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级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五年一贯制

级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五年一贯制

级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五年一贯制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级人才培养方案五年一贯制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层次高职主要合作单位巴州迅驰广告公司5月制定巴音职业技术学院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市场调研基本信息数据1.调研范围巴州境内关于IT业、商业、石油业、信息产业、广告设计公司等的企事业单位,如:巴州移动公司、新疆博湖苇业股份有限公司、巴州迅驰广告公司2.调研信息数据巴州每年的供需缺口高达1000人以上,随着“数字巴州”的建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在至供需缺口将以每年40%的速度递增。

而本专业每年仅有100余人的毕业生。

供需缺口较大,发展前景广阔。

二、学制及招生对象(一)学制:五年。

(二)招生对象:普通初中毕业生。

三、专业设置分析(一)行业与区域背景分析从调查统计结果中我们能够看出来,从事IT业、商业和石油业的人才较多。

她们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系统操作,了解最新的计算机技术。

对她们的基本要求就是有熟练的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

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相关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工作。

对她们的要求是熟悉多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从技术上实施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和配置。

可是,当前计算机行业从业人员的结构呈橄榄型,高级计算机人才和初级计算机人才都十分缺乏,特别是从事计算机行业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

因此当前的人才供应情况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岗位人才供需分析要求以专业调研与分析为依据,及时更新数据和表述方式。

同时突出本地区、邻近大中城市及地区的专业人才需求数量、质量等的需求状况。

从我们调研情况下,了解到巴州在未来3年内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仍有很大的人才缺口。

而巴州能够培养本类人才的只有我们学校,远远供应不上这种需求,巨大的人才缺口使我们现在必须加大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立足巴州,培养适合巴州企业、事业、石油业发展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应用人才。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了适应当今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需求,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计算机技术应用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以满足社会对计算机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培养目标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计算机系统的安装、维护和故障处理。

具体目标如下:1.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等。

2.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安装、维护和故障处理技能。

3.培养学生掌握各种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包括办公软件、数据库管理等。

4.培养学生具备网络技术应用知识和技能,包括网络配置、维护和安全管理等。

5.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系统应用开发能力,包括软件开发、网页设计等。

二、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个部分。

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数学、英语等,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

专业课程包括计算机硬件与设备、操作系统、网络技术、数据库、软件开发等,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

2.实践能力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本专业将实践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

学生将参与计算机系统的安装、维护和故障处理实操,以及各种软件的应用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组织实践活动。

学校将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包括校内实验室实践、企业实习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

2.采用项目化学习。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计算机项目的开发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3.授课方式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上课方式,还将采用案例分析、实验训练等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

四、实践基地建设为了提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场所和设备,学校将建设计算机实验室和实践基地。

实验室将配备一系列计算机硬件设备,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2024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协议书

2024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协议书

2024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协议书为了满足未来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需求,培养和选拔一批具有高水平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特订立本协议。

一、培养目标1. 培养人才: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和广泛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2. 紧密结合实践:通过实际项目的参与,培养学生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工作的能力与素质;3. 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在不同的领域和环境中独立工作和创新;4. 强化实践能力:通过丰富的实践训练和实际项目,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模式1. 学校教育:学生根据学校的教育计划进行系统的课程学习,涵盖计算机基础知识、编程技术、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网络与信息安全等;2. 实践训练: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包括实验课、实习等,提升实际操作能力;3. 实际项目:学生参与实际项目,通过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人才选拔1. 具备基础:选拔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能力的学生;2. 考核评价:通过考试、面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3. 竞争选拔:通过竞争选拔优秀学生,保证培养出高水平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四、培养条件1. 优质资源:学校提供优质的计算机教育资源,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和实验设备等;2. 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实验平台,开展实践训练和实际项目,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3. 实习机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与企业、机构等合作,让学生获得实践机会;4. 奖励措施: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和荣誉称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计划。

五、监督评估1. 建立监督机制:学校建立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监督机制,确保培养过程的质量和效果;2. 评估机制: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估,检测学生的进展情况和培养效果,及时调整培养计划。

六、签署单位本协议由学校和学生双方签署,双方共同遵守协议约定的内容和原则。

基于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下计应专业中高职衔接研究

基于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下计应专业中高职衔接研究

基于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下计应专业中高职衔接研究楚书来,李学威(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周口466000)摘要:五年一贯制专科是普通专科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补充模式,它具有五年一贯的特质,同时兼具中高职一体化的特质。

