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工艺 -

合集下载

美术欣赏 第七章 工艺美术

美术欣赏 第七章 工艺美术

第二节 中国工艺美术种类和流派
在欣赏中国工艺美术作品时,一方面要了解 工艺美术作品在材质、造型、装饰等方面本 身的艺术价值;另一方面要了解工艺美术作 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各个历史时期在工 艺美术领域方面的整体艺术风格。
一.陶瓷
陶瓷是由粘土或高岭 土、长石、石英等作 为原材料加水混合经 混炼,成形,高温烧 制而成的器物。
体薄、平边、圆钮、装饰程 式化 。
《规矩四神镜》东汉
2.铜镜
(3)唐镜
《海兽葡萄纹镜》唐代
《月宫镜》唐代
2.铜镜
(4)宋镜
《蹴鞠纹镜》宋代
3.金银器
中国运用金银的历史悠久,我国早在三千多 年前的商代就已有了金器。作为贵重金属, 金银器在历朝历代均为广泛实用,其制作技 术和使用范围逐步提升和扩大。每一时期的 金银器都具有不同的艺术特色,极具历史文 化内涵。
《人面鱼纹彩陶盆》半坡文化
1.新石器时代
《舞蹈纹彩陶盆》期,瓷器的兴起 逐渐取代了青铜器和漆器的地 位,成为人们生活器皿中的一 个主要品种。最早的瓷器是青 瓷,其品种繁多,既有生活用 品,也有陈设品。当时青瓷的 主要产地以浙江地区为中心, 分为越窑、瓯窑、婺窑、德清 窑四大派系。
《青花凤首扁壶》元代
6.明清时期
《斗彩斗鸡杯》明代 《珐琅彩竹菊鹌鹑瓶》清代
二.金属工艺
1.青铜器
青铜器是用红铜加锡的一种合金器物,可分为烹饪器、食器、酒器、 水器、杂器、兵器、乐器、工具等。中国的青铜时代始于公元前2000 年,历经夏、商、周至秦汉时期,其中以商周时期的器物最为精美。
2.铜镜
《莲塘乳鸭图》宋代
明代染织工艺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丝织、棉、麻和毛织、印染和顾
绣四个方面。明代的丝织工艺中锦缎的制作方法就有妆花、本色花、 织金银三大类。

第七章锻压成形工艺

第七章锻压成形工艺

2、滚压模膛
在坯料(pī liào)长度根本不变的前提下用它来减小坯料(pī liào)某局部的横截面积,以增 大另一局部的横截面积。
滚压模膛分为开式和闭式两种:
当模锻件沿轴线的横截面积相差不很大或对 拔长后的毛坯作修整时,采用开式滚压模膛。
当模锻件的截面相差较大(jiào dà)时,那么应采 用闭式滚压模膛。
是将毛坯弯成所需形状(xíngzhuàn)的工序
在进行弯曲变形前,先要将毛坯锻成所需形状,使体积合 理分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于(biànyú)获得合格产品。
9
第九页,共五十九页。
5〕扭转(niǔzhuǎn)
将毛坯(máopī)一局部相对于另一局部绕其轴线旋转一定角度的工序。
10
第十页,共五十九页。
6〕切割(qiēgē)
几何体间的交接处 不应形成(xíngchéng)空间曲线
12
第十二页,共五十九页。
零件(línɡ jiàn)的自由锻结构工艺性
自由锻件上不应设计(shèjì)出加强筋、凸台、 工字形截面或空间曲线形外表
自由锻件横截面假设有急剧变化或形状
较复杂(fùzá)时,应设计成有几个简单件构
成的组合体,再焊接或机械连接方法 连接。
造。图7-8中的b-b面,就不适合作分模面。
32
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九页。
(4) 选定的分模面应使零件上所加的敷料最少。
压力机 以压力(yālì)代替锤锻时的冲 击力,适用于锻造大型锻件。
水压机 油压机
锻锤吨位 = 落下局部总重量 = 活塞+锤头+锤杆
压力机吨位 = 滑块运动到下始点时所产生的最大压力
4
第四页,共五十九页。
二、自由锻工序

