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虫病护理培训

合集下载

恙虫病培训完整课件

恙虫病培训完整课件

恙虫病培训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传染病学》第十二章原虫病第三节恙虫病,详细内容如下:1.恙虫病的病原学2.恙虫病的流行病学3.恙虫病的临床表现4.恙虫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5.恙虫病的治疗与预防二、教学目标1.理解恙虫病的病原学特点及流行病学规律。

2.掌握恙虫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方法。

3.培养学生对恙虫病病例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恙虫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重点:恙虫病的病原学、临床表现、治疗与预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恙虫病PPT课件、恙虫病病例分析资料。

2.学具:笔记本、教材《传染病学》。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恙虫病患者图片,引发学生对恙虫病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病原学讲解:介绍恙虫病的病原体及传播途径。

3.流行病学讲解:分析恙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4.临床表现讲解:详细讲解恙虫病的典型临床表现。

5.诊断与鉴别诊断讲解:分析恙虫病的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方法。

6.治疗与预防讲解:介绍恙虫病的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及疫苗接种。

7.病例分析:提供恙虫病病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病例特点、诊断及治疗。

8.随堂练习: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恙虫病2.(1)病原学(2)流行病学(3)临床表现(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与预防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简述恙虫病的病原学特点。

(2)列举恙虫病的临床表现。

(3)谈谈恙虫病的治疗原则。

2.答案:(1)恙虫病的病原学特点:恙虫病是由恙虫病东方体(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播途径主要有蜱叮咬、接触传播等。

(2)恙虫病的临床表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

(3)恙虫病的治疗原则:早期、足量、联合、规律用药,主要包括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病例分析、随堂练习等方式,提高了学生对恙虫病的认识,但部分学生在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恙虫病培训课件

恙虫病培训课件

对症治疗
针对恙虫病患者的发热、 头痛、咳嗽等症状,可采 取适当的对症治疗措施, 如降温、止痛、止咳等。
病原治疗
针对恙虫病的病原,可采 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四 环素、氯霉素等。
治疗药物
四环素
为首选药物,能够抑制恙 虫病病原体的繁殖,缓解 病情。
氯霉素
对于恙虫病病原体也有较 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 疗恙虫病。
状。
体征
可出现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皮疹、 淋巴结肿大等体征。部分患者还可 出现肝脾肿大、肺部啰音等体征。
病程
恙虫病的病程一般为2~3周,但部 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如心脏疾病、 肺部感染等,导致病程延长。
恙虫病的预防
02
预防措施
01
避免到恙螨滋生的野外 活动,特别是在清晨和 黄昏时分。
02
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 境中长时间坐卧停留。
03
在必须进入野外时,应 穿长袖衣裤,束紧袖领 及裤脚口,并穿袜子, 戴帽子。
04
在野外露营时,帐幕要 加灰浆,防止恙螨入侵。
个人防护措施
野外活动时,应加强个人防护 措施,如穿长袖衣裤、扎紧袖 口和裤脚口、戴帽子等。
活动后及时洗澡,注意检查身 体有无恙螨叮咬的痕迹,如发 现恙螨叮咬应及时处理。
野外作业后应将衣物放在通风 处晾晒,并经常清洗衣物和床 上用品。
恙虫病的预防与控制
05
建议
加强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对象
针对不同人群,如医务人员、社 区居民、学校师生等,开展恙虫
病防治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内容
重点介绍恙虫病的传播途径、症 状表现、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等, 提高公众对恙虫病的认识和预防
意识。
宣传教育方式
利用多种渠道,如宣传册、海报、 微信公众号、电视节目等,进行

恙虫病培训课件

恙虫病培训课件

•恙虫病概述•恙虫病的预防和控制•恙虫病的识别和诊断目•恙虫病培训和实践录定义传播途径恙虫病的定义和传播途径恙虫病疫情一旦爆发,可能引发公众恐慌,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恙虫病的危害和影响对社会的影响对个体的危害恙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环境管理个人防护疫苗接种病原治疗首选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

