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方城一高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方城一高2013-2014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方城一高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其中1至8为单选题,9至12为多选题,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把答案填在指定位置)1、下列有关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就是瞬时速度的平均值B、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认为等于瞬时速度C、公路旁的限速标志上的速度是指车辆的平均速度D、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率三个物理量都是矢量2、关于汽车的速度与加速度,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当汽车在匀速行驶,速度恒定,加速度为零B.当汽车刚刚起动,速度很小,加速度也一定很小C.当汽车紧急刹车,速度减小,加速度也随之减小D.当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速度很大,加速度也必然很大3、研究一个人的跑步速度时,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必须以地面为参考系 B.任何物体都可选为参考系C.可以不用参考系 D.必须选择参考系,但不一定选地面4、以下说法正确是()A.物体沿直线单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路程为0时位移一定为0;位移为0,路程不一定为0C.速度大小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其加速度必定不变5、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6、下面几种情况,不可能的是:()A.物体的位移与加速度方向相反;B.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C.物体的速度恒定,而加速度在变化;D.物体的加速度恒定,而速度在变化。
7、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B.小分队平均速度v甲>v乙C.y-x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图象D.y-x图象表示的是位移s-t图象8、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为第Ⅰ段,第 3、4s为第Ⅱ段,第5s为第Ⅲ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1s与第5s的速度方向相反B.第1s的加速度大于第5s的加速度C.第Ⅰ段与第Ⅲ段平均速度相等D.第Ⅰ段和第Ⅲl段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都相同9、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速度可能很大B.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C.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D.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越大10、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位移 B.路程 C.速度 D.加速度11、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2,在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m/s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未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B.质点在第三秒的未速度比第二秒的末速度大2m/sC.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未速度都比初速度大2m/sD.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末速度都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s12、一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A.4s内物体一定在做直线运动 B.4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C.物体的加速度在2.5s时方向改变 D.4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为8m/s二实验题(把答案填在指定位置)13.(7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 2 =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是a =____ m/s2。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五校)高一物理12月联

2015年秋期五校第二次联考高一物理试题满分1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1、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变化快,则加速度越大 B.位移 、平均速度、加速度、质量都是矢量 C.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D.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质点就是体积和质量很小的物体的点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 的是( )A .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C .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D .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心位置总是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B .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 C .由公式NFF μ=可知,两个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与正压力F N 成反比 D.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总与运动方向相反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静止在竖直挡板和斜面之间,斜面的倾角为θ.