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虫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恙虫病22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加 强预防 出血 的指导 ,嘱患者 动作 缓慢 ,防碰撞 ,穿刺 点 延长按压 时间 ,勿剔牙 、抠鼻及用 力擤鼻 ,用软 毛刷刷牙 , 勿用 力 ,保 持大便 通 畅。密切观 察患 者皮 肤 、黏 膜有无 出 血征象 ,注意有 无黑粪 。本组有 2例 出现不 同程度皮 肤瘀
稽留热或弛 张热。 多数患者伴有畏寒 、 头晕 、 乏力、 肌 肉酸
恙虫 病是 由恙虫病 东方体 引起 的一种 急性传染 病 ,主 要传 染源为 鼠类 ,传播媒 介为恙 螨 ,临 床主要 表现为 叮 咬 部位焦痂或溃疡形成 、发热 、皮疹 、淋 巴结肿大 、肝脾 大及 外周血 白细胞减 少l 1 1 。恙虫病 在 我国东 南沿 海各省 和 西南 地区 发病 率较高l 2 】 。由于本病 起病急 ,同时伴多脏器 损害 , 焦痂多处于人体较 隐蔽的部位 , 易导致误诊 或诊断不及 时, 使病情加 重 ,甚至死亡[ 3 】 。所 以,及 时准 确诊断 、治疗 及护 理是 患者康复 的 关键 。我 科于 2 0 0 6— 2 0 l 2年 收治 2 2例 恙虫病 患者 ,现将 临床 观察 与护理 体会 介绍如 下 : 1 临床 表现与护 理
1 . 1 焦痂与溃疡
焦痂 或溃疡是恙虫病特征性表现 。被恙
螨幼虫叮咬的局部皮肤先有充血 、水肿 , 后形成小丘 疹 , 继 而变成小水疱 , 水疱中央坏死 、出血 , 形成褐色或黑色焦痂。 焦痂多为圆形或椭 圆形 ,表面干燥 , 大小不一 ,其边缘稍 隆 起,如堤 围状 , 周 围有红晕 , 痂皮脱落后 中央凹陷形成溃疡 ,
斑 ,未 发生严 重 出血 ,治疗 后血 小板 恢复 正常 。
1 . 7 肾损害 本组 有 2例 出现蛋 白尿 ,血尿素氮、肌酐升
高, 其中 1 例伴四肢及颜面水肿。嘱患者注意休息 ,控制水钠 摄入 ,选择 富含优质蛋 白质饮食 ,观察尿量及浮肿消退情况。 监测患者肾功能及血电解质变化 ,予护肾及氨基酸支持治疗 。 治疗后 l例各项指标降至正常 , 另 1例浮肿 消退 , 血尿素氮 及肌酐 明显下降 , 患者 因经济原 因转 当地 医院继续治疗 。 1 . 8 心理护理 本组 多数患者人院 时病程 已超 过 1周 ,持 续高 热 ,情绪 多烦躁 、紧 张 ,有 些患者对 治疗 及护理 欠 配
恙虫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恙虫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恙虫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概述:恙虫病是由恙虫叮咬后传播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和全身不适。
本文将对恙虫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恙虫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等。
第一章:恙虫病的病因1.1 病原体恙虫病的病原体为恙虫病,属于弓形虫科。
1.2 传播途径恙虫病主要通过恙虫叮咬传播,也可通过输血、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
第二章:恙虫病的临床表现2.1 潜伏期恙虫叮咬感染恙虫病后,潜伏期通常为7-14天,最长可达30天。
2.2 发热发热为恙虫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热一般持续3-7天,体温可超过39℃。
2.3 皮疹恙虫病患者常出现皮疹,早期呈斑丘疹,随后逐渐发展为丘疹、水疱或溃疡。
皮疹可出现在全身各部位。
2.4 其他症状恙虫病患者还可出现头痛、肌肉酸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不适症状。
第三章:恙虫病的诊断方法3.1 临床表现根据恙虫病的典型临床表现进行初步诊断,如发热、皮疹等。
3.2 实验室检查通过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恙虫病,常用检查方法包括恙虫病抗体检测、核酸检测等。
第四章:恙虫病的治疗原则4.1 对症治疗对恙虫病患者的主要症状,如发热、皮疹等进行对症治疗,如退热药物、抗过敏药物等。
4.2 抗治疗恙虫病患者可根据病情进行抗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利巴韦林等。
第五章:恙虫病的护理措施5.1 隔离措施对确诊或疑似恙虫病患者进行隔离,减少传播风险。
5.2 个人防护医护人员应佩戴好防护设备,如口罩、手套等,以减少感染风险。
5.3 定期观察对恙虫病患者进行定期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包括恙虫病抗体检测报告样本、恙虫病的临床照片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恙虫病:指由恙虫叮咬后传播的一种感染性疾病。
2:弓形虫科:恙虫病的病原体,属于弓形虫科的。
恙虫病的护理措施

疾病特征
焦痂与溃疡是该病的特殊体征,某组病例总结, 98%的病例有此特征。当皮肤受咬后,首先出现红 色丘疹,继而变为水疱,以后中心部坏死,形成黑 色痂皮,即焦痂。焦痂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多在 2-10毫米,也可小至1毫米或大至15毫米,周围绕 以红晕,稍隆起成围堤状。痂皮脱落后形成小溃疡。 溃疡也呈圆形或椭圆形,周边整齐而稍隆起,基底 洁净。焦痂好发于腋窝、腹股沟、外生殖器、腰、 背等处,一般只有一个,有时可有二,三个。由于 焦痂与溃疡不痛不痒,通常匿于隐蔽处,病人和医 生往往不易察觉,易造成漏诊误诊。
