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人的社交礼仪

合集下载

泰国的风俗礼仪及禁忌有哪些

泰国的风俗礼仪及禁忌有哪些

泰国的风俗礼仪及禁忌有哪些说起泰国,大家的印象可能是泰国菜和咖喱,那么关于泰国的风俗礼仪有哪些呢?下面店铺和大家一起,学习泰国的风俗礼仪。

进一步认识泰国这个国家。

“泰国”是泰王国的简称。

位于印度支那半岛中部和马来半岛北部。

人口5290万(1986年),其中泰人占一多半,其次是佬人人和华人。

首都曼谷。

货币为“铢”。

泰语为泰国国语。

“泰国”一名是由泰族语得来的。

泰国人称自己国家为“孟泰”,“孟”表示“国家”,“泰”为“自由”之意。

因此,泰国是“自由之地”、“自由之国”的意思。

泰国的风俗礼仪一:社交习俗泰国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泰国人多信佛教,恪守教义很强调;尤为头部更注重,碰摸会把人惹恼;信仰忌讳繁又多,文明举止最重要;“好客”民族有传统,事事处处讲礼貌;约会特别守信义,礼节礼仪颇周到。

生活细节特点1、国是笃信佛教的国家,她的双手合十礼仪习俗,也与佛教的合掌作揖礼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泰国的礼仪在佛教影响为主的基础上,还了伊斯兰教和中国儒家的礼仪形式,使得泰国成为举世皆知的礼仪之邦。

他们逢遇喜庆吉日昨迁居、丧葬等,一般要邀请亲朋好友和僧侣参加。

如果是官方举办的,被邀请的人数为双数,若是私人聚会为单数。

但从民众习惯上来讲,多数人喜欢请9人,其原因是泰文“9”的发音是吉祥之音,它的含义是“向上”、“兴旺”、“发达”;再有的还说泰文瓣“9”似一头大象,大象又是吉祥的象征。

泰国有个特有的国俗民风,男子一生都要当一次和尚,少则三个月,多则三五年,甚至终生。

没有当地和尚,不能被视为成年人,既让人看不起,连求偶都会很困难。

泰国和尚免向任何人施礼(因为人们认为和尚的袈裟代表佛)。

他们惯于准时赴约,认为这是个礼貌的问题。

他们视白象为国宝和吉祥的象征,常用它来代表智慧、力量和忠诚。

他们昵爱蓝色,认为蓝色象征着“安定”和“永恒”。

“荷花”倍受泰国人的喜爱。

他们常借荷花来赞美人的气节。

2、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被誉为“微笑的国度”。

泰国礼仪礼节

泰国礼仪礼节

泰国礼仪礼节
泰国是一个非常注重礼仪礼节的国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泰国礼仪礼节:
1. 合十礼:合十礼是泰国最常见的礼仪之一。

当遇到长辈、上师、贵宾或寺庙僧侣时,通常会双手合十放在胸前或颌下,以示尊敬。

2. 躬礼:在泰语中,躬礼被称为“hum”. 当遇到长辈、上师、贵宾或寺庙僧侣时,可以行躬礼。

躬礼的姿势是将双手放在身体两侧,缓慢鞠躬,以示敬意。

3. 脚礼:在泰语中,脚礼被称为“som”. 当遇到长辈、上师、贵宾或寺庙僧侣时,可以用脚轻轻地碰触对方的脚,以示敬意。

4. 素食:泰国是一个素食国家,许多泰国人只吃素食。

如果要在泰国旅行中保持素食,请确保在旅行前咨询当地餐馆,以确保能找到适合的素食餐点。

5. 尊重僧侣:僧侣是泰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尊重僧侣是泰国礼仪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果有机会与僧侣交谈或参观寺庙,请确保穿着得体,不要拍照或使用闪光灯,尊重僧侣的隐私和尊严。

