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奶牛繁殖力的因素及对策
提高奶牛繁殖率的几项有效措施

提高奶牛繁殖率的几项有效措施以提高奶牛繁殖率的几项有效措施为标题,写一篇文章提高奶牛繁殖率是农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奶牛的繁殖率直接关系到农牧户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介绍几项有效的措施,以帮助提高奶牛的繁殖率。
一、优化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提高奶牛繁殖率的关键。
首先,要保证奶牛的饲料营养均衡,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包括精饲料和粗饲料。
其次,要合理安排奶牛的饲喂时间和方式,保证奶牛有充足的进食时间和空间。
此外,还要定期清洁和消毒奶牛的饲槽和饮水设施,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二、提高疾病防控能力疾病是影响奶牛繁殖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提高奶牛的繁殖率,需要加强疾病的防控工作。
首先,要定期为奶牛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疫病的发生。
其次,要加强对奶牛的常规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此外,还要注意隔离新引进的奶牛,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三、合理配种合理的配种是提高奶牛繁殖率的关键。
首先,要根据奶牛的生产性能和遗传背景,选择适合的种公牛进行配种。
其次,要根据奶牛的发情情况和配种指标,确定最佳的配种时间。
此外,还要注意避免近亲配种,以避免遗传缺陷的出现。
四、加强繁殖管理繁殖管理对于提高奶牛繁殖率至关重要。
首先,要定期进行奶牛的发情检查,及时发现奶牛的发情情况。
其次,要进行及时的人工授精,确保及时配种。
此外,还要加强对奶牛的妊娠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妊娠问题。
五、优化环境条件优化环境条件也是提高奶牛繁殖率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保持奶牛舒适的生活环境,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
其次,要减少奶牛的应激,避免奶牛因环境变化而产生厌食、厌烦等情况。
此外,还要注意合理安排奶牛的运输,避免过度的运输对奶牛的影响。
提高奶牛繁殖率需要从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合理配种、繁殖管理和环境优化等多个方面入手。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有效措施,才能够提高奶牛的繁殖率,进而提高农牧户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希望农牧户能够重视这些措施,加以实施,为奶牛的繁殖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浅谈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及防治措施奶牛是农村常见的家畜之一,其繁殖障碍常常会给养殖户带来诸多困扰。
喂养和管理奶牛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繁殖管理,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增加养殖效益。
本文将从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浅谈,以帮助养殖户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奶牛繁殖障碍问题。
一、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原因1. 饲养管理不当:奶牛的饲养管理不当是造成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奶牛的饲养环境不良、饲料不合理、喂养不科学等,都会导致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
2. 疾病感染:奶牛如果患有某些疾病,比如子宫炎、乳腺炎等,都会影响到奶牛的繁殖能力,甚至导致繁殖障碍的发生。
3. 饲料质量不过关:奶牛的饲料质量和营养成分都会直接影响到奶牛的繁殖能力。
