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火电厂反渗透水处理系统污染特点、种类及对策
电厂水处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电厂水处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对电厂供电的持续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确保电厂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需要做好电厂水处理工作。
电厂设备运行过程中对水质具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还会产生一定量的工业废水,这就要做好电厂水处理,不仅有利于环保降耗,同时也有利于电厂安全生产,为电厂安全、高效、稳定地运行创造良好的基础。
文中从目前我国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特征入手,分析了电厂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对解决电厂水处理问题的建议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标签:电厂设备;电厂化学水;水处理;环保1 目前我国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特征1.1 设备集中化布置电厂传统的化学水处理系统,不仅存在占地大及岗位分散的特点,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不易对其有效管理。
当前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具有较好的紧凑性、立体性和集中性特点,有效的节约了占地面积,为设备综合利用率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便于设备的运行管理。
1.2 生产集中化控制在现代电厂化学处理系统中,其利用集中化控制取代了模拟盘,利用一套系统来对所有电厂化学水处理的子系统进行集中化控制,利用PCL及上位机二级控制结构,利用集中式联接将各个子系统和局域网总线与化学主控制室内的上位机进行连接,集中对化学水处理系统进行控制,统一操作,实現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1.3 工艺多元化一直以来在电厂水处理工艺中,多是以混凝过滤、离子交换及磷酸铵盐处理等为主,近年来膜处理技术开始在水质处理中进行应用,而且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使用条件及范围都有了较大的扩展,并在凝结水处理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电厂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1 水资源利用率未达到优化状态在电厂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当蒸汽遇冷会回凝成水,而且这部分水量较大,但当前电厂还没有完善的回收利装置来实现这部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这部分由于带有较高的热量,一旦将其回收利用,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的节约。
但在当前实际工作中,并没有认识到冷凝水的重要性,再加之受制于技术和投资的制约,配套水处理系统相对落实,即使对这部分冷凝水进行了回收,但由于后期处理上存在缺失,这也导致电厂对这部分冷凝水并没有实现真正的使用。
反渗透膜水处理技术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反渗透膜水处理技术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反渗透设备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反渗透除盐较其他除盐装置,如:蒸发器、电渗析、复床等,有着独到的特点和优势,反渗透国产化的工作也日益得到重视。
随着反渗透技术应用的增多,出现的问题也日益严重。
笔者近年来对反渗透水处理装置的应用进行了广泛调研,共收集了全国各地各行业的RO水处理装置99套资料,其中全套国外引进的76套,部分国产、部分引进的设备共同组成的有13套,全套设备均为国产的有10套。
经整理研究发现,全套进口的正常使用率为30%;部分国产、部分引进的设备正常使用率为60%;全套国产的正常使用率为10%.上述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①全套进口设备由于原水水质的不同,缺乏技术论证及工艺修改,照搬照抄,不适合我国实情。
所以反渗透进水一定要根据原水水质的不同进行预处理,以满足设备对进水水质的要求。
②有些技术能力较差的企业,不懂得反渗透装置膜元件及其数量的合理选择,膜元件的合理排列等,造成部分膜元件在非正常情况下运行。
