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通行能力手册尹其畅 A详细版
【交通运输】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第章交通流参数

第7章交通流参数目录7.1 引言 (2)7.2 连续流 (2)7.2.1 交通量和流率 (2)7.2.2 速度 (4)7.2.3 密度 (7)7.2.4 车头时距和车头间距 (8)7.2.5 基本参数之间的关系 (9)7.3 间断流 (11)7.3.1 信号控制 (12)7.3.2 停车或让路控制交叉口 (14)7.3.3 速度 (15)7.3.4 延误 (16)7.3.5 饱和流率和损失时间 (16)7.3.6 排队 (18)7.4 参考文献 (22)图表目录图表7-1 时间平均速度和区间平均速度之间的典型关系图 (6)图表7-2 连续流设施上速度、密度和流率之间的一般关系 (10)图表7-3 信号交叉口引道车道中交通间断情况 (13)图表7-4 饱和流率和损失时间概念图 (14)图表7-5 信号交叉口排队图 (20)7.1 引言交通量或流率、速度和密度这三个基本变量可描述各种道路上的交通流。
本手册中,交通量或交通流量是连续流和间断流两类交通设施共用的参数,而速度和密度主要用于连续流。
一些与流率相关的参数,如车头间距和车头时距,也都适用于两种类型的交通设施;其他参数,如饱和流量或间隙,只用于间断流。
7.2 连续流7.2.1 交通量和流率交通量和流率是量化给定时间间隔内,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上某一点车辆数的两个指标,其定义如下:交通量——在给定时间间隔内,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某一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总数。
交通量可以按年、日、小时或不足1小时的时间间隔来计量。
流率——在给定的不足1小时的时间间隔内,通常为15min,车辆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某一点或某一断面的当量小时流率。
交通量和流率是量化交通需求的变量,也就是在指定的时间段内,希望使用已知交通设施的车主或司机的数量,通常以车辆数表示。
由于交通阻塞能够影响交通需求,有时观测到的交通量反映的是通行能力的限制,而不是实际的交通需求。
交通量和流率之间的区别很重要。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2000 中文版】第21章-多车道公路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2000 中文版】第21章-多车道公路第21章多车道公路21.1 引言使用本章介绍的程序可分析乡村和郊区多车道公路的通行能力、服务水平、所需车道数,以及线形设计对交通的影响。
本章中的方法以国家公路合作研究计划(NCHRP)的研究成果(1)为基础,又参考其他文献,进行研究,推进了原有方法(2-6),使之更加完善(7)。
21.1.1 多车道公路的理想条件本章中的程序可以确定因不满足理想条件而造成的行程速度的降低。
在理想条件下, 多车道公路可达到规定的速度和通行能力。
这些条件包括天气晴朗,视距良好,无意外事件或事故发生。
为研究交通流三参数间的关系和修正速度,在多车道公路交通流特性的研究中,定义了多车道公路的理想条件:·车道最小宽度3.6米;·某行进方向上总侧向净空最小为3.6米-这代表从行车道边线到沿路边缘,到沿中央带边缘障碍物的总侧向净空(在计算中,大1.8米的侧向净空均可视为等于1.8米);·交通流中只有小客车;·道路沿线无直接入口;·有分隔带的公路;·自由流速度(FFS)大于100km/h。
这些理想条件表征了乡村和郊区多车道公路的最高运行水平。
21.1.2 方法的限制条件本章中的分析方法未考虑以下情况:·因施工、事故或铁路交叉口所造成的临时性阻塞;2·在路肩上停车引起的干扰( 例如在乡村商店,跳蚤市场或景点的附近);·三车道横断面;·路段开始或结束时车道减少或增加的影响;·从多车道路段进入双车道路段时可能造成的排队延误;·中央带护栏和双向左转车道的区别;·自由流速度(FFS)小于70 km/h或大于100 km/h。
21.2 方法本章中所描述的方法旨在用于分析连续流路段。
第15章介绍的方法用于分析有下列一个或多个特征的城市道路。
·交通流明显受其他交通信号的影响(也就是, 信号间距小于或等于3千米)·路侧停车普遍存在·有频繁使用的公共汽车站, 或·大量的行人。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公共交通概念

第14章公共交通概念14.1引言本章介绍了在公用街道上行驶并与其它用路者相互影响的各种方式公共交通(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及轻轨)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概念。
只在专有路权条件下行驶的公共交通方式,例如:快速公共交通,通勤火车及自动导轨车辆,在这里不做说明。
在《公交客运能力和服务质量手册》(1)中,对所有公交方式都有详细的阐述。
