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研究》子课题学校名单 - 发学校

合集下载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技术支撑与应用研究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技术支撑与应用研究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技术支撑与应用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数字化校园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教育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数字化校园是指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全过程,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平台、数字教学资源和在线教育服务等方面。

数字化校园能够使教育管理更加高效,教学更加灵活,学习更加自主和丰富,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需要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

这些技术将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技术支撑1.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指的是通过网络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应用程序等服务的技术。

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云计算技术能够为学校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保证数字化应用能够高效地运行。

同时,云计算技术能够为教学、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如云教学、云考试、云评测、云端网盘等服务。

2.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指的是对大规模数据进行收集、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技术。

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收集、管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如学生信息、教材资源、教学成果等。

大数据技术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提供精准的教学、管理和服务,促进数字化教育的发展。

3.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包括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机器学习、智能问答等方面。

数字化校园建设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智能化教学和管理,如智能推荐、智能答题、智能辅导等服务。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和服务,提高学习效果。

4.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记录和存储信息的技术,可以实现无需第三方信任机构的可信交易。

数字化校园建设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对学生信息、教育证书的存储和验证,保障教育信息的安全和可靠。

二、数字化校园的应用研究数字化校园的应用研究包括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服务等方面。

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

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

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关于召开“数字环境下的中小学校本课程及其特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推动会的通知各区教研部门:为推动天津市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探索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与应用模式,进一步推进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数字环境下的中小学校本课程及其特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拟召开“数字环境下的中小学校本课程及其特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子课题研究推动会。

一、时间2018年9月26日(星期三)上午9:00--11:00二、地点天津市第九中学报告厅(南开区红旗南路时代奥城53号)三、参加范围“数字环境下的中小学校本课程及其特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各区教研部门相关负责人和各子课题负责人(名单见附件1)四、内容安排1.人教数字教材课题校授牌仪式2.宣读子课题立项名单并颁布立项证书3.介绍课题实施管理方法4.市教研室领导讲话5.人教社专家讲座五、其他1.请参会各区教研部门相关领导协助签到。

2.请参会教师注意交通安全,准时参会。

由于会议场地车位有限,参会的老师可选择公交或地铁出席会议。

交通方式:公交——878、951、711、快速2路,彩虹花园站下;地铁——地铁6号线,南翠屏公园站下,步行900米。

3.请自驾参会的老师提前打印车辆出入证(见附件2)放在前挡玻璃处,按学校要求停车。

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数字环境下的中小学校本课程及其特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办二〇一八年九月十日附件1“数字环境下的中小学校本课程及其特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子课题立项名单一、学科课题二、区级课题三、校级课题附件2。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课题设计)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课题设计)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课题方案)一、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信息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角落。

传统的校园教育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信息时代的冲击,同时也在享受着信息技术带来的一些优点。

校园数字化过程中信息流动的及时性及开放性,将使学生和教师的概念以及互动关系均产生了变化,也会给传统的学校教育带来挑战,比如教学管理、考试、授课、答疑等教学过程及其管理过程。

但最终将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机遇,社会生存能力和竞争力将会进一步提高。

1、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

当前多媒体数字化技术以及国际互联网技术叩开了学校的大门,作为全新的教学工具与手段走进学校,走进课堂。

多媒体课件、互联网主页、网上多媒体教学、教育资源数字化、数字化服务,一波又一波的冲击使我们意识到,随着工业化以后新的“知识经济”得到来,我们教育形态与学习环境必然要发生一次较为深刻的变化。

学校作为准社会组织,要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培养服务精神和团结精神,需要一个较完善的教育环境。

数字化校园建设就是为学生营造一个动态开放社会化的学习研究环境,深化素质教育,从而拉动学校跨越式发展。

2、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

“十五”期间,学校采取政府拨款及自筹资金的形式,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加速了现代化教育硬件配置的进程,学校现拥有计算机近300台,多功能专用教室4间、网络教室3间,每个教室将于2006年9月前实现计算机、液晶投影机、实物展台、音箱及投影屏幕的安装到位(已安装了33个教室),现有18台笔记本电脑,数码摄像机,刻录机,扫描仪等多台,将于2006年3月前为工作满3年的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

