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以载道:楚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符号传播策略研究
楚纹样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楚纹样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案例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楚纹样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元素。
这种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不仅能够呈现出非常独特的美感,还能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楚纹样元素的运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楚纹样为基础设计的服装,不仅能够传递出一种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还能够展现出时尚的感觉,让人们能够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下面就是一些楚纹样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1. 楚纹样配合现代元素设计的羽绒服:在这款羽绒服中,设计
师运用了楚纹样的图案,并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进行了改良和创新。
羽绒服的整体设计受到楚文化的启发,而袖子和腰部的细节则采用了现代的设计元素,增强了服装的时尚感和实用性。
2. 楚纹样元素运用在T恤上:这款T恤的设计简单而不失时尚感,将楚纹样元素巧妙地运用在了图案设计上。
通过图案的设计,让T恤更有文化气息,也使得穿着者更具有文化品位。
3. 楚纹样元素的应用在休闲衣上:这件休闲衣的设计采用了楚
纹样的优美图案,不仅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更是时尚与实用的完美结合。
休闲衣整体设计简洁,但却不失美感。
以上就是一些楚纹样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楚纹样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灵活运用,体现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
化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性。
荆楚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

荆楚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武汉设计工程学院/高峰摘要: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元素自春秋战国时期流传至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现代室内设计可从中找寻灵感,因此荆楚文化元素的传承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概述荆楚文化及荆楚文化元素,再从形状样式、装饰纹样、空间布局和色彩搭配四个方面详细论述荆楚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最后对荆楚文化元素如何更好地在室内设计中传承给出建议,以期可以为有着独特内涵的荆楚文化的流传做出贡献。
关键词:荆楚文化室内设计传承应用一、荆楚文化及荆楚文化元素荆楚文化属于地域特色文化,通常而言,指的是我国湖南湖北地区从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便流传下来的文化,受当时楚国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习俗以及人文的影响较深并长期延续,逐渐形成了在衣着服饰、饮食习惯、生活起居、建筑设计、空间设计等方面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荆楚文化,千百年来一直流传至今,对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凝聚着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楚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是首屈一指的大国,其孕育出的荆楚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优秀的文化之一,无论是器物、刺绣、绘画、建筑亦或设计都彰显着楚国人的神秘浪漫和精巧别致。
通常而言,荆楚文化被现代生产生活赋予新的意义后,主要使用以下几种元素:首先,在形状样式方面,现代生产生活中的一些设计参考了楚国器物的形态,尤其是漆器和玉器的形态,在曲线的运用上明显多于直线;其次,在装饰纹样方面,一些楚国时期使用的动物的纹样或几何图形的纹样现如今也常常被使用;再次,在空间布局方面,依据考古发现,楚国的建筑大致分为五种,也常被用在空间设计中;最后,在色彩搭配方面,楚国人喜爱在器物上涂抹饱和度较高的黄色和红色,且在色彩搭配上运用娴熟,也常被后世借鉴。
二、荆楚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的应用室内设计是一种综合性要求很高的设计,需要设计者依据建筑物的形态、性质等特征,充分利用空间的设计原理,将室内打造成空间布局合理、环境适宜、能够最大程度满足住户要求的环境。
新媒体环境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播传承策略研究——以湖北荆楚地方文化为例

新媒体环境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播传承策略研究——以湖北荆楚地方文化为例摘要:在文化长期传承和发展进程中,不同的地区往往都各自有着自身丰厚悠久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沉淀,并形成了众多独特的地方文化内容,独具特色的地方特色文化更需要广泛深入传播,才能更好实现特色地方文化自身的有效传承发展,荆楚地区的特色文化亦是如此。
