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液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合集下载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参考指导书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参考指导书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二、设计条件:运动部件(包括主轴箱)重量为10000牛顿,工件重量500牛顿,轴向切削力约为28000牛顿。

工作进给速度在12~300mm/min 范围内进行无级调速。

分两次进给,Ⅱ工进比Ⅰ工进速度慢。

快进、快退速度约为6m/min,要求速度换接比较平稳,换向无冲击。

加速或减速时间△t=0.05s 。

采用平导轨,摩擦系数f动 = 0.1,f静 = 0.3。

快进行程为150mm。

工作行程为100mm。

设进、回主油管长各为3m。

定位油缸行程为50mm。

机床应完成下列循环:三、 设计内容:1. 设计及计算说明书一份(包括运动分析、负载分析、工况图、工况表、系统方案分析与选择、系统的工作原理;各液压元件主要参数的选择、型号规格选择的简要说明;各项性能的估算:实际速度、压力损失、回路效率)。

2. 液压系统原理图一张(包括工作循环图、电磁铁动作顺序表及简要说明)。

四、 要求:1. 项目齐全(其中包括封面、目录、正文内容、主要参考书目)。

2. 文字工整、幅面整洁、计算无误。

3. 液压元件均按国标,尽量采用国际单位制。

4. 各种选用参数均注来源。

5. 最后略谈设计体会。

五、 时间安排:1. 分析资料,读例题 0.5天2. 明确设计依据,绘制工况图 0.5天 (画出主缸t p -,t q v -,t P -图)3. 确定系统方案(画出系统图) 1天4. 选择各液压元件 1天5. 系统各项性能估算及调试说明 1天6. 整理计算说明书 0.5天7. 答辩 0.5天卧式单面钻镗组合机床液压系统设计一、明确设计依据,绘制工况图 1.负载分析工作负载:F W = 28000 N摩擦负载:F f 动=f 动G= 0.1=⨯N 100001000 NF f 静=f 静G==⨯N 100003.0 3000 N惯性负载:F a =(G/g ).(△v/△t )==⨯⨯N 05.06068.9100002040N重力负载:F g =0 (因为动力滑台卧式安装)※液压缸的机械效率取ηm =0.9 (0.9~0.97) 2.负载图和速度图根据负载分析和课题的所给的速度要求(一次工进按300mm /min ,二次工进按12mm /min )绘制负载图和速度图。

华科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华科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华科液压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液压系统中各个元件的功能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描述华科液压系统的结构组成,了解不同类型液压系统的特点及应用场景。

3. 学生能掌握液压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并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分析液压系统故障的能力,能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能运用CAD软件绘制液压系统原理图,并进行简单的系统设计。

3. 学生能操作液压实验台,进行液压系统的调试与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液压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液压系统奥秘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液压系统设计过程中学会互相交流、协作。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了解液压系统在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液压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工程制图能力,但对液压系统了解较少。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调试工作,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液压系统基本原理:讲解液压系统的定义、组成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包括帕斯卡定律、流体力学基础等,对应课本第一章内容。

2. 液压元件功能与原理:介绍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阀门等主要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功能,对应课本第二章内容。

3. 液压系统设计:讲解华科液压系统设计流程、方法及注意事项,包括系统类型选择、元件匹配、系统仿真等,对应课本第三章内容。

4. 液压系统性能参数计算:教授液压系统压力、流量、功率等主要性能参数的计算方法,对应课本第四章内容。

5. 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分析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及其原因,教授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对应课本第五章内容。

6. 液压系统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液压实验台的实操训练,包括系统搭建、调试、优化等,对应课本第六章内容。

华中科技大学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

华中科技大学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

液压传动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目录第一章设计内容及要求 (2)第二章理论计算 (3)2.1 负载分析与计算 (3)2.2 液压缸的参数计算 (4)2.3 液压缸各工作阶段的压力、流量和功率 (5)第三章液压系统的拟定 (8)第四章液压元件的选择 (9)4.1 液压泵及电机的选择 (9)4.2 液压阀、过滤器、油管及油箱的选择 (10)第五章液压系统的验算 (11)第六章电控系统的设计 (13)6.1 各电磁铁动作顺序表 (13)6.2 PLC外部接线控制电路 (14)6.3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梯形图 (15)6.4 PLC控制梯形图 (16)6.5 指令语句表 (17)第七章设计感想 (18)第一章 设计内容及要求1. 设计内容设计一专用双行程铣床。

