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8课《工业革命》练习题 (1)
最新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 工业革命川教版练习题第二十四篇

最新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工业革命川教版练习题第二十四篇
第1题【单选题】
一位发明家耗时二十余年完成的工业动力机器(如图所示),在某种程度上结束了人类对蓄力、风力
和水力的依赖。
这位发明家是( )
A、瓦特
B、爱迪生
C、亨利·福特
D、哈格里夫斯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导致了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的变化.这里“革命性的变化”是指( )
A、人力的解放
B、机器的使用
C、分工的细密
D、技术的改进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9世纪80年代,一个美国人要到达欧洲可以( )
A、坐飞机
B、搭汽船
C、开汽车
D、乘马车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19世纪30年代,成为社会生产发展的主要动力,使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的主要发明是( )
A、珍妮机纺纱机
B、蒸汽机
C、蒸汽机车
D、轮船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反殖民斗争第18课 工业革命川教版习题精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反殖民斗争第18课工业革命川教版习题精选八十一第1题【单选题】有历史学家称它“对世界历史来说具有头等重要性,因为它不但为20世纪的不发达世界提供了主要目标,而且为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
”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B、殖民地人民的抗争C、工业革命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据统计,1800年英国有蒸汽机321台,到了1825年则有近15000台。
蒸汽机使工业生产摆脱了水力的限制,这与蒸汽机的改进密切相关。
为此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 )A、哈格里夫斯B、史蒂芬孙C、富尔顿D、瓦特【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
”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詹姆士·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
詹姆士·布恩搬迁工厂是因为(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B、改良蒸汽机的使用C、火车、轮船的出现D、内燃机的发明【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从18岁登基,一直到82岁去世,见证了英国一段光荣的历史。
很多史学家认为维多利亚女王在当时对资本主义的事务什么都不管,而恰恰是这位看起来什么都不管的女王,在19世纪开启了至今都让英国人津津乐道的维多利亚时代。
究其原因,是因为维多利女王的做法:( )A、适应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需要B、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需要C、适应了殖民掠夺的需要D、适应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如果上溯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史蒂芬孙可以申请下列哪一项的发明专利?( )A、珍妮纺纱机B、改良蒸汽机C、火车机车D、蒸汽轮船【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A、火车B、汽车C、飞机D、内燃机【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以下各项是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工业领域的一系列发明B、工业革命标志性成就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C、工业革命引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第一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下列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B、可以用电灯照明C、坐飞机长途旅行D、人们乘坐火车出行【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在下面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部编版2020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第18课《工业革命》基础练习 川教版

《工业革命》基础练习1.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促进了机器制造、冶金、采矿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的是()A.电力的广泛应用 B.纺织机器的发明C.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D.耐用电灯泡的发明2.“有一天,许多人围在道路两旁,惊奇地看着一个长长的怪物吐着黑烟,漫漫地动起来,并且越来越快”。
这段材料描述的景象应该出现在()A. 1785年 B. 1825年 C. 1807年 D. 1903年3.(题文)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是()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4.蒸汽机的改进,推动了采煤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面貌,开创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为改进蒸汽机作出突出贡献的是()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史蒂芬孙 D.凯伊5.从1801年到1851年,英国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从140万人增加到320万人。
导致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英国()A.文艺复兴 B.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革命 D.宪章运动6.“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指( )A.家庭手工业 B.工场手工业 C.大机器生产 D.信息自动化7.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博览会,耗资八万英榜修建了钢铁一玻璃结构的巨大展型“水晶宫”,向全世界炫耀其取得的财富和工业技术成果,该博览会举办的背景,是英国( ) A.通过《权利法案》 B.开始工业革命C.完成工业革命 D.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8.英国工业革命中,经营棉纺织业的工厂主约翰激动地说:“我终于可以在没有河流的地方开设工厂了。
”他这样说是因为哪项发明的出现()A.珍妮纺纱机 B.水力织布机 C.水力纺纱机 D.改良蒸汽机9.“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