如果奶牛长期摄入质量不过关的饲料,就会导致身体健康状况不佳,影响到繁殖能力。
4. 疲劳和压力:奶牛如果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或者受到过大的压力,都会影响到其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繁殖障碍的发生。
二、奶牛繁殖障碍的防治措施1. 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养殖户需要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合理安排奶牛的饲养环境、饲料喂养和日常管理,保障奶牛的健康和繁殖能力。
2. 定期进行疾病防治:养殖户需要定期对奶牛进行疾病检查和防治,及时发现和治疗奶牛患病问题,减少疾病对奶牛繁殖能力造成的影响。
3. 合理搭配饲料:养殖户需要根据奶牛的生长发育需求和生产阶段的特点,合理搭配饲料,保证奶牛获得充足的营养,提高其繁殖能力。
4. 注意放牧和休息:养殖户需要合理安排奶牛的放牧和休息时间,避免奶牛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有效减少繁殖障碍的发生。
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原因有很多,克服这些障碍也需要全面、系统的繁殖管理措施。
养殖户应该积极学习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规避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确保奶牛的繁殖能力和生产效益。
如何提高奶牛的繁殖力

如何提高奶牛的繁殖力要提高奶牛的繁殖力,需要在管理、饲养和繁殖计划等方面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下面是一些措施,可以帮助提高奶牛的繁殖力。
1.选择合适的种畜。
对于奶牛的选种,应选择具有良好的繁殖性能的种畜,如母牛由高生产、寿命长且易孕育的公牛交配。
2.管理营养。
奶牛的营养状况对其繁殖力有很大的影响。
提供均衡的饲料,包括适量的蛋白质、粗纤维、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提高奶牛的排卵率和受精率。
3.维持适宜的体重。
奶牛的体重过轻或过重都会对繁殖力产生不利影响。
维持奶牛的适宜体重范围,可以提高其受胎率和胎儿的存活率。
4.管理奶牛的产犊间隔。
适当控制奶牛的产犊间隔可以提高其繁殖力。
一般来说,奶牛的产犊间隔应在12个月左右,即每年生育一次。
5.注重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奶牛的疾病会对其繁殖力产生很大的影响。
及时预防和控制奶牛的常见疾病,如乳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可以提高其繁殖力。
6.优化繁殖管理。
合理安排奶牛的繁殖计划,根据奶牛的发情期进行适时配种。
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和排查,确保奶牛的繁殖系统健康。
7.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为奶牛提供舒适干净的圈舍环境,减少受到寒冷、潮湿和高温等环境的影响。
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和优质的饲料,以确保奶牛的生产力和繁殖力。
8.定期检测受孕情况。
对奶牛的受孕情况进行定期检测,及早发现哺乳期不孕或多次配种不孕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最后需要强调,提高奶牛的繁殖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统筹考虑饲养管理、种畜选择和繁殖计划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通过综合性的措施,才能有效地提高奶牛的繁殖力,并最终达到提高奶牛生产效益的目标。
影响奶牛繁殖力的因素

影响母牛繁殖力的因素牛的繁殖力指牛维持正常生殖机能、繁育后代的能力;繁殖是奶牛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在奶牛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遗传因素.牛是单胎动物,双胎率约为0.5%,且.双胎的遗传力很低,双卵率和双犊率遗传力分别为0.07和0.03。
奶牛的繁殖力是一个低遗传力性状,通过遗传选育提高奶牛繁殖力十分困难。
系谱首先要看其母亲的产奶量,看其父亲的女儿产奶量,如果没有系谱,则看其本身产奶量,衡量标准是3O5d一个产奶周体形外貌对青年怀孕牛(2岁左右),不要只注意花色,而应以生产性能好为准。
