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原理试题A答案.pdf

电化学原理试题A答案.pdf
电化学原理试题A答案.pdf

电化学原理试题A(答案)

考试形式:闭卷答题时间: 120 分钟本卷面成绩占课程成绩 100%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标清题号)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极化:有电流通过电化学装置时,电极电势偏离平衡电势的现象。

2. 交换电流密度:在平衡电势下,外电流密度为0,此时电极上正逆反应的绝对电流密度相等,都等于交换电流密度。

3.

4. 稳态扩散:电极反应有溶液中粒子参与时,该粒子会沿着某一方向产生一定的净流量,当此过程中

溶液内各点浓度均保持恒定,不随时间而变化时,称为稳态扩散。

5. 零电荷电势:电极表面剩余电荷浓度为零时所对应的电极电势。

二、比较下列各组概念,说明其区别与联系。(每题5分,共15分)

1.阴极阳极

答:电化学装置中有电流通过时,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是阴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的电极是阳极。一个电极电势负移就是阴极,电势正移就是阳极。

2.双电层扩散层

答:电极表面存在电势梯度的液层是双电层;双电层外存在浓度梯度的液层是扩散层。二者都是电极

表面附近的液层,但双电层内是反应区,扩散层内是液相传质区。

3.理想极化电极理想不极化电极

答:电极电势可以极化到任意值的电极是理想极化电极;电极电势只能维持平衡电势的电极是理想不

极化电极。二者都是一种理论近似,实际中都会有偏差,但有近似符合的实际电极。

三、回答下列问题。(每题8分,共40分)

1.“当电极处于零电荷电位时,表明电极的电极电位为零。”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电极表面剩余电荷浓度为零并不是电势为零。

2.“恒电流极化时,反应物粒子在电极表面的浓度随时间不断下降,当其降到零时,因无反应粒子,

则反应将被迫停止。”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反应粒子消耗量达到极值,且会发生电位阶跃有新的粒子参与反应。

3. 当电极表面有特性吸附时,是否一定会形成三电层?为什么?

答:不一定。如果电极表面带负电,特性吸附粒子为负离子,则不会形成。

4.当电极极化增大时,电极反应速度是否一定增大?为什么?

答:不一定。如钝化会降低。

5.画出三电极测量体系示意图。

答:

四、计算题(10分)

已知下列反应在25℃下的标准电极电位

①O2+4H++4e=== 2H2O 标准电极电位=1.229V

②H2O2+2H++2e === 2H2O 标准电极电位=1.77V

求反应③O2+2H++2e === H2O2的标准电极电位。

解:①-②=③,

ΔG1-ΔG2=ΔG3,

-4FE1+2FE2=-2FE3,

E3=2E1-E2=0.69V

五、画出GCS双电层模型电荷分布和电位分布示意图。(设电极表面带正电荷)(10分)

答:

六、在下图中画出电解池和原电池的阴阳两极极化曲线,并对端电压与阴、阳极过电位的关系进行分析。(10分)

答:

2017年浙江省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2017年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浙江省预赛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在瑞典皇家科学院揭晓,让·皮埃尔·索维奇,J·弗雷泽·斯托达特爵士和伯纳德·L·费林加三位科学家分享该奖,以表彰他们在“合成分子机器”方面的研 究。下列关于分子机器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分子机器”尺寸小,可以依靠各种化学能、电能、光能等进行驱动,在纳米层次上控制单分子和多分子的运动 B.“分子机器”是通过分子和分子之间的共价键作用形成的结构固定的超分子组装体,再通过酸碱、离子、光、电等外界刺激,使分子之间发生相互运动,最终实现做功C.“分子机器”可以通过它的分子钳子与特定的病毒相结合,向肿瘤部位集中运输药物D.只要材料和环境条件具备,“分子机器”就能自动组装 2.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改进提取青蒿素的方法,提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时气错逆,霾雾蔽日”,雾所形成的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例如刘禹锡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可以看出金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D.“外观如雪,强烧之,紫青烟起”。南北朝陶弘景对硝酸钾的鉴定过程中利用了焰色反应 3.离子液体(或称离子性液体)是指全部由离子组成的液体,如熔融NaCl、KOH等。室温附近呈液态的离子液体称为室温离子液体,其常见的阳离子有季铵盐离子、季鏻盐离子、咪唑盐离子、吡咯盐离子等,常见的阴离子有卤素离子、四氟硼酸根离子、六氟磷酸根离子等。离子液体具有许多传统溶剂无法比拟的独特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下列 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离子液体在反应过程中可作为溶剂和催化剂,从而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 B.在使用含有重金属元素的离子液体时,要严格遵守安全守则,严禁用手直接触碰,同时佩戴防毒面具,防止离子液体易挥发而导致中毒 C.离子液体具有电导率高的特点,可作为电解质溶液应用于电化学研究 D.通过对离子液体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选择不同的阴阳离子可调节其对许多无机物、有机物的溶解度,在分离提纯物质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分子化合物油脂在人体内水解为氨基酸和甘油等小分子才能被吸收 B.2017年2月,朝鲜第三代领导核心金正恩兄长金正男系神经毒剂“VX”中毒身亡,VX的键线式为: O C10H26PSNO2,无手性 N