设竖直挡板和斜面对小球的弹力分别为F 1和F 2,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 ) A. 1t a n F m g θ= B. 1t a n m gF θ=C. 2c o s F m g θ= D. 2s i n m gF θ= 乙甲ot/s x /m 742654321θ5、将一小球以初速度v 0=10m/s 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当小球的速度为20m/s 时,小球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g 取10 m/s 2) A.15m B.20m C.30m D.10m6.甲、乙两物体从同一时刻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如图所 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两物体两次分别在1 s 末和4 s 末到达同一位置C .乙在前2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 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 .0—6s 内,乙的位移比甲大7、一倾角为θ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物体沿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物体所受重力沿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B.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大小为mg ,方向竖直向上C.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t a n μθD.地面对斜面体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8、如图所示,在恒力F 作用下,a 、b 两物体一起沿粗糙竖直墙面匀速向上运动,则关于它们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 一定受到5个力B .a 可能受到6个力C . b 一定受到3个力D .b 可能受到2个力9.一物体自t =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
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一上学期月月考物理试题 含答案

2013年秋期高一物理12月份月考一、选择题(其中9-12题为多选题)1.在下面所给出的一些力中,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一组是()A.压力、重力B.浮力、阻力C.拉力、摩擦力 D.支持力、弹力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间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B.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C.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D.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这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3.关于力的合成与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都同时作用在物体上B.合力一定小于每一个分力。
C.当已知合力,和其中一个分力,则分解的结果可能是无数D.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分解结果是唯一的4、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SI)中基本单位的是()A、牛顿B、厘米C、千克D、焦耳5、关于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不同时产生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效果会相互抵消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6.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木块P和Q,用水平力F推Q,使P、Q两木块一起沿水平桌面匀速滑动,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P受3个力,Q受6个力B.P受4个力,Q受6个力C.P受2个力,Q受5个力D.P受2个力,Q受4个力7.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B.物体只有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C.物体的速度大时惯性大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其大小仅与物体质量有关8.如图所示,把球夹在竖直墙壁AC和木板BC之间,不计摩擦,设球对墙壁的压力大小为F1,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F2,现将木板BC缓慢转至水平位置的过程中()A.F1、F2都增大 B.F1增加、F2减小C.F1减小、F2增加D.F1、F2都减小9.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已知其中两个力的大小分别是F1=7N, F2=9N,则第3个力F3的大小可能是()A.1N B.7N C.11N D.17N10.如图所示,木块A放在粗糙的长木板B上,B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B 以速度v向左匀速运动,该过程中水平弹簧秤的示数稳定为T。
河南省方城一高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月考)考试数学(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方城一高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月考)考试数学(文)试题一、选择题1.设全集U R =,集合{|14}A x x =<<,{1,2,3,4,5}B =,则()U C A B 等于( )A .{2,3}B .{1,2,3,4}C .{5}D .{1,4,5}2.已知复数12,z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分别为(0,1),(1,3)A B -,则21z z 等于( ) A .3i + B .3i - C .13i -+ D .3i -- 3.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的是( ) A .ln(2)y x =+ B.y =C .1()2x y = D .1y x x=+4.已知向量(1,cos ),(1,2cos )a b θθ=-=,且a b ⊥,则cos2θ等于( )A .1-B .0C .12D.25.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2000,230x R x x ∃∈++= B .32,x N x x ∀∈>C .1x >是21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D .若a b >,则22a b >6.一个直三棱柱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所剩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9B .10C .11D .2327.如图是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得分的茎叶图,则甲、乙两人这几场比赛得分的中位数之和是( )A .65B .64C .63D .628.