6. 尊重女性:在泰语中,尊重女性被称为“fah”. 在泰国,尊重女性是非常重要的。

在公共场合,不要触摸女性,尤其是没有正式交往的女性,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

这些是泰国礼仪中一些常见的方面。

在旅行前,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在泰国的旅途中获得愉快的经历。

泰国人的社交礼仪

泰国人的社交礼仪

民俗忌讳泰人重头轻脚,脚在人们的眼中是最低下的。

因为泰国气候常年如夏,古代泰人都习惯光脚行走,所以脚被认为是最脏的。

当你与泰国朋友围坐一起时,切勿把鞋底翘起对准任何人。

这是一种侮辱性的举动,意即把人踩在脚下。

用脚指东西更是失礼,而用脚踢门,则会受到人们的唾弃。

在递送物品给人时,要用右手,不要用左手。

因为古时,左手是用来干便后擦洗屁股等脏活的,所以它也是肮脏的,用左手递物是一种鄙视人的举动。

切忌用红笔签名。

在泰国,死者的名字是被人用红笔写在棺材上的。

红笔签名,表示这人已死。

知识、学问在泰国受人敬重,切勿在找不到凳子坐时,随意拿本书来坐,这是忌讳的。

神圣的头"入门问讳"、"入国问禁",这是我国古代的两句成语,意思是:进入别人的家门,先问清楚家主祖先的名讳;进了别国,要问明别国被禁止的事情。

这是为了避免引起人家的不快,受人腹诽而不觉,同时也是对别人的一种礼貌;否则严重的,会受到辱骂或鞭挞,因为禁忌是准宗教现象。

但它仍是民俗,不是法律。

对泰人来说,头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如有人任意触摸某人的头,则被认为是对被触摸者的极大侮辱;若用手打孩子的头,孩子一定会得病。

孩子的头只允许国王、高僧或父母抚摩。

理发师在理发前,要先说声"对不起"之类的话。

当一人向另一人传递东西时,若中间有他人在坐,切勿越过他人的头传递东西,否则会被人视作不礼貌的举动。

在住房门口上方悬挂内裤,对进进出出的人是一种侮辱。

凡此等等,切勿大意。

泰人之所以如此敬重头,是因为他们认为头颅的天灵盖处是灵魂出入之处,所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它是泰人原始信仰--灵魂崇拜的一种沿袭。

泰国人的坐姿过去,泰国一般家庭都习惯进屋脱鞋,席地而坐。

20世纪初,当沙发、椅子等西方坐具开始流行时,很多人都不习惯。

现在,虽然这些西方坐具已经普及每家每户,但仍有不少家庭或某些场合仍保持席地而坐的习俗。

泰国的传统坐姿有两类,一类是有凳子,椅子等坐姿;另一类是席地而坐的坐姿。

泰国的礼仪与禁忌

泰国的礼仪与禁忌

泰国的礼仪与禁忌泰国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和深厚传统的国家,礼仪和禁忌在泰国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了解并遵守泰国的礼仪和禁忌可以帮助游客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避免可能的尴尬和冒犯。

