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上面球一同在都点顶个 8 的它且�5�4�3 是别分长棱条三上点顶个一的体方长�4
3 4�D 3 3�C 3 2�B 3 �A
�)
2 �1 �D
2 �2 2
(为积面表的锥棱三的 1 是都长棱�3
2 �1 2
�C �)
�B
2 �2�A
(是积面的形图面平原么那�形梯腰等
的 1 为均底上和腰�°54 为角底个一是图观直测二斜的形图面平的置放平水个一果如�2 体面八正�D 柱棱�C 图视俯
则�a 为长棱的体方正若�心中的 DCBA 面底上是 O�中 1D1C1B1A�DCBA 体方正�31
�_____________是比之积体的们它则�3∶2∶1 是比之积面表的球个三若�21
�棱侧条________有台棱个一
的少最点顶�点顶个________有锥棱个一的少最数面�面个______有少至柱棱个一�11 题空填、二
� 3 3∶ 2 2∶1�3) 3 (∶3) 2 (∶31� 33r ∶ 32r ∶ 31r � 3 ∶ 2 ∶1�3r∶2r∶1r � 3 3∶ 2 2∶1�案答考参�21 �台棱三�锥棱三�柱棱三�是别分体何几的件条合符�析解 �3�4�5�案答考参�11 .D 选以所�体合组为且�圆为面底看图视三从�析解 D�01 题空填、二
652
21
2
(×π× �hS �2V
1 1
3
3
�4×2)
积体的库仓则�m 61 成变径直面底的库仓�一案方按果如�案答考参 )1(�解
3
61
2
(×π× �hS �1V
1 1
3
3
�02 �
�π
1h rπ 2
3
841 3 1

高中数学必修二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高中数学必修二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一、选择题1.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这个几何体可能是一个(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第1题) A .棱台 B .棱锥 C .棱柱 D .正八面体2.如果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一个底角为45°,腰和上底均为1的等腰梯形,那么原平面图形的面积是( ).A .2+2B .221+C .22+2 D .2+13.棱长都是1的三棱锥的表面积为( ).A .3B .23C .33D .434.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分别是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A .25πB .50πC .125πD .都不对 5.正方体的棱长和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 ). A .3∶1 B .3∶2 C .2∶3 D .3∶36.在△ABC 中,AB =2,BC =1.5,∠ABC =120°,若使△ABC 绕直线BC 旋转一周,则所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是( ).A .29πB .27πC .25πD .23π7.若底面是菱形的棱柱其侧棱垂直于底面,且侧棱长为5,它的对角线的长分别是9和15,则这个棱柱的侧面积是( ).A .130B .140C .150D .1608.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已知平面ABCD 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EF ∥AB ,EF =23,且EF 与平面ABCD 的距离为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A .29 B .5 C .6 D .2159.下列关于用斜二测画法画直观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的直观图是在平行投影下画出的空间图形B .几何体的直观图的长、宽、高与其几何体的长、宽、高的比例相同C .水平放置的矩形的直观图是平行四边形D .水平放置的圆的直观图是椭圆10.如图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则此物体的直观图是( ).(第8题)(第10题)二、填空题11.一个棱柱至少有______个面,面数最少的一个棱锥有________个顶点,顶点最少的一个棱台有________条侧棱.12.若三个球的表面积之比是1∶2∶3,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___.13.正方体ABCD-A1B1C1D1 中,O是上底面ABCD的中心,若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三棱锥O-AB1D1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14.如图,E,F分别为正方体的面ADD1A1、面BCC1B1的中心,则四边形BFD1E在该正方体的面上的射影可能是___________.(第14题)15.已知一个长方体共一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2、3、6,则这个长方体的对角线长是___________,它的体积为___________.16.一个直径为32厘米的圆柱形水桶中放入一个铁球,球全部没入水中后,水面升高9厘米则此球的半径为_________厘米.三、解答题17.有一个正四棱台形状的油槽,可以装油190 L,假如它的两底面边长分别等于60 cm 和40 cm,求它的深度.18 *.已知半球内有一个内接正方体,求这个半球的体积与正方体的体积之比.[提示:过正方体的对角面作截面]1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AB=90°,∠ADC=135°,AB=5,CD=22,AD=2,求四边形ABCD绕AD旋转一周所成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第19题)20.养路处建造圆锥形仓库用于贮藏食盐(供融化高速公路上的积雪之用),已建的仓库的底面直径为12 m,高4 m,养路处拟建一个更大的圆锥形仓库,以存放更多食盐,现有两种方案:一是新建的仓库的底面直径比原来大4 m(高不变);二是高度增加4 m(底面直径不变).(1)分别计算按这两种方案所建的仓库的体积;(2)分别计算按这两种方案所建的仓库的表面积;(3)哪个方案更经济些?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参考答案A 组一、选择题 1.A解析:从俯视图来看,上、下底面都是正方形,但是大小不一样,可以判断可能是棱台.2.A解析:原图形为一直角梯形,其面积S =21(1+2+1)×2=2+2.3.A解析:因为四个面是全等的正三角形,则S 表面=4×43=3. 4.B解析:长方体的对角线是球的直径, l =2225+4+3=52,2R =52,R =225,S =4πR 2=50π. 5.C解析:正方体的对角线是外接球的直径. 6.D解析:V =V 大-V 小=31πr 2(1+1.5-1)=23π.7.D解析:设底面边长是a ,底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l 1,l 2,而21l =152-52,22l =92-52,而21l +22l =4a 2,即152-52+92-52=4a 2,a =8,S 侧面=4×8×5=160. 8.D解析:过点E ,F 作底面的垂面,得两个体积相等的四棱锥和一个三棱柱,V =2×31×43×3×2+21×3×2×23=215.9.B解析:斜二测画法的规则中,已知图形中平行于 x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 y 轴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一半.平行于 z 轴的线段的平行性和长度都不变.10.D解析:从三视图看底面为圆,且为组合体,所以选D. 二、填空题11.参考答案:5,4,3.解析:符合条件的几何体分别是:三棱柱,三棱锥,三棱台.12.参考答案:1∶22∶33.r 1∶r 2∶r 3=1∶2∶3,31r ∶32r ∶33r =13∶(2)3∶(3)3=1∶22∶33.13.参考答案:361a .解析:画出正方体,平面AB 1D 1与对角线A 1C 的交点是对角线的三等分点, 三棱锥O -AB 1D 1的高h =33a ,V =31Sh =31×43×2a 2×33a =61a 3. 另法:三棱锥O -AB 1D 1也可以看成三棱锥A -OB 1D 1,它的高为AO ,等腰三角形OB 1D 1为底面.14.参考答案:平行四边形或线段.15.参考答案:6,6.解析:设ab =2,bc =3,ac =6,则V = abc =6,c =3,a =2,b =1, l =1+2+3=6. 16.参考答案:12.解析:V =Sh =πr 2h =34πR 3,R =32764×=12. 三、解答题 17.参考答案:V =31(S +S S ′+S )h ,h =S S S S V ′+′+3=6001+4002+60030001903×=75.18.参考答案:如图是过正方体对角面作的截面.设半球的半径为R ,正方体的棱长为a ,则CC'=a ,OC =22a ,OC'=R .(第18题)在Rt △C'CO 中,由勾股定理,得CC' 2+OC 2=OC' 2,即 a 2+(22a )2=R 2. ∴R =26a ,∴V 半球=26πa 3,V 正方体=a 3. ∴V 半球 ∶V 正方体=6π∶2. 19.参考答案:S 表面=S 下底面+S 台侧面+S 锥侧面=π×52+π×(2+5)×5+π×2×22 =(60+42)π. V =V 台-V 锥 =31π(21r +r 1r 2+22r )h -31πr 2h 1 =3148π.20.解:(1) 参考答案:如果按方案一,仓库的底面直径变成16 m ,则仓库的体积V 1=31Sh =31×π×(216)2×4=3256π(m 3).如果按方案二,仓库的高变成8 m ,则仓库的体积COAV 2=31Sh =31×π×(212)2×8=3288π(m 3).(2) 参考答案:如果按方案一,仓库的底面直径变成16 m ,半径为8 m . 棱锥的母线长为l =224+8=45, 仓库的表面积S 1=π×8×45=325π(m 2). 如果按方案二,仓库的高变成8 m .棱锥的母线长为l =226+8=10,仓库的表面积S 2=π×6×10=60π(m 2).(3) 参考答案:∵V 2>V 1,S 2<S 1,∴方案二比方案一更加经济些.。