疾病传播
恙虫病立克次体由恙螨(常为红纤恙螨及地理 纤恙螨)经卵传递,以叮咬取食物时传给诸如森林 及农村鼠类,包括家鼠,田鼠,及野鼠等。人体感 染在恙螨幼虫叮咬后发生。潜伏期约6-21天左右 (平均10-12天),起病往往突然,典型病例常以 恶寒或寒战开始,在第一周,体温迅速上升至3940度,常见有严重的头痛,并有结膜感染充血。在 发热的5-8天,躯体常出现斑疹,并常扩展到手臂和 腿。他们可能很快消退,或变成斑丘疹,色泽加深。 在发热的第1周,可有咳嗽;第2周,可发生肺炎。 发病同时可见有四肢酸痛,疲乏思睡,食欲不振, 便秘或腹泻,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在重笃病例, 脉率增加,血压下降,出现谵妄,昏迷及肌肉抽搐, 间质性心肌炎也比其他立克次体病更常见。
临床表现
潜伏期4~20天,一般为10~14天。 (一)毒血症症状起病急骤,先有畏寒或寒颤, 继而发热,体温迅速上升,1~2天内可达39~41℃, 呈稽留型、弛张型或不规则型。伴有相对缓脉、头 痛、全身酸痛、疲乏思睡、食欲不振、颜面潮红, 结合膜充血。个别患者有眼眶后痛。严重者出现谵 语、烦躁、肌颤、听力下降,脑膜刺激征,血压下 降,还可并发肺炎。发热多持续1~3周。
恙虫病的护理措施

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 恙虫病主要通过恙螨幼虫叮咬传播,易感人群包 括野外工作者、军人、探险者等高风险人群。
疾病对身体的危害
• 恙虫病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包括严重的全身中毒症 状、心肌炎、肝肾功能损伤等,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02
预防措施
灭鼠及环境改善
灭鼠
定期清理垃圾,减少老鼠的栖息 地,使用捕鼠器、鼠药等灭鼠工 具灭鼠。
治疗原则及方案
01
02
03
04
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加 强营养支持。
对症治疗
针对症状进行相应治疗,如退 热、止痛等。
抗菌治疗
使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如 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等。
中药治疗
使用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的中 药辅助治疗。
中医治疗及调理
中药煎剂
使用中药煎剂,如板蓝根、大 青叶、金银花等,具有清热解
疫苗研制
目前已有针对某些特定病原体的疫苗,未来有望通过研制针对恙虫 病的疫苗,提高人群的免疫力。
跨学科合作
加强医学、生物学、生态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共同研究恙虫 病的发病机制、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
研究与发展的挑战与瓶颈
病原体变异
01
随着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的改变,恙虫病的病原体可能发生变
异,导致疾病传播范围扩大和传播途径多样化。
耐药性问题
02
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恙虫病的病原体产生耐药性,给治疗
带来了困难。
缺乏有效疫苗
03
目前针对恙虫病的疫苗还比较有限,研制出安全、有效且易于
推广的疫苗仍是一个挑战。
THANK YOU
饮食护理
患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恙虫病的观察与护理

恙虫病的观察与护理恙虫病是一种由于恙虫咬伤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染疫恙虫的叮咬传播。
本文将介绍恙虫病的观察与护理。
一、观察:1.定期观察患者的皮肤,特别是四肢暴露部位,观察是否发现红色丘疹或蚊虫叮咬样皮疹。
2.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发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这是恙虫病的典型表现。
3.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伴随恙虫病的并发症,如肝炎、肾功能异常等。
二、护理:1.加强宣传教育:向患者及家人普及有关恙虫病的防治知识,特别是注意恙虫的预防,避免受到恙虫的叮咬。
2.隔离措施: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应实施隔离措施,以防止病毒的传播。
3.饮食护理:患者应注意饮食,多摄取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增强免疫力,加速康复。
4.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鼓励他们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提高自愈能力。
5.物理护理:保持患者的环境整洁,改善通风条件,避免蚊虫滋生,减少传播机会。
