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电压源与电压测量仪器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实验报告

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实验报告

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实验报告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熟悉三相交流电路的连接方式。

2、掌握三相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测量方法。

3、理解三相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三相交流电源由三个频率相同、幅值相等、相位互差 120°的正弦交流电压源组成。

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有三根相线(火线)和一根中性线(零线)。

相线与相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线电压,相线与中性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相电压。

在星形连接(Y 形连接)中,线电压是相电压的√3 倍,且线电压超前相应的相电压 30°。

在三角形连接(△形连接)中,线电压等于相电压。

电流的测量可以使用电流表,通过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进行测量。

三、实验设备1、三相交流电源2、交流电压表3、交流电流表4、若干导线5、三相负载(电阻、电感、电容等)四、实验步骤1、按星形连接方式连接三相负载将三相负载的三个端点分别连接到三相交流电源的三根相线上,负载的公共点连接到中性线上。

用交流电压表测量三相电源的相电压和线电压,记录测量值。

用交流电流表测量各相的电流,记录测量值。

2、按三角形连接方式连接三相负载将三相负载依次首尾相连,形成一个闭合的三角形,然后将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连接到三相交流电源的三根相线上。

用交流电压表测量三相电源的线电压,记录测量值。

用交流电流表测量各相的电流,记录测量值。

3、改变负载的性质(电阻、电感、电容),重复上述步骤,观察电压和电流的变化。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星形连接|测量项目|测量值|||||相电压 UAN |_____ V ||相电压 UBN |_____ V ||相电压 UCN |_____ V ||线电压 UAB |_____ V ||线电压 UBC |_____ V ||线电压 UCA |_____ V ||相电流 IA |_____ A ||相电流 IB |_____ A ||相电流 IC |_____ A |2、三角形连接|测量项目|测量值|||||线电压 UAB |_____ V ||线电压 UBC |_____ V ||线电压 UCA |_____ V ||相电流 IA |_____ A ||相电流 IB |_____ A ||相电流 IC |_____ A |3、数据分析比较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时的线电压和相电压关系,验证理论推导。

电压测量实验报告

电压测量实验报告

电压测量实验报告电压测量实验报告引言:在电子工程领域中,电压测量是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实验。

通过测量电压,我们可以了解电路中的电势差,从而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电压表和示波器等仪器,对不同电路中的电压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提高对电压测量的理解。

实验目的:1. 掌握使用数字电压表进行直流电压测量的方法;2. 熟悉示波器的使用,学会测量交流电压;3. 分析电压测量的误差来源,并探讨如何减小误差。

实验原理:1. 直流电压测量:直流电压是恒定不变的电压,可以通过数字电压表进行测量。

数字电压表内部有一个电压比例器,可以将待测电压转换为与之成比例的电压,然后显示在数码显示屏上。

2. 交流电压测量:交流电压是周期性变化的电压,可以通过示波器进行测量。

示波器可以将交流电压的波形显示在屏幕上,通过测量波形的振幅、频率和相位等参数,来获取交流电压的信息。

实验步骤:1. 直流电压测量:a. 将待测电路与数字电压表连接,确保电路正常工作;b. 选择适当的量程,将电压表的测量引线分别连接到待测电路的正负极;c. 读取并记录电压表上显示的数值。

2. 交流电压测量:a. 将待测电路与示波器连接,确保电路正常工作;b. 调节示波器的触发、扫描和放大等参数,使波形清晰可见;c. 读取并记录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参数,如振幅、频率和相位等。

实验结果与分析:1. 直流电压测量:在实验中,我们使用数字电压表对几个不同电路中的直流电压进行了测量。

通过比较测量结果与理论值,发现测量误差较小,基本在可接受范围内。

这说明数字电压表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2. 交流电压测量:在实验中,我们使用示波器对几个不同电路中的交流电压进行了测量。

通过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电压的周期性变化。

通过测量波形的振幅、频率和相位等参数,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电路的性能和特性。