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下列电极反应中,溶液中的pH值升高,其氧化态的氧化性减小的是(C) A. Br2+2e = 2Br- B. Cl2+2e=2Cl— C. MnO4—+5e+8H+=2Mn2++4H2O D. Zn2++2e=Zn 2.已知H2O2在酸性介质中的电势图为O2 0.67V H2O2 1.77V H2O,在碱性介质中的电势图为O2-0.08V H2O2 0.87V H2O,说明H2O2的歧化反应(C) A.只在酸性介质中发生 B.只在碱性介质中发生 C.无论在酸、碱性介质中都发生D.与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关 3.与下列原电池电动势无关的因素是Zn |Zn2+‖H+,H2 | Pt (B) A. Zn2+的浓度 B. Zn电极板的面积 C.H+的浓度 D.温度 4.298K时,已知Eθ(Fe3+/Fe)=0.771V,Eθ(Sn4+/Sn2+)=0.150V,则反应2Fe2++Sn4+=2Fe3++Sn2+的△r G mθ为(D)kJ/mol。 A. -268.7 B. -177.8 C. -119.9 D. 119.9 5.判断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等浓度的离子哪些能共存(D) A Sn2+和Hg2+ B. SO32—和MnO4— C. Sn4+和Fe D. Fe2+和Sn4+ 已知Eθ(Hg2+/Hg)=0.851V,Eθ(Sn4+/Sn2+)=0.15V ,Eθ(MnO4—/Mn2+)=1.49V Eθ(SO42—/H2SO3)=1.29V ,Eθ(Fe2+/Fe)= —0.44V 6.已知下列反应在标准状态下逆向自发进行 Sn4++Cu = Sn2++Cu2+ Eθ(Cu2+/Cu)=(1) , Eθ(Sn4+/Sn2+)=(2) 则有(C) A. (1) = (2) B. (1)<(2) C. (1)>(2) D. 都不对 二、填空题 1.将下列方程式配平 3PbO2 + 2 Cr3+ + ____H2O___ =1Cr2O72—+ 3Pb2+ + __2H+___ (酸性介质) 2MnO2 + 3 H2O2 +__2OH-___ =2MnO4—+ ___4H2O______ (碱性介质)2.现有三种氧化剂Cr2O72—,H2O2,Fe3+,若要使Cl—、Br—、I—混合溶液中的I—氧化为I2,而Br-和Cl-都不发生变化,选用Fe3+最合适。(EθCl2/Cl-=1.36V, EθBr2/Br-=1.065V, EθI2/I-=0.535V) 3.把氧化还原反应Fe2++Ag+=Fe3++Ag设计为原电池,则正极反应为Ag++ e = Ag,负极反应为Fe3++e= Fe2+ ,原电池符号为Pt︱Fe3+(c1),Fe2+(c2)‖Ag+(c3)︱Ag。 4.在Mn++n e=M(s)电极反应中,当加入Mn+的沉淀剂时,可使其电极电势值降低,如增加M的量,则电极电势不变 5.已知EθAg+/Ag=0.800V, K sp=1.6×10—10则Eθ(AgCl/Ag)= 0.222V。 6.已知电极反应Cu2++2e=Cu的Eo为0.347V,则电极反应2Cu - 4e =2Cu2+的Eθ值为0.347V 。7.用氧化数法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 (1)K2Cr2O7+H2S+H2SO4K2SO4+Cr2(SO4)3+S+H2O K2Cr2O7+3H2S+4H2SO4 =K2SO4+Cr2(SO4)3+3S+7H2O

化学竞赛专题考试--电化学

高中化学竞赛专题考试 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 (本卷共130分。考试时间3小时) 班级: 姓名: 1.008 Zr Nb Mo T c Ru Rh Pd Ag Cd In S n S b T e I Hf T a W Re Os Ir Pt Au Hg T l Pb Bi Po At Ac-Lr H Li Be B C N O F Na Mg Al S i P Cl S K Ca S c T 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G a G e As S e Br Rb Cs Fr S r Ba Ra Y La Lu -6.9419.01222.9924.31 39.1040.0885.4787.62132.9137.3[223][226]44.9647.8850.9452.0054.9455.8558.9363.5558.6965.3910.8126.9869.7212.0128.0972.61114.8204.4118.7207.2112.4200.6107.9197.0106.4195.1102.9192.2101.1190.298.91186.295.94183.992.91180.991.22178.588.9114.0116.0019.0030.9774.92121.8209.032.0778.96127.6[210][210][210]126.979.9035.454.003 20.18 39.9583.80 131.3 [222]He Ne Ar Kr Xe Rn 相对原子质量 Rf Db Sg Bh Hs Mt 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30分。) 1、医学专家提出人体中细胞膜内的葡萄糖和细胞膜外的富氧液体与细胞膜构成了微型的生物原电池,有关该原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正极的电极反应可能是O 2+4e →2O 2- ,且正极附近溶液的pH 值升高。 B.正极的电极反应可能是O 2+2H 2O +4e →4OH - ,且正极附近溶液的pH 值降低。 C.负极反应主要是C 6H 12O 6-12e →6CO +12H + ,且负极附近溶液的pH 值降低。 D.负极反应主要是C 6H 12O 6+12OH - -12e →6CO 2+6H 2O ,且负极附近溶液pH 值降低。 2在配平P 4+CuSO 4+H 2O →Cu 3P+H 3PO 4+ H 2SO 4时,H 2O 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应为 ( ) A.60 B.70 C.85 D.96 3 在配平的下列反应中, □H 3AsO 4(aq)+□Zn(s)+□H +(aq)+□H 2O(aq)→□AsH 3 (g) +□Zn(H 2O)42+(aq), H 2O 前面的系数为 A.8 B.12 C.16 D.20 4某温度下,将Cl 2通入NaOH 溶液,反应后得到NaCl 、NaClO 、NaClO 3的混合物。经测定ClO -与ClO 3-的浓度之比为1:3,则Cl 2与NaOH 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5 B.11:3 C. 3:1 D.4:1 5.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面的途中坠毁,举世震惊。该航天飞机用铝粉和高氯酸铵(NH 4C1O 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产生N 2、Cl 2、O 2和H 20并放出大量的热。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高温气体推动飞机飞行 B .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 C .其方程式可表示为2 NH 4C1O 4=N 2↑+4H 20+C12↑ +O 2↑ D .上述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6 三聚氰酸[C 3N 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 2。其反应原理为: C 3N 3(OH)3?→? ?HNCO HNCO +NO 2?→?? N 2+CO 2+H 2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 3N 3(OH)3与HNCO 为同一种物质 B. HNCO 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 C . 反应中NO 2是还原剂 D .1mol NO 2在反应中转移4mol 电子 7. 2004年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它用磺酸类质子溶剂,在200o C 左右时供电,乙醇电池比甲醇电池效率高出32倍且更安全。 电池总反应为:C 2H 5OH +3O 22CO 2 +3H 2O , 电池示意如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 极为电池的负极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b 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a 极