以下是泰国的一些主要礼仪和禁忌。

1.宗教尊重:泰国人大多信奉佛教,因此对佛教的尊重是非常重要的。

在寺庙里,游客应该穿着得体,像拖鞋、露背、短裤和短裙等不适宜。

此外,不要触摸或攀爬佛像,也不要以脚指向佛像或佛教徒。

2.尊重长者和权威:在泰国,家庭中的长辈和权威人物被视为至高无上的。

在和泰国人交流时,应该尊重他们并遵循传统的礼貌用语。

3.善于微笑:泰国人以友善和热情而著称,因此微笑是很重要的。

在与泰国人交流时,要保持微笑,这可以表达你的友好和尊重。

4.脚为不洁之物:脚在泰国被视为不洁之物,因此把脚或鞋子放在椅子上是不被允许的。

避免用脚指着人或物,这被认为是非常失礼的。

5.不得触碰头部:头部在泰国被认为是人体最高级的部位,因此触摸或攀爬他人的头部是非常不尊重的行为。

特别是对于小孩子,你应该避免触碰他们的头部。

6.言辞谨慎:在泰国文化中,言辞谨慎被视为非常重要的礼仪。

避免使用严厉的言辞或嘲笑他人,尽量在交流中保持礼貌和友好。

7.不要指责国王或皇室:泰国人对待国王和皇室家族充满敬意。

因此,避免公开讨论或批评国王或皇室家族,这将被视为对泰国文化的极度冒犯。

8.礼物的重要性:在泰国,礼物是一种重要的传统,泰国人非常重视礼物的选择和赠送。

如果你被邀请参加一些泰国人的聚会或家庭活动,带上一件小礼物以表达你的感激是非常合适的。

此外,泰国还有一些饮食方面的禁忌。

例如,不要用勺子舀米饭,吃完饭后将勺子放在碗上是不被接受的行为。

另外,如果你受邀去泰国人家中吃饭,不要拒绝他们的食物,以示对他们的尊重和感谢。

总之,理解和尊重泰国的礼仪和禁忌是在泰国旅行或与泰国人交流时必不可少的。

通过遵循这些准则,你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并获得更愉快和难忘的经历。

泰国的社交礼仪范文

泰国的社交礼仪范文

泰国的社交礼仪范文泰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有着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社交礼仪。

尊重和礼貌是泰国社交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探讨泰国社交礼仪的一些重要方面。

1. 致敬和问候:在泰国,直立起来,双手合十,将掌心触碰到额头的位置,向老年人和尊贵的人口以致敬和问候。

这被称为“wai”,是一种表示谦卑和尊敬的姿势。

年幼的人通常会收到比较年长的人更高的“wai”。

对于陌生人,普通的问候方式是说“sawasdee”,意思是“你好”。

2.尊重皇室:泰国人对待皇室家族非常尊敬,对皇家成员和皇室象征物的不敬行为会被视为犯法和冒犯。

除了完全避免对皇室的不敬行为外,对皇家与非皇室成员的对话时,应该保持恭敬和尊重的态度。

3.礼物和接受礼物:在泰国,送礼物是一种常见的社交行为。

当接受礼物时,应该用双手接过礼物。

打开礼物并尽快表示感激之情。

要注意,泰国人通常在公开场合不会立刻打开或展示他们收到的礼物。

4.餐桌礼仪:在泰国,尊重和礼貌也体现在饮食方面。

在进食时,泰国人会使用右手来用餐,左手用来传递食物。

用筷子夹取食物时,应该使用勺子来将食物转移到自己的盘子里,而不是直接从共享的盘子中夹取食物。

5. 过路礼仪:这是一种特殊的泰国社交礼仪,被称为“penang”,用来给对方让路。

当两个人在狭窄的通道相遇时,其中一个人会稍微弯腰低头,以示尊重和礼貌的姿势,另一个人则稍微靠墙站定,以便对方可以通过。

6.参观寺庙礼仪:泰国是一个崇尚佛教的国家,参观寺庙是很常见的活动。

在进入寺庙时,穿着得体是至关重要的。

女性应穿着长裙或长裤,避免露出肩膀和膝盖。

在寺庙内,应该保持安静,避免大声说话或打闹。

7.性别差异:在泰国文化中,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互动有时会更加保守,特别是在公共场合。

男性通常会在与女性交谈时保持一定的距离,并避免过分亲密的肢体接触,除非他们与对方很熟悉。

总之,泰国的社交礼仪反映了他们尊重和友善的价值观。

掌握这些礼仪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泰国文化,加强与泰国人的互动和交流。

泰国的社交礼仪和禁忌

泰国的社交礼仪和禁忌

泰国的社交礼仪和禁忌
泰国有一套独特的社交礼仪和禁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1. 注意着装:在正式场合,穿着整洁且保守的衣物是很重要的。

