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练习题第二十一篇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复习巩固六十二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复习巩固六十二➢第1题【单选题】根据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在出家以前属于哪个等级?( )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李文同学准备以“上古亚非文明”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他探究的内容应包括( )①古代埃及文明②古巴比伦文明③古代印度文明④古代希腊文明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与新兴国恩寺相关的宗教是( )A、佛教B、儒教C、基督教D、道教【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世界三大宗教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且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
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无关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世界上各种宗教建筑各有特点,表现出各自独特的宗教文化。
下列建筑与所对应的宗教正确的是( )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B、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C、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D、对世界文化贡献最大【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面有关世界三大宗教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教义上要求人们忍受苦难,顺从命运安排,放弃斗争B、“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这些节日与佛教有关C、创立的先后顺序分别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诞生地点都是在亚洲D、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是以传说释迦牟尼出生之年算起【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如果你暑假期间去世界文明古国旅游,以下可能经历的情景是( )A、沿尼罗河而上,赞美胡夫金字塔的雄壮B、在恒河南岸驻足,品味中华文明的千年沧桑C、逛罗马历史博物馆,感受汉谟拉比石柱的古老D、游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欣赏印度古城的异域风光【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古代印度的一项制度规定: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后同步训练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3课古代印度课后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由于它的遗址最先在印度哈拉帕地区发掘出来,所以它通常被称为“哈拉帕文化”。
“它”发源于()A.黄河、长江流域B.两河流域C.印度河、恒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2.古印度的婆罗门祭司编造说:造物神用自己的嘴创造出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腿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
他们这样宣传的根本目的是()A.神化等级制度B.为人们选择职业创造依据C.显示婆罗门的高贵身份D.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3.郑州枫杨外国语学校月考吉米是公元前1500年印度的一位富商,家财万贯,他有很多愿望,在当时的条件下,你认为他的哪个愿望可能实现()A.向神庙中的婆罗门上供B.向国家多纳税,寻求国王授予爵位C.娶一个美丽的公主做妻子D.雇用一名武士,保护财产不受侵犯4.公元前6世纪,印度和中国均出现了对本国乃至世界文明都具有深远影响的杰出人物,在中国是孔子,在印度则是()A.汉谟拉比B.图特摩斯三世C.胡夫D.乔达摩·悉达多5.改编题“白龙马,蹄儿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与之相关的宗教传播到中国的时间是()A.西汉末年B.隋朝末年C.唐朝初年D.明末清初6.下列有关古代印度文明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B.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C.地位低下的贱民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D.佛教支持种姓制度,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7.平顶山模拟中国和印度自古以来一直保持着友好交往。
两国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B.都属于大河流域孕育的文明C.都曾遭受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D.都建立了民主协商、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造物神“梵天”用口创造出A,用手创造出B,用腿创造出C,用脚创造出D。
(如下图)材料二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提出“众生平等”“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众日益增多。
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同步练习

第3课古代印度一、选择题1.“种姓”的国度指的是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希腊【答案】C2.古代人类创造了先进的文明成就,下类对世界各国的文明成就叙述正确的是A.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建造了金字塔,作为古代埃及国王法老的宫殿B.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法典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C.古印度种姓制度、西周的分封制两种制度都出现于奴隶社会时期,两者均等级森严,界限严格D.经梭伦改革后,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答案】C3.印度的男女青年纵使青梅竹马,相互爱慕,但如果双方等级不同,最终也不成眷属,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是历史上印度实行A.《汉谟拉比法典》B.种姓制度C.人权未普及D.佛教的规定【答案】B4.有一则笑话说,一个婆罗门贵族因为没有带水罐,又不愿降低身份去使用随从吠舍和首陀罗们的水罐,最后竟然活活渴死了。
上述故事最有可能发生在A.古印度B.古埃及C.古巴比伦D.中国【答案】A5.古代印度有一套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不同等级在地位、权利以及义务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
这种制度被称为A.种姓制度 B.世袭制 C.分封制 D.中央集权制【答案】A6. 公元前6世纪,印度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社会矛盾尖锐。
在这种情况下,释迦族王子释迦牟尼苦行修道,7年后,终于悟道成佛,创立了A.道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答案】B7.宗教的形成和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古印度诞生的宗教是A.佛教 B.印度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答案】A8.下图所示的制度来自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希腊【答案】C9.下图中标注出的四个文明古国,在地理位置方面的相同点是A.位于大河流域 B.位于亚洲大陆C.四面邻近海洋 D.处于内陆盆地【答案】A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彻底消除和根绝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痛、苦难、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