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文化在传播和传承方面有着巨大的挑战。
本文以湖北的荆楚地方文化为例,研究其发展现状与困境及传播和传承中新媒体的优势,探讨出新媒体环境下荆楚地方文化的传播和传承策略,旨在传承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地方文化;传播与传承一、引言一个地区的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积累而成的。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地方特色文化在长久的历史积累中逐渐变得复杂和深奥。
部分地方文化往往因为传播手段和方式问题而发展缓慢,最终不能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随着人们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新媒体技术逐渐在人际交流中展现出强大的影响力。
面对新媒体社会,荆楚地方特色文化怎样才能更好地传播和传承,值得相关人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二、荆楚地方文化描述文化反映的是人们的价值观。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独特现象,它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和思想。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同地方的文化都具有各自的特色。
地方、特色和文化是地方特色文化的三个代名词。
中国有许多民族,地理分布广泛,地域、生产方式、交流方式等因素导致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地方民族文化的形成。
在它形成的同时我们必须要懂得传承中国精神和继承当地文化,不断探索与当地文化的内部运作,不断丰富地方文化的交流形式,并向更多的人宣传其特点和当地文化的魅力。
湖北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古代楚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荆楚地方文化属于江汉地区的一种本土文化。
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此外,荆楚地方文化也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
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考察荆楚文化的发展轨迹,荆楚文化可以被认为是先进现代文化的重要精神遗产之一。
惠安女服饰文化的传播与创新发展研究

惠安女服饰文化的传播与创新发展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览 (2)(一)研究背景介绍 (3)(二)研究意义阐述 (3)二、惠安女服饰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4)(一)惠安女服饰文化的历史沿革 (6)(二)现代惠安女服饰的特征与风格 (7)(三)惠安女服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现状 (8)三、惠安女服饰文化的传播路径分析 (9)(一)传统传播路径研究 (11)(二)现代传播路径分析 (12)(三)网络传播路径探讨 (13)四、惠安女服饰文化的创新发展研究 (15)(一)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16)(二)创新发展的策略与方法探讨 (18)(三)创新发展的实践案例研究 (19)五、惠安女服饰文化与地方旅游产业的融合研究 (20)(一)服饰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关联性分析 (22)(二)服饰文化在地方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23)(三)惠安女服饰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路径探讨 (24)六、问题与挑战 (26)(一)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27)(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28)(三)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展望 (30)七、结论 (31)(一)研究总结与主要发现 (32)(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33)一、内容概览惠安女服饰文化的历史沿革:通过对惠安女服饰文化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揭示其演变过程、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为后续的传播与创新研究奠定基础。
惠安女服饰文化的传播现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了解惠安女服饰文化在国内外的传播现状,包括传播途径、传播范围、传播效果等方面,为进一步拓展传播渠道和提高传播效果提供参考。
惠安女服饰文化的创新发展:结合惠安女服饰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探讨如何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使之更具时代感、市场竞争力和艺术价值。
惠安女服饰文化的传播与创新策略:根据前述研究结果,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传播与创新策略,包括加强文化自信、挖掘文化内涵、拓展传播渠道、注重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建议,以促进惠安女服饰文化的传播与创新发展。