本文探讨在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下,计应专业的中高职衔接,结合作者多年来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管理工作经验,提出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就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应用;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衔接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1)01-0123-0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职教20条”,在其第一部分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中明确提出了“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体现了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国家意志、思想理念,也包含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具体措施,这些都为职业教育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这也是新时代发展推进中高职衔接在政策制度上的顶层设计,可以说,中高职衔接发展是国家构建和实施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重要战略。

1五年一贯制计应专业实施现状五年一贯制专科是普通专科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是中高职一体化最直接的探索,在我国部分省份已经实施多年,特别是近几年来,发展非常迅猛。

在招生模式上主要以应届初中生为主,按中招考试成绩来分专业录取,计应专业按照专科招生代码及专业标准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来进行录取的,这与中职录取专业计算机应用是有区别的。

在学籍管理模式上前三年是中专学籍,纳入全国中职学籍管理系统,第三年通过对口升学的信息采集,不需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向省一级招生管理部门备案,在办理录取手续后转段进入专科阶段。

在教学模式上前两年学习中职课程内容,主要以公共基础课为主,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社会等课程,同时结合学生专业需要,分专业开设生物、地理、历史、物理、化学课程,并开设3-4门专业基础课程,计应专业一般开设课程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Photoshop平面设计、静态网页设计等课程,从第三年开始学习专科课程,学习专科课程两年,一般五年一贯制学生单独编班,单独执行五年一贯制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第五年一般以顶岗实习为主。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应⽤技术专业培养⽅案计算机应⽤技术专业(软件⼯程⽅向)专业优化⼈才培养⽅案⼀、专业名称计算机应⽤技术专业(软件⼯程⽅向)⼆、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等职业教育,⼤专层次。

三、⼊学条件⾼中毕业或同等学历者四、学制基本学制三年,最长五年。

五、培养⽬标与培养规格(⼀)培养⽬标:本专业注重德、智、体、美全⾯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软件开发、软件管理等计算机应⽤技术,具有⼀定的创新能⼒和较强的实践能⼒,具备运⽤先进的⼯程化⽅法、技术和⼯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作,以及⼯程项⽬的组织与管理能⼒、团队协作能⼒的⾼层次实⽤型、复合型软件⼯程技术和管理⼈才。

(⼆)培养规格:实施“双证书”教育,学⽣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需要获得相关的技能证书之⼀,如⼯业与信息化部⾼级或中级计算机程序员职业资格证书、⼈⼒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软考程序员或软件设计师证书、SUN国际认证SCJP或SCJD证书。

通过在校期间3年的培养,使学⽣成为具有过硬编码能⼒的应⽤型⾼技能软件⼈才。

毕业⽣应具备的素质、知识和能⼒结构如下所⽰。

六、就业⾯向、岗位任务及其要求(⼀)职业⾯向1.各类相关的IT企业中Java程序员、软件测试⼯程师、web开发程序员、项⽬助理、软件销售⼯程师、技术⽀持⼯程师等岗位的⼯作。

2.其它⼤中型企业信息中⼼或⽹络中⼼软件维护或数据库开发维护等岗位的⼯作。

七、应取得的资格证书及等级2.职业(专业)技能证书学员考取⼀个⼯业与信息化部计算机类相关的技能证书即可,建议(不限)考取下表中职业综合素质训练取得规定学分,思想品德操⾏评定合格,体能测试达标。