工件安装在工作台上,工作台往复运动由液压系统实现。

双向铣削。

工件的定位和夹紧由液压驱动实现、铣刀的进给由机械步进装置完成,每一个行程进刀一次。

2. 设计要求及参数(1)机床的工作循环为:手工上料——按电钮——工件自动定位、夹紧——工作台往复运动铣削工件若干次——拧紧铣削——夹具松开——手工卸料(泵卸载) (2)各循环工步要求定位缸的负载200N.行程100mm 动作时间1s; 夹紧的缸的负载2000N 、行程15mm ,动作时间1s ;取快进、快退最快速度为16m/min 。

工作台往复运动的行程(100~270)mm.。

最大行程定为500mm 。

(3)铣床参数及要求采用单定量泵进油路节流高速,回油有背压,工作台双向运动速度相等,但要求前四次速度为01υ,然后自动切换为速度02υ,再往复运动四次。

切削负载010215000,7500F N F N ==,工作台往复运动速度01v =0.8~8m/min, 02v =0.4~4m/min 。

第二章理论计算1负载分析与计算负载分析中,暂不考虑回油腔的背压力,液压腔的密封装置产生的摩擦阻力在机械效率中加以考虑。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砖床液压设计专业学号姓名刘亮指导老师时间目录摘要 (2)前言…………………………………………………………设计正文一、液压系统设计的目的、要求和题目………………(一)设计的题目……………………………………………(二)设计的目的……………………………………………(三) 设计的要求……………………………………………二、钻床的工作循环图集原始数据………………………(一)题目分析………………………………………………(二)工况分析、绘制工况图………………………………三、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一)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二)绘制电磁铁动作循环表………………………………四、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一)选择液压泵……………………………………………(二)选择控制阀……………………………………………五、设计小结…………………………………………………致谢……………………………………………………………参考文献………………………………………………………附录……………………………………………………………摘要本设计在分析了钻床技术要求的基础上,根据立式钻床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它的液压系统设计,重点介绍这种钻床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的设计、阀块块设计和油箱及液压泵站的设计。

该液压系统性能良好,工作稳定。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钻床液压系统的设计,设计时考虑的功能比较齐全。

由于本系统的压力小(3MPa),流量小,普通的滑阀就能满足其要求。

钻床液压泵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

本文先对钻床液压系统的要求进行了阐述,并对设计要求和设计步骤进行了说明。

主要是对阀,泵,马达和缸的选取,油箱,阀块及阀组的设计,系统的性能较核与验算为主。

并且对本液压系统的保养与维护有着详细的说明和要求。

近30年来,由于原子能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控制技术、材料科学、微电子技术等学科的发展,再次将液压技术推向前进,使它发展成为包括传动、控制、检测在内的一门完整的自动化技术,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得到了应用,如工程机械、数控加工中心、冶金自动线等。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任务书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任务书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研室2018.11《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是本课程的一个综合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该教学环节,要求达到以下目的:1、巩固和深化已学知识,掌握液压系统设计计算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2、正确合理地确定执行机构,选用标准液压元件;能熟练地运用液压基本回路、组合成满足基本性能要求的液压系统;3、熟悉并会运用有关的国家标准、部颁标准、设计手册和产品样本等技术资料。

对学生在计算、制图、运用设计资料以及经验估算、考虑技术决策、CAD技术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进行一次训练,以提高这些技能的水平。

二、设计要求1、设计时必须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实用性、经济性、先进性及操作维修方便。