6.服药护理:按医嘱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如布比卡因、阿米卡星等,以缓解症状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7.症状护理:对于患者出现的发热、肌肉疼痛等症状,给予相应的散热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缓解不适。
8.并发症的护理:如出现肝功能异常或肾功能异常,应给予相应的护理和治疗,包括调整饮食、补充营养、控制病情等。
9.患者的休息护理:嘱咐患者休息充足,避免劳累,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促进身体康复。
通过观察与护理,可以及时发现恙虫病的症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不适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加强对恙虫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恙虫病的认知度,增强预防控制意识,从而有效地减少恙虫病的传播。
恙虫病护理

特征性表现
焦痂大多数发生在会阴、腋窝、腹 股沟、外生殖器等潮湿隐蔽且气味较 浓的部位部位,不易发现。多数1个, 偶有2~3个
恙虫病焦痂图片
腰部典型螫伤 左侧螫口放大图 第十病日已经 第五病日 变成焦痂
5
4
3
2 1
6
恙虫病焦痂图片
恙虫病—焦痂
乳头下方与乳晕交 界处也是恙螨叮咬 的地方
护 理
3.发热的观察与护理 注意监测体温变 化,当体温高达39℃,给予物理降温,如 冰敷、温水擦浴、冰冻输液。持续高热物 理降温效果不明显时,按医嘱给药物降温。 在退热过程中,患者往往大量出汗,及时 擦拭、更换衣服,保持衣、被清洁干燥, 鼓励病人多饮水,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 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平 衡。
地理分布和发病季节特点 本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东亚 各国流行较为广泛,日本、韩国、泰国和 澳大利亚等国家报道发病较多。 我国北方和南方的流行季节有显著差 异。长江以南地区以6-8月为流行高峰,属 于“夏季型”;长江以北地区以10-11月为 流行高峰,属于“秋季型” 。
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 田间劳作的农民、野外作业人员 (伐木、筑路工人、地质勘探人员等)、 野外训练部队和野外旅游者等受恙螨侵 袭机会较多,容易发生感染。
5. 并发症的护理
• 中毒性肝炎的护理 • 主要表现为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伴有 食欲减退,少数病人有恶心、呕吐,皮肤、 巩膜黄染、厌油。让患者卧床休息,减少 活动,给予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 并禁止饮酒及禁食刺激性食物,避免使用 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按医嘱给予护肝、 降酶、退黄药物治疗,
5. 并发症的护理
临床表现
病程第2周:——出现并发症 多脏器损害表现
恙虫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恙虫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恙虫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恙虫病是一种由于叮咬传播的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为恙螨,主要在夏秋两季活动。
恙虫病的发病率较高,如何对其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及有效的护理和预防成为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临床观察和护理两方面进行讨论。
一、临床观察1. 病情表现恙虫病的病程长短不一,表现多样化,常常出现发热、头痛、肌肉痛、虚弱乏力等症状。
接下来可能会出现皮疹、口腔溃疡、腹泻、呕吐等表现。
扫地掉下灰的症状也是恙虫病的重要表现,表现为患者在肢体或身体任意部位的皮肤上轻划一下(如用指甲轻轻地刮一下),就会留下白色的痕迹,这种现象也称为“针尖试验”。
2. 诊断恙虫病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
在临床诊断方面,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发病史、病程、痛点、皮肤病变等信息;在实验室检验方面,常用的方法有恙虫病病毒血清学检测、ELISA法、PCR扩增等检验方法。
这些检验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确认恙虫病的病情。
3. 病情监测患者出现恙虫病后,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包括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病理表现。
如果患者病情恶化或需要特殊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状态提供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注意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休克、出血等并发症,保持患者心理的稳定。