所有教室、办公室都有信息节点,每个节点都实现了与互联网的连接。

学校现有软硬件建设已初步达到了创建数字化校园的环境要求。

为此,根据我校目前的实际情况,设立“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这一课题,以学校发展规划的要求为指导思想,以师生共同发展为本,围绕校园资源、管理、服务三个要素来建设数字化校园系统,依托校园门户网站,构建数字化的科研环境、教学环境、管理环境和生活环境,探索“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不断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校的跨跃式发展。

子课题题目列表

子课题题目列表

附件1:汕头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说明:1.本《课题指南》参照《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和其他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经征求多方意见,结合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围绕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而制定。

2.本《课题指南》中列示的研究项目和内容主要是为设计课题提供的一定方向和范围供参考,申请者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基础和研究能力从中确定具体的研究课题,也可针对教育教学实际自行确定研究课题,但必须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

一、教育发展战略研究1.汕头教育协调均衡发展的研究2.汕头市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对策研究3.汕头市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策略研究4.学生潜能发展与其对应教育策略研究5.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6.提高教育投入效益的研究7.提高教育资源共享效益的研究8.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9.现代化学校建设研究10.学校品牌建设研究11.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对策研究12.区域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研究13.汕头市民办教育发展战略研究14.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5.汕头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二、教育管理研究16.依法办学、治教研究17.加强和完善教育督导制度的研究18.教学管理制度的探索研究19.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研究20.优化学校管理机制研究21.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与安全管理体系研究22.教育突发事件危机应对能力研究23.社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研究24.校长负责制与学校管理民主化、法制化研究25.学校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研究26.合理配置学校办学资源,提高学校办学效能的研究27.学校分配激励机制、科学考评机制研究28.新时期学校教学组织管理形式研究29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学生)评价改革研究30.地方、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研究三、队伍建设研究31.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研究32.汕头市中小学优秀教师成长的个案研究33.汕头市各类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需求研究34.汕头市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模式、途径、方法研究35.汕头市名师工程建设研究36.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研究37.当前教师心理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38.初任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研究39.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构建研究40.教学研一体化教师发展模式研究41.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42.中小学研究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43.城乡教师交流机制研究44.专家型教师培养机制研究45.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研究四、德育与心里健康教育研究46.汕头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本状况的调查与研究47.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实验研究48.构建汕头特色的学校德育体系研究49.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与中小学德育整合的研究50.班集体建设与学生自主管理研究51.不同年龄儿童的德育实践模式研究52.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53.学生社团的德育价值研究54.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55.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模式的研究56.全方位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57.学习品质与心理品质的相关研究58.现代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研究59.特殊学生教育个案研究60.校园文化建设研究61.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研究62.创设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心理环境研究63.青少年学生青春期心理辅导研究64.中小学生学习类型及分类指导研究65.中小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预防及矫治研究6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模式与策略研究67.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68.青春期教育研究69.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70.学生孤独症、多动症、抑郁症等异常行为干预研究71.儿童心理伤害类型及对策研究72.学生焦虑、厌学的心理疏导研究73.学生性别角色社会化教育研究74.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合作机制研究75.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注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五、基础教育研究76.汕头市中小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研究77.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改革研究78.中小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研究79.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对策研究80.中小学科技教育与创造力培养研究81.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研究82.素质教育推进机制与有效途径研究83.素质教育典型个案研究84.综合实践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85.研究性学习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86.各学科个性化教学方法研究87.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88.新课程背景下课堂自主性学习模式的探究89.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的研究90.学科学习评价方法的研究91.校本教研活动有效开展的探究。

数字化校园建设、应用分析报告

数字化校园建设、应用分析报告

“数字化校园建设、应用”调查分析报告前言自2010年我校开始数字化校园建设以来,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办出学校的时代特色。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发展未来教育,学校现有4个机房,每个机房配备72台计算机;一个配备200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三个多媒体会议室;101个教室均配备超短焦投影、鸿合电子白板、实物视频展台、无线话筒、多媒体影响;校园电视台信号直达每个教室。