如果可以用简单的回路实现系统的要求,就不必过分强调先进性。

并非是越先进越好。

同样,在安全性、方便性要求较高的地方,应不惜多用一些元件或采用性能较好的元件,不能单独考虑简单、经济;2、独立完成设计。

设计时可以收集、参考同类机械的资料,但必须深入理解,消化后再借鉴,不能简单地抄袭;3、在设计的过程中,要随时复习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基本回路及典型系统的组成,积极思考,不能直接向老师索取答案;4、设计的题目均为中等复杂程度液压设备的液压传动装置设计。

题目附后。

三、设计任务(1)液压系统传动原理图一张,包括工作循环图和电磁铁动作顺序表;(2)液压缸装配图一张A1;(3)液压缸零件图A3或A4;(4)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要求:1)A4纸手写,字迹工整,清晰,洁净;2)封页统一打印。

四、设计进度表(一周)四、分组办法自行分组,2人一组,不同组数据不同,小组成员一旦确定,原则上不许随意变更。

五、设计题目:六、成绩评定办法(1)考核标准:说明书:30% 装配图:30%,零件图:20%,答辩:10%,出勤:10%。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word文档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word文档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液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学号:姓名:日期: 2010年12月26日题目(二)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该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可调速)——快速下降——下位停止的半自动循环。

采用900V 型导轨,垂直于导轨的压紧力为60N ,启动、制动时间均为0.5s ,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为0.9。

设计原始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完成以下工作:1、进行工况分析,绘制工况图。

2、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A3)。

3、计算液压系统,选择标准液压元件。

4、绘制液压缸装配图(A1)。

5、编写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上料机示意图如下:图3 上料机示意图数参 据数 数 据I II III IV V 滑台自重(N )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工件自重(N ) 4500 5000 5500 5800 6000 快速上升速度(mm/s ) 40 45 50 55 60 快速上升行程(mm ) 350 350 400 420 450 慢速上升速度(mm/s ) ≤10 ≤13 ≤16 ≤18 ≤20 慢速上升行程(mm ) 100 100 100 100 100 快速下降速度(mm/s ) 45 55 55 60 65 快速下降行程(mm )400450500550600目录一.工况分析 (2)二.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 (5)三.液压系统的拟定 (8)四.液压元件的计算与选择 (8)五.液压系统的验算 (10)六.液压缸的设计 (11)七.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14)八.绘制液压缸装配图 (14)九.参考文献 (15)一、工况分析对液压传动系统的工况分析就是明确各执行元件在工作过程中的速度和负载的变化规律,也就是进行运动分析和负载分析。

根据各执行在一个工作循环内各阶段的速度,绘制其循环图,如下图所示:快进 12、负载分析负载分析就是研究各执行元件在一个工作循环内各阶段的受力情况。

1)工作负载:N F F G L 53008004500=+== 2)导轨摩擦负载因为该系统使用90°型导轨,所以2sin∂=Nf f F Ff--摩擦因数 a---V 型角,90°由题可知N F N 60=取,1.0,2.0==d f Fs 则有 静摩擦负载:N F fs 97.1645sin 602.0=⨯= 动摩擦负载:N F fd 485.845sin 601.0=⨯=3)惯性负载惯性负载为运动部件在起动和制动的过程中可按tvg G ma F ∆∆== G---运动部件的重量(N ) g---重力加速度,28.9smg = △v---速度变化值(s m )△t---起动或制动时间(s ) 加速:N t v g G F a 22.435.004.08.953001=⨯=∆∆= 减速:N t v g G F a 42.325.001.004.08.953002=-⨯=∆∆=反向加速:N t v g G F a 62.485.0045.08.953004=⨯=∆∆= 反向制动:N F tvg G F a a 62.4841==∆∆=根据以上的计算,考虑到液压缸垂直安放,其重量较大,为防止因自重而自行下滑,系统中应设置应平衡回路,因此,在对快速向下运动的负载分析时,就不考虑滑台的重量,则液压缸各阶段中的负载,如下表3、负载和速度图的绘制按前面的负载分析及已知的速度要求,行程限制等,绘制出负载机速度图(如下所示)V(mm/s)40 100 m/s-45二、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液压缸工作压力主要根据运动循环各阶段的最大总负载力来确定,此外,还需要考虑一下因素: (1)各类设备的不同特点和使用场合(2)考虑经济和重量因素,压力选得低,则元件尺寸大,重量重,压力选得高一些,则元件尺寸小,重量轻,但对元件的制造精度,密封性能要求高。

