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17石头书》课文原文
三年级语文石头书1

矿 物
岩石一般都是由几种矿物共同组成的。 世界上约有3000种矿石.
化 石
被咬过的 三叶虫化石
德国翼龙化石
海百合化石
始祖鸟化石
恐龙蛋化石
海螺化石
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 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后来,这里变成 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 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 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石头
一层一层 字:雨痕、波痕、矿物 画:化石
(树叶贝壳小鱼)
书
一页一页 字 画
学问还真不少
小练笔:
化石多神奇啊,川川和磊磊也想带些 珍贵的化石回家好好研究研究„„
想一想,他们的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你 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在本子上。
热缩套管是一种特制的聚烯烃材质热收缩套管,也可以叫做EVA材质的。热缩管 热缩管 vag82wdv外 层采用优质柔软的交联聚烯烃材料及内层热熔胶复合加工而成的,外层材料有绝缘防蚀、耐磨等特点,内层有低熔点、防水密 封和高粘接性等优点。 娘带的米酒中匀出来两小瓶给老人家带来了,并且说是耿老爹托他为岳父母带的。两位老人接过米酒感激地说:“大侄子给你 添累了,这远路风尘的。俺们这个女婿也真是不懂事啊,捎回书信来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怎么还能再让你带米酒呢!”张老乡 和善地笑一笑,说:“不添累不添累,老人家快别这样说,你们的女婿可是个好人哩,俺们很说得来。”郭氏端来一大碗绿豆 汤,说:“张大哥快喝吧,温热的,正好喝!”张老乡接过来一口气喝完,把空碗递给郭氏,说:“真好喝!”郭氏接过空碗, 问:“俺再给你盛一碗?”张老乡摆摆手,说:“不要再盛了,俺喝好了!”那边,耿兰已经找到了姥爷的老花镜,踮起脚来 给姥爷戴上,说:“姥爷,你快点儿读俺爹的书信嘛,大声读!”看老人家眯着眼睛磕磕巴巴读得很费劲,张老乡说:“老人 家如果不介意,不如让俺来读哇。俺认得几个字,眼睛也好使一些。”老人家赶快把书信递给张老乡,说:“不介意,不介意, 介意什么呢?你快读,你快读!”张老乡口齿清楚地大声读着这封望眼欲穿的书信,两位老人和郭氏忍不住喜泪涟涟郭氏娘一 边擦眼泪一边对耿兰说:“兰儿啊,快去告诉你舅舅和舅母”话音未落,耿兰已经跑出去了。很快,郭氏的弟弟和弟媳拉着六 岁的儿子郭栋从饼铺的前台跑过来了。张老乡就将他见到耿家父子四人的详细情况,以及耿老爹要他带的话、“耿记粮油零售 店”的经营状况等等,都仔仔细细地讲给大家伙儿听了。泪水和笑容同时出现在每一个人的脸上。等大家伙儿激动的情绪稍事 平息下来后,郭氏的弟弟急切地问张老乡:“张大哥,你还去那边做生意吗?”“还去啊,那边事情不少,很忙呢。俺本来想 着八月十三可以到家的,这样,过节之前就可以把书信送来的。结果在省城的表哥家里给多耽搁了两日,直到昨儿个下午才到 家。俺不能多住,准备月底就走,而且走的时候连家眷也一起带上。这以后哇,就在那边安顿下来生活了。今儿个你们就修一 封书信哇,俺好给耿兄弟和娃娃们带过去!”郭氏的弟弟高兴地说:“正是哩。俺这就去拿纸、墨、笔、砚来!”郭氏的弟媳 也高兴地说:“俺这就去对面的饭铺去,告诉他们给咱们准备好午饭!”不等谁回话再说什么,夫妻俩就小跑着一起出门去了。 他们走后,郭老爷子试探着问张老乡:“你爹娘年纪也不小了哇,跟前可还有人?”张老乡说:“有的,俺的兄弟和姊妹都在 跟前,而且爹娘的身体都很硬朗,不需要太多的照顾,俺会给他们多留些银子的。”看到郭老爷子在不经意间轻微地叹息了一 声之后,又无声地点点头,张老乡已经明白老人在想些什么了。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唉,做人难哪,不能两全 哇!你们是不知道,这去汉口镇的路途太遥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石头书》PPT课件(4篇)