本章与《道路通行能力手册》中的第五编和第27章配合使用。
第27章提供了确定公共交通车站和公交路线的客运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分析方法与应用实例。
手册的第五编将公交系统的通行能力、服务质量应用的概念与多种方式的交通走廊和区域的分析集成,形成统一的概念。
14.1.1公共交通的作用在北美洲,公共交通有两个主要的作用。
第一个是顺应了选择公交乘客的需要。
有些人,尽管有其他的出行方式(例如:汽车),但在某种出行时选择公共交通方式。
许多通勤者选择公共交通是因为他们不愿意经受高峰期的交通拥挤。
可以选择出行方式的乘客,在高峰期乘坐公共交通上班。
这样,公共交通增加了城市交通系统运送的客流量,同时减少了或至少是限制了美国每年城市交通拥挤损失掉的436万人—时数的增长(2)。
公共交通是人们在一些大城市商业中心区(CBD)内活动的基本工具,没有它,这些地区将无法生存。
在那些中心商业区密度大,停车费用较高,而且受限的城市中,公共交通对可以选择出行方式的乘客特别重要。
公交的另一个作用是为儿童、老人和由于身体条件不能驾车的那部分人群的基本出行提供了条件。
在美国和加拿大,大约有35%的成年人没有驾驶执照(2),这些人的出行必须依赖公共交通和其它交通方式,如步行,骑自行车和坐出租车。
专门为残疾人服务是公共交通的一个主要作用,而且在许多小的公交系统内是最主要的作用。
使用这些公共交通的人称为不能独立行动的乘客。
在繁重的交通走廊上,轨道服务的客运能力比公共汽车服务大,轨道交通使用固定线路在人口密集的地区更具吸引力。
轻轨交通的运行方式多种多样,它可以在地下,地面上或高架结构物上,以及在地面上与其它交通方式混合运行。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2000-第7章-交通流参数

第7章交通流参数目录7.1 引言 (2)7.2 连续流 (2)7.2.1 交通量和流率 (2)7.2.2 速度 (4)7.2.3 密度 (7)7.2.4 车头时距和车头间距 (8)7.2.5 基本参数之间的关系 (9)7.3 间断流 (11)7.3.1 信号控制 (12)7.3.2 停车或让路控制交叉口 (14)7.3.3 速度 (15)7.3.4 延误 (16)7.3.5 饱和流率和损失时间 (16)7.3.6 排队 (18)7.4 参考文献 (22)图表目录图表7-1 时间平均速度和区间平均速度之间的典型关系图 (6)图表7-2 连续流设施上速度、密度和流率之间的一般关系 (10)图表7-3 信号交叉口引道车道中交通间断情况 (13)图表7-4 饱和流率和损失时间概念图 (14)图表7-5 信号交叉口排队图 (20)7.1 引言交通量或流率、速度和密度这三个基本变量可描述各种道路上的交通流。
本手册中,交通量或交通流量是连续流和间断流两类交通设施共用的参数,而速度和密度主要用于连续流。
一些与流率相关的参数,如车头间距和车头时距,也都适用于两种类型的交通设施;其他参数,如饱和流量或间隙,只用于间断流。
7.2 连续流7.2.1 交通量和流率交通量和流率是量化给定时间间隔内,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上某一点车辆数的两个指标,其定义如下:交通量——在给定时间间隔内,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某一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总数。
交通量可以按年、日、小时或不足1小时的时间间隔来计量。
流率——在给定的不足1小时的时间间隔内,通常为15min,车辆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某一点或某一断面的当量小时流率。
交通量和流率是量化交通需求的变量,也就是在指定的时间段内,希望使用已知交通设施的车主或司机的数量,通常以车辆数表示。
由于交通阻塞能够影响交通需求,有时观测到的交通量反映的是通行能力的限制,而不是实际的交通需求。
交通量和流率之间的区别很重要。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读书报告苏永云1 美国道路通行能力研究概况美国在1950年由公路局出版了《道路通行能力手册》第一版,这是道路通行能力学科发展的标志,尔后于1965年在道路通行能力委员会的指导下出版了第二版。
此后二十年间,公路研究计划暑和联邦公路管理局的组织许多科究机构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于1985年出版了第三版,该版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
此后,不定期地发布新的研究成果,于1992年更新了多车道公路通行能力分析方法,于1994年公布了较全面的修订版,该修订版对85版的7章内容作了修订。
美国计划于2000年公布新的修订版。
据悉在系统通行能力分析、过饱和状态下的通行能力分析、交织区的通行能力分析、公交通行能力分析、行人与自行车通行能力分析等六个方面将有较大的修改,并启用新的图表格式。