误差来源与减小方法:1. 误差来源:在电压测量中,误差主要来自于测量仪器和电路本身。

电位电压的测定及实验报告

电位电压的测定及实验报告

电位电压的测定及实验报告实验二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电路理论基础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专业班级学号姓名组员2015年 4 月 6 日目录实验目的 (1)原理说明 (1)实验设备 (1)实验内容 (1)电路电位图 (2)仿真图 (3)注意事项 (4)思考题 (4)体会与感悟 (5)一、实验目的1. 用实验证明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2. 掌握电路电位图的绘制方法二、原理说明在一个确定的闭合电路中,各点电位的高低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变,但任意两点间的电位差(即电压)则是绝对的,它不因参考点电位的变动而改变。

据此性质,我们可用一只电压表来测量出电路中各点相对于参考点的电位及任意两点间的电压。

电位图是一种平面坐标一、四两象限内的折线图。

其纵坐标为电位值,横坐标为各被测点。

要制作某一电路的电位图,先以一定的顺序对电路中各被测点编号。

以图5-1的电路为例,如图中的A,F, 并在坐标横轴上按顺序,均匀间隔标上A、B、C、D、E、F、A。

再根据测得的各点电位值,在各点所在的垂直线上描点。

用直线依次连接相邻两个电位点,即得该电路的电位图。

在电位图中,任意两个被测点的纵坐标值之差即为该两点之间的电压值。

在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任意选定。

对于不同的参考点,所绘出的电位图形是不同的,但其各点电位变化的规律却是一样的。

四、实验内容利用HE-12实验箱上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线路,按图5-1接线。

图5-11. 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 U1,6V,U2,12V。

(先调准输出电压值,再接入实验线路中。

)2. 以图5-1中的A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分别测量B、C、D、E、F各点的电位值φ及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UAB、UBC、UCD、UDE、UEF及UFA,数据列于表中。

五、电路电位图接入点为A接入点为B注:1.“计算值”一栏,UAB=φA,φB,UBC=φB,φC,以此类推。

电气测量实验报告(精选)

电气测量实验报告(精选)

引言概述:电气测量实验是电气工程领域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

本文将对“精选”的电气测量实验进行详细的报告,旨在阐述实验的目的、原理、过程和结果,并对实验中的一些细节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通过本文,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电气测量实验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正文内容:1.实验目的:1.1了解电气测量的基本概念1.2掌握电气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1.3熟悉常见电气量的测量原理1.4学习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1.5分析实验结果,对测量误差进行评估2.实验原理:2.1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原理2.2电阻和电功率的测量原理2.3电感和电容的测量原理2.4温度和湿度的测量原理2.5频率和相位的测量原理3.实验过程:3.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3.2建立实验电路3.3调节仪器,校准测量误差3.4进行实验数据采集3.5实验后的数据处理和分析4.实验结果与讨论:4.1分析电压和电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4.2讨论不同电阻测量方法的优缺点4.3分析电感和电容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4.4探讨温度和湿度的测量误差来源4.5对频率和相位测量结果的分析和评估5.实验总结:5.1总结实验中的重要观点和实验结果5.2归纳实验中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法5.3讨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因素5.4对实验的整体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5.5展望电气测量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结论:通过本次电气测量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电气测量方法和原理,掌握了电气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帮助我们认识到了测量误差的来源和评估方法。

此实验为我们今后从事电气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应该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不断挖掘电气测量技术的潜力,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提升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就这份报告而言,我们也可以做出一份小小的总结,指出本次实验在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总结等方面做得不错。

同时,我们还可以展望下一阶段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气测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水平。

测量电压实验报告

测量电压实验报告

测量电压实验报告测量电压实验报告引言:电压是电学中的重要物理量之一,它用于描述电路中电荷的能量差异。

测量电压是电工实验中最基本的操作之一,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合适的电压测量仪器,掌握测量电压的方法和技巧。

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等测量电压的仪器;2. 掌握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的测量方法;3. 理解电压分压原理及其应用。

实验器材:1. 电压源;2. 万用表;3. 示波器;4. 直流电阻;5. 交流信号源。

实验步骤:1. 测量直流电压:a. 将电压源的正极与万用表的红表笔连接,负极与黑表笔连接;b. 选择合适的量程,将万用表调至直流电压测量档位;c. 读取并记录测量结果;d. 重复上述步骤,测量不同电压源的电压值。