统编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 古代印度同步练习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古代印度1.印度的远古文明于1922年才被发现。
由于它的遗址最先在印度的哈拉帕地区发掘出来,所以它通常被称为“哈拉帕文化”。
这里“哈拉帕遗址”所处的年代是() A.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B.大约为公元前25世纪—前20世纪C.公元前1500年左右D.约公元前324—前187年2.公元前1500年左右,从中亚南下侵入印度,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新的国家的是()A.波斯人B.苏美尔人C.雅利安人D.古埃及人3.下列对孔雀王朝评述有误的一项是()A.它是古代印度文明的衰败时期B.它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C.它统治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D.它统治时期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4.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有自己的住房,在城市开了一家店,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
你认为这户人家所属的等级是()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5.下面示意图描述的是()A.佛教传播的路线B.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C.伊斯兰教传播的路线D.马可·波罗来华的路线6.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巴比伦王国的共同点有()①都处在大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②都建立了专制王权,维护国王、奴隶主贵族的利益③都制定了完备的成文法典④都形成了严格的种姓制度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①②③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在“印度种姓制度让年轻情侣惨死”的报道中称:印度一对来自不同种姓的年轻情侣被村里人吊死。
其中男子属于地位较高的婆罗门种姓,而女子属于较低的种姓。
材料三印度政府在21世纪初曾提出一项计划,宣布政府将向那些与低种姓人通婚的高种姓人颁发5万卢比的“奖金”。
这一计划旨在消除种姓歧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用图表的方式写出种姓制度四个等级的名称及从事的不同职业。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四个等级之间有着怎样的严格规定。
(3)结合三则材料,请你谈谈今天印度政府为什么要消除种姓制度,并请你提出一条消除种姓制度影响的建议。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亚非文明古国第3课古代印度基础练习(含解析)川教版

古代印度1.右图所示的制度来自()A.古埃及 B.古巴比伦C.古印度 D.古希腊2.古代印度的一项制度规定: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这一制度是()A.分封制度 B.种姓制度 C.领主制度 D.专制制度3.种姓制度诞生于下列哪一古代国家()A.埃及 B.巴比伦 C.雅典 D.印度4.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所以( )A.宣传种姓制度 B.宣传“众生平等”C.倡导刻苦修行 D.号召削弱王权5.在古代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中,从事农业、牧业、渔业的人属于(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6.每一个人一出生便隶属于其家庭的种姓,其社会地位终身难以改变。
一般来说,种姓的职业世袭不变,不同种姓交往乃至通婚都严格受限。
它描述的是()的制度。
A.埃及 B.中国 C.印度 D.西亚7.(题文)入侵古代印度并征服当地居民,逐渐建立起一些小国的是( )A.日耳曼人 B.雅利安人 C.印第安人 D.苏美尔人8.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
在印度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A.古印度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C.古希腊文明 D.古埃及文明9.“种姓”一词在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
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
这种制度反映了古代哪一文明的社会状况()A.古代印度 B.古代希腊 C.古代埃及 D.古巴比伦10.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国。
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个等级()A.婆罗门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吠舍11.在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中,属于统治阶级的是()①婆罗门②刹帝利③吠舍④首陀罗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12.古印度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下列属于古印度文明成果的是()A.形成种姓制度 B.制定汉谟拉比法典C.建造金字塔 D.实行民主政治13.下图所示形象反映是一文明古国的社会状况的。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3课 古代印度

第3课古代印度一、选择题1.亚非文明古国兴起的共同原因是()A.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商业B.地处大河流域,土质肥沃C.城市国家兴起较早D.擅长军事远征2.摩亨佐·达罗遗址(右图)在198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它是()A.雅利安人创造的B.早期印度文明遗址C.古代印度文明鼎盛时期的代表D.佛教的起源地3.公元前1500年左右侵入印度,建立新的国家,并逐步确立等级制度的是()A.苏美尔人B.阿摩利人C.巴比伦人D.雅利安人4.古代印度的婆罗门祭司编造说:造物神用自己的嘴创造出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腿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
他们这样宣传的根本目的是()A.神话等级制度B.为人们选择职业创造依据C.显示婆罗门的高贵身份D.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5.山西省实验中学检测卷印度电影《阿育王》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国。
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一等级()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6.《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200帕那;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
此规定说明了印度四个种姓()A.职业世袭不改变B.宗教生活界线分明C.宗教权利不平等D.法律地位不平等7.襄汾县九年级第一次月考题古印度有个武士骄傲地说:别看我是个武士,我和国王属于同一个等级。