2 HCM的基本理论与方法HCM85版是直至80年代中期交通工程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应用,内容庞博、理论基础坚实、适用性强,HCM94是目前交通工程最新研究成果的汇总与应用,各国正逐渐从使用HCM85过渡到使用HCM94。
HCM按设施类型进行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计算。
总体上,按是否存在外部的引起交通流中断的固定元素将设施分为非间断流与间断流两大类。
前者又细分为五种类型—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交织区、匝道及匝道连接点、多车道公路和双车道公路,后者细分为六种类型—信号交叉口、无信号交叉口、市区和郊区干道、公共交通客运能力、行人和自行车。
HCM85与HCM94中通行能力指流率,而非流量。
HCM中广泛使用流率概念,即是小于60分钟流量的扩展小时流量。
这是由于一个小时内交通流状态是不均匀的,若以小时流量进行分析,此种不均匀足以使分析结果失去意义。
只有采用流率才能达到实际应用中要求的精度。
通常,采用最大的15分钟流率作为设施的通行能力。
HCM定量描述流量—质量的关系。
HCM不仅能分析设施的最大通行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分析与具体服务质量有关的负荷能力。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第一章引言目录1 概述 (2)编写手册的目的 (2)手册的内容 (2)手册的使用 (2)公制版和美国通用制版的惯例版本 (3)北美和国际的应用 (3)在线手册 (3)计算软件 (4)2 手册的历史 (4)3 HCM2000的新内容 (5)第一部分:概述 (5)第二部分:概念 (7)第三部分:分析方法 (7)城市道路 (7)信号交叉口 (7)无信号交叉口 (7)行人 (7)自行车 (7)双车道公路 (8)多车道公路 (8)高速公路设施 (8)高速公路基本路段 (8)高速公路交织区 (8)匝道和匝道联接点 (8)立体交叉匝道 (8)公共交通 (8)第四篇:交通走廊和区域分析 (8)第五篇:仿真和其他模型 (8)4 HCM2000的研究基础 (8)5 参考文献 (9)图表目录表1-1 HCM1985版本:编制和修订 (4)表1-2 HCM 2000的编制 (5)表1-3 相关研究项目 (9)1 概述编写手册的目的道路通行能力手册(简称HCM)给交通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一套统一的公路和街道设施服务质量的评价评方法。
HCM不是为了各种交通设施、系统、区域、环境制定有关期望的和恰当的服务质量的政策,而是为了对确定交通设施的规模,为了确保从业人员接触到最新研究的成果和提出典型的问题,进而提供一套合乎逻辑的分析方法。
第四版HCM目的是为给出一个系统的、协调一致的基本原则,通过其评价地面交通系统中各种设施的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评价一系列设施组成的系统的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评价多个交通设施的组合体的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
本手册是一本主要的原始文献,它汇集了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分析各种街道、公路、行人和自行车交通设施运行状况的方法。
目前,交通研究委员会(TRB)正在编写一部辅助补充性手册,即公交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手册。
这部手册将从使用者和经营者两个角度阐述分析公交服务水平的方法。
手册的内容手册分为5个部分。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第七版

健康生活方式知识问答嘿,朋友们!咱今儿就来唠唠健康生活方式那些事儿。
咱先说说吃这方面吧!你想想,那食物就像咱身体的燃料,得加好油才能跑得快呀!可别老是吃那些油汪汪、甜腻腻的东西,就像车子加了劣质油,能跑得顺溜吗?咱得多吃蔬菜水果,那可都是大自然的宝贝呀!五颜六色的,看着就喜人,营养还丰富。
还有那五谷杂粮,别小瞧它们,那可是能量的宝库呢!再讲讲睡个好觉有多重要。
晚上不睡觉,白天就没精神,那不就像手机没电了一样,啥都干不了啦!每天都要按时上床,舒舒服服地睡个饱饱的觉,第二天才能精神头十足地去迎接新的挑战呀!运动就更不用说啦!你看那运动员,身体多棒!咱虽然不要求像他们那样厉害,但也得活动活动筋骨呀!哪怕就是散散步,那也比整天窝在沙发里强呀!就像机器,你不运转就会生锈,咱身体也一样,得动起来才能保持活力呀!心情也很重要哦!整天愁眉苦脸的,身体能好吗?要学会给自己找乐子,看看喜剧,和朋友聊聊天,把那些烦心事都抛到九霄云外去。
就像太阳出来了,乌云自然就散了,心情好了,身体能不健康吗?还有啊,别老是坐着不动,坐久了屁股都大啦!时不时起来活动活动,扭扭腰,伸伸腿,这多好呀!你想想,要是一直坐着,那身体不就僵了吗?再说说喝水吧,水可是生命之源呀!可有些人就是不喜欢喝水,那怎么行呢?就像花儿不浇水能开得艳吗?咱得时不时就喝点水,让身体里的细胞都水灵灵的。