③国产膜质量不过关。
膜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盐及其它杂质的去除率,美国陶氏化学公司生产的Filmtec复合膜,其截留率可稳定在90%以上。
④运行管理不严。
系统运行时,压力要处于膜的可承受的工作压力范围,防止超强度,超负荷运行,使膜产生机械性损伤,导致泄漏发生。
当反渗透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制水量锐减,制水水质恶化或者压差增高时,说明膜已需要清洗,此时应将机器转换成清洗状态,使系统自行清洗,即可恢复膜的功能。
2.技术改进2.1机械过滤器的设计进口设备正常使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预处理设备没有结合我国原水水质差的特点,机械过滤器反冲洗不彻底,上层滤砂结块,SDI(污染指标)升高,造成了膜的污堵,影响系统运行。
RO装置一般要求SDI<4(各膜元件生产商对SDI有不同的要求),要达到上述要求,笔者通过调研及实践提出以下建议:2.1.1机械过滤器的选择结合我国原水水质及设备材质、填料的情况,建议使用双层过滤料过滤器。
浅析火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节能降耗优化措施

浅析火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节能降耗优化措施火电厂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单位之一,化学水处理系统是火电厂运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传统火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存在能源浪费和资源消耗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措施,实现节能降耗。
可以通过改进水处理工艺,降低化学品的投入量。
在火电厂中,常用的水处理化学品包括硫酸铵、氯化钠等。
过量使用这些化学品会导致能源浪费和资源消耗。
可以通过优化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量,减少化学品的使用。
可采用低温水冷却技术,降低冷却水系统的温度。
传统火电厂冷却系统中,冷却水需要经过冷却塔降温后再循环使用。
冷却塔的运行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和水资源。
采用低温水冷却技术可以降低冷却塔的运行温度,减少能源消耗。
火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还可以采用膜分离技术进行水质处理。
传统的火电厂水处理系统中,常常使用离子交换树脂进行除盐。
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水和化学品来进行树脂再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高效的水质处理,不仅减少了化学品的使用量,还能够降低水的消耗量。
可以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对火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进行优化。
传统的水处理系统往往采用人工操作,容易出现操作失误和能源浪费。
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水处理设备的自动监控和调控,提高了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从而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可以通过定期的设备维护和检修,保障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火电厂化学水处理设备如反渗透设备、离子交换设备等,需要定期清洗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工作和高效运行。
定期的设备维护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和资源的消耗。
对于火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节能降耗优化措施来说,可以改进水处理工艺,降低化学品的投入量;采用低温水冷却技术和膜分离技术进行水质处理;应用智能化控制系统进行自动化调控;并定期维护设备,保障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火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