第七章 装配工艺基础

第七章 装配工艺基础
第七章 装配工艺基础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概 述 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 装配工艺规程 汽车装配工艺过程
第一节 概
一、装配的概念

任何机器都是由若干零件、组件和部件组成的。 根据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将零件结合成组件和部 件,并进一步将零件、组件和部件结合成机器的过 程称为装配。 将零件与零件的组合过程称为组装,其成品为组 件;将零件与组件的组合过程称为部装,其成品为 部件;而将零件、组件和部件的组合过程称为总装, 其成品为机器或产品
二、装配工作的主要内容
(1) 清洗 进入装配的零件必须先进行清洗,以除去在制造、储存、运
输过程中所粘附的切屑、油脂、灰尘等。
(2) 平衡 旋转体的平衡是装配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 (3) 过盈连接 机器中的轴孔配合,有很多采用过盈连接。
(4) 螺纹联接 在汽车结构中广泛采用螺纹联接。 1) 螺栓杆部不产生弯曲变形,螺栓头部、螺母底面与被联接 件接触良好。 2) 被联接件应均匀受压,互相紧密贴合,联接牢固。 3) 根据被联接件形状、螺栓的分布情况,按一定顺序逐次(一 般为2~3次)拧紧螺母。 (5) 校正 所谓校正,是指各零部件本身或相互之间位置的找正及调整 工作,这也是装配时常常要做的工作。
图7-1 分组公差带位置分布图
表7-1 活塞销及活塞销孔尺寸分组及标记(mm)
例如,某发动机活塞销和销孔的配合就是一例。如图4—23 图所示,技术要求规定,活塞销与活塞销孔的配合最大过盈 为0.0075mm,最小过盈为0.0025mm,若按互换法的极值解 法装配,则活塞销外径为φ 28-0.0075-0.0100 mm,活塞销孔的孔 径为ф 28-0.0125-0.0150 mm,销子和销孔所分配到的公差仅为 0.0025mm,而这样高的精度,加工极难。于是,生产上采 用分组选配法装配,将它们公差均放大四倍,即:活塞销为 ф 28-0.0100 mm,活塞销孔为:ф 28-0.0050-0.0150 mm。由于公差 放大,加工变得容易。按该公差进行加工后,对这些零件进 行测量,并按尺寸大、小分为四组,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别, 按分组顺序,对应组的零件进行装配,保证装配精度的要求。 活塞销和活塞销孔的分组尺寸见表4—3。

第七章 菜肴的组配工艺

第七章 菜肴的组配工艺
韭黄肉丝 糟溜三白 暖色调为主
清汤鱼圆
菜肴色、香、味、形组配的一般规律
菜肴色彩的组配形式
对比色的组配
也叫“花色配”、“异色配”。 把两种不同色彩的原料组配在一 起.
色差要大
多色彩的组配
组成菜肴的色彩是由多种不同颜 色的原料组配在一起,其中以一 色为主,多色附之,色彩艳丽, 总体调和 .
三色鱼丸 五彩鱼丝 炒时蔬
辅料服从主料来组配
主、辅料的形状必须和 谐统一、相近相似,.
配料形状大小不能超过 主料、形状要类似.
菜肴原料质地的组配规律
同一质地原料相配 脆配脆、嫩配嫩、软配软、 如“汤爆双脆” . 不同质地的原料相配 使菜肴的质地有层次感, 达到质地反差的口感享受 .
菜肴与器皿的组配规律
依据菜肴档次
依据菜肴特点
多用鱼、禽、畜、蛋、果 蔬等质脆嫩原料
旺火热油、兑汁调味、出 品脆美爽口 烹调方法:炸、熘、爆 、炒等快速烹法 原料加工后的形状:多 以小型原料为主
汤菜
• 名贵原料
• 汤汁、份量
宴席菜点的构成
冷菜
热菜
甜菜
素菜
席点
汤菜
主食
辅佐 食品
冷菜
冷菜又称“冷盘”、“冷荤”、“凉菜”等,是相对于 热菜而言。形式有:单盘、双拼、三拼、什锦拼盘、花 Nhomakorabea拼盘带围碟。
单盘
一般使用5~7寸盘 ,每盘只装一种冷 菜,是宴席中最常 用的冷菜形式。
双拼
•两种原料组成的叫 “双拼”;三种原料 叫“三拼”;八种原 料原料组成的叫“什 锦拼盘”
花色拼盘
•多见于中、高档宴 席冷菜。主盘主要采 用“花式冷拼”的方 式
热菜
热菜一般由热炒、大菜组成,它们属于食品的“躯干”, 质量要求较高。 热炒