他属于()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8.襄汾县九年级第一次月考题与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宗教相关的是()A.祭司、贵族掌握神权B.信仰耶稣,认为人死后能升入天堂C.它诞生于1世纪D.宣扬“众生平等”,主张“忍耐顺从”9.佛教教义哪些内容体现了反对婆罗门特权的要求()A.消除欲望B.“忍耐顺从”C.“众生平等” D.“因果报应”10.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后来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地区。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亚非文明古国第3课 古代印度巩固辅导七十七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亚非文明古国第3课古代印度巩固辅导七十七第1题【单选题】一考古队从中国出发,从东向西去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的顺序是( )①尼罗河流域②印度河流域③黄河流域④两河流域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②④③D、③②④①【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基督教②佛教③伊斯兰教.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③②①【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涉及到得古代文明不包括( )A、古埃及文明B、两河文明C、古希腊文明D、古中国文明【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图显示的是哪一宗教的传播路线( )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犹太教【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古代文明是发源于大河流域的有( )①古代埃及②古代西亚③古代印度④古代希腊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关联不正确的是( )A、金字塔﹣最早文明古国B、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C、刹帝利﹣商人D、母系氏族﹣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根据某一宗教传说,释迦牟尼是释迦族的王子。
青少年时期,他深感人世无常,充满困难,决心寻求解脱苦难的岀路。
后出家修行,在一棵菩提树下顿悟得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宗教是指道教B、释迦牟尼应该属于种姓制度中的婆罗门C、这种宗教反对种姓制度D、这种宗教发源于古代埃及【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印度中央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顾问,蜚声国际的纳林德·贾达夫博士曾开玩笑说:“我来自印度种姓制度中最低贱的等级,但我突破了种姓制度的所有藩篱。
”如果根据种姓制度的划分,纳林德·贾达夫博士在古代印度应属于( )A、婆罗门B、刹帝利C、首陀罗D、吠舍【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在世界文明的交响乐曲中,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亚非文明古国第3课古代印度基础练习(含解析)川教版

古代印度1.右图所示的制度来自()A.古埃及 B.古巴比伦C.古印度 D.古希腊2.古代印度的一项制度规定: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这一制度是()A.分封制度 B.种姓制度 C.领主制度 D.专制制度3.种姓制度诞生于下列哪一古代国家()A.埃及 B.巴比伦 C.雅典 D.印度4.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所以( )A.宣传种姓制度 B.宣传“众生平等”C.倡导刻苦修行 D.号召削弱王权5.在古代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中,从事农业、牧业、渔业的人属于(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6.每一个人一出生便隶属于其家庭的种姓,其社会地位终身难以改变。
一般来说,种姓的职业世袭不变,不同种姓交往乃至通婚都严格受限。
它描述的是()的制度。
A.埃及 B.中国 C.印度 D.西亚7.(题文)入侵古代印度并征服当地居民,逐渐建立起一些小国的是( )A.日耳曼人 B.雅利安人 C.印第安人 D.苏美尔人8.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
在印度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A.古印度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C.古希腊文明 D.古埃及文明9.“种姓”一词在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
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
这种制度反映了古代哪一文明的社会状况()A.古代印度 B.古代希腊 C.古代埃及 D.古巴比伦10.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国。
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个等级()A.婆罗门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吠舍11.在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中,属于统治阶级的是()①婆罗门②刹帝利③吠舍④首陀罗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12.古印度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下列属于古印度文明成果的是()A.形成种姓制度 B.制定汉谟拉比法典C.建造金字塔 D.实行民主政治13.下图所示形象反映是一文明古国的社会状况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练习题第二十一篇
第1题【单选题】
如图是一幅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有关达这幅地图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这些文明都产生于大河流域
B、A处的文明象征是金字塔
C、B处的《罗马法》维护奴隶主利益
D、C处的种姓制度等级森严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吴承恩小说《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他们取回的“经”最有可能是( )
A、《圣经》
B、《古兰经》
C、《道德经》
D、佛教经典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史实的是(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根据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在出家以前属于哪个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 )
A、首陀罗
B、刹帝利
C、吠舍
D、婆罗门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三大宗教均发源于欧洲地区。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选择相对应的知识点
阿拉伯半岛______ ______ 基督教耶稣
古代印度______ ______ 佛教释迦摩尼
巴勒斯坦______ ______ 伊斯兰教穆罕默德
【答案】:
【解析】:
第8题【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彻底消除和根绝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痛、苦难、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
”材料二:“救世主不久要下凡,拯救人类进入幸福的‘千年之国’,因人有罪,信仰上帝并虔诚悔罪的人才能进入天国,否则要下地狱。
”材料三:“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大家都应信仰‘真主’,而不要信仰本部落的神。
”请回答:(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是哪一种宗教的教义内容?(2)三大宗教中对中国影响最深远的是哪一种宗教?(3)请列举出与材料二中的这个宗教有关系的两个节日。
(4)材料三中这一宗教的教历元年是哪一年?为什么定为这一年?