已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103260240x y x y x y -+≥⎧⎪+-≥⎨⎪--≤⎩,则4z x y =+的最小值为( )A .55B .-55C .5D .-59.阅读如图的程序框图,并判断运行结果为( )A .55B .-55C .5D .-5 10.将函数sin()6y x π=+图像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右平移3π个单位,那么所得图像的一条对称轴方程为( ) A .4x π=- B .2x π=- C .8x π= D .4x π=11.过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一个焦点F 作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点A ,与另一条渐近线交于点B ,若2FB FA =,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BC .2 D12.如下图所示,将若干个点摆成三角形图案,每条边(包括两个端点)有*(1,)n n n N >∈个点,相应的图案中总的点数记为n a ,则233445201320149999a a a a a a a a ++++等于( )A .20112012 B .20122013 C .20132014 D .20142013二、填空题13.已知函数()y f x =是奇函数,当0x >时,2()log f x x =,则1(())4f f 的值等于 .14.已知递增的等差数列{}n a 满足21321,4a a a ==-,则n a = .15.如图,P 是椭圆2212516x y +=在第一象限上的动点,12,F F 是椭圆的焦点,M 是12F PF ∠的平分线上的一点,且20F M MP ∙=,则||OM 的取值范围是 .16.已知正四棱锥的底边和侧棱长均为,则该正四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三、解答题17.已知ABC ∆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向量(cos,sin )22C Cm =,(cos,sin )22C C n =-,且m 与n 的夹角为3π. (1)求角C 的值;(2)已知3c =,ABC ∆的面积S =a b +的值.18.为了更好地开展社团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模拟联合国”,“街舞”,“动漫”,“话剧”四个社团中抽取若干人组成社团指导小组,有关数据见下表:(单位:人)(1)求,,a b c 的值;(2)若从“动漫”与“话剧”社团已抽取的人中选2人担任指导小组组长,求这2人分别来自这两个社团的概率.19.如图,在等腰梯形CDEF 中,CB DA 、是梯形的高,2AE BF ==,AB =,现将梯形沿CB DA 、折起,使//EF AB ,且2E F A B =,得一简单组合体ABCDEF 如图所示,已知M N P 、、分别为,,AF BD EF 的中点.(1)求证://MN 平面BCF ; (2)求证:AP ⊥平面DAE . 20.设函数()2ln pf x px x x=--.(1)若()f x 在其定义域内为单调递增函数,求实数p 的取值范围; (2)设2()eg x x=,且0p >,若在[1,]e 上至少存在一点0x ,使得00()()f x g x >成立,求实数p 的取值范围.21.经过点(0,1)F 且与直线1y =-相切的动圆的圆心轨迹为M .点A D 、在轨迹M 上,且关于y 轴对称,过线段AD (两端点除外)上的任意一点作直线l ,使直线l 与轨迹M 在点D 处的切线平行,设直线l 与轨迹M 交于点B C 、. (1)求轨迹M 的方程;(2)证明:BAD CAD ∠=∠;(3)若点D 到直线AB 的距离等于2,且ABC ∆的面积为20,求直线BC 的方程.22.如图,在ABC ∆中,CD 是ACB ∠的角平分线,ACD ∆的外接圆交BC 于E ,2AB AC =.(1)求证:2BE AD =;(2)当1,2AC BC ==时,求AD 的长.23.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M 的参数方程为sin cos sin 2x y θθθ=+⎧⎨=⎩(θ为参数),若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曲线N 的极坐标方程为sin()42πρθ+=(其中t 为常数).(1)若曲线N 与曲线M 只有一个公共点,求t 的取值范围;(2)当2t =-时,求曲线M 上的点与曲线N 上的点的最小距离.24.已知函数()|1||1|f x x x =-++. (1)求不等式()3f x ≥的解集;(2)若关于x 的不等式2()f x a a ≥-在R 上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D 2.A 3.A 4.B 5.C 6.C 7.B 8.D 9.D 10.B 11.C12.B 每个边有n 个点,把每个边的点数相加得3n ,这样角上的点数被重复计算了一次,故每条边有n 个点的图形的点数为3n -3,令S n =9a 2a 3+9a 3a 4+9a 4a 5+…+9a n a n +1=11×2+12×3+…+1(n -1)n =1-12+12-13+…+1n -1-1n =n -1n ,所以9a 2a 3+9a 3a 4+9a 4a 5+…+201320149a a =20122013.故选B.13.-1 因为y =f (x )是奇函数,当x >0时,f (x )=log 2x ,所以当x <0, f (x )=-log 2(-x ),因为f (f (14))=f (-2)=-1,答案为-1.14.2n -1 设公差为d (d >0),由已知得1+2d =(1+d )2-4,解得d =2,所以a n =2n -1. 15.(0,3) 延长F 2M 交PF 1于点N ,由已知条件可知||OM =12||NF 1=12(||PF 1-||PF 2)=a -||PF 2,而a -c <||PF 2<a ,所以||OM ∈(0,c )即|OM |∈(0,3).16.36 由于正四棱锥的底边和侧棱长均为32,则此四棱锥底面正方形的外接圆即是外接球的一轴截面,故外接球半径长是3,则该正四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4π×32=36π 17.18.19.(1)证明:连结AC.∵四边形ABCD是矩形,N为BD中点,∴N为AC中点,在△ACF中,M为AF中点,故MN∥CF.∵CF⊂平面BCF,MN⊄平面BCF,∴MN∥平面BCF.(5分)(2)依题意知DA⊥AB,DA⊥AE且AB∩AE=A,∴AD⊥平面ABFE.∵AP⊂平面ABFE,∴AP⊥AD.∵P为EF中点,∴FP=AB=22,结合AB∥EF,知四边形ABFP是平行四边形,∴AP∥BF,AP=BF=2.而AE=2,PE=22,∴AP2+AE2=PE2,∴∠EAP=90°,即AP⊥AE. 又AD∩AE=A,∴AP⊥平面ADE.(12分)20.解:(1)f′(x)=p+px2-2x=px2-2x+px2,依题意,f′(x)≥0在(0,+∞)内恒成立,只需px2-2x+p≥0在(0,+∞)内恒成立,只需p ≥2xx 2+1在(0,+∞)内恒成立,只需p ≥(2xx 2+1)max =1 ,故f (x )在其定义域内为单调递增函数时p 的取值范围是[1,+∞) .(6分) (2)依题意,f (x )-g (x )>0在[1,e]上有解 , 设h (x )=f (x )-g (x )=px -p x -2ln x -2ex,x ∈[1,e],h ′(x )=p +p x 2-2x +2e x 2=px 2+p +2(e -x )x 2,因为x ∈[1,e],p >0,所以h ′(x )>0在[1,e]上恒成立,所以h (x )在[1,e]上是增函数,所以h (x )max =h (e)=p (e -1e )-4,依题意,要h (x )>0在[1,e]上有解,只需h (x )max >0,所以p (e -1e )-4>0,解得p >4ee 2-1,故所求p 的取值范围是(4ee 2-1,+∞) .(12分)21.22.连结DE23.,x所以当24.!1084591801。