第七章刻蚀工艺

第七章刻蚀工艺
干刻所用的化学气体,常态下对薄膜不起刻蚀作用。 干刻过程的起始和终止靠化学气体在射频放电条件下产生等离子体来 控制。
干法刻蚀的优点:
各向异性好,选择比高,分辨率高 可控性、灵活性、重复性好 操作安全,易实现自动化 无化学废液,刻蚀过程不引入污染,洁净度高。
干法刻蚀的缺点:
成本高,设备复杂 有“再淀积”现象;某些化学气体具毒性或腐蚀性
光刻胶 多晶硅 光刻胶 多晶硅
SiO2 硅衬底
硅衬底
10
VLSI对刻蚀工艺的质量要求
图形转换的保真度高:各向异性度→1,保真度越好 选择比好:被刻蚀薄膜的刻蚀速率高,掩蔽膜和其它衬底 材料的刻蚀速率尽量低 刻蚀均匀性好,重复性高 对硅片表面和器件结构的损伤小 清洁、经济、安全
11
湿法刻蚀
湿法刻蚀:液态化学试剂与薄膜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 可溶性(或气态)生成物 湿法刻蚀过程的三步骤:
13
SiO2的湿法刻蚀
氢氟酸可以在室温下与SiO2快速的反应,而不会刻蚀硅: SiO2 + 6HF = H2SiF6 + 2H2O 掩蔽膜:光刻胶、氮化硅、多晶硅 工艺上通常使用加入NH4F的氢氟酸缓冲液(BOE),来维 持有效刻蚀剂浓度。 氢氟酸缓冲液配方为:HF:NH4F:H2O=3ml:6g:10ml NH4F → NH3 + HF
设备:高压等离子体刻蚀机(真空度102~10-1 Torr) 特点: 1.纯化学反应进行刻蚀,选择性好; 2.高气压下,离子的能量很小,各向异性差; 3.对基底的损伤小; 4.多片处理模式。 应用:不考虑图形转移精度的场 合,如去胶工艺(O2,CF4等) 重要!!反应产物的挥发性
23
物理化学性刻蚀(反应离子刻蚀)
30

第七章 工艺流程图

第七章  工艺流程图

(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这几种图由于要求不同,其内容和表达的重点也不一 致,但彼此之间却有着密切的联系。
节目录 主菜单
7.2
7.2.1
方案流程图
方案流程图的作用及内容
作用:表达物料从原料到成品或半成品的工艺过程, 及所使用的设备和机器。用于设计开始时的工艺方 案的讨论,也可作为施工流程图的设计基础。 内容: ①设备——用示意图表示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机器、 设备;用文字、字母、数字注写设备的名称和位号。 ②工艺流程——用工艺流程线及文字表达物料由原 料到成品或半成品的工艺流程。
节目录
主菜单
7.4 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7.4.6 施工流程图的阅读
一、看标题栏和图例中的说明
节目录
主菜单
7.4 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二、掌握系统中设备的数量、名称及位号
节目录
主菜单
7.4 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三、了解主要物料的工艺施工流程线
节目录
主菜单
7.4 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四、了解其它物料的工艺施工流程线
7.4 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仪表位号 被测变量字母代号 功能字母代号 仪表位号的组成
P RC—3 01
序号 工段代号
PRC 301
PI 60
集中仪表盘面安装的 压力记录控制仪表
就地安装的 压力指示仪表
节目录 主菜单
仪表位号的标注方式
7.4 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7.4.5 图幅和附注
施工流程图一般采用A1图幅,横幅绘制,特 别简单的用A2图幅,不宜加宽和加长。 附注的内容是对流程图上所采用的,除设备 外的所有图例、符号、代号作出的说明。
施工流程图的内容: 设备示意图:带接管口的设备示意图,注写设备位号及名 称; 管道流程线:带阀门等管件和仪表控制点(测温、测压、测 流量及分析点等)的管道流程线,注写管道代号; 对阀门等管件和仪表控制点的图例符号的说明; 标题栏。