2. 测量交流电压:a. 将交流信号源的输出端与示波器的输入端连接;b. 调节示波器的触发方式和时间基准,使波形稳定;c. 读取并记录示波器上的电压值;d. 重复上述步骤,测量不同频率和幅度的交流电压。

3. 电压分压实验:a. 连接电压源、直流电阻和万用表,形成电压分压电路;b. 测量不同电压源电压和直流电阻电压;c. 计算并验证电压分压公式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与讨论:1. 直流电压测量结果表明,万用表能够准确测量不同电压源的电压值,并且在合适的量程下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2. 交流电压测量结果显示,示波器能够显示出交流信号的波形和幅度,通过示波器的调节,可以观察到不同频率和幅度的交流电压的变化规律。

3. 电压分压实验结果表明,根据电压分压公式,当电阻值固定时,输入电压越大,输出电压越小。

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电压分压公式的准确性。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学习并掌握了测量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通过电压分压实验,我们加深了对电压分压原理的理解,并验证了电压分压公式的正确性。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我们在日后的电工实验和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电工实验直流电路实验报告

电工实验直流电路实验报告

电工实验直流电路实验报告篇一: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XX实验一电位、电压的测量及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用实验证明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

2、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3、掌握直流电工仪表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支路电流的方法。

二、实验线路实验线路如图1-1所示。

DAE12BC图1-1三、实验步骤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E1=12V,E2=6V(以直流数字电压表读数为准)。

1、电压、电位的测量。

1)以图中的A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分别测量B、C、D各点的电位值U及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UAB、UCD、UAC、UBD,数据记入表1-1中。

2)以C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重复实验内容1)的步骤。

2、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1)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1,I2,I3所示,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注意直流毫安表读出电流值的正、负情况。

2)用直流毫安表分别测出三条支路的电流值并记入表1-2中,验证?I=0。

3)用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并记入表1-2中,验证?U=0。

四、实验数据表1-1表1-2五、思考题 1、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测量电位时,用负表棒(黑色)接参考电位点,用正表棒(红色)接被测各点,若指针正偏或显示正值,则表明该点电位参考点电位;若指针反向偏转,此时应调换万用表的表棒,表明该点电位参考点电位。

A、高于B、低于 2、若以F点作为参考电位点,R1电阻上的电压 ()A、增大B、减小C、不变六、其他实验线路及数据表格图1-2表1-3 电压、电位的测量实验二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一、实验目的1、牢固掌握叠加原理的基本概念,进一步验证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2、验证戴维南定理。

3、掌握测量等效电动势与等效内阻的方法。

二(转载自:小草范文网:电工实验直流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线路1、叠加原理实验线路如下图所示DE1IAIB2C图2-12、戴维南定理实验线路如下图所示ALB图2-2三、实验步骤1、叠加原理实验实验前,先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E1=12V,E2=6V。

电路实验报告一(伏安特性的测量)

电路实验报告一(伏安特性的测量)

U
I
U
I
锗二极管
I
硅二极管
稳压管
0.4
0.20.60.81
-5
-10
图1-1 线性电阻的图1-2白炽灯泡的图1-3 二极管、稳压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伏安特性曲线伏安特性曲线
图1-4理想电压源的输出特性曲线图1-5实际电压源的输出特性
图1-6 伏-安特性实验线路
实验电路图






mA
V
200Ω
+
-
实验步骤
1、测量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按图1-6接线,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从小到大),分别测出电阻R的电流和电压。

2、测量白炽灯泡的伏-安特性。

将电阻去掉,接入白炽灯泡,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注意:白炽灯泡的最大电压值),分别测出白炽灯泡的电流和电压。

3、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将白炽灯泡去掉,接入二极管(注意二极管的导通方向),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注意:锗二极管导通电压0.4V,硅二极管导通电压0.7V),分别测出二极管的电流和电压。

4、测量稳压管的伏-安特性。

将二极管去掉,接入稳压管(注意稳压管的方向),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注意:稳压管最大稳压电压),分别测出稳压管的电流和电压。