高二数学必修二第一章检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数学必修二第一章检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数学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 图(1)是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的( )A B C D2、过圆锥的高的三等分点作平行于底面的截面,它们把圆锥侧面分成的三部分的面积之比( )A.1:2:3B.1:3:5C.1:2:4D.1:3:93、已知水平放置的ABC 的平面直观图A B C '''是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那么ABC 的面积为( ) A.222a 2D. 32a4、已知圆柱与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它们的体积分别为V 1和V 2,则V 1:V 2是:( )A. 1:3B. 1:1C. 2:1D. 3:1 5、如果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8:27,那么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 )A.8:27B. 2:3C.4:9D. 2:96、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如下(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为( )A. 24πcm 2,12πcm 3B. 15πcm 2,12πcm 3C. 24πcm 2,36πcm3D. 以上都不正确7、一个球的外切正方体的表面积等于6 cm 2,则此球的体积为( )A.334cm π B.386cm π C. 361cm π D. 366cm π8、一个体积为38cm 的正方体的顶点都在球面上,则球的表面积是( )A .28cm πB .212cm πC .216cm πD .220cm π 9、一个正方体的顶点都在球面上,此球与正方体的表面积之比是( )A. 3πB. 4πC. 2π D. π10、如右图为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中府视图为正三角形,A 1B 1=2,AA 1=4,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6+3B. 24+3C. 24+23D. 32一、选择题答题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 长方体的共顶点的三个侧面面积分别为3,5,15,则它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 12.一个半球的全面积为Q ,一个圆柱与此半球等底等体积,则这个圆柱的全面积是 . 13、从长方体的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上各取一点E 、F 、G ,过此三点作长方体的截面,那么截去的几何体是_________.14、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母线相等,底面半径也相等,则侧面积之比是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15、16、17、18每题13分,19、20每题14分,共80分) 15.将圆心角为1200,面积为3π的扇形,作为圆锥的侧面,求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16. (如图)在底半径为2母线长为4的圆锥中内接一个高为3的圆柱,求圆柱 的表面积A B 1正视图侧视图府视图1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2,求四边形ABCD绕AD旋转一周所成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18.已知长方体的全面积为11,十二条棱长度之和为24,求长方体的对角线的长。

数学必修二第一章习题 及答案

数学必修二第一章习题 及答案

必修二第一章1.如果一个水平放置的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一个底面为045,腰和上底均为1的等腰梯形,那么原平面图形的面积是( ) A . 22+ B .221+ C . 222+ D . 21+2.半径为R 的半圆卷成一个圆锥,则它的体积为( )A 3RB 3RC 3RD 3R 3.一个正方体的顶点都在球面上,它的棱长为2cm ,则球的表面积是( )A.28cm π B.212cmπ C.216cm π D.220cm π 4.圆台的一个底面周长是另一个底面周长的3倍,母线长为3,圆台的侧面积为84π,则圆台较小底面的半径为( )A .7 B.6 C.5 D.35.过圆锥的高的三等分点作平行于底面的截面,它们把圆锥侧面分成的三部分的面积之比为( )A . 1:2:3B . 1:3:5C . 1:2:4D . 1:3:96.已知圆柱与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它们的体积分别为1V 和2V ,则12:V V =( )A . 1:3B . 1:1C . 2:1 D. 3:17.如果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8:27,那么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 )A . 8:27B . 2:3C . 4:9D . 2:98.一个半球的全面积为Q ,一个圆柱与此半球等底等体积,则这个圆柱的全面积是 .9.球的半径扩大为原来的2倍,它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 _________ 倍.10.已知棱台的上下底面面积分别为4,16,高为3,则该棱台的体积为___________。

11.Rt ABC ∆中,3,4,5AB BC AC ===,将三角形绕直角边AB 旋转一周所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

12.等体积的球和正方体,它们的表面积的大小关系是S 球___S 正方体13.若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的三条棱的长分别为3,4,5,从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的一个端点出发,沿表面运动到另一个端点,其最短路程是______________。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一、选择题1.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这个几何体可能是一个().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第1题)A.棱台B.棱锥C.棱柱D.正八面体2.如果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一个底角为45°,腰和上底均为1的等腰梯形,那么原平面图形的面积是().A.2+2B.221+C.22+2D.2+13.棱长都是1的三棱锥的表面积为().A.3B.23C.33D.434.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分别是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A.25πB.50πC.125πD.都不对5.正方体的棱长和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A.3∶1B.3∶2C.2∶3D.3∶36.在△ABC中,AB=2,BC=1.5,∠ABC=120°,若使△ABC绕直线BC旋转一周,则所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是().A.29πB.27πC.25πD.23π7.若底面是菱形的棱柱其侧棱垂直于底面,且侧棱长为5,它的对角线的长分别是9和15,则这个棱柱的侧面积是().A.130B.140C.150D.1608.如图,在多面体ABCDEF中,已知平面ABCD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EF∥AB,EF=23,且EF与平面ABCD的距离为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A.29B.5C.6D.2159.下列关于用斜二测画法画直观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的直观图是在平行投影下画出的空间图形B.几何体的直观图的长、宽、高与其几何体的长、宽、高的比例相同C.水平放置的矩形的直观图是平行四边形D.水平放置的圆的直观图是椭圆10.如图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则此物体的直观图是().(第8题)(第10题)二、填空题11.一个棱柱至少有______个面,面数最少的一个棱锥有________个顶点,顶点最少的一个棱台有________条侧棱.12.若三个球的表面积之比是1∶2∶3,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___.13.