对于重症患者,可使用氯霉素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注意药物副作用及药物相互作用。

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支持。

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对症治疗针对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如退热、止痒、消炎等。

监测与报告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恙虫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减少感染风险。

健康教育科研与创新恙虫病的控制和消除策略恙虫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01020304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血清学检测病原学检查X线检查01超声检查02CT或MRI检查03培训目的培训目标培训目的和目标培训内容恙虫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恙虫病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恙虫病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恙虫病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

培训方法理论授课实践操作学习交流030201培训效果评估和改进培训效果评估考试评估:针对培训内容设置考试题目,检验医务人员掌握情况;•满意度调查:对参加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收集培训反馈意见。

01020304。

恙虫病讲课

恙虫病讲课

04
05
诊断方法:血清学检测、 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治疗方法:抗生素治 疗、对症治疗等
06
预防措施:防蚊灭蚊、 个人防护等
治疗药物研究
抗生素:如多西环素、氯霉素等 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奥司他韦等 免疫调节药物:如干扰素、胸腺肽等 抗炎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等 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等 抗肿瘤药物:如顺铂、紫杉醇等
恙虫病讲课
演讲人
目录
01. 恙虫病的基础知识 02. 恙虫病的治疗方法 03. 恙虫病的预防与控制 04. 恙虫病的研究进展
恙虫病的基础知识
病因和传播途径
病因: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 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症状:发热、皮疹、淋巴结 肿大等
传播途径:恙螨叮咬是主要 的传播途径,恙螨叮咬人体
后,将立克次体传播给人
02
穿着长袖衣物,避免皮肤 暴露
03
定期检查家中宠物,防止 携带恙虫病病原体
04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澡、 勤换衣物
05
发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并告知医生相关接触史
恙虫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抗生素:首选多西 环素,也可使用氯
霉素、四环素等 1
免疫调节剂:如环 4
孢素、硫唑嘌呤等, 用于改善免疫功能,
减轻病情
抗炎药:如阿司匹 林、布洛芬等,用
2 于缓解发热、关节
痛等症状
3
糖皮质激素:如泼
尼松、地塞米松等,
用于减轻炎症反应,
缩短病程
非药物治疗
保持个人 卫生,勤 洗澡、勤 换衣
避免在草 地、灌木 丛等环境 中长时间 坐卧
避免接触 恙螨叮咬, 穿长袖衣 物,涂抹 防蚊液
加强锻炼, 提高免疫 力,降低 感染风险

恙虫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恙虫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护理工作不仅关乎个体,也关乎公共卫生安全。
谢谢观看
为什么护理如此重要? 降低并发症风险
有效的护理可以降低恙虫病的并发症风险,促进 快速恢复。
尤其在重症患者中,护理质量直接影响预后。
为什么护理如此重要?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良好的护理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支持患者的心理健康,有助于其早日康复。
为什么护理如此重要? 促进社会健康
通过对恙虫病患者的有效护理,减少疾病传播, 保护社会健康。
恙虫通常栖息在草丛和灌木中,尤其在潮湿环境 中更为常见。
什么是恙虫病?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疼痛和皮疹。
严重病例可能出现肺炎和多脏器功能衰竭。
谁容易感染恙虫病?
谁容易感染恙虫病?
高风险人群
在野外工作或活动的人群,尤其是农民和林 业工人。
儿童和老年人由于免疫力较弱,感染风险更 高。
谁容易感染恙虫病? 地域分布
保持患者的环境清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 皮肤感染。
防止二次感染是护理的重要环节。
怎样进行护理? 饮食护理
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充足的水分摄入也是恢复的重要部分。
怎样进行护理?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关怀,帮助其应对病痛带来的 焦虑和压力。
可以通过倾听和陪伴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为什么护理如此重要?
恙虫病多发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特别是潮 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病虫害传播区域的扩大。
谁容易感染恙虫病?
性别差异
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表明性别对感染风险有显 著影响。
但一些研究显示,男性因户外活动更多,可 能风险较高。
何时进行护理?
何时进行护理?