(选做)
二、数据分析处理(参照实验教材“实验报告”要求分析处理)
误差分析:误差主要是万用表的内阻
三.思考题(参照实验教材“思考题”要求回答问题)。

电位电压的测定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电位电压的测定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电位电压的测定实验报告心得体会篇一:电路实验报告目录实验一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实验三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的研究实验四受控源研究实验六交流串联电路的研究实验八三相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实验九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实验一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一.实验目的1.学会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和电压方法。

理解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 2.学会电路电位图的测量、绘制方法;3.掌握使用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说明在一个确定的闭合电路中,各点电位的大小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异,但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即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则是不变的,这一性质称为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

据此性质,我们可用一只电压表来测量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及任意两点间的电压。

若以电路中的电位值作纵坐标,电路中各点位置(电阻或电源)作横坐标,将测量到的各点电位在该平面中标出,并把标出点按顺序用直线条相连接,就可得到电路的电位图,每一段直线段即表示该两点电位的变化情况。

而且,任意两点的电位变化,即为该两点之间的电压。

在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任意选定,对于不同的参考点,所绘出的电位图形是不同,但其各点电位变化的规律却是一样的。

三.实验设备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2.恒压源(EEL-I、II、III、IV均含在主控制屏上,可能有两种配置(1)+6V(+5V),+12 V,0~30V可调或(2)双路0~30V可调。

)3.EEL-30组件(含实验电路)或EEL-53组件四.实验内容实验电路如图1-1所示,图中的电源US1用恒压源中的+6V(+5V)输出端,US2用0~+30V可调电源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12V。

1.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以图1-1中的A点作为电位参考点,分别测量B、C、D、E、F各点的电位。

用电压表的黑笔端插入A点,红笔端分别插入B、C、D、E、F各点进行测量,数据记入表1-1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电压源与电压测量仪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压源(直流稳定电源和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功能、技术指标和使用方法;2、掌握四位半数字万用表及低频毫伏表的功能、技术指标和使用方法;3、学会正确选用电压表测量直流、交流电压,及含有直流电平的交流电压。

二、实验原理以及仪器介绍所需仪器1、直流稳定电源 1台2、数字函数信号发生器 1台3、“四位半”数字多用表 1台4、交流毫伏表 1台(一).设置信号发生器各项参数考虑如下信号表达式子:=+Φ+()Y B A wtφΦ表示在该式子中,A:信号的幅值、B为信号的直流分量、(**)信号的形式、ω表示信号的频率,φ表示信号的相位角。

若不考虑信号的相位角,则式可以简化为:=+Φ()Y B A wt若信号没有叠加直流分量,则B为0;从上式可以发现,若需要简单的产生某一信号,只需要确定该信号的波形的形状(函数形式)、幅值、和频率(周期)即可。

下图(a)、(b)、(c)画的是一个完整周期的波形。

对比下图(a)和图(b),可以注意到,图(a)的正半周期和负半周期大小是一致的,图(b)信号的周期和图(a)一致,但是图(b)的正半周期和负半周期大小是不一致的,这是因为图(a)和图(b)的信号各自占空比都不一样,占空比为正半周与周期的比值。

对比图(c)和图(a)、图(b)的信号,则可以注意到,图(a)、图(b)的信号是关于0电平线对称的,图(c)的信号,其中轴相对0电平线有向上平移;这是因为,图(c)的交流信号,相对图(a)和图(b)的信号,叠加了一个直流分量。

通过对以上图形的对比,可以得到这么一个结论:当需要生成一个信号的时候,只需要根据信号的波形形状、频率、幅度、占空比、直流分量(偏移)等相关参数逐一进行设置,即可得到我们需要的信号输出;当然,设置好正确的信号后,要使信号能够正确输出,根据信号发生器的不同型号,可能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输出设置。

(二) RIGOL DG10XX 型数字函数信号发生器简介及其使用方法DG10xx系列双通道函数/任意波形发生器使用直接数字合成(DDS)技术,可生成稳定、精确、纯净和低失真的正弦信号。