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是上底面ABCD的中心,若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三棱锥O-AB1D1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14.如图,E,F分别为正方体的面ADD1A1、面BCC1B1的中心,则四边形BFD1E在该正方体的面上的射影可能是___________.(第14题)15.已知一个长方体共一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2、3、6,则这个长方体的对角线长是___________,它的体积为___________.16.一个直径为32厘米的圆柱形水桶中放入一个铁球,球全部没入水中后,水面升高9厘米则此球的半径为_________厘米.三、解答题17.有一个正四棱台形状的油槽,可以装油190 L,假如它的两底面边长分别等于60 cm和40cm,求它的深度.18 *.已知半球内有一个内接正方体,求这个半球的体积与正方体的体积之比.[提示:过正方体的对角面作截面]1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AB=90°,∠ADC=135°,AB=5,CD=22,AD=2,求四边形ABCD绕AD旋转一周所成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第20.养路处建造圆锥形仓库用于贮藏食盐(供融化高速公路上的积雪之用),已建的仓库的底面直径为12 m ,高4 m,养路处拟建一个更大的圆锥形仓库,以存放更多食盐,现有两种方案:一是新建的仓库的底面直径比原来大4 m(高不变);二是高度增加4 m (底面直径不变).(1)分别计算按这两种方案所建的仓库的体积;(2)分别计算按这两种方案所建的仓库的表面积;(3)哪个方案更经济些?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参考答案A 组一、选择题1.A解析:从俯视图来看,上、下底面都是正方形,但是大小不一样,可以判断可能是棱台.2.A解析:原图形为一直角梯形,其面积S =21(1+2+1)×2=2+2. 3.A解析:因为四个面是全等的正三角形,则S 表面=4×43=3. 4.B解析:长方体的对角线是球的直径,l =2225+4+3=52,2R =52,R=225,S =4πR2=50π. 5.C解析:正方体的对角线是外接球的直径.6.D解析:V =V 大-V 小=31πr 2(1+1.5-1)=23π. 7.D解析:设底面边长是a ,底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l 1,l 2,而21l =152-52,22l =92-52,而21l +22l =4a 2,即152-52+92-52=4a2,a =8,S 侧面=4×8×5=160.8.D解析:过点E ,F 作底面的垂面,得两个体积相等的四棱锥和一个三棱柱,V =2×31×43×3×2+21×3×2×23=215.9.B解析:斜二测画法的规则中,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y 轴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一半.平行于z 轴的线段的平行性和长度都不变.10.D解析:从三视图看底面为圆,且为组合体,所以选D.二、填空题11.参考答案:5,4,3.解析:符合条件的几何体分别是:三棱柱,三棱锥,三棱台.12.参考答案:1∶22∶33.r 1∶r2∶r 3=1∶2∶3,31r ∶32r ∶33r =13∶(2)3∶(3)3=1∶22∶33.13.参考答案:361a . 解析:画出正方体,平面A B1D 1与对角线A 1C 的交点是对角线的三等分点,三棱锥O -AB 1D 1的高h =33a ,V =31Sh =31×43×2a 2×33a =61a3. 另法:三棱锥O-A B1D1也可以看成三棱锥A -OB 1D 1,它的高为AO ,等腰三角形OB 1D1为底面.14.参考答案:平行四边形或线段. 15.参考答案:6,6.解析:设a b=2,b c=3,ac =6,则V = abc =6,c =3,a =2,b =1,l =1+2+3=6. 16.参考答案:12.解析:V =Sh =πr2h=34πR 3,R =32764×=12. 三、解答题17.参考答案:V =31(S +S S ′+S)h ,h=S S S S V ′+′+3=6001+4002+60030001903×=75.18.参考答案:如图是过正方体对角面作的截面.设半球的半径为R ,正方体的棱长为a ,则CC'=a ,OC =22a ,OC'=R .(第18题) 在Rt △C'CO 中,由勾股定理,得CC'2+OC 2=OC'2,即 a 2+(22a )2=R2. ∴R =26a ,∴V 半球=26πa3,V 正方体=a 3.C OA∴V 半球 ∶V 正方体=6π∶2.19.参考答案:S表面=S 下底面+S 台侧面+S锥侧面=π×52+π×(2+5)×5+π×2×22=(60+42)π.V =V 台-V 锥 =31π(21r +r 1r 2+22r )h -31πr 2h 1 =3148π. 20.解:(1) 参考答案:如果按方案一,仓库的底面直径变成16 m,则仓库的体积V1=31Sh =31×π×(216)2×4=3256π(m 3). 如果按方案二,仓库的高变成8 m ,则仓库的体积V2=31Sh =31×π×(212)2×8=3288π(m 3). (2) 参考答案:如果按方案一,仓库的底面直径变成16 m,半径为8 m . 棱锥的母线长为l =224+8=45,仓库的表面积S1=π×8×45=325π(m 2).如果按方案二,仓库的高变成8 m.棱锥的母线长为l =226+8=10,仓库的表面积S 2=π×6×10=60π(m 2).(3) 参考答案:∵V 2>V 1,S2<S 1,∴方案二比方案一更加经济些.。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1.1.1 柱、锥、台、球的的结构特征练习一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1 )桌面是平面;( 2)一个平面长 2 米,宽 3 米;( 3)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只能画出平面的一部分;(4)空间图形是由空间的点、线、面所构成。

A 、 1B、2C、3D、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平放置的平面是大小确定的平行四边形B、平面ABCD就是四边形ABCD 的四条边围来的部分C、100 个平面重叠在一起比10 个平面重叠在一起厚D、平面是光滑的,向四周无限延展的面3、下列说法中表示平面的是()A、水面B、屏面C、版面D、铅垂面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棱柱的面中,至少有两个面互相平行B、棱柱的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一定是棱柱的底面C、棱柱的一条侧棱的长叫做棱柱的高D、棱柱的侧面是平行四边形,但它的底面一定不是平行四边形5、长方体的三条棱长分别是AA /=1 , AB=2 ,AD=4 ,则从 A 点出发,沿长方体的表面到C/的最短距离是()A、5C、29D、376、若正棱锥的底面边长与侧棱长相等,则该棱锥一定不是()A、三棱锥B、四棱锥C、五棱锥D、六棱锥]7、过球面上两点可能作出球的大圆()A、0 个或 1 个B、有且仅有 1 个C、无数个D、一个或无数个8、一个圆柱的母线长为 5 ,底面半径为2,则圆柱的轴截面的面积为()A、10B、20二、填空题9、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面边数最多是----------------条。

10、正三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及高分别为1、 2、 2,则它的斜高是------------。

11、一个圆柱的轴截面面积为Q,则它的侧面面积是----------------。

12、若圆锥的侧面面积是其底面面积的2 倍,则这个圆锥的母线与底面所成的角为----------------,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为----------------。

(压轴题)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测试(包含答案解析)(1)

(压轴题)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测试(包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若圆锥的内切球(球面与圆锥的侧面以及底面都相切)的半径为1,当该圆锥体积取最小值时,该圆锥体积与其内切球体积比为( ) A .2:1B .4:1C .8:1D .8:32.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E 、F 分别是正方形1111D C B A 和11ADD A 的中心,则EF 和BD 所成的角的大小是( ) A .30B .45C .60D .903.如图,四棱柱ABCD A B C D ''''-中,底面ABCD 为正方形,侧棱AA '⊥底面ABCD ,32AB =,6AA '=,以D 为圆心,DC '为半径在侧面BCC B ''上画弧,当半径的端点完整地划过C E '时,半径扫过的轨迹形成的曲面面积为( )A .96π B .93π C .96π D .93π 4.如图,圆形纸片的圆心为O ,半径为6cm ,该纸片上的正方形ABCD 的中心为O .E ,F ,G ,H 为圆O 上的点,ABE △,BCF △,CDG ,ADH 分别是以AB ,BC ,CD ,DA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沿虚线剪开后,分别以AB ,BC ,CD ,DA 为折痕折起ABE △,BCF △,CDG ,ADH ,使得E ,F ,G ,H 重合得到一个四棱锥.当该四棱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时,该四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163πB .253πC .643πD .1003π5.