并购置大量的电子教学资源、学生课外电子书籍等资源。

进过一年多的建设与应用,2011年学校申报了省级科研课题《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应用与评价研究》。

为了促进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学校领导牵头、信息中心全体教师全心投入课题研究。

为了进一步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推进“数字化设备和资源的应用”,了解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相关情况,对全校教师做了一次关于数字化校园的问卷调查,旨在了解目前对数字校园建设中各项设施、各种资源的使用情况。

一、调查范围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我们开放2个机房分年级对教师进行了在线问卷调查。

全校教师378人参与问卷调查,调查对象覆盖高中三个年级所有开设学科,数据全面、详实、可信度较高。

二、结果分析1、您所教授的学科是否建有教学资源库(包含课件资源、FTP资源、办公网盘、相片视频资料等内容)A、有占总数的100%B、没有调查分析表明:我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各种服务平台配置健全,各种服务器使用正常;各科教学资源应有尽有。

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多的服务。

2A 、有使用过B 、没有使用过3 A 、80%以上 B 、50%—80% C 、30%—50% D 、30%以下 调查分析表明:适应性非常强。

同时,由于高中教育的局限性,各学科教学资源的配备也不尽相同,但是都满足了教学的需要,在以后的数字校园建设中,应加强各科教学资源的收集。

4A 、80%以上B 、50%—80%C 、30%—50%D 、30%以下5、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让学生直接运用网络资源、数字化资源和软件进行学习的过程? A 、有 B 、没有 调查分析表明:今后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中应大力的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学习能力。

首批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名单

首批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名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中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三十四团中学
遵义市汇川区育才小学
云南省
玉溪第四中学
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昆明市第三中学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楚雄市北城小学
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小学
西藏
西藏林芝县中学
西藏自治区白朗县中学
西藏山南地区第二高级中学
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
昌都地区实验小学
拉萨市实验小学
陕西省
宝鸡市第一中学
石泉县池河中学
三原南郊中学
西乡县第一中学
湖南省
岳阳市第十中学
株洲市第十九中学
湖南省涟源市第一中学
永州市第一中学
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小学
郴州市第九完全小学
广东省
茂名市第十五中学
韶关市田家炳中学
佛山市南海区第一中学
珠海市第一中学
广东省中山市实验小学
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
广西
广西柳州市第十二中学
天桃实验学校
柳州铁一中学
南宁市第二中学
桂林市榕湖小学
柳州市景行小学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榆林实验小学
甘肃省
中小学总校第一中学(兰州六十一中)
甘肃省民勤县东关小学
兰州炼油化工总厂中小学总校第一小学
宁夏
宁夏石嘴山市第九中学
银川市第三中学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
吴忠市吴忠中学
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
中卫市第六小学
青海省
青海省西宁市第七中学
西宁市城北区山川学校
青海湟川中学
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祁连路小学
西宁市城西区贾小庄小学
新疆
阿克苏市第七中学

中央电教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

中央电教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

中央电教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区域互动促进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行动研究》子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中期工作报告课题负责人朱永发、夏梅芳负责人所在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实验中学课题网址 二0 0八年四月《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中期工作报告中央电教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区域互动促进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行动研究》的子课题常熟市实验中学朱永发执笔一、课题的提出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求广大教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我校是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

在“十五”期间承担了江苏省教育学会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和江苏省电化教育馆批准设立的江苏省“十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招标课题《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我们采用了行动研究法经过四年时间的研究,完成了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

教学资源初步形成规模,为教务管理、教学应用提供了支撑。

在建设的基础上,课题组人员还重视应用与研究,各学科度开展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实验教师形成了一部分研究成果,部分作品在各级各类评比中屡屡获奖或者在出版物上发表。

其中有两个网络课件分别获全国一、二等奖;《学摄影》获全国专题网站二等奖;两篇论文分别获全国、省三等奖;一个教学案例获大市一等奖;10篇文章在出版物上发表。

并于2005年3月31日由江苏省教育学会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和省电教馆组织专家到校进行验收结题。