反渗透膜在水处理应用中的个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反渗透膜在水处理应用中的26个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反渗透系统应多久清洗一次一般情况下,当标准化通量下降10~15%时,或系统脱盐率下降10~15%,或操作压力及段间压差升高10~15%,应清洗RO系统.清洗频度与系统预处理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当SDI15<3时,清洗频度可能为每年4次;当SDI15在5左右时,清洗频度可能要加倍但清洗频度取决于每一个项目现场的实际情况.2.什么是SDI目前行之有效的评价RO/NF系统进水中胶体污染可能的最好技术是测量进水的淤积密度指数SDI,又称污堵指数,这是在RO设计之前必须确定的重要参数,在RO/NF运行过程中,必须定期进行测量对于地表水每日测定2~3次,ASTMD4189-82规定了该测试的标准.膜系统的进水规定是SDI15值必须≤5.降低SDI预处理的有效技术有多介质过滤器、超滤、微滤等.在过滤之前添加聚电介质有时能增强上述物理过滤、降低SDI值的能力.3.一般进水应该选用反渗透工艺还是离子交换工艺在许多进水条件下,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或反渗透在技术上均可行,工艺的选择则应由经济性比较而定,一般情况下,含盐量越高,反渗透就越经济,含盐量越低,离子交换就越经济.由于反渗透技术的大量普及,采用反渗透+离子交换工艺或多级反渗透或反渗透+其它深度除盐技术的组合工艺已经成为公认的技术与经济更为合理的水处理方案,如需深入了解,请咨询水处理工程公司代表.4.反渗透膜元件一般能用几年膜的使用寿命取决于膜的化学稳定性、元件的物理稳定性、可清洗性、进水水源、预处理、清洗频率、操作管理水平等.根据经济分析通常为5年以上.4.反渗透膜元件一般能用几年膜的使用寿命取决于膜的化学稳定性、元件的物理稳定性、可清洗性、进水水源、预处理、清洗频率、操作管理水平等.根据经济分析通常为5年以上.5.反渗透和纳滤之间有何区别纳滤是位于反渗透合同超滤之间的膜法液体分离技术,反渗透可以脱除最小的溶质,分子量小于0.0001微米,纳滤可脱除分子量在0.001微米左右的溶质.纳滤本质上是一种低压反渗透,用于处理后产水纯度不特别严格的场合,纳滤适合于处理井水和地表水.纳滤适用于没有必要像反渗透那样的高脱盐率的水处理系统,但对于硬度成份的脱除能力很高,有时被称为“软化膜”,纳滤系统运行压力低,能耗低于相对应的反渗透系统.6.膜技术具有怎样的分离能力反渗透是目前最精密的液体过滤技术,反渗透膜对溶解性的盐等无机分子和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起截留作用,另一方面,水分子可以自由的透过反渗透膜,典型的可溶性盐的脱除率为>95~99%.操作压力从进水为苦咸水时的7bar100psi到海水时的69bar1,000psi.纳滤能脱除颗粒在1nm10埃的杂质和分子量大于200~400的有机物,溶解性固体的脱除率20~98%,含单价阴离子的盐如NaCl或CaCl2脱除率为20~80%,而含二价阴离子的盐如MgSO4脱除率较高,为90~98%.超滤对于大于100~1,000埃0.01~0.1微米的大分子有分离作用.所有的溶解性盐和小分子能透过超滤膜,可脱除的物质包括胶体、蛋白质、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机物.多数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000~100,000.微滤脱除颗粒的范围约0.1~1微米,通常情况下,悬浮物和大颗粒胶体能被截留而大分子和溶解性盐.7.谁销售膜清洗剂或提供清洗服务水处理公司可以提供专用膜清洗剂和清洗服务,用户可根据膜公司或设备供应商的建议自行购买清洗剂进行膜清洗.8.反渗透膜进水最大允许二氧化硅浓度多少最大允许二氧化硅的浓度取决于温度、pH值以及阻垢剂,通常在不加阻垢剂时浓水端最高允许浓度为100ppm,某些阻垢剂能允许浓水中的二氧化硅浓度最高为240ppm,请咨询阻垢剂供应商.9.铬对RO膜有何影响某些重金属如铬会对氯的氧化起到催化作用,进而引起膜片的不可逆性能衰减.这是因为在水中Cr6+比Cr3+的稳定性差.似乎氧化价位高的金属离子,这种破坏作用就更强.因此,应在预处理部分将铬的浓度降低或至少应将Cr6+还原成Cr3+.10.RO系统一般需要何种预处理通常的预处理系统组成如下,粗滤~80微米以除去大颗粒,加入次氯酸钠等氧化剂,然后经多介质过滤器或澄清池进行精密过滤,再加入亚硫酸氢钠还原余氯等氧化剂,最后在高压泵入口之前安装保安滤器.保安滤器的作用顾名思义,它是作为最终的保险措施,以防止偶然大颗粒对高压泵叶轮和膜元件的破坏作用.含颗粒悬浮物较多的水源,通常需要更高程度的预处理,才能达到规定的进水要求;硬度含量高的水源,建议采用软化或加酸和加阻垢剂等,对于微生物及有机物含量高的水源,还需要使用活性炭或抗污染膜元件.11.反渗透能脱除微生物如病毒和细菌吗反渗透RO非常致密,对病毒、噬菌体和细菌具有非常高的脱除率,至少在3log以上脱除率>99.9%.但是还须注意的是,在很多情况下,膜产水侧仍可能会出现微生物再次滋生,这主要取决于装配、监测和维护的方式,就是说,某一个系统的脱除微生物的能力关键取决于系统设计、操作和管理是否恰当而不是膜元件本身的性质.12.