二、护理措施1. 全面评估在进行护理时,我们应当全面评估内外在的各种因素,包括患者病情、心理状况、身体状况、饮食需求、营养状况、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等方面。
在对患者评估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后,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2. 确定必要的隔离措施由于恙虫病是一种传导病,所以恙虫病患者需要进行隔离以避免疾病的传播。
为了避免病毒的传染,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护士应该为患者和家属提供详细的卫生保健信息,并指导他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采取预防措施。
3. 维护基本生活功能患者在恙虫病的发病期需要进行全面的护理和管理,包括饮食营养、睡眠、洗浴等方面。
由于恙虫病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状况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进行针对性护理,以帮助患者维持基本生活功能。
恙虫病护理问题

康复锻炼计划制定
个性化锻炼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锻炼计划, 如散步、慢跑、瑜伽等。
逐步增加活动量
在患者耐受的情况下,逐步增加活动量和运动强度,以提高身体 素质和免疫力。
注意运动安全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或引发并发症。
营养饮食调整建议
高蛋白饮食
鼓励患者之间建立互助 小组,分享治疗经验和 心理感受,提高自我管 理能力。
PART 06
护理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 计划
REPORTING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01
确定恙虫病护理的关键质量指标
如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操作规范性等。
02
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
针对每个关键指标,制定详细的评价标准,如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的设计
持续改进
根据验证结果不断调整和优化改进措施,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经验总结分享和团队能力建设
经验总结分享
鼓励护理人员积极总结自己在恙虫病护理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并通过交流会、 研讨会等方式进行分享。
团队能力建设
加强护理团队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技能和协作能力,为恙虫病患 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咳嗽排痰。
预防肝肾功能损害
密切观察患者尿量、颜色及肝 肾功能指标变化,发现异常及 时报告医生处理。
预防心力衰竭
控制输液速度和量,避免加重 心脏负担。密切观察患者心率 、心律及心功能变化。
应对其他并发症
如出现消化道出血、脑水肿等 并发症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并
配合抢救治疗。
PART 04
恢复期康复指导与健康教 育
观察症状表现
注意患者是否出现高热、 毒血症、皮疹、焦痂和淋 巴结肿大等症状,以及症 状的严重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皮肤清洁、干燥,不可强行撕脱痂皮。溃疡创面可用 0. 5% 道反应多见,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告知患者多希环素宜在
的碘伏消毒后以无菌纱布覆盖,以防继发感染。
饭后服用,应用多希环素治疗期间监测肝肾功能。
2. 3. 3 皮疹的护理 本组有 51 例患者有皮疹。密切观察皮 2. 6 健康宣教 通过对本组 72 例病例的调查可发现,人们
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 4) 严格输液管理,应用输液泵准确
2012,34( 1) : 153.
控制滴速,20 滴 / min。( 5) 准确记录 24 h 出入量。 2. 4. 3 肝功能受损的观察及护理 ( 1) 观察患者的消化道症 状及精神状态,如果出现恶心、呕吐、腹胀及疲乏时,及时遵医 嘱送检血标本查肝功能酶谱。( 2) 观察皮肤黏膜有无黄疸现 象。( 3) 嘱患者多卧床休息,增加肝脏血流量,减轻肝脏负担。 ( 4) 遵医嘱应用护肝药物。( 5) 给予丰富维生素、清淡、易消 化饮食,禁忌使用损伤肝功能的药物。( 6) 密切观察有无肝昏 迷先兆症状。黄疸进行性加深,性格发生改变,凝血酶原时间 > 16 s,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 2. 4. 4 肾功能受损的观察及护理 ( 1) 注意观察尿量、颜色
瘙痒甚至出血。修剪指甲,勿搔抓。必要时可遵医嘱予以复 剂。( 3) 外出野营、郊游、钓鱼时尽量避免直接坐卧于在草地