注意体形从上面看呈梯形,前窄后宽,皮薄,棱角明显;乳房发达;头颈清秀;腰背平直(特别腰往后一定要平);髋部要宽腹部大而圆,不下垂;前后趾不要太直也不要太弯。
乳房紧凑、有弹性、皮薄、乳静脉粗且弯曲的尤佳。
l_3 生产性能奶牛分娩后产乳上升一般在产后25d左右,然后稳步逐步上升,高峰期长,然后缓慢下降。
一般305d的泌乳期,2个月的干奶期,现阶段,年产奶量在3000kg不赚钱,4000kg不赔钱,4000kg以上有利润。
不同品种间产奶量的差异很大,其中以荷斯坦牛产量最高,但乳脂率低。
娟姗牛产奶量虽低,而含脂率高,如按乳中含能量折算,荷斯坦牛仍为产量最高。
2.营养水平.所以对繁殖母牛应给予合理的饲养,搭配合理的日粮。
营养对母牛的发情、配种、受胎以及犊牛成活起决定性的作用。
能量水平长期不足,不但影响幼龄母牛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可以推迟性成熟和适配年龄,造成一生的有效生殖时间的缩短。
成年母牛如果长期能量过低,会导致发情征状不明显或只排卵而不发情。
牛产后能量过低,也会推迟产后发情日期,对于妊娠母牛来讲,由于能量不足而带来流产、死胎、分娩无力或出生软弱的犊牛等现象,从而造成母牛的平均产犊间隔拖长、繁殖力降低。
相反能量水平过高也影响母牛的受胎率。
蛋白质缺乏,不但影响牛的发情、受胎和妊娠,也会使牛体重下降、食欲减退,还会使粗纤维的消化率下降,影响牛的健康与繁殖。
影响奶牛繁殖率的因素与防治措施

影 响奶牛繁殖率 的因素 与 防治措施
口 徐 鸿 江 邵 文 涛
奶 牛 的 繁 殖 率 是 指 奶 牛 的 受 配 率 、受 胎 率 、产 犊 率 、犊 牛 成 活 率 和 奶 牛 所 形 成 的 经 济 效 益 的 综 合 表 现 .它 是 权 衡 母 畜 生 产 力 的 主 要 指 标 .提 升 奶 牛 的 繁 殖 率 能 有 效 地 增 长 经 济 效 益 。近 年 来 ,奶 牛 的 繁 殖 率 出 现 明 显 下 降 态 势 ,其 常 呈 现 为 受 胎 率 降 低 、不 发 情 、排 卵 缓 慢 、发 情 症 状 微 弱 和 发 情 期 拉 长 与 胚 胎 早 期 死 亡 等 。进 而 造 成 奶 牛 繁 殖 机 能 下 降 ,养 牛 效 益 减 少 。 所 以 ,提 高 奶 牛 繁 殖 率 ,增 加 奶 牛 养 殖 效 益 .是 畜 牧 现 阶 段 刻 妊 娠 时 间 延 长 。第 二 , 外 源 性 激 素 滥 用 。近 年 来 ,因 为 饲 养 环 境 条 件 与 饲 料 营 养 物 质 配 比不 合 理 的 影 响 , 多数 奶 牛 常 是 营 养 性 不 发 情 或 者 不 孕 ,可 有 的 养 殖 者 不 以 改 进 饲 养 管 理 和 调 节 营 养 搭 配 结 构 人 手 ,而 是 一 味 的频 繁 和 不 合 理 及 大 剂 量 地 采 用 激 素 类 药 品 ,这 样 不 能 实 现 预 期 目的 . 还 破 坏 了 奶 牛 正 常 的 激 素 调 整 性 能 . 造 成 奶 牛 屡 配 不 孕 。第 三 ,不 合 理 的采 用 抗 菌 素 药 物 。 在 没 了解 原 因 和 没 经 专 业 兽 医确 诊 的 状 况 下 。就 多 溶 剂 和 大 剂 量 的往 子 宫 里 输 入 抗 菌 素 药 物 。 这 样 不 仅 会 造 成 子 宫 积 液 ,还 会 导 致 炎 症 逆 行 感 染 ,进 而影 响正 常 的 受 胎 率 。
浅谈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浅谈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奶牛繁殖障碍是指影响奶牛正常繁殖能力的各种疾病和因素。
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原
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生理障碍、疾病、环境因素和饲养管理等。
生理障碍是奶牛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发情障碍是指由于内分泌失调和生殖器官
病变等原因造成的发情周期异常,导致受精能力下降。
青春期延迟也是一种常见的生理障碍,多由于营养不良或生长发育异常引起。
妊娠障碍也是奶牛繁殖障碍的重要因素,包括
受精卵移行受阻、胚胎停育或早期胚胎流产等。
疾病是奶牛繁殖障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常见的疾病包括子宫炎、生殖系统感染、泌
乳干扰等。
子宫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繁殖系统疾病之一,可导致发情不明显或不发情、受精
卵受阻、胚胎停育等。
生殖系统感染常导致受精效率下降和胚胎流产。
