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四讲评
六上语文第四单元习作讲评课

习作誊写
(1)书写一定要整洁、美观、大方。 (2)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一边写一边默读,修改错误。 (4)全部写完后,通读整篇习作,再次检查 错字及标点符号。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笔尖流出的故事 ——第四单元习作讲评
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 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
我把《永别了武器》最后一页修改了 三十几遍,然后才满意。我把《老人与海 》的手稿读过将近二百遍才最后付印。
——海明威
要求回顾
1.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 2.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 3.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写一 写任务的心理活动。
(1)按照知识回顾,进行自我评价习作。
①自由朗读自己的习作,虚构的故事情节是否曲 折,人物形象是否鲜明。
②词语的使用是否恰当、生动,文章是否通顺。 文章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书写是否规范。
写下评语
习作中我运用了
等人物描写
方法,表现了人物的
等方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特点,运用了
描写,使故
事更加完整,情节更加吸引人。
互评
(1)自由朗读同桌的习作,看文章故事是否完整,情节 是否吸引人。是不是运用了本单元所学的写作方法;看写 作方法是不是为表现人物鲜明特点而运用。
(2)发现精彩句段和不够恰当及通顺的句子,分别用“ ﹏﹏”和“____”标出,写下批注。
(3)提出具体修改建议:
读了你的习作,其中最值得我学习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需要改进的是 _________________,建议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范文点评升格课件

名师 点评
此文讲述的是留守儿童在家里赶鸡的故事。故 事没有直接写留守儿童的辛苦、孤单,而是选取月 夜赶鸡、鸡妈妈保护小鸡的情景,从侧面展现了留 守儿童生活的不易,启示人们关注留守儿童问题, 具有现实意义。开头通过详细的环境描写表现了山 村的寂静,接着使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赶鸡的情景, 全文语言流畅。
听完李老师的话,“淘气包”张明惭 愧地低下了头,很多同学都羞红了脸。
呼应上文 李老师为同 学们揭秘五 瓣丁香事件, 刻画出李老 师的人物形 象。
名师 点评
此文讲述了“淘气包”张明和班上的同学为送 老师礼物而乱摘丁香花的故事,主要刻画了雷厉风 行的班长王寒冰的形象。故事开头先描写校园的环 境,接着交代故事的起因,班长王寒冰制止不文明 的行为和班主任揭秘五瓣丁香是故事的高潮部分, 也是最有趣的部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做任何 破坏环境的事,即使你的初衷是好的。
小竹竿,准备行动。瞧,那是铁蛋家的大 母鸡,它正在养精蓄锐呢!铁蛋“鬼鬼祟 祟”地往前走去,拿起竹竿跑到鸡群那边, 不停地朝鸡群挥舞着竹竿。大母鸡跳了起 来,狂叫了几声,马不停蹄地向鸡窝奔去。 老母鸡进鸡窝了,只剩几只小鸡就完成任 务了。铁蛋刚想走近前去把小鸡抱回鸡窝, 没想到仓皇而逃的母鸡居然返了回来,张
呵护便少了一半。爸爸妈妈费尽周折,铁了心要把铁 蛋接到城里去上学。这原本是一件好事,奶奶笑得合 不拢嘴,可铁蛋舍不得离开奶奶,第一次违背了他们 的意愿:“要么和奶奶都去,要么和奶奶都不去!” 事情就此僵住。
风吹过院落,月光下树影婆娑。不知过了多久, 远处传出一声狗叫,引起了更多的狗叫声。铁蛋这才 从深思中惊醒,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他刚一抬头,
半晌无语,屋里奶奶睡得正香。风吹过,吹乱了 铁蛋额前的头发,吹开了铁蛋脸上的泪花。院落里, 月光似水,那条冻僵的鱼儿欢快地游动起来……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名师指导和佳作点评(10篇)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单元习作名师指导和佳作点评第四单元《笔尖流出的故事》习作目标1.根据习作提示,从三组环境和人物中,选择一组或者自己创设一组进行习作,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
2.能围绕主要人物,抓住主题,细致、清楚地叙述故事内容。
【语文要素】3.故事内容要完整,情节要曲折生动,能够吸引读者。
