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插片式一分十六分光器

合集下载

中国电信集团光接入网网络建设认证培训考试题答案

中国电信集团光接入网网络建设认证培训考试题答案

2021年中国电信集团光接入网网络建立认证培训理论考试试题(第一章)单位名称:XX:考试时间2个小时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择正确得2分,多项选择、错选均不得分〕〔1〕目前室外普通光缆多采用型光纤〔D 〕A、G.652AB、G.652BC、G.652CD、G.652D〔2〕G.652光纤是指零色散点在波长左右的单模光纤〔B 〕A、890nmB、1310nmC、1490nmD、1550nm〔3〕G.657光纤是指以下哪类型光纤〔D 〕A、零色散点在1550 nm 波长左右的单模光纤B、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C、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D、接入网用弯曲衰减不敏感单模光纤〔4〕采用GPON系统Class C+光模块时ODN 网络光功率全程衰耗应控制在〔 D 〕。

A、-27dBB、-28dBC、-29dBD、-32dB〔5〕常用的1310 nm波长属于光纤传输用波段哪个波段〔A 〕A、初始(O)波段B、扩展(E)波段C、短(S)波段D、常规(C)波段E、长(L)波段F、超常(U)波段〔6〕PON 系统采用了技术,使得不同的向使用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实现单纤双向传输。

〔A 〕A、WDMB、CWDMC、DWDMD、EWDM〔7〕PON传输上行采用是〔〕。

〔 D 〕A、竞争式B、播送式C、空分复用D、时分复用〔8〕中国电信要求OLT及ONU设备应采用不低于什么级别的光模块。

〔B 、D 〕A、PX20B、PX20+C、Class B+D、Class C+〔9〕采用EPON系统PX20+光模块时ODN 网络光功率全程衰耗应控制在〔 B 〕。

A、-27dBB、-28dBC、-29dBD、-32 dB〔10〕采用GPON系统时实际可用最大下行、上行带宽为〔 C 〕。

A、下行2500 Mbps 上行1250 MbpsB、下行2400 Mbps 上行1200 MbpsC、下行2200 Mbps 上行1000 MbpsD、下行2000 Mbps 上行980 Mbps〔11〕PON 网络光纤链路损耗中应包含线路维护余量,传输距离在小于等于5公里、大于5公里小于等于10公里、大于10公里时计取的路维护余量为:〔 C 〕A、1dB 1dB 1dB B、1dB 1dB 2dBC、1dB 2dB 3dBD、1dB 2dB 4dB〔12〕采用EPON系统时实际可用最大下行、上行带宽为〔 B 〕。

分光器安装规范

分光器安装规范
机架式1:16分光 器(FC)
盒式1:16分光器 (左边SC、右边
FC)
托盘式1:32 分光器(FC)
安装规范
1、安装位置:
• 固定在卡槽内(若箱体
内卡槽,可使用双面胶、
魔术贴等进行固定)
2、安装原则:
固定在卡槽内部
• 平稳美观
• 方便跳纤及维护
平稳美观
案例分析
问题: 完成一个分光器的二级扩容,需要提供哪些图片给容量组?
2、挂牌地址 地址需与现场相符,如挂牌错误,请在图片 备注:现场地址无误,光缆牌错误
案例解析2
3、旧分光器标签与使用情况
4、第三芯或者第四芯 5、一级分光
现场每一个旧分光器都要拍下照片 扩容另加一张箱子图 器主纤照片
如果是第三芯或者第
四芯扩容另加一张箱
子图
6、一级分光器使用情况(标签与
所用端口)
测试
参考答案: • 二级分光器标签+二级分光器收光图 • 挂牌地址 • 旧分光器标签与使用情况 • 第三芯或者第四芯扩容另加一张箱子图 • 一级分光器主纤照片 • 一级分光器使用情况(标签与所用端口)
案例解析1
1、二级分光器标签+二级分光器收光图 新扩容的二级分光器标签+二级分光器收 光图(非二级分光器主纤收光),标签照 要能看清楚,要能看到分光器
题目
1、判断题:FTTH一级模式的一级分光器收光不 低于-1dbm。 答案:(错)FTTH一级模式的一级分光器收光不 低于-2dbm
2、选择题:上联信息包括哪些内容(多选题):
A、 OLT板口
B、分光器名
C、本端分光器名称 D、上联分光器端口号
答案:(ABD)上联信息包括:OLT板口+分光器