温度对产水量有何影响温度越高,产水量越高,反之亦然,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运行时,应调低运行压力,使产水量保持不变,反之亦然.产水量变化的温度校正系数TCF请查阅相关章节.13.什么是颗粒和胶体污染如何测定反渗透或纳滤系统一旦出现颗粒和胶体的污堵就会严重影响膜的产水量,有时也会降低脱盐率.胶体污堵的早期症状是系统压差的增加,膜进水水源中颗粒或胶体的来源因地而异,常常包括细菌、淤泥、胶体硅、铁腐蚀产物等,预处理部分所用的药品如聚合铝和三氯化铁或阳离子聚电介质,如果不能在澄清池或介质过滤器中有效的除去,也可能引起污堵.此外阳离子性的聚电介质也会与阴离子性的阻垢剂反应,其沉淀物会污堵膜元件,水中这类污堵倾向或预处理是否合格采用SDI15进行评价,请参考相关章节的详细介绍.14.不作系统冲洗,最长允许停机多久如果系统使用阻后剂,当水温在20~38℃之间,大约4小时;在20℃以下时,大约8小时;如果系统未用阻垢剂,约1天.15.怎样才能使膜系统的能耗降低采用低能耗膜元件即可,但应注意到它们的脱盐率比标准膜元件略低.可自由透过微滤膜,微滤膜用于去除细菌、微絮凝物或总悬浮固体TSS,典型的膜两侧的压力为1~3bar.16.反渗透纯水系统能否频繁的启停膜系统是按连续运行作为设计基准的,但在实际操作时,总会有一定频度的开机和停机.当膜系统停机时,必须用其产水或经过预处理合格的水进行低压冲洗,从膜元件中置换掉高浓度但含阻垢剂的浓水.还应采取措施预防系统内水漏掉而引入空气,因为元件失水干掉的话,可能会产生不可逆的产水通量损失.如果停机小于24小时,则无需采取预防微生物滋生的措施.但停机时间超过上述规定,应采用保护液作系统保存或定时冲洗膜系统.17.膜元件上安装盐水密封圈其方向怎样确定要求膜元件上的盐水密封圈装在元件进水端,同时开口面向进水方向,当给压力容器进水时,其开口唇边将进一步张开,完全封住进水从膜元件与压力容器内壁间的旁流.18.怎样从水中脱除硅水中硅以两种形态存在,活性硅单体硅和胶体硅多元硅:胶体硅没有离子的特征,但尺度相对较大,胶体硅能被精细的物理过滤过程所截留,如反渗透,也可以通过凝聚技术降低水中的含量,如混凝澄清池,但是那些需要依靠离子电荷特征的分离技术,如离子交换树脂和连续电去离子过程CDI,对脱除胶体硅效果十分有限.活性硅的尺寸比胶体硅小得多,这样大多数的物理过滤技术如混凝澄清、过滤和气浮等均无法脱除活性硅,能够有效脱除活性硅的过程是反渗透、离子交换和连续电去离子过程.19.pH对脱除率、产水量和膜寿命有何影响反渗透膜产品对应pH范围,一般为2~11,pH对膜性能本身的影响很小,这是与其它膜产品不同的显着特点之一,但是水中许多离子本身的特性受pH的影响巨大,例如当柠檬酸等类的弱酸在低pH条件下,主要呈非离子态,而在高pH值下出现解离而呈离子态.由于同一离子,荷电程度高,膜的脱除率高,荷电程度低或不荷电,则膜的脱除率低,因此pH对某些杂质的脱除率影响十分巨大.20.进水TDS和电导率之间关系怎样当获得进水电导率数值时,必须将其转化成TDS数值,以便能在软件设计时输入.对于多数水源,电导率/TDS的比率为1.2~1.7之间,为了进行ROSA设计,海水选用1.4比率而苦咸水选用1.3比率进行换算,通常能够得到较好的近似换算率.21.怎样知道膜是否已受到污染以下是污染的常见症状:在标准压力下,产水量下降;为了达到标准产水量,必须提高运行压力;进水与浓水间的压降增加;膜元件的重量增加;膜脱除率明显变化增加或降低;当元件从压力容器内取出时,将水倒在竖起的膜元件进水侧,水不能流过膜元件,仅从端面溢出表明进水流道完全堵塞.22.怎样防止膜元件原包装内的微生物滋生当保护液出现混浊时,很可能是因为微生物滋生之故.用亚硫酸氢钠保护的膜元件应每三个月查看一次.当保护液出现混浊时,应从保存密封袋中取出元件,重新浸泡在新鲜保护液中,保护液浓度为1%重量食品级亚硫酸氢钠未经钴活化过,浸泡约1小时,并重新密封封存,重新包装前应将元件沥干.23.RO膜元件和IX离子交换树脂的进水要求有哪些理论上讲,进入RO和IX系统应不含有如下杂质:悬浮物、胶体、硫酸钙、藻类、细菌、氧化剂,如余氯等;油或脂类物质必须低于仪器的检测下限;有机物和铁-有机物的络合物;铁、铜、铝腐蚀产物等金属氧化物;进水水质对RO元件和IX树脂的寿命及性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24.RO膜能脱除哪些杂质RO膜能够很好地脱除离子和有机物,反渗透膜比纳滤膜有更高的脱除率,反渗透通常能脱除给水中99%的盐份,进水中的有机物的脱除率≥99%.25.怎样知道你的膜系统该用何种清洗方法进行清洗为了获得最好的清洗效果,选择能对症的清洗药剂和清洗步骤非常重要,错误的清洗实际上还会恶化系统性能,一般来说,无机结垢污染物,推荐使用酸性清洗液,微生物或有机污染物,推荐使用碱性清洗液.26.为什么RO产水的pH值低于进水的pH值当了解到CO2、HCO3-和CO32-之间的平衡,就能够找到这一问题的最好答案,在密闭的体系内,CO2、HCO3-和CO32-的相对含量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低pH值条件下,CO2占主要部份,在中等pH值范围内,主要为HCO3-,高pH值范围内,主要为CO32-.由于RO膜可以脱除溶解性的离子而不能脱除溶解性的气体,RO产水中的CO2含量与RO进水中CO2的含量基本相同,但是HCO3-和CO32-常常能够减少1~2个数量级,这样就会打破进水中CO2、HCO3-和CO32-之间的平衡,在系列反应中,CO2将与H2O结合发生如下反应平衡的转移,直到建立新的平衡.如果进水中含有CO2,则RO的产水pH值总会降低,对于大多数RO系统反渗透产水的pH值将有1~2个pH值的下降,当进水碱度和HCO3-高时,产水的pH值下降就更大.为数极少的进水,含较少的CO2、HCO3-或CO32-这样看到产水pH值的变化就少,某些国家和地区,对于饮用水pH值有规定,一般为6.5~9.0,根据我们的理解,这是为了防止输水管路的腐蚀,而饮用低pH值的水,本身不会引起任何健康问题,众所周知,许多市售含碳酸饮料其pH值在2~4之间.。