液压传动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27页word文档

液压传动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27页word文档

液压传动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江本赤编写系别班级学号姓名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教研室目录第1章概述1.1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1.2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内容和工作量1.3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步骤和进度1.4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方法和要求第2章液压系统设计2.1明确设计要求2.2总体规划、确定液压执行元件2.3明确液压执行元件的载荷、速度及其变化规律,绘制液压系统工况图2.4确定系统工作压力2.5计算执行元件主要参数2.6制定基本方案2.7草拟液压系统原理图2.8液压元件的选择与专用件设计2.9验算液压系统性能2.10设计液压装置,绘制液压系统原理图第3章液压缸设计3.1设计依据和设计步骤3.2确定液压缸类型、安装方式及各部分结构3.3液压缸主要技术性能参数的计算3.4液压缸各部分结构形式的设计第4章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第1章概述1.1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以及其他有关课程,并经过生产实习后进行的,是《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一个综合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该教学环节,要求达到以下目的:1.巩固和深化已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液压系统和油缸设计计算的一般方法和步骤;2.能正确合理地确定执行机构,选用标准液压元件;能熟练地运用液压基本回路组合成满足基本性能要求的、高效率的液压系统。

3.能正确合理地选择液压缸的结构类型,确定基本参数,进行强度计算与稳定性校核;完成液压缸的结构设计。

4.熟悉并会运用有关的国家标准、部颁标准、设计手册和产品样本等技术资料。

1.2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内容和工作量1.2.1题目液压传动课程设计,通常选择简单机床、工程机械和专用机械的液压传动系统和主油缸的结构进行设计。

其设计内容即包括课程中学过的液压元件、液压基本回路,又涉及到液压传动设计中常遇到的一般问题。

能达到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

1.2.2内容液压系统及主油缸的设计计算、液压系统原理图和主油缸装配图的绘制及计算说明书的编写等。

华中科技大学液压传动系统课程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液压传动系统课程设计

液压系统课程设计讲稿冯天麟液压传动系统课程设计步骤一、设计依据及参数的提出1.根据生产或加工对象工作要求选择液压传动机构的结构形式和规格;2.分析机床或设备的工作循环和执行机构的工作范围;3.对生产设备各种部件(电气、机械、液压)的工作顺序、转换方式和互锁要求等要详细说明或了解;4.一些具体特殊要求的动作(如高速、高压、精度等)对液压传动执行机构的特殊要求;5.液压执行机构的运动速度、载荷及变化范围(调节范围);6.对工作的可靠性、平稳性以及转换精度的要求;7.其它要求(如检测、维修)。