避免过于暴露和庸俗的服装。

2. 尊敬长者:泰国人非常重视对长者的尊敬和关爱。

在与年长者交谈时要保持恭敬的态度,并避免直接对长者说"你",而是
使用适当的尊称。

3. 不要触摸头部:泰国人认为头部是身体最神圣的部位,因此避免使用手触摸别人的头部,包括儿童。

这被认为是非常不尊重的举动。

4. 不要用脚指向人:在泰国,脚被认为是身体最低贱的部位,将脚指向别人,特别是佛像或寺庙是被视为冒犯的。

5. 不要触碰或伸出脚趾:当坐在地板上或禁足区域时,不要伸出脚趾。

这被认为是不洁和不礼貌的行为。

6. 尊重皇室:对泰国皇室要表现出最高的尊敬和仰慕。

避免批评或对皇室进行任何负面的言论。

泰国人也有法律来保护对皇室的尊重。

7. 不要用左手递送物品:在泰国,左手被认为是身体不洁的手,所以不要使用左手递送物品或触摸别人。

8. 不要触摸别人的嘴:嘴被认为是身体最不洁净的部位之一,在与他人交谈时避免触摸自己的嘴或别人的嘴。

9. 不要指使或指向别人用手掌:用手掌指向别人被视为侮辱行为,在与他人交流时要用手背或手指示。

10. 公开展示感情:在公共场合,避免过多的身体接触或展示亲密的行为。

泰国人重视自我控制和保持绅士风度。

泰国人的见面礼仪和一些风俗习惯

泰国人的见面礼仪和一些风俗习惯

泰国人的见面礼仪和一些风俗习惯泰国华裔泰人有300多万,佛教为国教。

泰国人的待人接物,有许多约定俗成的规矩。

朋友相见,双手合十、互致问候。

晚辈向长辈行礼时,双手合十举过前额,长辈也要合十回礼。

年纪大或地位高的人还礼时,双手不必高过前胸。

行合十礼时。

双手举得越高,表示尊重程度越高。

泰国人也行跪拜礼,但要在特定场合,平民、贵官在拜见国王和国王近亲的时候行跪拜礼。

国王拜见高僧的时候要下跪。

儿子出家为僧,父母也跪拜在地。

把东西扔给别人是不礼貌行为。

从坐着的人们面前走过时,要略微躬身,表示礼貌。

泰国人非常重视头部,认为头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如果用手触摸泰国人的头部,认为是极大的侮辱。

如果用手打了小孩的头,认为小孩一定会生病;睡觉忌讳头朝西,因为日落西方象征死亡。

忌讳用红笔签名,因为人死后是用红笔把姓氏写在棺材上。

脚被认为是低下的,忌把脚伸到别人跟前,也不能把东西踢给别人,不然都是失礼。

忌讳用脚踢门,否则会受到人们指责。

就坐时,最忌讳翘腿。

把鞋底对着别人,被认为是把别人踩在脚底下,是一种侮辱性的举止;妇女就坐时,双腿要靠拢,否则会被认为没有教养。

当着泰国人的面,不要踩门槛,他们认为门槛下住着神灵。

在泰国,男女仍然遵守授受不亲的戒律,所以男女不能过于亲近。

喜欢红色、黄色,忌讳褐色。

习惯用颜色表示星期。

如红色是星期日,紫红色为星期六,淡蓝色为星期五,橙色是星期四,绿色为星期三,粉红色是星期二,黄色是星期一。

泰国,在世界上素有“佛教之国”、“大象之国”、“微笑之国”等称誉。

泰国人在交际往来中不喜欢与人握手,见面时通常采用“合十礼”。

行合十礼时,要立正站好,双手十指并拢掌心相对。

双手举起的高度不同,给予对方的礼遇便不同,通常有四种规格:一是举到前额下,用于晚辈向长辈施礼;二是举于胸前,多用于长辈向晚辈还礼;三是举到鼻子下,一般用于平辈间;四是举过头顶,只用于平民拜见泰王时。