2024年恙虫病培训课件课件

2024年恙虫病培训课件课件

2024年恙虫病培训课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传染病学》第十二章《虫媒传染病》第四节《恙虫病》的内容进行展开。

详细内容涉及恙虫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恙虫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掌握其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2. 掌握恙虫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3. 培养学生的预防意识,提高对恙虫病防治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恙虫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教学重点:恙虫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恙虫病病例图片、病原体模型。

2. 学具:笔记本、教材、《传染病学》第十二章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恙虫病病例图片,引发学生对恙虫病的关注。

2. 理论讲解:(1)恙虫病的病原学:介绍恙虫病的病原体、生活周期等。

(2)恙虫病的流行病学:分析我国恙虫病的流行情况、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

(3)恙虫病的临床表现:讲解恙虫病的典型症状、体征等。

(4)恙虫病的诊断:介绍恙虫病的诊断方法、实验室检查等。

(5)恙虫病的治疗:阐述恙虫病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等。

(6)恙虫病的预防:讲解预防措施、疫苗接种等。

3. 实践情景引入:以实际病例为例,让学生分析恙虫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病例,分析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关键点。

5. 随堂练习: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相关问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恙虫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

2. 教学难点与重点内容突出显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恙虫病的病原学特点。

(2)阐述恙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传播途径。

(3)分析恙虫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4)论述恙虫病的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

2. 答案:(1)恙虫病的病原体为恙虫,属蜱螨目,恙虫科。

恙虫生活周期分为幼虫、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2)恙虫病在我国广泛分布,流行季节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恙虫病培训课件课件

恙虫病培训课件课件
在重点地区和高发季节加强对恙虫病疫情的监测,及时发现并控 制疫情。
定期开展风险评估
根据监测数据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定期对恙虫病疫情进行风险评 估,预测疫情发展趋势。
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建立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相关部门和公众采取预防 措施。
提高公众的防病意识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体、宣传册 、讲座等,向公众普及恙虫病的 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病意识
在草地或树林中活动 时,尽量减少皮肤裸 露,可穿长袖长裤、 戴帽子等。
疫苗接种
目前尚无针对恙虫病的特异性 疫苗,但可接种针对恙虫病立 克次体的疫苗,以预防感染。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从事野外 作业、探险、旅游等,可考虑 接种疫苗。
在接种疫苗前,应咨询医生或 专业人士的意见,了解疫苗的 适用范围、接种程序和注意事 项等。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医疗机构之间的技术交流
与合作,共同研发新的防治技术和方法。
联合防控
03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联合防控行动,共同打击跨境传播的恙
虫病疫情,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05
案例分析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职业等。
病例特点
恙虫叮咬部位、发热等症状。
诊断过程
初步诊断、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培训与指导
对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等相关 人员进行恙虫病防治培训,提高 他们对恙虫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健康促进活动
组织开展健康促进活动,鼓励公 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恙
虫病的感染风险。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信息共享
01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共享恙虫病防治经验和信息,共同应对全球

恙虫病培训课件课件

恙虫病培训课件课件

恙虫病培训课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传染病学》第十二章原虫病第三节恙虫病,详细内容涉及恙虫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

重点解析恙虫病的病原生活史、传播途径、典型临床症状及实验室诊断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恙虫病的基本概念、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2. 掌握恙虫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3. 提高学生对恙虫病预防措施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恙虫病的病原学、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难点:恙虫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恙虫病病原模型、PPT课件、恙虫病病例分析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恙虫病病原模型,引发学生对恙虫病的兴趣,简要介绍恙虫病的基本概念;2. 病原学:讲解恙虫病的病原特征、生活史、传播途径,让学生了解恙虫病的基本知识;3. 流行病学:介绍恙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我国恙虫病的流行情况;4. 临床表现:详细讲解恙虫病的典型临床症状,结合病例分析,提高学生的诊断能力;5. 诊断与治疗:讲解恙虫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及药物选择,使学生掌握诊断与治疗要点;6. 预防:阐述恙虫病的预防措施,强调个人防护及环境卫生的重要性;7. 随堂练习:设计病例分析题,检验学生对恙虫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六、板书设计1. 恙虫病基本概念、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特点;2. 恙虫病典型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治疗原则;3. 恙虫病预防措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恙虫病病例分析。