火力发电厂废水处理及其回用技术

火力发电厂废水处理及其回用技术火力发电厂是现代化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供应单位,但同时也产生大量高浓度、高温的废水,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火力发电厂废水的处理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同时,寻求废水的回用技术,重复利用资源,也是一种可持续的环保措施。
一、火力发电厂废水特点火力发电厂的废水特点主要包括pH值偏酸,COD、氨氮等高浓度有机物、无机物的含量高,沉淀池底泥比较难处理等。
其中COD是火电厂废水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其含量会随着火力发电量的变化而波动,对环境的影响也最大。
二、火力发电厂废水处理技术1. 化学沉淀法:采用盐酸和碳酸钠作为沉淀剂,对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氨氮、总磷等进行沉淀,用于污泥处理或回收。
2. 活性污泥法:采用活性污泥对有机物进行生化降解,需要调控好厌氧和好氧菌的比例,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3. 生物膜处理法:将生物膜贴附于流经废水的媒体表面,利用膜上细菌对污染物进行生物分解,通常与化学沉淀法和活性污泥法配合,可获得更好的处理效果。
4. 气浮法:将液态废水注入空气,形成微小水珠,减少水的表面张力,污染物可以通过气浮的方式被分离出来。
5. 综合处理工艺:一般会采用多种技术组合处理,例如化学沉淀法与活性污泥法、氧化法与生物膜法相结合,提高处理效果。
三、火力发电厂废水回用技术废水的回用技术可以分为直接回用和间接回用两类。
1. 直接回用:即将处理后的废水直接进行回用,应用于工艺水等方面,需要事先进行消毒等处理,以免污染被利用的目的水源。
2. 间接回用:采用中水处理技术对处理后水进行再次处理使其达到合适的水质要求,然后用于污水处理厂出水水源,减少污水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火力发电厂废水的治理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治理过程需要采用科学技术,综合运用化学、生物、物理等多种技术,才能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
而归纳起来,废水的回用可缓解水资源匮乏问题,同时避免废水污染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因此,将补水回用和污水回用相结合,可实现这些优势的高效重复利用。
刍议火电厂污水反渗透处理技术与实践

G M 是对整个 配电网基础设 施 、 备极 FS 设 其相互关系的信 息 自 动化管理系统 ,它是 一个 D 应用系统, MS 同时又是其它D S M 应用的重要 基础。G M 通过在地理信息的基础上以分布 FS 式处理机制维护所有配电设施的信息数据库和 个 全信 息的配 电网设 之 间的拓 扑关 系模
采 用 化 学预 处 理 一 膜 法 处 理 电厂 锅 炉 现在电厂对废水的处理不仅仅是停 留在达 首先 加入 N O a H溶液将 废水 标排放的阶段, 要做 到变废 为宝, 而是 重复利 用, E T D A清洗废 水, , 达到废水零排 放。反渗透 技术具有设备构造 紧 p H值调至 1 以上去 除金属离子, , 3 然后 用硫酸 H值调至 0 5以下 以析 出 E T , D A 再用 凑' 占地面积小岸 位产水量高, 能量消耗少, 去除 将滤液 p 杂质彻底艘 用范围广, 动 化程度高艘 用操作 纳滤和反渗透系统净化滤液以使出水达 到排 放 自 要求 。该工艺可考虑采用电厂纯 水生产 系统报 方便 污染等等多种优点 。 1反渗透 技术在火电厂污水处 理中的应 用 废 的反渗透膜件将处 理成本降低至厂家可承 受 的范 围内具有 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现状 1 4在 电厂综合废水处理 回用中的应用 1 . 1在火 电厂循环冷却排 污水 回收 中的应 用 作为全 国废水零排放工程 , 电厂废水治 某 个部 分。废 火力 发电厂的循环冷却水 占总耗水量 的 2 理 系统分 为废水 回收和废水处理 2 , 酸及碱废水 、 凝结水精处 3 发 电有限公司的废 水处理回收利用工程, 谋 采 水 回收包 括生 活污水 、 用连续微滤+ 反渗透( 十 o C R) MF 处理工艺, 回用水 理捧水 、 挣却水塔检修时排水、 主厂房地 面冲洗 回收后的废水用于 除 作为循环冷却水直接补进电厂冷却塔。