【语文要素】一、审题立意◇审题:根据给出的材料,选择一组或者自己创设一组环境和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
故事情节生动完整,围绕人物展开。
◇立意: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故事写完整,主题明确,积极向上。
环境:开满丁香花的校园人物:淘气包张明;雷厉风行的班长王寒冰;充满活力的年轻班主任李军环境:冬日黄昏时车来人往的街头人物:充满爱心的少年陆天志愿者徐明环境:月光下的村庄人物:铁蛋铁蛋远道而来的表哥二、构思导航三、合理想象,刻画人物四、素材宝库 ◇好开头◎(场景描写式)太阳早早地收拾好行装下山叮,北风开始呼呼地吹着,街上的车辆快速地行驶着,行人也都行色匆匆地往家赶。
在街角的转弯处,一只流浪狗被冻得瑟瑟发抖。
◎(心理描写式)太阳凝望大地的眼神变得灼热,一个个大芒果在树妈妈的怀抱里露出了金灿灿的笑容。
铁蛋仰头望着这些芒果,舔舔嘴唇想:如果爷爷能吃上芒果,身体会不会好起来?◎学校的丁香花又开放了,美丽的花儿绽放在枝头,吸引了许多学生前来观看。
淘气包张明忍不住伸手去摘,雷厉风行的班长王寒冰马上大喊:“张明,不准摘花。
”这时候,他们的班主任李军看见了……要怎么编写故事呢?先要选择 鲜明的人物形象想一想几个人物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当时的环境如何?他们在故事发生的过程中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最终的结局又是怎样的?选定角色后, 接着该怎样去写?最后给故事取一个响亮的名字, 可以以主人公的特点命名, 可以故事的主题命名、 或者以时间或地点命名 法宝一: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是刻画人物。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四:笔尖流出的故事(教案)

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教学目标:1.选择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
2.引导学生通过环境的描写,情节的创编,感受人物形象。
3.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重点学习通过运用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难点培养学生描写环境、虚构故事情节、表现人物特点的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选择材料,展开想象,进行故事创编。
2.学会运用生动的环境描写,进行完整的故事情节创编,表现人物形象。
3.运用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精彩回顾导入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小说人物形象”专题单元的课文。
现在请大家思考下面的问题。
出示问题:课件出示:回忆《桥》和《穷人》两篇课文的大致内容,思考:这两篇课文中介绍的人物都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镜头看到的?环境描写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2.学生独立回忆一到两分钟,指名两到三名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反馈学生理解的情况。
根据学生回答,整合信息:A.环境描写(板书)《桥》一文老汉镇定如山。
课件出示: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环境描写:这里环境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当时洪水的肆虐与形势的紧急,渲染了危险气氛的同时,也为后文中老汉镇定地指挥人们逃走做铺垫。
《穷人》一文中桑娜勤劳。
课件出示: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环境描写:先写了屋外海边恶劣的环境,再写屋内温暖、舒适的环境。
两者形成对比,不仅显出家庭的温暖,更表现出家庭的温暖离不开渔夫和桑娜辛勤的劳动。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习作4》教案

一、课标要求本节课紧扣《语文课程标准》:1.了解虚构故事的特点。
2.明确虚构故事创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练习写虚构的故事。
二、背景分析1.本单元是这册书的第四单元,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虚构小说” 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桥》《穷人》《在柏林》三篇课文和一篇习作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读小说,喜欢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2.习作4 是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习作,根据给出的三组环境和人物,创编故事。
