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散控制和现场总线技术在发电厂输煤系统中的应用
现场总线技术在火力发电厂里的应用

现场总线技术在火力发电厂里的应用摘要:随着现场总线技术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在火电万厂自动化领域的应用也必将更加深入和广泛。
本文介绍了火力发电厂的总线技术应用优点,并探讨了现场总线在火力发电厂的主要应用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总线技术;发展趋势随着电气自动化和现场总线技术的迅速发展,专用的电气装置和就地测控设备均已智能化,普遍采用交流采样技术,同时还具备通信接口传送信息的能力,因此电气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发电厂电气监控管理系统是在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电气设备的基础上,采用大量现场总线通信技术实现的电气自动化产品,它的出现势必会对火力发电厂现有的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
1 火力发电厂应用现场总线的技术优点1.1节省硬件数量与投资由于在现场总线设备前端中分散的智能设备能够直接执行多种控制、传感、报警以及计算功能, 它不再需要DCS 系统的信号转换、调理、隔离技术等功能单元及其复杂接线,也不再需要单独的计算单元、控制器等, 还可以用工控机作为操作站, 因而既可节省一大笔变送器和工控机等硬件设备的投资, 又可以减少工程师站及操作员站的占地面积。
1.2节省安装费用现场总线系统的接线十分简单, 由于一对双绞线或一条电缆上通常可挂接多个设备, 因而电缆、端子、槽盒、桥架的用量大大减少,连线设计与接头校对的工作量也大大减少。
当需要增加现场控制设备时, 无需增设新的电缆, 可就近连接在原有的电缆上, 既节省了投资, 也减少了设计、安装的工作量。
据有关典型试验工程的测算资料, 可节约安装费用60%以上。
1.3节省维护开销由于现场控制设备具有自诊断与简单故障处理的能力, 并通过数字通讯将相关的诊断维护信息送往控制室, 用户可以查询所有设备的运行, 诊断维护信息, 以便早期分析故障原因并快速排除。
缩短了维护停工时间, 同时由于系统结构简化, 连线简单而减少了维护工作量。
2 现场总线在火力发电厂的应用火力发电厂系统I/O测点多,现场装置多且密集,设备立体布置,厂域高度集中,并要求运行高可靠性。
现场总线在输煤系统中的运用

现场总线在输煤系统中的运用发布时间:2021-09-02T09:19:18.247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13期作者:张鹏[导读] 若想保持电力的稳定供应,就需要电力企业定期进行发电设备的更新维护张鹏湖北华电江陵发电有限公司, 湖北荆州434100摘要:若想保持电力的稳定供应,就需要电力企业定期进行发电设备的更新维护,只有保持设备稳定、高效的运行才能够保证足够的电力供应。
本文分析了应用现场总线控制技术控制输煤系统的可行性。
在控制方面设计了一套基于PROFIBUS标准的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的输煤程控系统,论文内容描述了每一个具体的控制对象和控制要求,提供了控制设备的选型、功能特点的描述、系统的安装和调试、人机界面软件的使用,对最终设计好的人机交互画面加以描述。
整套输煤程控系统最终投入运行并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输煤系统;输煤程控;现场总线在现今火力发电机组容量的不断增大,以往的输煤系统设计采用的继电器控制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生产发展需要。
很多老厂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电厂为了在建设初期降低设备造价,把输煤系统的标准降低到能够满足基本发电需求即可,忽略了输煤系统的不稳定影响到整个电厂的发电量和主机稳定运行的因素。
在此需要设计出一套更为先进的新型控制方式能够更有利于提高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的经济性运行。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的出现对于很多老厂输煤系统的改造是很适用的,也为未来更先进的数字化电厂提供参考理念。
其在输煤系统中可以为电厂管理层提供实时可靠的运行参数,了解机组运行的燃料消耗量。
1、输煤程控设计方案火力发电厂的输煤系统主要由卸煤、堆取煤、运煤、配煤四个工艺流程组成。
电煤的来源一般都是汽车运输至卸煤沟,通过给煤机将煤送到输煤皮带上,再经过输煤皮带、碎煤机、电动三通挡板将电煤运送到煤仓间,配煤系统通过犁煤器将输煤皮带上的煤均匀的配供到每一个原煤仓中。
本输煤程控系统采用和利时公司MACS-SM系列DCS系统中的PROFIBUS-DP/PA现场总线解决方案以替代老厂的继电器控制。
浅谈集散控制系统DCS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在应用中的发展

浅谈集散控制系统DCS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在应用中的发展摘要伴随着大规模工业化的发展,电力资源供应不足日益明显,加快推动电站汽轮机、燃汽轮机市场的快速发展,新发电机组招标和老发电机组改造正在紧锣密鼓的蓄势待发。