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这里“新的时代”是指( )A.蒸汽时代 B.铁器时代 C.石器时代 D.农耕时代10.“火车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学习主题第1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练习川教版

《第二次工业革命》练习一、选择题1. 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提出了电磁学理论的是英国科学家()A. 西门子B. 富兰克林C. 贝尔D. 法拉第2.下列图片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A B C D 3.1931年10月18日晚,无数美国人纷纷将明亮的电灯关闭,哀悼一位为人类带来光明的发明家的逝世。
这位发明家是()A. 瓦特B. 爱迪生C. 莱特兄弟D. 卡尔·本茨4.下列机器运转的动力,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 电力——水力——蒸汽动力B. 蒸汽动力——水力——电力C. 水力——电力——蒸汽动力D. 水力——蒸汽动力——电力5.小刚非常崇拜历史上的科学家,对他们的事迹非常着迷,他设计了四个老师小论文的题目,其中有错误的是()A. 瓦特与蒸汽机B. 贝尔与电话机C. 爱迪生与电压表D. 史蒂芬孙与火车6.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能源的使用上有了新的突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发明的内燃机使用的能源是()A. 煤油B. 汽油C. 蒸汽D. 煤气7.“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曾经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在全世界最早实现这个梦想的国家是()A. 美国B.英国C.法国D. 德国8.下列当今社会生活的活动,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创造无关的是()A. 在电灯下看书B. 乘公共汽车上班C. 坐飞机旅行D. 在工厂里使用电脑9.2003年我国发行了“飞机诞生100周年”的邮票,展示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风采。
它的制造者是()A. 爱迪生B. 卡尔·本茨C. 亨利·福特D. 莱特兄弟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率先进入电气时代的是西方国家B.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为核心的C. 爱迪生是吧“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D.发明了无线电报的是爱迪生11.某同学编写了一出历史剧,其中有一段场景出现了几处错误,请你指出来。
1871年 1月1日的傍晚,下起了大雨,路灯已亮了起来。
远处工场里的烟囱冒着浓烟,偶尔传来风声和火车的汽笛声。
[精选]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 第18课工业革命培优练习川教版36
![[精选]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 第18课工业革命培优练习川教版36](https://img.taocdn.com/s3/m/1e051d2cc5da50e2524d7f80.png)
《工业革命》培优练习1.1784年的一天,英国国王前来参观一个工厂,当国王问工人们正在忙什么时,一位工人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商品。
”国王不解地问这种商品到底是什么时,工厂的投资人回答道:“是力量,陛下。
”工厂生产的“商品”是()A.火车机车 B.蒸汽机 C.内燃机 D.电动机2.“18世纪的英国恰好是煤炭价格低廉而人力成本昂贵的国家。
在逐利的工厂主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利润。
”据此可知工厂主推广机器生产的原因是()A.煤炭资源缺乏 B.劳动力较丰富C.海外市场广阔 D.追逐更大利润3.工业革命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对世界历史影响最深远的是()A.创造了空前的财富 B.激化了社会矛盾C.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D.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地位4.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是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对工业革命这一概念的准确理解是()A.拓展殖民市场 B.打击封建势力 C.使用蒸汽动力 D.变革生产工具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单位:万吨)材料三大多数专家倾向于挑出18世纪80年代,而不是18世纪60年代作为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只有到那个时期,所有相关的统计指数才都突然快速地、几乎直线式地上升,这才是“起飞”的标志,工业革命仿佛从天而降。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英国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的趋势是什么?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在动力方面的哪一重大技术进步显著地促进这一趋势的出现,有何重大作用?(3)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材料三认为18世纪80年代才是“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784年”“力量”。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工业革命》练习题1 川教版

第18课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来看,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 开辟了殖民道路 B. 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C. 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 D. 引起了世界工人运动2.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大工业”。
通过改进蒸汽机为新的工具提供动力的人是A. 莱特兄弟B. 卡尔·本茨C. 史蒂芬孙D. 瓦特3.如图所示,关于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表述合理的是A. 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存在内在联系B. 自然科学发展导致“一战”爆发C. 自然科学成就都是政治斗争的结果D. 社会发展进程就是自然科学发展进程4.在一节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通过比较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总结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如下特点,其中正确的结论有①美国和德国的成果突出②发明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③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范围A. 零项B. 一项C. 两项D. 三项5.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