3.通过五年级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自觉地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比如,认真书写、认真完成作业、自觉的阅读等习惯。
但是,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待提高。
写作能力有待提升。
三、教学目标1.了解虚构故事的特点。
2.明确虚构故事创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练习写虚构的故事。
四、评价任务1.学生能够了解虚构故事的特点。
2.明确虚构故事创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能够独立写虚构的故事。
一、创设情境,了解特点1.学生观看《桥》的朗诵视频,看完根据板书(先出示课件)提示谈:我再次被什么感动了?(是故事中人物的语言.. 又或是情节⋯⋯)2.教师总结:这是个虚构的故事,可当我们再次听到仍是那样的生动那样的感人。
是因为它:它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
(板书:虚构故事人物形象鲜明吸引人)如何使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呢?生答。
师继续板书:抓住、构思、刻画。
而像《桥》《穷人》《在柏林》这样的虚构故事,读起来却也像在生活中发生过一样,是因为这些故事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影子。
(板书:源于生活)伸出你的双手,用你聪明的小脑袋瓜儿,走进自己的生活发挥想象创编一个属于你的精彩故事吧。
笔尖流出的故事,写的就是个心跳!二、根据提供材料创编故事(一)初次点播出示三组材料,学生自由读,读后谈对哪组材料比较感兴趣并简单说一下原因。
(二)教师适时指导预设:第一组1、地点:校园2、时间:丁香花盛开的季节3、环境:开满丁香花的校园4、人物:人物一:张明淘气学生人物二:王寒冰“小辣椒” 班长人物三:李军充满活力班主任5、引导学生根据以上素材展开联想去提问(看谁的问题有意思):淘气包张明在那个丁香花盛开的季节又捣了什么蛋?搞了什么恶作剧?班长是怎么管的?班主任李军又是怎么处理的?第二组1、时间:冬日的黄昏2、地点:街头3、环境:冬日的黄昏,街头车来车往的4、人物一:少年陆天充满爱心人物二:一只叫朵朵的狗流浪5、引导学生根据以上素材展开联想去提问(比谁的问题妙):陆天为何出现在此处?是怎么发现朵朵的?发现了怎样的朵朵?陆天是怎样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第三组1、时间:夜晚或深夜2、地点:村庄3、环境:月光下的村庄4、人物一:铁蛋人物二:爷爷体弱多病5、引导学生根据以上素材展开联想去提问(比谁的问题有生活):家里为什么只是爷爷和铁蛋?体弱多病的爷爷出现了什么状况?铁蛋怎么做的?或铁蛋在干吗?遇到了什么情况?爷爷怎么办的?又或者⋯⋯(三)再次激发学生说的欲望:针对自己所选的组,先透露一点自己的小构思也就是怎样吸引人的小创想。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上册教案 习作(四)

师生讨论:
第一、题目要醒目。一篇报道的题目可长可短,但一定要醒目,要能把这则报道的最重要的内容概括出来,一下子吸引住读者的目光。
第二、内容要清楚。一篇报道通常首先要写清比赛或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结果;接着要写清比赛或活动的过程;若是有必要,在报道的最后再交待与本次比赛或活动有关的问题,点明意义。
教学设计
课 题
习作(四)
课时
1课 时
教学目标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这次习作练习――写一篇新闻报道,写作素材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学生有所观察,有所经历,有所体验,从取材方面来看是“易于动笔”的。
教学重点
2.指名学生口述。
3.围绕“新闻报道”的要求,师生简评。
4.鼓励学生认真构思,仔细推敲,写出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
板
书
设
计
习作(四)
题目要醒目
内容要清楚
语言要简洁
四、交流—推荐发表
1.四人小组逐篇交流,推荐优秀习作准备在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推荐优秀习作给学校广播站或班级黑板报。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新闻报道”的写作,今后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若是发现了值得报道的事情,就可以自觉地拿起笔来,给学校的广播站、班级黑板报,甚至各种报纸踊跃投稿!