电化学原理与方法课程中下半学期课程复习题 (1)剖析

1请你简要论述一下,电化学研究方法中,暂态测量技术有哪些?以及暂态研究技术的应用有哪些? 暂态测量技术有哪些? 暂态测量方法的种类 ①按极化或控制的幅度分( 幅度:电极极化的幅度,界面电位变化量) a. 大幅度暂态测量(研究电极过程) |Δφ|>10 mV ( 大幅度) b. 小幅度暂态测量(用于测定参数Rr、RL、C d) |Δφ|<10 mV(小幅度) ②按控制方式分: a. 控制电流法暂态测量 b. 控制电位法暂态测量 控电流法:单电流阶跃;断电流;方波电流;双脉冲电流 控电位法:阶跃法、方波电位法等;线性扫描(单程线性扫描,连续三角波扫描);脉冲电位(阶梯伏安,常规脉冲,差分脉冲,方波伏安) [从电极极化开始到各个子过程(电化学反应过程、双电层充电过程、传质过程和离子导电过程)做出响应并进入稳态过程所经历的不稳定的,变化的“过渡阶段”,称为暂态.] [电化学暂态测试技术也称为电化学微扰测试技术,即用指定的小幅度电流或电压讯号加到研究电极上,使电极体系发生微弱的扰动,同时测量电极参数的响应来研究电极反应参数] 暂态研究技术的应用? 暂态技术提供了比稳态技术更多的信息,用来研究电极过程动力学,测定电极反应动力学参数和确定电极反应机理,而且还可将测量迁越反应速率常数的上限提高2~3个数量级,有可能研究大量快速的电化学反应。暂态技术对于研究中间态和吸附态存在的电极反应也特别有利。暂态技术中测得的一些参量,例如双电层电容、欧姆电阻、由迁越反应速率常数决定的迁越电阻等,在化学电源、电镀、腐蚀等领域也有指导意义。 2.请你谈谈电化学测量中要获得电化学信号需要哪些电极以及设备,它们分别的作用是什么? 一、需要①参比电极:参比电极的性能直接影响着电极电势的测量或控制的稳定性。 ②盐桥:当被测电极体系的溶液与参比电极的溶液不同时,常用盐桥把研究电极和参比电极连接起来。盐桥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减小接界电势,二是减少研究、参比溶液之间的相互污染。

2019年高中化学竞赛——电化学

电化学 胡征善 电化学是电与化学准确地说是电子与氧化还原反应的结晶。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而产生电——电池,电能使某些化学物种有电子得失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电解。 能量转化 太阳能、化学能、电能的互相转化 氧化还原反应 1、概念 2、氧化还原性的比较 电解质溶(熔)液 1.离子迁移(盐桥与交换膜) 2.n (离子)、V (aq)、pH 变化 3.离子可在多孔的固体中定向移动 应用 1、新型化学电源的开发 2、物质制备(合成)的新方法 3、环境化学(废气、废液的处理) 4、金属的电化腐蚀与电化防腐 负阳氧,正阴还内离移,外电流 原电池必须ΔG<0 电解、利用光能可使ΔG>0被迫发生 强者优先 电极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电化学包括电池和电解。电池即在两电极上自发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而产生电流(电动势ε>0)。电解即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在两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负极(—)——电位低 发生氧化反应 1.活泼的金属——电极失电子而溶解 2.燃料——燃料失电子 燃料电池的电极可以相同,但要求电极多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具有催化作用 正极(+)——电位高 发生还原反应 1.①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 ——导体 ②氧化性较强的难溶性氧化物PbO 2、Ag 2O 或 Ag 2O 2、NiO(OH)——电极本身得电子 2.氧化性气体[如氧气(空气)、氯气等]——氧化性气体得电子 e — I 电解质溶(熔)液 A