中国电信考试模拟题答案4

中国电信考试模拟题答案4

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A、盒式光分路器 B.微型式光分路器C、插片式光分路器D、拖盘式光分路器E、机架式光分路器(6)关于中国电信现网中的1:64分光器描述不正确的是(熔融拉锥型).(7)关于中国电信现网中的1:2分光器最大插入损耗(4.1dB)。

(8)关于中国电信现网中的1:4分光器最大插入损耗(7.4dB)。

(9)关于中国电信现网中的1:8分光器最大插入损耗(10.5dB)。

(10)关于中国电信现网中的1:16分光器最大插入损耗(13.8dB。

(11)关于中国电信现网中的1:32分光器最大插入损耗(17.1dB。

(12)关于中国电信现网中的1:64分光器最大插入损耗(20.4dB)。

(13)关于中国电信现网中的1:128分光器最大插入损耗(23.7dB)。

(14)全波长型无源光分路器要求的工作波长范围为( D )A、1310nm-1490nmB、1260nm-1550nmC、1310nm-1650nmD、1260nm-1650nm需掌握以下表,重点是工作波长、差损。

(15)FTTH光缆线路的入户引入段使用光缆,一般使用(普通蝶形)光缆,其纤芯规格必须满足ITU-T G.657 的标准(16)按照中国电信的企业标准,蝶形引入光缆(非金属)短期拉伸力不应超过(100N )(17)电信常使用的室(内)外架空引入金属加强件、低烟无卤护套、自承式蝶形引入光缆结构型式为(GJYXCH )(18)单芯配线碟形引入光缆是下图(A)(19)多芯配线蝶形引入室内光缆是下图(B)(20)自承式架空引入室内碟形光缆是下图(C)A、B、C、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光分路器、现场活动连接器的描述正确的有(B、D)B、光分路器芯片边缘被研磨成斜8度角,是为了较小回波损耗D、预埋型活动连接器的V型槽材质不宜过硬,以防止光纤被夹断(2)以下关于影响光分路器工作的外部因素正确的有(温度、湿度)(3)插片式光分路器主要用于以下那种箱体。

不同规格的分光器的插损(衰减)

不同规格的分光器的插损(衰减)

回答人的补充2009-09-09 08:17在光链路的设计中,要碰到光纤损耗、分光损耗、分光附加损耗、活动接头损耗和光链路(总)损耗几项参数,很显然,光链路损耗是以上其他几项损耗值的总和:光链路损耗=光纤损耗+分光损耗+分光附加损耗+活动接头损耗 (dB)光纤损耗,是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光功率消耗引起的,在设计时1310nm通常按每km0.4dB计算,1550nm通常按0.25dB计算。

某一光路光纤损耗的dB数,换算成该路单路功率损耗mW数按下式计算:某单路功率损耗=100.1光纤损耗(mW)(某路)分光比K=某单路功率损耗/各路功率损耗总和(某路)分光损耗= -10lg K (dB)分光损耗,实际上是分光时的光功率转移造成的,不是光功率的消耗引起的,因此在计算分光比时不能将它计算进去。

但是在计算光链路总损耗时必须将它加进去。

分光附加损耗,是分光时的分光器自身消耗了光功率造成的;活动接头损耗也是其自身消耗了光功率造成的,因此这两项本来应该在计算分光比时都加进和光纤损耗中,算出三者的总损耗dB数,然后换算出损耗总功率数mW,再据此计算出分光比,这样计算得出的最后计算结果最为准确。

但是由于分光附加损耗和活动接头损耗的量值,比光纤损耗要小得多,而且各条光链路的数值基本相等,在计算分光比时把各条光路的这两项数值统统忽略不计,对分光比计算结果的影响很微小。