如图,在四棱锥E 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且平面ABCD ⊥平面AEB ,则( )A .DEC ∠可能为90︒B .若AEB △是等边三角形,则DEC 也是等边三角形C .若AEB △是等边三角形,则异面直线DE 和AB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4D .若AEB △是直角三角形,则BE ⊥平面ADE6.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E ,F 分别是棱C 1D 1,B 1C 1的中点,P 是上底面A 1B 1C 1D 1内一点,若AP ∥平面BDEF ,则线段AP 长度的取值范围是( ) A .[322,5] B .[5,22]C .[324,6] D .[6,22]7.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其中3AB =,2AD =,PAD △是以A ∠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60PAB ∠=︒,则异面直线PC 与AD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A 22B .22C 27D 2118.三个平面将空间分成n 个部分,则n 不可能是( ) A .5B .6C .7D .89.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各棱长均为1,M 为1CC 的中点,则点1B 到面1A BM 的距离为( ) A 2B .22C .12D .3210.已知四面体ABCD ,AB ⊥平面BCD ,1AB BC CD BD ====,若该四面体的四个顶点都在球O 的表面上,则球O 的表面积为( )A .73π B .7π C .712π D .79π 11.空间四边形PABC 的各边及对角线长度都相等,D 、E 、F 外别是AB 、BC 、CA 的中点,下列四个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 A .//BC 平面PDF B . DF ⊥平面PAE C .平面PDE ⊥平面ABCD .平面PAE ⊥平面ABC12.如果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如图所示的直角梯形,其中2O A ''=,45B A O '''∠=,//B C O A ''''.则原平面图形的面积为( )A .32B .62C .322D .34二、填空题13.已知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14AB BC AA ===,42AC =,若点P 是上底面111 A B C 所在平面内一动点,若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表面积恰为41π,则此时点P 构成的图形面积为________.14.已知正三棱锥A BCD -的四个顶点在球O 的球面上,2AB =,且π2BAC ∠=,则球O 的表面积为_______.15.如图,在矩形ABCD 中,2AB =,1AD =,点E 为CD 的中点,F 为线段CE (端点除外)上一动点.现将DAF △沿AF 折起,使得平面ABD ⊥平面ABC .设直线FD 与平面ABCF 所成角为θ,θ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16.如图,四边形ABCD 是矩形,且有2AB BC =,沿AC 将ADC 翻折成AD C ',当二面角D AC B '--的大小为3π时,则异面直线D C '与AB 所成角余弦值是______.17.正四面体ABCD 棱长为2,AO ⊥平面BCD ,垂足为O ,设M 为线段AO 上一点,且90BMC ︒∠=则二面角M BC O --的余弦值为________.18.已知棱长为4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M 是棱AD 的中点,点N 是棱AA 1的中点,P 是侧面四边形ADD 1A 1内一动点(含边界),若C 1P ∥平面CMN ,则线段C 1P 长度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9.已知四面体P ﹣ABC 的外接球的球心O 在AB 上,且PO ⊥平面ABC ,2AC 3=AB ,若四面体P ﹣ABC 的体积为32,则该球的体积为_____. 20.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60BAC ∠=︒,23AB AC ==,2PA =,则三棱锥P ABC -外接球的半径为__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2AC BC AC BC CC ⊥===.(1)求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体积; (2)求异面直线1CB 与1AC 所成角的大小; (3)求二面角1B AC C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22.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为正方形,PA ⊥底面ABCD ,E ,F ,H 分别为AB ,PC ,BC 的中点.(1)求证:DE ⊥平面PAH ;(2)若2PA AD ==,求直线PD 与平面PAH 所成线面角的正弦值.23.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菱形,平面PAD ⊥平面ABCD ,PA PD ⊥,PA PD =,3BAD π∠=,E 是线段AD 的中点,连结BE .(1)求证:BE PA ⊥;(2)求二面角A PD C --的余弦值;(3)在线段PB 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EF 平面PCD ?若存在,求出PFPB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4.如图,在三棱锥M 中,M 为BC 的中点,3PA PB PC AB AC =====,26BC =.(1)求二面角P BC A --的大小; (2)求异面直线AM 与PB 所成角的余弦值. 25.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1,2,135AB AC BAC ︒==∠=,1cos ,3BAP AP BC ∠=-⊥.(1)若23BM MC =,求证:PM BC ⊥; (2)当3AP =,且N 为BC 中点时,求AN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26.在三棱锥P ABC -中,AE BC ⊥于点,E CF AB ⊥于点F ,且AE CF O ⋂=,若点P 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为点O .(1)证明:AC PB ⊥;(2)若ABC 是正三角形,点,G H 分别为,PA PC 的中点.证明:四边形EFGH 是矩形.【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A 解析:A 【分析】根据三角形相似得出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的关系,根据体积公式和基本不等式得出答案. 【详解】设圆锥的高为h ,底面半径为r ,则当球面与圆锥的侧面以及底面都相切时,轴截面如图,由~AOE ACF 可得:22(1)11h r --=,即22r h h =-, ∴圆锥的体积22148[(2)4]33(2)323h V r h h h h ππππ===-++--.当且仅当22h -=,即4h =时取等号.∴该圆锥体积的最小值为83π. 内切球体积为43π. 该圆锥体积与其内切球体积比2:1. 故选:A .【点睛】方法点睛: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特别注意“拆、拼、凑”等技巧,使其满足基本不等式中“正”(即条件要求中字母为正数)、“定”(不等式的另一边必须为定值)、“等”(等号取得的条件)的条件才能应用,否则会出现错误.2.C解析:C 【分析】作出图形,连接1AD 、11B D 、1AB ,推导出1//EF AB ,11//BD B D ,可得出异面直线EF 和BD 所成的角为11AB D ∠,分析11AB D 的形状,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如下图所示,连接1AD 、11B D 、1AB ,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则11112AD AB B D === 所以,11AB D 为等边三角形,则1160AB D ∠=,因为E 、F 分别是正方形1111D C B A 和11ADD A 的中心,则E 、F 分别是11B D 、1AD 的中点,所以,1//EF AB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1//BB DD 且11BB DD =, 所以,四边形11BB D D 为平行四边形,则11//BD B D , 所以,异面直线EF 和BD 所成的角为1160AB D ∠=. 故选:C. 【点睛】思路点睛:平移线段法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直线的问题化归为共面直线问题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 (1)平移: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认定:证明作出的角就是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3)计算:求该角的值,常利用解三角形; (4)取舍: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0,2π⎛⎤⎥⎝⎦,当所作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3.A解析:A 【分析】先确定曲面面积占以点D 为顶点, DC '为母线在平面 BCC B ''所形成的圆锥的侧面积的18,利用圆锥的侧面积S rl π=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由题意 6,32CE CC AA BC AB ''=====22361832BE CE CB -=-=,所以45BCE ∠=, 45ECC '∠=, 所以曲面面积占以点D 为顶点, DC '为母线在平面 BCC B ''所形成的圆锥的侧面积的18,所以圆锥的侧面积 636186S rl CC DC ππππ'==⨯⨯=⨯⨯=, 所以曲面面积为1961868ππ⨯=. 