锻造工艺过程及模具设计第7章模锻工艺

锻造工艺过程及模具设计第7章模锻工艺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3.模锻斜度的选择 为了便于将成形后的锻件从模膛中取出,在锻件上与分模面 相垂直的平面或曲面上必须加上一定斜度的余料,这个斜度就称 为模锻斜度。 外模锻斜度α和内模锻斜度β(图7.11)。在同一锻件上内
模锻斜度β比外模锻斜度α大。 锻件成形后,外模锻斜度有助于锻件出模,内模锻斜度的金 属由于收缩反而将模膛的突起部分夹得更紧。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锻件的精度可用锻成尺寸与锻件公称尺寸的 偏差判定。锻件图上的公称尺寸所允许的偏差 范围称为尺寸公差,简称公差。
(1)锻件的形状
锻件形状的复杂程度由形状复杂系数S表示。 S是锻件质量或体积(Gd,Vd)与其外廓包容体 的质量或体积(Gb,Vb)的比值,即: S=Gd/Gb= Vd/ Vb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热模锻压力机模锻工艺过程具有下列特点: 1、对于横截面形状复杂、分模面接近圆形或方形 的锻件(例如薄辐齿轮),必须正确设计预锻工步。 2、对于截面相差很大的长毛坯,一般需要用其它 设备制坯。 3、最好使用电加热及其它少无氧化加热,或在热 坯料送进压力机前有效清除氧化皮。 4、热模锻压力机导向精度较高,工作方式和普通 冲床相近。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7.2.2 长轴类锻件
按外形、主轴线、分模线特征,长轴类 锻件可分为: 1.直长轴锻件 :一般采用拔长制坯或 滚挤制坯。 2.弯曲轴锻件:除了可能要拔长制坯或 拔长加滚挤制坯外,还要有弯曲制坯或成型 制坯。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3.枝芽类锻件:带有突出部分。除了需拔 长制坯或拔长加滚挤制坯外,还要有成 型制坯或预锻制坯。 4.叉类锻件:头部呈叉状。若杆部较短, 除拔长制坯或拔长加滚挤制坯外,还要 进行弯曲制坯;若杆部较长,需用带劈 料台的预锻制坯工步,不需弯曲制坯。