该型信号发生器为用户提供了操作简单而功能明了的的前面板、人性化的键盘布局及丰富的接口、直观的图形用户操作界面。

1. DG10xx系列双通道函数/任意波形发生器特点DG10xx系列双通道函数/任意波形发生器具有如下特点:。

DDS直接数字合成技术,得到精确、稳定和低失真的输出信号;。

双通道输出,可以实现通道耦合、通道复制;。

输出5种基本波形,内置48种任意波形;。

可编辑输出14-bit,4k点的用户自定义任意波形;。

100MSa/s采样率。

频率特性:正弦波 1uHz - 20MHz;方波 1uHz – 5MHz;锯齿波 1uHz – 150KHz;脉冲波 500uHz – 3MHz;白噪声 5MHz带宽(-3dB);任意波形 1uHz – 5MHz。

幅度范围 2mVp-p -10Vp-p (50Ω) 4mVp-p -20Vp-p (高阻)。

高精度、宽频带频率计:测量功能:频率、周期、占空比和正/负脉冲宽度频率范围: 100mHz – 200MHz (单通道)。

丰富的调制功能,输出各种调制波形:调幅(AM)、调频(FM)、调相(PM )、二进制频移键控(FSK )、线性和对数扫描(Sweep )及脉冲串(Burst )模式;。

丰富的输入输出:外接调制源,外接基准10MHz 时钟源,外触发输入、波形输出和数字同步信号输出。

此为,还有一些辅助功能,具体的可参看使用书册(可从服务器下载获得说明书)。

2 DG10xx 系列双通道函数/任意波形发生器前面板及用户界面介绍图*** 信号发生器前面板 上图为信号发生器的前面板,先根据信号发生的流程,对前面板的各功能区作如下简要说明;1.电源开关:控制电源的开、关。

2. 12CH CH 通道切换键:切换活动通道,以便于设定每通道的参数及观察、比较波形3.波形选择:选择信号发生器生成的信号的形状;4、菜单键:根据选择的波形,按照LCD 上显示的菜单,对各项参数进行设置;5、数字键盘:输入数字,改变数参数的大小;6、方向键:用于切换数值的权位、任意波文件/设置文件的存储位置;7、旋钮:改变数值大小,在0-9内,顺时针转一格数字加1,逆时针转一格数字减1;切换内建波形的种类,任意波形文件/设置文件的存储位置、文件名输入符号;8、模式/功能键:实现存储和调出、辅助系统功能、帮助功能,具体的用法见使用说明书;9、LCD显示模式: DG10xx系列双通道函数/任意波形发生器提供了三种界面显示模式:单通道常规模式、单通道图形模式及双通道常规模式,这三种模式可以通过前面板左侧的下图为三种界面模式:图***** 信号发生器显示模式以上为信号发生器简单的介绍,进一步的了解该型信号发生器的功能及其使用方法,请参考《用户手册》。

3、DG10xx系列双通道函数/任意波形发生器使用方法:在使用信号发生器之前,应该掌握信号发生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和要产生的信号的各种参数,以避免因仪器不熟或者不了解待发生信号的参数而得不到我们想要的输出信号。

下面是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步骤:(1). 顺次打开信号发生器后面板、前面板上的电源开关;(2). 按通道切换键,切换信号输出通道;(3). 按波形选择键,选择需要的波形;(4). 顺次在菜单键上按相应的参数设置键,用小键盘、方向键、旋钮中的一个或多个配合设置对应的参数值后,选择对应的参数单位;(5). 检查菜单键中,其余未用到的参数设置键,是否有错误的设置值或者前次设置而本次不需要的设置值;(6). 根据步骤(2)中选择的通道,按下对应的通道使能键,使设置好的信号能够从正确的端口输出;(7). 将对应的输出端口的信号端和示波器探头信号拾取端相连、地端互连,检查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形状和各项参数是否正确无误后,将该输出接到需要的信号输入端口。

DG10xx系列双通道函数/任意波形发生器使用故障及其解决方法:(a) 故障1:经示波器检查,信号发生器输出端无输出波形;可能的主要原因如下:I:信号发生器在使用过后,关闭了电源,再次使用时,忘记打开电源了;II:信号输出通道对应的使能按键没有按下,设置好的信号未能输出;III:输出的通道选择错误,不是从步骤(2)、(6)选择的通道输出;IV: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线断掉,无法输出信号;V:检查该输出信号的示波器或者使用该输出信号的电路设置有错,误以为无信号;解决办法:对于以上I-III 的三种情况,可目视检查,如有错误,调整设置即可;对以上IV-V 两种情况则需用自检过的示波器确认属于哪一种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转向对应的故障排查步骤;(b )故障二:用户设置的波形形状和实际输出的波形形状不符合: I :这种情况通常是信号设置通道和实际输出通道不一致导致;请目视检查通道,确保设置和输出一致。