因此,通常在计算分光比时都把分光附加损耗和活动接头损耗忽略不计,仅仅将光纤损耗换算成光功率来计算分光比。

但是在计算光链路总损耗的时候,这两项数值都要计算进去。

分光器附加损耗的大小,和分光路数的多少有关,设计时可从表1中选取数值。

表1 分光器的附加损耗值分光路数2345678910111216损耗dB0.200.300.400.450.500.550.600.700.800.901.001.20活动接头损耗,要根据光链路中活动接头的总数量计算,通常按每个接头0.3~0.5dB选取。

光衰整治分析建议

光衰整治分析建议

光衰整治分析建议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光衰整治分析建议一、ODN网络衰耗参考值(一)ODN 单点衰耗值(根据中电信苏[2012]521号《关于PON系统ODN工程建设中光衰耗指标验收要求的通知》)ODN 衰耗主要由分光器、活接头、光缆、热熔或接头等因素引起。

主要单点的衰耗参考值如下:(1) G.652 光纤衰耗系数≤0.35dB/km(含固定接头0.38dB/km),(2)活接头衰耗≤0.4dB,(3)热熔接头衰耗≤0.06dB,(4)冷接接头衰耗≤0.15dB。

(5)光路路由的全程衰耗需要加上线路维护余量值,余量取值范围如下表:(二)ODN段落衰耗标准值(根据中电信苏[2012]521号《关于PON系统ODN工程建设中光衰耗指标验收要求的通知》)其中,3km 指的0-3km (含3km );5km 指的3-5km (含5km ,不含3km );10km 指的5-10km (含10km ,不含5km );10km 以上原则上不允许。

对于ODN网络传输距离超过5km,第一考虑路由优化方案。

对于二级分光模式中的一级分光点光衰参考值如下:(接入中心提供的维护经验数据)二、初步判断光衰不达标段落:(一)局端OLT 设备 (光模块发送光功率和光模块温度的标准值是网维提供)根据PON 口的发达光功率与光模块温度判断,PON 口光模块的发送光功率在2-6.5dBm 范围外,光模块温度≥70℃,则初步判断为OLT 设备侧问题。

(二)一级分光点至OLT 段落:(根据整治反馈情况初步定的规则,需要后续整治中验证调整)(1)一级分光器的不达标用户数≥10个,且下挂有不达标用户的二级分光器个数≥2个;则初步判断为一级分光点问题。

(2)一级分光器端口已用数>4个,且下挂的不达标二级分光器个数≥4个;则初步判断为一级分光点至OLT段落问题。

(三)二级分光点至一级分光点段落:(根据整治反馈情况初步定的规则,需要后续整治中验证调整)二级分光器的不达标用户数:(1)1:4和1:8的分光器不达标用户数≥3个;(2)1:16及以上的分光器根据端口在用情况,筛选不达标用户数占比>4个;则初步判断为二级分光点至一级分光点问题。

网络规划与设计

网络规划与设计

网络规划与设计1、接入光缆网在结构层次上分为二层结构与三层结构。

二层结构分为主干层与配线层,三层结构分为主干层、配线层与引入层,并以局端机楼为中心组成多个相对独立得网络。

其中:主干光缆以环型结构为主;配线光缆结构分为星型、树型与环型三种;引入光缆主要采用星型与树型结构,对于特别重要得用户,可以采用双归方式组网。

2、主干光节点与端局、主干光节点之间得光缆定义为主干光缆。

主干光缆得结构应以环型为主,树型为辅。

如外部条件允许,也可以采用双归到不同得局端机楼得方式组网。

3、接入主干光缆主要采用环型不递减配纤(配线光缆主要采用树型递减配纤)4、FTTH网络整体建设成本有两部分构成:局房建设成本(含配套设施)与光缆建设成本。

对于条件一定得规划区来讲,理论上会存在一个最优得OLT布局方案,可使整体得建设成本最低。

但在实际规划中,影响局端机楼与配线光节点选择得外部因素千变万化,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从中选择出最优得规划方案。