故选:A. 【点睛】方法点睛:本题考查曲面面积,考查圆锥的侧面积,确定曲面面积占以点D 为顶点, DC '为母线在平面 BCC B ''所形成的圆锥的侧面积的18是关键,考查系数的空间想象力. 4.D解析:D 【分析】连接OE 交AB 于点I ,设E ,F ,G ,H 重合于点P ,正方形的边长为x (0x >)cm ,则2x OI =,62xIE =-,求出x 的值,再利用勾股定理求R ,代入球的表面积公式,即可得答案. 【详解】连接OE 交AB 于点I ,设E ,F ,G ,H 重合于点P ,正方形的边长为x (0x >)cm ,则2x OI =,62x IE =-, 因为该四棱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 所以246222x x x ⎛⎫⨯⨯-= ⎪⎝⎭,解得4x =. 设该四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为Q ,半径为R ,如图,则QP QC R ==,22OC =16423OP =-=所以()(222RR =+,解得R =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10043S ππ==(2cm ). 故选:D .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图形的折叠,四棱锥外接球的半径,解题关键在于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后,要明确变化的量和没有变的量,以及线线的位置,线面的位置关系,对于几何体的外接球的问题,关键在于确定外接球的球心的位置.5.C解析:C 【分析】对A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大于直角边可判断;对B ,由>=EC EB DC 可判断;对C ,可得CDE ∠即异面直线DE 和AB 所成角,即可求出;对D ,EAB ∠(或EBA ∠)为直角时,BE 与平面ADE 不垂直. 【详解】对A ,由题意,若90DEC ∠=︒,则DC EC >,但EC BC CD >=,故A 不正确; 对B ,若AEB △是等边三角形,显然有>=EC EB DC ,所以DEC 不会是等边三角形,故B 不正确;对C ,若AEB △是等边三角形,设边长为2,则DE EC ==//AB CD ,则CDE ∠即异面直线DE 和AB 所成角,易求cos4CDE ∠==,故C 正确; 对D ,当AEB △是以AEB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时,BE ⊥平面ADE ,当AEB △是以EAB ∠(或EBA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时,BE 与平面ADE 不垂直,故D 不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四棱锥的有关位置关系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长度关系,正确理解位置关系的变化.6.A解析:A 【分析】分别取棱A 1B 1、A 1D 1的中点M 、N ,连接MN ,可证平面AMN ∥平面BDEF ,得P 点在线段MN 上.由此可判断当P 在MN 的中点时,AP 最小;当P 与M 或N 重合时,AP 最大.然后求解直角三角形得答案. 【详解】如图所示,分别取棱A 1B 1、A 1D 1的中点M 、N ,连接MN ,连接B 1D 1, ∵M 、N 、E 、F 为所在棱的中点,∴MN ∥B 1D 1,EF ∥B 1D 1,∴MN ∥EF ,又MN ⊄平面BDEF ,EF ⊂平面BDEF ,∴MN ∥平面BDEF ; 连接NF ,由NF ∥A 1B 1,NF =A 1B 1,A 1B 1∥AB ,A 1B 1=AB , 可得NF ∥AB ,NF =AB ,则四边形ANFB 为平行四边形,则AN ∥FB ,而AN ⊄平面BDEF ,FB ⊂平面BDEF ,则AN ∥平面BDEF . 又AN ∩NM =N ,∴平面AMN ∥平面BDEF .又P 是上底面A 1B 1C 1D 1内一点,且AP ∥平面BDEF ,∴P 点在线段MN 上. 在Rt △AA 1M 中,AM 222211215AA A M =+=+=,同理,在Rt △AA 1N 中,求得AN 5=,则△AMN 为等腰三角形.当P 在MN 的中点时,AP 最小为222322()2+=, 当P 与M 或N 重合时,AP 最大为5.∴线段AP 长度的取值范围是32,52⎡⎤⎢⎥⎣.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中点、线、面间的距离问题,其中解答中通过构造平行平面寻找得到点P 的位置是解答的关键,意在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与运算能力,属于中档试题.7.D解析:D 【分析】在图形中找到(并证明)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然后在三角形中计算. 【详解】因为//AD BC ,所以PCB ∠是异面直线PC 与AD 所成角(或其补角), 又PA AD ⊥,所以PA BC ⊥,因为AB BC ⊥,AB PA A ⋂=,,AB PA ⊂平面PAB ,所以BC ⊥平面PAB , 又PB ⊂平面PAB ,所以PB BC ⊥. 由已知2PA AD ==,所以22222cos 23223cos607PB PA AB PA AB PAB =+-⋅∠=+-⨯⨯︒=22211cos 11(7)2BC PCB PC ∠===+, 所以异面直线PC 与A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1111. 故选:D . 【点睛】思路点睛:平移线段法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直线的问题化归为共面直线问题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 (1)平移: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认定:证明作出的角就是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3)计算:求该角的值,常利用解三角形; (4)取舍: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0,2π⎛⎤⎥⎝⎦,当所作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8.A解析:A 【分析】三个平面不重合,先按其中平行的平面的个数分类:三个平面两两平行,两个平面平行,没有平行的平面(两两相交),对两两相交的情况,再根据三条交线互相平行,重合,交于一点,分别讨论. 【详解】按照三个平面中平行的个数来分类:(1)三个平面两两平行,如图1,可将空间分成4部分;(2)两个平面平行,第三个平面与这两个平行平面相交,如图2,可将空间分成6部分;(3)三个平面中没有平行的平面:(i )三个平面两两相交且交线互相平行,如图3,可将空间分成7部分; (ii )三个平面两两相交且三条交线交于一点,如图4,可将空间分成8部分.(iii )三个平面两两相交且交线重合,如图5,可将空间分成6部分;综上,可以为4,6,7,8部分,不能为5部分, 故选:A.9.B解析:B 【分析】 连接11A N B AB =,根据已知条件先证明11B A A B ⊥、1⊥MN AB ,再通过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1AB ⊥平面1A BM ,由此确定出1B N 的长度即为点1B 到面1A BM 的距离,最后完成求解. 【详解】连接1B A 交1A B 于N ,连接11,,,,MB MN MB MA MA ,如图所示:因为11A ABB 为正方形,所以11B A A B ⊥, 又因为22111115142MB MC C B =+=+=2215142MA MC CA =+=+=, 所以1MB MA =且N 为1AB 中点,则MN 为等腰三角形1AMB 的中垂线, ∴1⊥MN AB 且1MNA B N =,∴1AB ⊥平面1A BM ,∴1B N 就是点1B 到截面1A BM 的距离, 又因为111121122B N AB ==+=,所以点1B 到截面1A BM 2, 故选:B. 【点睛】方法点睛:求解平面外一点A 到平面α的距离的方法:(1)几何方法:通过线面垂直的证明,找到A 在平面α内的投影点A ',则AA '即为A 到平面α的距离;(2)向量方法:①建立合适空间直角坐标系,在平面α内取一点B ;②求解出AB 和平面α的法向量n ;③根据AB n d n⋅=即可求解出点A 到平面α的距离.10.A解析:A 【分析】本题首先可根据题意将四面体ABCD 看作底面是等边三角形的直三棱柱的一部分,然后求出直三棱柱的外接球的半径,最后根据球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因为AB ⊥平面BCD ,1AB BC CD BD ====,所以可将四面体ABCD 看作底面是等边三角形的直三棱柱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则四面体ABCD 的外接球即直三棱柱的外接球,因为底面三角形BCD 的外心到三角形BCD 的顶点的长度为222131323, 所以直三棱柱的外接球的半径221372312r, 则球O 的表面积2277π4π4π123S r ,故选:A.