当堂
练习
1.口述报道:请你根据“新闻报道”的要求,自由说说昨天的那场拔河比赛。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读读这篇“新闻报道”,学习其中的写作方法。
出示例文――《我市第九届小学离生男子篮球比赛结束东城小学男篮获得冠军》,引导学生自读,感悟“新闻报道”的写法。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习作:有你,真好 习作讲评教案

第8课时习作讲评助学案学习任务(三):总结方法,小试牛刀能根据目标要求自己修改、互批互改作文。
课时目标:1.能通过对印象深刻的场景的描写,把事情写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挚情感。
2.能根据目标要求自己修改、互批互改作文。
重点难点:1.根据目标要求自己修改、互批互改作文。
2.通过对印象深刻的场景的描写,把事情写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挚情感。
活动一:总结指导一、师总结1.总结此次习作的班级整体达标情况。
2.总结优缺点。
优点:能够把一件事情写具体,写出具体的场景来。
缺点:在叙事中抒发自己真挚情感方面还存在问题。
问题指导:抒发情感的方法有两个,一是要把自己细腻的情感自然地表达出来;二是学习借力,借助环境或其他人的言行来巧妙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3.表扬习作优秀者。
二、生感悟1.结合教师的总结,找出自己的习作问题。
2.学习方法抒发情感的方法有两个,一是要把自己细腻的情感自然地表达出来;二是学习借力,借助环境或其他人的言行来巧妙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活动二:欣赏佳作一、1.出示优秀习作片段。
刚进家门,便听见厨房里传来“叮叮当当”的响声,妈妈身穿围裙,从里面探出半个头,微笑着问道:“回来了,儿子?再等一等,饭一会儿就好。
”说完,便兀自忙碌起来。
放下书包,我走进厨房。
厨房里,油烟机在扯着嗓子拼命喊叫。
炉灶上,砂锅“咕嘟嘟”地低吟着,妈妈低着头快速地揉洗着蔬菜,那冰凉的自来水哗哗地从水龙头里冲泄出来,飞溅到妈妈的手上,那手红红的。
我心头一热:“妈,您真好!”妈妈一愣,旋即微微一笑:“儿子长大了!”活动三:修改提升一、1.出示学生存在问题的片段,指导学生修改,努力达到本次习作的要求。
“任正磊,你不想活了是不是?”听,你又在发疯了。
“是,又怎么样?”任正磊头一昂,手拍桌子,脚一下踏上凳子!你跳上桌子,把身子板得直直的,怒目圆睁,居高临下地说:“今天不揍你,我就不姓朱。
”说罢,你拿起语文书,往桌上一扔。
可是那原本破烂不堪的语文书经你这么一扔,壳竟然都飞了。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习作4 我是环保小卫士∣人教新课标(2014秋)

(2)每组选出一名交流
(3)师生评价
2.学生观察图画,自由说图意然后联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来写。
本次习作,学生都能围绕保护环境这一主题选择材料展开写,有写想象文的,有写调查报告的,也有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的。
(20-23分钟)
小组交流
师巡视个别指导(8-10分钟)
学生动笔。(8-10分钟)
修改誊写
出示问题作文,请你帮他出出主意,看看该怎么样修改,好吗?展台出示作文,大பைடு நூலகம்一起修改。(19-20分钟)
大家一起修改,发现问题。
通过批改学生的习作,看出学生缺乏真实的内容,语言贫乏,平时不注意观察身边的事,不积累。写出的建议内容简单,语言贫乏。(19-20分钟)
板书设计:
我是环保小卫士
教学反思
习作过程
自拟题目
(1)“写什么”:自由作文,可以写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展开想象,写几年后家乡的环境,还可以写发生在这次综合学习中有趣的事情。
(2)写作要求:写具体、写清楚、不写错别字。
(3)拟题要力求题目新颖,短小,语言活泼,引人入胜。
(4)教师出示关于爱护环境的插图。
(20-23分钟)
1.选出你最喜欢写又最擅长写的那一类来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2、教学重点不够明确。
评讲时,学生对习作的评价只是说写得好或写不好就站住了。评价一篇习作为什么好?表现在哪里?习作写不好是什么原因?应该怎样修改?这些问题都应该让学生明白的。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是理清条理、列提纲还是选一个好题目呢?不够明确,给人感觉就是各个点都平均用力了。
3、评讲习作时语言不够规范。
教师在评讲时,只说这篇习作写得好,过程写得清楚。其实学习语文和学习数学时,对词语的搭配,要求是不一样的。学数学中,只要把步骤说出来就可以了,而学习语文时这样做是不行的,要考虑到不同的词语表现出来的不同效果。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使句子变得生动、形象、有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
思 维 导 图
精心习作
在习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
2.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 3.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写 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我是“淘气包”
走进校园,扑鼻的丁香花的 香味沁人心脾,我——张明,就 在这所学校读书,优哉游哉!①
就因为笑话故事太好笑了,一下子就把刚喝 下去的水全喷在了张小勇的身上……
让我这个“淘气包”掉眼泪的是那次拔 河比赛。因为我个头小,班主任李军让我在 啦啦队里。比赛前,李老师为我们鼓劲: “同学们,参加比赛的同学要尽最大的力量,
啦啦队的同学要拿出比赛的力量 为他们加油,喊出我们的口号 ‘六一六一,勇争第一’。”③ 有了老师的鼓励,我们都信心百 倍。比赛要开始了,我的心怦怦 直跳。
①用词 生动,引起 下文。
在这所学校,我是最出众的
捣蛋鬼“专家”。瞧!老师正在
②语言
指导同学们看图,我指着一张图 表达中流露
片大声说:“豪哥!”全班爆笑。 出“我”的
豪哥指的是我们班另一个“传奇” 淘气。
人物②,至于是谁,在下就不提
了。至于豪哥的反应,也是笑嘻嘻的。“安 静!”雷厉风行的班长王寒冰一声令下,教室 里鸦雀无声了,我也只能偷偷地吐了吐舌头。
(2)语句是否通顺,故事情节是否紧凑连贯、 完整,是否能表现材料中的人物形象。
(3)习作中人物描写有没有从人物语言、动 作、心理活动去刻画人物形象。
(4)标点是否正确,用词是否恰当等。 (5)你认为自己的习作是否有成功之处?表 现在哪里?