处理水 水 和杂 用水的 回收系统, 量 80m/回用水量 7 0m/ 该工程于 20 灰 、渣或经处理后 回用。废水处理包括 弱酸处 00 3, d 00 3。 d 05 年8 月投 ^ 运行, 截至 20 年 3 08 月共处理污水 理 、 反渗透和外排系统通 过上述 3 方式艘 电 种 近 3 0 l4  ̄ 6 xO m, 回用污水近 3 0 l4 一年 厂废水再生重 复使用 。 过废水 的回收和处理, 2 x O m 。近 通 半的运行实践 表明, 出水水质可以满足循环冷却 实 现了废 水的零排 放。其中反渗透出水直接作 系统补充水的水质要求. } 蝴 该处理系统是安全 为锅炉补给水的原水来使用, 大大节约了清水的 可靠的。 使用量 。 该工程投产后年节水量多达 10 多万 40 1 2在城市中水 回用于火 电厂 中的应用 t这节约的新鲜水肩 家企业一年够满足—个 5 。 O 某热电公司对某污水处理厂 的出水进行 了 万人 口的城市整整一年 的生活需要。为了提高 深度 处理 采 用 了絮凝沉淀砂 滤,F u( 超滤y O 废 水的可用率 以利于节水降耗和环保 发电厂 R l ( / i ) O/D(  ̄ / 2 I R E 电渗析) 法工 艺, 回用 应用 B F和两相流专利技术、 全膜 出水 M 超滤及 反渗透膜 为冷却水 、 网补给水及锅炉补给水。 热 节水量为 技 术建立 了废水处理系统将 产品水作为锅炉给 60 lm / 节 省水 费为 18. 6 xO 3 、 a 69 6万f  ̄ 现 了 水、 r, J实 循环冷却水、 网水和消防水 等使用, 了 热 实现 经济 、 社会和环境效益 的统一。 工程于 2 0 年 7 废水 回用零排取 得 了较好的效益 。该发电厂废 05
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微生物污染特性分析及对策

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微生物污染特性分析及对策在反渗透膜污染的几个类型中(微生物污染、化学污染、颗粒和胶体污染),微生物污染具有它的特殊性,它在反渗透水处理中所造成的运行困难是最严重的一种。
目前,国内在反渗透水处理系统运行中,膜的微生物污染问题日渐突出。
通常认为,给水污染指数(污泥密度指数,简称SDI)具有包容微颗粒污染的综合特征,所以往往把预处理的重点集中于SDI上。
国际上各膜生产厂家对给水微生物也未规定具体指标。
所以,无论是对地表水还是地下水的处理,常常认为只要SDI合格,并采取了防垢控制措施,反渗透给水处理就有了保障。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据粗略统计,国内近年来出现的反渗透膜的微生物污染事例令人们深省。
事实上,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在投产后不长的时间内微生物污染就会出现,引起压差增大数倍、产水量大幅度下降等严重危害。
1 微生物污染1.1 反渗透给水中的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藻类、真菌及其芽孢、孢子和病毒。
细菌颗粒极小,一般为1~3μm,病毒则更小,约为0.01~0.2μm,藻类、真菌比细菌大很多。
而细菌的数量通常很大,一滴水多时可含有几千万个,极少时1mL水中也会含有几个、几十个。
地表水含微生物较多,近年来在地下水中也常发现细菌繁衍的事例。
微生物可视为胶体,带有负电荷,通过凝聚、过滤可除去大部分,但彻底除去则十分困难而复杂,尽管采用氯化消毒、氧化等手段,仍会有少数存在,甚至以孢子的形式暂时隐蔽起来。
有事例证明,即使采取精密过滤、超滤,有时也是不尽人意的。
1.2 反渗透给水系统中的微生物粘泥微生物膜是微生物在具有有机物和无机物的营养环境下,在膜表面新陈代谢而形成的。
特别是在水通量过高或发生浓差极化时,微生物呈数倍的快速繁殖。
这是一种胶粘物,其粘附力很强,难以清除,可以保护微生物不受水流剪切作用而冲走,也不易受化学消毒药剂的影响,由于不易彻底清除,因而加速粘泥的再生。
这些微生物属于附着细菌。
1.3 反渗透膜面上微生物污染的特点反渗透膜的微生物污染具有它的特殊性,其特点如下:(1)给水SDI合格,并不能保证避免微生物污染。
水处理中膜污染的三种类型和对应解决方案

水处理中膜污染的三种类型和对应解决方案膜污染是水处理领域中一个常见的问题,主要是指膜表面或孔道的堵塞、污染和破坏,导致膜的通量下降和该除的杂质不能有效地被滤出。
根据不同的污染物性质和膜材料特性,膜污染主要可以分为生物污染、颗粒污染和溶解物污染三种类型。
一、生物污染生物污染主要是指微生物的附着和繁殖导致的膜污染。
微生物能够通过膜孔的大小和形状附着在膜表面,并通过生产胞外聚合物形成胞囊状结构,继而扩散到整个膜。
生物污染会导致膜孔径变小、通量降低,还可能产生胞外聚合物和细胞破裂产物,使得膜表面粘附污染物,影响处理效果。
对于生物污染,常见的解决方案包括:1.物理清洗方法:常用的物理清洗方法有超声波清洗、机械刷洗和高压水清洗等。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未附着的生物颗粒和胞囊状结构,但对于附着固化的生物膜效果较差。