5、ODN得网络架构一般以树形为主,采用一级或二级分光方式,总体原则建议如下:(1)、 ODN得网络建设应在综合分析用户发展数量、地域与时间得基础上,选择不同得组网模式、光缆网得结构与路由及其配纤数量以及建筑方式等。

(2)、对于用户密度较高且相对比较集中得区域宜采用一级分光方式;对于用户密度不高且比较分散、覆盖范围较大得区域宜采用二级分光方式,同时对管道等基础资源比较缺乏得区域也宜采用二级分光方式。

(3)、覆盖公客与一般商业客户得光缆线路宜采用树形结构递减方式;接入商务楼宇或专线等对可靠性要求较高得用户应采用环形或总线形结构无递减方式。

(4)、光分路器得级联不应超过二级,级联后总得光分路比不得大于 PON系统最大光分路比得要求。

(5)、光分路比应综合考虑 ODN得传输距离、PON系统内带宽分配来进行选择。

选择最优化得光分路器组合方式与合适得安装位置。

(6)、入户光缆一般采用星形结构敷设入户,一般客户宜按每户1芯配置,对于重要用户或有特殊需求得客户可按每户2芯配置。

光分路器箱分纤箱

光分路器箱分纤箱

光分路器箱/分纤箱型号:1分8 1分16 1分32 1分6关键词:光分箱分光箱规格:插片式盒式材质:《塑料:1分8---1分32》为适应市场需求设计的分纤(分光)箱,分为直熔型、适配器型光缆分纤箱和盒式、插片式光缆分光分纤箱。

箱体材料采用优质冷轧钢、不锈钢或复合材料。

主要适用在FTTH接入方式下的楼道或户外分光点。

适用于FTTH的一级或二级分光,二级分光优势特别明显。

并且引入了旁路纤接续功能。

直熔型体积小巧,配置多样,特别适合一级分光模式下,放置在楼道、弱电井等场合。

适配器型分纤箱除具有分配线功能,还预留分光功能,可灵活配置各种不同规格的盒式光分路器。

上联光缆:容量16-32光缆出纤:蝶形光缆接SC蝶形光缆尾纤或快速连接头至用户端。

进缆方式:室内上进/下进、室外下进。

分纤(分光)箱:适用插片式适配器直接安装。

插片式光分路器箱,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二个到四(八)个扩展槽位,将光分插片插入插槽即可。

通过灵活的增加光分插片数量来实现端口的扩容,不同容量的光分模块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