外电路的电子流动与电解质溶(熔)液中离子迁移的关系: 例如: 通过溶液每一截面: n(H+)+n(Cl—)=x mol 2n(Cu2+)+n(Cl—)=x mol 若有阴或阳离子交换膜: 一、电池(化学电源) 电池(化学电源)有多种不同的分类。如: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酸性电池、碱性 电解质溶(熔)液 e—e— 电池的电动势大于电解质溶(熔)液 的分解电压,电解才能得以实现 e—e— 阴极——接电池的负极 (多电子的电极) 发生还原反应 金属或石墨——导体 氧化性材料——得电子 阳极——接电池的正极 (缺电子的电极) 发生氧化反应 1.惰性电极(Au、Pt、石墨)——导 体。溶(熔)液中阴离子失电子 2.活泼电极 电极本身失电子溶解

电化学原理试卷

200X ~20X X 学年度(X )X 年级××期X 试题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电化学原理试卷 命题人:应化0901班32号郝颖民 一.选择题 (3*8=24) 1 影响离子运动速度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D ) A 离子的半径 B 溶液总浓度 C 温度 D 溶液pH值 2 下列关于理想极化电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 A 理想极化电极不发生电极反应 B 不可逆电极 C 交换电流密度趋近于零 D 电极电位恒定不变 3 哪一个不是任何电极过程都必定包括的单元步骤 ( B ) A 液相传质过程 B 前置转化 C 电子转移步骤 D 反应后的液相传质步骤 4. 等温下,电极-溶液界面处电位差主要决定于: ( C ) (A) 电极表面状态 (B) 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 (C) 电极的本性和溶液中相关离子活度 (D) 电极与溶液接触面积的大小 5. 下列关于零电荷电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D ) A 零电荷电位不一定为零 B 零电荷电位的数值受多种因素影响 C 零电荷电位在电极过程动力学的研究中较为方便 D 零标电位在研究电化学热力学应用广泛 6. 0.1mol/kgNa 2SO 4溶液的平均活度为(已知γ ± =0.453) ( A ) (A )0.0072 (B )0 (C )0.159 (D )不确定 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D ) A 对于非稳态扩散过程,不存在确定的扩散层厚度 B 当电极过程由液相传质的扩散步骤控制时,电极所产生的极化就是浓差极化 C 可以根据是否有极限扩散电流密度的出现来判断整个电极过程是否由扩散步骤来控制 D 当电解液中没有大量的局外电解质存在时,电迁移的作用可以忽略 8 下列属于一次电池的是 ( B ) (A)镍电极 (B)锌锰电极 (C)锌电极 (D)银电极 二、填空题(3*6=18) 1化学电源是能自发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能作为基准的、其电极电位保持恒定的电极叫做(参比电极) 3稳态极化测量按其控制方式,分为(恒电流法)和(恒电位法)俩大类。 4(当电池的电压等于其电动势的一半时),电池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值。 5液相传质过程中的三种传质方式:(电迁移)、(对流)、(扩散)。 6从开始恒电流极化到电极电位发生突越所经历的时间叫做(过渡时间) 三.简答题 (3*6=18) 1 第一类导体与第二类导体有什么区别? 答:第一类导体又叫电子导体,凡是依靠物体内部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而导电的物体,即载流子为自由电子(或空穴)的导体,叫做电子导体。第二类导体又叫离子导体,凡是依靠物体内的离子运动而导电的导体叫做离子导体。由上述定义可知,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载流子的不同。 2影响电极电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至少6点) 答:1电极的本性 2金属的表面状态 3金属的机械变形和内应力 4溶液的pH 值 5溶液中氧化剂的存在 6溶液中络合剂的存在 7溶剂的影响。

电化学原理试题

第六章电化学极化 1. 简述三种极化的概念,哪一种极化严格来讲不能称为极化。 电化学极化:当电极过程为电化学步骤控制时,由于电极反应本身的“迟缓性”而引起的极化。 浓度极化:当电极过程由液相传质步骤控制时,电极所产生的极化。 电阻极化:由电极的欧姆电阻引起的电位差。 电阻极化严格来讲不能称为极化 2. 简述电化学极化最基本的三个动力学参数的物理意义。 1) 对称系数:电位偏离形式电位时,还原反应过渡态活化能改变值占F 的分数。 物理意义:反应改变电极电位对还原反应活化能的影响程度;(1—)反应改变电极电位对氧化反应活化能的影响程度。 对称系数是能垒的对称性的变量,是由两条吉布斯自由能曲线的斜率决定的,而且曲线的形状和斜率是取决于物质的化学键特性。在CTP动力学中,可以用来推测过渡态的构型,研究电极反应的放电机理。 2)电极反应标准速率常数K:当电极电位等于形式电位时,正逆反应速率常数相等,称为标准速率常数。 物理意义:在形式电位下,反应物与产物浓度都为1时,K在数值上等于电极反应的绝对反应速度。 a.度量氧化还原电对的动力学难易程度;b体现电极反应的反应能力与反应活性;c.反应电极反应的可逆性。 3)交换电流密度J。:在平衡电位下,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绝对电流密度相等,称为交换电流密度。 物理意义:a.度量氧化还原电对的动力学难易程度;b体现电极反应的反应能力与反应活性;c.反应电极反应的可逆性;d.表示平衡电位下正逆反应的交换速度。 3.为什么电极电位的改变会影响电极反应的速度和方向? 4.写出Butler-Volmer公式在不同过电位范围下的近似公式。 5.简述J0对电极性质的影响。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中化学竞赛知识点化学竞赛大纲 初赛基本要求