九、教学进程性质类型时分类型16 18 18 18 18 17校级平台课程公共必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含廉洁修⾝18课时)72 4 ●72⽑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社形势与政策16 1 4 4 4 4⼤学⽣⼼理健康教育18 1 ●18校级平台课程公共必修⼤学语⽂36 2 36⾼职实⽤英语117 6.5 60 57⾼职应⽤数学72 4 ●72计算机应⽤基础54 3 54体育与健康64 2 ●28 36军事理论与训练28 1 28⼤学⽣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36 2 12 12 12 应修⼩计585 30.5 330 187 52 16校级平台课程公共选修艺术类课程36 2 ●⽂科类课程72 4 ●其它类课程36 2 ●应修⼩计144 8单元⼩计729 38.5系部公共选修平电⼦商务基础36 2 36Linux操作系统36 2 ●36 Photoshop软件应⽤36 2 36Flash软件应⽤36 2 36 UI界⾯设计36 2 36 UML建模36 2 36程性质学类型课程名称总学时学类型1 2 3 4 5 616 18 18 18 18 17台课程云计算导论36 2 36 信息安全技术36 2 36 ⽹络故障与排查技术36 2 36 平台⼩计144 8专业平台课程必修专业概论和职业导论9 0.5 ●9Java OOP(基础) 54 3 54计算机⽹络技术72 4 72Java OOP(⾼级) 72 4 72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54 3 54MySQL数据库开发54 3 54静态⽹页设计54 3 54Java Web开发72 4 72计算机专业英语36 2 ●36轻量级Java EE框架基础72 4 72移动应⽤开发基础72 4 72软件⼯程与项⽬管理54 3 54 软件测试技术36 2 36 应修⼩计711 39.5 63 234 108 216 90综合实践课程必修Java项⽬开发56 2 ○56JSP项⽬开发56 2 ○56基于轻量级Java EE框架的项⽬整合开发56 2 ○56移动应⽤项⽬开发56 2 ○56综合项⽬设计与开发84 3 ○84毕业实习448 16 ○448程性质学课程名称总学时学分程类型1 2 3 4 5 616 18 18 18 18 17单元⼩计756 27 112 56 140 448 创新学分 2合计2554 123注:1. 标明(●)符号为理论课程,考核⽅式为笔试;标明(○)符号为实践课程,考核⽅式为实务考试(含操作、⼝试、演⽰、实地调研报告等);标明()符号为理论+实践课程,考核⽅式为笔试+实务考试。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代码59010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三中学生、学制及学历、三年制大专就业指导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机关、企业、事业、公司等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相关领域,从事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办公应用、信息系统维护、网络维护管理、数据库管理、网页设计与制作、多媒体制作、it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岗位的工作。

初始职位:信息系统操作员、信息系统维护人员、计算机网络维护管理员、it产品销售员、网页设计技术员和多媒体技术员。

发展岗位:信息系统技术员、it产品营销师、it产品技术支持工程师、硬作品维护工程师、网站规划师、网络技术工程师、网络营销技术支持工程师、多媒体设计师。

培养目标与规格一、培训目标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熟悉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及网络管理与维护、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网页设计、多媒体设计、it产品销售及服务等技能,在机关、企业、事业、公司等邻域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维护、网络维护管理、数据库管理、网页设计、多媒体设计、it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训规范(一)素质结构1思想政治素质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有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有法律意识。

2.文化科技素质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知识储备;有不断更新知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力;具有持续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和艺术修养;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3.专业素质掌握从事计算机及网络管理与维护、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网页设计、it产品销售及服务等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数理与逻辑思维;具有一定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

4.专业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具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和集体意识。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精选全文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了适应津市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服务市委、市政府“建设澧水流域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从一定程度上满足津澧地区对计算机类中等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为了加强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建设,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专业代码:710201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全日制叁年,其中两年半为理论与实践性课堂教学,半年为社会实践。

四、职业面向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5.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

能从事计算机应用、维护和调试、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施工、并具有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的中级专门型人才。

本专业充分贯彻“弱化理论本本、突出操作实践”的教学思想,侧重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

本专业实行双证教学模式,学员完成学业经考核合格者发给国家承认的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此外必须获得劳动部或信息、产业部组织的“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专业人员证书。

5.2培养规格掌握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规范、基本业务和基本技能,达到初中级计算机专业人员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和政策要求,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5.2.1基本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2)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3)具有严谨治学、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品质,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技能高考)(中职)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技能高考)(中职)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技能高考)一.专业名称与专业代码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090500二.入学要求应届初中毕业生三.修业年限五年,专科(中职段三年,中专;高职段二年,专科)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及本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德、智、体、技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具有与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职业素质,掌握计算机应用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自动化办公、图文处理及编排、计算机设备应用维护及维修、信息采集与加工、网络营销、商务网站维护,平面设计,企业网搭建与安全实现等行业一线工作;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立业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能应用型人才。