河南省方城一高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生物试题时间 90分钟命题人:晏羽审题人:晏羽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要求;1——35题,每题1分;36——40题,每题2分,共45分)1、下列可以看作一个种群的是()A.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B.一片草地上的所有昆虫C.牧场里所有产奶的奶牛D.一个公园里的所有日本樱花2、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核生物的是()①噬菌体②蓝藻③酵母菌④乳酸菌⑤支原体⑥水绵⑦小球藻⑧葡萄球菌⑨链球菌⑩青霉菌A.①②④⑤⑧⑨B.①②③④⑦⑨C.①③④⑤⑧⑩D.②④⑤⑥⑦⑩3、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如图所示。
试问其视野最暗的是()4、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①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②真核细胞细胞核有染色体,原核细胞无染色体,但有拟核,其中都含有DNA③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A、①B、②C、①②D、①②③5、下列叙述与细胞学说不符的是()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C、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6、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基表皮的同一部位,应选择下列哪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才会使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A、目镜5×,物镜10×B、目镜10×,物镜100×C、目镜15×,物镜40×D、目镜10×,物镜40×7、在显微镜右上方发现一个待观察的红细胞,想要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移动装片的方向是()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上方D.右下方8、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镜与低倍镜相比()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D 、 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9、已知某一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分子简式是C 9H 12N 2O 2,那么该氨基酸的R 基是( )A .-C 7H 8NB .-C 7H 8 C .-C 7H 8OD .-C 7H 8NO10、C 、H 、O 3种化学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占73%左右,而这3种元素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还不到1%.这个事实说明A.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B.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C.生物界和非生物界本质相同D.生物界具有独特的元素11、如下图所示,1、2为物镜长度:3、4为目镜长度:5、6为观察时当成像清晰时物镜与标本切片距离大小。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1—8单项选择,9—12多项选择,每一小题5,共60分〕1.关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不断改变B.物体的速度大小一定不断改变C.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不断改变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不断改变2.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B.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或者曲线运动D.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3.如下列图的皮带传动装置中,轮A和B同轴,A、B、C分别是三个轮边缘的质点,且R A=R C=2R B,如此三质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 A:a B:a C等于〔〕A.4:2:1 B.2:1:2 C.1:2:4 D.4:1:44.某人以一定的速率垂直河岸将船向对岸划去,当水流匀速时,关于它过河所需的时间、发生的位移与水速的关系是〔〕A.水速小时,位移小,时间短B.水速大时,位移大,时间不变C.水速大时,位移大,时间大D.位移、时间与水速无关5.下面关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的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大小与太阳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距太阳的距离成反比B.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太阳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的质量无关C.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D.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同一性质的力6.物体以速度v0水平抛出,假设不计空气阻力,如此当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相等时,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答案是〔〕A.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B.即时速度大小为v0C.运动的时间为D.动的位移为6.某一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绕地球轨道半径的1/3,如此此卫星运行的周期大约是()A.1~4天B.4~8天C.8~16天D.16~20天8.如下列图,质量一样的A、B两质点从同一点O分别以一样的水平速度v0沿x轴正方向抛出,A在竖直平面内运动,落地点为P1;B沿光滑斜面运动,落地点为P2.P1和P2在同一水平面内,不计空气阻力,如此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aA.A、B的运动时间一样B.A、B沿x轴方向的位移一样C.A、B落地时的速度一样D.A、B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不同9.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了一个向心力B.向心力只改变做圆周运动物体的线速度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C.