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分配方法详解

成本分配方法详解
成本分配方法详解

定义分配率

经过对料、工、费的来源进行设置,已基本完成了成本费用的初次分配和归集,即将大部分专用费用归集到各产品名下,将其他间接成本费用归集到各生产部门围。为了计算最终产成品的成本,还必须将按部门归集的成本费用在部门部各产品之间、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因此,在成本管理系统中,需要定义各种分配率,为系统自动计算产品成本提供计算依据。

所谓费用分配率,其实质是计算"权重",即将某一待分配费用值,在各个应负担其的对象中分摊的比例。目前成本管理系统中共有六类分配率,每一类中又对应多种分配方法,比较复杂,但这是为了尽可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而设计,归纳其实质,分为两种情况:在部门部各产品间的分配、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间分配。分配方法共16种,其中包括一种自定义分配方法,理论上可以定义任何一种分配方法,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并允许随时修改。

成本系统中需要待分配的费用有:

【共用材料】:是指由部门领用的材料,即在存货系统填制的领料单上的“成本对象”为空,或者不是参照生产订单领的料。由于按部门领用,所以要分配到产品中去。

【直接人工费用】:由于直接人工费用是按照部门输入的,所以要分配到产品中去。

【制造费用】:由于制造费用是按照部门输入的,所以要分配到产品中去。

【在产品成本】:由于在产品与完工产品所占的成本不同,在计算出某产品的总费用后,还要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

【辅助费用】:计算出服务的总费用之后,要根据部门的耗用量分配到部门,然后还要根据辅助费用分配率,计算出各产品应负担的辅助费用。【辅助部门分配率】:当一个辅助部门提供两种以上的服务时,需要将部门总费用按一定的比率分配到服务中。

1定义共用材料、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的分配率

共用材料、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是相同的。只是共用材料分配方法多两个选项。先分析一下这两个选项的作用。再分析各种分配方法。

“按照产品结构(或物料清单)中定义的耗用围分配”

如果选择该选项,则系统在对共用材料进行成本中心或批次的分配时,首先按产品结构(或物料清单)中的耗用关系确定分配

围,即一种共用材料仅在产品结构(或物料清单)中定义的父项产品间分配。此选项对于全部统一、按成本中心分配、按存货分类设置均有效。

举例:

假设一车间发生某种共用材料A的费用100,该车间当月生产C、D、E三种产品,C产品当月产量100,D产品当月产量50,E产品当月产量200,同时在"产品结构"中制A的耗量。C产品单位消耗A为1,D产品单位消耗A为2,E产品不消耗A材料。则分配时,由于E不耗用A材料,所以不管采用何种分配方法,所以不参与分配。

“按成本中心+存货分类制定共用材料分配率”

每一成本中心+一个存货分类对应一行,从以上七种分配方法中,任选其一用鼠标双击,在该位置将出现标志,表示该成本中心的存货分类的共用材料分配采用这种方法。

平均分配

选项说明:本企业所有的产品均要分担费用,而不论您当月是否有产量。

其他说明:“本企业所有的产品”在软件中是指您可在“完工产品日报表”(或“在产品盘点表”)中看到的所有的产品。

分配公式:费用/产品个数

应用举例:在“完工产品日报表”中一车间有A、B两种产品,A产品当月的产量有5个(可以是完工量,也可以是在产量,下面如不特别指明,提到产量时均可同此理解),B产品当月的产量有10个,一车间发生1200元费用,平均分配的结果是A产品负担600元费用,B产品负担600元费用。

注意事项:如果还有C产品,而C产品当月产量为0,则成本分配后,A、B、C产品各负担400元费用。此时,在成本计算检查时就会有错误提示“XXX产品完工成本不为零,负担的完工数量不能为零”,因为“平均分配”不论产品有没有产量,都要承担成本费用,但又没有产品产量可以负担,因此会有此提示。

解决的方法:1、输入C产品的产量;2、如C产品当月确无产量,建议不要使用此种分配方法,改其他分配方法。

按实际工时

选项说明:指按各产品发生的实际工时数据进行成本分配,也就是说,某一产品有实际工时数据时,必定会分摊成本费用,有了成本费用,就必定要有产量。工时数据来源:工时日报表。