在交际场合,泰国人习惯以“小姐”、“先生”等国际上流行的称呼彼此相称。

泰国人的社交礼仪和禁忌

泰国人的社交礼仪和禁忌

泰国人的社交礼仪和禁忌泰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被誉为“微笑的国度”。

泰国人性情温和,待人热情,有礼貌。

非在相当西化的场合,泰国人见面时不握手,而是双手合十放在胸前。

要注意当地人所行的合掌见面礼,泰国话叫做“Wai”,外人也可以照样行礼,双手抬得越高,越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但双手的高度不能超过双眼。

一般双掌合起应在额至胸之间,注意,地位较低或年轻者,应先向对立致合掌礼。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外交和一些正式场合,泰国人也按国际习惯握手致意。

常人不能与僧侣握手。

1、泰国人非常尊重国王和王室成员。

不要随便谈论或议论王室。

遇有王室成员出席的场合,态度要恭敬。

2、佛教是泰国的国教,因此佛像无论大小都要尊重,切勿攀爬。

对僧侣应礼让,但不要直接给钱。

女性不能碰触僧侣,如需奉送物品,应请男士代劳,或直接放在桌上。

到寺庙参观着装应整齐,不要穿短裤、短裙和无袖上装,进入主殿要脱鞋。

3、泰国人非常重视人的头部,而轻视两脚,认为头是灵魂所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切记勿触摸别人的头---即使是摸小孩的头也不行(中国人常常因为喜爱孩子才去摸他们的头)。

泰国人认为头部被他人触摸是奇耻大辱。

又如长辈在座,晚辈必须坐在地下,或者蹲跪,以免高于长辈的头部,否则就是对长辈的不敬。

坐着的人也忌他人拿着东西从自己头上过。

如果用手打了小孩的头,认为一定会生病。

4、公共场合男女不应过分亲热。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泰国男女在公共场合边手牵手的都很少。

5、泰国人大多彬彬有礼,很难看到有人大声喧哗或者吵架,因此说话时应压低嗓门,无论发生了什么,不要当众发脾气。

6、泰国禁赌,即使在酒店房间里也不要打牌或打麻将。

7、泰国人非常爱清洁,随地吐痰、扔东西被认为是非常缺乏教养的行为。

泰国人还非常注重卫生间的整洁,因此无论外出还是在酒店,都应注意保持清洁。

8、泰国是微笑的国度,人民热情善良,乐于助人。

因此到泰国后,尽管放心大胆与泰国人交谈,这也是了解泰国文化的一种方式。

遇有困难,也不必迟疑,尽管求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俗忌讳泰人重头轻脚,脚在人们的眼中是最低下的。

因为泰国气候常年如夏,古代泰人都习惯光脚行走,所以脚被认为是最脏的。

当你与泰国朋友围坐一起时,切勿把鞋底翘起对准任何人。

这是一种侮辱性的举动,意即把人踩在脚下。

用脚指东西更是失礼,而用脚踢门,则会受到人们的唾弃。

在递送物品给人时,要用右手,不要用左手。

因为古时,左手是用来干便后擦洗屁股等脏活的,所以它也是肮脏的,用左手递物是一种鄙视人的举动。

切忌用红笔签名。

在泰国,死者的名字是被人用红笔写在棺材上的。

红笔签名,表示这人已死。

知识、学问在泰国受人敬重,切勿在找不到凳子坐时,随意拿本书来坐,这是忌讳的。

神圣的头"入门问讳"、"入国问禁",这是我国古代的两句成语,意思是:进入别人的家门,先问清楚家主祖先的名讳;进了别国,要问明别国被禁止的事情。

这是为了避免引起人家的不快,受人腹诽而不觉,同时也是对别人的一种礼貌;否则严重的,会受到辱骂或鞭挞,因为禁忌是准宗教现象。

但它仍是民俗,不是法律。

对泰人来说,头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如有人任意触摸某人的头,则被认为是对被触摸者的极大侮辱;若用手打孩子的头,孩子一定会得病。