【答案】:
【解析】:
第9题【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三大宗教)材料一:彻底消除和根绝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痛、苦难、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
材料二:伊斯兰教在麦加的科里希特族的男女间传播开来。
科里希特贵族把那批属于自己管辖的伊斯兰教教徒关在监牢里,并尽量引诱他们脱离伊斯兰教。
材料三:‘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作基督,这种信仰基督耶稣的宗教后来被称为基督教。
请回答:(1)材料一、二、三分别是哪一种宗教的教义内容?(2)在以上三大宗教的主张中,相似之处是什么?(3)三大宗教为什么能够得到广泛的传播,而且被统治阶级所推崇?
【答案】:
【解析】:
第10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宗教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材料二:宗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它认为世界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材料三:宗教的信徒信仰“真主”安拉,凡是信仰安拉的人,不分部落氏族,都是兄弟。
请回答:
根据材料,判断以上三种宗教的名称,并按产生的时间先后排列这三种宗教。
列出宗教的经典、创立者、创立地点。
【答案】:无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某校九年级(3)班的同学们对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进行了探究学习,搜集资料如下,请你根据资料探究史实的渊源。
材料一:下图是小刚同学搜集的种姓制度的图片,从左到右分别展现了这一制度的四个等级。
材料二:题为“印度种姓制度让年轻情侣惨死”的时政报道:印度北方邦一对来自不同种姓的年轻情侣被村里人吊死。
这位20岁的青年男子属于地位较高的“婆罗门”种姓,而他18岁的心上人属于较低的种姓。
材料三:印度政府在21世纪初曾提出一项计划,宣布政府将向那些与低种姓人通婚的高种姓人颁发5万卢比的“奖金”。
旨在消除种姓歧视。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用图表的方式写出种姓制度四个等级的名称及从事的不同职业。
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四个等级之间有着怎样的严格规定。
结合材料,请你谈谈今天印度为什么要消除种姓制度。
请你提出一条消除种姓制度影响的建议。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某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奴隶主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材料二: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在内部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材料三:国家一切权利属于全体公民,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凡内政、外交、战争、和平、国家重要官员的任免等一切大事,皆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
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各机关的一切官员均由选举产生。
材料一中的“某法典”是古代哪一国家的法典?这部法典是什么?其颁布的目的是什么?这部法典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怎样?
材料二中所说的“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具体指什么制度?这种等级制度把全国居民分成了哪几等?
材料三所反映的是什么国家的制度?这一制度中参政人有哪些?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无锡,简称“锡”,古称梁溪、金匮,被誉为“太湖明珠”,有着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请根据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无锡是江南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末年。
请问我国商朝时期人们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叫什么?
锡剧是无锡地区的地方剧种。
2008年6月7日,锡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请问在19世纪中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的被视为中国国粹的剧种是什么?
无锡历史上名人辈出。
南宋时,蒋重珍高中状元,成为无锡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
“状元”就是古代科举考试的第一名。
在近代,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有这么一位状元,他不贪恋官场,而是选择了实业救国之路,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
这位“状元实业家”是谁?
灵山大佛是无锡的标志之一,对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请问,灵山大佛这一标志性建筑和哪一种宗教有关?
2017年3月19日,在“樱花之城”无锡,3万跑友参加了无锡马拉松比赛,一起奔跑在江南水乡的赛道上,体验了一把“人在画中跑”的绝妙感受。
请问马拉松比赛与古代东、西方之间哪一次大冲突有关?
【解析】:
第14题【综合题】
判断下列正误:
古代阿拉伯人发明了包括“零”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后逐渐在各国流行起来,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数字。
A、正确
B、错误
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是1937年的“九·一八事变”。
A、正确
B、错误
1954年,全国第一届政协会议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正确
B、错误
《战争与和平》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A、正确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5题【连线题】
连线
【答案】:
【解析】:
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