高中化学竞赛知识点 有机是大头,命名结构性质都可以出题,还可以和配合物晶体结合,《有机化学》(北大出的)要求的都要掌握,再做做关于合成、性质的题,推荐丁漪出的《化学竞赛教程》(最好用解答的那本),好好研究一下。 结构式重点和难点。有多做一些分子结构配合物结构的题,基本的知识掌握了,这两块应该没太大问题。晶体很难,即使做很多题也不一定可以掌握,但基本的份不可以丢。原子结构已经很多年没有考了,如果再考肯定考分析信息的能力,应该不会很难。滴定每年会有一道大题。而且越来越重视,如果运气好只是一道高中就会的计算,但运气不好的化就会遇到《分析化学》里的内容。化学平衡考的比较简单,但要有备无患。电化学可能会出难题,多看一下《无机化学》,会有启发。有效数字不可以不注意,大学和高中的要求不同,改卷老师都遵循大学的标准,只有规范才能不丢无谓的分。物理化学和溶液已经多年未考,但热力学的内容是决赛里的难点,看自己有没有必要学这个了。作为一个过来人,还有几个建议:如果你是分析型的。就多做一些题,做题可以让水平提高很多,如果是记忆型的,就多看看书,尤其是有机无机,虽然每年都出一些新信息,但它的模型在书上都能找到。最后祝你取得好成绩。 附化学竞赛大纲(一般不会改动) 说明: 1. 本基本要求旨在明确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及决赛试题的知识水平,作为试题命题的依据。本基本要求不包括国家代表队选手选拔赛的要求。 2. 现行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及高考说明规定的内容均属初赛要求。高中数学、物理、生物、地理与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包括与化学相关的我国基本国情、宇宙、地球的基本知识等)也是本化学竞赛的内容。初赛基本要求对某些化学原理的定量关系、物质结构、立体化学和有机化学作适当补充,一般说来,补充的内容是中学化学内容的自然生长点。 3. 决赛基本要求在初赛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作适当补充和提高。 4.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外活动。针对竞赛的课外活动的总时数是制定竞赛基本要求的重要制约因素。本基本要求估计初赛基本要求需40单元(每单元3小时)的课外活动(注:40单元是按高一、高二两年约40周,每周一单元计算的);决赛基本要求需追加30单元课外活动(其中实验至少10单元)(注:30单元是按10、11和12月共三个月约14周,每周2~3个单元计算的)。 5. 最近三年同一级别竞赛试题所涉及的符合本基本要求的知识自动成为下届竞赛的要求。 6. 本基本要求若有必要做出调整,在竞赛前4个月发出通知。新基本要求启用后,原基本要求自动失效。 初赛基本要求 1. 有效数字在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正确使用有效数字。定量仪器(天平、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等)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数字运算的约化规则和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实验方法对有效数字的制约。 2. 气体理想气体标准状况(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常量R。体系标准压力。分压定律。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原理。气体溶解度(亨利定律)。 3. 溶液溶液浓度。溶解度。浓度和溶解度的单位与换算。溶液配制(仪器的选择)。重结晶方法以及溶质/溶剂相对量的估算。过滤与洗涤(洗涤液选择、洗涤方式选择)。重结晶和洗涤

电化学原理试题B

电化学原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 电化学研究对象包括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液相传质的三种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 离子淌度反映出离子在______________推动下的运动特征。 4. 金属与溶液界面电位差一般由______________电位差、____________电位差和__________电位差组成。 5. 金属电化学防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种方式。 6. 电池放电时,阳极是正极还是负极?_____________。 7. 若某一电极过程有15J 0< J< 0.01J d ,则其速度控制步骤为_____________步骤。 二、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除电荷传递步骤外,电极过程的其他步骤不涉及电子转移,所以不能用电流密度来表示它们的速度。”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 在不同金属上发生氢离子还原时,为什么可根据Tafel公式中的a值将它们分成高、中、低过电位金属?

3.?电化学极化的电极过程速度控制步骤是什么步骤?浓度极化的电极过程速度控制步骤是什么步骤? 4. 为什么电极电位的改变会影响电极反应的速度和方向? 三、计算题(10分) 用H 2SO 4的水——乙酸溶液为电解液,测定铂电极(阳极)上氧的过电势,得出 下表结果: J /A.cm -2 10-3 10-2 5×10-2 10-1 η/V 0.92 1.31 1.53 1.64 求Tafel 常数a 和b 。 四、分析在金属电镀过程中阴、阳极上发生反应(包括副反应)的特点及电位变化特点。 (10分) 五、测量动力学参数可采用经典法和暂态法,二者各有何特点。(10分) 电化学原理 试题B (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 电子导体,离子导体,二者形成的带电界面性质

电化学原理试题B

电化学原理试题B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电化学原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 电化学研究对象包括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液相传质的三种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 离子淌度反映出离子在______________推动下的运动特征。 4. 金属与溶液界面电位差一般由______________电位差、____________电位差和 __________电位差组成。 5. 金属电化学防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种方式。 6. 电池放电时,阳极是正极还是负极?_____________。 7. 若某一电极过程有15J0< J< ,则其速度控制步骤为_____________步骤。 二、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除电荷传递步骤外,电极过程的其他步骤不涉及电子转移,所以不能用电流密度来表示它们的速度。”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 在不同金属上发生氢离子还原时,为什么可根据Tafel公式中的a值将它们分成高、中、低过电位金属 3.电化学极化的电极过程速度控制步骤是什么步骤浓度极化的电极过程速度控制步骤是什么步骤 4. 为什么电极电位的改变会影响电极反应的速度和方向?