孩子的头只允许国王、高僧或父母抚摩。

理发师在理发前,要先说声"对不起"之类的话。

当一人向另一人传递东西时,若中间有他人在坐,切勿越过他人的头传递东西,否则会被人视作不礼貌的举动。

在住房门口上方悬挂内裤,对进进出出的人是一种侮辱。

凡此等等,切勿大意。

泰人之所以如此敬重头,是因为他们认为头颅的天灵盖处是灵魂出入之处,所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它是泰人原始信仰--灵魂崇拜的一种沿袭。

泰国人的坐姿过去,泰国一般家庭都习惯进屋脱鞋,席地而坐。

20世纪初,当沙发、椅子等西方坐具开始流行时,很多人都不习惯。

现在,虽然这些西方坐具已经普及每家每户,但仍有不少家庭或某些场合仍保持席地而坐的习俗。

泰国的传统坐姿有两类,一类是有凳子,椅子等坐姿;另一类是席地而坐的坐姿。

1.有坐具的坐姿在有长者或长辈在座的场合,小辈为了表示对他们的礼貌,坐姿应该是两手掌相叠,放在腿上,上身微躬而坐。

如有至尊者或达官贵人在座,小辈的上身还要下躬,使两肘放在大腿上,两手掌相叠于膝盖稍上处。

2.席地而坐的坐姿席地而坐时,小辈或下级为了对长辈或上级表示自己的谦恭,有两种坐姿:跪坐。

男子坐时,两腿跪地,脚尖直立登地,臀部坐在脚跟上,上身挺直,两手掌相叠放在大腿上。

如是女子,脚背贴地,其他动作与男子同。

叠腿侧坐。

坐时两腿向一方自然曲叠,向左、向右都可。

男子两膝盖之间稍留距离,两手掌相叠放在膝盖上或自然下垂;或一手支地,一手放在大腿上。

取这种坐姿时,还可用收腿、躬身等不同姿势来表示对长辈或达官贵人的敬意。

这种坐姿文静优美,泰人把它视作具有民族特色的、有礼貌的坐态。

坐姿中有一种叫"跏趺坐",人称"盘腿坐"。

这是泰国和尚的坐姿。

有时,在公共场所可以看到有些泰人这样席地而坐。

但在长辈或上级面前,这样坐是不礼貌的。

玉佛换装仪式供奉在曼谷玉佛寺中的稀世国宝--玉佛像,有三身价值连城的服装(包括头饰)。

即热季服、雨季服和寒季服。

热季服的式样似同王服,用合金制成,服装镶满各种珠宝。

尖顶王冠,冠顶上饰有一颗大珠宝。

雨季服的式样如同一般佛像的袒右肩式的袈裟。

它用刻有花纹、镶有各类宝石的金片编成。

螺发头饰用深蓝色的合金做成,每颗螺发都镶有小粒宝石,头饰上还有用合金做的光焰。

寒季服的式样似我国斗篷式的雨衣,但它是镂空的,远看像网,用细小的合金管缝接而成,也有人称"金镂衣"。

这三身不同式样的服装,使玉佛一身珠光宝气,法相更显庄严肃穆。

玉佛换装仪式始自拉玛一世。

一年三次。

每次都要由国王躬亲主持,换装日子按泰国阴历是:热季服4月16日,雨季服8月16日,寒季服12月16日。

届时,国王来到玉佛寺,进玉佛殿前,从司仪手中接过拉玛一世铸的护佛剑递给一名随从。

这名随从在仪式过程紧随国王,起"护佛神"的作用。

国王进殿后,走向安放玉佛佛亭后的梯子,拾级而上。

到玉佛处,向玉佛膜拜。

脱去玉佛的王冠或螺发头饰(玉佛衣在国王到来前已由司仪脱去),拿起拉玛四世敬献的法螺,为玉佛行"淋滴香水礼"。

礼毕用四块洁白的布抹干佛像上的香水,为佛像戴上王冠或螺发头饰。

下梯,国王把四块白布放进盛香水的器皿中浸湿,再把白布上的香水拧在另一个盛水器中。

然后点燃佛像前的香烛,司仪把盛水器中的香水倒入法螺。

由于法螺中的香水渗透有流经玉佛的香水,尤为吉祥。

故此,国王先行淋滴香水礼,再为依次匍匐到国王跟前的王亲国戚、及宫室人员淋滴香水。

礼毕,婆罗门法师点燃"巡烛"用的香烛,同时恭候一旁的民族乐队敲锣、吹法螺。

王亲国戚、宫廷人员接点香烛,随国王绕玉佛巡烛三周。

婆罗门法师登梯为玉佛点粉,司仪登梯为玉佛穿衣,国王再次膜拜玉佛像。

国王走出殿外,向前来观看仪式的黎民百姓洒水祝福。

最后,在离开玉佛寺前,国王把护佛剑交还司仪。

以右为上的习俗无论在餐桌上或会议长桌上,排位时,最受尊敬的人的座位要排在主人的右边。

这种排位上的礼貌虽与国际交往礼貌巧合,但泰国有其自己的解释,出自自己的传统观念。

这种观念来自小乘佛教的宇宙观。

它认为宇宙是四方的,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象征诞生、光明;南方象征生命和幸福。