而基于我们熟悉的数字式电气液压控制系统(Digital Electric Hydraulic ControlSystem,简称DEH)却逐步将被DCS系统所取代。
我们究竟是否需要开发自己DCS系统以完善配套DEH控制系统、逐步展我们的市场空间,还是维持现状坐观工控产业的日新月异的发展?笔者就针对以上情况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DCS(集散控制系统)1集散控制系统DCS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的比较1.1现场总线FCS(fieldbus control system)概述现场总线是应用在生产现场、在微机化测量控制设备之间实现双向串行多节点数字通信的系统,也被称为开放式、数字化、多点通信的底层控制网络。
1)现场总线FCS的体系结构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①现场网络通信。
现场总线将通信一直延伸到生产现场或生产设备。
②现场设备互连。
现场设备通过一对传输线(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电源线等)互连。
③控制功能分散。
输入/输出单元和控制站的部分功能分散给现场智能仪表,从而构成虚拟控制站。
④通信线供电。
允许现场仪表直接从通信线上获取能量。
⑤开放式互连网络。
既可以与同层网络互连,又可以与不同层的网络互连,同时还体现在网络数据库共享,通过网络对现场设备和功能块统一组态,使不同厂商的网络和设备融为一体,构成统一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2)现场总线传输特点。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是随着现代化智能仪表的不断更新而发展起来的,它是用数字信号代替模拟信号(模拟信号为4-20mA)传输技术,伴便着现场总线技术与现代智能仪表管理与控制一体化的发展,在现场总线控制领域内引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发展。
现场总线在国内电厂的应用

现场总线在国内电厂的应用
现场总线技术是一种智能化的控制技术,它将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通过一条数字
化通信线路进行连接,形成一个集中式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控制系统的
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还可以降低控制系统的维护成本和升级成本。
在国内电厂的
应用中,现场总线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电力传输方面,现场总线可以将传感器和执行器直接连接到控制器上,消除了传统
控制系统中大量的电缆和接线盒等硬件设备,降低了信号传输的干扰和误差。
同时,现场
总线技术还可以对电力传输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电力传输的
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电力发电方面,现场总线可以通过连接燃煤机组、燃气机组、汽轮机组等关键设备,实现对发电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控制。
现场总线还可以自动调节燃料供给、控制蒸汽温
度和压力、调整发电负荷等关键参数,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四、现场总线在电力检修和维护方面的应用
在电力检修和维护方面,现场总线可以实现对关键设备的实时诊断和预测性维护。
现
场总线技术还可以自动识别设备故障并发出报警信号,提供详细的故障信息和维修方案,
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电力设备的可靠性和维护效率。
总之,现场总线技术在国内电厂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成为了电力控制的主要趋势
和发展方向。
通过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电力传输、发电、配电和维护的效率和
可靠性,促进电力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现场总线在国内电厂的应用

现场总线在国内电厂的应用现场总线(Fieldbus)是一种用于连接自动控制系统中各个现场设备的通信协议和网络,它提供了一种实时、可靠、高效的数据通信方式。
在国内电厂中,现场总线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电厂的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效率。
现场总线在电厂的仪表和控制系统中应用广泛。
在电厂的各个现场设备上,如发电机、汽轮发电机组、锅炉、变压器等,都需要安装大量的仪表和控制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
现场总线可以通过串行通信方式将这些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和控制指令的传输。