PPT课件:/k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38/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60/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61/
﹙ 雨痕 ﹚、
﹙矿物 )
﹙ 波痕 ﹚、是这本书上的字,
﹙ 树叶 ﹚、﹙ 贝壳 ﹚、﹙小鱼 ) 等化石是这 本书上的画,石头书会告诉我们﹙哪座山下埋着煤炭, 哪块地下藏着矿石…… ﹚,所以我们把它叫做石头书。
看到这些矿物,你们会想到哪些词语?
下面词语会读吗? 叔叔 川川 磊磊 趴 光秃秃
脚印 足迹 矿物 一册书 奇怪 刨根问底 聚精会神 勘探
生物遗体中的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
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细微的内
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
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
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
•
通过研究化石,科学家可以逐渐认识遥远的
过去生物的形态、结构、类别,可以推测出亿万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38/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60/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61/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62/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63/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67/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石头书》公开课课件PPT

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
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
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
•
通过研究化石,科学家可以逐渐认识遥远的
过去生物的形态、结构、类别,可以推测出亿万
年来生物起源、演化、发展的过程,还可以恢复
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各个阶段地球的生态环境。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 曾是______,地上有____ __,还有_______.后来, 这里变成了____.又过了很多很 多年,地壳______,这里又变 成了_____,就是我们现在看到 的这座山.”
4. 细读第三段。
1
指名读。
2
投影出示第三段。师画出毛主席说的话。
3
这是谁对谁说的?
4
这里的革命指的是干什么?
5
为什么说参加革命了,就要好好学字。
6
指导朗读。 四.
作业
1.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用“参加”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 1. 2.
复习检查 抽读词语卡片。 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拼音。(拼音略)
13.要好好学字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懂得干革命要文化知识,教育学生从小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教学
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词卡、投影。 主要板书安排:13.要好好学字 毛主席:问、说、听、写 小八路:回答 (参加革命了,要好好学字)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说话、组词、填空。 课外: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1. 审题。 2. 指导。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练读。 (4)理解成语发意思。 3. 练习。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17石头书》课文原文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17石头书》课文原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17石头书》课文原文17 石头书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见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
川川好奇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呀?”“我在读书呢。
”叔叔笑着说。
“书?哪里有书哇?”他俩看了看面前这块光秃秃的石头,感到很奇怪。
“石头就是书。
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川川不禁笑了起来,说:“这书上有字吗?”“有哇,你们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
这些都是石头书上的字。
”磊磊问:“这书上有画吗?”叔叔说:“有。
这是树叶,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这些都是化石。
”“化石?化石能说明什么呢?”川川和磊磊一起问。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
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
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
”“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川川特别爱刨根问底。
“用处可大了。
这本书会告诉我们,哪座山下埋着煤炭,哪块地下藏着矿石……”川川和磊磊高兴地说:“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呢。
”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流,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
全文共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段。
第一自然段:( 1 - 5 ) 写勘探队员告诉两个孩子,山上的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第二自然段:( 6 - 11)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第三自然段:( 12-14 )写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不少,石头书的作用可大了。
课文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与充满童真的对话之中,科普作品成了有趣的儿童读物,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使其产生阅读期待。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石头书》共25页文档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பைடு நூலகம்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石头书》公开课课件PPT

②请全班的同学看图,背诵第一自然段。 ③小结:看来同学们对上一节课的内容掌握得不错。 这幅画可以看出闰土是 个怎样的少年呢?(机智勇敢) 3、过渡:闰土还不只机智勇敢,他还有很多特点呢?接下来我 们一起来学 习课文。
二、品读体会 1、课文讲了闰土几件事?你对哪一件事情最感兴趣?捕鸟、拾 贝、刺猹、 观鱼 2、 在这四件事中,我们还能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请同学 们根据阅读 提示学习课文。 出示阅读提示:自由阅读课文,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 外貌、动 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把你印象 最深的、最感兴 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闰土吗?说说闰土给你留下的印象。
闰土这个朋友是谁介绍给我们的?他在介绍闰土时用了哪些方 法?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从作者对鲁迅先生的 外貌、 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中,感受他崇高的精神。(版 书课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目标。出示小黑板(熟读课文,采取喜 欢的方 法自学生字新词,概括各段段意,练习给各段加上小标题,初 步理解课 语文内容。)(明确目标)
三年级上语文说课17石头书_苏教版