二、负载分析(一)负载特性液压执行机构在运动或加工的过程中所承受的负载有工作阻力、摩擦力、惯性力、重力,密封阻力和背压力。

但是从负载角度归纳为三种负载,即阻力负载、负值负载、惯性负载。

1.阻力负载(或正值负载)——负载方向与进给方向相反,即机床切削力(如:铣、钻、镗等),摩擦力,背压力。

切削力+重力+惯性力切削力+惯性力+摩擦力2.负值负载(或超越负载)——负载方向与执行机构运动方向相同(如:顺铣、重力下降,制动减速等)。

3.惯性负载——机构运动转换过程中由惯性所形成的负载(如前冲和后冲,系统的爬行)。

(二)执行机构负载分析1. 液压缸机械负载计算 (1)液压缸机械负载计算在设计选取功率匹配时,一般主要考虑工进阶段的驱动功率,即负载F 为:()f t g mF F F F η=++F f —摩擦力 F t —负载 F g —惯性力m η一般取0.9~0.95(2)液压缸的工作状态分析 工作循环图负载图(P-t)2. 液压马达的负载及其循环图t f mM M M M =++ 注意:液压马达的低速稳定性的问题;即为非常重要的性能参数三、系统主要参数的确定(一)初定液压缸工作压力1. 液压缸的工作压力选择因素 (1) 液压缸的安装布局;分析驱动力的传递形式如压下力,举升力,斜推力(分力关系)等(2) 系统效率压力低,效率低压力适中 (3) 负载刚度和密封性能(活塞及液压缸径大,负载刚度性能好)切削机床一般选用压力在a 10MP 以下,小型机械在a 1016MP ,大型重型机械在a 2030MP 以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科技大学液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华中科技大学液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教学资料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冯天麟目录第一章设计内容及要求2第二章理论计算3负载分析与计算3液压缸的参数计算4液压缸各工作阶段的压力、流量和功率5第三章液压系统的拟定8第四章液压元件的选择9液压泵及电机的选择9液压阀、过滤器、油管及油箱的选择10第五章液压系统的验算11第六章电控系统的设计13各电磁铁动作顺序表13PLC外部接线控制电路14继电器-接触器控制梯形图 15PLC控制梯形图16指令语句表17第七章设计感想18第一章设计内容及要求1.设计内容设计一专用双行程铣床。

工件安装在工作台上,工作台往复运动由液压系统实现。

双向铣削。

工件的定位和夹紧由液压驱动实现、铣刀的进给由机械步进装置完成,每一个行程进刀一次。

2. 设计要求及参数(1)机床的工作循环为:手工上料——按电钮——工件自动定位、夹紧——工作台往复运动铣削工件若干次——拧紧铣削——夹具松开——手工卸料(泵卸载)(2)各循环工步要求定位缸的负载200N.行程100mm 动作时间1s; 夹紧的缸的负载2000N 、行程15mm ,动作时间1s ;取快进、快退最快速度为16m/min 。

工作台往复运动的行程(100~270)mm.。

最大行程定为500mm 。

(3)铣床参数及要求采用单定量泵进油路节流高速,回油有背压,工作台双向运动速度相等,但要求前四次速度为01υ,然后自动切换为速度02υ,再往复运动四次。

切削负载010215000,7500F N F N ==,工作台往复运动速度01v =~8m/min, 02v =~4m/min 。

表1 铣床要求的工作参数第二章理论计算1负载分析与计算负载分析中,暂不考虑回油腔的背压力,液压腔的密封装置产生的摩擦阻力在机械效率中加以考虑。

因工作部件是卧式放置,忽略惯性力,则主要考虑摩擦阻力和切削负载即η可。

如果忽略切削力引起的颠覆力矩对导轨摩擦力的影响,并取液压缸的机械效率m 为,则液压缸在各工作阶段的总机械负载可以算出,列表如下:表2 液压缸在各工作阶段的负载值系统的工作循环图如下:图1 工作循环图机械系统的总负载如下:图2 系统负载图每个循环各工步的速度如下:图3 速度图2 液压缸参数计算(1)工作压力的确定。

工作压力p可根据负载大小及机器类型来初步确定。

铣床液压系统最大负载约为17500N,选择工作台液压缸的工作压力为5MPa。

选取定位缸工作压力1Mpa,夹紧缸工作压力。

(2)计算液压缸内径D和活塞杆直径d。

P 1)进给缸内径D和活塞杆直径d。

由负载图知最大负载为17500N,取背压2为,考虑工进时往返速度相等,采用双作用双杆液压缸,取d/D=。

将数据代入式(5-1)得-2D=9.850x10m,根据液压缸内尺寸系列GB2348-80,液压缸内径圆整为标准系列直径D=100mm,按d/D=并依据活塞杆直径系列GB2348-80,取d=70mm。

2)定位缸内径D和活塞杆直径d。

定位缸选用双作用单杆液压缸。

已知定位缸η为,代入式工作压力1Mpa,负载为200N,液压缸的机械效率m(5-2)得-2D=1.682x10m,按液压缸内尺寸系列GB2348-80,和活塞杆直径系列GB2348-80,取夹紧液压缸的D和d分别为20mm及14mm。