平时也得注意卫生呀,勤洗手,别让那些细菌病毒有可乘之机。
这就像给咱身体穿上一层保护衣,把那些坏家伙都挡在外面。
咱再想想,要是生活不健康,三天两头生病,那多难受呀!又得吃药又得打针的,多遭罪!所以呀,咱得从现在开始,好好对待自己的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你说,咱要是每天都吃得健康,睡得香,运动够,心情好,那生活得多美呀!咱可不能马虎对待自己的身体,这可是咱革命的本钱呢!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拥抱健康生活吧!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第4章-高速公路基本路段

目录目录...................................................................... I 第四章高速公路基本路段 . (1)4.1引言 (1)4.1.1 名词术语 (1)4.1.2 理想条件下的高速公路交通流特性 (2)4.1.3 通行能力影响因素 (3)4.2通行能力分析方法 (6)4.2.1 通行能力分析方法流程 (6)4.2.2 计算公式与参数 (7)4.3通行能力分析步骤 (13)4.3.1 运行状况分析 (13)4.3.2 设计和规划分析 (15)4.3.3 特定纵坡路段分析方法 (18)4.4算例分析 (20)4.4.1 算例一——基本路段的运行状况分析 (20)4.4.2 算例二——基本路段的设计分析 (22)4.4.3 算例三——基本路段的规划分析 (24)4.4.4 算例四——特定纵坡路段的分析 (26)第四章高速公路基本路段4.1 引言高速公路基本路段是指不受匝道连接点和合流、分流及交织流影响的高速公路路段,其位置如图3-1所示。
本章的通行能力分析程序是在以下假设条件的基础上计算的:1)良好的路面条件;2)没有交通事故;3)良好的气候条件。
使用本手册时,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分析人员应该在考虑上述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修正后,才能应用。
4.1.1 名词术语1.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在当前通常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高速公路某一断面或均匀路段所容许通过的最大持续交通流率,通常的统计间隔为15分钟或5分钟,单位是辆/h/车道或小客车/h/车道。
2.道路特性——指高速公路路段的几何线形特性,包括车道宽度、车道数、左侧路缘带宽度、右侧路肩宽度、计算行车速度、坡度、平曲线半径和车道功能划分等。
3.交通条件——指所有影响通行能力或运行情况的特性,包括交通组成,车道分布比例、交通管理以及驾驶员总体特性(例如,职业驾驶员与业余驾驶员、各地驾驶员之间的差别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确定延误
为了计算城市街道或区间的速度,需要知 道交叉口的控制延误。由于城市街道的功 能是服务于直行交通流,直行交通流占用 的车道组来反映城市街道的特征。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延误
均匀延误:其假设是车辆均匀到达,稳 定流。 增量延误:增量延误起因于非均匀到达 、个别车辆事故(随机延误)以及饱和 的持续阶段(饱和延误)。 初始排队延误:上个周期遗留的排队, 新到达的车辆就要经历初始排队延误。
学 专 学 姓
院: 业: 号: 名:
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2012132029 通行能力概述
二 服务水平概述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通行能力的概述
1. 通行能力的定义 通行能力是指在给定的服务水平条件下,单位时 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最大交通实体数。我国 对通行能力的定义是指道路设施疏导交通流的能 力。 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个断面的 交通实体数 ,交通量是一个随机数;通行能力是一 个确定的数值,通行能力在道路设计时就已经确 定好了。
公共汽车客运服务类型有固定路线和电话叫 车服务两种。固定路线的服务类型适用于面积较 大、人口稠密的城区。而在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 ,不适合采用固定路线服务,电话叫车服务是非 驾驶人群的最基本的交通方式。这种方式是乘客 给调度员打一个电话,然后该调度员通过广播将 乘客的位置告知驾驶员。通常由出租车或者大篷 车来提供这类门到门的服务。
公共交通客运能力的概念与公路通行能 力不同。它包括人和车辆两方面的行为; 客运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公交车辆的尺寸和 发车频率;同时它反映了旅客交通与车流 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公共交通客运能力取决于公交公司的经 营政策,即政策规定的发车频率和容许的 载客量。因此必须采用传统的公路通行能 力概念,并有发展。