《2024年时尚文化的符号学解读——以女性化妆品广告为例》范文

《时尚文化的符号学解读——以女性化妆品广告为例》篇一一、引言时尚文化,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以独特的方式塑造和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女性化妆品广告就是其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运用符号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女性化妆品广告进行深入解读,探讨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二、符号学理论基础符号学是一种研究符号的学说,它关注的是符号的创造、传播和解读过程。
在符号学中,任何事物都可以被视为符号,包括语言、图像、物体等。
这些符号具有特定的含义和价值,通过一定的规则和逻辑进行传播和解读。
三、女性化妆品广告的符号学解读1. 视觉符号女性化妆品广告中,视觉符号是最为重要的部分。
广告中的色彩、图像、产品包装等都是视觉符号的体现。
例如,色彩常常被用来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氛围,如粉色通常代表温柔、甜美,常用于化妆品的色调中。
图像则常常以女性为主要对象,通过塑造美丽、时尚的女性形象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此外,产品包装的设计也是视觉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要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还要传达产品的特点和价值。
2. 语言符号除了视觉符号外,语言符号也是女性化妆品广告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广告中的文字、语音等都是语言符号的体现。
文字可以传达产品的特点、功效等信息,而语音则可以传达情感和氛围。
在广告中,语言符号常常与视觉符号相互配合,共同构建广告的意义和价值。
3. 文化符号女性化妆品广告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符号。
这些符号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观紧密相关。
例如,广告中常常出现的“美”、“时尚”、“自由”、“独立”等词汇,都是与现代社会女性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相符合的。
此外,广告中的明星代言人也是文化符号的体现,他们通过自身的形象和影响力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四、女性化妆品广告的解读与启示通过对女性化妆品广告的符号学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化妆品广告通过视觉、语言和文化符号的相互配合,构建了一个美丽、时尚、自由的消费场景,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
“楚文化”文创设计与应用研究

“楚文化”文创设计与应用研究摘要: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历史,其历史价值影响古今中外、源远流长,拥有数不尽的瑰宝等待世人挖掘。
随着我国社会体制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与巩固,新媒体媒介、文创产业领域的逐步研究与应用发展。
可以打造“文化高地楚文化”,也就是“传承楚文化元素”与“创新楚文化元素”等更高楚文化元素次的融合。
为了实现优秀传统地域文化的再创新与传播,唯有发展培育一批优秀楚文化艺术创造文创品牌。
关键词:楚文化;传统文化创新;文创设计;IP形象设计1传统文化发展形式在本课题中的应用研究1.1 课题研究背景1.1.1 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楚文化传承与发展楚文化艺术中形状,图案,色彩等元素的挖掘和利用,只是楚文化在现代设计中应用的一部分。
楚文化的研究和运用,不仅从楚的名义中汲取了一些设计符号,而且探索了其背后的文化精神,并将其运用于现代设计中。
1.1.2 互联网时代下文创的新趋势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内的发展势头迅猛强劲,产业门类、规模等都有了显著提升,发展前景广阔。
在某些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已经逐渐成为支柱性产业,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钟楚于你》系列文创就是分析楚国元素造型研究及开发历史,掌握楚文化因素的开发脉络并用于文创设计。
同时为了宣传楚文化,将楚文化通过现在网络媒介的形式宣传报道,让更多人知道楚文化,楚文化的继承和保护备受关注,这也是创立楚文化品牌最珍贵的地方。
1.3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传统文化面临的传承与传播困境,近年来我国多次提出并强调要重视挖掘中五千多年悠久的文化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趋势,尤其是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推动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有效融合。
1.4 课题的创新点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楚文化与传统楚文化的关系与职业特征相结合,运用于现代文创产品的设计之中。
楚凤纹样在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楚凤纹样在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一、楚凤纹样及其文化内涵楚凤纹样是楚文化的代表性艺术之一,起源于中国古代楚国,被广泛运用于建筑、瓷器、织锦、玉器等工艺品的装饰图案中。