3)夹紧缸内径D 和活塞杆直径d 。

夹紧缸选用双作用单杆液压缸。

已知夹紧缸工作压力为,负载为2000N ,液压缸的机械效率m η为,代入式(4-1),得-2D=4.434x10m ,按液压缸内尺寸系列GB2348-80,和活塞杆直径系列GB2348-80,取夹紧液压缸的D 和d 分别为50mm 及36mm 。

4) 验算液压缸的最小稳定速度。

对于双杆液压缸minmin min q A A v ==(5-3)满足设计要求。

3液压缸各工作阶段的压力、流量和功率根据以上所计算得到的D 和d 值,可估算液压缸在各工作阶段中的压力、流量和功率,如下表所示(其中工进速度取最小值020.4/minv m =,最小值028/min v m =):表3 液压缸在各工作阶段的压力,流量和功率快退2500工进速度最小时液压缸的进油腔压力,输入流量和功率用图示分别表示如下(其中各工作阶段的运动时间为:快进1t ,顺铣一2t ,逆铣3t ,快退4t 。

):图4图5图6第三章 液压系统的拟定(1) 确定供油方式:由设计要求知,该系统采用单定量泵,回油有背压。

(2) 调速方式的选择:由设计要求知,该系统采用节流阀调速。

(3) 速度换接方式的选择采用电磁阀的快慢速换接回路,特点是结构简单、调节行程比较方便,但速度换接的平稳性较差。

若要提高系统的换接平稳性,则可改用行程阀切速的速度换接回路。

(4) 定位、夹紧顺序控制回路的选择采用两个顺序阀控制定位、夹紧两个动作的先后顺序。

用二位四通阀来控制定位缸和夹紧缸的换向动作,为了避免工作时突然失电而松开,应该用失电夹紧方式。

考虑到当进油路压力瞬间下降时仍能保持夹紧力,所以接入单向阀保压。

在该回路中还装有减压阀,用来调节夹紧力的大小和保持夹紧力的稳定。

(5) 组成液压系统将上述所选定的液压回路进行组合,并根据要求和需要作必要的修改补充,及组成如图下所示的液压系统图。

为便于观察压力,在液压泵的出口处,液压缸无杆腔进油口处和有杆腔的出油口处设置测压点。

若设置多点压力表开关,则只需要一个压力表即能观测多点压力。

第四章 液压元件的选择1 液压泵及电机的选择1) 泵的工作压力的确定。

由于油管有一定的压降,所以泵的工作压力为p 1p p p =+∆∑ (10-1)p ∆∑取为,故pp=。

p p 是系统的静态压力,考虑到系统在各种工况的过渡阶段出现的动态压力往往超过静态压力。

另外考虑到一定的压力储备量,并确保泵的寿命,因此选泵的额定压力n p p (1.25~1.6)p ≥。

选取,n p =。

2) 泵的流量确定。

液压泵的最大流量应为()p L max q K q ≥∑ (10-2)L K 为泄漏系数,一般取为~,现取为L K =,则p q ==min 。

3)选择液压泵的规格。

根据以上计算的p p 和p q 查阅相关手册,现选用YB1-B92B 型叶片泵,该泵压力脉动小,噪声低,使用寿命长,广泛用于机床液压系统中。

该泵的基本参数为:公称排量r ,泵的额定压力为7Mpa ,电动机转速1000r/min ,流量为min ,满载驱动功率。

4)与液压泵匹配的电动机的选定。

取的泵的机械效率为10.9η=,电机的机械效率为20.75η=。

快进、快退时:电机所需功率为11112111212()p p Q p p p Q P ηηηη+∆+∆==(10-3)进油腔压力为,其中1p ∆=是进油路压力损失,2p ∆=是压力继电器可靠动作需要的压力差,43110.68/Q m s -=,得,13354P W =;顺铣时:电机所需功率,根据公式(7-3),进油腔压力为3MPa ,其中1p ∆=是节流阀所需最小压力,2p ∆=是压力继电器可靠动作需要的压力差,432 5.3410/Q m s -=⨯,得,23164P W =;逆铣时:电机所需功率,根据公式(7-3),进油腔压力为,其中1p ∆=是回油路压力损失,2p ∆=是压力继电器可靠动作需要的压力差,433 5.3410/Q m s -=⨯,得,34636P W =。