下列表格中史实与结论关系对应正确的是A. AB. BC. CD. D6.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不同的时代,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 蒸汽时代——飞机B. 电气时代一一轮船C. 知识经济时代——蒸汽火车D. 信息时代一一电子计算机7.2017年5月,我国首款按照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C919客机试飞成功,充分体现了中国制造的水平和中国“智造”的能力。
飞机这种交通工具最早的发明者是A. 富尔顿B. 史蒂芬孙C. 卡尔·本茨D. 莱特兄弟8.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随着我国经济较快增长,居民收入显著提高。
汽车在我国家庭中快速普及,下列品牌与最早流水线大批量生产的汽车“亲缘”最近的是A. 长安福特B. 北京现代C. 东风本田D. 上海大众9.“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核心技术的突破和运用中,作出杰出贡献的时代先锋有①瓦特②马可尼③富尔顿④爱迪生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10.某历史学家认为“19世纪80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激化第18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后练习

第五单元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激化第18课第一次工业革命1.如果你要考查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你应该去的地方是( A )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2.“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
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指( C )A.家庭手工业B.工场手工业C.大机器生产D.生产自动化3.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人们发现水力机器必须建立在河流旁,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河流;风车又必须在有风的情况下才能工作;水力和风力的大小也因水流、风速等因素变化不定。
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亟需解决的问题是( C )A.更广的销售市场B.更多的工业原料C.更好的机器动力D.更大的生产场地4.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 C )A.电气时代B.信息时代C.蒸汽时代D.太空时代5.国家发改委于2017年3月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称,截至2016年底,我国高速铁路里程居世界第一。
回顾人类铁路发展历史,世界第一条铁路及火车机车出现在( D )A.德国B.美国C.法国D.英国6.2014年12月26日,中国首条高海拔高铁线路兰州至乌鲁木齐高铁全线通车,这标志着世界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追溯高铁的发展源头,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 A )A.史蒂芬孙B.瓦特C.卡尔·本茨D.富尔顿7.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基本上被机器生产所取代。
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B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B.改良蒸汽机的广泛运用C.电力的广泛运用D.内燃机的发明8.如图所示,推动英国工农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D )A.文艺复兴运动兴起B.开辟新航路,掠夺殖民地C.君主立宪制确立D.大机器生产成为生产的主要方式9.以下是近代英国城乡人口变迁表,导致出现这种变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C )A.“光荣革命”的发动B.殖民扩张的开展C.工业革命的推动D.自由贸易的拓展10.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D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B.可以用电灯照明C.坐飞机长途旅行D.人们乘坐火车出行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736年,瓦特生于英国造船业发达的格拉斯哥城附近的格里诺克镇,他的祖父和叔叔是机械工人,父亲是造船工人。
中华书局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8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检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检测试卷一、选择题1.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生产技术的积累B.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C.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原料D.海外市场需求的增加2、工业革命是( )A.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重大变革B.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重大变革C.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D.雇佣关系代替依附关系的重大变革3.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 )A.毛纺业B.棉纺织业C.造船业D.机器业4.英国工业革命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发明制造是( )A.凯伊发明飞梭B.珍妮纺纱机C.瓦特改良蒸汽机D.水力织布机5.京九铁路、青藏铁路等大动脉的建成,大大加快了我国经济建设步伐。
而人类社会最早的火车机车是( )A.蒸汽火车B.内燃机车C.电气列车D.磁悬浮列车6.第一次工业革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1850年,英国棉纺织老板可以( )A.使用汽船运输产品B.在电灯下制作棉衣样品C.用电话谈生意D.驾驶汽车欣赏泰晤士河夜景7.近代交通工具首先突破于(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8.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这场变革指的是( )A. 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英国资产阶级建立的君主立宪制C.英国首先开始的工业革命D.英国无产阶级进行的宪章运动9.“1801—1831年,英国曼彻斯特等城市人口增长两倍多。
到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已达总人口的54%,1870年进一步达到70%。
”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工业革命C.殖民扩张D.宪章运动二、材料题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博览会。