方炉甘石洗剂涂擦患处。
上。( 4) 勤洗勤晒衣裤、被褥。( 5)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2. 4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结论
2. 4. 1 肺损伤的观察及护理 ( 1) 观察呼吸频率、幅度,如呼 吸困难,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胸痛者取患侧卧位,给予氧气
作者单位: 226400 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九病区 姜玲玲: 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例。中性粒细胞升高 27 例,下降 11 例。心功能损害 16 例, 肝功能损伤 27 例,肾功能受损 3 例。其中合并两个以上脏器 功能受损者 21 例。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晕厥共 6 例。 1. 4 治疗 71 例患者一经诊断均予以多希环素口服或静脉 滴注治疗,1 例患者给予头孢他啶静脉滴注治疗,合并其他脏 器损伤的患者给予对症支持。43 例治愈出院,29 例好转出院 者预后随访均痊愈,无 1 例死亡。住院时间 3 ~ 17 d。 2 观察与护理 2. 1 心理护理 该病由于起病急骤,持续高热,患者对该病 的认识不足,导致延误诊治,加之入院后环境的改变,患者易 产生不安、焦虑、恐惧、悲观心理。管床护士应关注患者的心 理状况,向其耐心介绍病区环境,管床医师、护士,了解其心理 需求,在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上,向其讲解本病的病因、治疗 方案、预后,并向其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帮助其树立战胜疾 病的信心,消除不良的负性情绪。 2. 2 一般护理 2. 2. 1 休息与活动 病房内应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限制 探视陪护人 员,保 持 环 境 安 静。 急 性 期 尤 其 是 高 热 伴 有 心、 肺、肝、肾、脾等脏器功能受损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康复期可 逐渐增加活动量,循序渐进,以不感疲劳为宜。 2. 2. 2 饮食护理 一般给予高热量、丰富维生素、高蛋白质、 易消化饮食。本病致病的主要因素为病原体死亡后释放的毒 素,可导致各脏器的炎性病变,内脏普遍充血[1]。为防止胃黏 膜出血,急性期 应 忌 生 硬、辛 辣、刺 激 及 高 温 食 物,可 少 量 多 餐,进食流质 或 半 流 质 饮 食。 发 热 期 可 多 饮 水,进 食 适 量 水 果。肾功能受损时,应给予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 2. 3 对症护理 2. 3. 1 高热护理 本组 72 例患者均有发热,以高热患者居 多。对于高热患者首先应密切观察热型,有无畏寒、寒战、肌 肉酸痛、乏力、头痛等伴随症状。测体温 4 h 1 次,鼓励患者多 饮水,每日 > 2000 ml。体温高于 38. 5 ℃ 者给予物理降温: 温 水擦浴,尽量避免酒精擦浴,尤其是伴有皮疹或出血疹时。必 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降温后 30 min 复测体温并记录, 及时更换汗 水 浸 湿 的 衣 裤、床 单。 当 出 现 面 色 苍 白、大 量 出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年第 9 卷第 16 期( 下半月版)
·61·
恙虫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姜玲玲 陈旭晔 纪 晶Fra bibliotek摘 要 目的: 探讨恙虫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特点。方法: 对 72 例恙虫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一般护理、高热护理、焦痂及溃疡护理、皮疹的护
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病例均治愈或好转,无 1 例死亡。结论: 严格缜密的病情观察,合理有效的护理措
值的变化。( 5) 嘱患者卧床休息。( 6) 给予低盐、低磷、优质 低蛋白饮食。
例,溃疡 10 例。患者入院后应仔细检查患者的皮肤及黏膜, 2. 5 药物护理 多希环素治疗恙虫病不仅疗效佳,且经济,
尽早发现焦痂与溃疡,可帮助医师尽早确诊与治疗。保持局 逐渐成为医师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其不良反应主要以胃肠
·62·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年第 9 卷第 16 期( 下半月版)
汗、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虚脱症状时,应立即保暖、给氧,遵 每周测量体重。( 3) 准确记录 24 h 出入量。( 4) 遵医嘱及时
医嘱注意补充电解质及水分。
送检尿标本、血标本,监测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尿素氮等数
2. 3. 2 焦痂与溃疡的护理 焦痂与溃疡是本病的特征性表 现之一,对早 期 诊 断 有 重 要 意 义[3]。本 组 患 者 中 有 焦 痂 59