三、计算题(10分) 用H2SO4的水——乙酸溶液为电解液,测定铂电极(阳极)上氧的过电势,得出下表结果: J / 10-3 10-2 5×10-2 10-1 η/V 求Tafel常数a和b。 四、分析在金属电镀过程中阴、阳极上发生反应(包括副反应)的特点及电位变化特点。 (10分) 五、测量动力学参数可采用经典法和暂态法,二者各有何特点。(10分) 电化学原理试题B(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 电子导体,离子导体,二者形成的带电界面性质 2. 对流,扩散,电迁移 3. 电场力 4. 离子双层,偶极双层,吸附双层 5. 阴极保护,阳极保护,牺牲阳极 6. 负极 7. 电荷传递 二、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除电荷传递步骤外,电极过程的其他步骤不涉及电子转移,所以不能用电流密度来表示它们的速度。”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

2006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 (时间:3小时 满分:100分) α-Al 2O 3既难溶于酸、也难溶于碱,但高温下与某盐反应可转化为可溶物;所得产物溶于适量水可结晶得到明矾。写出熔解α-Al 2O 3的反应方程式。 第二题(4分) 将一小块具有规则形状的胆矾晶体投入某温度下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甲、乙同学都观察到晶体未发生变化。甲同学认为:根据现象说明未发生晶体的溶解和结晶。乙同学认为:虽然未观察到晶体的变化,但存在溶解和结晶的动态平衡。你同意哪一位同学的分析?请设计2个实验实验证明。 第三题(7分) 氯代有机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环境后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利用电化学方 法去除氯代芳烃污染物是极具应用前景的方法之一。某研究小组以Ag + 为媒质作用进行间接电化学氧 化,对大多数氯代芳烃的去除率都可达到99%以上。具体过程为Ag + 在阳极转化为A ,A 与水反应生成具有高度活性的自由基B ,B 攻击氯代芳烃分子,并最终将其氧化 1.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 2.写出A →B 的反应方程式; 3.以五氯苯酚为例,写出B 将其氧化的方程式; 4.Ag +用于氯代芳烃处置的缺点除费用高外,还有1个不足之处是什么? 第四题(6分) 氮化碳结构如右图,其中β-氮化碳硬度超过金刚石晶体,成为首屈一指的超硬新材料。 1.写出氮化碳的化学式; 2.指出氮化碳的晶体类型; 3.请在右图中用粗线画出两种二维晶胞。 第五题(8分) 二亚胺X (结构如右图)广泛地用于聚氨酯、聚酯及聚氨酯塑料的生产,也用于医药、农药、生物化工等领域。其合成方法如下: A ??→?+2COCl B ??→?-HCl C ??→?缩合X 1.X 中两个苯环是否共平面,为什么?两个苯环对位4个碳原子是否共直线,为什么?

电化学原理练习题及答案

电化学原理练习题及答案 1、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所发生的反应,同属氧化反应或同属还原反应的是() A.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B.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C.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D.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2、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作阴极 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 3.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H不变 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pH减小 C.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4.(2004年广东,11)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A.NaOH B.H2SO4 C.AgNO3 D.Na2SO4 5.(2004年天津理综,12)图11-13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不正 ..确.的是 图11-13 A.a电极是负极 B.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 C.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 6.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H不变 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pH减小 C.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7.(2004年江苏,16)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 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 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历年高中化学竞赛电化学题

历年电化学 (2001)第12题(11分)设计出燃料电池使汽油氧化直接产生电流是21世纪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最近有人制造了一种燃料电池,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电极通入汽油蒸气,电池的固体电解质是晶格掺杂了Y2O3的ZrO2固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离子。回答如下问题: 12-1 以丁烷代表汽油,这个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 C4H10 + 13 O2 = 8 CO2 + 10 H2O (1分)(必须配平; 所有系数除2等方程式均应按正确论。) 12-2 这个电池的正极发生的反应是:O2 +4e = 2 O2–(2分)(O2取其他系数且方程式配平也给满分。) 负极发生的反应是:C4H10 + 13O2––26e = 4 CO2 + 5 H2O(2分)(系数加倍也满分。) 固体电解质里的O2–的移动方向是:向负极移动;(1分;答向阳极移动或向通入汽油蒸气的电极移动也得满分。) 向外电路释放电子的电极是:负极。(1分;答阳极或通入汽油蒸气的电极也得满分) 12-3 人们追求燃料电池氧化汽油而不在内燃机里燃烧汽油产生动力的主要原因是:燃料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2分)(答内燃机能量利用率较低也满分;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解释等,得分相同。)12-4 你认为在ZrO2晶体里掺杂Y2O3用Y3+代替晶体里部分的Zr4+对提高固体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会起什么作用?其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答:为维持电荷平衡, 晶体中的O2–将减少(或导致O2–缺陷)从而使O2–得以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阳极)移动。(1分)(表述不限,要点是:掺杂晶体中的O2–比纯ZrO2晶体的少。) 12-6 汽油燃料电池最大的障碍是氧化反应不完全产生碳(或炭粒等)堵塞电极的气体通道。有人估计,完全避免这种副反应至少还需10年时间,正是新一代化学家的历史使命。(1分) (2002)第10题(10分)某远洋船只的船壳浸水面积为4500 m2,与锌块相连来保护,额定电流密度为15.0 mA/m2,预定保护期限2年,可选择的锌块有两种,每块的质量分别为15.7 kg和25.9 kg,通过每块锌块的电流强度分别为0.92 A和1.2 A。计算说明,为达到上述保护船体的目的,最少各需几块锌块?用哪种锌块更合理?为什么? 首先算出通过体系的总电量: 2x365d x24h/d x60min/h x60s/min = 6.307x107 s (1分) 0.0150 A/m2x 4500 m2 = 67.5 A (1分) 67.5 A x 6.307x107 s = 4.257x109 C (1分) 其次计算总共需要多少锌:电子的量为: 4.257x109C/9.65x104C/mol = 4.411x104mol (1分)