II :在信号的参数设置过程中,不需要设置的参数被设置了参数值;如占空比参数、偏移参数等;III :观察信号的示波器设置不正确,未能观察到正确的波形;则重新正确设置示波器后再次观测;以上(a )、(b )为常见的故障及其解决办法,若出现其他情况,可以自行研究解决或寻求指导老师的帮助;(三) GDM-8145型“四位半”数字万用表1、GDM-8145型“四位半”数字万用表的主要技术指标:“四位半”数字万用表比普通万用表性能更优,有“四位半”的数字显示,即:当被测数值以1开头,则显示五位有效数字,当被测数值以其它数字开头,则显示四位有效数字因而读数更精确,灵敏度更高,其主要技术指标均与“三位半”数字表相同或更高。

DF1945型“四位半”数字表是具有4-1/2位Digital LED 显示的台式数字电表,可以测量交、直流电压,电流和电阻;具有如下特点:(1) TRUE RMS 量测量交流或交流加直流信号,可测量高达50KHz的交流电压;TRUE(2) 多种测量功能:(I ) 交流和直流电压测量:可测量101200V V μ-的标准线性直流电压或者10mV-1000V 交流或交直流叠加电压的有效值;(II ) 交流和直流电流测量:可测量10nA-20A 的标准线性直流电流或者1020A A μ-交流或交直流叠加电流的有效值;(III ) 阻抗测量:可测量1020m M Ω-Ω的标注阻抗;(IV )(V ) 二极管测量:阻抗测量功能可以用来测试二极管和晶体管的PN 结,前面板上有一个二极管标志的按键,2K Ω 为最大范围;2、GDM-8145型“四位半”数字万用表的面板及功能键图4 DEF1945数字万用表面板图3 、GDM-8145型“四位半”数字万用表使用方法:使用通过检查,功能完好的数字万用表测量的步骤如下:(1) 选择测量功能:根据需要测量的信号,正确判断该信号的属性是交流(AC)还是直流(DC),是电压,电阻,二极管的正向压降还是电流,并根据这些判断,正确选择红表笔的插孔位置,按下正确的功能开关;(2)选择测量量程:根据需要测量的信号,预估该信号的测量量的数值大小,选择对应的量程档位,如不知道如何判断该测量量的大小,初始量程可从最大量程开始;(3)读数:红表笔接正端,黑表笔接负端,进行测量,读数;数字万用表由于使用频繁,有可能导致电气故障;在使用过程中,不正确的拔插表笔很容易造成表笔的损坏(内部断路),为了避免电气故障和表笔内部损坏等原因给测量带来的影响,在初次使用之前,请对数字万用表进行必要的检查,检查方法如下:(1)将量表笔短接,测量红黑表笔的短接电阻,正常时为0;(2)测量一个已知的直流电压(通常是实验箱面板上的直流输出电压),看是否正确;4、使用注意事项(1)根据所需测量参数合理选择功能键,并按正确方法测量(电压并接、电流串接)。

(2)在预先不知道被测信号幅度的情况下,应先把量程键放在最高档。

(3)当显示出现“0000”闪烁(过载)时,应立即将量程键切换至更高量程,使过载显示消失,避免仪器长时间过载而损坏,否则应立即拨出输入线,检查被选择的功能键是否出现错误或有其它故障(如输入电压过大或有内部故障等)。

(4)测量电压时不应超过最大输入电压(直流1200V,交流750V)(5)测量电流时,输入线不要插错,不大于2A输入线插在2A端子上,不大于20A插在20A端子上。

(五)SAKO低频毫伏表1、交流毫伏表的主要技术指标:(1)电压测量范围:100μV~300V;(2)频率范围:10 Hz~2MHz;(3)输入阻抗:Ri > 1MΩ,Ci <50pF;(4)允许接入直流电压;2、交流毫伏表前面板及功能键如图5所示(1)电源指示灯:灯亮表示电源通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