恩格斯说:“不列颠的贸易达到了神话般的规模,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巩固:新的冶炼厂和新的纺织厂大批出现,到处都是新建立的工业部门……它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
”材料二:新生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它只是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业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的对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十九世纪,面对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来自国外的旅行者却为它的魅力所倾倒;有钱的英国人更喜欢乘坐蒸汽轮船在浑浊不堪、散发异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览。
这说明A. 电力在英国被广泛应用B. 人们附醉于工业革命成就C. 发展工业必须破坏环境D. 工业革命成果扩展到全球2.科技发明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下列搭配正确的是A. 史蒂芬孙一电灯B. 瓦特一火车C. 爱因斯坦一汽车D. 菜特兄弟-飞机8.“18世纪的英国恰好是煤炭价格低廉而人力成本昂贵的国家。
在逐利的工厂主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利润。
”据此可知工厂主推广机器生产的原因是A. 煤炭资源缺乏B. 劳动力较丰富C. 海外市场广阔D. 追逐更大利润3.在这个时期,“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生产能力,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开创了新兴的工厂制度,“它”推动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不断完善。
下列四个选项中最能代表这个“它”的一项是A. 文艺复兴运动B. 瓦特改良蒸汽机C. 新航路的开辟D. 爱迪生发明电器4.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18世纪确立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以来不断崛起的美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
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一致。
它们崛起的一致因素是A. 致力于长期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提升经济实力从而和平崛起B. 强化国家军事实力,通过战争手段奠定强国的地位C. 通过革命或改革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提升综合国力D. 建立先进自由民主理念提高世界影响力确立强国地位5.为了纪念瓦特,人们把功率计算单位定为“瓦特”(Watt)。
下列有关瓦特蒸汽机问世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①有助于提供工业生产的新动力②有利于交通运输业的革新③推动人类向“蒸汽时代”过渡④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6.2017年10月1日,新建福厦铁路全线开工,未来福州只要不到1小时就能到厦门!饮水思源,火车的发明者是A. 史蒂芬孙B. 瓦特C. 哈格里夫斯D. 富尔顿7.1883年11月18日,美国第一个全国统一铁路时刻表诞生,这一天的正午时分,美国东部的时钟全部回拨。
从此,上帝的时间被改用人间的指针来度量。
推动这一改变的主要原因是A. 工厂制度的确立B.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C. 政治体制的完善D. 工业文明的发展8.“15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逐渐移向大西洋沿岸……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
”这里的“新大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A. 开始成为世界一流经济强国B. 开始成为世界霸主C. 发展缓慢,开始走下坡路D. 终于成为殖民帝国9.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于是以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
这段话表明A. 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B. 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蒸汽机和机器的发明C. 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引起了工业革命D. 工场手工业始终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10.“英国因强占了以钢铁和蒸汽机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从而成为世界工厂和全球经济体系的主导者;美国抢占了石油和电器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从而代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全球经济体系的主导者;之后又因为抢占了以信息和计算机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使美国保持着独步天下的发展活力。
”该材料揭示了A. 科技创新促进国家崛起B. 美国主导三次科技革命C. 经济发展带来环境问题D. 竞争阻碍国家经济发展11.1901年下半年,莱特兄弟终于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能对模型机翼进行准确试验的风洞,他们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利用风洞进行了200多次各种类型的翼面试验,记录了一整套的科学数据,并根据这些教据设计出了飞机。
由此可见,莱特兄弟能成功发明飞机的原因是A. 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B. 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C. 吸收了前人的优秀成果D. 个人的不懈努力12.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
这一变化说明A. 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B. 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C. 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 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13.下图是对1801年—1911年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统计,图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纺织工人数量增加B. 对外加强殖民掠夺C. 两次工业革命推动D. “电气时代”的到来14.世界博览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民以深刻启迪。