1.环境描写符合材料要求,并为故事渲染气氛。 2.语句通顺,故事情节完整,为人物形象服务。 3.从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刻画人 物形象。 4.标点正确,用词恰当,突出人物特点。
自我评价
自己大声读自己的习作,边读 边自行修改。
同桌间交换习作,认真地互读,互评要求:
1.找出同桌习作中写得最好的地方,并做上记 号。
2.指出你认为值得改进的地方做上记号或做上 旁批。
3.评改后,将你的观点和同桌进行交流。
自主修改
根据同学的意见,对自己的作 文进行再次修改。
全班互评
选取有代表性的习作进行全班讲评, 肯定自己习作的进步,提出自己和他人习 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修改自己的习作。
再次修改后,誊写作文。
比赛再次开始了,双方交换场地。
⑤对“我”
我和其他啦啦队员扯起嗓子加油 的心理描写, 助威,中间的红布条慢慢地向我 突出了“我” 们班移动,可一会儿又向二班移 不服输的性格。 动。怎么回事?不行不行,我们
班不能输!⑤我悄悄地挤出人群,
移到我们班队伍后面抓住绳头,使出吃奶的 力气往后拉。“嘟——”,哨声突然响起, 裁判老师说:“因一班同学犯规,这局二班 赢!”输了……
待在一旁的班长立马冲到我面前,大声 质问我:“你干的好事!”她用犀利的眼光 看着我,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眼泪“唰
唰”地往下掉。这时李老师走过来轻轻地拍 了拍我的肩膀,说:“没关系,比赛要遵守 规则,我们还有一次机会,好好把握,我相 信你们!”
最后一场比赛,我指挥啦啦队齐声高喊: “六一六一,勇争第一!”我们班的队员憋 足了劲,“呼啦”一声,红绳一下子移到我
③从李 老师的语言 中可以看出 源自是个充满 活力的老师。“嘟——”,比赛正式开始,
只见我班参赛队员使劲把身子往
后坠,脸憋得通红,绳子中间的
④突出
红线一点一点地向我们班移动 了比赛的紧 ④……哨声再次响起,我们班赢 张气氛。
了,我们兴奋地欢呼起来。李老
师走过来,高兴地和队员们一一
击掌。下一场,我们势在必得!
们班。哦!赢了!我和同学们 一起欢跳着,分享着胜利的喜 悦。
路旁的丁香花开得更加鲜 艳了。⑥
⑥环境 描写,首尾 照应。
总评: 本文的小作者用生动的语句写出了“我”
的淘气,主次分明,抓住了自己的动作、心 理描写,突出了“我”爱搞恶作剧、好胜的 性格特点。文章前后照应,思路清晰。
互读互改 基本要求: (1)小说中环境描写是否符合选择的 材料,利用环境描写渲染故事气氛。
下课了,同学们各自活动。我的前面是马 丽,她的同桌是张小勇。这两天,他们俩闹别 扭,张小勇就想用脚去踢马丽,可是正当他把
脚举得高高的时候,马丽用手拉住张小勇的 脚,一把送了出去,把张小勇摔了个“四脚 朝天”。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真是让人笑 掉大牙。你先别忙着笑,还有一件更好笑的, 不过是发生在我和张小勇之间:我正在看一 本笑话书,手里拿着一瓶水,刚喝了一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