三年级上语文说课17石头书_苏教版一、说教材《石头书》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有三篇课文,《石头书》在记叙一件真实的事情过程中介绍了化石,《小稻秧脱险记》寓农业常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对于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保护稻秧所起的重要作用。
《航天飞机》则从普通飞机的视角,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基本特点和相关知识,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在航天事业上的新成果。
这三篇课文均为科学性的小品文或童话,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初步了解什么是石头书、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3) 初步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以及研究化石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默读课文找出川川和磊磊的问题初步学会默读的方法;(2) 通过欣赏图片了解课文内容,对矿物、化石留下直观印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并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石头书”是一本怎样的书。
2.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语境,特别是抓住文中叔叔的五次回答中的句子,来理解“石头书”是一本怎样的书。
四、说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成功的导入,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为整节课奠定基调。
在设计中先对课文中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征来一个回忆,“川川和磊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有利于新的内容的学习;点出“刨根问底”,也为教学情感目标作铺垫。
(二)精读感悟(1) 《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学段要求初步学会默读,因此在找川川和磊磊提的问题时设计为默读,边读边画出问题,同时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2)由“刨根问底”导入课文,抓住“问”来走进文本,帮助学生建立“问”的意识,为教学情感目标作铺垫。
在讲授的过程中进行朗读训练,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验。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石头书课件共11页文档

duì
队员
jì
足迹
shū
叔叔
kuàng
矿物
guài
奇怪
tàn
煤炭
yìn
脚印
kān
勘探
lě lě
磊磊
pā
dú
趴 读书
páo
刨根问底
tū
qiào
光秃秃 地壳
矿物 脚印 煤炭 勘探 叔叔 一册 贝壳 地壳
刨根问底
看什么?
书
那里有书哇? 石头就是书
书上有字吗? 雨痕、波痕……矿物
书上有画吗? 树叶、贝壳、小鱼 说明什么呢? 以前—后来—又过了……现在
有什么用呢? 告诉我们:哪座山下…… 哪块地下……
填空:
石头﹙一层一层的 ﹚,看上去就像 ﹙ 一本书 ﹚。﹙雨痕 ﹚、﹙ 波痕 ﹚、 ﹙ 矿物 ﹚是这本书上的字,﹙ 树叶 ﹚、﹙ 贝壳 ﹚、﹙ 小鱼﹚等化石是这 本书上的画,石头书会告诉我们 ﹙哪座山下埋着煤炭,哪块地下藏着矿石﹚…,… 所以我们把它叫做石头书。
谢谢你的阅读
知识就是财富 丰富你的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17石头书》课文原文
17 石头书
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见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
川川好奇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呀?”
“我在读书呢。
”叔叔笑着说。
“书?哪里有书哇?”他俩看了看面前这块光秃秃的石头,感到很奇怪。
“石头就是书。
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川川不禁笑了起来,说:“这书上有字吗?”
“有哇,你们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
这些都是石头书上的字。
”
磊磊问:“这书上有画吗?”
叔叔说:“有。
这是树叶,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这些都是化石。
”
“化石?化石能说明什么呢?”川川和磊磊一起问。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
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
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
”
“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川川特别爱刨根问底。
“用处可大了。
这本书会告诉我们,哪座山下埋着煤炭,哪块地下藏着矿石……”
川川和磊磊高兴地说:“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呢。
”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流,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
全文共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段。
第一自然段:( 1 - 5 ) 写勘探队员告诉两个孩子,山上的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第二自然段:( 6 - 11)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第三自然段:( 12-14 )写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不少,石头书的作用可大了。
课文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与充满童真的对话之中,科普作品成了有趣的儿童读物,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使其产生阅读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