连续流和间断流
连续流自行车设施 连续流自行车设施,包括自行车专用道 路,和用物体与机动车道隔离的、没有固 定干扰点(终点除外)的自行车共用道路 间断流自行车道 间断流自行车道是指那些需要通过交叉 口的街道上的自行车道。本章分析程序主 要分析自行车设施提供给骑车人的服务水 平。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交叉口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山岭地形 山岭地形是指坡度和平面线形或纵断面 线形的组合导致重型车在相当长的距离上 或频繁以爬坡速度行驶的地形。 爬坡速度 爬坡速度是指在给定坡度的连续爬坡 道路上,货车可保持的最大持续速度。如 果纵坡较长,那么货车将被迫减速至爬坡 速度,才能维持均速行驶,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公共汽车客运能力
交通基本参数:交通量、速度、交通 密度。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公共交通概念
公共交通有两个主要的作用: 第一个作用是顺应了选择公交乘客的需要 。公共交通是人们在一些大城市商业中心 区(CBD)内活动的基本工具,没有它, 这些地区将无法生存。 第二个作用是为儿童、老人和由于身体条 件不能驾车的那部分人群的基本出行提供 了条件。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公共交通特性
根据实用性和通行能力,公共交通与小 汽车交通的特性有几点不同。 小汽车进入道路设施的地点较多,公交 只能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运行。但 道路一经建成,就可以获得每天24小时的 道路通行能力,而公交的通行能力要受到 在某一时刻运行的公交车辆数的限制。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公共交通客运能力的基本概念
信号交叉口 每辆车停车延误(s) ≤5.0 5.1~15.0 15.1~25.0 25.1~40.0 40.1~60.0 >60.0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美国道路设施服务水平标准
LOS A
LOS B
LOS C
LOS D
LOS E
LOS F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我国公路服务水平现分为四级,一级相 当于美国的A、B两级,二、三级分别相当于美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影响客运能力的因素
(1)运营政策
(2)乘客需求特性
(3)车辆的通行能力
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是确定客运能力的关键参数,乘 客需求量和乘客服务时间是确定停留时间的关键 因素。停留时间是由上车需求、下车需求或总的 交换乘客需求(例如:在一个主要的换乘点)所 决定的。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服务类型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 基本自由流速度
现有或待建的高速公路路段自由流速度的计算 是根据基本自由流速度的修正而得到的。 修正以下四个因素产生的影响:车道宽度、侧 向净空、车道数、立交密度。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速度—流量—密度的特定
关系取决于路段上主流的交通和道路条件。高 速公路基本路段的一系列理想条件已经确定。
最小车道宽度为3.6米; 最小右侧侧向净空为1.8米,即行车道边缘到最近的障 碍物或影响交通行为的物体之间的距离; 中央分隔带最小侧向净空为0.6米; 交通流中全部为小客车; 一个行车方向至少有五条车道(仅限于城市地区); 立交间距至少为3千米; 平原地形,坡度不大于2%; 驾驶员总体主要由经常使用该设施的正式驾驶员组成 。
服务 水平
A B C D E F
2013-8-20
双车道公路(平原地形) 时间延误率 (%) ≤30 ≤45 ≤60 ≤75 >75 100 平均行驶速度 (km/h) ≥93 ≥88 ≥83 ≥80 ≥72 <72
交通工程
市区干线道路 平均行驶速度 (km/h) ≥56 ≥45 ≥35 ≥27 ≥21 <21
信号交叉口是指至少在一个进口有 划定的街道上的自行车道。 无信号交叉口是指至少在一个由停 车控制的次要道路的进口上,划定了 街道上的自行车道。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客运能力
• 通常计算公交车站、列车站及一条公交 线路最大上车点的客运能力;计算下列 三个位置的客运能力。