这样一来,电厂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集中监控系统对这些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大大提高了电厂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现场总线在电厂的安全监控系统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电厂是一个大型的工业设施,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如高温、高压、有毒气体等。
现场总线可以将各个安全监测设备连接在一起,实时监测电厂的安全状况,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
现场总线还可以将这些监测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室,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最大程度地保证电厂的安全运行。
现场总线还可以用于电厂的能耗管理和节能控制。
电厂的能耗管理是保证电厂运行经济性的关键环节,现场总线可以将各个能耗设备(如电表、水表、气表等)连接在一起,实时监测和记录电厂的用能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报表,帮助电厂管理人员进行能耗分析和节能控制,达到降低能耗和提高电厂经济效益的目的。
现场总线在国内电厂的应用广泛而重要。
它可以实现电厂各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和控制指令的传输,提高电厂的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效率。
现场总线还能够在电厂的安全监控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保证电厂的安全运行。
现场总线还可以实现电厂的能耗管理和节能控制,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
现场总线在国内电厂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厂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李晗

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厂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李晗摘要:在电厂发展的过程中,现场总线技术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集散控制系统(DCS)和可编程控制系统(PLC)的结合下,电厂自动化控制工作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下文就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厂自动化控制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现场总线技术;电厂自动化;DCS系统;PLC系统引言:随着我国电厂自动化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DSC系统和PLC系统在现场总线工作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通过两者系统的总线控制,可以很好的保障电厂的运行安全,提高电厂的整体运行效率。
一、DCS系统概述DCS系统包含了网络系统、处理器和图形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通过对应的工作软件对相关的电厂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整理。
DCS系统的运行核心是微处理器,该处理器可以对不同线路传输的具体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整理成为用户需要的数据代码。
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数据结果作出相应的工作调整,以保障电厂运行的安全与可靠。
DCS系统可以划分为半自动工的控制系统,可以很好的提高电厂运行的效率。
二、PLC系统概述PLC系统具有很好的扩充性,因为该系统中还有通用的编程模块,可以根据电厂自动化控制的具体要求,对其处理器进行相应的编辑升级,提高PLC系统的运行效率。
但是由于该系统的运行具有局限性,这可以针对一个工作环节进行编程升级,无法实现电厂系统的整体控制。
这样在编程升级控制的时候,就需要专项的工作小组进行PLC系统的管理开发,增加了电厂运行的经济压力。
但是由于PLC系统可以接入互联网信息系统,进行最新系统的升级提高,这样就可以保证某一个工作环节的效率达到最高[1]。
三、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分析(一)控制施工成本在电厂现场总线工作开展之前,需要对所有的设备进行性能与质量的检测,以保障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可靠性与安全性。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主要分散在不同的工作模块,每一个独立的工作模块都装置了相关的传感器和计算机系统,可以进行独立的运算处理相关的线路问题。