而泌乳干扰(lactation disorders)是奶牛产后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乳房炎症和泌乳过多都可影响奶牛正常的发情和受精。
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奶牛繁殖的重要因素。
高温环境是奶牛繁殖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
高温可影响奶牛发情、受精和胚胎着床等。
饲养管理不当也是导致奶牛繁殖障碍的重要原因,如饲养密度过高、饲料质量不好、饲喂不均衡等都会影响奶牛的发情和生殖能力。
为了预防和控制奶牛繁殖障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建立科学合理的饲养管
理制度,包括合理的饲养密度、科学的饲喂管理和定期的疫苗接种等。
要注意环境的调控,避免高温环境的出现,为奶牛提供凉爽的休息和饮水场所。
定期进行疾病检测和防治,及
时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以减少疾病对奶牛繁殖的影响。
奶牛繁殖率的影响因素 奶牛繁殖率的提高方法 - 奶牛养殖

奶牛繁殖率的影响因素奶牛繁殖率的提高方法-奶牛养殖奶牛的繁殖率受营养、气候、环境、遗传、疾病、饲养管理水平、人工输精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理想的繁殖率已成为奶牛养殖者获取经济效益的关键。
当前,在奶牛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奶牛的单产水平提高的同时,奶牛繁殖率却因各种因素而有所下降。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奶牛繁殖率的影响因素和奶牛繁殖率的提高方法。
1、影响因素营养因素。
营养因素对奶牛的繁殖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奶牛的发情、配种、受胎、产犊以及犊牛的成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营养不足或者营养过剩都会引起奶牛出现繁殖障碍,从而使繁殖率下降。
在奶牛产前及产后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如果蛋白质和能量的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奶牛的营养需求,就会导致奶牛在产后子宫复旧延迟,从而继发子宫炎等生殖系统疾病,还会造成卵巢的功能不全;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E,微量元素与奶牛的繁殖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缺乏或者不足会导致母牛长期不发情或者发情异常,即使可正常发情,配种受胎率也较低,受精卵着床困难,还易出现胚胎早期死亡。
粗纤维含量不足会导致奶牛发生便秘,还会引起代谢疾病,造成奶牛在产后胎衣不下等产科疾病,影响繁殖率。
环境因素。
适宜的饲养环境会提高奶牛的舒适度,从而使繁殖性能充分发挥。
而奶牛长期的生活在饲养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会导致繁殖率下降。
如果牛场的选址和设计不合理,运动场和牛舍的面积较小,通风排气、排水、排污、保暖等设施安装的不合理,会造成牛舍内的环境不良,牛舍内通风不到位而引起舍内空气质量较差,温度不适宜,光线不充足,湿度过大等,使奶牛环境不适宜,从而影响了奶牛的休息,使奶牛的体质下降,内分泌失调,进而使繁殖性能下降。
牛舍内不注重日常的卫生清扫工作,导致卫生条件较差,易导致多种病原微生物滋生与繁殖,导致母牛出现排卵发情异常,配种受胎率降低,甚至会导致不孕。
饲养管理因素。
在奶牛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对于初产奶牛来说如果不选择好适宜的初配年龄,会导致配种受胎低,还会影响到奶牛的产奶性能,初产奶牛还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如果配种过早,性成熟与体成熟不同步,即使发情,配种受胎率也较低,因此要选择合适的初配年龄,一般要求年龄到18月龄以上,体重达到成年奶牛的70%时,并且经过2个发情期后,即可参与配种,此时的配种受胎率较高。
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因素及提升措施

荷斯坦牛,低产牛仅为3000公斤左右,高产牛能达
30833公 斤 ,乳 脂 率 为 2 . 6 % - 6 % 不 等 。
遗传育种优点院
1. 充分保护和开发利用畜禽品种资源;
2. 培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和品系;
3. 提高畜禽群体的良种覆盖率;
4.