楚凤纹样以凤凰形象为主题,凤凰作为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灵兽,象征着吉祥、美好和祥和。
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凤凰被赋予了不朽的美好寓意,被视为祥瑞的象征,常常出现在婚庆、寿辰等各种喜庆场合中。
楚凤纹样不仅具有美观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神话色彩。
1. 服饰设计在现代的服饰设计中,设计师们经常将楚凤纹样融入到衣服、鞋袜等服饰产品中,为产品增添了一份古典与时尚的结合。
设计师可以在衣服的领口、袖口等位置加入楚凤纹样的元素,使整体设计更加具有中国传统的文化气息。
楚凤纹样也常常被印制在各种面料上,成为服装的主题图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文化共鸣。
这种创新应用不仅为服饰产品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化、个性化的选择。
2. 家居用品设计楚凤纹样在现代家居用品设计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陶瓷、玻璃制品、摆件、地毯等家居用品,设计师们可以将楚凤纹样作为主题图案,赋予产品更多的文化韵味和审美价值。
而在家具设计中,楚凤纹样也可充当装饰元素,被镶嵌在柜子、椅子、桌面等位置,使产品更加典雅与美观。
这种创新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使家居产品更具有文化底蕴,也满足了现代人对于文化情怀和审美追求的需要。
3. 数码产品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类数码产品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在数码产品设计中,楚凤纹样也被有机地融入到手机壳、电脑包、鼠标垫等产品中,为产品增添了一分文化底蕴和艺术气息。
这种新颖的创新应用使得数码产品在满足功能需求的也具备了一定的文化附加值,更具有个性化和文化特色。
1. 继承传统文化楚凤纹样的创新应用使得这一传统文化元素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将楚凤纹样元素巧妙融入,不仅有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也为年轻一代提供了更直观、更形象的了解和接触途径。
客家服饰“蓝衫”的符号性及其传播意义研究

客家服饰“蓝衫”的符号性及其传播意义研究作者:朱红林来源:《大观》2024年第04期摘要:客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客家传统服饰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体现了客家人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更承载了深厚的族群记忆和文化情感。
“蓝衫”作为客家传统服饰的代表,以其独特的符号性及其传承意义,成为研究客家文化的重要切入点。
通过对客家服饰“蓝衫”的符号性及其传播意义进行深入探讨,揭示“蓝衫”在客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客家服饰;“蓝衫”;符号性;身份认同注:本文系广东省青年创新人才项目(社科)“客家服饰制作技艺与服饰创新设计研究”(2022WQNCX300)研究成果。
“蓝衫”作为客家日常穿着的主要服饰,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并以其简洁大方的款式、深沉稳重的色彩和精湛细腻的工艺,成为客家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蓝衫的符号性不仅体现在其外在形式上,更在于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它既是客家人身份认同的标志,又是传承客家文化的重要媒介。
通过“蓝衫”,人们可以了解客家人的生活习俗、审美观念和价值追求,感受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因此,对客家服饰“蓝衫”的符号性及其传承意义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客家服饰“蓝衫”概述客家服饰“蓝衫”作为一种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独特服饰形态,是客家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族特色文化符号,它不仅体现了客家人崇尚自然、勤俭节约的生活理念,更是他们祖先记忆和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蓝衫”的名称源于其主要色调——蓝色。
这种颜色的选用,一方面是因为古代客家地区普遍种植蓝草用于染布;另一方面是因为蓝色在传统文化中寓意着沉稳、素雅与质朴,恰好契合了客家人低调内敛的性格特征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在款式设计上,“蓝衫”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实用性,其基本款式为大襟右衽、宽袖长袍,便于农耕劳作,而且能够适应南方湿热气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衣以载道:楚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符号传播策略研究作者:郭丰秋来源:《江汉论坛》2020年第09期摘要:楚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服装设计具有强大的文化表意和文化传播功能,从楚文化中提取经典元素,转换成可视可感的符号融入服装设计实践,实现文化意义共享,是社会和时代之需。