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的计算,能否将四面体ABCD 看作底面是等边三角形的直三棱柱的一部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考查直三棱柱的外接球的半径的计算,是中档题.11.C解析:C 【分析】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判断A ;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判断B ;反证法可说明C ;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判断D. 【详解】 对于A ,D ,F 外别是AB ,CA 的中点,//BC DF ∴,DF ⊂平面PDF ,∴//BC 平面PDF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对于B ,各棱长相等,E 为BC 中点,,BC AE BC PE ∴⊥⊥,PEAE E =,BC ∴⊥平面PAE ,//BC DF ,∴DF ⊥平面PAE ,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对于C ,假设平面PDE ⊥平面ABC ,设DE BF O ⋂=,连接PO ,则O 是DE 中点,PO DE ∴⊥,平面PDE平面ABC DE =,PO ∴⊥平面ABC ,BF ⊂平面ABC ,PO BF ∴⊥,则PB PF =,与PB PF ≠矛盾,故C 错误,符合题意;对于D ,由B 选项 DF ⊥平面PAE , DF ⊂平面ABC ,∴平面PAE ⊥平面ABC ,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线面关系和面面关系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判断定理,正确理解垂直平行关系.12.A解析:A 【分析】作出原平面图形,然后求出面积即可. 【详解】45B A O '''∠=B O A '''=∠,则O A 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A B OB '''==又O C C B ''''⊥,45C O B '''∠=︒,∴1B C ''=, 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原图形为:梯形OABC ,//OA BC ,2,1OA BC ==,高22OB = ∴其面积为1(21)22322S =+⨯= 故选:A 【点睛】方法点睛:本题考查斜二测法画平面图形直观图,求原图形的面积,可能通过还原出原平面图形求得面积,也可以通过直观图到原图形面积的关系求解:直观图面积为S ',原图形面积为S ,则2S S '=二、填空题13.【分析】确定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中点分别是和的外心由直棱柱性质得的外接球的球心在上外接球面与平面的交线是圆是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求出可得面积【详解】则设分别是的中点则分别是和的外心由直三棱柱的性质得平面 解析:4π【分析】确定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1,AC A C 的中点1,D D 分别是ABC 和111A B C △的外心,由直棱柱性质得P ABC -的外接球的球心O 在1DD 上,外接球面与平面111A B C 的交线是圆,是以1D 为圆心,1D P 为半径的圆,求出1PD 可得面积. 【详解】4,2AB BC AC ===90ABC ∠=︒,设1,D D 分别是11,AC A C 的中点,则1,D D 分别是ABC 和111A B C △的外心,由直三棱柱的性质得1DD ⊥平面ABC , 所以P ABC -的外接球的球心O 在1DD 上,如图,24()41OA ππ=,则41OP OA ==,2222413(22)22OD OA AD ⎛⎫=-=-= ⎪ ⎪⎝⎭, 所以11135422OD DD OD AA OD =-=-=-=, 222211415222PD OP OD ⎛⎫⎛⎫=-=-= ⎪⎪ ⎪⎝⎭⎝⎭, P ABC -的外接球面与平面111A B C 的交线是圆,是以1D 为圆心,1D P 为半径的圆,其面积为224S ππ=⨯=. 故答案为:4π.【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立体几何中动点轨迹问题的求解,重点考查了几何体的外接球的有关问题的求解,关键是根据外接球的性质确定球心位置,结合勾股定理得出动点所满足的具体条件,结论: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在过各面外心且与此面垂直的直线上.14.【分析】经分析正三棱锥是以△BCD 底面的三棱锥可以把看出以AB 为边长的正方体切割下来的可借助于正方体的外接球求解【详解】正三棱锥中所以△BCD 为底面且所以正三棱锥是以AB 为边长的正方体切割下来的所以 解析:6π【分析】经分析,正三棱锥A BCD -是以△BCD 底面的三棱锥,可以把看出以AB 为边长的正方体切割下来的,可借助于正方体的外接球求解. 【详解】正三棱锥A BCD -中,π2BAC ∠=, 所以△BCD 为底面,且π2BAD DAC BAC ∠=∠=∠=, 所以正三棱锥A BCD -是以AB 为边长的正方体切割下来的, 所以正三棱锥A BCD -的外接球就是正方体的外接球.设外接球的半径为R ,所以2R =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46S R ππ==. 故答案为:6π 【点睛】多面体的外接球问题解题关键是找球心和半径,求半径的方法有:(1)公式法;(2) 多面体几何性质法;(3)补形法;(4)寻求轴截面圆半径法;(5)确定球心位置法.15.【分析】在矩形中作交于交于在翻折后的几何体中证得平面平面从而平面得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设C 求得的范围后可得范围【详解】在矩形中作交于交于设由图易知∴即∴则在翻折后的几何体中又平面∴平面又平面∴平面平解析:(0,]6π【分析】在矩形ABCD 中作DO AF ⊥,交AF 于O ,交AB 于M ,在翻折后的几何体中,证得平面ODM ⊥平面ABCF ,从而DM ⊥平面ABCF ,得DFM ∠是直线FD 与平面ABCF 所成的角.设(01)CF x x =<<C ,求得sin θ的范围后可得θ范围.【详解】在矩形ABCD 中作DO AF ⊥,交AF 于O ,交AB 于M , 设(01)CF x x =<<,AM t =,由图易知DAM FDA △△,∴AM AD DA DF =,即112t x =-,∴12t x=-,01x <<,则112t <<. 在翻折后的几何体中,AF OD ⊥,AF OM ⊥,又OD OM O =,,OD OM ⊂平面ODM ,∴AF ⊥平面ODM ,又AF ⊂平面ABCF ,∴平面ODM ⊥平面ABCF ,又平面ABD ⊥平面ABC AB =.平面ODM平面ABD DM =,∴DM ⊥平面ABCF ,连接MF ,则DFM ∠是直线FD 与平面ABCF 所成的角.DFM θ∠=,而DM =12DF x t=-=,∴2422211sin 1()24DM t t t t t DF θ==-=-+=--+, ∵112t <<,∴2114t <<,∴10sin 2θ<≤,即06πθ<≤.故答案为:(0,]6π.【点睛】方法点睛:本题考查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求线面角常用方法:(1)定义法:作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并证明,然后在直角三角形中计算可得; (2)向量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夹角的余弦的绝对值等于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计算.16.【分析】作于于可得等于二面角的平面角从而可得然后求得而因此可得是异面直线与所成角(或补角)这样在求解可得【详解】如图作于于则连接根据二面角平面角的定义知与的夹角等于二面角的平面角所以因为所以设则在矩解析:12. 【分析】作DM AC ⊥于M ,BN AC ⊥于N ,可得,MD NB '<>等于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从而可得DMD '∠,然后求得DD ',而//AB CD ,因此可得D CD '∠是异面直线D C '与AB 所成角(或补角).这样在DCD '求解可得.【详解】如图,作DM AC ⊥于M ,BN AC ⊥于N ,则//DM BN ,连接,D M DD '', 根据二面角平面角的定义知MD '与NB 的夹角等于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 所以,3MD NB π'<>=,因为//DM BN ,所以23DMD π'∠=, 设1BC =,则22AB BC ==ABCD 中,3AC =1263DM ⨯==, 63D M DM '==, 则222222666612cos 22333332DD DM D M DM D M π⎛⎫⎛⎫⎛⎫'''=+-⋅=+-⨯⨯⨯-= ⎪ ⎪ ⎪ ⎪ ⎪⎝⎭⎝⎭⎝⎭,所以2DD '=,因为//AB CD ,所以D CD '∠是异面直线D C '与AB 所成角(或补角).DCD '是正三角形,3D CD π'∠=,1cos 2D CD '∠=. 所以异面直线D C '与AB 所成角余弦值是12. 故答案为:12.【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解题方法根据异面直线所成角定义作出它们所成的角,然后解三角形可得,解题关键是利用图中MD '与NB 的夹角等于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从而求得DMD '∠,只要设1BC =,可求得DD ',从而求得结论.17.【分析】连接延长交于则是中点可得是二面角的平面角求出可得结论【详解】由已知是中心连接延长交于则是中点连接则而∴平面平面∴∴是二面角的平面角由对称性又由平面平面得∴故答案为:【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 3 【分析】连接DO 延长交BC 于E ,则E 是BC 中点,可得MEO ∠是二面角M BC O --的平面角.