由以上计算可知,最大功率出现在快退阶段,max 4636P W =,则电动机的功率应为4636p N W ≥。

据此查样本选用Y160M-1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动机额定功率为11Kw ,额定转速为1459/min r 。

2 液压阀、过滤器、油管及油箱的选择1) 液压阀及过滤器的选择根据液压系统的最高工作压力和通过各个阀类元件和辅助元件的最大流量,可选出这些元件的型号及规格,列表如下:表4 液压元件明细表2) 油管的选择根据选定的液压阀的连接油口尺寸确定管道尺寸。

由于系统在液压缸快进,快退时,流量最大,实际最大流量约为:max 76/min Q L =,泵的流量为额定流量/min L ,连接液压缸的进出油路油管的直径选择公称通径为20mm 。

所以,按产品样本标准JB827-66,JB/Z95-67,选用公称通径为20mm 的管件。

3)油箱容积的选择中压系统的油箱容积一般取液压泵额定流量的5~7倍,这里取6倍,即6r V Q =,其中r Q 为液压泵每分钟排出压力油的体积。

得,V=500L 。

第五章 液压系统的验算(1)系统压力损失验算由于系统的具体管路布置尚未清楚,整个回路的压力损失无法估算,仅只有阀类元件对压力损失所造成的影响可以看得出来,供调定压力值时参考。

由于快进时的油液流量比工进时的流量大,所以其压力损失也就比工进时的大。

因此必须计算快进时进油路与回油路的压力损失。

假定液压系统选用N32号液压油,考虑最低工作温度为15℃,由手册查出此时油的运动粘度21.5 1.5st cm s ν==,,油的密度3900Kg m ρ=,液压元件采用集成块式的配置形式,Q 取/min L ,即30.00174Q m s =。

判定雷诺数e R :441.27321010e vdQR d νν=⨯=⨯(12-1) 此处d 取20mm ,即0.020d m =,代入数据,得7392300e R =<,则进油回路中的流动为层流。

沿程压力损失p λ∑∆:选取进油管长度为 1.5l m =,则进油路上的流体速度为:25.53/4Q v m s d π==(12-2)压力损失为,2641110750.112e l v p Pa MpaR d λρ∑∆===(12-3)。

局部压力损失:由于采用集成块式配置的液压装置,所以只考虑进油路上的阀类元件和集成块内油路的压力损失。

通过各阀的局部压力损失按式2()s s q p p q ξ∆=∆(12-4) 计算,结果列表如下:表5 各阀局部压力损失若集成块进油路的压力损失0.03j p MPa ∆=,由于油路一次最多经过三个换向阀,故进油路的总压力损失为:(0.070.27330.03)0.919j p p p p Mpa Mpa λξ∑∆=∑∆+∆+∆=+⨯+=(13-1),也就是说,初选的进油管压力损失略大于实际油路压力损失。

这说明液压系统的油路结构以及元件的参数选择是基本合理的,满足要求。

(2)系统发热及温升验算在整个工作循环中,工进阶段用的时间都较长,而快进快退时系统的功率较大,所以系统的发热量大小无法判断,故计算如下:快进时液压泵的输入功率13354P W =,而快进时液压缸的输出功率:'111250016/60667P F v W W==⨯= (13-2)系统的总发热功率:'11122020P P WΦ=-⨯= (13-3)发热量:113294 1.54941Q t J J=Φ=⨯=1热 (13-4)逆铣时液压泵的输入功率24636P W =,而Ⅰ工进时液压缸的输出功率:'222175000.4/60117P F v W W==⨯= (13-5)系统的总发热功率:'22224402P P WΦ=-⨯= (13-6)发热量:22440240.517828Q t J J=Φ=⨯=2热 (13-7)综合以上可知,发热量最大的阶段是逆铣阶段,即取max 4402W 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