重视符号引起的社会关注效应,致力于设计叙事的创新创意,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是楚文化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符号传播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楚文化;服装设计;符号;传播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20)09-0105-05楚文化是南方地域文化的代表之一,是指从古至今,在荆楚地区逐渐形成的所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目前,关于楚文化的应用与传播研究多囿于博物馆展览、文创产品或旅游产品开发等领域,从服装设计角度的探讨相对较少。
实际上,借助视觉和物质语言,以及自身带有的意识形态价值和信息,设计可传达复杂的信息。
可以说,设计是文化构建过程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反映①。
服装设计是创造衣饰生活环境的实践活动,不同的设计风格和服装载体能够将楚文化元素以立体或多元的方式展现在受众面前,唤起个体和他人情感体验,并最终化为柔性力量,指向文化吸引和文化认同的建构,对此学界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
本文借助文化学、符号学、设计学和传播学理论,旨在探讨三个问题:楚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符号传播本质是什么?有什么价值?其符号传播策略有哪些?一、楚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符号传播本质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5—1945)将人类定义为“符号动物”,人所创造的一切文化,都是不同的“符号形式”,符号是人类意义世界的一部分,具有功能性价值②。
在索绪尔的语言学释义中,符号包括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两个部分:能指构成表达方面,所指则构成内容方面。
符号“一物代一物”的传统定义强调符号携带某种意义,为受众所接受和感知,本质上具有传播功能。
传播的起源及最高境界,并不是指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③。
现代社会中,时尚逐渐进入日常生活,通过各种设计符号向人们展示理想化的生活方式。
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曾以符号为工具,对服装时尚体系中的符码进行研究,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④。
他指出,服装时尚流行实际上就是各种服装符码传播的过程。
服装设计过程中运用的形、色、质、图等视觉符号可构成各种能指,向受众传达出设计者想要表述的文化信息或意义,即所指部分。
2019年,在武汉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上,设计师将楚文化以设計符号形式融入引导员礼仪服饰中。
首先,设计师以高冠表征楚服饰文化中“好高冠”的时尚。
屈原以佩戴高冠而闻名诸侯国,《楚辞·哀时命》:“冠崔嵬而切云兮,剑淋漓而从横。
”湖南长沙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中,楚国男子所戴之冠顶向上延伸出一个“8”字形高冠,印证了楚人求新求奇的服饰之风。
其次,楚人先祖重黎“掌祭火星、行火正”,后被命名为“祝融”。
《白虎通义·五行》记载,祝融“其精为鸟,离为鸾”,后来又被神话为日神炎帝。
楚人崇拜祖先祝融,从而延伸出对炎帝、凤鸟、太阳和火的崇拜。
太阳和火的颜色皆为赤色,赤色便成为楚人审美中尊贵的颜色⑤。
因此,设计师以赤色高冠象征着楚人对火的崇拜,凤鸟装饰则暗喻楚人祖先神祝融。
再次,在楚器物或服饰图案中,S形骨架或图形十分常见,体现出楚人对曲线美的偏爱,设计师将其用于肩部装饰。
蓝色上衣代表楚地湖泊众多,曾经雄踞整个长江流域的历史文化特色,古铜色下裙则以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造型为创意灵感。
此外,设计者将LED灯光技术引入服装设计,极具舞台表现力,古今文化的融合与张力引起广泛关注。
因此,研究楚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的符号传播本质上是考察楚文化如何被表征为设计符号,从而实现楚文化意义共享的活动,具体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服装设计是承载和传播楚文化的媒介;二是设计者通过各种符号表征楚文化意义,其设计过程便是意指实践过程;三是服装设计所表述的楚文化意义只有在理解和使用的过程中才实现了有效传播。
二、楚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符号传播价值文化需要传播才能得到传承和延续,将典型的楚文化元素转化为“有意味的符号”融入服装设计实践,实现文化意义的共享,是时代和社会之需。
首先,楚文化的符号传播能够较好地展示国家或民族软实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软性表现。
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具体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
楚精神文化是楚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看待自然与社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人们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养成的性格特征⑥。
楚物质文化涵盖了衣、食、住、行、用五大门类,主要体现在丝织刺绣、饮食器具、城市建筑等物质载体中。
楚文化不仅饱含着荆楚区域文化的遗传密码,而且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不断成长,传统文化因素自然融化其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