这是两个吉祥的方向。

而西、北是衰弱和死亡的象征,是不吉利的方向。

因此佛像和国王的宝座都面向东方,而其右手方向正是南方。

所以泰国以右为上。

同样,在泰国传统婚礼上,新郎、新娘并肩蹲在一条矮凳上,低着头,双手向前伸,等待亲贵、宾朋们洒水。

通常新娘蹲在新郎的左侧,新郎必须在新娘的右边。

当人们向新郎、新娘洒水时,也多先向新郎洒水,从右开始。

这都是一种以右为上的习俗的表现。

赠受礼品的姿势与不同地位的人赠受礼品时,有不同的礼貌动作。

一般有两种姿势,一是跪式,一是站式。

1.跪式当长辈接受小辈的礼品时,通常长辈坐在椅子上或地上。

小辈先把礼物放在铺有布的高脚盘上,双手捧盘跪行至长辈近处,把盘放在右边,叠腿侧坐。

接着向长辈跪拜一次。

拜后,双手捧礼品给长辈(如小礼品,用右手递给)。

再跪拜一次,起立。

小辈跪拜时,长辈要双手在胸前合十还礼。

如长辈赠给小辈礼物,小辈由呈献礼物改为接受礼物,其他礼节相同。

2.站式一般长辈给小辈礼品时,常采取站式,而作为小辈,则男女稍有区别。

男子:接物时,走近长辈,行合十礼。

然后躬身双手接物(如小礼物,右手接物)。

女子:走近长辈合十礼时,右腿要略向前跨一趟,两腿微屈。

婴儿礼三日礼。

泰国古代,由于医药卫生事业不发达,头胎婴儿出生后死亡率高,常在生后三日内死去。

于是泰人认为婴儿三日内属于鬼,第四日才真正是人。

此外,还有鬼塑人身的传说,产妇分娩前夕,鬼摄游魂送入人胎,鬼是人的先驱等。

因此婴儿活到第四日,就要在家举行简单的仪式以示庆祝,如招魂仪式、做吉祥饭、祭供鬼神等。

招魂仪式。

亲属们围坐一圈,把婴儿放在中央。

先请德高望重的亲属上香礼佛,恭请四方社灵保佑婴儿平安,再取法纱抚摩婴儿的手臂后烧掉,以示辟邪祛灾。

此后请善养孩子的亲属取法纱两根,分别拴在婴儿的两手腕上。

然后给婴儿点粉,喂三勺温水,亲属为婴儿祝福,仪式毕。

简单的招魂仪式有"招魂"、"缚魂"两项。

复杂的招魂仪式还有"巡烛"、"宴魂"等内容,并要请婆罗门法师或专职人员主持,要有民族乐队伴奏,屋内要圈圣纱,供佛像、神像,十分隆重。

满月礼。

婴儿满月,意味着婴孩已完全脱离了鬼域,要为孩子剃胎发,沐浴,放入摇篮,命名。

从此婴孩便是家庭中的正式成员,有了家庭中的地位。

举行的仪式名目繁多,既有婆罗门教的,又有佛教的。

如宴僧、剃胎发、婴孩沐浴、拴吉祥线、铺摇篮等。

拴吉祥线即缚魂。

剃胎发仪式。

婴孩满月前夕,父母把孩子的生辰八字告诉星相家,定下吉日良辰。

时辰一到,敲锣鸣金告诉大家。