另配置熔纤盘用于上联光缆的接续。

尾纤的存储采用用适配器固定,实现了无跳接。

箱体材料采用优质冷轧钢或不锈钢。

产品主要适用在FTTH接入方式下的楼道分光点。

适用于FTTH的一级或二级分光,二级分光优势特别明显。

Ø光分插片灵活的配置方式,最大限度为运营商节约初期投资。

Ø光分插片集光分与适配器为一体,极大的方便了工程施工,也减少了常规盒式光分路器因施工或保管不当造成的损坏。

1:4和1:8采用一个插槽,1:16占用2个插槽,1:32占用4个插槽。

Ø尾纤的存储采用SC适配器固定,客户未开通时,上联尾纤在此停泊,实现了无跳接。

Ø上联光缆:容量24芯,常规容纳2根光缆进入(可选择特殊设计最大进入4-6根缆,特殊要求订货时需说明)。

蝶形光缆出纤:蝶形光缆接SC蝶形光缆尾纤或快速连接头至用户端,最大32(64)芯。

如何判断分光器损坏

如何判断分光器损坏
插片式1:8分光器(SC) 盒式1:16分光器(左边SC、右边FC) 托盘式1:32分光器(FC)
机架式1:16分光器(F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判断分光器损坏
• 测试一级主纤或者二级主纤收光正常, • 若使用光功率计对分光器出来收光异常或者收不到光, • 则判断这个分光器有损坏,需要更换。
类型 收光异常
收不到光
典型情形 一级分光器:-1db以下 二级分光器:-23db以下
输出光功率不正常,那么故障点在(单选题):
A、 光缆
B、分光器
C、ONU
D、主纤芯
答案:(B)
2、分光器一般分为 、 、 、 四种类型。
答案:托盘式、插片式、盒式、机架式
3、判断题:按耦合器的类型主要分SC(方口)、FC(圆口)两种()
答案:正确
感谢观看!
如何判断分光器损坏
关键词
分光器型号
判断分光器损坏
案例
分光器型号
按照移动家宽工程的建设,移动家宽使用的分光器一般分为托盘式、插片式、盒式、机架式四种类型。 按照分光比一般分1:2(2:2)、1:4(2:4)、1:8(2:8)、1:16(2:16)、1:32(2:32)、1:64(2:64)六种型号。 按耦合器的类型主要分SC(方口)、FC(圆口)两种。
-60db
二级主纤收光图
案例
图中分光器是否损坏?
二级分光器收光图
图中二级主纤入光为-8.65,属 于正常范围,但是从二级分光 器出光已经为-29.51,已经属 于不正常范围,所以可以判断 分光器损耗过大需要更换。 (末端箱体分光器出光光功率 不低于-23dbm)
测试
题目
1、选择题:在处理故障时,通过测试发现,主纤输入光功率正常,分光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一分十六插片式分光器
简介
标准综合配线柜用插片式分光器(PLC Splitter)是一种基于石英基板的集成波导光功率分配器件,具有体积小,工作波长范围宽,可靠性高,分光均匀性好等特点,特别适用于无源光网络(EPON,BPON,GPON等)中连接局端和终端设备并实现光信号的分路。

目前有1×N 及2×N两种类型。

1×N和2×N分路器将光信号均匀地从单个或双个进口均分地输入多个出口,或反向工作将多个光信号汇入单根或双根光纤。

生产工艺
标准综合配线柜用插片式分光器采用半导体工艺(光刻、腐蚀、显影等技术)制作。

光波导阵列位于芯片的上表面,分路功能集成在芯片上,也就是在一只芯片上实现1、1等分路;然后,在芯片两端分别耦合输入端以及输出端的多通道光纤阵列并进行封装。

与熔融拉锥式分路器相比,PLC分路器的优点有:(1)损耗对光波长不敏感,可以满足不同波长的传输需要。

(2)分光均匀,可以将信号均匀分配给用户。

(3)结构紧凑,体积小,可以直接安装在现有的各种交接箱内,不需留出很大的安装空间。

(4)单只器件分路通道很多,可以达到32路以上。

(5)多路成本低,分路数越多,成本优势越明显。

同时,PLC分路器的主要缺点有:(1)器件制作工艺复杂,技术门槛较高,目前芯片被国外几家公司垄断,国内能够大批量封装生产的企业很少。

(2)相对于熔融
拉锥式分路器成本较高,特别在低通道分路器方面更处于劣势
特点
1. 工作波长宽
2. 插入损耗低
3小偏振相关损耗低
4.小型化设计
5.通道间一致性良好
6.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7.通过GR-1221-CORE可靠性测试 7.通过GR-12091-CORE可靠性测试
7.符合RoHS标准
8.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不同种类的连接头,安装快捷,性能可靠。

1.结构图
2.产品标签
可按客户要求
●尺寸:50MM*30MM
●LOGO可按客户要求
●字体: Caliberi
●字体高度Font high:1*16 PLC Splitter Moudle=2.2MM。

S/N,P/N,Date=2.0MM 3.参数及规格
3.1光学特性(不包含连接头)
4.包装
4.1 产品包装:泡沫包装
参考图片
4.2内包装(MM)
参考图片
●外形尺寸:MAX375*198*40MM
● xxx PCS/盒

结束语:
分享,进步,促进行业发展
为全球需要的人免费提供ADSL语音分离器技术和光纤通讯技术的咨询和服务。

与全球同行共同交流,促进行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