电厂DCS控制系统与现场总线的应用问题分析

电厂DCS控制系统与现场总线的应用问题分析在电厂控制系统中,DCS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DCS可以实时反映系统运作信息,有效减少操作复杂性,提高电厂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DCS控制系统在目前的电厂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是一种较为成熟化的系统类型。
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则是一种控制分散化的系统,现场总线在电厂中的应用逐渐呈现出数字化以及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在市场需求不断提升的情况下,现场总线的生产量也逐渐的加大,其在工业领域中所占据的比例也会越来越大。
DCS控制系统已经较为成熟稳定,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由于其智能化数字化的技术特点,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电厂管理中。
本文分别对两个控制系统进行了概述,希望通过对其控制特点的比较阐明DCS 控制系统与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模式。
标签:电厂;DCS控制系统;现场总线;应用;问题随着电厂规模及系统复杂程度的增加,电厂系统的控制难度也在越来越大,同时热工系统、电气系统对于DCS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日益提高的功能及性能要求,DCS需要通过与先进智能技术进行融合并不断进行完善。
随着全国各地电力项目的启动,使各生产DCS系统的生产企业有了广阔的市场[1]。
因此,人们对DCS系统的要求更高了。
人们不再是单纯的要求增加控制功能这样简单的问题,而是要求增强DCS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运行人员的操作量,减少检修人员的工作量,提高DCS自动化水平,对过程控制响应快,减少通信部分的故障[2]。
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电厂DCS控制系统与现场总线的应用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
一、DCS控制系统(一)DCS控制系统简介DCS控制系统又称为集散控制系统,是目前较为先进和合理的过程控制系统。
这种分布式控制系统集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控技术,通常由现场控制站(I/O)、电源、高性能的中央处理器以及网络接口等单元组成[3]。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管理技术也被应用到DCS控制系统中,就现阶段的DCS控制系统来说,其能够实现对过程的控制以及信息的有效管理。
现场总线技术在火电厂输煤系统中的应用

现场总线技术在火电厂输煤系统中的应用1、引言1991年美国Echelon公司成功推出了lonworks网络控制系统,与当前已有的几种现场总线技术相比,lonworks总线以其特有的突出特点:统一性、开发性以及互操作性,成为实际上的现场总线推荐标准。
Lonworks总线技术的核心是neuron(神经元)芯片及其内部固件lontalk协议,它既能管理通信,又具有输入/输出及控制能力。
此外,Echelon公司还为网络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开发工具,控制模板和网络服务工具等,可以很方便地组成智能节点,并将这些节点应用于lonworks网络中形成网络系统。
因此,该总线常被作为工业生产中检测与控制中较为流行的总线之一。
输煤系统是火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运行是保证电厂实现安全、高效不可缺少的环节。
输煤系统的工艺流程随锅炉容量、燃料品种、运输方式的不同而差别较大,并且使用设备多,分布范围广。
作为一种具有本安性且远距离传输能力强的分布式智能总线网络,lonworks总线能将监测点做到彻底的分散(在一个网络内可带32000多个节点),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以满足输煤系统监控的要求。
火电厂输煤系统一般都采用顺序控制和报警方式,为相对独立的控制单元系统,系统配备了各种性能可靠的测量变送器。
通过运用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将各种测量变送器的输出信号接入对应的智能节点组成多个检测单元,然后挂接在Lonworks总线上,再通过Lonworks总线与已有的DCS系统集成,实现了对输煤系统更加有效便捷的监控。
2、基于Lonworks总线火电厂输煤系统的基本结构在输煤系统中,常用的测量变送器一般有以下几种:(1)开关量皮带速度变送器(2)皮带跑偏开关(3)煤流开关(4)皮带张力开关(5)煤量信号(6)金属探测器(7)皮带划破探测(8)落煤管堵煤开关(9)煤仓煤位开关。