下列主题,最适合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的是A.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 “环境、资源与人口”C. “科学、文明和人性”D. “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与未来”15.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的职业。
以下按照出现的职业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 火车司机——汽车司机——计算机工程师B. 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工程师C. 火车司机——计算机工程师——轮船修理师D. 石油工人——计算机工程师——汽车司机二、综合题16.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以“世界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帮助他们完成相关内容。
(酝酿产生)(1)15-16世纪,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事件是什么?(确立发展)(2)分别写出促使英国和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事件。
(3)写出一部近代欧美国家捍卫民主、自由的法律文献。
(5)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牛顿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的理论是什么?写出两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交通工具,一项即可。
(学史感悟)(5)回顾世界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你有什么感悟?17.世界工厂为世界制造,世界工厂因创新而不断变迁;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表工业革命与世界工厂的变迁——摘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材料二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了新的“世界工”——周斌、李水风《中国:做真正意又上的“世界工厂”》材料三中国商品充斥于世界各个角落,以至于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的说法……但是中国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品牌、市场网络、管理诀窍还在欧美日等跨国公司手中,这就出现了“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局面,利润流向国外。
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中国的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摘自陶金钰《当代中国世界工厂问题研究》(1)根据材料一,“世界工厂”的产生起源于哪一历史事件?并概括“世界工厂”国家的主要特征。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首先成为“世界工厂”的政治前提。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世界工厂”与英国相比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说明了什么?如何才能改变“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现状?(4)综上所述,从“世界工厂”的变迁中,我们可借鉴的主要经验是什么?18.人类社会生产的动力大致经历了人力、人力+畜力+机械力•自然力、人力+畜力+机械力+自然力+机器力三个阶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铁农具和牛耕在我国哪个时期已经开始出现了?水排的发明者是谁?材料二:如果从近代科学的角度看,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半,干…1765年,牛顿去世30多年后,一种全新的蒸汽杋在瓦特手中诞生了,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2)材料二中指出“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请说出牛顿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两项成就。
依据材才料二指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有什么巨大进步?材料三:然而今天,金属和塑料补充了石块和木头,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内燃机和原子动力(原子能)代替风和人力来推动船……电使蜡烛黯然失色,并已成为只要按一下开关,便可做大量功的动力之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说出材料三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一项发明。
“使蜡烛黯然失色”,为世界带来光明的发明家是谁?哪一理论为“原子动力”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原子动力”属于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人类社会生产的动力的三个发展阶段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16.(1)新航路的开辟‘(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日本明治维新(3)《权利法案》;《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人权宣言》;《法典》(答出其中一例即可)(4)力学三定律(或“牛顿三定律”)轮船;火车机车(或火车);汽车;飞机(答出其中一例即可)(5)革命或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民主法治建设推动社会进步;科学理论的创新促进社会进步;杰出人物推动社会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等。
(答出其中之一即可)17.(1)事件:第一次工业革命。
主要特征:他们都是制造中心,制造业发达。
政治前提:通过了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政体。
(2)不同:美国主要发展重工业。
原因:①科学技术、生产力领先世界:南北战争,实现国家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说明中国的制造业发达。
掌握核心技术,打造世界品牌,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
(4)经验:经济的发展需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不断的创新。
18.(1)春秋;杜诗。
(2)天文学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数学上创建了微积分;力学上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或力学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提高了效率;拥有了更加方便的动力;摆脱了大自然的限制等等。
(3)汽车、飞机、内燃机、电等;爱迪生;相对论;第三次。
(4)人类社会生产的动力不断发展变化;人力逐步获得解放,机器力成为主要动力;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