仪式主持人给婴孩洒圣水祝福,然后用剃刀轻轻触碰胎发,表示剃发开始。

这时,和尚诵经,婆罗门法师吹法螺,民族乐队奏吉祥曲,为婴孩祝福。

请剃发师剃发,剃发时,有在天灵盖处留一小簇头发的;也有在头两边各留一小簇的。

剃下的胎发要放在蕉叶做的容器内,容器放在荷叶上,拿去丢掉或放入江河漂走。

源于古印度的合十礼合十礼源自印度,佛教沿用后,成为佛教徒之间的一种礼节。

佛教传入泰国后,合十礼还扩大至整个社会。

对不同地位、性别的人来说,行合十礼的姿势有细小的差别。

小辈遇见长辈,两掌相合,十指伸直,高举至前额。

两拇指靠近鼻尖,身子略躬,头微低。

长辈还礼时,双手合十,举至胸前即可。

平辈之间想见,两掌合十,两拇指靠近下巴。

女子还礼时,还需把右腿略向前跨一步,两腿自然微屈。

泰人行合十礼时,常说泰语"萨瓦迪,卡"(女性用)或"萨瓦迪,卡叻"(男性用)。

"萨瓦迪"一词源自古印度梵语,基本意思是"如意"。

"萨瓦迪"常在见面或告别行合十礼时说,其词意也可随境而异,随情而变。

如早晨,可理解为"早安"、"您好";晚上,可理解为"晚安";告别时,可理解为"再见"、"走好"。

而泰语"卡"或"卡叻"则为敬语。

"贴金佛像后"泰国有句谚语叫"贴金佛像后",意思是做了好事别人不知道。

给佛像贴金是泰国佛教徒在礼佛时的一种功德,也是一种礼节,十分时兴。

有的佛寺还规定日子,让佛教徒来给佛像贴金,如曼谷卧佛的卧佛像,贴金的日子为每年的宋干节。

届时,佛寺门口或佛殿内都有现成的金箔出售,每张金箔约半张名片大小。

有的佛像被贴得面目全非。

日子一长,不少贴在佛像上的金箔,由于贴时不严密,被风吹起一角,在亮光中飘忽闪耀。

贴金不限于佛像,只是较多而已。

"巡烛"敬佛"巡烛"也称"绕佛",是一种佛教礼节,表示对佛的尊敬。

原为古印度礼节之一,后被佛教采用。

在泰国,它是佛教重要节日或仪式上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

节日晚,佛寺内和尚、小沙弥集中于佛殿,由领念佛经,颂扬佛祖。

诵经毕,住持点燃"燃烛灯",然后用燃烛灯点燃自己手中的吉祥烛、吉祥香。

随即各人到燃烛灯处接燃自己手中的香烛,两手合十,随住持迈出佛殿,绕主佛殿由右向左巡行。

这时,来自四方的善男信女可随其后,手拿点燃的香烛或鲜花,两手合十,绕主佛殿巡行三周。

这三周,其意是第一周感恩佛,第二周敬慕法,第三周敬重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