2.化学清洗方法:利用氯、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强氧化性物质进行清洗,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和除去生物膜。
但这些物质需要控制浓度和接触时间,避免对膜材料造成损害。
3.生物清洗方法:采用具有特定酶活性的生物酶来清除生物污染。
生物酶可以通过降解胞外聚合物和细胞破裂物质来清洗膜表面。
这种方法对于附着固化的生物膜有较好的清洁效果。
二、颗粒污染颗粒污染主要是指悬浮颗粒、胶体粒子和碎屑物质的堵塞和附着导致的膜污染。
这些颗粒物质往往会在膜表面形成过滤膜层,层层堆积最终导致通量下降。
对于颗粒污染,常见的解决方案包括:1.物理清洗方法:物理清洗方法包括超声波清洗、涡流清洗和辅助剂清洗等。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膜表面的悬浮颗粒和胶体粒子,恢复膜的通量。
2.化学清洗方法:借助化学清洗剂,如酸、碱、表面活性剂等,可以溶解和分散颗粒污染物。
这些清洗剂可以在膜表面形成降低粘附能力的保护膜,防止颗粒继续附着。
3.预处理方法:通过在膜前配置粗滤器、砂滤器或沉淀池等设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除水中的颗粒物质,减少膜的颗粒污染。
这种方法常用于对水源中颗粒物质浓度较高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火电厂反渗透水处理系统污染特点、种类及对策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对于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火力发电作为当前我国电力生产的主要形式,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水污染,通常都是利用反渗透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文章结合相应的的实例,对火电厂反渗透水处理系统污染的特点、种类以及相应的处理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标签:火电厂;反渗透水处理系统;污染特点;种类;对策
前言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
目前,火力发电是我国最主要的发电形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火力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此,相关管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的应用,可以对水污染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理,应该引起相关技术人员的重视。
1 反渗透水处理系统
所谓反渗透,是一种借助于选择透过或者半透过性膜的工力能以压力为推动了的膜分离技术,当系统施加的压力大于水溶液的渗透压时,水分子可以透过膜,经产水流道流入中心管,然后从另一端流出水中的杂志,如有机物、细菌等,从而实现分离净化的目的。
反渗透是目前过滤精度最高的膜分离技术,其过滤精度可以达到0.0001um,经过滤后的水甚至可以直接饮用。
反渗透膜的工作原理,是将纯水与含有溶质的溶液,使用一种只能通过水的半透膜隔开,纯水侧的水经半透膜进入溶液一侧,使得溶液的水面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渗透。
当液面升高到一定高度后,膜两侧的压力平衡,液面静止。
这时,膜两侧存在一个被称为渗透压的压力差。
如果给溶液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则溶液中的水分子会被挤压到纯水一侧,这种现象就被称为反渗透。
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在电力、电子、食品、化工等领域均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的重视。
2 反渗透水处理系统污染的特点和种类
以某火电厂为例,对反渗透水处理系统污染的特点和种类进行分析。
2.1 系统概况
该火电厂采用的反渗透水处理系统为一级两段式设计,一段13个膜壳并联排列,二段7个膜壳并联排列,设计出力为100t/h。
但是在投运一段时间后,发现系统出现产水量下降、系统压差上升等问题,经专家分析判定,系统反渗透膜存在污染现象,需要对污染类型进行细致分析。
2.2 污染种类
2.2.1 颗粒或胶体堵塞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预处理环节存在缺陷,过滤器的出水不达标,同时保安过滤器没有采用两级过滤的形式,又或者是没有对保安过滤进水SDL进行定期检测,从而导致堵塞污染。
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及时有效处理,很可能会由于压差过大而导致半透膜破裂,影响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主要现象在于:打开进水侧压力容器端盖,会看到在反渗透膜进水端,存在一层杂质。