电化学原理试卷

电化学原理试卷 命题人:应化0901班32号郝颖民一.选择题(3*8=24) 1影响离子运动速度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D )A离子的半径B溶液总浓度 C温度D溶液pH值 2下列关于理想极化电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理想极化电极不发生电极反应 B不可逆电极 C交换电流密度趋近于零 D电极电位恒定不变 3 哪一个不是任何电极过程都必定包括的单元步骤( B ) A液相传质过程B前置转化 C电子转移步骤D反应后的液相传质步骤 4. 等温下,电极-溶液界面处电位差主要决定于:( C ) (A) 电极表面状态 (B) 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 (C) 电极的本性和溶液中相关离子活度 (D) 电极与溶液接触面积的大小 5. 下列关于零电荷电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零电荷电位不一定为零 B零电荷电位的数值受多种因素影响 C零电荷电位在电极过程动力学的研究中较为方便 D零标电位在研究电化学热力学应用广泛 6.0.1mol/kgNa2SO4溶液的平均活度为(已知γ±=0.453)( A ) (A)0.0072 (B)0 (C)0.159 (D)不确定 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对于非稳态扩散过程,不存在确定的扩散层厚度 B当电极过程由液相传质的扩散步骤控制时,电极所产生的极化就是浓差极化 C可以根据是否有极限扩散电流密度的出现来判断整个电极过程是否由扩散步骤来控制 D当电解液中没有大量的局外电解质存在时,电迁移的作用可以忽略 8 下列属于一次电池的是( B ) (A)镍电极(B)锌锰电极 (C)锌电极(D)银电极 二、填空题(3*6=18) 1化学电源是能自发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能作为基准的、其电极电位保持恒定的电极叫做(参比电极) 3稳态极化测量按其控制方式,分为(恒电流法)和(恒电位法)俩大类。

电化学原理试题A答案.pdf

电化学原理试题A(答案) 考试形式:闭卷答题时间: 120 分钟本卷面成绩占课程成绩 100%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标清题号)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极化:有电流通过电化学装置时,电极电势偏离平衡电势的现象。 2. 交换电流密度:在平衡电势下,外电流密度为0,此时电极上正逆反应的绝对电流密度相等,都等于交换电流密度。 3. 4. 稳态扩散:电极反应有溶液中粒子参与时,该粒子会沿着某一方向产生一定的净流量,当此过程中 溶液内各点浓度均保持恒定,不随时间而变化时,称为稳态扩散。 5. 零电荷电势:电极表面剩余电荷浓度为零时所对应的电极电势。 二、比较下列各组概念,说明其区别与联系。(每题5分,共15分) 1.阴极阳极 答:电化学装置中有电流通过时,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是阴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的电极是阳极。一个电极电势负移就是阴极,电势正移就是阳极。 2.双电层扩散层 答:电极表面存在电势梯度的液层是双电层;双电层外存在浓度梯度的液层是扩散层。二者都是电极 表面附近的液层,但双电层内是反应区,扩散层内是液相传质区。 3.理想极化电极理想不极化电极 答:电极电势可以极化到任意值的电极是理想极化电极;电极电势只能维持平衡电势的电极是理想不 极化电极。二者都是一种理论近似,实际中都会有偏差,但有近似符合的实际电极。 三、回答下列问题。(每题8分,共40分) 1.“当电极处于零电荷电位时,表明电极的电极电位为零。”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电极表面剩余电荷浓度为零并不是电势为零。 2.“恒电流极化时,反应物粒子在电极表面的浓度随时间不断下降,当其降到零时,因无反应粒子,