为了进一步巩固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数字化校园”的内涵,真正把建成的数字化校园环境创新应用,使数字化校园建设真正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亮点。

课题申报书: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研究

课题申报书: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研究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研究课题名称: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研究关键词:数字校园建设数字校园数字化校园申报级别:省级课题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学科分类:信息技术研究类型:信息技术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174224029课题设计论证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数字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对校园内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集成和全面的数字化,从而实现管理效能高效率,教与学过程的最优化,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化,实现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和管理规范化,最终实现促进教师、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深入发展。

1990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的教授凯尼斯.格林发起并主持的一项大型科研项目“信息化校园计划”中就提出了数字化校园的概念,是数字化校园概念最早的提出者。

我国在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并强调了要利用信息技术来推进教育的改革。

我国“数字校园”就是在这一教育改革的理念上提出来的。

在随后的数字校园建设实践过程中,数字校园的理念得到了逐步扩充和完善。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强调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

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目前,“数字校园”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探索“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策略,尤其是在区域性整体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方面还没有典型的经验可以借鉴,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全面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性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研究》子课题立项评审
编号 序号 59 1 60 2 61 3 62 4 63 5 64 6 65 7 66 8 67 9 68 10 69 11 70 12 71 13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课题名称 在乡村高中推行数字化备课的应用研究 班班通”应用对高中各学科教学方法影响的研究 农村高中特色学科资源的应用研究 校本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初探 农村高中班班通与实验课有效教学应用研究 “班班通”环境下作文教学模式的研究 利用“班班通”,提高课堂效率的研究 全自动录播系统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依托数字教育服务平台 打造高标准数字化校园 利用“班班通”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班班通”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校本化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研究 “班班通”工程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 班级网站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家校通”信息互动 平台应用与研究 班班通环境下,“345”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依托“班班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班班通”灵活打造高效课堂 师生资源库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班班通”对学生学习方面的促进性研究 如何利用“班班通”资源进行学科整合教学 “班班通”运用于学科教学中教学模式及方法的研究 依托“班班通”改进初中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基于“班班通”的小学英语教学新模式的探究实施方案 网络环境下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家校通”信息互动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 利用家校通信息平台搭建留守儿童的成长乐园 “ 班班通”应用研究 “班班通”在促进课堂教学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班班通”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 山区初中“班班通”高效利用及资源库建设研究 “班班通”工程管理与应用的研究 所在学校 课题负责人 临朐第二中学 谢文成 临朐第五中学 陈光华 临朐第五中学 陈光华 临朐第六中学 李枝培 临朐第七中学 唐亚春 临朐县新华中学 谭刚 临朐县龙泉中学 王秀臻 临朐县第一实验小学 刘学芝 临朐县第二实验小学 张国斌 临朐县龙泉小学 衣奎伟 临朐县东苑小学 朱西岳 临朐外国语学校 刘新永 临朐县城关街道北苑中学 秦学聪 临朐县城关街道北苑小学 临朐县东城七贤中学 临朐第四中学 临朐县五井镇五井小学 临朐县冶源镇冶源初中 临朐县冶源镇杨善初中 临朐县冶源镇冶北小学 临朐县寺头镇寺头小学 临朐县九山镇初级中学 临朐县九山镇九山小学 临朐县辛寨镇初级中学 临朐县辛寨镇辛寨小学 临朐县沂山镇蒋峪初中 临朐县海尔希望小学 临朐县龙岗镇上林初中 临朐县上林福和希望小学 临朐县柳山镇柳山初中 临朐县柳山镇柳山小学 马玉海 林荣法 谭海宝 巨同辉 李纯谠 潘心超 刘云江 张兴春 李兴国 于德义 白世强 张洪芳 张 敏 限期整改 限期整改 限期整改 备注 评审结果 备注Biblioteka 限期整改 临朐限期整改
韩相福 宿益超 张秀文 张国昌 王君芝
限期整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