每一种测量变送器和其相对应节点共同组成智能监测单元,对需要监测的工况参数进行实时的监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散控制和现场总线技术在发电厂输煤系统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8-01-10T10:11:25.68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作者:赵吉成[导读] 摘要:微型机具有价格便宜、体积小、可靠性高等优点,使计算机控制由集中式的控制结构,转变成分散控制结构,也就是用多台计算机协调完成多个控制回路的控制任务,它们被“分散”安装到接近于测量和控制点的地方,这一类控制装置都具有数字通信能力,它们通过高速数据通道(现场总线)和主控制室的计算机相连接,形成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和分级管理的布局。
(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宁夏)有限公司宁夏灵武 750409)摘要:微型机具有价格便宜、体积小、可靠性高等优点,使计算机控制由集中式的控制结构,转变成分散控制结构,也就是用多台计算机协调完成多个控制回路的控制任务,它们被“分散”安装到接近于测量和控制点的地方,这一类控制装置都具有数字通信能力,它们通过高速数据通道(现场总线)和主控制室的计算机相连接,形成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和分级管理的布局。
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可以减少现场控制电缆的敷设,节约建设投资成本,提高发电厂输煤系统运行的可靠稳定运行;本文着重介绍了集散控制和现场总线技术在发电厂输煤系统中的应用的初步可行性讨论分析。
关键词:集散控制;现场总线;A/D及D/A转换器;可靠运行1 输煤系统概述随着微型计算机和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微型机具有价格便宜、体积小、可靠性高等优点,使计算机控制由集中式的控制结构,转变成分散控制结构,也就是用多台计算机协调完成多个控制回路的控制任务,它们被“分散”安装到接近于测量和控制点的地方,这一类控制装置都具有数字通信能力,它们通过高速数据通道和主控制室的计算机相连接,形成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和分级管理的布局。
输煤系统采用PLC程序控制,网络及总线控制结构,A/D及D/A信号转换,现场总线方式,配套相关系统RS-485通讯接口,并在机组辅机网上实现对输煤系统设备的监控。
输煤系统的控制方式采用程序控制,CRT显示。
翻车机系统、斗轮堆取料机采用程序控制,并与输煤程控有信号和通讯联系。
参加程序控制的设备还可以在就地进行起、停操作。
在系统中的一些重要部位还设置了工业电视摄像头,用于监测设备运行状态。
2 输煤系统的工艺流程汽车卸煤沟(火车卸煤沟、斗轮机、)—#1转运站—#2转运站(除铁器)—#3转运站(除铁器)—#4转运站—碎煤机室—煤仓间(犁煤器)—给煤机—磨煤机3 输煤系统控制3.1 控制系统概述输煤程控系统是实现输煤过程自动化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对燃煤输送装置的所有设备实现状态采集、显示和控制、由现场控制设备、现场A/D及D/A信号转换器、现场I/O开关量转换器、现场总线、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工业控制计算机组成,具有皮带自动上煤、煤仓自动配煤、计算机监控管理、CRT画面参数提示、声光报警、打印报表等功能。
输煤系统采用程序控制并设工业电视监视系统,程控系统采用双机冷备方式。
输煤程控系统在总体设计及控制主机容量方面考虑两台机组燃煤要求,并留有一定的余量。
输煤程控包括上煤程控、配煤程控、卸煤程控、系统监测管理、事故报警、事故自诊断、煤量统计、报表打印等,保证长期连续运行。
输煤集中控制室设在输煤综合楼内,控制室设有控制台和电源柜、程控柜、上位机、打印机、工业电视等设备。
输煤系统控制的主要设备包括皮带输送机、储煤筒仓、原煤斗、碎煤机、给煤机、切换挡板、犁煤器、缓冲辊筒、振打器、除铁器等。
为确保安全运行,系统对被控设备设置各种检测和保护功能。
现在电厂所采用的自动化输煤控制系统,成功地实行了自动上煤、自动配煤、多分站网络配置、燃煤分炉计量、输煤皮带的跑偏、拉绳、速度、打滑、撕裂等保护、上位机监控和闭路电视监视相匹配。
在输煤综合楼设置全厂输煤集中监控室,考虑到电厂的输煤程控控制对象比较分散,在1#转运站、碎煤机室、煤仓层等处设置远程I/O站。
由于输煤系统运行条件恶劣,各类干扰信号较多,集中控制系统与远程I/O站间的通讯采用光缆。
3.2 控制系统功能3.2.1输煤功能输煤系统具有程序控制,软手动控制和就地手动控制三种控制方式,三种方式可以由运行人员根据生产的需要和设备的状态进行切换。
①程序控制方式:程序控制方式是输煤系统的主要运行方式。
可分为自动启动与定时启动。
自动启动是根据现场出现低煤位信号后,经过A/D和D/A转换,通过现场总线发送至PLC,系统按预先设置好的运行方式自动启动系统工作;定时启动是根据每个班上煤的要求,在CRT操作站上启动系统工作。
②软手动控制方式:分为联锁手动和解锁手动联锁手动:在输煤控制室操作台上对现场设备按照选择的流程按逆煤流方向一对一的启动运行,按顺煤流方向一对一停机。
解锁手动:运行人员可随意启停设备(这只可在对设备进行试验时采用)。
③就地手动控制方式:在现场就地操作时的启动运行方式,仅作为调试或检修手段。
紧急情况下,可操作急停按钮,它将使现场所有运行中的受控设备(除碎煤机延时停机外)立即停机。