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向心力,一定等于其所受的合力D.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向心力是恒力10.如下列图装置绕竖直轴匀速旋转,有一紧贴内壁的小物体,物体随装置一起在水平面内匀速转动的过程中所受外力可能是〔〕A.重力、弹力B.重力、弹力、滑动摩擦力C.下滑力、弹力、静摩擦力D.重力、弹力、静摩擦力11.如下列图,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绳,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各系一个一样的小铁球,两小球恰好在同一水平面做圆周运动,如此( )A.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相等B.它们所需的向心力跟轨道半径成反比C.它们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相等D.A球受绳的拉力较大12.如下列图,A、B、C三个物体放在旋转圆台上,动摩擦因数均为μ,A的质量为2m,B、C的质量均为m,A、B离轴的距离为R,C离轴的距离为2R,如此当圆台旋转时(设三物体都没有滑动)( )A.C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最大B.B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最小C.当圆台转速增加时,C比A先滑动D.当圆台转速增加时,B比A先滑动二.实验〔每空3,共15分〕13.如下因素中会使“研究平抛运动〞实验的误差增大的是( )A.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B.安装斜槽时其末端不水平C.建立坐标系时,以斜槽末端端口位置为坐标原点D.根据曲线计算平抛物体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的点离原点O稍远些14.如下列图,在竖直板上不同高度处各固定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弧轨道,轨道的末端水平,在它们一样位置上各安装一个电磁铁,两个电磁铁由同一个开关控制,通电后,两电磁铁分别吸住一样小铁球A、B,断开开关,两个小球同时开始运动。
河南省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物理5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河南省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5月月考试题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得6分,选不全得3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14.(6分)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图象如图甲所示,从该时刻开始计时,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列波沿x轴负向传播B.这列波的波速是25m/sC.质点P将比质点Q先回到平衡位置D.经过△t=0.4s,A质点通过的路程为4m15如图所示为一个竖直放置的弹簧振子物体沿竖直方向在A、B之间做简谐运动,O点为平衡位置,A点位置恰好为弹簧的原长。
物体由C点运动到D点(C、D两点未在图上标出)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3.0J,重力势能减少了2.0J。
对于这段过程说法正确的是()OA.物体的动能增加1.0JB.C点的位置可能在平衡位置以上C.D点的位置可能在平衡位置以上D.物体经过D点时的运动方向可能指向平衡位置16.一根水平的弹性细绳上,一上一下两个形状相同的正弦半波相向传播,某个时刻恰好完全叠合,如图。
a、b、c是细绳上三个质点,且b是此刻波的正中点,则()2a b cA.a、b、c三质点此刻均在它们各自的平衡位置且振动速度为零B.a质点此刻合运动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C.b质点此刻有最大的振动加速度D.c质点此刻合运动的速度方向水平向右17.如图所示,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振幅(A)、频率均相同的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
此刻,M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时刻质点O 正处于平衡位置B .P 、N 两质点始终处在平衡位置C .随着时间的推移,质点M 将向O 点处移动D .从该时刻起,经过四分之一周期,质点M 到达平衡位置,此时位移为零、18.一列间谐横波沿χ轴负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动图像如图(a )所示,x=0.3m 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b )所示,则该波的波长可能为A .0.3mB .0.6mC .0.9mD .1.2m19.水中某一深处有一点光S ,可以发出a 、b 两种单色光,其由水中射出水面的光路如图1所示。
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一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数学试题.pdf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如果集合,那么 ( ) A、 B、 C、 D、 2、若全集,则集合的真子集共有( )A 个B 个C 个D 个 3.已知集合,,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4、的定义域是 ( ) A 、 B、 C、 D 、 5.设函数,则的表达式为 A. B. C. D. 6.下列各组函数中是同一函数的是 ( ) A.B. C.D. 7.若集合P=,Q=,则下列对应中不是从P到Q的映射的是( )A y=B y=C y=D y=8.已知集合,且,则的值为 A.1 B. C. 1或 D.1或或0 9.下列四个函数中,在(0,+∞)上为增函数的是( )A.f(x)=3-xB.f(x)=x2-3xC.f(x)=-|x|D.f(x)=- 10.函数f(x)=ax2-x+a+1在 (-∞,2)上单调递减,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0,4] B.[2,+∞) C.[0,] D.(0,] .已知函数f(x)=x2+bx+c的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1,则( ) A.f(-1)<f(1)<f(2) B.f(1)<f(2)<f(-1) C.f(2)<f(-1)<f(1) D.f(1)<f(-1)2x+m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1. (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是,若对于x1、x2∈(0,+∞),都有 且满足, (1)求 (2)求解不等式: . 在探究时,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问题. 为此,我们列表如下 00.10.20.50.811.21.51.8246…00.3960.7691.61.95121.9671.8461.6981.60.9410.649…请观察表中值随值变化的特点,解答以下两个问题. (1)写出函数在()上的单调区间;指出在各个区间上的单调性,并对其中一个区间的单调性用定义加以证明. (2)写出函数()的定义域,并求值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城一高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