高中化学竞赛专题考试--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

2017年学军中学高中化学竞赛专题考试 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 (本卷共130分。考试时间3小时) 班级: 姓名: 1.008 Zr Nb Mo T c Ru Rh Pd Ag Cd In S n S b T e I Hf T a W Re Os Ir Pt Au Hg T l Pb Bi Po At Ac-Lr H Li Be B C N O F Na Mg Al S i P Cl S K Ca S c T 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G a G e As S e Br Rb Cs Fr S r Ba Ra Y La Lu -6.9419.01222.9924.31 39.1040.0885.4787.62132.9137.3[223][226]44.9647.8850.9452.0054.9455.8558.9363.5558.6965.3910.8126.9869.7212.0128.0972.61114.8204.4118.7207.2112.4200.6107.9197.0106.4195.1102.9192.2101.1190.298.91186.295.94183.992.91180.991.22178.588.9114.0116.0019.0030.9774.92121.8209.032.0778.96127.6[210][210][210]126.979.9035.454.003 20.18 39.9583.80 131.3 [222]He Ne Ar Kr Xe Rn 相对原子质量 Rf Db Sg Bh Hs Mt 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30分。) 1、医学专家提出人体中细胞膜内的葡萄糖和细胞膜外的富氧液体与细胞膜构成了微型的生物原电池,有关该原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正极的电极反应可能是O 2+4e →2O 2- ,且正极附近溶液的pH 值升高。 B.正极的电极反应可能是O 2+2H 2O +4e →4OH - ,且正极附近溶液的pH 值降低。 C.负极反应主要是C 6H 12O 6-12e →6CO +12H + ,且负极附近溶液的pH 值降低。 D.负极反应主要是C 6H 12O 6+12OH - -12e →6CO 2+6H 2O ,且负极附近溶液pH 值降低。 2在配平P 4+CuSO 4+H 2O →Cu 3P+H 3PO 4+ H 2SO 4时,H 2O 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应为 ( ) A.60 B.70 C.85 D.96 3 在配平的下列反应中, □H 3AsO 4(aq)+□Zn(s)+□H +(aq)+□H 2O(aq)→□AsH 3 (g) +□Zn(H 2O)42+(aq), H 2O 前面的系数为 A.8 B.12 C.16 D.20 4某温度下,将Cl 2通入NaOH 溶液,反应后得到NaCl 、NaClO 、NaClO 3的混合物。经测定ClO -与ClO 3-的浓度之比为1:3,则Cl 2与NaOH 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5 B.11:3 C. 3:1 D.4:1 5.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面的途中坠毁,举世震惊。该航天飞机用铝粉和高氯酸铵(NH 4C1O 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产生N 2、Cl 2、O 2和H 20并放出大量的热。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高温气体推动飞机飞行 B .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 C .其方程式可表示为2 NH 4C1O 4=N 2↑+4H 20+C12↑ +O 2↑ D .上述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6 三聚氰酸[C 3N 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 2。其反应原理为: C 3N 3(OH)3?→? ?HNCO HNCO +NO 2?→?? N 2+CO 2+H 2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 3N 3(OH)3与HNCO 为同一种物质 B. HNCO 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 C . 反应中NO 2是还原剂 D .1mol NO 2在反应中转移4mol 电子 7. 2004年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它用磺酸类质子溶剂,在200o C 左右时供电,乙醇电池比甲醇电池效率高出32倍且更安全。 电池总反应为:C 2H 5OH +3O 22CO 2 +3H 2O , 电池示意如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 极为电池的负极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b 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a 极 C.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H + + O 2 + 4e -== 2H 2O

电化学原理思考题答案

精品文档 第三章 1.自发形成的双电层和强制形成的双电层在性质和结构上有无不同?为什么?2.理想极化电极和不极化电极有什么区别?它们在电化学中有什么重要用途?答:当电极反应速率为0,电流全部用于改变双电层的电极体系的电极称为理想极化电极,可用于界面结构和性 质的研究。理想不极化电极是指当电极反应速率和电子反应速率相等时,极化作用和去极化作用平衡,无极化现象,通向界面的电流全部用于电化学反应,可用作参比电极。 3.什么是电毛细现象?为什么电毛细曲线是具有极大值的抛物线形状? 答:电毛细现象是指界面张力随电极电位变化的现象。溶液界面存在双电层,剩余电荷无论带正电还是负电,同性电荷间相互排斥,使界面扩大,而界面张力力图使界面缩小,两者作 用效果相反,因此带电界面的张力比不带电时小,且电荷密度越大,界面张力越小,因此电 毛细曲线是具有极大值的抛物线形状。 4.标准氢电极的表面剩余电荷是否为零?用什么办法能确定其表面带电状况?答:不一定,标准氢电极电位为0指的是氢标电位,是人为规定的,电极表面剩余电荷密度为0时的电位指的是零电荷电位,其数值并不一定为0;因为形成相间电位差的原因除了离子双电层外,还有吸附双电层\ 偶极子双电层金属表面电位。可通过零电荷电位判断电极表面带电状况,测定氢标电极的 零电荷电位,若小于0则电极带正电,反之带负电。 5.你能根据电毛细曲线的基本规律分析气泡在电极上的附着力与电极电位有什么关系吗? 为什么有这种关系?(提示:液体对电极表面的润湿性越高,气体在电极表面的附着力就越小。) 6.为什么在微分电容曲线中,当电极电位绝对值较大时,会出现“平台”?7.双电层的电容为什么会随电极电位变化?试根据双电层结构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型以解释。8.双电层的积分电容和微分电容有什么区别和联系?9.试述交流电桥法测量微分电容曲 线的原理。10.影响双电层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答:静电作用和热运动。静电作用使符号相反的剩余电荷相互靠近,贴于电极表面排列, 热运动使荷电粒子外散,在这两种作用下界面层由紧密层和分散层组成。11.什么叫ψ1 电位?能否说ψ1 电位的大小只取决于电解质总浓度而与电解质本性无关? ψ1 电位的符号是否总是与双电层总电位的符号一致?为什么? 答:距离电极表面d处的电位叫ψ1电位。不能,因为不同的紧密层d的大小不同,而紧密层的厚度显然与电解质本性有关,所以不能说ψ1 电位的大小只取决于电解质总浓度而与 电解质本性无关。当发生超载吸附时ψ1 电位的符号与双电层总电位的符号不一致。 12.试述双电层方程式的推导思路。推导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13.如何通过微分电容曲线和电毛细曲线的分析来判断不同电位下的双电层结构?答:14.比较用微分电容法和电毛细曲线法求解电极表面剩余电荷密度的优缺点。15.什么是特性吸附?哪些类型的物质具有特性吸附的能力?答:溶液中的各种粒子还可能因非静电 作用力而发生吸附称为特性吸附。大部分无机阴离子,部分无机阳离子以及表面活性有机分 子可发生特性吸附。 做最好的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