2. 作业题目:简述恙虫病的预防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恙虫病的研究进展,提高学术素养。

同时,关注恙虫病在我国的流行趋势,增强对传染病防控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恙虫病的病原学特征及生活史;2. 恙虫病的典型临床症状及诊断方法;3. 恙虫病的预防措施及个人防护。

一、恙虫病的病原学特征及生活史恙虫病的病原体为恙虫病立克次体,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饮食护理
应给予易消化,少纤维的营养丰富饮食。发热期可给流质或半 流质饮食,多饮水;恢复期患者食欲好转明显,可开始进食 稀饭和软饭,然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五)心里护理
患者对本病陌生,出现情绪紧张,有的听到恙虫、恙螨即谈 恙色变,胆战心惊,能不能治彻底,会不会终身生体内携带 恙虫;会不会传染给他人以及家人,忧心重重,患者会产生 被隔离、被歧视、被社会抛弃的感觉,有时患者会产生不被 理解及接受的孤独感。针对患者心理特征、文化层次,有针 对性给予心理支持,及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及 家属讲述恙虫病的来龙去脉,传播方式,恙虫病不会由人传 染给人,也不会殃及家人,不会通过性传播,用抗生素是可 以治愈,病死率1%~3%,使患者解除顾虑,安心养病接受治 疗。
疾病传播
恙虫病立克次体由恙螨(常为红纤恙螨及地理纤恙螨)经卵 传递,以叮咬取食物时传给诸如森林及农村鼠类,包括家鼠 ,田鼠,及野鼠等。人体感染在恙螨幼虫叮咬后发生。潜伏 期约6-21天左右(平均10-12天),起病往往突然,典型病例 常以恶寒或寒战开始,在第一周,体温迅速上升至39-40度, 常见有严重的头痛,并有结膜感染充血。在发热的5-8天,躯 体常出现斑疹,并常扩展到手臂和腿。他们可能很快消退, 或变成斑丘疹,色泽加深。在发热的第1周,可有咳嗽;第2 周,可发生肺炎。发病同时可见有四肢酸痛,疲乏思睡,食 欲不振,便秘或腹泻,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在重笃病例 ,脉率增加,血压下降,出现谵妄,昏迷及肌肉抽搐,间质 性心肌炎也比其他立克次体病更常见。
五)其它 50%患者有脾大;10~20%患者肝大。部分病人 可见眼底静脉曲张,视乳头水肿或眼底出血。心肌炎较常见。
六)并发症:有中毒性心肌炎、急心肾功能不全、支气管肺 炎、脑炎或脑膜炎、中耳炎炎、腮腺炎、血栓性静脉炎、、 心功能不全、DIC、感染性休克等,孕妇可发生流产。死亡 病例多发生于病程的第2~3周。
焦痂
临床表现
潜伏期4~20天,一般为10~14天
(一)急性起病,出现寒战、高热、头痛、结膜充血。体 温迅速上升,1~2天内可达39~41℃,呈稽留型、弛张型 或不规则型。伴有相对缓脉、头痛、全身酸痛、疲乏思睡 、食欲不振、颜面潮红,结合膜充血。 。(二)焦痂及溃疡 为本病特征 发病初期于被恙螨幼虫 叮咬处出现红色丘疹,一般不痛不痒,不久形成水泡,丘 疹增大、中心坏死即结痂而为焦痂。随着焦痂的成熟,患 者突发头痛、发热、发冷、周身不适。常见于腋窝,腹股 沟、外阴、肛周、腰带压迫等处,也可见于颈、背、胸、 足趾等部位。
恙虫病的护理
胸心六区黄怡芳
恙虫病 的概念
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带有恙虫病东方体( Orientia tsutsugamushi)的恙螨幼虫叮咬而 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虫媒传染病,古称沙虱热 和沙虱毒。