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其中1至8为单选题,
9至12为多选题,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把答案填在指定位置)
1、下列有关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就是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B、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认为等于瞬时速度
C、公路旁的限速标志上的速度是指车辆的平均速度
D、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率三个物理量都是矢量
2、关于汽车的速度与加速度,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当汽车在匀速行驶,速度恒定,加速度为零
B.当汽车刚刚起动,速度很小,加速度也一定很小
C.当汽车紧急刹车,速度减小,加速度也随之减小
D.当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速度很大,加速度也必然很大
3、研究一个人的跑步速度时,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必须以地面为参考系 B.任何物体都可选为参考系
C.可以不用参考系 D.必须选择参考系,但不一定选地面
4、以下说法正确是()
A.物体沿直线单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路程为0时位移一定为0;位移为0,路程不一定为0
C.速度大小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其加速度必定不变
5、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6、下面几种情况,不可能的是:()
A.物体的位移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B.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C.物体的速度恒定,而加速度在变化;
D.物体的加速度恒定,而速度在变化。
7、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
B.小分队平均速度v甲>v乙
C.y-x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图象
D.y-x图象表示的是位移s-t图象
8、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为第Ⅰ段,第 3、4s为第Ⅱ段,第5s为第Ⅲ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1s与第5s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s的加速度大于第5s的加速度
C.第Ⅰ段与第Ⅲ段平均速度相等
D.第Ⅰ段和第Ⅲl段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都相同
9、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速度可能很大
B.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
D.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越大
10、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位移 B.路程 C.速度 D.加速度
11、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2,在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
m/s
正确的是()
A.质点的未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B.质点在第三秒的未速度比第二秒的末速度大2m/s
C.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未速度都比初速度大2m/s
D.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末速度都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s
12、一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A.4s内物体一定在做直线运动B.4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C.物体的加速度在2.5s时方向改变D.4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为8m/s
二实验题(把答案填在指定位置)
13.(7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
距离d1d2d3
测量值/
cm
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 =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是a =____ m/s2。
14.(15分)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
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
(1)、(10分)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个0.10s测一次速度,计算出
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
(2)、(5分)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
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
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2分)以10m/s的速度前进的汽车,制动后经4s停下来,求
(1)汽车的加速度?
(2)汽车经过3s时的瞬时速度?
16(12分)一质点在x轴上并只朝着x轴的正方向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
t/s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x/m 2 4 6 8 8 8 12 16 20 24
(1)质点在前10 s内的位移、路程各为多大?
(2)质点在8s末的瞬时速度为多大?
(3)质点在0到18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多大?
17(16分).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若规定向东为正方向,试求物体在OA、AB、BC、CD、DE各阶段的速度。
2013年秋期第一次月考高一物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各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二实验题
9、(7)1.20 5.40 12.00
10(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