充 分 利 用 杂 种 优 势 ,提 供 高 产 、低耗的商品
体型改良的效果等。
选种选配的程序:
1. 整理母牛的生产性能和外貌线性评定数据,肥胖。产后干物质采食量降低,体重减轻严重而影
确定育种目标
响发情和受胎。一般认为。产前体况评分以3.5耀4.0
对母牛生产性能和体型外貌数据进行统计分
为宜,产后体况下降不超过1.0。
析 ,确定牛群存在的缺陷。根据牛只个体技术资料
专家讲堂
马毅,博士,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天 津市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办主任、繁育岗位专家。
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因素及提升措施
马毅 (天 津 市 畜 牧 兽 医 研 究 所 天 津 300000)
奶牛的生产水平和养殖效益与繁殖性能密切 相 关 ,其 繁殖力受到遗传、环 境 、营 养 、疾病等诸多 因素的影响。
蛋白质过量对产犊间隔乃至繁殖的影响已不
种 、受 胎、产犊以及犊牛的成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容忽视。人们常常为了快速得到产奶高峰,增加产
2.1 能量
奶 量 ,加大了高蛋白饲料的饲喂,特别是泌乳初期。
奶牛的繁殖力受日粮中能量的约束,奶牛产
胡麻饼、豆粕等适口性好,可提高奶牛的采食量、产
前 、产后能量不平衡都会影响产后发情的迟早,而
奶牛在泌乳早期大多数会经历能量负平衡。可
分析结果来确定具体的改良目标,制订出奶牛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 高 肉 牛 人 工 改 良 效 果 的 几 项 措 施
马 辉 ( 黑龙 江省友 谊 农场 畜牧 科 1 50 ) 5 80
要 提高 肉牛 的人 工 改 良效 果 ,首 先 需 要提 高 养
的 次 日上 午 9 1 配 种 , 晚 7 8点 * i 。也 ~ 0点 傍 - be1次  ̄ 可根 据直肠 检查 卵泡发 育 的程度 而适 时输 精 。
蛋 白质不 足 ,能引起 生殖 器 官发 育 受 阻 和机 能 紊乱 , 年母 牛发 情 推 迟 , 巢 和 子宫 发 育 不 全 ; 青 卵 成 年母 牛 发 情 失 常 , 响 受胎 和妊 娠 ; 胎 早 期 死 亡 , 影 胚
瘤, 输卵管炎症。卵巢疾病 , 如卵巢静止、 萎缩 , 卵巢 囊 肿 , 黄体 , 持久 排卵 延迟 等都 会下 降母牛繁 殖力 。
量不少 于 1%。不 要让母 牛膘 层过肥 或过瘦 , 5 要勤 பைடு நூலகம்
母 牛缺 锰 , 现为 乏情 , 迟发 情 , 表 延 卵巢 偏 小 , 卵
泡 发育 不 良 ,排 卵滞 缓及 发情 征状 不 明显 和 受 胎率
低 , 产发生 率高 , 弱犊 , 流 产 卵巢囊 肿发生 率 高 。 缺 碘使母 牛流 产和 妊娠 期延 长 , 娩 困难 , 分 胎衣
不 下和 产 弱犊 ,但 补碘 过 多会 导致母 牛流 产 和 畸形
犊 牛增 多 。
牧 , 牛 得到光 照 和外激 素 的刺 激 。 使母
22保证精 液质 量 .
对配 种前 的每批 精 液都 应作 检查 ,检 查精 子 活
母牛缺硒会导致受胎率降低 和胚胎被吸 收 , 化 脓性 子宫 炎发 病率 高 , 胎盘滞 留等 。 钴是 微生 物合 成维生素 B 的必需 成分 。缺 维生 素 B 会使母牛不发情 , 。 发情期推迟 , 卵巢功能衰退 , 流产和胎盘滞留。缺钴会造成母牛贫血 , 还将导致母 畜不育 , 受胎率降低等。 k粮 中缺 乏维 生素 A会导 致母 牛 发生 生殖 器 官 t
13 流 产 .
流 产是 降低 母 牛繁 殖 力 的重 要 冈素 .往 往使 母 牛 失去繁 殖性 能 , 长母 牛产犊 间 隔。流产后处 理不 延 当, 还会使 母 牛患生 殖道疾 病 。
出现死 胎 、 流产 和产乳力 下降 等症状 。但 蛋 白质水平
过高 , 也是有 害无 益 的。
娩 困难 , 胎衣不 下 。
2 对 策
21保证母 牛正常的发 情机 能 .
