展为两相 或三相接地短路。 • 一般不采用专门的母线保护,而利用供电元件的保护装置就可以把母 线故障切除。例如: ① 利用发电机的过电流保护切除母线故障 • 如图8.1所示的发电厂采用单母线接线,若接于母线的线路对侧没有 电源,此时母线上的故障就可以利用发电机的过电流保护使发电机的 断路器跳闸予以切除;
8.2.5 元件固定联接的双母线电流差动保护
• 如图8-8所示,当正常运行及母线外部故障(d点)时,流 经继电器KD1、KD2和KD3的电流均为不平衡电流,保护 装置已从定值上躲开,不会误动作。
图8-8:按正常连接方式运行时保护范围外部故障时电流的分布
8.2.5 元件固定联接的双母线电流差动保护
8.2.7 母线保护常见类型及特点比较
• 高阻抗母线差动保护(参见8.2.2节)较好地解决了母线区外故障TA 饱和时保证保护不误动的问题;但在母线内部故障时,TA的二次侧 可能出现过高电压,对继电器可靠工作不利,且要求TA的传变特性 完全一致、变比相同,这对于扩建的变电所来说较难做到。
8.2.8 数字式母线差动保护的基本判据及算法
• 如图8-9所示,当第I组母线上(d点)短路时,由电流的分布情况可 见,继电器KD1和KD3中流入全部故障电流,而继电器KD2中为不平 衡电流,于是KD1和KD3起动。KD3动作后使母联断路器QF5跳闸。 KD1动作后即可使断路器QF1和QF2跳闸,并发出相应的信号。这样 就把发生故障的第I组母线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了,而没有故障的第Ⅱ 组母线仍可继续运行。
图8-9:按正常连接方式运行时,I母线上故障时电流的分布
8.2.5 元件固定联接的双母线电流差动保护
• 主要缺点——从保护的角度看,希望尽量保证固定接线的运行方式不 被破坏,这就必然限制了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地灵活性。
在固定连接方式破坏时,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将发生变化。例如当连接支路1自 母线Ⅰ切换到母线Ⅱ上工作时,由于差动保护的二次回路不能随着切换,因此, 按原有接线工作的Ⅰ、 Ⅱ两母线的差动保护都不能正确反映母线上实际连接元件
i 1 i 1
i=1,2,3,„„,n(8.6)
式中
—母线各连接元件TA 二次电流值; I Kres—制动系数; I i i

max
中 —I i
的最大值;Iset.0—动作电流门槛值。 当母线外部短路而使故障支路的TA严重饱和时,该TA二次侧电流接近于零,使 式(8.5)和式(8.6)中失去一个最大的制动电流。 克服措施:在差动回路中适当增加电阻,如图8.6所示,使第n条故障支路的TA 的二次回路仍流过电流,此电流从其他支路流入,起制动作用。 由于保留了比率制动特性, 这种保护差动回路的电阻不像高阻抗母线差动保护的 差动回路内阻那么高,也就不需要有限制高电压的措施。
图8.1 利用发电机的过 电流保护切除母线故障
• 大部分母线故障是由绝缘子对地放电引起的,母线故障开始阶段大多 表现为单相接地故障,而随着短路电弧的移动,故障往往发展为两相 或三相接地短路。 • 一般不采用专门的母线保护,而利用供电元件的保护装置就可以把母 线故障切除。例如: ② 利用变压器的过电流保护切除低压母线故障 • 如图8.2所示的降压变电所,其低压侧的母线正常时分开运行,若接 于低压侧母线上的线路为馈电线路,则低压母线上的故障就可以由相 应变压器的过电流保护使变压器断路器跳闸予以切除;
8.2 母线差动保护基本原理
8.2.1 单母线完全电流差动母线保护
• 完全电流差动母线保护的原理接线如图8-4所示,在母线的所有连接 元件上装设具有相同变比和特性的电流互感器:
图8-4:完全电流母线查动保护原理接线图
• 由于TA有误差,因此在母线正常运行及外部故障时,流入继电器的 是由于各互感器的特性不同而引起的中有不平衡电流出现;当母线上 (如8-4图中d点)故障时,则所有与电源连接的元件都向d点供给短 路电流,于是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为:
之值,因而在KD1和KD2中将出现差电流。在这种情况下保护的动作将无 的 I
法选择在哪一组母线上发生了故障。
8.2.6 母联电流比相式母线差动保护
选择元件KD是一个电流相位比较继电器。它的一个 线圈接入除母联断路器之外其他连接元件的二次侧电 流之和,另一个线圈则接在母联断路器的电流互感器 二次侧。它利用比较母联断路器中电流与总差动电流 的相位选择出故障母线。这是因为当Ⅰ母线上故障时, 流过母联断路器的短路电流是由母线Ⅱ流向母线Ⅰ, 而当Ⅱ母线上故障时,流过母联断路器的短路电流则 是由母线Ⅰ流向母线Ⅱ。在这两种故障情况下,母联 断路器电流相位变化了180°,而总差动电流是反应 母线故障的总电流,其相位是不变的。 启动元件接在除母联断路器外所有连接元件的二次电 流之和回路中,它的作用是区分两组母线的内部和外 部短路故障。只有在母线发生短路时,启动元件动作 后整组母线保护才得以启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