求出,ME OE 可得结论. 【详解】由已知O 是BCD △中心,连接DO 延长交BC 于E ,则E 是BC 中点,连接AE ,则BC AE ⊥,BC DE ⊥,而AEDE E =,∴BC ⊥平面AED ,ME ⊂平面AED ,∴BC ME ⊥,∴MEO ∠是二面角M BC O --的平面角.2BC =,90BMC ︒∠=,由对称性2BM CM ==,112ME BC ==, 又1133233EO DE ==⨯⨯=, 由AO ⊥平面BCD ,EO ⊂平面BCD ,得AO EO ⊥, ∴3cos 3EO MEO ME ∠==. 故答案为:33.【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求二面角,解题关键是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这可根据平面角的定义作出(并证明),然后在直角三角形中求角即得.注意一作二证三计算三个步骤.18.【分析】分别取棱的中点连接易证平面平面由题意知点必在线段上由此可判断在或处时最长位于线段中点处时最短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得【详解】如下图所示连分别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又平面平面平面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又 解析:[32,25]【分析】分别取棱1BB 、11B C 的中点M 、N ,连接MN ,易证平面1//A MN 平面AEF ,由题意知点P 必在线段MN 上,由此可判断P 在M 或N 处时1A P 最长,位于线段MN 中点处时最短,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得. 【详解】 如下图所示,连MN ,EF ,1A D ,EMM ,N ,E ,F 分别为所在棱的中点,则1//MN A D ,1//EF A D ,//EF MN ∴,又MN ⊂平面1C EF ,EF ⊂平面1C EF ,//MN ∴平面1C EF .11//,C C EM C C EM =, ∴四边形1C CME 为平行四边形,1//C E CM ,又CM ⊄平面1C EF ,1C E ⊂平面1C EF ,//CM ∴平面1C EF ,又NMCM M =,∴平面//NMC 平面1C EF .P 是侧面四边形ADD 1A 1内一动点,且C 1P ∥平面CMN , ∴点P 必在线段EF 上.在Rt △11C D E 中,222211114225C E C D D E =+=+=同理,在Rt △11C D F 中,可得125C F =,∴△1C EF 为等腰三角形.当点P 为EF 中点O 时,1C P EF ⊥,此时1C P 最短;点P 位于,E F 处时,1C P 最长.()222211(25)232C O C E OE =-=-=1125C E C F ==∴线段1C P 长度的取值范围是[32,25].故答案为:[32,25] 【点睛】本题考查点、线、面间的距离问题,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及推理转化能力,属中档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通过构造平行平面寻找P 点位置.19.【分析】根据四面体是球的内接四面体结合位置关系可得棱锥的形状以及棱长之间的关系利用体积公式即可代值计算【详解】设该球的半径为R 则AB =2R2ACAB2R ∴ACR 由于AB 是球的直径所以△ABC 在大圆所解析:【分析】根据四面体是球的内接四面体,结合位置关系,可得棱锥的形状,以及棱长之间的关系,利用体积公式即可代值计算. 【详解】设该球的半径为R ,则AB =2R ,2AC ==2R , ∴AC=,由于AB 是球的直径,所以△ABC 在大圆所在平面内且有AC ⊥BC , 在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得:BC 2=AB 2﹣AC 2=R 2,所以R t △ABC 面积S 12=⨯BC ×AC =2, 又PO ⊥平面ABC ,且PO =R ,四面体P ﹣ABC 的体积为32,∴VP ﹣ABC 13=⨯R R 232=3=9,R 3=所以:球的体积V 43=⨯πR 343=⨯=.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三棱锥外接球体积的计算,属基础题;本题的重点是要根据球心的位置去推导四面体的几何形态,从而解决问题.20.【分析】先在等边三角形中求出外接圆半径从而可求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半径【详解】详解:因为所以为等边三角形所以等边外接圆的半径为如图三棱锥外接球球心为半径为设球心到平面的距离为外接圆圆心为连接则平面取中【分析】先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求出BC =,外接圆半径2r ,从而可求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半径. 【详解】详解:因为060AB AC BAC ==∠=,所以ABC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BC =ABC 外接圆的半径为23r,如图,三棱锥P ABC -外接球球心为O ,半径为R , 设球心O 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d ,ABC 外接圆圆心为'O , 连接,','AO AO OO ,则'OO ⊥平面ABC , 取PA 中点,D OP OA =,所以OD PA ⊥,又PA ⊥平面ABC ,所以//PA OO ',则四边形'ADOO 是矩形, 所以在PDO △和'OAO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222222222R d R d ⎧=+⎪⎨=+-⎪⎩,解得:1,5d R ==. 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其中根据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和球的性质,求得三棱锥的外接球的半径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推理与运算能力.三、解答题21.(1)4;(2)60︒;(33【分析】(1)根据棱锥的体积公式求解即可;(2)作辅助线,利用平行得出异面直线1CB 与1AC 所成角就是COE ∠,再结合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夹角;(3)过C 作1CF AC ⊥于点F ,连接,CF BF ,由11,CF AC BF AC ⊥⊥结合定义得出二面角1B AC C --的平面角,再由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得出平面角的余弦值. 【详解】(1)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体积1122242ABC V SCC ⎛⎫=⋅=⨯⨯⨯= ⎪⎝⎭(2)记1BC 与1B C 的交点为O ,作AB 的中点E ,连接,OE CE ,异面直线1CB 与1AC 所成角就是COE ∠2CO OE CE ===60COE ︒∴∠=(3)过C 作1CF AC ⊥于点F ,连接,CF BF11,CF AC BF AC BFC ⊥⊥⇒∠为所求角3tan 2,cos 32BC BFC BFC FC ∠===∠=【点睛】关键点睛:在求异面直线的夹角时,关键是利用中位线定理得出平行,从而得出异面直线的夹角.22.(1)证明见解析;(2)105. 【分析】(1)由PA ⊥底面ABCD ,得PA DE ⊥,由Rt ABH Rt DAE ≌△△,得DE AH ⊥,可得答案.(2)由可知DE ⊥平面PAH ,连接PG ,则DPG ∠即为直线PD 与平面PAH 所成线面角,在Rt PDG △中,由sin DPG ∠可得答案. 【详解】(1)因为PA ⊥底面ABCD ,DE ⊂底面ABCD ,所以PA DE ⊥,因为E ,H 分别为正方形ABCD 的边AB ,BC 的中点,,,AB DA BH AE HBAEAD ,所以Rt ABH Rt DAE ≌△△,所以BAH ADE ∠=∠,由90AED ADE ∠+∠=所以90BAH AED ∠+∠=,所以DE AH ⊥, 因为PA ⊂平面PAH ,AH ⊂平面PAH ,PA AH A ⋂=,所以DE ⊥平面PAH .(2)由(1)可知DE ⊥平面PAH ,设AH DE G ⋂=,如图,连接PG ,则DPG ∠即为直线PD 与平面PAH 所成线面角, 因为2PA AD ==,所以22PD =,5DE =, 在Rt DAE 中,由于AG DE ⊥,所以2AD DG DE =⋅, 所以45DG =⋅,所以5DG =, 所以在Rt PDG △中,105sin 22DG DPG PD ∠===,即直线PD 与平面PAH 所成线面角的正弦值为1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垂直的证明、线面角的求法,对于线面角的求法的步骤,作:作(或找)出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证:证明某平面角就是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算:通常在垂线段、斜线段和射影所组成的直角三角形中计算. 23.(1)证明见解析;(2)73)存在;12PF PB =. 【分析】(1)首先证明BE AD ⊥,再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BE ⊥平面PAD ,即证. (2)连结PE ,以E 为坐标原点,EP ,EA ,EB 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0,3,0)EB a =是平面PAD 的一个法向量,再求出平面PCD 的一个法向量,利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即可求解.(3)根据题意可得EF 与平面PCD 的法向量垂直,假设线段PB 上存在点F 使得//EF 平面PCD ,再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即可求解. 【详解】解:(1)因为四边形ABCD 为菱形,所以AB AD =.。