其他说明:“本企业所有的产品”在软件中是指您可在“完

工产品日报表”(或“在产品盘点表”)中看到的所有的产品。

分配公式:费用/∑各产品实际工时

应用举例:举例:一车间发生某种共用材料A的费用100,该车间当月生产C、D两种产品,C产品实际工时20小时,D产品实际工时30小时,则分配算法为100/(20+30),然后C负担2*20=40费用,D负担100-40=60费用。

注意事项:?容易出现的几种错误:

某产品只录入了实际工时数,而未录入产量:此种情况的错误提示为“XXX产品完工产品成本不为零,负担的完工数量不能为零”

解决方法:清空此产品的实际工时数据,或将产量录入。

某产品只录入了产量,而未录入实际工时数:此种情况系统不会有任何错误提示,因您的费用是按实际工时分配,而该产品没有实际工时数,也就不进行分配费用,即使有产量,系统将该产品的成本计为0。

解决方法:清空此产品的产量,或将实际工时数据录入。

–某车间有费用发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但该车间下的所有产品均没有实际工时数据:此种情况的错误提示为“成本中心XXX的费用(直接人工或材料或制造费用)有发生却

没有被耗用”

解决方法:录入工时日报表的数据即可。

。。。。。

按产品产量

选项说明:指按录入的产品产量进行成本分配,即有产量就分配,没有产量就不分配。此种方法比较简单,也基本上很少有错误提示。

分配公式:费用/∑各产品产量

应用举例:假设一车间发生直接人工费用100,该车间当月生产C、D两种产品,C产品当月产量100,D产品当月产量300,则分配算法为100/(100+300),然后C负担100*0.25=25费用,D负担100-25=75费用。

按产品权重系数

选项说明:指按产品产量*产品权重系数进行成本分配。

分配公式:费用/∑(各产品产量*产品权重系数)

应用举例:假设一车间发生直接人工费用100,该车间当月生产C、D两种产品,C产品当月产量100,产量约当系数1,D 产品当月产量100,产量约当系数3,则分配算法为100/

(100*1+100*3),然后C负担100*1*0.25=25费用,D负担100-25=75费用。

注意事项:权重系数为0时,认为此种产品不参与共用费用的分配。

按材料定额

选项说明:此方法只适用共用材料的分配方法,按消耗材料的定额成本进行分摊。

分配公式:费用/∑(各产品产量*单位材料定额)

应用举例:假设一车间发生某种共用材料A的费用100,该车间当月生产C、D、E三种产品,C产品当月产量100,D产品当月产量50,E产品当月产量200,同时在"定额管理"中制定的材料定额为:C产品单位消耗A为2,D产品单位消耗A为4,E 产品不消耗A材料。则分配算法为100/(100*2+50*4),然后C 负担100*2*0.25=50费用,D负担100-50=50费用,E产品因为未消耗A材料,所以不参与分配。

按材料定额总成本

选项说明:此方法适用于人工费及制造费用的分配,是指以(各产品当期的)“完工数量”* “材料消耗定额数量”* “材料计划价”来进行成本分配的。数据来源:材料消耗定额数量-

>定额管理,材料计划价->存货档案

分配公式:费用/ ∑(各产品完工数量*材料消耗定额数量*材料计划价)

应用举例:假设一车间发生直接人工费用100,该车间当月生产C、D、E三种产品,C产品当月产量100,D产品当月产量50,E产品当月产量200,同时在"定额管理"中制定的材料定额为:C产品单位消耗A为2,D产品单位消耗A为4,E产品消耗B为5。在"存货档案"中定义的材料计划价为:材料A单价为10;材料B单价为1。分配算法为100/(100*2*10+50*4*10+200*5*1),然后C负担100*2*10*0.02=40费用,D负担50*4*10*0.02=40费用,E负担200*5*1*0.02=20费用。

注意事项:材料计划价允许为空,当为空时,系统自动默认为0,这时,这种材料不参与成本计算。

自定义分配率

选项说明:是成本系统提供的最为灵活的一种分配方法,在“共用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辅助费用”四类分配率定义中提供了此工具,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分配要求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或定义分配标准计算公式。理论上可以满足所有企业成本核算的方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