吸困难进一步加重,伴有口唇、指甲发绀,提示急性呼吸窘迫 病情观察,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促进恙虫病痊愈的关键。
综合征,应立即配合医师进行抢救,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 助通气[4]。 2. 4. 2 心功能受损的观察及护理 恙虫病所致心脏损害主 要为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炎[5]。( 1) 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取半卧位,以减少心肌耗氧,减轻心脏负担。( 2) 遵医嘱抽取
疹的形状、分布、数量及消长情况,指导患者着宽松棉质睡衣。 普遍缺乏对本病的认识,做好防治知识的宣教尤为重要: ( 1)
保持皮肤清洁,清水清洗,忌用碱性肥皂及沐浴露清洗皮肤。 认真做好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做好灭鼠工作。( 2) 田间劳作
洗浴时水温 38 ~ 40 ℃ 为宜,水温太烫可加重毛细血管扩张致 时,穿长衣长裤,并扎好袖口、裤口,可在外露皮肤上喷洒防虫
施,是诊治恙虫病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恙虫病; 观察; 护理
doi: 10. 3969 / j. issn. 1672 - 9676. 2012. 16. 034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急 性传染病,系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啮齿类为主要的传染源, 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1],临床上以叮咬部位焦痂或溃疡形成, 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大以及周围血液白细胞数减少 等为特征[2]。该病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本地区位于江 苏省东南部,南黄海之滨,长江三角洲北翼,近两年来,本地区 恙虫病发病率呈明显增长趋势,以 10 ~ 12 月发病为多见。我 院 2010 年 1 月 ~ 2012 年 1 月共收治恙虫病 72 例,经过及时 诊治和精心护理,预后良好,现将护理观察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本组 72 例恙虫病患者中,男 29 例,女 43 例。其中 20 ~ 29 岁 3 例,30 ~ 39 岁 1 例,40 ~ 49 岁 13 例,50 ~ 59 岁 11 例,60 ~ 69 岁 22 例,70 ~ 79 岁 18 例,80 ~ 89 岁 3 例,90 岁以上 1 例。 1. 2 流行病学资料 职业: 农民 57 例,退休职工 6 例,居民 4 例,工人 4 例,教师 1 例,以农民居多数。发病月份: 4 月份 1 例,10 月份 7 例,11 月份 59 例,12 月份 5 例,以 11 月份为发 病高峰。发病距入院时间: 1 d 2 例,2 d 2 例,3 d 5 例,4 d 6 例,5 d 12 例,6 d 2 例,7 d 24 例,8 d 2 例,9 d 1 例,10 d 13 例, 14 d 1 例,15 d 1 例,20 d 1 例。发病前 20 d 内确定有野外作 业史及活动史者 61 例,不确定者 10 例,否认有接触史者 1 例。地区分布: 本地区该病散发流行涉及 14 个乡镇。 1. 3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发病急骤,均有发热,以高热多见, 热型以稽留热为主,其中体温 > 39 ℃ 者 47 例,38 ~ 38. 9 ℃ 者 23 例,37 ~ 37. 9 ℃ 者 2 例。部分患者有畏寒、寒战、头痛、疲 乏、四肢酸痛等伴随症状。有焦痂者 59 例,焦痂的部位多变, 具体部位为头顶、鼻侧、耳后、锁骨处、背部、臀部、髋部各 1 例,颈部 6 例,肩部 4 例,腋下 7 例,胸部 3 例,乳房下 3 例,肘 部 2 例,腹部 3 例,腰部 3 例,腹股沟 4 例,阴囊会阴处 4 例,踝 部 3 例,大小腿部 10 例。有溃疡者 10 例,具体部位为腋下 4 例,眼角、颈部、乳房下、肘窝、腹部、大腿根部各 1 例。皮疹 51 例,腹泻 2 例,淋巴结肿大 10 例,脾脏大 5 例。肺部啰音 30
次。( 3) 当血氧饱和度下降( 低于 90% ) 伴呼吸困难、气促加 密观察各系统的症状。而认真落实心理护理、一般护理、对症
重时提示呼吸衰竭,应立即报告医师处理,可大流量面罩吸 护理、并发症的护理、药物护理及健康宣教等各项护理措施,对
氧,或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当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呼 本病的及早诊断、有效治疗、安全用药十分重要。严格缜密的
参考文献
[1] 陈灝珠,林果为主编. 实用内科学[M]. 第 13 版. 北京: 人民卫生 出版社,2010: 488 - 490.
[2] 彭文伟主编. 传染病学[M]. 第 6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118 - 121.
血标本检查心肌酶谱。( 3) 通过心电图或 24 h 持续心电监测 [3] 叶锦芳,陈秀英. 恙虫病的临床护理对策[J]. 福建医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