3.2.2配煤功能配煤系统设三种控制操作方式:程序控制操作;软手动控制操作;就地手动控制操作。
操作方式的选择由设在控制室的CRT操作画面切换开关完成。
①程序配煤方式:根据现场的需要分为条件配煤、时间配煤、自动跳仓和余煤配。
数据采集--A/D和D/A转换—总线传输—PLC控制—现场I/O开关量转换器—指令发送条件配煤方式:当有煤仓出现低煤位信号时,正常进行的配煤煤斗停止配煤并记忆。
先补低煤位仓直至低煤位消失,再按记忆煤斗的正常顺序把煤仓逐个加到高煤位。
当多个仓同时出现低煤位时,对这些仓按从前向后的顺序进行轮换的配煤,直至低煤位消失。
时间配煤方式(也即顺序配煤):从第一个原煤仓开始进行配煤,煤斗以相同时间的依次配煤,直到所有煤斗发出高煤位信号为止。
顺序配煤时如有煤仓出现低煤位信号,则停止顺序配煤,优先给低煤位配煤。
犁煤器、尾仓和检修仓设定:根据现场需要,在CRT画面上可设定需检修的仓和犁煤器。
当遇到故障犁煤器或检修煤仓时,可自动跳过。
当设置煤仓为检修仓时,该仓犁煤器自动抬起,防止落煤,指定煤仓为尾仓时,尾仓后的煤仓不再配煤。
余煤配煤:当停机信号发出后,皮带上余煤均匀配给每个仓,直至煤仓皮带停止运行。
②软手动配煤方式:在CRT上对犁煤器一对一的进行抬落操作实施软手动配煤。
3.2.3配套仪表设备皮带沿线保护装置:跑偏开关、速度开关、纵向撕裂、拉绳及料流检测器等。
原煤仓料位:选用超声料位计或雷达物位计及射频导纳系列料位开关产品。
3.2.4输煤工业电视系统监控区采用彩色摄像机,在低于1LUX照度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清晰图像,无失真画面。
摄像机工作温度为-10℃~+50℃。
通过防护罩的保护能够在雨雪、风及多粉尘的环境下工作正常。
云台小巧、灵活,水平转角≥320度,垂直转角±45度。
控制室可对云台进行全方位控制,并对变焦镜头光圈大小、变倍、调焦进行操作。
中心值班人员可通过控制中心进行监督和检查。
配置数字硬盘录像主机,多路视频输入,视频矩阵切换控制。
可选择采集多副图像,同时对图像进行监控,操作员可通过多媒体进行图像监视。
系统具备远程监控功能及报警联网接口,可利用普通电话线或计算机网络进行远距离图像和报警信号的传输。
可通过全厂MIS网进行图像切换、云台控制等操作,达到对值班人员或岗位进行监督和随时了解情况。
系统整体布局合理、操作使用简单、维护保养方便。
监控图像和远程视频信号传送稳定、清晰,动态性能良好。
3.3输煤程控系统的组成输煤程控系统采用PLC来实现,PLC主站选用德国西门子S7-400系列PLC。
编程软件为Step7V5.5_CN。
机柜间I/O从站采用S7-300模块,通过PROFINE网络与主站进行通讯。
现场I/O采用德国倍福BK3150端子模块,通过PROFIBUS-DP与主站进行通讯。
胶带机跑偏装置采用DUPLINE总线与主站进行通讯。
上位机监控软件为IFIX5.0。
输煤程控室设工控上位机进行监控和操作,同时负责为全厂辅网系统提供数据服务功能。
程控室不另设操作控制台及显示模拟屏,只在上位机监控台上设紧急停机按钮。
监控台除布置输煤程控的操作员站外,还包括输煤工业电视监控设备、打印机、输煤播叫等附件的布置。
本系统设上位监控机二台,此两台上位机互为热备用,一方面实现输煤程控系统要求的各种监控、系统管理及安全管理功能。
另一方面配置独立的数据库,作为网关计算机负责与全厂信息系统的接口数据响应和服务工作,充当服务器的角色。
正常情况下其中一台做全系统的监测、控制、事故追忆、数据记录备份、操作记录查询、报警记录查询、数据曲线显示、与辅网数据通讯等功能。
另一台负责事故报表、运行报表及其管理及打印,当任一台发生故障时,另一台能自动无扰切换,完全承担所有功能。
维护工程师可以通过密码登录,将任意一台上位机登录成工程师站。
该上位机考虑配有为辅网提供数据服务所需的软、硬件,至少包括:网络接口设备、实时数据库驱动接口软件、防火墙软件等。
与全厂信息系统的接口在保证数据正确传输的同时,还必须保证煤区域监控网络的安全性,并阻止来自全厂信息系统的任何操作及有意或无意的破坏和病毒侵害。
上位机采用HP(惠普)工业级计算机实现,最低配置为Pentium IV 1.6G,512M内存,CPU及内存冗余热备, 80G硬盘(带磁盘阵列),40倍速可读写光驱。
服务器数据库容量保证整个煤区域实时数据在线保存3个月以上,并可实现自动数据备份。
输煤系统配置两台至少100M速率的以太网交换机,每台至少有电口14个,光端口2个,布置于输煤程控台内。
其中电口考虑与上位机和PLC的以太网相连,光端口考虑与全厂辅网相连。
通过煤区域监控网络对网络监控系统和各车间控制系统进行统一时钟校准,以使整个系统工作在统一的时钟下,煤网控制系统留有1个接受GPS对时的接口,接口形式满足电厂GPS系统要求。
本系统在各控制对象的就地控制柜(机旁箱)上设程控和就地操作切换开关。
系统的正常运行以上位机的显示、键盘、鼠标操作为主,各对象就地手动启停按钮操作只做为试验及事故状态下使用。
对于输煤系统个别重要参量的监控,可通过输煤程控系统与电厂辅网、SIS系统接口实现上传和下达。
3.4 输煤程控项目3.4.1程控启动操作员可分段启动系统设备,用鼠标器选择自动运行方式,然后预选要启动的皮带输送机后再点选“确认”按钮,这时系统就会按逆煤流方向将现场设备按预选的线路逐个启动,在每个设备启动之前系统都发出7秒钟的声音警告,启动后的设备在CRT画面上有详细的指示。
3.4.2程控停机点选“程控停机”按钮,此时PLC发出按顺煤流方向从煤源开始停机的指令,直至犁式卸料器全部抬起为止。
3.4.3事故停机当皮带出现打滑、跑偏、撕裂或现场其它设备发出急停信号时,PLC按预先编制的程序立即发出事故停机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