2.2.2 化学污染:化学污染主要是膜元件内沉积有碳酸盐垢,一般都是由误操作引起的,如阻垢剂加药系统不完善,运行过程中阻垢剂加药忽然中断等,也可能是阻垢剂与水质不匹配,或者加药量不足。
化学污染轻则会影响系统的工作效率,重则可能导致膜元件的报废。
2.2.3 微生物污染: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孢子、藻类等,在水中普遍存在,很难彻底去除。
在反渗透膜元件上,微生物污染表现出几个显著的特点:其一,给水SDI≤3时,在膜表面仍会出现大量而对粘泥状生物膜;其二,在浓差极化的情况下,微生物污染发展迅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系统电耗;其三,粘泥状生物膜不溶于酸和碱,而且几乎不受水流剪切力的影响,很难冲洗干净。
在该火电厂中,对污染类型进行了检测,将进水SDI由初始的1.9-2.4提升到了4.5-5.5,发现SDI卡上出现了绿色粘性物质,打开膜端板,发现在反渗透膜元件的表面,覆盖有一层黄褐色粘泥状沉积物,在膜端头的卷层中,也存在有红色和黄色的不溶污染物。
通过灼烧失量分析、灰分光谱分析以及红外光谱分析,最终确认,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的污染包括有机物、微生物以及铁离子污染。
3 反渗透水处理系统污染的处理对策
3.1 酸洗
在清洗前,需要对整个清洗系统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测,确保所有阀门和管理的密封良好,不存在渗漏现象。
同时,使用反渗透水对系统管路进行冲洗,然后根据管路体积等相关参数,对酸洗溶液进行调配。
在清洗水箱中,注入约3t的反渗透水,加入约120kg的酸性清洗剂,确保其pH值在2-2.5之间,清洗液温度为37℃。
酸洗溶液配制完成后,打开循环系统,使得药液可以充分混合,以低流量打入系统循环,每一支压力容器的流量应该控制在4-5m3/h,先清洗一段,然后清洗二段,清洗的动态循环约为20min,静态浸泡6-8h。
同时,每隔30min,需要对pH值进行检测。
清洗完成后,排空清洗液,并使用反渗透水对整个水处理系统进行冲洗,每支压力容器的流量控制在10-12m3/h,直到产水电导率接近合格,才能停止冲洗。
3.2 碱洗
碱洗的基本流程与酸洗相似,在清洗水箱中,注入3t反渗透水和60kg碱性
清洗剂,同时使用NaOH将pH值控制在11,温度控制在35℃。
之后将药液均匀混合,低流量打入系统循环,每一支压力容器的流量控制在4-5m3/h,循环20min,循环浸泡6-8h,每隔1h进行一次循环,循环时间为30min。
之后,采用大流量循环,以每支压力容器10-12m3/h的流量循环约30min。
排空清洗液,使用反渗透水对系统进行冲洗,每支压力容器的流量控制在10-12m3/h,直至冲洗干净。
3.3 杀菌
在清洗水箱注入3t反渗透水和1.2kg非氧化型杀菌剂MSS238,使用盐酸或者柠檬酸,将pH值调整在6-7。
之后,以每支压力容器3-5t/h的流量循环1h,在操作30min后,再次添加约0.6kg的杀菌剂。
使用预处理产水对系统进行冲洗,直至冲洗干净。
3.4 处理效果
清洗前后的标准化数据对比如下:
可以看出,經过清洗后,水处理系统的性能得到了完全恢复。
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分渗透水处理系统的工作状态良好,出水质量稳定,而且膜元件的污染情况有所减轻,经测试,对于反渗透水处理系统膜元件的清洗和处理,只需要约3个月进行一次即可,成本相对较低,基本上不会对电厂效益造成影响。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火电厂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的污染种类是多种多样的,拥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产生原因,在对其进行处理时,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充分重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有效的应对策略。
同时,在日常管理中,应该加强运行维护工作,降低污染发生的机率,确保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赵江平.反渗透水处理系统污染分析及对策[J].河北煤炭,2006(6):19-21.
[2]胡杰华,訾洛阳,姚翔.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的微生物污染与防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11):373-374.
[3]王岩,王文凯,韩利.某火电厂反渗透系统污染及清洗[J].水处理技术,2012,38(z1):115-118.
[4]宋莹,燕雨虹,孙利强.火电厂反渗透系统污染原因分析及清洗[J].内蒙古电力技术,2011,29(3):99-101.。