五.职业面向六.培养规格1.知识要求(1)计算机应用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自动化办公;(3)图文处理及编排;(4)计算机设备应用维护及维修;(5)信息采集与加工;(6)平面设计基础(7)网络搭建与网络安全;2.能力要求(1)具备行业基本通用能力;(2)具备办公自化技术,能快速进行汉字录入的能力;(3)具备计算机设备维护与营销能力;(4)具备计算机信息管理能力;(5)具备平面设计能力。

(6)具备中小型企业网络搭建与安全实现能力。

3.素质要求(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3)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七.课程设置及要求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方向课。

一)公共基础课二)专业技能课八.学时安排1.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单位:周2.课程学时比例九■教学进程总体安排115-十.教学实施保障(一)教学要求1.公共基础课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二连读五年制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案
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1.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
2.专业代码:590101
二、对应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1.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专业
2.专业代码:090100
三、培养对象与学制
1.培养对象:全日制在校生
2.学制:全日制五年。

四、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从事办公自动化、多媒体技术应用、数据库管理与开发、应用软件开发工作,具有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知识,办公自动化、多媒体软件和应用软件开发的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五、职业面向
本专业职业岗位定位为:办公自动化应用、多媒体开发、网页设计和应用程序开发等职业岗位。

六、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1.职业素质
具有爱岗敬业、团队合作、遵章守纪的良好职业道德;
具备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意识;
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
具有一定的运用计算机处理工作领域信息和技术的能力;
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开拓进取的创业创新精神;
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2.职业能力
能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机操作、网络管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软件开发、图像处理等的能力。

(1)文字处理及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能力
(2)组网能力
(3)软件开发及维护安装调试能力
(4)多媒体设计能力
(5)数据库设计及软件开发
(6)计算机安装维护能力
(7)计算机相关产品营销能力
具备跟踪专业技术发展、探求和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

八、学时学分分配与毕业条件
1
.本专业教学计划总学时 4376学时,本专业学生毕业最低取得259.5学分,其中理论2356课时,实践2020课时。

2.必须取得计算机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人社部)及相关行业认证(职业定位、向)。

九、主干课程描述
1、《Java 程序设计》
2、《C语言程序设计》
3、《C#程序设计及实训》
4.《图形图像处理技术》(Photoshop)
5.《动画产品制作》
6.《网络数据库》
7、《网络安全技术》
【注】综合能力训练课程等主要实践课程可作为主干课程进行描述,顶岗实习单独描述
十、人才培养案说明
附表:
1.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表
2.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与时间安排
3.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4.顶岗实习活动安排表
附表1: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表
注:1.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名称后加上√;
2⊕表示课程实践在课外进行;w表示集中实践教学;
3.课外素质教育活动、劳动实践、专业社会实践、国防教育与军训、入学毕业教育计学分,不计学时;
附表2: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与时间安排
注:等级:初级、中级、高级;性质:专业或公共;“考核类型”:、行业、企业或校
1、行业认证证书
微软公司组织的微软专家认证(MCP)考试,包括:
MCP微软认证产品专家(Microsoft Certified Professional)
MCP+ Internet微软认证专家+网络专家
MCP+ Site Building微软认证专家+开发专家
MCSE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Microsoft Certified System Engineer) MCSE+Internet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网络专家
MCSD微软认证软件开专家(Microsoft Certified Solution Developer)
MCDBA微软认证数据库管理员(Microsoft Certified Database Administrator) MCT微软认证教师(Microsoft Certified Trainer)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劳动部)计算机高新技术等级证书OSTA项目
办公软件应用:操作员(Windows XP、WPS2000平台)
数据库应用:数据库操作员(FoxBASE+、VFP、SQL Server、Access平台)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AutoCAD、Protel平台)
图形图像处理:图像制作员(PhotoShop、3DMAX、CorelDRAW、Illustrator)
专业排版:排版操作员(正排版、PageMaker、Word平台)
因特网应用:网络操作员(Netscape、IE、ASP平台)
微型计算机:安装调试维修微机维修员(IBM-PC 兼容机)
局域网管理:网络管理员(Windows 2000、Novell NetWare平台)
多媒体软件制作:多媒体制作员(Director、Authorware)
应用程序:设计编制程序员(VB、VC++、Delphi、Visual C#平台)
网页制作:网页制作员(Dreamweaver、Fireworks、Flash、Macromedia)视频编辑:视频操作员(Premiere、After Effects平台)
附表3: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附表4:顶岗实习活动安排表
实习学期:第7-8 学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