公交车站和列车站; 公交路线的最大载客点; 公共汽车道的最大载客点。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电话叫车服务在美国客运系统中小于 0.1%。它是老年人和残疾人通常使用的一 种服务方式。这种方式的变形是偏离路线 服务。 公交车辆按照时间表准时到达设计的 换乘站点,但是并没有按照车站之间规定 的路线行驶的服务被称为点—偏移服务。 这种服务允许车辆提供路边招手服务。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
•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理想条件 •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理想条件是指在理想条件 下高速公路基本路段可达到最大通行能力,有 良好的天气状况、良好的能见度、无突发事件 和无交通事故的条件。本章中的分析程序假定 都满足理想条件。 如果不满足其中的任何条件,高速公路路段 的速度、服务水平、通行能力都会下降。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确定自由流速度
自由流速度为在较低到中等流量(最大为 1300辆小客车/小时/车道)下测得的小客车平均 车速。对于高速公路的特定路段,流量在这种范 围内,实际上速度是稳定的。可用两种方法确定 高速公路自由流速度:现场测量和用本章提供的 指导计算。现场测量方法是为那些宁愿直接获得 数据的使用者而准备的。然而,是用该方法不需 要现场测量,如果使用现场测量的数据,不用对 自由流速度进行修正。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为什么要研究通行能力?
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 -交通拥堵问题 -交通事故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 -能源消耗问题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2. 通行能力的分类
1950年出版的美国《道路通行能力 手册》(即HCM)中根据通行能力的性 质和使用要求,将通行能力分为下面三 类: • 基本通行能力 • 可能通行能力 • 设计通行能力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交通流参数
1 连续流 2 间断流
连续流
道路上行驶的车流不因外界因素干扰而停车
在没有停车或让路一类的交通标志的高速公路
上
在没有信号交叉口之间的乡村路段上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间断流
由于外界因素干扰导致交通流周期性的中断
产生主要外因是交通信号、还有停车或让路标
志
交通信号分割出车群,而车群又有分散的趋势
高速公路绵延路段的当量
在分析一段绵延路段时,必须先将高速公路的 地形分为平原、丘陵和山岭三类。
平原地形: 平原地形是指坡度和平面线形或纵断面线形的所有组 合都能保证重型车保持与小客车相同车速的地形。这种 地形包括小于等于2%的短纵坡。 丘陵地形: 丘陵地形是指坡度和平面线形或纵断面线形的组合使 重型车车速明显低于小客车车速,但还没有使重型车在 相当长的时间内或频繁以“爬坡车速”行驶的地形。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街道外的自行车专用道路:用物体与公路 交通隔离的专供自行车使用的道路。 街道外的非机动交通专用道路:用物体与 公路交通隔离的,供自行车、行人、滑板 、滚动溜冰和其它非机动交通共用的道路 。 街道上的自行车道:在道路上划出的自行 车道,通常与机动车道相邻,按连续流运 行。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车辆通行能力
通常确定三个场所的公交车辆的通行 能力:站台或者停车位;公交车站和列车 站、公交车道和公交路线。每个站点都会 直接影响到下一个站点。公共汽车站或列 车站的车辆通行能力受站台车辆通行能力 的控制,公共汽车道或公交路线的车辆通 行能力受车道沿线或路线的关键车站的车 辆通行能力的控制。
国的C级及D级,四级相当于美国的E、F两级。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 总结:
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从不同 的角度反映了道路的性质与功能,通行能 力主要反映道路服务数量的多少或能力 的大小,服务水平主要反映了道路服务质 量或服务的满意程度。 • 严格地说,没有无通行能力的服务 水平,也没有无服务质量的通行能力,两 者是不能分开的。
站台:站台,或公共汽车车位是指公共汽 车停靠、乘客上、下车的地方。 公共汽车站:公共汽车站是指一辆或者多 辆公共汽车装载和卸载乘客的地方。由一 个或多个站台组构成。 公共汽车道:公共汽车道是指公共汽车行 驶的任何一条车道。可能是由公共汽车专 用,也可能是公共汽车与其它交通共同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