因此,应该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来审视楚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的符号传播问题。
其次,楚文化的符号传播有助于提升本土服装设计话语权。
长期以来,服装设计领域存在着各种以西方设计师为中心的“神话”,他们貌似总是代表着设计的发展方向,而其他民族和群体往往只能扮演追随者的角色。
从后殖民主义视角来看,许多非中心国家的服装设计起初总是处于文化上的“自我殖民”状态,即崇尚西方服装设计文化却自贬自身传统文化。
全球化浪潮带来了设计和服装的民主化,不同国家或民族都试图通过服装设计向世界展示本土文化魅力,以西方为中心的设计话语等级体系也遭遇挑战。
如今,中国服装设计工作者也逐渐从盲目追随西方设计的迷恋中觉醒,重新回到本土文化立场,探索本土服装设计的文化复兴之路。
张正明先生将楚文化的发展分为滥觞期、茁壮期、鼎盛期、滞缓期和转化期⑦。
楚文化滥觞期,楚国并不被中原诸国认可。
楚武王曾经向周王室要封号,结果遭到拒绝,武王大怒道:“王不加位,我自尊耳。
”于是自立为王,其名分高于中原诸侯之上。
武王还将先祖鬻熊追溯为“文王之师”,以提升其地位。
此后,楚人不断厉兵秣马,野心勃勃。
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三四百年间,楚国国力日益强盛,逐渐吞并周边小国,楚庄王时期更是观兵周郊,问鼎中原,此后楚文化进入鼎盛期。
时至今日,楚文化中“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奋斗精神,“抚有蛮夷”、“以属诸夏”的自尊自爱精神,“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创新精神,“上下求索”、“九死未悔”的爱国精神,“大象无形”的包容精神和“上善若水”的和谐理念对本土服装设计的发展具有多重启示意义。
楚文化中多姿多彩的艺术图式,集中体现了楚人达观的生命意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浪漫主义审美情趣,可以为服装设计提供文化滋养。
正所谓“器以载道”,如果将服装视为“器”,楚文化便可以作为“道”而存在于设计实践之中,因此,发现楚文化的魅力,认识到楚文化元素的时尚价值和应用价值,以设计符号表征其意义,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服装设计文化,有助于中国本土服装设计走出西方话语影响焦虑,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再次,楚文化的符号传播有助于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服装消费领域,人们购买或穿着服装,不仅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而且注重服装所体现的设计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创意与文化越来越受到关注而成为决定设计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楚人在身体审美上吸收了中原地区的文质彬彬特质,但又突破其“硕、敖”之风,体现出“细、长、丽”的独特趣味,在服饰上则兼收并蓄,形成了“瘦长、繁盛、新奇”的文化特色⑧,与现代社会以瘦为美、追求新奇的服饰时尚具有共通之处。
现代服装造型设计方法开放而多元,这为楚服饰的传承与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从江陵马山楚墓出土的袍服实物平铺图来看,均为T形直裾袍服。
据测量可知,墓主身高在160厘米上下,袍服长度均长于体长,因此,在结构上表现为服装与人体之间具有较大的松量,穿着过程中袍服由平面向立体造型转换时,会呈现出宽松效果,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穿衣哲学。
英国学者理查森·韦德的研究表明,57.3%的现代女性希望通过着装来修饰自身形体⑨。
在现代设计实践中,如何把握传统造型轮廓与现代形体审美之间的关系,形成富有现代视觉美感的新造型是设计的难点和重点。
在2012年诗礼春秋系列服装中,设计师将楚式直裾袍改良设计为宽松的男式外衣,宽阔的领缘和袖缘呼应了楚袍文化,显得庄重自然。
古代社会中,服装布料的用量、材质、装饰程度都与着装者的身份地位有关。
在《人物龙凤帛画》中,作为贵族阶层的女性穿着曳地楚袍,表现出雍容、庄重、优雅又不失灵动的仪态美。
在一款《且听凤吟》的作品中,设计者提取楚袍服元素,在下裙设计由臀部往下逐渐放松,面料用量逐渐增多,最终形成曳地式造型,与《人物龙凤帛画》中楚袍下摆造型十分相似,但又有所区别,后者是宽松为主,前者则通过布料的减少与增加形成紧与松之间的视觉和空间对比,前开叉的设计凸显了现代社会的优雅理念,人类对美的感受可以穿越时空,现代服装设计中总能窥见传统审美基因。
楚式曲裾袍脱胎于中原,从结构上来看,曲裾袍在衽部加入三角形布料,穿着时从腰间绕向身后,这种袍服样式被传承至西汉,发展为单层绕襟和多层绕襟两种类型⑩,其廓形特点是腰部紧贴身体,以凸显身体曲线。
武汉独立设计师品牌EYM在2017年春夏系列中采用拆分与重组手法,将曲裾袍中的绕襟符号元素化用于女装设计,在一款蓝色长款衬衫裙中,设计师增加衣服前片布料用量,将其绕至身后,根据着装者喜好,可以缠绕一周或两周。
另一款上衣为短款绕襟衬衫,左右衣襟皆缀有条带,绕至身后系结,从而塑造S形服装轮廓。
可见,服装设计师在深入了解楚服文化的基础上,采用拆分、组合、借用等手法,将楚文化元素转换为现代服装设计符号,有利于楚服文化融入现代衣饰生活,服装设计自身的文化质感也相应获得丰富和提升。
三、楚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符号传播策略当服装设计师自觉整合各种各样的楚文化元素,通过视觉符号表征其文化意义时,楚文化就被生动形象地予以承载、创造、再现,具备了传播的必要条件。
正如语言学所承认的,词语只有包含在句子中,才会获得其特定含义,服装设计亦是如此,尽管设计者可以借助物理细节表达楚文化内涵,赋予服装设计以潜在的文化意义,但只有在传播的环境中,这些内涵和意义才变得明确,才能得以传承和延续。
在传播学理论中,传播过程需要语言材料的编码、信息解码、获得内容解释,同时,此过程中需要接受者和发送者的角色。
楚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的符号传播并非单一的、线性的过程,反之,它是双向的,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