恙虫病病原体是恙虫病东方体,原属于立克次体科的立 克次体属,后经研究发现,该病原体的部分生物学特性明 显不同于该属其它立克次体,从而将其另立一属,称东方 体属,将恙虫病立克次体改称为恙虫病东方体。
(三)淋巴结肿大全身表浅淋巴结常肿大,近焦痂的局部淋 巴结肿大尤为显著。一般大小如蚕豆至鸽蛋大,可移动,有 疼痛及压痛,无化脓倾向,消散较慢,在恢复期仍可扪及。
四)皮疹 约35~100%的患者在4~6病日出现暗红色斑丘疹。 无痒感,大小不一,直径为0.2~0.5cm,先见于躯干,后蔓 延至四肢。轻症者无皮疹,重症者皮疹密集,融合或出血。皮 疹持续3~10天消退,无脱屑,可留有色素沉着。有时在第7 ~8病日发现软硬腭及颊粘膜上有粘膜疹。
护理措施
(一)高热护理
高热是恙虫病的首发症状之一。发热时采取物理降温方法,应 用温水或酒精擦浴,效果不明显时按医嘱予药物降温。 1.退热时患者大量出汗,及时更换衣服,适宜。 2.鼓励患者多饮水,注意营养和液体补充,进食营养丰富、容 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坚硬食物及刺激物(辣椒、酒等 ),并嘱病人少量多餐,同时 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 。
(二)焦痂及溃疡护理
焦痂及溃疡是本病特征性表现之一,对本病诊断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其外观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3 mm~1.5 cm,焦黑 色,边缘隆起,周围有红晕。不痛不痒,无渗液。痂皮脱落后 ,中央凹陷形成溃疡,基底部呈现淡红色肉芽创面。护理时注 意保持焦痂及溃疡部位的清洁,不能强行撕脱痂皮,局部涂抹 2%甲紫后用无菌敷料覆盖,防止继发感染。因恙虫病侵袭人 体湿润、气味较浓、较隐蔽的部位如腹股沟、肛周、会阴、外 生殖器、腋窝等,偶尔在胸、乳房、脐、趾间、眼睑部位。需 细致检查,精心护理,同时保护患者隐私。
流行病学
1.易感人群:普遍易感,野外工作者及青壮年发病率高
2.流行特征:散发 夏秋季 5~11月
6~7月高峰
3.流行地区:恙螨分布在温暖潮湿地区,尤其热带雨林中更
多。东南亚地区的恙螨种类繁多,是世界上恙螨最集中的地
区。我国以东南沿海至西南边境省区为最多,尤其云南至广
东。
4.传染源鼠类是主要传染源和贮存宿主 ,如沟鼠、黄胸鼠、家鼠、田鼠等。野 兔、家兔、家禽及某些鸟类也能感染本 病。鼠类感染后多隐性感染,但体内保 存立克次体时间很长,故传染期较长。 人患本病后,血中虽有立克次体,但由 于恙螨刺螫人类仅属偶然现象,所以患 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三)皮疹的护理
皮疹始于发病后3-6天,多分布于胸、腹、背部,呈淡红色, 压之褪色,呈散发性,很少融合成片,无出血性皮疹。面部、
四肢较少,,手掌和足底未发现,皮疹多无瘙痒,约2-3
天后消退,消退后无脱皮及色素沉着。因此需密切观察皮疹情 况,仔细分析。嘱患者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 ,若继发感染,可用炉甘石洗剂溶液洗患处。
病理改变
此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炎,导致器官的急性间质 炎、血管性炎和血管周围炎。造成实质器官的充血、水肿、 细胞变性,以致坏死 。
被恙螨叮咬的局部皮肤先有充血、水肿、形成小丘疹,继而 形成水疱,然后坏死和出血,形成黑色痂皮,称为焦痂,焦 痂附近的淋巴结肿大。内脏普遍充血,肝脾因充血及网状内 皮细胞增生而肿大,心肌呈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炎,肺有出 血性肺炎,肾呈间质性炎症,脑膜可出现淋巴细胞性脑膜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