泌 乳 盛 期 时 , 日粮 干 物 质 应 保 持 在 按 体 重 的 30 35 .%~ . %,每 千克 干物质应含 2 左右的奶牛能量单 . 4 位 , 白 占 1%~00钙 07 磷 0 5 精粗 比例 粗蛋 6 2o, .%, . %, / 4 尽 可 能 掌 握 在 5 5 , 宜 超 过 6 4 , 纤 维 含 0: 0 不 0: 0 粗
与 卵泡 , 成误 配而 流产 。 造
日粮 中钙 磷 不足 或 比例不 当 ,不 仅使 母 牛 推 迟
性成 熟 , 性周 期 延 长 或受 胎 率 低 ; 会 引 导 流 产 、 还 死 胎 、 型 , 至造 成母 牛胎 衣不下 和产后 瘫痪 等 。 畸 甚
铜参与酶的合成及生物氧化等过程 ,对动物新 陈代谢 影响很 大 。缺铜 会导致 母 牛繁殖机 能紊 乱 , 胎 儿早 亡 以及 卵巢 机 能 低下 , 发情 延 迟 , 胎 率 低 , 受 分
1 子 宫和 卵 巢疾 病 . 2
子 宫 内膜 炎 没有 得 到 及 时治 疗 或 治 疗 不 当 , 往 往 会转 化 成慢 性 子宫 内膜 炎 , 以及 子 宫积 脓 , 宫肿 子
1 . 1营养的影响
能 量不 足 ,会导 致母 牛 发情 症状 不 明显或 只 排
卵不 发 情 ,产 前产 后能 量过 低会 推迟 产 后发 展 的时 问 。对 已妊 娠 的母 牛 , 造 成 流产 、 胎 、 娩无 力 、 会 死 分 产 出瘦 弱 的犊牛 , 拖长母 牛产犊 间 隔 , 降低 繁殖力 。
23 适 时 准确 配种 .
人 工授 精 员或 饲 养员 要 每天 观察 母 牛 发情 情况 和 已妊娠 母 牛是 否有流 产迹象 , 并作 好记 录 。通过观
察或直肠检查确定卵泡成熟度 ,推测发情的持续时
问和排 卵的 时间 , 后决 定适 宜配种 的时 间 。 然
维生 素 D对 牛 繁殖 :
的炎症 , 体 和卵 泡 囊 肿 、 胎 率 降低 , 盘 形 成 受 黄 受 胎
p , 腼 91 _ 3 搋 广 寺 。 且 脞 3 J E Z’
力 , 线 运动 精 子 比率 , 直 顶体 完 整率 , 畸形率 , 子 的 精 密度 , 液 中微生 物 的含量等 是否 符合 国家标 准 。 精
可 以提高母 牛 的受 胎率 ,
匝
响 ,补 充 维生 素 D
情征 状 明显 。
24及 时治疗不孕症母牛 .
要 定期 对 产后母 牛作 检查 ,特别 是检 查 分娩 后
6 不发情 的母 牛 , 配种不 受胎 的母牛 。对 确诊 0天 3次
养殖技术顾 问 2 1.2 0 01
繁 育 改 良
时 繁 育 改 良
影 响 奶 牛 繁 殖 力 的 因 素 及 对 策
冯忠 斌 ’ 赵 雪峰
(. 1黑龙 江省泰 来县 大兴镇 农村 经济技术 综合服 务 中心 12 0 , 6 4 0
2黑龙 江省泰 来县和 平镇 农村经 济技 术综 合服 务 中心 120 . 640)
1 影 响 因 素
1 . 4人工授 精 员技 术水平低
如 果人 工授 精 员责 任 心不 强 ,鉴 别发 情 和判 断 适 时配 种 的经 验不 足 ,均 会错 过 最佳 配种 时 间 而造 成母 牛 受胎 率 低或 漏 配 。对 一些 假发 情 的妊 娠母 牛 又 误诊 为发 情 ,在 直肠 检 查 时又 不能 区别 妊 娠 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