(2021年整理)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2021年整理)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一、选择题1.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这个几何体可能是一个().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第1题)A.棱台B.棱锥C.棱柱D.正八面体2.如果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一个底角为45°,腰和上底均为1的等腰梯形,那么原平面图形的面积是( ).A.2+2B.221+C.22+2D.2+13.棱长都是1的三棱锥的表面积为( ).A.3B.23C.33D.434.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分别是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A.25πB.50πC.125πD.都不对5.正方体的棱长和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 ).A.3∶1 B.3∶2 C.2∶3D.3∶36.若底面是菱形的棱柱其侧棱垂直于底面,且侧棱长为5,它的对角线的长分别是9和15,则这个棱柱的侧面积是().A.130 B.140 C.150 D.1607.如图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则此物体的直观图是( ).(第7题)8.已知a 、b 、c 是直线,β是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c a c b b a //,,则⊥⊥; ②若c a c b b a ⊥⊥则,,//; ③若b a b a //,,//则ββ⊂;④若a 与b 异面,且ββ与则b a ,//相交;⑤若a 与b 异面,则至多有一条直线与a ,b 都垂直.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 .1B .2C .3D .4二、填空题9.若三个球的表面积之比是1∶2∶3,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___.10.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 中,O 是上底面ABCD 的中心,若正方体的棱长为a ,则三棱锥O -AB 1D 1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11.已知一个长方体共一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2、3、6,则这个长方体的对角线长是___________,它的体积为___________.三、解答题12 .已知半球内有一个内接正方体,求这个半球的体积与正方体的体积之比.1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DAB =90°,∠ADC =135°,AB =5,CD =22,AD =2,求四边形ABCD 绕AD 旋转一周所成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第13题)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这个几何体可能是一个( ).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A .棱台
B .棱柱
C . 棱锥
D .正八面体
2.如果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一个底角为45°,腰和上底均为1的等腰梯形,那么原平面图形的面积是( ).
A .2+2
B .
2
2
+2 C .
2
2
1+ D .2+1
3.棱长都是1的三棱锥的表面积为( ). A .3
B . 43
C .33
D . 23
4.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分别是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 125π
B .50π
C .25π
D .全不对
5.正方体的棱长和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 ). A .
3∶3
B .3∶2
C .2∶3
D . 3∶1
6.在△ABC 中,AB =2,BC =,∠ABC =120°,若使△ABC 绕直线BC 旋转一周,则所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是( ).
A .
2
9π B .
2
7π C .
2
5π D .
2
3π 7.若底面是菱形的棱柱其侧棱垂直于底面,且侧棱长为5,它的对角线的长分别是9和15,则这个棱柱的侧面积是( ).
A .130
B .140
C .150
D .160
8.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已知平面ABCD 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EF ∥AB ,EF =2
3
,且EF 与平面ABCD 的距离为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
A.
2
9
B.5 C.2 D.
2
15
9.下列关于用斜二测画法画直观图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 ).
A.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的直观图是在平行投影下画出的空间图形
B.几何体的直观图的长、宽、高与其几何体的长、宽、高的比例相同
C.水平放置的矩形的直观图是平行四边形
D.水平放置的圆的直观图是椭圆
10.如图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则此物体的直观图是( ).
(第10题)
二、填空题
11.一个棱柱至少有______个面,面数最少的一个棱锥有________个顶点,顶点最少的一个棱台有________条侧棱.
12.若三个球的表面积之比是1∶2∶3,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___.
13.正方体ABCD-A1B1C1D1 中,O是上底面ABCD的中心,若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三棱锥O-AB1D1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
14.如图,E,F分别为正方体的面ADD1A1、面BCC1B1的中心,则四边形BFD1E在该正方体的面上的射影可能是___________.
(第8题)
(第14题)
15.已知一个长方体共一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2、3、6,则这个长方体的对角线长是___________,它的体积为___________.
16.一个直径为32厘米的圆柱形水桶中放入一个铁球,球全部没入水中后,水面升高9厘米则此球的半径为_________厘米.
三、解答题
17.有一个正四棱台形状的油槽,可以装油190 L,假如它的两底面边长分别等于60 cm 和40 cm,求它的深度.
18 *.已知半球内有一个内接正方体,求这个半球的体积与正方体的体积之比.[提示:过正方体的对角面作截面]
1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AB=90°,∠ADC=135°,AB=5,CD=22,AD =2,求四边形ABCD绕AD旋转一周所成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
(第19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A3.A4.B5.C6.D7.D8.D9.B10.D 二、填空题
11.参考答案:5,4,3. 12.参考答案:1∶22∶33.
r 1∶r 2∶r 3=1∶2∶3,31r ∶32r ∶33r =13∶(2)3∶(3)3=1∶22∶33.
13.参考答案:36
1
a .
解析:画出正方体,平面AB 1D 1与对角线A 1C 的交点是对角线的三等分点, 三棱锥O -AB 1D 1的高h =
33a ,V =31Sh =3
1×43×2a 2×33a =61a 3. 14.参考答案:平行四边形或线段.
15.参考答案:6,6. 解析:设ab =2,bc =3,ac =6,则V = abc =6,c =3,a =2,b =1, l =1+2+3=6.
16.参考答案:12. 解析:V =Sh =πr 2h =3
4πR 3
,R =32764×=12. 三、解答题 17.参考答案:
V =31
(S +S S ′+S )h ,h =S S S S V ′+′+3=600
1+4002+60030001903×=75.
18.参考答案:
如图是过正方体对角面作的截面.设半球的半径为R ,正方体的棱长为a ,则CC'=a ,OC =
2
2
a ,OC'=R .
(第18题)
在Rt △C'CO 中,由勾股定理,得CC' 2+OC 2=OC' 2, 即 a 2+(2
2a )2
=R 2. ∴R =
26a ,∴V 半球=2
6πa 3,V 正方体=a 3. ∴V 半球 ∶V 正方体=6π∶2. 19.参考答案:
S 表面=S 下底面+S 台侧面+S 锥侧面
=π×52+π×(2+5)×5+π×2×22 =(60+42)π. V =V 台-V 锥
=31π(21r +r 1r 2+22r )h -31
πr 2h 1 =3
148
π.
:
C
O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