第七章 模锻工艺

第七章  模锻工艺

二、模锻工艺方案的选择 基本原则:保证锻件生产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在工艺上应满足对锻件质量和数量的要求; 在经济上应使锻件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1.模锻工艺的选择 ①较大批量生产,采用模锻锤或热模锻压力机; ②中小批量生产,采用螺旋压力机或在自由锻锤上胎 模锻及固定模模锻。 工艺方案的选择: ①必须保证锻件的质量要求。 ②必须考虑工厂的具体条件,根据工厂的设备状况选 择合理的工艺方案。
二、热模锻压力机上模锻件图设计要点 热模锻压力机上模锻件图设计的原则、内容、方法 与锤上模锻基本相同。 根据热模锻压力设备特点,锻件图设计有以下要求: ①热模锻压力机有顶出装置,锻件可以顺利地从较深的 模膛内取出,分模面选择较灵活。
头部沿轴向的内孔无 法锻出,飞边体积较 多,金属浪费大。
②热模锻压力机上模锻不用顶杆时,模锻件斜度与锤 上模锻相同。若采用顶杆顶出锻件,则模锻斜度一 般比锤上模锻件小一级。外斜度为3°~7°,一般 常用5°;内斜度为7°~l0°。
锻件技术条件:锻件图无法表示的锻件质量和检验要求 的内容,均应列入技术条件中加以说明。
包括内容:
①未注明的模锻斜度和圆角半径。 ②允许错移量和残余飞边的宽度。 ③允许的表面缺陷深度。 ④锻后热处理方法及硬度要求。 ⑤表面清理方法。 ⑥需要取样进行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试验时, 应注明在锻件上的取样位置。 ⑦其他特殊要求,如直线度、平面度等。
非圆形锻件的外廓包容体重量Gb和体积Vb(图7-9)为: Vb lbh Gb lbh
表7-1锻件形状复杂程度等级 级别 Ⅰ Ⅱ Ⅲ Ⅳ 代号 S1 S2 S3 S4 形状复杂系数值 0.63~1 0.32~0.63 0.16~0.32 ≤0.16 形状复杂程度 简单 一般 比较复杂 复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 C D. .
B 7、关于锯割的操作要领正确的表述是( )
A.推锯不加压,回拉加压;锯程要足够长 B.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锯程要足够长 C.推锯不加压,回拉加压;锯程要尽量短 D.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锯程要尽量短
8、为了防止金属制品表面生锈,增加产品的美观程度。通常需
A 要对金属表面进行以下工序的处理,其正确的处理顺序是( )
(2)方法
准备(清除毛刺和铁屑)
表面刷光 粗处理(用细锉锉平金属表面)
细处理(用精细级金刚砂纸打磨)
喷涂油漆
镀层
考点二 工艺的含义及常见工艺的种类

划线
锯割
刨削
表面处理
榫接
凿孔
墨斗
凿子
考点二工艺的含义及常见工艺的种类 Ⅰ
请判断以下工艺中,哪些是属于金工工艺? 哪些又是木工工艺?哪些既属于金工又属于木 工?
•名称:丝锥和丝锥扳手
•用途:攻丝(攻内螺纹)
•操作:底 倒孔 角
选择 丝锥
装夹 工件
攻内 螺纹
考点二 划线 锯割 锉削 钻孔 连接 表面处理 Ⅱ
•名称:圆板牙和板牙扳手
•用途:套丝(套外螺纹)
•操作:倒角
选择 板牙
装夹 工件
套外
螺纹 返回
考点二 划线 锯割 锉削 钻孔 连接 表面处理 Ⅱ
(1)目的 防止金属制品表面生锈腐蚀,提高产品的美观程度
A.锯条紧度以两手指的指力旋紧蝶形螺母为宜,扳 动锯条感觉硬实 B.用台虎钳夹紧工件时,可用锤子敲击手柄 C.为了提高锯割效率,推拉手锯时,均应适当施加 向下的力 D.台虎钳上的铁屑,可用嘴吹落或用手抹落
6.学校要用一块规格为500×260的 木板设计制作如图所示的引导牌。
下列加工流程较为合理的是( C )



钻 孔
夹 钻 头
考点二 划线 锯割 锉削 钻孔 连接 表面处理 Ⅱ
•名称:台钻(钻床),常用的钻头是麻花钻 •用途:用钻头在实体材料上打孔 •操作:“二要二不要”
1、钻孔要集中注意力; 2、要戴防护眼镜,以防钻屑飞出伤害眼睛。 3、不准戴手套,以防钻头卷住手套而伤害 手指; 4、不准用手直接扶持小工件,以免造成伤害事故。
①用精细金刚砂纸打磨
②喷涂油漆或镀层
③清除毛刺和铁屑
④用细锉锉平表面
A.③④①②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①③
9、小明制作台灯支架需要一节细钢管,下面工具中适合截
D 取、加工这段钢管的工具是( )
①斧头 ②钳工锤 ③台虎钳 ④锉刀 ⑤刨子 ⑥钢锯
A.①③⑥ C. ①③④
B.②⑤⑥ D.③④⑥
返回
3、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
一般来说,金属材料的加工包括:划线、 锯割、锉削、钻孔、连接、表面处理等加 工过程。
划线
锯割
锉削
表面处理
连接
钻孔
返回
考点二 划线 锯割 锉削 钻孔 连接 表面处理 Ⅱ
划线:
划 1、步骤:




线






线
线


返回
划线工具——金工部分
返回
考点二 划线 锯割 锉削 钻孔 连接 表面处理 Ⅱ
•名称:钢丝锯: •用途:主要用于锯割复杂的
曲线和开孔
返回
考点二 划线 锯割
锉削姿势
•名称:锉刀
锉削 钻孔
连接
表面处理 Ⅱ
•用途:去除工件切割面的毛刺, 加工成指定的尺寸、形状等
•操作:1、锉削时要注意身体和手臂动作的协调。 2、在推锉过程中,左手的施压要由大变 小,右手的施压要由小变大,使锉刀平 稳而不上下摆动。
划线 锯割 锉削
钻孔
螺纹加工
榫接 刨削 凿孔
表面处理
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1、使用样冲时,规范的操作方法是(B )
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2、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C )
A
B
C
D
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3.下列的工具中,不属于金工划线工具的是(B )
A.划规
B.钢锯 C.样冲 D.划针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考点二 划线 锯割 锉削 钻孔 连接 表面处理 Ⅱ
•名称:手锯(钢锯)
•用途:主要用来锯割金属
•操作:1、上锯:锯齿朝外;
2、起锯:左手大拇指靠住锯条,起锯角要小(15度), 选择远端起锯,锯程要短,用力要小,当锯条陷入23mm时,才正常锯割; 3、锯割: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锯程要长,推拉要 有节奏。
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10、在一块大木板上取材,制作如图 所示的家具面板,其加工流程相对比
较合理的是( B )
A. 划线
刨削
锯割
划线
钻孔
B. 划线
锯割
刨削
划线
钻孔
C. 钻孔
划线
刨削
划线
锯割
D. 钻孔
划线
锯割
划线
刨削
直锉法
推锉法
返回
考点二 划线 锯割 锉削 钻孔 连接 表面处理 Ⅱ
•名称:样冲
•用途:用于钻孔中心处冲出冲眼, 防止钻孔中心滑移
•操作:1、应该斜看靠近冲眼部位; 2、冲眼时冲尖对准划线交点; 3、敲击前要扶直样冲;
考点二 划线 锯割 锉削 钻孔 连接 表面处理 Ⅱ
钻孔的一般步骤


线
1、工艺的涵义(2分)及种类(2分)?
2、金属加工工艺的过程包括?(2分)
3、划线的一般步骤及划线工具?(各2分)
4、锯条安装方法?(1分)起锯的方法? (2分)锯割的操作要领(2分)
5、钻孔的步骤(2分)及安全操作警示: “二要二不要”?(3分) 6、表面处理的方法及表面刷光的具体步骤? (各2分)
一、认识工艺
1、工艺的涵义:
工艺:是指利用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半 成品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
返回
2、工艺的分类
因目的和功能不同,工艺分为加工工艺、 装配工艺、检测工艺、表面处理工艺。
判断下列民间常见的工艺类型:
水电工: 装配工艺
油漆匠:表面处理工艺
检验员:检测工艺
铁匠: 铸造工艺 木匠: 木工工艺
考点二 划线 锯割 锉削 钻孔 连接 表面处理 Ⅱ
连接:通过固定连接和半固定连接的方法可以 实现金属件之间的连接。
连接方法 铆接
金属
黏接 焊接
其它
木材 榫接
应用实例 金属框架或不易焊接的铝材连接 金属材料与其它材料之间的连接 承受力较大的金属件之间的连接 P148… 木材之间的固定连接
考点二 划线 锯割 锉削 钻孔 连接 表面处理 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